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复习题简答.docx

合集下载

金融学题库附答案整理版.doc

金融学题库附答案整理版.doc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1题)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6.金本位制7.货币制度8.银本位制9.金银复本位制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1.金属准备制度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货币的产生是__。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 国家发明创造的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2.货币在__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B 缴纳租金C 支付工资D 给商品标价时3.货币在__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B 购买商品C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__。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__。

A 货币流通B 货币必要量C 生产规模D 投资规模6.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__。

A 牡丹卡B VISA卡C 长城卡D 金穗卡7.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A 金块本位制B 金铸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D 银行券制8.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是__。

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9.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比价均各按其市场价值决定的货币制度是__。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__。

A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 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C 纸币仍是金单位 D金银铸币同时流通1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中所谓的劣币是指__。

A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 B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C没有名义价值的货币 D没有实际价值的货币12.与本位币相比,辅币具有如下特点__。

A为有限法偿货币 B为不足值货币C国家垄断铸造 D币材多为贱金属13.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特点__。

金融学简答题汇总word精品

金融学简答题汇总word精品

1. 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如何?答:(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2)两者的区别是:①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地形成的;而价格标准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②金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为了衡量商品价值的;规定一定量的金作为价格标准,是为了比较各个商品价值的不同金量,并以此来衡量不同商品的不同价值量。

③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商品的价值量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本身的重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3)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而作出的技术规定。

有了它,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作用才得以发挥。

因此,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

2. 与流通手段相比,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有哪些特点?答: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与流通手段相比较,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有以下特点:(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则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环节。

(2)流通手段只服务于商品流通,而支付手段除了服务于商品流通外,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

(3)就媒介商品流通而言,二者虽都是一般的购买手段,但流通手段职能是即期购买,支付手段职能是跨期购买。

(4)流通手段是在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而支付手段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下发挥的作用。

(5)货币赊销的发展,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很长的支付链条,一旦某个商品生产者不能按期还债,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严重时会引起大批企业破产,造成货币危机。

所以,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与扩展为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创造了客观条件。

3. 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哪些?(1)信用货币一般有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2)信用货币不能与任何金属进行兑换,其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3)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流入流通领域.(4)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5)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的调节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6)流通中的货币不仅仅只现金,也包括银行存款.4. 试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金融学简答题及答案

金融学简答题及答案

金融学简答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金融市场?其作用是什么?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它是金融资产买卖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以及提供流动性。

它可以将资金从盈余方转移到需求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金融市场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

金融市场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使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买卖金融资产。

2、解释以下三种主要的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和互换。

期货是一种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卖某种资产,如商品、货币或债券。

这种合约允许买方在不利的情况下退货,卖方在有利的情况下接收货物。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冲风险或投机。

期权是一种合约,赋予买方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种资产的权利。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约定价格,买方可以选择行使权利;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约定价格,买方可以选择放弃权利。

期权的卖方则承担相应的义务。

互换是一种合约,其中两个或多个当事方同意交换经济条件或现金流。

最常见的互换是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利率互换涉及名义本金金额的定期支付,其中支付的利率基于名义本金金额的利率。

货币互换涉及两种不同货币的交换,通常涉及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交换。

3、什么是资本充足率?它对于银行的重要性何在?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用于衡量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是衡量银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

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能够吸收损失的能力也越大。

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可能会导致监管机构采取措施,例如要求银行增加资本或限制其扩张。

因此,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金融学简答题汇总一、导言金融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门学科涵盖了众多主题,从基本的货币理论到复杂的金融市场运作,以及公司财务和投资策略等。

金融学考试题目简答

金融学考试题目简答

(名词解释4个,简答题5个,计算题4个,论述题2个)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代用货币:(p7)又称兑现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金属货币的纸质货币。

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可随时兑换。

信用货币:(p7)又称不可兑换纸币,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票面价值,以信用做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而且不能兑换金属货币的货币。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可兑换。

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是指双币本位制下,两种实际价值即市场比价不同,而名义价值即法定比价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通常会被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即劣币)驱逐出流通领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二、问答题1、通货层次的具体划分和我国的货币层次的划分。

依据货币功能及其流动性强弱进行分层M0 = 流通中的现金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存款 + 农村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 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定期存款 + 信托存款 + 其他存款M3 = M2 + 商业票据 + 各类可转让有价证券2、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1、银本位制(16世纪前--19世纪中期前)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又分为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

2、金银复本位制(16世纪--19世纪中期)是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具体又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币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种类型。

3、金本位制(1880--1973)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具体又经历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

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4、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1973—至今)原来可兑换的银行券,成为不兑换的信用货币,这种货币制度即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商品买卖中以赊销或预付货款形式互相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题库含答案

金融学题库含答案

金融学复习题库一、填空题1、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代用货币2、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现金银行存款3、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4、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5、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6、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7、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良币8、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劣币9、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10、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是:货币的币材、货币的单位名称、本位币和辅币的发行、铸造、流通程序、准备金制度。

1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流动性12、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13、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币材1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银行15、“金融”一词在广义上指由货币及两大类活动引致的经济行为。

信用16、借贷活动中产生的利息或者利率是的价格。

借贷资金17、一级市场融资是指在时发生的融资活动。

发行融资工具18、二级市场融资是指在时发生的融资活动。

已发行的融资工具再交易19、商业信用的方向性是指它只能沿着的方向提供。

商品的生产者到商品的需求者20、信用的要素由信用活动的主体、客体及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信用活动的基础21、信用的基础性要素包括三要素。

品德能力资本22、按是否可转让分类,采用记帐式发行的国债是的国债。

可转让23、按是否可转让分类,采用凭证式发行的国债是的国债。

不可转让24、出口国银行为扶植和扩大本国商品出口,向或国外的进口商提供的贷款称之为出口信贷。

本国的出口商25、根据中央银行的基本性质与特征及其在世界中央银行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来看,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

金融学复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复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包括:A. 融资B. 投资C. 风险管理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金融工具的特点?A. 流动性B. 收益性C. 风险性D. 稳定性答案:D3. 利率的决定因素不包括:A. 货币供求关系B. 通货膨胀率C. 政府政策D. 投资者情绪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金融市场的分类?A. 货币市场B. 资本市场C. 外汇市场D. 保险市场答案:D5. 以下哪种风险是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来降低的?A. 系统性风险B. 非系统性风险C. 利率风险D. 信用风险答案:B二、简答题1. 什么是金融市场?它有哪些类型?金融市场是一个交易金融资产的场所,它允许资金的供需双方进行交易。

金融市场的类型包括货币市场(短期债务工具市场)、资本市场(长期债务和股权工具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兑换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期货、期权等市场)。

2. 什么是利率?利率的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以使用资金的费用。

利率的变动会影响经济的多个方面,包括投资、消费和储蓄。

当利率上升时,借贷成本增加,可能会抑制投资和消费;利率下降时,借贷成本降低,可能会促进投资和消费。

三、计算题1. 如果你投资了$10,000在年利率为5%的债券上,一年后你的收益是多少?收益 = 投资金额× 利率= $10,000 × 5% = $5002. 如果你购买了一份面值为$1,000的债券,年利率为6%,期限为5年,债券的市场价格为$950,计算债券的收益率。

债券的年收益 = 面值× 利率= $1,000 × 6% = $60债券的收益率 = 年收益 / 市场价格= $60 / $950 ≈ 6.32%四、论述题1. 论述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使得资金能够从富余的一方流向需要资金的一方。

金融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金融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金融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下列属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的是( )A、结算过程中占用的现金B、银行资本C、支票存款D、借款正确答案:A2.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的是( )。

A、浦东发展银行B、中国进出口银行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工商银行正确答案:B3.现代金融经济学认为,金融中介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是( )A、信息不对称B、二手车问题C、柠檬问题D、搭便车问题正确答案:A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类型( )A、集中存款准备金B、吸收个人存款C、管理国家黄金和外汇储备D、发行货币正确答案:B5.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正确答案:C6.被称为能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适应性政策是( )A、改善供给政策B、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收入指数化政策正确答案:D7.以下关于古典利率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古典利率理论是一种局部均衡理论B、根据古典利率理论,资本供给主要来自社会储蓄,需求来自消费C、古典利率理论使用的是流量分析方法D、根据古典利率理论,利率能自动调节经济实现均衡正确答案:B8.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会员国汇率波动幅度为( )。

A、±2.25%B、±10-20%C、±10%D、±1%正确答案:D9.进口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 )合约,规避外汇汇率( )风险;反之,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 )合约,规避外汇汇率( )风险。

A、买入、上升;卖出、下降B、卖出、下降;买入、上升C、卖出、上升;买入、下降D、买入、下降;卖出、上升正确答案:A10.一些具有较高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较差.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大型基建项目的资金往往只能通过( )解决。

A、国家信用B、民间信用C、社会信用D、银行信用正确答案:A11.“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的基本特点是( )A、需求上升→成本上升→产量不变B、工资上涨→需求上升→产量不变C、工资上涨→需求下降→产量下降D、需求上升→成本上升→产量下降正确答案:A12.在国际银行业,被视为银行经营管理三大原则之首的是( )A、安全性原则B、效益性原则C、流动性原则D、盈利性原则正确答案:A13.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

《金融学》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

《金融学》试题及答案大全.docx

《金融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B )基础上的。

A、收支B、交易C、现金D、贸易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是(B )。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B、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C、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D、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减少3、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A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错误与遗漏D、官方储备4、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A )。

A、贸易收支B、劳务收支C、投资收益D、单方面转移5、投资收益属于(A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错误与遗漏D、官方储备6、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方法有很多。

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B )oA、静态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综合分析法7、周期性不平衡是由(D )造成的。

A、汇率的变动B、国民收入的增减C、经济结构不合理D、经济周期的更替8、收入性不平衡是由(B )造成的。

A、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B、国民收入的增减C、经济结构不合理D、经济周期的更替9、用(A )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A、财政货币政策B、汇率政策C、直接管制D、外汇缓冲政策10、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D )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汇率政策D、直接管制11、对于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应用(B )使其恢复平衡。

A、汇率政策B、外汇缓冲政策C、货币政策D、财政政策12、我国的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 )A、贸易收支B、非贸易收支C、资本项目收支D、无偿转让13、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B九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特别提款权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14、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A )oA、美元B、英镑C、德马克D、法国法郎15、仅限于会员国政府之间和IMF与会员国之间使用的储备资产是(C )。

金融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金融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1、根据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简述货币价值形式演变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2、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简要分析信用货币制度及其特点。

4、人民币能否充当世界货币职能?简述理由5、何谓货币流通?它有哪些形式?6、简述货币发展的历程。

7、货币具有哪些重要职能?8、简述我国货币制度的特点及其特殊性。

9、简要分析货币制度的最新发展趋势。

10、货币流通速度如何测定?11、什么是信用?如何理解信用的特征?12、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3、简述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14、征信监管的主要范围和内容?15、简述利率的风险结构。

16、商业信用的特点及其局限性17、利率体系的含义及其构成。

18、简述可贷资金理论理论19、征信监管的必要性分析20、简述利率的期限结构21、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22、举例说明什么是汇率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23、简述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24、简述货币——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25、简述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26、简述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27、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28、简述货币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29、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积极影响30、简述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的关联1、根据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简述货币价值形式演变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矛盾运动中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价值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的长期演变,最终演变产生了货币。

(1)简单价值形式一种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就是简单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产生了货币的胚胎。

(2)扩大的价值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交换变得经常而丰富,参加交换的商品逐渐增多。

一种商品不再是偶然地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和越来越多的商品相交换,由更多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称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当商品交换在更广泛、更经常的条件下发展时,人们从众多商品里分离出一种市场上最常见、大家最乐意接受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所有商品都由这一种商品表现价值,即一般价值形式。

金融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金融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一、基本名词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2.准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 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是一种潜在货币,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

3.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

4.贴现:持票人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兑取现款,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并买进该票据的行为。

5.名义利率:包括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意义上的利率。

6.实际利率: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经济学家使用的利率。

7.基准利率:指利率体系中起基础作用的利率。

8.远期:指交易双方同意在未来日期按照固定价格买卖基础金融资产的合约。

9.期货:指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交收标准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合约。

10.期权:指合约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期权费),在约定日期内享有按事先确定的价格向合约卖方买卖某金融产品的合约。

11.回购:资金需求者(回购的卖方)在卖出证券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天按约定的价格从资金供给者(买方)买回该证券的行为(市场、交易)。

逆回购:(买入证券借出资金的过程)正回购:(卖出证券借入资金的过程)12.封闭式基金:指在存续期内,基金规模不变的投资基金。

13.开放式基金:指在存续期内,基金规模可变的投资基金。

14.中间业务:凡是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5.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泛指没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所会影响银行的营业和利润的业务(包括中间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通常所指的表外业务):指虽然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的业务(有风险)。

最狭义的表外业务:衍生产品业务。

16.原始存款: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而形成的存款。

17.派生存款:是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转帐方式进行贷款、贴现或投资等资产活动创造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

金融学简答题复习答案 :简短版

金融学简答题复习答案 :简短版

第一章1、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答:(1)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①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②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④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⑤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相互关系:①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

③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

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

(2)货币的职能最少不能少于三个,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贮藏手段①现代的经济生活中,作为交易的对象都具有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示的价格。

交易对象如果不具备用一定金额表示的价格,则无从设想交易如何进行;②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③当具备给出价格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一经产生,便立即具备了用来积累价值、保存价值、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职能。

第二章1.比较外汇与本币的异同。

一国居民持有的外汇在本国境内是否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答:(1)一般地,可以将外汇定义为一切外国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外汇,主要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2: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2)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的消费信用会造成消费需求膨胀,在生产扩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况,促使物价上涨的繁荣。

4: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1)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2)直接融资的其局限性: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5:如何理解金融范畴?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

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

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范畴——金融。

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14: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6:简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2)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

(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

(4)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

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

7: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3)物价变动的幅度;(4)国际经济的环境;(5)政策性因素等。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现在: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在微观经济方面:(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10: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1)偿还期限。

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流动性。

金融工具迅速变现的能力。

(3)风险性。

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4)收益率。

持有金融工具收益和本金的比例。

20: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1)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

(2)配置功能。

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

(3)调节功能。

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4)反映功能。

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17:简述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专业银行(2)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9: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政策上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②公平竞争目标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①依法管理的原则;②合理、适度竞争原则;③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12: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13: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1)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2)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纸币流通相关;(3)强调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为考察对象,关注的是商品和服务与货币的关系(4)强调物价总水平和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18: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

(1)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2)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甚至引发政治动荡;(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可能导致货币制度的崩溃。

论述题1: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1)信用的经济含义。

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上述各种信用形式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地加以引导和运用:规范商业信用,发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发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范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发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调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2: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1)利率管制;(2)利率弹性;(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要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3)适当的利率水平;(4)合理的利率结构。

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3:试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中国人民银行要真正地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和领导。

首先,中央银行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国家行政部门不能对其过多地进行干预。

其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核心和领导作用,主要不是靠中央政府赋予的行政领导和管理权实现,而要靠经济手段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施加影响。

最后,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各种机制尚不健全,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2)国有商业银行要真正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a完成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b进行银行自身经营机制的改造c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广泛开展金融领域的有序竞争,打破专业银行分工垄断的局面,准许专业银行业务适当交叉。

(4)建立为直接金融服务的规范化机构。

4:试述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含义及意义。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意义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

监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②公平竞争目标;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①依法管理原则;②合理、适度竞争原则;③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3)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预防性管理。

据《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对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如资本充足性、资产状况、经营管理、盈利水平和流动性等方面。

第二,存款保险制度;第三,紧急救援,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4)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方法。

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5:试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1)直接原因:货币供给过多,无法与既定的商品和服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2)深层次的原因:①需求拉上,即总供求处于供不应求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

从实际因素考虑主要在于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从货币因素考虑主要在于货币需求减少或不变时货币供给过多;②成本推动,即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归结为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的提高要求推进通货膨胀;二是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推进通货膨胀;③供求混合推动,即通涨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拉中有推、推中有拉”;④结构性原因,即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6:试分析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意义。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为各国所重视,两类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

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控制并进而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功能不同,在实现扩张的目标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时滞较短。

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现扩张目标比较困难财政政策对攻击的作用比较直接、有力,而货币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弱。

由于两种政策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如在经济过热或衰退时,采取双松政策,在内外经济状况不同时,采取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

只有合理搭配政策,才能提高政策有效性。

计算题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7%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