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措施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措施一、引言眩晕是指人在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下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晃动或倾斜的一种不适感觉。
眩晕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导致其工作能力下降和心理压力增加。
对于眩晕患者,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对于其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眩晕中的护理方案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
二、眩晕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原则1. 辨证论治:中医强调对眩晕症状的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因此,护理方案中应加强对患者的病情分析,正确识别病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2. 阳和平补:阳和平补即通过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关系来缓解眩晕症状。
在护理方案中应注意患者饮食的合理搭配,遵循中医的阴阳平衡原则,鼓励患者摄入温热性食物,如姜、肉类等,以达到平补的目的。
3. 调理气血:中医护理方案中注重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通过按摩、艾灸、针灸等方式来促进气血的顺畅流动,缓解眩晕症状。
4. 心理疏导:对于眩晕患者来说,心理因素也是引起症状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护理方案中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如音乐疗法、沉思冥想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紧张情绪。
三、眩晕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措施1. 定期维持治疗眩晕是一种复杂的病症,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维护。
在护理方案中,应重视患者的定期复诊和治疗,确保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同时,护理人员应和医生密切合作,掌握患者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2. 个性化指导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眩晕症状都有所不同,因此,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对于贫血、肝肾不足等较为明显的体质失调的患者,可以加强饮食调理和相应的中药治疗。
对于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的患者,可以采取心理疏导的手段,如推拿按摩、音乐疗法等。
3. 应用中药疗法在中医护理方案中,中药疗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施治,如采用黄芪、熟地、当归等中药来调理患者的气血,缓解眩晕症状。
此外,也可以采用中药外敷、中药浸泡等方式,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眩晕的程度。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眩晕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头晕、眩晕、幻觉和肢体活动感知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对眩晕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疗效,其护理方案在眩晕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多种手段。
对于眩晕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中药疗法。
中医认为眩晕病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肝阳上亢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中药治疗中常选用补肝益肾、养血安神的药物,如龙骨、牡蛎、当归等,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协调,从而缓解眩晕病的发作。
其次是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对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合谷、太冲等,通过针灸刺激调整机体气血运行,缓解眩晕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是推拿疗法。
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调整机体气血,改善脏腑功能的疗法,对眩晕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搓、揉、按、捏等,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病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治疗效果好。
中医护理方案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能够全面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更好的缓解。
2. 降低治疗风险。
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相对较为安全,中药材多为天然植物、矿物,不易产生明显的副作用,针灸、推拿等疗法也是以自身调节功能为主,风险较小,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太大的损害。
3. 丰富治疗手段。
中医护理方案采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给医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4. 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方案可通过调理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改善眩晕病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促进康复。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新疆中医药2020年第38卷第2期50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Vol.38No.2•护理园地•《眩晕(后循环缺血冲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马晓健,代文科(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700)摘要:总结《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体会。
参照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2013年)、耳眩晕(梅尼埃病)等39个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临床护理,制定出《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
2019年1月至7月,有252例眩晕(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方案实用性强43例(17%),实用性较强192例(76%),实用性一般15例(6%),不实用2例(1%),客观地反映了《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
关键词: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艸明确指出,推动中医护理发展,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
2013年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陆续下发了52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没有涵盖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而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患者是脑病科的优势病种,大约占所有诊疗患者的24%,科室按照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运用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通过辨证施护解决各种症状。
2019年1月将眩晕护理常规与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倒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个新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于临床,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
1方法1.1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沪里的眩晕护理常规和本科室患者特点,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六大部分。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3. 生活起居: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 度劳累,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详细描述
2.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 性食物,可食用养心安神的食物,如莲子、桂圆、红枣 等。
02
中医护理方案
饮食护理
饮食有节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不过饥过 饱,少吃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合理搭配
饮食应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多 吃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肪 食品,适量食用鱼类、禽类、豆
类等优质蛋白质。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辣椒、生姜、生蒜、浓 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
气血亏虚
由于患者身体虚弱,气血 不足,无法滋养头脑,导 致眩晕。
肾精不足
由于患者肾精不足,无法 滋养头脑,导致眩晕。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 史,患者容易遗传高血压 。
体重大小
体重大小与原发性高血压 的发生密切相关。
饮食习惯
摄入过多的盐和脂肪,缺 乏运动等不良饮食习惯可 能导致原发性高血压。
4. 中药泡脚:可选用酸枣仁、夜交藤等中药进行泡脚 ,以缓解失眠症状。
Hale Waihona Puke 头痛的中医护理方案总结词:头痛是眩晕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护 理方案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理、生活起居和穴位按摩 等方法。
1. 情志护理:头痛患者常因情绪波动导致症状加重,因 此需进行情志护理,包括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情绪,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
3. 生活起居: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 度劳累,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3.体征检查:关注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面色等生命体征变化。
4.心理评估: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其恐惧、焦虑等情绪。
5.生活习惯:了解患者饮食、睡眠、运动、作息等生活习惯。
三、护理措施
1.辨证施护:
(1)肝阳上亢型: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刺激;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
4.自我监测:教会患者监测自身症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护理措施。
五、护理评价
1.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眩晕症状,监测护理效果。
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饮食、睡眠、心理状态等方面。
3.收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指导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六、注意事项
1.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2篇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引言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特点是发作性、反复性及症状多样性。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通过精心制定的护理方案,旨在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下为针对眩晕病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
二、护理评估
1.病史收集: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生活习惯。
2.症状观察:监测眩晕发作的频次、强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第1篇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中医在治疗眩晕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结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方案旨在规范中医护理流程,为眩晕病患者提供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因、病程、发作频率、伴随症状等。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临床症状多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眩晕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备受关注。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患者长期存在血压升高的状态会导致全身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其中包括对内耳、血管和心脏等器官的影响。
这些器官的异常功能与眩晕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病及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疗法在调节患者体内环境、改善微循环、减少心血管负荷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和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行性方案,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观察。
通过对眩晕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进行中医视角的解读,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眩晕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观察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身体状况和症状改善上的疗效,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整体调理中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提供更多中医药的选择,拓展现代医学对于眩晕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为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2. 正文2.1 中医视角解读眩晕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眩晕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是中医领域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医认为眩晕与血压密切相关,根据中医理论,眩晕是由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
在中医看来,眩晕病多为肝阳上亢、肾阴不足引起,而原发性高血压则主要表现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病机。
从中医角度来看,两种疾病都与肝阳上亢、气血不畅等因素有关,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眩晕症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
眩晕是高血压病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证的常见症状。
一、方案处方刺络平肝方(适宜技术:放血疗法+穴位贴敷)【循经/取穴】:1)放血疗法:主穴:耳尖穴配穴:耳廓后脉络迂曲处。
2)穴位贴敷:双侧涌泉穴。
【功效工活血通络、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引起的高血压病眩晕症。
主要以血压升高、 眩晕为主症。
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指用三 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通过放出少量血液,使里蕴热毒随血外 泄,具有泻火解毒、活血通络、平肝降压等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 种方法。
《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泻有余,补不足J 主穴耳尖穴: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
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 两侧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耳廓。
耳部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尖穴在耳廓微经 络中为肝经所主,又是经外奇穴,点刺耳尖穴放出少量血液,具有泻火解毒、 活血通络、平肝降压之功。
穴位贴敷技术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贴敷到人体穴 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达到相应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涌泉 穴(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也是肾经之首穴,是肾水的源泉。
《黄帝内 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它连通肾经体内体表的经脉,有滋 水涵木、潜阳熄风的作用。
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止痛、引火下行等功 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引起肝气下降,气降 火亦降,火随气降与肾水相交,阴阳协调而平衡,从而清火熄风,收降压之 效。
吴茱萸有引心火下行至涌泉,使火归元。
醋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可增加药 物中生物碱的溶解度,吴茱萸加醋调制可以醋酸之收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 防药力耗散而提高疗效。
眩晕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本方案用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眩晕症患者。
首先行耳尖放血疗法可泻肝胆实热、平肝降压;其次再应用吴茱萸加醋调制贴敷涌泉穴疗法则可以补阳助阴,引火下行,二者联合应用,则达到活血通络、平肝潜阳的目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陆华梅1 王晶晶2 钟静艳1 (1.常熟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 常熟 215500)(2.常熟市中医院心病科,江苏 常熟 2155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遵循随机原则将我院收治的80例眩晕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落实中医护理,观察指标为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之后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胸闷、心悸、失眠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眩晕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十分确切,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眩晕病;中医护理;血压水平;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0-00118-04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che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vertigo disease(essential hypertension)Lu Hua-mei1, Wang Jing-jing2, ZHONG Jing-yan11.Nursing Department, Changs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China2.Department of Heart Disease, Changsh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vertigo(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study period wa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May 2021.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80 cases of vertigo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indicators were blood pressure leve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n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Results: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vertigo, headache, chest tightness, palpitation and insomn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in vertigo patients is very exact, which can not only further 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of patients,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ation.【Keywords】Vertig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Blood pressure leve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Clinical effect作者简介:陆华梅(1978.01—),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中医护理。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原则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地理环境、季节时令 等因素,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在护理眩晕病患者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 、体质等因素,以及居住地的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
根据眩晕病的证型,选择合适 的拔罐方式。常用的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水罐、抽气罐等。
患者取舒适体位,医师选取一 定部位或穴位进行拔罐,注意 罐口应平整、无破损,然后按 照规范进行拔罐操作。每次拔 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 10-15分钟内。
拔罐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 受寒。同时,孕妇、年老体弱 及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应在医 生指导下进行拔罐护理。
04
情志护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听音乐、 阅读等,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加强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 勇气。
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04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针灸护理
选取穴位
根据眩晕病的症状和病因,选取合适的穴位 进行针灸。常见的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内 关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眩晕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肝 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 中阻等。
病理机制
眩晕病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肝、脾、肾 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导致气血阴阳 失调,清窍失养,发为眩晕。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等症状,结合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进 行综合诊断。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中医护理方案引言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感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或有摔倒感等。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于气血失调、阴阳失和、气机紊乱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眩晕患者,中医提出了一系列护理方案,旨在调理身体、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眩晕中医护理方案。
1. 中医辨证施护中医的治疗理念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可以将眩晕分为虚证型和实证型,具体如下:1.1 虚证型虚证型眩晕多与气血不足、阳气亏虚等有关。
护理方案如下:•调理饮食:饮食应以易消化、易吸收、容易入口的食物为主,常食用补气益血的食物,如山药、红花、莲子等。
•加强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
•调节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睡眠质量要好。
•精神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1.2 实证型实证型眩晕常与肝阳上亢、痰火郁结等有关。
护理方案如下:•饮食调理:禁食辛辣、油腻、油炸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忌辟因多源:避免长时间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放松。
•调节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中医按摩:可进行头部按摩,例如太阳穴按压、风池穴按摩等,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
2. 中药调理2.1 补气血药物常用于虚证型眩晕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党参等。
具体用法如下:•黄芪:常用于气虚血亏的情况,可煎服或制成糖浆。
•当归:常用于血虚的情况,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服。
2.2 祛痰或解郁药物常用于实证型眩晕的中药有佩兰、半夏、枳实等。
具体用法如下:•佩兰:常用于痰火郁结的情况,可煎服或制成丸剂。
•半夏:常用于痰湿郁结的情况,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服。
3. 艾灸疗法中医认为,艾灸能温经通络、理气活血、调和阴阳,对眩晕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穴位选择:可选择风池、百会、耳尖等穴位进行艾灸。
•艾灸频率:每日艾灸1-2次,每次约15-30分钟,连续使用1-2周为一个疗程。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摘要眩晕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
为了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中医学提供了多种方法来缓解眩晕病。
本文以中医护理方案为基础,对眩晕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中医护理建议。
1. 眩晕病的病因和症状眩晕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昏等感觉,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眩晕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阳虚型、阴虚型、湿热型、痰湿型等。
每种类型的眩晕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症状。
2.中医护理方案中医认为,眩晕病不仅是身体的问题,也与人的精神状况、生活习惯有关。
因此,中医护理方案注重综合治疗,包括调理身体、舒缓情绪和改善生活习惯。
2.1 调理身体中医护理方案强调平衡人体的阴阳,调理脏腑功能。
具体方法包括:•饮食调理:根据眩晕病的类型,中医建议患者调整饮食,适当选择温补性食物,如鲫鱼、山药、红枣等,同时忌辛辣、油腻之物。
•经络调理:中医推拿、艾灸等疗法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眩晕病。
•中药调理:中医草药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配制中药,如当归、白芍等。
2.2 舒缓情绪中医护理强调人体的情绪对眩晕病的影响。
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缓解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舒缓情绪的方法:•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人体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轻音乐:柔和的音乐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精神状态。
•情绪释放:患者可以通过写日记、倾诉等方式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减轻内心压力。
2.3 改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眩晕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改善生活习惯的建议:•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注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对眼睛和脑部有刺激作用,容易引发眩晕病。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血液循环。
3. 常见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提供多种治疗眩晕病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缓解眩晕病。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已成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医护理方案对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进行观察和探讨。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患者在生活中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以及一些物理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药物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相比之下,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方案注重以整体观念、预防为主,辅以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对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些中草药也被认为在治疗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如天麻、白芍、当归等,这些中草药在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比之下,中医护理方案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威胁要小得多。
中医护理方案也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如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食用清淡健康的饮食,并且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支持,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在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对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价值观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人对中医护理方案仍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中医护理方案可能会起不到治疗作用。
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疗效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增加更多的临床实践和科学验证。
眩晕症 中医护理方案
耳穴埋豆(耳穴贴 压) 穴位贴敷
中药泡洗
穴位按摩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健康指导 签名
/
/
责任护士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_________精_技选版术课职件p称pt __________护士长签字: _______3_4__
起
戒烟限酒
指导患者
健 导康
指
精选版课件ppt
23
清淡
饮 导食
指 低盐
高维 生素
指导选 择正确
饮食
低胆 固醇
精选版课件ppt
高钙
健 导康 低脂 指
肪
24
饮 导食
指
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
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
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
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
加适当蜂蜜调服。
健
导康
指
精选版课件ppt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其他: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精选版课件ppt
护理效果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价项目
中医护理技术
10
头痛
5 .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 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 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 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 替。
眩晕中医护理计划实施总结与分析.doc
眩晕中医护理计划实施总结与分析眩晕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与分析一、基本情况眩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中医护理十三大优势病种”之一。
6月XXXX,我科治疗眩晕26例。
所有患者均纳入《中医眩晕疾病护理方案》的实施对象,包括0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4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风痰失调14例,阴虚阳亢4例,痰瘀闭窍4例,气血两虚3例,肾精不足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护理方法:血压监测、体位护理、活动指导、情绪护理、口腔清洁、辩证饮食指导、防跌倒护理、肛周清洁、药物护理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穴位敷贴、中药浸泡清洗、穴位按摩、中药熏蒸清洗、中药离子导入、艾灸和针灸。
二、护理方案应用分析(1)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1。
主要辨证护理方法的应用主要症状的病例数辨证护理方法实施人时百分比眩晕26体位26100%监测血压1973%安全护理26100%头痛1监测血压1100%体位1100%情绪护理1100%心悸气短2活动2100%情绪护理2100%药物护理2100%呕吐痰唾液16体位1062.5%口腔清洁16100%药物护理1593 活动指导2100%情绪护理2100%指导睡眠促进措施2100%厌食稀便8肛门周清洁8100%药物护理562.5%饮食护理787.5%颈部不适1姿势11 00%情绪护理1100%活动1100%腰酸膝软1体位1100%饮食护理1100%恶心呕吐1体位1100%口腔清洁1100%药物护理1100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平均病例数(次)平均天数(天)百分比(%)耳穴豆埋266.210.8100穴位敷贴20 .817.6中药浸泡与冲洗71.81.826.9穴位按摩205.15.176.9艾灸31.11.111.5针灸93.953.9534.6中药熏蒸与冲洗81.61.630.8中药离子导入在20.40.47.6应用中医护理技术频率较高的项目是耳分析原因:耳穴埋豆和穴位按摩操作方便,适应症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肾气亏虚证: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胫酸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眩晕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
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
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
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心、交感、神门、枕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内关、通里,配穴取大陵、心俞、膻中、劳宫、照海等穴位。
(四)呕吐痰涎1.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
2.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
3.呕吐甚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服少量姜汁。
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5.饮食宜细软温热素食,如生姜枇杷叶粥或生姜陈皮饮,忌食生冷、肥甘、甜腻生痰之品。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肾气亏虚证中药宜温服,肝火亢盛证宜凉服。
(2)眩晕伴有呕吐者宜姜汁滴舌后服,并采用少量频服。
(3)遵医嘱服用调节血压的药物,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2.注射给药(1)静脉滴注扩血管药应遵医嘱调整滴速,并监测血压、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变化,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时要动作缓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应立即平卧。
(二)五音疗法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音乐,如肝火亢盛者,可给予有商调式音乐,有良好制约愤怒和稳定血压作用,如《江河水》、《汉宫秋月》等;如阴虚阳亢者,可给予羽调的音乐,其柔和清润的特点可有助滋阴潜阳的作用,如《二泉映月》、《寒江残雪》等。
(三)中药药枕:将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和晚蚕砂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枕芯枕于头部,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息风化痰之功效。
(四)特色技术1.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2.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耳穴埋豆)(详见附录2)。
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
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
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
3.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4.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5.指导患者戒烟限酒。
(二)饮食指导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2.肾气亏虚证: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
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
3.痰瘀互结证: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
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
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4.肝火亢盛证:饮食以清淡为主,宜食山楂、淡菜、紫菜、芹菜等,禁食辛辣、油腻及过咸之品。
5.阴虚阳亢证: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低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萝卜、海带、雪梨等,忌食辛辣烟酒、动物内脏等。
可配合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情志调理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针对指导。
2.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
3.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减少探视人群,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养空间,鼓励患者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
4.多与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成功经验,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四)功能锻炼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在医师指导下可适当选择舌操、降压操等进行功能锻炼,在眩晕缓解期,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眩晕康复操进行功能锻炼(详见附件)。
五、护理难点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依从性较差解决思路: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对眩晕患者的宣教,普及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知识。
2.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降压治疗是长期的,而且是终身的,因为降压治疗只能控制血压,但不能根治。
因此,让患者了解到规律服药对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作用。
3.指导长期服用降压药者服从医师的安排,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可以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4.讲解药膳饮食及调摄护理方面的知识。
5.建立眩晕病患者信息系统,对出院患者定期随访,增强患者对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六、护理效果评价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附件1:降压操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2.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
3.按摩百会穴:用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5.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做32拍。
7.揉曲池穴:按揉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8.揉关宽胸: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后揉右手,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32拍。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10.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附件2:舌操1.第一节伸舌运动:舌向口外缓慢用力伸出。
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垂直肌和部分舌外肌功能。
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4次。
2.第二节卷舌运动:舌尖抵上犬齿龈,沿着硬腭用力向后卷舌。
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纵肌和部分舌外肌功能。
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4次。
3.第三节顶腮运动:舌尖用力顶在左腮部,主要锻炼左侧舌内肌群及其舌横肌和颊部各肌群等。
复位后同法锻炼右侧各肌群。
四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8次。
4.第四节咬舌运动:用上、下齿轻咬舌面,边咬边向外伸,同法缩回口内,咬一下发一声“da”。
主要锻炼舌内肌群中的舌垂直肌,部分舌外肌和口轮匝肌等。
八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4次。
5.第五节弹舌运动:舌尖抵至硬腭后快速在口内上下弹动。
主要缎炼舌内肌群中的舌上下纵肌部分舌外肌。
四拍为一套动作,共循环做8次。
附件3:眩晕康复操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双掌擦颈: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回摩擦100次。
2.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30次,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
3.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4.旋臂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5.颈项争力: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两腿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10次。
6.摇头晃脑:头向左一前一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7.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应向后用力,相互抵抗5次。
8.翘首望月: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旋向右,看右上方5秒钟。
9.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10.放眼观景:手收回胸前,右手在外,劳宫穴相叠,虚按膻中,眼看前方,5秒钟,收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