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

合集下载

电梯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电梯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在遇到电梯故障时,保持冷静,迅速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并使用手 机等通讯工具报警求助。
科学自救
在电梯停止后,听从救援人员的指导,配合救援人员开展自救和互 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案例三: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
总结词
门系统故障
详细描述
电梯门在运行过程中无法正常关闭,可能是由于门锁故障或异物卡住等原因。乘客应迅速检查门缝是否有异物, 如无法解决,应立即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寻求帮助。
05 结论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了解电梯安全知识
通过阅读电梯使用说明、 参加安全培训等方式,了 解电梯的结构、工作原理 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遵守电梯使用规定
不超载、不携带危险品乘 坐电梯,不在电梯内跳跃、 打闹,避免使用电梯门等 危险行为。
定期检查电梯状况
发现电梯故障或异常情况 时,及时报告物业或电梯 维保单位进行检修。
学习电梯事故处理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熟悉紧急救援程序
了解电梯紧急救援电话、掌握紧急制动按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保持冷静,快速应对
电梯事故可能引发社会关 注和舆论压力,影响相关 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电梯事故的常见原因
设备老化
电梯设备长时间使用,缺乏必要 的维护和保养,可能导致设备故 障和事故发生。
操作不当
乘客或维修人员不正确操作电梯, 如强行关门、超载等行为,也可 能导致事故发生。
管理不善
物业或业主对电梯的管理和维护 不当,如未定期检查、维修不及 时等,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保持冷静
在电梯发生故障时,乘客应保持冷静 ,不要惊慌失措,以免做出错误的判 断和行为。
不要强行打开电梯门
电梯故障时,强行打开电梯门可能造 成更大的危险,应该等待专业人员前 来处理。

电梯安装过程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电梯安装过程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电梯安装过程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在电梯安装过程中有发生坠落事故、机械事故、电气事故的可能。

1、坠落事故及预防(1)坠落事故分析电梯安装现场作业高度一般为6~20m,如果是夜间高处作业(完全采用人工照明),则容易发生人员或物料从高空坠落引起的伤亡事故。

据统计分析,造成高处坠落的危险情形有下面几种:①搭接脚手架时从脚手架上摔落;②钻导轨支架预埋孔时,从脚手架上坠落;③安装导轨时从脚手架上坠落;④安装层门地坎时从脚手架上坠落;⑤从未安装厅门或护栏的门洞口处坠落;⑥轿厢拼装时从高处坠落;⑦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时,未观察轿厢所处层站,踩空造成高处坠落。

(2)坠落事故预防防止坠落事故,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二要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和可靠;三要提供防止人员坠落的工作环境,针对可能发生的坠落事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坠落,就要立即采取减轻伤害的措施。

下面着重介绍防止第三种坠落事故的方法:①消除或减少高差例如给通风口、井、洞等加盖,填平沟坑。

①在高差超过2m的地方设置围栏、扶手等。

在未装井道永久厅门时,井道口需使用安全护栏实施保护。

在《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固定的围栏、扶手等的高度不得低于1.2m。

一般来说,其高度应在人体重心之上、人体身高的56%处,固定式工业防护栏的高度不得低于1.05m。

围栏和扶手应有足够的强度,设计时可按每1m的长度承受2940N的力计算。

(3)对坠落事件采取阻止措施电梯施工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井道内施工最好使用全身式安全带系统,要求:①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承受人体落下时的冲击力。

①在人体坠落到可能致伤的距离前能拉住人体。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必须把阻止人体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力限制在8889N之内,安全带绳的长度不得超过2m。

因为人体在下落时,如果冲击力过大,即使人员被拉住了,也可能因其内脏受到损伤而导致死亡,而此冲击力取决于人体落下的距离。

如何预防电梯事故

如何预防电梯事故

如何预防电梯事故
电梯事故是无法预料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它们的发生。

以下是关于如何预防电梯事故的一些建议。

1. 定期检查
电梯是大型机器,需要定期检查保养,以确保它们正常工作。

在检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查看电梯的各个部件,负责更换磨
损的部件以及修复任何已经损坏的部件。

这样可以保证电梯的性
能和安全性。

2. 提高警惕性
电梯事故时有发生,许多事故是由于使用电梯时不小心造成的。

因此,使用电梯时必须提高警惕,特别是当电梯有故障时。

如果
你注意到电梯可能存在问题(比如电梯突然卡住或摇晃),应该
立即报告电梯管理部门。

3. 不超载
电梯本身可以承载一定的重量,因此不能超载。

超载可导致电梯不稳定,从而发生一系列问题。

电梯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载重限制,应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超过这个限制。

4. 遵守规定
使用电梯时应该遵守规定。

例如,当电梯到达时,应该等待电梯门完全打开,然后才能进入/离开电梯。

如果你在进入/离开电梯时急躁并且不遵守规定,有可能会损坏电梯,甚至引起事故。

5. 不要玩弄电梯
电梯是用来使用的,而不是用来娱乐的。

玩弄电梯可能会导致破坏或者使电梯失去平衡,因此不能用电梯作为游玩的地方。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在电梯中玩弄或开玩笑。

总的来说,电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需要定期检查电梯、遵守规定和提高警惕性,以确保我们的安全。

我们不能忽视电梯的安全,应该将其作为我们的重要任务来加以注意。

发生电梯事故的部位形成原因及预防清单

发生电梯事故的部位形成原因及预防清单

发生电梯事故的部位形成原因及预防清单电梯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必须了解电梯事故的部位、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电梯事故的部位:1.电梯底坑:电梯底坑是指电梯井道与地面之间的空间,通常位于电梯井底部。

电梯事故中,底坑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部位。

2.电梯井道:电梯井道是电梯运行的垂直通道,通常位于建筑物内部。

井道内的机械和电气设备以及液压或电机驱动系统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部位。

3.电梯车厢:电梯车厢是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空间。

车厢内的门、控制系统、紧急制动器和抱闸装置等可能出现事故。

4.导轨和绳索:导轨和绳索是电梯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绳索断裂或导轨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梯失控和事故发生。

二、电梯事故形成原因:1.设备故障:电梯的运行设备如电机、制动器、门系统等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电气故障:电梯的电路及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或出现失控的情况。

3.乘客误操作:乘客在进入电梯时不当操作,如错误按压按钮、逆行或过载等,可能导致电梯发生事故。

4.指令系统故障:指令系统是电梯运行的核心部分,如果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梯停止或发生其他异常情况。

5.外部因素:如地震、火灾、电力故障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电梯事故发生。

三、电梯事故的预防清单:1.定期维护:电梯必须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更新:老旧的电梯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应及时更新设备以保证安全。

3.安全检查:在每次维护后,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都正常工作。

4.操作培训:乘客应接受电梯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了解应对电梯事故的基本应急措施。

5.监控系统:安装有效的监控系统,及时检测和报告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6.紧急通信:电梯内应配备紧急通信装置,方便乘客在事故发生时与外界沟通。

7.消防设施:电梯井道和车厢内应配备灭火器和其他必要的消防设施,以防止火灾导致的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电梯安全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电梯安全事故

如何预防和应对电梯安全事故在现代社会,电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高楼大厦、商场超市,还是住宅小区,电梯都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电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隐藏着安全隐患。

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电梯安全事故至关重要。

一、电梯安全事故的常见类型电梯安全事故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电梯困人这是最为常见的电梯事故之一。

可能由于电梯故障、停电、超载等原因,导致电梯停止运行,乘客被困在轿厢内。

2、电梯坠落电梯的制动系统、牵引系统等出现严重故障时,可能会导致电梯轿厢急速坠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3、电梯门夹人在电梯门关闭的过程中,如果乘客未能及时进出轿厢,或者电梯门的感应装置出现故障,就可能会发生夹人的情况。

4、电梯冲顶电梯失控向上运行,超过顶层,这种情况也较为危险。

二、电梯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一些老旧电梯由于长期使用,零部件磨损、老化严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就容易出现故障。

2、违规操作部分乘客在使用电梯时,不遵守相关规定,如在电梯内跳跃、强行扒门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引发电梯故障。

3、超载运行电梯都有其额定载重,如果超过这个载重,电梯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4、安装质量问题电梯在安装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

5、自然灾害和外部因素如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者电力供应异常、建筑物结构变形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电梯发生安全事故。

三、如何预防电梯安全事故1、定期维护保养电梯使用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和要求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人员要认真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及时更换磨损、老化的零部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安全教案防止电梯事故发生危险

安全教案防止电梯事故发生危险

安全教案防止电梯事故发生危险电梯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制定安全教案,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以保障每位乘客的安全。

本文将就如何编写一份安全教案,从预防措施、紧急情况处理和安全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预防措施1. 安装和维护电梯设备首先,保证电梯设备的安全性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基础。

监督和要求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电梯的安装和维护,确保电梯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出现的概率。

2.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电梯的各项安全设备是否完好,如安全门、门锁、限速器、换向器等,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3. 加装安全设备为了增加电梯的安全性,可以考虑在电梯内加装紧急报警装置、视频监控装置等设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报警并提供证据。

4. 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电梯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电梯使用和维护的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紧急情况处理1. 火警一旦发生火警,首先要立即按下火警报警按钮,并用话筒或电话报警,同时根据紧急预案,引导乘客迅速有序地疏散。

2. 电梯停电如果电梯发生停电,乘客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首先,按下紧急按钮,通知相关人员。

其次,根据操作员的指示,沿着安全指示标识的指示前进,排队有序地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3. 机械故障当电梯发生机械故障时,乘客应不要慌乱,按下紧急报警按钮,并保持通话畅通,报告故障的具体情况。

等待救援到来时,乘客应保持耐心等待,不要私自尝试打开电梯门。

三、安全教育1. 宣传电梯安全知识开展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海报、宣传单等方式普及电梯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升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

2. 培训电梯使用人员对电梯使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电梯的日常使用和紧急情况处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保证乘客的安全。

3.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电梯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包括火警、停电、机械故障等情况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和疏散。

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事故的分析和预防

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事故的分析和预防

1.电梯事故的种类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

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重,发⽣也最为频繁。

2.电梯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使⽤或维保⼈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事故的前提条件。

条件具备其⼀,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也可能不发⽣;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定发⽣。

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

(1)维保单位或维保⼈员的缺陷 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员不是执⾏“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计划地进⾏预防性维修,⽽是待出现故障停梯后,才进⾏抢修,既误时⼜误事,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员,甚⾄是敷衍了事,置电梯安全于不顾。

管理者或维修保养⼈员,应加强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

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度,不断完善法规建设。

(2)电梯⾃⾝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率,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因为电梯的每⼀运⾏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作频繁,⽼化速度快,久⽽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若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则很容易发⽣事故。

冲顶或蹲底事故⼀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安全保障,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有效地防范冲顶事故的发⽣,除加强标准的完善外,必须加强制动器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其他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

3.事故案例(1)门系统事故11999年7⽉14⽇,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时开门⾛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死⼀伤。

电梯常见事故的分析

电梯常见事故的分析

电梯常见事故的分析一、电梯事故的种类电梯事故有人身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复合性事故。

(一)电梯人身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形式1、坠落,比如因层门未关闭或从外面能将层门打开,轿厢又不在此层,造成受害人失足从层门处坠入井道。

2、剪切,比如当乘客进出轿门的瞬间,轿厢突然起动,使受害人在轿门与层门之间被剪切。

3、挤压,常见的挤压事故有:受害人被挤压在轿厢围板与井道壁之间;受害人被挤压在底坑或缓冲器上;人的肢体部分(比如手)被挤压在转动的轮槽中等。

4、撞击,常发生在轿厢冲顶或底时,使受害人的身体撞击到建筑物或电梯部件上。

5、触电,受害人的身体接触到控制柜的带电部分,或施工操作中人体触及到设备的带电部分及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

6、烧伤,一般发生在火灾事故中,受害人被火烧伤;在使用喷灯、烧注巴氏合金的操作中,以及电焊和气焊的操作时,也会发生烧伤事故。

(二)设备损坏事故主要表现形式1、机械磨损,常见的有曳引钢丝绳将曳引轮绳槽磨坏或钢丝绳断丝,曳引机蜗轮蜗杆磨损过大等。

2、绝缘损坏,电气线路或设备的绝缘损坏或短路,烧坏电路控制板;电动机超负荷运转其绕组被烧毁。

3、火灾,使用明火时,操作不慎引燃易燃物品或电气线路绝缘损坏,造成短路、接地打火引发火灾,烧毁电梯设备,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4、湿水,常发生在井道或底坑“进水”造成电气设备浸水或受潮,甚至机械设备锈蚀损坏。

(三)复合性事故复合性事故是指事故中既有对人身的伤害,同时又有设备的损坏。

比如发生火灾时,既造成了人的烧伤,也损坏了电梯设备;又如制动器失灵,造成轿厢坠落损坏,轿厢内乘客受到伤害等。

二、电梯事故的原因电梯事故的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两者又互为因果。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是教育或管理不够引起的;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则是长期维修保养不善造成的。

在引发事故的人和设备的两大因素中,人是第一位的,因为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管理等,都是人为的。

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操作者将电梯电气安全控制回路短接起来,使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这个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电梯,又引发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电梯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备受关注。

虽然电梯的设计和制造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事故伤害风险。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伤害,我们需要了解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

一、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伤害1. 电梯停电故障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停电故障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之一。

如果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停电,乘客可能会受到惊吓,甚至可能因为突然停止而导致身体不适或者摔倒受伤。

2. 电梯机械故障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部件的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梯突然停止或者失控,从而给乘客带来伤害风险。

3. 电梯坠落电梯坠落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事故,可能导致乘客严重受伤甚至死亡。

电梯坠落通常是由于电梯驱动系统故障所导致的。

4. 乘客被夹伤在乘客进出电梯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者电梯门故障,可能会导致乘客被电梯门夹伤。

二、电梯检验过程中的预防措施1. 定期维护和检查为了预防电梯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伤害,电梯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并确保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安全设备的定期检测电梯的安全设备,如电梯紧急制动装置、上限、下限和超速保护装置等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起到作用。

3. 加强人员培训电梯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电梯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4. 安装监控设备在电梯内安装监控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电梯内乘客的不正常行为,或者发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5. 加强电梯的建设和维护标准在电梯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应加强对电梯安全标准的执行,确保电梯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6. 安全标识在电梯内外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电梯的安全性关系到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伤害的预防措施。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地减少电梯事故伤害的发生。

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电梯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垂直交通服务,深受大众的欢迎。

然而,不可避免地,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对电梯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梯事故分析1. 事故类型电梯事故常见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故障、绳索断裂、电路故障、电源故障、故障操作、滑门夹人、乘客倒地等。

这些事故类型涉及到电梯本身的设计缺陷、维护不当、使用不当等多个方面。

2. 原因分析2.1 设计缺陷:电梯事故很大程度上与设计缺陷和材料质量相关。

例如,难以检测到的焊接缺陷、机械部件磨损、制动系统不可靠等。

2.2 维护不当:电梯定期维护非常重要。

不合格的维护工作可能导致机器部件损坏、电路故障、安全装置失效等。

2.3 使用不当:有时电梯事故是由于乘客的疏忽或错误操作所致。

例如,超载乘坐、恶作剧行为、意外碰撞等。

3. 影响因素3.1 环境因素:电梯事故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电梯故障。

3.2 年限因素:电梯的使用寿命有限,老旧电梯的事故风险更高,应及时进行合理更新。

3.3 乘客数量:电梯承载乘客数量的超过设计容量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电梯事故预防措施1. 设计与制造阶段预防1.1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制定建设标准,确保电梯设计与制造符合安全要求。

1.2 选用优质材料:选用符合标准的材料,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安全装置的设置:合理设置安全装置,确保各项安全功能的正常运行,如制动系统、紧急制动装置、超速保护、限位装置等。

2. 使用阶段预防2.1 定期维护:制定严格的维护计划,确保定期维护工作的进行,包括机械部件的检查、电气系统的维护以及运行测试等。

2.2 加强安全培训:为电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让乘客正确理解电梯的使用规则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浅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浅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浅析与预防措施1、参建各方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责任履行不到位。

具体表现是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包代管,项目部未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未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出租单位不具备设备检修能力,误以为设备检测检验合格、有报告就行了,在出租期间未检查设备安全状况;安装单位注重初始安装及拆卸,对施工电梯升高作业不重视,有时升高作业由总包单位或出租单位的非专业人员完成,或升高作业后未经验收即交付使用。

此外,工程监理不具备起重设备专业知识,致使安全监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2、设备资料不齐全。

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电梯已按规定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安全监督机构办理了设备备案手续,但是设备历次安装、使用记录不齐全,如设备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项目部周检记录、企业月检记录,施工电梯装拆、使用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等资料不齐全。

关系到梯笼安全的重要构配件修理记录不齐全,包括维修驱动装置,更换防坠器等资料,重要部位维修焊接后无焊缝评定合格资料等。

3、设备安装、升高及拆卸时未按操作规程、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作业。

首先是设备基础,施工单位常认为设备荷载不大,对设备基础重视不够,如设备安装在软弱地基上未经处理,或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而板下未按规定加固。

其次是导轨架安装,安装时其垂直度未在两个方向进行测量,垂直度偏差超出万分之五;导轨架顶部自由高度超标(一般不超出九米)、导轨架与建筑物距离超标时擅自接长附墙件,附墙架的首层高度超标(一般不超出六米)以及层间距超标(一般不超出九米),或者附墙架附着不牢固,如穿墙螺栓未按规定设置等;还有,导轨架联接螺栓未使用说明书指定的高强螺栓,使用普通螺栓或未按产品说明书安装;梯笼运行时与脚手架、卸料平台、防护挑架等障障物间距小于0.25米,可能造成干涉;最后是安装、升高及拆卸作业时未安排专职人员现场监管,作业时未挂安全警示标志,作业完成后未办理交接手续即投入使用。

4、安全防护装置安全管理不到位。

预防电梯事故措施

预防电梯事故措施

预防电梯事故措施电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垂直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每位乘梯人士的安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定期维护保养、应急预案、安全提示和法规法律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预防电梯事故的措施。

一、定期维护保养电梯作为机电一体的设备,每个部件都需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安全可靠。

定期维护保养是预防电梯事故的关键措施之一。

首先,电梯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电梯机房、井道、轿厢内外等部位的维护和清洁情况,确保运行环境良好。

其次,维护人员需要对电梯的电气系统、制动系统、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详细检测和维修,消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此外,定期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和易燃易爆物品也是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二、应急预案电梯在故障或事故发生时,应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乘梯人员的安全。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应急预案是预防电梯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首先,针对常见的故障和事故,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演练。

其次,电梯应急报警系统和紧急停车装置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并配备有效的救援设备。

此外,应建立恰当的紧急救援机制,提供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救援。

三、安全提示为加强电梯乘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供准确有效的安全提示是必要的。

首先,应在电梯厅和轿厢内设置醒目的安全提示标识,向乘梯人员传递安全知识和相关规定。

其次,通过电子显示屏或广播等方式,定期播放电梯安全知识和技巧,提醒乘梯人员注意自身行为举止。

此外,加强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知水平,也是有效预防电梯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法规法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预防电梯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电梯生产、安装、维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首先,明确电梯生产和维修企业的资质要求,加强对电梯产品质量的监管,防止虚假宣传和低质量产品的流入市场。

电梯的事故预防

电梯的事故预防

电梯的事故预防
预防电梯事故是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预防电梯事故的常见措施:
1.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严格遵守维护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电梯的维护规程,明确维护的内容、周期和责任人,确保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定期保养:除了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外,还需要定期对电梯进行专业的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延长电梯设备的使用寿命。

4.紧急救援设备:安装紧急救援设备,如紧急电话、应急照明、紧急停车装置等,为乘客提供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通道。

5.定期培训:定期对电梯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6.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7.完善安全标识:在电梯内外设置清晰明确的安全标识,包括应急逃生指示、使用注意事项、报警装置等,提醒乘客和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8.定期安全演练:定期组织电梯安全演练,模拟各种紧急情况,让乘客和操作人员熟悉应对程序和逃生方法,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通用7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措施,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措施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篇11、电梯事故原因分析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电梯拥有量已达360万台,并且仍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因此电梯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电梯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今年初,质检总局部署了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对在用电梯进行排查,促使长效机制的建立。

根据分析,超过50%的事故是电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其中坠落事故最大,而其中的21起是违规使用造成,比如违规使用三角钥匙4起,死亡4人;电梯故障后,乘客应在轿厢里等待救援,但乘客违规扒开轿厢,9起事故死亡8人;由于设备本身造成的事故8起,多集中在制动器、扶梯驱动链条失效等。

由于目前部分电梯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选型配置与使用条件不适应、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老旧电梯逐步增多等原因,电梯事故时有发生。

近期发生多起“电梯吃人”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梯维保不到位造成的。

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占比高达60%。

如果按照发生事故的电梯系统位置来分类,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以及其他类事故。

据统计,违规操作、违章指挥和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总起数80%左右,蹲底或冲顶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电梯坠落事故分析及防控措施

电梯坠落事故分析及防控措施

电梯坠落事故分析及防控措施首先,对电梯坠落事故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备问题:电梯坠落事故往往与电梯设备的故障相关。

例如电梯钢丝绳断裂、制动系统失效等原因导致了电梯坠落。

因此,在分析中需要对电梯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此外,电梯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一环。

2.人为因素:人为操作失误也是电梯坠落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不当操作、非法改装等导致了电梯事故。

因此,加强对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监督,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严禁私自改装电梯设备是防控电梯坠落事故的重要举措。

3.环境问题:电梯所处的环境也会对电梯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例如电梯井内的积水、供电系统的不稳定等都可能导致电梯事故。

因此,对电梯周围环境的检查和维护也是防控措施的一部分。

其次,为了有效地防控电梯坠落事故,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加强电梯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包括电梯的机械部件、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检查,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2.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责任明确、流程规范。

对电梯维修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3.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定期组织电梯的应急疏散演练,提高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应急避险能力。

演练过程中,可以模拟各种突发情况,让人们熟悉电梯疏散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4.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监管与执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进行限期整改。

对不按规定进行维修检查和私自改装电梯的行为严厉处罚。

5.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活动、媒体报道等方式,普及电梯安全知识,让公众了解电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对电梯坠落事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加强安全管理、加强监管执法和加强宣传教育等多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减少电梯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人身安全。

电梯溜梯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

电梯溜梯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

电梯溜梯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电梯作为现代化建筑中必备的设备之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电梯溜梯(指电梯发生意外情况导致电梯失控而滑行或坠落)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事件。

本报告旨在分析电梯溜梯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一、电梯溜梯的原因1.机械故障:由于电梯各部件的磨损、老化或者没有及时保养维护等原因,可能出现电梯失控的情况。

2.操作失误:电梯驾驶员或使用者在操作电梯时,由于对电梯使用规范不明确或者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电梯溜梯。

3.设计缺陷:电梯本身的结构设计或制造质量存在缺陷,不符合安全标准,也可能引起电梯溜梯。

二、电梯溜梯的预防措施1.加强维护:定期进行电梯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工作人员专业化:电梯驾驶员以及日常维护人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技术和修理能力。

3.规范管理:对电梯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并对使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4.提高设计制造质量:对生产厂家,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确保电梯制造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5.加强安全监测:增加电梯传感器、计算机监测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三、结语总之,电梯溜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的安全,我们应该在加强电梯维护和管理的同时,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切实做好预防工作,杜绝电梯溜梯事件的发生。

在我国,电梯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随之而来的也是电梯事故的风险。

下面将列出我国电梯事故的一些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电梯事故数量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电梯事故发生数量为739起,其中有96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导致13人死亡。

数据显示,2020年电梯事故数量同比降低了7.4%。

二、电梯事故原因对于电梯事故的原因,公开数据也有一些呈现。

数据显示,2019年电梯事故中,超载是占比最高的原因,占比为22.84%;其次是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比为16.04%;操作失误占比为10.28%。

如何预防电梯事故

如何预防电梯事故

如何预防电梯事故电梯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为我们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垂直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

因此,预防电梯事故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电梯事故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定期维护和检查电梯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电梯设备的长期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磨损和故障,因此,定期维护和检查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基础。

各个楼宇管理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维护和保养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这包括定期更换电梯部件、仔细清洁和润滑机械设备、检查电气元件是否正常运行等。

其次,严格按照载重限制使用电梯。

每台电梯都有其承重限制,超载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每一个使用电梯的人都要对电梯的承载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并且严格遵循载重限制。

楼宇管理单位也应该明确载重限制,并且加强监督,以确保每台电梯在安全载荷范围内运行。

第三,使用电梯时要注意安全行为。

乘客应该按照电梯内的指示操作,遵守安全规定。

乘客不应该随便按下电梯按钮,尤其是紧急停止按钮。

同时,应该平稳进出电梯,并且不要超过门闸。

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或携带大型物品的人员,应尽量避免独自使用电梯。

此外,乘客在电梯内应保持平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乘客,并且在故障发生时能够保持冷静。

最后,做好应急准备也是预防电梯事故的必要措施之一。

楼宇管理单位应该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包括火警报警器、人工呼叫器等,以便在紧急状况下及时报警。

应急疏散通道和标志应该设置在醒目的位置,以便人们在电梯故障时能够迅速疏散。

此外,楼宇管理单位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人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综上所述,预防电梯事故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即使电梯设备现代化、安全性良好,也不能忽略定期维护和检查的重要性。

同时,乘客在使用电梯时,要遵守相关规定,保持良好安全行为,不要超载或恶意损坏电梯设备。

楼宇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并且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紧急状况的能力。

电梯危害识别与事故预防

电梯危害识别与事故预防

电梯危害识别与事故预防一、电梯使用中常见事故及原因●电梯使用中常见事故主要有电梯困人事故、电梯下坠事故、电梯夹人事故、自动扶梯逆行事故等。

●导致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乘客在电梯轿厢内打闹、随意敲击按钮、依靠轿门、强行扒门、在被困后在轿厢内采取过激行动。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系统安全装置接触不良、接触器接触不良、限速器-安全钳存在故障在电梯失速时不等动作、电梯超载保护装置损坏、机械部分故障。

二、乘坐直梯安全要求●小心电梯门。

在电梯门要关门的时候不要用手或者脚来阻止门关闭。

倚靠、拍打、手推、撞击、脚踢、撬门等举动会影响电梯门开启或者因为门误开而不留神掉进井道。

●别狂按上下按钮。

等候电梯时,不要反复按动上行或下行按钮,反复按按钮会造成电梯误停,既耽误时间还可能造成按钮失灵。

●硬币、果皮等掉落请告知管理者。

在电梯停靠过程中有时会有硬币、果皮等东西落入了电梯门和井道缝隙中,应立即告知电梯专业人员协助处理,扫地时不要把垃圾往井道扫。

●避乘坐电梯情况。

电梯超员、电梯发生异常开关电梯门、异常停运、火灾等情况下应避免乘坐电梯。

三、乘坐扶梯安全要求●照顾好孩子。

小孩不要在扶梯上玩耍,不要将手脚等肢体伸进扶梯的空隙,不要逆行上下扶梯、不要攀爬扶梯扶手,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握紧扶手。

站在扶梯上握紧扶手,双脚要站在扶梯黄色安全警示框,还要系好鞋带,小心松散的衣服被今年虚给挂拽。

●人多时需等候或走楼梯。

一节电梯最多站两个人,看到人太多,等候再走或者走楼梯。

●遇到扶梯倒行的处理。

迅速紧抓扶手,压低身姿保持稳定,并和周围人大声沟通,保持冷静,切忌拥挤踩踏。

四、被困电梯避险逃生措施●乘客被困之后,首先按下电梯内部的紧急呼叫按钮,等待救援。

若呼叫按钮失灵,用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援。

●如果适逢停电,或者手机在电梯内没有信号,要保持镇静,要保持体力,伺机待援。

可把铺在电梯轿厢地面上的地毯卷起来,将底部的通风口暴露出来,达到最好的通风效果。

电梯门区系统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梯门区系统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梯门区系统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电梯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电梯门区系统是电梯运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电梯门区系统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对电梯门区系统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梯门区系统事故原因分析1. 设计缺陷电梯门区系统在设计时如果存在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

门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设计不合理,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夹人或夹物故障。

设计不合理还可能导致门区系统的自动开闭功能失灵,直接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2. 维护保养不当电梯是一个复杂的机电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如果维护人员工作不到位或者经常出现疏忽大意,就容易导致电梯门区系统部件磨损严重,开闭不顺畅,甚至出现失灵现象。

长期以往,也会直接影响到电梯门区系统的安全运行。

3. 操作不当一些电梯事故是由于使用人员在操作电梯时不当引起的。

在电梯门没完全开启时强行挤入或挤出,就容易被夹伤;或者在电梯门关闭时还继续强行冲进电梯,也容易导致被夹伤的事故发生。

4. 外部环境因素天气恶劣或者外部环境干扰也会对电梯门区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在强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电梯门区系统的自动开闭功能有可能失灵,直接导致使用事故。

5. 非正常情况电梯门区系统事故还可能由于一些非正常情况引起,比如电梯系统被非法侵入,造成系统运行异常,或者在运行过程中遭受破坏,也会直接导致电梯门区系统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门区系统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设计审查在电梯门区系统的设计阶段加强审查,确保安全防护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避免由于设计缺陷引起的事故。

2. 加强定期维护对电梯门区系统的各个部件加强定期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部件的磨损和故障,确保电梯门区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提升用户安全意识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告知他们电梯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在使用中注意事项,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

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有效地预防了电梯事故的发生,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为进一
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作以下分析。

1电梯事故的原理及种类
1.1电梯事故的原理
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理遵循骨牌原理即:
人的因素→个人的缺陷→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发生事故→造成伤害
事故按照从左到右顺序发生,一个影响一个,如果中间某一因素不发生,则最终不会发生。

笔者认为,电梯
事故的发生原理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有所不同,如果电梯本身有故障(即: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比如超速冲顶或蹲底等,即使个人无任何缺陷,事故也会发生。

如果电梯维修人员违章作业(即个缺陷)等,即使电梯本身无任何隐患也会发生事故。

所以电梯事故应为:
)→发生事故→造成伤害
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

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

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
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1.2电梯事故的种类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

据统计,各类事
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2管理使用者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引发的事故及预防措施
2.1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缺陷
部分使用和管理者对电梯安全不够重视,认为只要电梯能运行就行,而对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漠不关心。

而且,部分使用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即使有一些规章制度,因管理者不重视,有章不循,形同虚设。

1995年9月13日,山东某服装厂,发生了一起恶性电梯死亡事故。

该电梯为客货电梯,6层6站,XPJ型,
额定速度0.5m/s,额定载荷1000kg,门锁为GS75-11型。

因该电梯制造较早,各部件的型号已趋于老化,因三
角碰块与勾子锁频繁碰撞,使三角碰块已磨成倒圆弧状,加之弹簧老化,啮合深度只有3mm,只要在层门外,用手一扒层门则很容易就打开。

针对这一情况,维修人员已向单位领导汇报三次,均答复为企业效益不好,
资金紧张,先用着等以后再说。

9月13日下午5.30车间下班,因高某系车间一班组长,下班后晚走一会儿,大约在5.40左右,从车间出来(车间在四层),发现电梯正要关门,高某离电梯15m左右,便急匆匆地跑过去,此时电梯已启动,正快速驶向六楼,高某用手扒开层门迈进去,一步踏空,跌入底坑,当场死亡。

这是
一起典型的管理者及使用者不重视安全而引发的事故。

2.2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
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不是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是待出现故障停梯后,才进行抢修,既误时又误事,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
保养人员,甚至是敷衍了事,置电梯安全于不顾。

管理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应加强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法规
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