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小学集体备课记录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9年3月5日
中心发言人:戚秀芳主持人:张晓光
参加人员:张廷君、王秀雯参加领导:吴海宾
罗颖龙、邱菊、岳宏雪
(五)、关于学习习惯
1、习惯篇的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的确,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伴。

第一册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第二册认真写铅笔字
爱惜学习用品积极探究,认真思考
第三册勤于朗读背诵第四册勤查字典
乐于课外阅读主动识字
第五册认真写钢笔字第六册自主预习,复习
认真写毛笔字认真完成作业
第七册读书有选择第八册坚持写日记
留心观察事物爱护图书
第九册读书做笔记第十册自主修改作文
随时使用工具书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第十一册不懂就问第十二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勤于搜集资料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非常注重习惯的培养,首开先河,将习惯培养的内容编入教材,每册开篇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教学内容,从一年级上册起,苏教版全套十二册小语教材中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而且都安排在每册开篇的位置上。

2、“习惯篇”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对习惯篇往往重视不够,舍不得在上面花时间,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总觉得上其他的课,一节课下来,学生会读了,会写了,也有作业出来了,似乎成果颇丰,可习惯篇要是按照教学时间来上,好像把时间都浪费了,所以总是舍不得在上面下功夫,往往只是走马观花,稍微提一下就过去了,这样做是错误的。

后果是我班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读写方面姿势比较差,每一节课要花不少时间在纠正学生的读写姿势上,尤其是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看见学生的姿势不正确,心里着急,又不好发火,很尴尬。

因此,习惯篇一定要认真上,要高度重视“习惯篇”的教学,不能翻翻看看就算完,一般来说,应该安排2-3个课时专门来教学,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狠抓落实。

其次教学的步骤要科学合理。

建议采用这样的教学步骤:
●谈话激趣:就是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发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看懂照片上的内容,发现习惯要求的细节。

●对照模仿:就是让学生对照照片上的样子,进行一招一式的模仿。

●示范操练:抓住两个“主题”的要领。

采用师生结合的方式进行示范,并即时操练。

●表扬激励:对达到要求的学生要充分肯定,对尚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要多激励
3、教学建议: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习惯培养是具体的、微观的,教师应牢固地树立一种意识:从小处着手,从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抓起。

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注意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这会对学生耳濡目染,从而使学生产生的内驱力。

这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反复抓,抓反复”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必须坚持反复抓、抓反复。

学生的领悟能力有高有低,技能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因人而异、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

学生的学习习惯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稍有懈怠,便会走样,经常中断,就会前功尽弃。

(3)“课内外”、“校内外”结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

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绝不仅仅是语文老师、是语文课的事,各科教师都应该密切合作,各科课堂都应齐抓共管。

当然,家长的督促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宣传我们在学生习惯培养方面的要求,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比如写字,只要我们几方面齐心合力,引导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课文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可以重写,而不良的读写姿势一旦定型就较难改变,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4)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
(5)教学注意点:
习惯篇的教学应该注意这样几点:照片的作用主要在于用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不能只是将之作为引导说话、明理的凭借,从而上成了“看图说话”课;该内容置于课本开头,只是表明其重要地位,不能仅仅将之视为一课或一块内容一教了事,而应该贯串始终,常抓不懈;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材安排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其他方面的习惯也要予以重视,严格要求。

4、解读本册习惯篇
(1)教材分析
本册“习惯篇”共有5页彩色插图。

第1页有两幅小图,第2、3页和第4、5页均为通版,两个通版各有5幅小图。

其中第1至3页的插图的主题是“勤于朗读背诵”,第4、5页插图的主题是“乐于课外阅读”。

第1页上面的一幅小图是一位女同学正在朗读课文的正面图。

这位同学朗读姿势十分规范:双手拿书,身正、肩平,双臂自然平放在桌上。

目光与书本平面垂直,眼睛距离书本33厘米左右。

下面一幅小图展示的是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的情景,这些学生朗读的姿势都十分规范,而且个个神情专注,朗读十分投入,让人感觉朗读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这两幅图,通过具体的形象,为学生如何进行朗读,作了良好的示范。

第2、3页是通版图,展示的是学生背诵的情景。

左上方是全班集体背诵图,
学生背诵时不仅姿势正确规范,而且背诵时神情专注、从容,很有信心。

另外4幅小图,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背诵可以有多种形式和途径:集体背诵,个别背诵;在老师指导下背诵,在家长帮助下背诵,与伙伴合作背诵;在课堂上背诵,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背诵等。

另一方面,也给予学生许多背诵方法的提示:背诵,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借助图片,在头脑中再现文本语言描述的情境,图文结合,展开想象进行背诵;可以在安静的地方,一个人边读边想,熟读成诵,或两三个好友合作,互相背诵,切磋记诵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熟记的课文从容自信地背诵给家长听,让家长检查背诵效果;还可以同桌相互合作,像右下方图中的小朋友一样,一个认真背诵,一个仔细倾听,相互指正,取长补短,兴趣盎然……
第4、5页也是通版图,展示的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景。

上边有三幅图,从左到右,第一幅图是一个学生手拿图书,喜笑颜开,一定是借到了心爱的课外书,由衷地高兴。

第二幅图展示的是学生在班级读报的情景,看他们一个个静静地端坐着,专心致志地阅读着,报纸为他们打开了知识、信息之窗,也深深吸引着他们。

第三幅图上,学生们正在查阅、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他们举止文明,或两人悄悄商议,或一人精挑细选,他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下边有两幅图,左边一幅是一群学生正在学校的阅览室里向工作人员借书。

他们有的看书,有的挑选书,有的办借书手续,一切都井然有序。

学生的举止,无不流露出对书的喜爱,对知识的渴求。

右边一幅图上,两个学生正津津有味地交流着看课外书的心得与体会。

(2)教学设计(略)
低级语文集体备课
时间:2009年3月5日
中心发言人:罗颖龙主持人:邱菊
参加人员:邱菊、岳宏雪参加领导:吴海宾
执笔:岳宏雪
小柳树和小枣树
一、教材简说
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

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仍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小小的叶子,这是小枣树的短处。

但是,到了秋天,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坐在院子里津津有味地品尝它的香甜。

这是小枣树的长处,也正是小柳树的短处。

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

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教学时,可尝试以小组辩论的方式,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

可从以下三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
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

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

这样,课文的含意就不难理解了。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9年3月26日
中心发言人:邱菊主持人:岳宏雪
参加人员:罗颖龙、岳宏雪参加领导:吴海宾
执笔:罗颖龙
7、《尊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结合课文实际,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

课文写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

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尊严的理解虽然有些难度,但是比较喜欢朗读,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

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理解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另外,学习用“小事”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写法需要
学生在日常练笔中反复实践才能逐步掌握。

让学生感悟到身处困境却仍然坚守做人尊严的行为,并受到感染,需要教师用心引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
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3、学习哈默面对施舍不失尊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品质,懂得劳动的意义和自尊的价值,提升生活的理念。

4、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教学方法:
体现“三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最敬佩的人是谁呢?相信小朋友们经过努力一定会实现你们的愿望,成为你们心中那样的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石油大王哈默。

介绍哈默资料
哈默是如何取得这些巨大的成就呢?相信我们从文中可以找到
一些答案。

二、初探尊严
1、出示课题:你是怎样理解尊严的?课文写谁有尊严?
2、课文讲了哈默的什么事情呢?
三、细品尊严
1、进入情境,学习1自然段。

(此部分可根据情况略讲或不讲。


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他和其他逃难的人的处境。

其实,很多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个句子、一个场景、甚至一篇文章的浓缩,
会读书的同学能够从一个词语中看出一幅幅画面,我相信你们也能!选择一个或两个,静静的想想,看看你看到什么镜头了。

(学生想象)
2、体会尊严,学习2—4自然段。

当大家都在“狼吞虎咽”吃东西的时候,有一个人例外,这就是哈默,请同学们自由读2—4自然段。

画出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然后细细品读。

请抓住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来谈谈感受。

3、品读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体会内心。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么?”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我再吃这些东西。


4、如果你是这位年轻人,你会怎样说这番话呢?(自己练,读)
5、杰克逊大叔和我们一样被年轻人的语言和行动深深打动了,所以,他提供了捶背的劳动机会,年轻人此时得到的食物和逃难的人得到的食物一样吗?
6、年轻人就站在面前,想对他说什么?
过渡:杰克逊大叔是怎样评价呢?阅读5-6自然段。

四、再感尊严,体会价值。

杰克逊大叔的评价: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请把自己当作杰克逊大叔,说说这句话。

体会句子含义,再读。

杰克逊大叔赞赏哈默有尊严,那么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五、拓展延伸:
一个人拥有了尊严,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赏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遇和财富,甚至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都指出了尊严的深刻内涵: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

——爱默生
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陶行知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板书设计:
劳动
|换 ------ 尊严
食物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中心发言人:岳宏雪主持人:罗颖龙
参加人员:罗颖龙、邱菊参加领导:吴海宾
执笔:邱菊
5 泉水
《泉水》这篇课文很美。

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欢声,洒下一路爱心。

我们要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文章里去,感受到泉水的快乐,分享泉水的幸福,泉水乐于助人,奉献为乐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润学生的心田。

朱青莲
开课时,伴随着叮咚的泉水声,我们可以深情描绘:叮咚,叮咚,是谁在山上弹琴?是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然后指导学生读出泉水的冲劲,引导学生想象泉水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看到了什么。

音乐的渲染,朗读的感受,导语的创设,让学生初步走进泉水的世界,感受泉水的美。

王勤
可以通过老师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文本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孩子产生迫切去读课文,去体验泉水那甜美生活的冲动。

王本慧
精读课文时,我们要给学生自主感悟的空间,以读文本,读中对话,移位体验,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股泉水。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好泉水的几句话,特别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

李慧娟
整个读书过程,要让孩子们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对泉水的真切体验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动情的朗读犹如一股清泉在课堂上流淌。

教师也要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情境,提升孩子们的体验和认识。

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9年4月23日
中心发言人:张晓光主持人:王秀雯
参加人员:张廷君、王秀雯、戚秀芳参加领导:吴海宾
执笔:戚秀芳
五年级语文
第三组课文:艺术化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人摆脱困境,有时令人拍案叫绝,凡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散发着艺术魅力,本单元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的一组课文组合,读文训练与语文思维相结合,感悟语言的丰富幽默和魅力与语言交流实践相结合,运用语言的技巧与生活中的语言相结合,掌握运用语言的“窍门”在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语言的方法,体验祖国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1、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魅力及语言表达的方法的艺术。

2、通过学习本组课文,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的表达方式。

3、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的技巧(窍门)。

课时安排:可用11-13课时,精读4-5课时,略读2-3课时,口语1课时,习作2-3课时,综合活动1课时,展示台1课时。

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9年6月11日
中心发言人:王秀雯主持人:戚秀芳参加人员:张廷君、张晓光、戚秀芳参加领导:吴海宾执笔:张晓光
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课时: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