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9月阶段考试导学复习提纲必修一第二章(无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9月阶段考试导学复习提纲必修三第二章(无答案)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三阶段性考试导复提纲一、考试范围地理必修三第二章二、考试内容(知识点的罗列及知识网络图)1、荒漠化成因及治理措施;2、湿地价值及面积及面积缩小的危害、治理措施;3、流域开发条件、开发内容、综合治理措施;4、农业生产条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5、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6区域城市化及工业化过程和特点。
思维导图根据下面的体系关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③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三、考点解析知识点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西北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例题: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针对训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A.宁夏B.青海C.陕西D.新疆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①开采矿产②生态移民③合理载畜④抽取地下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地球之肾”(1)定义:(2)类型:(3)湿地的功能:2.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原因:(2)表现:3.保护湿地措施【例题】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高考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必背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主要知识点:1、天体的类型有恒星、行星、卫星、星云、彗星、流星等。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3、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行星(包括、、、)、行星(包括、)、行星(包括、)。
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
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2)八大行星。
内部条件:(1)适宜的(原因:日地距离);(2)适合生物呼吸的(原因:地球有适中的和;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球,主要成分是和。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成为。
3、太阳能量来源于。
请写出反应过程。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2)维持地表,促进地球上的、运动和活动的主要动力;(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
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层、层、层。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
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年。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干扰大气中的层,使地球上通讯受到影响,甚至;(2)使地球磁场出现“”现象;(3)两极地区出现。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2018年高一地理上册必修一第1、2单元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文档资料
高一地理上册必修一第1、2单元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上册第1、2单元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宇宙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小行星带的位置彗星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太阳活动比较对地球影响光球层黑子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色球层耀斑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周期:1个恒星日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二昼夜更替晨昏线的含义、位置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周期:1个恒星年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二分二至图”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10、四季与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春秋是其中的过渡三种四季;24节气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11、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二、考题分析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0%;会考综合题中第一题出自本单元;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附录一的题型示例P10的三、1;附录二P29的第Ⅱ卷中的1、附录三P53的第Ⅱ卷中的1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会画晨昏线、夜半球、赤道面自转和公转方向日期及节气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的变化公转速度的变化能联系的知识点: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D)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到C)当地球运行到A点(或C点)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第二单元大气环境一、考试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锋面系统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压:高低压气流:气旋和反气旋图:会判断;会画风向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锋面气旋(重要!)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8-1气候因子分析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B海陆位置: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8-2气候类型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气候要素:气温、降水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温带气候分为三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气候成因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气候分布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现象产生原因污染物危害对策温室效应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臭氧层的破坏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等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酸雨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6.(P41)季风:(重点)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四、1.(P49)近百年,全球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自1860年以来,气温升高0.6oC。2.气温升高的三个影响:(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3.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植树造林等等。
7.气候类型:注: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注:地中海气候降水夏天少冬天多,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三、1.(P13)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
3.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4.自转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各地角速度都一样,15o/h。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12:+x。(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13.正午太阳高度:H=90o—纬度差。(纬度差=所求地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精】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精】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地壳物质的组成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元素【氧硅铝鉄】→矿物岩石【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地壳Ps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存在的基本单位。
【Ex most石英】(通过莫氏硬度计测定矿物硬度判别矿物。
)气态:天然气矿物液态:石油、天然汞固态: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等金属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稀有金属等矿物(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非金属矿:能源类矿物、宝石物等2、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岩石】(花岗岩)(火成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页岩、砂岩、石灰岩【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溶洞、石林、钟乳石岩石(层理构造、化石)(成因)石灰岩→大理石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Ps·沉积岩不一定有化石,有化石不一定是沉积岩。
·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的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地球表面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外力作用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石1、板块①板块构造学说:A.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亚、太、美、印、非、南];B.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②板块的生长边界:张裂;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板块边界类型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For example生长边界板块张裂运动形成海洋(海岭)、裂谷等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消亡边界板块挤压运动陆&陆: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陆&洋:形成海岸山脉、岛弧链、海沟落基山脉、台湾岛2、地震、火山【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形式】地震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内力作用)地背斜(盆地谷地山地)质褶皱向斜(盆地)构断层地垒(山地:断块山)造地堑(谷地、盆地)①背斜VS 向斜②地垒VS 地堑地垒:在断层中两侧凹落、中间突起的常见地质构造:发生位移部分(Ex :陡峭的山峰:华山西峰、B :最脆弱(所在为断层线)峨眉山万佛顶、庐山等)形成沟壑地堑: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Ex :盆地或谷地:吐鲁番盆地、、天山、渭河谷地等)4、地表形态和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①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②风力作用【干旱、半干旱】峡谷[越来越深]流水侵蚀[v 快]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溶洞沙丘风流水堆积[v 慢] 冲积扇[出山口] 风力堆积三角洲[入海口] 黄土高原:黄土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脆弱的岩石易破碎被侵蚀,两边不易被侵蚀从而背斜成为谷地【油、气、建隧道】——背斜谷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两边岩石脆弱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储存水,槽部最hard 】——向斜山地垒地堑B受热冷却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高空空气聚积,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高空空气下沉,上空的空气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近地面空气扩散方向高空高空空气扩散方向甲乙Ps 梯田:需地势平缓,坡度较小的地方。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导复提纲宇宙中的地球 复习学案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导复提纲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单元复习导图】【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熟记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等。
2.通过讲解能在做题中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能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期的变更。
4.熟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等。
2.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难点:1.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期的变更。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一、地球自转运动特征与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1.地球自转运动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①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方向旋转(如图B)。
②南极上空俯视:呈________方向旋转(如图C)。
(2)周期(3)速度①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_________。
②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______最大,两极为零。
③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a.纬度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b.海拔高低: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___,该力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2)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3)适用范围:平直河道水的运动、大气的运动、炮弹飞行等。
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探究二、时间计算与日期的变更1.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①因______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②不同的经度地方时不同,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地方时东____西____,经度每隔_____,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_____,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以中央经线为界向东7.5个经度,向西7.5个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分成____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的时区为____时区(又叫中时区)。
地理期中考试必修1与必修2复习提纲
地理期中考试必修1与必修2复习提纲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主要知识点:1、自然地理环境由、、、、、等地理要素组成。
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相互和相互的整体。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改变;(2)改变的化学成分,改善的水分状况;(3)加快了的分化,促成了的形成。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如功能和功能。
4、生产功能是指的能力,主要依赖于作用,是自然环境的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5、平衡功能是指,的能力。
6、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的演化。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7、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及的改变,即“”。
这也是自然地理环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2、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主要知识点:1、地球表面相应的、和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呈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图示主要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延伸方向赤道到两极(纬度明显)沿海向内陆(纬度明显)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山地垂直带是在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带一致。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数目越,垂直带谱越。
4、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得农业生产产生了地域差异,这是因为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导复提纲:必修一第一章 第3课时地球公转1——黄赤交角及昼夜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导复提纲宇宙中的地球第3课时地球公转1——黄赤交角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单元复习导图】【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熟记地球公转特点:中心、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
2.能简述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3.通过练习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及相关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等。
2.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及相关计算。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一、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及黄赤交角1.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图中A位于____日点位置,每年___月初经过;图中B位于____日点位置,每年____月初经过。
(3)方向:自___向___,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
(4)速度:近日点_______,远日点_______。
w=59′/天,v=30千米/秒。
(5)周期:1_______年,约为365天6时9分10秒。
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探究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如图)。
此图中“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______。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有“三个基本不变”。
一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_附近;二是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5°;三是地球运动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__________(纬线)的度数,二者数值相等;黄赤交角的余角度数与_______(纬线)度数一致。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引起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主要原因。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状况(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夏半年),北半球各地_____________,且纬度越高昼越____,北极周围出现_______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_____,此时极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一年中最大。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二)2、工业集聚在工业开展中,具有工业联络的一些工厂往往发作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沛应用基础设备,增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动力消耗,等,最终降低消费本钱,提高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集聚而构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构成工业地域依照不同的构成进程,可分为两类:①自发构成的工业地域主要是在消费上有投入—产出联络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构成的;②规划树立的工业地域既有与前者相反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备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构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工业地域依照发育水平的不同,分为两类:①发育水平较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以外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络复杂、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水平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络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消费规模大,往往可以构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
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络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末尾出现分散的趋向。
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觅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本钱,以最终取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散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西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⑴普通是在丰厚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开展起来的;工业散布高度集中。
3、历史: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末尾衰落,之后许多国度对此停止了临时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开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1.开展的区位特点〔1〕丰厚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宽广的市场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1、2、3(中图版)复习提纲必修1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1、(1)宇宙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200亿光年)(3)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绕日公转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着高智慧生物的天体。
存在生命原因是:①外部条件: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②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液体水、可供呼吸的大气。
2、(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2)太阳活动主要标志:黑子——光球层——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伴随发生,周期11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影响降水量;②耀斑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发生磁暴;④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3、(1)比较自转公转(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白天入黑夜的是混线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东加西减)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①)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概念,如、、、、。
2、构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1、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2、八大行星的公转具有的共同特征:、、3、八大行星按温度、质量、体积可分为行星(、、、)、行星( 、)、行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八大行星中只有才有生命。
2、具有生命的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叫太阳辐射。
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
3、太阳能量对地球的意义:①;②;③;④4、太阳能量的来源:5、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
2、称为太阳活动,其主要类型和标志是光球层的、色球层的,其发生的平均周期为年。
3、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①②③④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自转:(1)方向(2)周期:1个太阳日(即1昼夜)为,1个恒星日(自转360°)为(3)速度:画图说明角速度分布规律;线速度分布规律。
2、公转:画图说明(1)方向(2)周期:1个回归年为天小时分秒。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在月初,远日点在月初。
(4)速度: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
二、自转与时差1、昼夜半球与晨昏线(圈):叫晨线、叫昏线。
2、随着自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每隔15°经度,地方时相差小时。
3、时区与区时:每15°经度内为一个时区,都以的地方时作为该区标准时间,称为,如南京(119°E)属于时区,其中央经线是;北京属于区,纽约属于区,伦敦属于区。
时区差就是,因时间东早西迟,故求东时则,求西时则。
4、日界线: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人为规定的、固定的日界线,其西侧的区是世界上时间最早(新)的地方,(一个月、一年、一个世纪)开始的地方;其东侧的区是每一天结束的地方,。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复习教学案
复习课第一章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 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 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3.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点难点】1. 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2.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情分析】之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中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需要教师去维持并不断的增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地理的分析方法。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一、回顾旧知1.天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和条件存在生命的原因存在生命的条件3.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的太阳活动二、基础知识感知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三、探究问题探究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
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材料二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1)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材料二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在③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3)从材料二看出,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4)归纳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探究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探究活动读“夏至日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文档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中地理的必修一在进行复习时,最好的资料就是一份清晰的提纲。
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和木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运动有序、安全;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质量、体积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为6000K,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重庆) 。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干扰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极地出现极光、产生自然灾害。
3、(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时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大约1/d。
大约30km/s 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2) 晨昏线(圈)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_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地理必修一阶段性考试导复提纲一、考试范围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至第四章二、考试内容(知识点的罗列及知识网络图)1、地表形态2、大气环境3、水循环和洋流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6.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8.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三、考点解析第二章知识点1 地表形态主要内容: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壳物质循环。
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注意事项:三大岩石的转化、及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方法【例题】(2016年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B.②C.③D.④(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针对训练(2015年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 m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2)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大气环境主要内容: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
5、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注意事项:热力环流中等压线(面)的判读方法;北半球气候类型模式图;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锋面气旋中冷锋、暖锋的判读方法。
【例题】(广东卷)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
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训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
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水循环和洋流主要内容: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注意事项:河流径流过程曲线图、洋流图的判读【例题】(2016年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针对训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 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章知识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主要内容: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注意事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之间有何联系;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及应用;影响雪线的因素。
【例题】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1)~(3)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④(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针对训练(全国大纲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章知识点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内容: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注意事项: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
【例题】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针对训练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内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注意事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例题】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16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
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A.日本B.泰国C.智利D.秘鲁针对训练(双选)图一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二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B.加快发展新能源C.加强科技创新D.缩减生产规模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主要内容:自然资源概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注意事项:我国的能源问题;自然资源短缺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例题】(双选)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下题。
与2003年相比,2103年()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针对训练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2)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主要内容: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注意事项: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我国的地质灾害;我国的洪涝灾害及防治;自然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例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针对训练读“我国暴雨日数和暴雨洪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2)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什么?(3)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什么?复习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部分内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