日本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情结

合集下载

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

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

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

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远在唐朝

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渐渐地传入日本,如佛教、汉字、书法、绘画等。在此基础上,两国的文化逐渐融合发展,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下是一些中日文化交融的例

子。

1.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一种结合美术和工业设计的艺术形式,用于各种印刷品、广告宣传品、商标、标识等等。中国和日本都有着长久的传统美术文化,在平面设计方面也有相当的水平。中国传统的美术风格常常采用笔墨、水墨、山水、中国画等等元素,而日本的美术传统则

更注重整体感与色彩运用。

在现代中日文化交流中,两国的平面设计风格开始逐渐融合,相互借鉴。日本的平面

设计在根基上有着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影响,同时又加入了现代的手法和风格,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风格。

反过来,中国的平面设计师也借鉴了日本平面设计中的一些优秀元素,在自己的作品

中运用。两国的平面设计师之间也经常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对方的经验。

2. 御菓子

御菓子是一种日本传统的甜品,一般由米粉、地瓜粉、红豆等自然食材制成。自古以来,御菓子便已存在并融入了日本文化。不论是宫廷、武士、还是一般的庶民,几乎所有

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享用御菓子。

然而,御菓子还存在着和中国的文化交融。据史书记载,日本初期还奉行着“中国传

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因此在那时期的御菓子中也同样流入了一定量的中国文化元素,如

传承自唐朝的“万寿菓子”,这都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里的一部分。

3.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是以康熙帝的名义编纂的。这部巨著包括了中国古

古代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及影响

古代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及影响

古代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及影响

历史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在公元57年,中国汉朝派遣了一支外交使团,到访许多国家包括日本,并展示了许多汉朝文化的特色。从那时起,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就开始了,持续至今。

在文化交流的初期阶段,日本社会主要受到了汉朝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影响。在不久之后,中国的佛教信仰逐渐传入日本。到了6世纪,佛教传到了日本,并迅速融入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宗教生活中。佛教的传入,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宗教信仰,也对社会文化和美学有了重大影响。

日本的法律、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领域中,大多数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都源自中国。例如,唐朝时期,中国的唐诗、唐纹壁画以及佛教文化在日本特别流行。中国的创新思维、礼仪、哲学、绘画等也在日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最初的几个世纪中,许多日本皇室和高级官员都向中国派遣使节,以获取更多的文化信息和技术知识。

日本这种文化“借鉴”和“吸纳”中国文化,一直持续到了现代。例如,日本艺术家借鉴中国水墨画和丹青技巧,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日本绘画流派——日本画。与此同时,日本的传统建筑和花园艺术中,也大量地吸收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元素。

在现代,除了文化方面的交流,中日两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上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家电制造和环保技术等,都给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总之,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贯穿了漫长而富有意义的历史。虽然这种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起伏,但它始终是友好的、有益的,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日本传统节日&中国情结

日本传统节日&中国情结

过年习俗:初诣
初诣是日本人的传统习俗.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去神社或寺院参拜,祈求平安。初诣通 常在12月31号(大晦日)晚上或 1月1号早上。日本的电车在12月31号晚上也是彻夜运行, 方便人们去寺庙参拜。从12月31号半夜开始,各个寺院的门口就人山人海,通常需要警察 来维持秩序。 日本的初诣风俗, 发展到现在与中国的传统差别很大,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新年烧香、敬神、祭祖先是必行的仪式活动, 拜年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这与中国的本 土文化传统—“礼、 孝”等密不可分。但在日本, 由于道教在社会上的显赫地位和佛教 的传统仪式, 新年的初次参拜则特指对神社和寺庙尤其是对神社的参拜, 以祈求神灵保 佑平安。这也就形成了年三十夜撞钟, 大年初一拜社的一种独特风俗仪式。
的望 象 鲤 跳 “ 武子 征 鱼 龙 鲤 士孙 , 是 门 鱼 的成 表 力 。 旗 愿为 达 量 日 ” 望勇 了 和 本 表 。敢 父 勇 人 示 坚母气认 鲤 强期的为 鱼
起源:
日本的成人节源于古代的成人仪礼, 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受到过中国“冠礼” 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 的一种加冠的礼仪。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 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日本仿中国旧礼制, 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 年)。按中国传统,冠日多选吉日,特别以 正月为大吉,并节日又多订位每月的月圆之 日,取其圆满之意。所以多者认为这是日本 1月15日成人节形成的根源。但值得一提的 是,日本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ハッピー マンデー法 (快乐周一法)把固定的法定 假日,选择性的放在星期一,据说用这种方 式增加“三连休”,以刺激节日或假期消费。

中日文化的异同

中日文化的异同

中日文化的异同

中日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下面从

文化角度来介绍一下中日文化的异同。

一、历史文化

中日两国历史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古代时期,中国是日本的文化传承者,中国

的绘画、书法、文学、建筑等文化形态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到了近代,随着中

国的衰落和日本的崛起,日本也吸收了不少西方文化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的现代文化。

二、礼仪习俗

中日两国的礼仪习俗也存在差异。中日两国的吃饭方式差异比较大,中国人喜欢用筷子,而日本人则偏爱使用料理用勺。而在拜访别人的时候,日本人在依次相互敬酒后,会

提出"干杯",表达对友谊、感情的尊重。而中国人则曾因为这个传统引起争议,因为它的

存在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陋习,注重礼节却忽视了内容。

三、节日文化

中日两国的节日文化差异也比较大。在中国,春节被称为"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在日本,奠基节假日被称为正月里的一项特别节日,节日里的活动包括另外的选择百句

菜单、一起向神人祈求等。在另一方面,则是新年庆典、八月节庆典、神田庆典等,以及

传统农事典礼。

四、风味文化

中日两国的风味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国菜系丰富多样,烹饪方法繁复,讲究颜色、香味、口感的统一协调;而日本菜则比较精致,多讲究清淡、自然、新鲜的口感,比如说

寿司、生鱼片、和食等,不同的海鲜和蔬菜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但不管是什么菜系,饮食

文化都是中日两国实现友好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传统文化

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都非常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包括了诗、书、画、酒、茶、瓷器、戏曲等多种美术形式;而日本的传统文化,则更注重于"和风",包括了茶道、花道、剪纸、传统戏曲、武术等艺术形态。无论是哪种传统文化,都体现出中日两国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两国是中国文化圈与日本文化圈的代表,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虽然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但由于历史、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两国文化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从礼仪、美食、观念等几个方面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

中日两国的礼仪习惯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日本,有许多独特的礼节和行为规范。在日本社会中,弯腰、鞠躬是向他人致敬和表达敬意的常见方式,而在中国,握手和鞠躬相对较少,多以礼貌的微笑和问候来表示。在用餐礼仪方面,日本人注重通过刀叉和筷子的用法和技巧来展现自己的修养,而中国人更偏爱使用筷子,认为筷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象征。

中日两国的美食文化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食物的味道和视觉效果,追求的是精致和细节。日本料理中的生鱼片、寿司等被赋予了很高的艺术性,讲究食材的新鲜和制作的精细。而在中国,美食更注重口味的多样性,讲究调味和烹饪技巧。中国的煲汤、热点菜、风味小吃等都有着丰富的味道和独特的风格。

中日两国在观念方面也有一些差异。在价值观念上,日本人更注重集体利益和他人的面子。他们非常讲究团队合作和社会秩序,追求和谐和稳定。而中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重视个人价值和自主性。在教育观念上,日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稳定性,注重知识传授和功利性教育。而中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注重知识与道德的结合。

中日两国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两国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也体现了两国对文化的不同追求和理念。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和日本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何异同?

中国和日本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何异同?

中国和日本在传统文化方面有何异同?

随着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日益紧密。二者的历史和

文化也各自独具特色。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以有序列表的

形式阐述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何异同。

一、传统礼仪

中国是世界上礼仪之邦,而日本则注重礼节性的问题。在国际场合中,中国人往往非常注重礼仪与尊重,例如宴会或见面时握手、礼品等礼仪。相比之下,日本人更加注重礼节上的细节。例如,日本人在交谈

时经常低头,和中国人相比显得更加客气谦虚。

二、传统茶道

茶道是中国和日本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茶道受到了特

别高的重视,饮茶被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中国人重视茶姿、器具、环境等方面,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形式,更是一种修养,引导人

们从中学习到宽容、敬业、积极、淡泊等人生智慧。而在日本,茶道

同样也占据了一个专门的地位,茶道的艺术内容相对较少,且更侧重

于仪式感和精神文化。

三、传统戏曲

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戏曲文化,包括京剧、豫剧、黄梅戏等等。而日本

的传统戏曲则包括歌舞伎、狂言等。其中,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

表现了中国戏曲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而歌舞伎则是日本戏曲中的代表,表现了日本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四、传统饮食

中日两国在饮食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中华饮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

悠久历史,其中以中式烹饪方法和中药饮食文化著称于世。而日本的

饮食文化则更加注重精致和食物的鲜美度,在烹饪上也多为清汤、调

味简单的口味。

五、传统婚俗

中日两国的婚俗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中国,婚礼仪式较为热闹,有

着传统嫁妆、请喜糖等习俗。而在日本,婚礼仪式则更加庄重,注重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

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何异同?

在东亚文化中,礼仪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行为。尽管日本和

中国的文化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在表达尊重和社交礼节方面,两国

还是有不同之处的。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日本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有哪

些异同。

一、日本文化中的礼节

1. 谦虚

在日本文化中,谦虚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人们会避免在公共场

合炫耀或吹嘘自己的优点,而是注重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例如,在

日本人之间,你当面夸奖别人通常会被对方视为不合适或过分恭维。2. 礼物

在日本,送礼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人们会在特定情况下互相送礼,例如在新年、结婚或搬家时。这些礼物往往是小的、精心包装和定价

的东西,用于表示对接收者的感谢和尊重。

3. 空间

在日本,人们注重维护个人和社交空间。例如,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

人们通常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嬉闹或过分吵闹。在室内环境中,人们

通常会给予其他人更多的空间和隐私,尤其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

二、中国文化中的礼节

1. 尊敬

在中国文化中,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人们通常会向他人表达敬意,例如在见到长辈或在工作场所中尊重上级。人们也会使用婉转低调的

言辞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敬意。

2. 客人待遇

在中国文化中,宾客文化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通常会特别款待

他们的宾客,并提供优质的食物和住宿条件。这被视作表达主人的尊

重和好客的文化方式。

3. 礼物

在中国,送礼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礼仪。然而,与日本不同的是,中

国人通常会送更昂贵的礼物,例如珠宝、酒等。另外,他们还注重以

对方希望的方式向对方送礼。

4. 合理用餐

在中国,人们通常会注意自己在应酬饮食时的行为。这意味着他们通常会注意吃饮料、菜肴的适当数量以及吃速。当然,这是为了表达对宾客的尊重,而不是为了吹嘘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中日传统文化对比 (1)

中日传统文化对比 (1)

習慣: 門松を立てる 注連縄を張る 神社に参る 除夜の鐘 そばを食べる お年玉 おせち料理を 食べるなど
門松(かどまつ)とは、 正月に家の門の前などに立て られる一対になった松や竹の 正月飾りのこと。松飾りとも。 古くは、木のこずえに神が宿 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たことから、 門松は年神を家に迎え入れる ための依り代という意味合い がある。 神様が宿ると思われてき た常盤木の中でも、松は「祀 る」につながる樹木であるこ とや、古来の中国でも生命力、 不老長寿、繁栄の象徴とされ てきたことなどもあり、日本 でも松をおめでたい樹として、 正月の門松に飾る習慣となっ
史至春传端初龙 节 五 端端 。今秋统午五日 、 节 阳午
等女, ,也 已战节节。 。儿五 有国日是 农节 月 午 称 时,古 历, 节 日 端 节 天 、 期 始 老 五 多 五 、 中浴 、 年 ,于的 月节 兰 重 历 ,
原因
究其原因,《荆楚岁时记》中日“汉章帝时,平原徐 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乃 相兴携酒至东流水边,洗涤去灾。”大概日本视三月 三为女儿节的原因也在于此吧
中 国 五 月 初 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端午节,亦称重五节。 俗信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插 蒲、配茱萸以辟邪,薰苍术、喝雄黄酒以避疫。相 传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还在这一天用五彩线包粽子 投于泪罗江,并举行龙舟比赛,现在投粽于江的习 俗已为吃粽子所替代。这一节日由来已久,《荆楚 岁时记》上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四民并蹋百草之对。探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 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是日,竞 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日辟兵。令人 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

日本樱花节赏花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日本樱花节赏花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日本樱花节赏花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

年春季,当樱花盛开时,日本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樱花节,吸引着来

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场盛会不仅是为了赏花,更是展现了日本传统

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樱花节赏花的背后,隐藏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的结合。

在日本的樱花节上,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其中

最著名的当属日本传统的舞蹈艺术——舞扇舞。舞扇舞是一种优雅而

富有礼仪的舞蹈形式,演员手持华丽的舞扇,配合曲调和动作,展现

出悠久的日本文化。此外,樱花节上还有传统的琴演奏、茶道表演等,使游客更好地体验到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表演艺术,日本的樱花节还与传统的祭典活动相结合。日本的

祭典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樱花节期间,各地举办的祭

典活动各具特色,能够让游客体验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比如,京

都的东山樱花节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刀剑舞、花车巡游等活动;而东

北地区的樱花节上,则会有传统的木偶戏演出和祭祀仪式。这些祭典

活动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日本传统文化,并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

樱花节中的传统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部分。日本的传统美食以多样

性和精致程度而闻名,而在樱花节上,各种与樱花有关的美食更是琳

琅满目。比如,粉红色的樱花饼,以樱花纹样为装饰,美观又美味;

著名的樱花寿司则以樱花形状和颜色为特色,让人食欲大增。品尝这

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是一种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感受和尊重。

除了樱花节上的各种活动和美食,传统文化还在樱花节的装饰和服饰中得到了体现。很多樱花节的场所都会用传统的灯笼和彩纸进行装饰,以营造浓厚的传统氛围。在赏花游客中,很多人也会选择穿着传统的和服来赏花,这不仅是一种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增添了赏花的乐趣和仪式感。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和相互追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最深厚的文化之一,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和改良

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语言影响。日本汉字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汉字不仅影响了日本的文字,也直接影响了日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二是文学影响。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在日本备受推崇,许多中国古典作品也传播到日本,

如《孔雀东南飞》、《西游记》等文学作品都在日本产生了广泛的转化和影响。三是艺术

影响。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对日本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是

哲学影响。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

教思想等都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改良也非常明显。中国历史长河中用于经商的特殊

经济形式——“市井经济”,在日本得到了广泛流行和发展,成为“江户时代”后期大量

繁华商业区的“模范”。同时,中国古代文化强调的“仁爱”、“道德”和“礼仪”,也

对日本的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人对中国的信仰和礼节也有所改进,如弘道大师创立的“禅宗”,就是基于唐代禅宗兴起而兴起的。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医

学理念、食品理念、农业技术、建筑设计等都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和改良是非常显著的。两国的文化交流使得两

国文化在相互转化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也为两国的友谊和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情结

日本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情结

第4卷第6期2005年12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 ol.4 No.6

D ec. 2005

[收稿日期]2005 04 10

[作者简介]管纪龙(1976 ),男,河北威县人,助教,硕士.

日本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情结

管纪龙, 金小林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江苏无锡214122)

[摘 要]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日本国在吸收中国古代先进的律令、制度和礼仪、文学文字的同时,也吸收了中

国古代的天文和历法。而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及节气密切相关。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叙述了中

日两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异同之后,提出了日本现今保留的传统节日的中国文化情结即在于其对中国包括汉字

和历法在内的文化的吸收、融合的必然结果,并试着进一步分析了日本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形似义不同

的原因。

[关键词]中日;传统节日;历法;漢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 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973(2005)06 0039 05

Chinese Culture C omplex in Traditional Japanese Festivals

GU AN Ji long, JIN Xiao ling

(Ja panese Department o f Schoo l o f For eig n Studies,Southern Yangt ze U niv er sity ,Wux i 214144,China)

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深深影响了亚洲地区。其中,日本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

要传承者。从日本古代的借鉴汉字和儒学,到现代的汉字教育和中医中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承和发展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一、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的古代文明始于公元前14世纪,当时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和文化。日本在这个时期就逐渐开始向中国学习。公元5世纪初,日本人开始使用中国传来的汉字,并且还采用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学等传统文化。在后来的数百年中,中国文化逐渐深入日本社会,对于日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之一。在日本的古代,儒家思

想在皇室和地方政府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而儒家思想所主张的礼仪、道德、教育、政治原则等,在日本的文化中也有着长远影响。

二、中医中药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被誉为"祖传药艺"。由于它独特的治疗方式

和疗效,中医中药早已经走出了中国,传播到了日本等世界各地。现今在日本,中医中东的疗效已为日本人所认同,成为相当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中医的推拿和针灸,更是在日本发扬光大,取得了大量的拥趸。

并且在日本,这些技术常常用在日常保健上,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

一部分。甚至现今,有不少的日本人还会到中国去学习及参加相关的讲座,以进一步学习中医中药的知识和技能。

三、汉字在日本的传承和应用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也有着相似的地位。虽然现今日本已

经采用了由韩国发明的 "ヒラガナ词",但汉字在日本的应用依然非常广泛。

中日文化差异

中日文化差异

中日文化差异

中日文化差异

中日两国虽然地理上接近,但在文化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以下将从传统文化、礼仪习惯、价值观念和饮食习惯等方面介绍中日文化的差异。

首先,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中国的书法、绘画和传统节日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日本的传统文化则包括茶道、花道和日本传统服装等,这些都是独特的日本文化象征。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在表达方式、流程和意义上都存在着不同。

其次,中日两国的礼仪习惯也有所差异。在中国,人们注重尊重长辈和上级,讲究礼貌和谦逊。例如在见面时,通常会握手或鞠躬表示问候。而在日本,人们注重礼节和细节,非常讲究礼貌和谦虚。日本人见面时通常会鞠躬,用两手同时托着名片交给对方表示尊重。

第三,中日两国的价值观念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人注重家庭价值观,重视家庭的和睦和亲情。在中国,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并且尊重长辈的传统也非常重要。而在日本,社会价值观重视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日本人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秩序,个人的权益通常被放在社会整体的利益之后。

最后,中日两国的饮食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的饮食文化以米饭、面食和各种菜肴为主,崇尚“荤素搭配”的理念。

中国菜的烹饪方式多样,以炒、煮、烤、蒸等方式制作,口味重油盐、香辣可口。而日本以米饭、鱼和海鲜为基础,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讲究食材的新鲜和制作过程的细致。日本料理通常以生鱼片、寿司和刺身为代表,注重食物的质感和口味的纯粹。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押壽司(oshi-zushi),又稱做木條壽司或一夜壽司,主要流行 於日本關西,是用長型小木箱(押箱)輔助製作壽司。製作者先把 種類: 卷壽司(maki-zushi):在小竹帘上面铺一层海苔(紫菜), 配料鋪在押箱的最底層,再放上米飯,然後用力把箱的蓋子壓下去。 再铺一层米饭,中间放上配料,卷起来成一长卷,然后切成小段。 作成的壽司會變成四方形,最後切成一口塊。 太卷( futo-maki),是直徑比較長的一種卷壽司,通常有 握壽司( nigiri-zushi ),(日本江戶時代興起)製作者 數種配料。 用手把米飯握成一口塊,塗上一層山葵(日本芥末),最 細卷(hoso-maki),顧名思義,就是比較幼細的,通常只 後鋪上配料。 含一種配料。 稻荷壽司( inari-zushi ),用配料裝着米飯。常見配料 手卷(te-maki ),把壽司捲成圓錐體狀(類似冰淇淋甜 是油炸豆腐皮、煎雞蛋、高麗菜(椰菜)等。 筒),比較難用筷子挾,所以通常用手吃。 散壽司( chirashi-zushi )與之前所描述的壽司稍有不 裏卷( ura-maki),反過來用海苔裹着最中心的配料,再 同。 裹米飯。最外面灑一層或有芝麻、魚籽、蟹籽等。
因此,“左衽”是汉服大忌!
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 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 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 传统服装,它是在 依照中国唐代服 装的基础上, 经过1000多年的 演变形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改良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几乎每个日本文化习俗都有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两者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不仅传入了日本,同时也经过了改良和发展。

第一,汉字及其文化含义。汉字从唐朝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书写和阅读的基础。日本文化中许多的术语和纹样,也来自汉字的词汇和文化含义。然而,日本对于汉字的使用,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例如汉字的“义(义理)”在日本中包含了“情义”和“道义”的含义。

第二,佛教传入。最早的佛跡和文化使节来自中国。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它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使得日本文化变得更加仁爱、富有慈悲心。

第三,书法与绘画。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在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的书法艺术不仅沿袭了中国的笔划和构图,还加入了日本自己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样,日本画,将中国画法与日本画法相融合,产生了独特的日本画风格。

第四,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许多的礼仪、文学和音乐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例如茶道、武士家礼仪、和歌、琴等都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种文化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中,不仅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也为日本提供了独特思想和元素,最终产生了符合日本本土文化特点的文化形态。

中国和日本有哪些文化方面的相似之处?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和日本有哪些文化方面的相似之处?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和日本有哪些文化方面的相似之处?哪些方面存

在差异?

在了解两国文化相似和差异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和日本都

是亚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国家。两国渊源流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在相互交流和影响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那么,两

国文化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和差异呢?

相似之处:

1. 礼仪文化,是中日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尊敬长辈、

注重礼节、重视家族传统、推崇孝道等内容最为显著。如中日两国在

过年、结婚、葬礼等场合都有严格的礼仪要求,礼仪之道更是体现了

中日传统文化的精髓。

2. 传统文学,也是两国文化相似的重要方面。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

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

性作品,而且在日本文学中受到广泛的影响。另外,日本的歌舞伎、

茶道以及和歌等传统文化形式也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3. 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和日本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注重美学,如书法、

绘画、雕刻等。其中,中国的山水画是国画的代表性作品,而日本的

浮世绘则是日本画的代表性作品,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虽有所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美学特色。

4. 饮食文化,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体现了两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历史。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餐是其代表性产物,独具中国特色,而

日本美食也是独具特色,如寿司、天妇罗等。

5. 传统戏剧,是两国文化的代表性表现形式之一。中国的京剧、昆曲、评剧等传统戏曲在文化交流中深刻影响着日本戏剧,日本的能剧、歌

舞伎等日本传统戏曲也深受中国戏曲之影响。

差异之处:

1. 历史文化渊源,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而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第6期2005年12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 ol.4 No.6

D ec. 2005

[收稿日期]2005 04 10

[作者简介]管纪龙(1976 ),男,河北威县人,助教,硕士.

日本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情结

管纪龙, 金小林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江苏无锡214122)

[摘 要]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日本国在吸收中国古代先进的律令、制度和礼仪、文学文字的同时,也吸收了中

国古代的天文和历法。而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及节气密切相关。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叙述了中

日两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异同之后,提出了日本现今保留的传统节日的中国文化情结即在于其对中国包括汉字

和历法在内的文化的吸收、融合的必然结果,并试着进一步分析了日本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 形似义不同

的原因。

[关键词]中日;传统节日;历法;漢字文化

[中图分类号]G 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973(2005)06 0039 05

Chinese Culture C omplex in Traditional Japanese Festivals

GU AN Ji long, JIN Xiao ling

(Ja panese Department o f Schoo l o f For eig n Studies,Southern Yangt ze U niv er sity ,Wux i 214144,China)

Abstract:Sino Japanese ex chang e has a long history.Japan introduced no t o nly ancient Chinese

advanced law s,institutio ns,rituals and lang uag e,but also Chinese astronomy and calendar,

w hich are clo sely related w ith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T 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origin as w ell as the sim ilar 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raditio nal festiv als.

Then it points o ut that Chinese co mplex in Japanese festivals results from the assimilation o f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Chinese character and calendar.Finally it analy zes the reasons w hy

Chinese and Japanese tr aditional festivals are different in meaning.

Key words:China and Japan;traditional festival;calendar;Chinese character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相互影响之深,持续时间之长,为世界历史所少见。 两国的先人们早在两千年前就开始了相互往来,隋唐时期日本向中国的学习也达到了顶峰。隋朝时期,日本多次派使节来中国学习典章制度和文化知识。唐朝时期,日本的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大批前来中国,中日的友好交往更是盛况空前。 [1]日本在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学文字、律令和礼仪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的天文和历法。而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都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来的节气密切相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女士在其新著《中国节 图说民间传统节日》中,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 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令节气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都有时令的讲究。如当时的民间说法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

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 端午 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 伴节 ,自然也是与时令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 人胜节 、四月初八日的 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 、七月十五的 中元节(鬼节) 和十月十五日的 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 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2](前言P1)

据资料记载,我国的大多数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初露端倪,定型于西汉,在盛唐时期,节日开始从原始祭拜、禁忌等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并逐渐演变成娱乐礼仪型的良辰佳节,并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随着体育、娱乐活动的不断出现,节日也很快作为一种时尚流传开来,经久不衰。而随着汉文化辐射圈的扩大,这些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的节日活动,也波及到了中国周遍地区,当然也传到了日本。但值得思考的是,在这些传统节日的发祥地 中国,随着历史的变迁,20多个传统节日中现仍作为传统节日较为重视或庆祝的则寥寥无几,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等。而能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规定为节假日的10个法定节假日中,以传统节日为内容的仅仅有春节一个。

在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 祝日 和 行事 ①。纵观现在日本全年的15个 祝日 (或 休日 )中,有6个可以追本溯源到中国的古代传统节日。它们分别是,1月1日的元旦,1月15日的成人节,3月20日左右的春分,5月5日的儿童节,9月15日的敬老节以及9月23日左右的秋分等。日本除了上述15个法定的 祝日 以外,在民间,他们每年还要举行相当数量的 行事 。当然这些行事,内容或形式也大多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但总的来看,在整个日本具有代表性的 年中行事 中,元旦的四方拜,节分,女儿节,春分,儿童节,七夕,盂兰盆节,秋分和除夕等也发端于中国或吸收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

对比当今中日之间的节日内容,相同之处已寥寥无几。但我国古代传统节日的丰富内容和内涵仍然可以清楚、充分地证明日本传统节日的中国文化渊源。正是由于先进汉文化传统的辐射,日本的传统 祝日 或 年中行事 中的风俗都或多或少的吸收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分别以日本的当今法律规定和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为例来详细说明。

在当今日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当属 元旦 即新年了,又称 正月 或 正月 ,这跟中国传统的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日本的新年比中国的春节要早1个月左右,其实这是因为日本近代更改历法所造成的。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使用的历法是中国的传统历法,他们一直和中国同时过新年②。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改行了公元,但是民间还有相当一段时期没有能改过来,依旧将旧历 元旦 作为节日庆祝。直到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日本纯粹依赖于城市生活的工薪阶层的猛增才推行了新历法的实施。

从日本现在的 年中行事 ③中可以看出,从年前的 除夜 到 初诣 再到 七草(人日 節供) ,其中都渗透着中国传统风俗文化的内容。 我国的除夕守岁风俗渊源已久。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更是对此大加赞赏,为后世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料。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写过 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 等表现孩子守岁时喧哗场面的著名诗章。在姑苏(今江苏苏州)的寒山寺还有 击钟分岁 的守岁习俗。在除夕之夜夜半之时,敲钟108下,意寓消除人世间108种烦恼等。 [3]这与日本的 大晦日言 、年越 、除夜 鐘 !(要说年三十,当数荞麦面和除夕夜的钟声了,译文由本文作者译,以下同) [3]的传统是一致的。但这种以敲钟消除人生疾苦的说法本来源于佛教,而佛教则是由中国经朝鲜传到日本的,但佛教的发祥地 古印度却没有此风俗。由此可见,日本的除夕夜守岁和除夕夜敲钟的风俗源于中国并不是无稽之谈。

日本的 初诣 ④风俗,发展到现在与中国的传统差别很大,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新年烧香、敬神、祭祖先是必行的仪式活动,拜年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传统 礼 、 孝 等密不可分。但在日本,由于道教在社会上的显赫地位和佛教的传统仪式,新年的初次参拜则特指对神社和寺庙尤其是对神社的参拜,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这也就形成了年三十夜撞钟,大年初一拜 社 的一种独特风俗仪式。

①②③④日语中的 祝日 和 休日 指的是法定休假日; 行事 指的是按惯例或习惯举行的仪式。关于现在春节的说法,据说起源于民国,之前叫元旦。

年中行事 则指一年里按习惯所举行的仪式活动。

即新年初次参拜神社和寺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