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 钢轨探伤一日作业标准化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 钢轨探伤一日作业标准化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钢轨探伤一日作业标准化**工务段企业标准 Q/CR NCT52 Z004-20__ 钢轨探伤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20__年6月1日发布20__年7月1日实施 **铁路局**工务段发布目录(一)钢轨探伤作业 - 4 - (二)道岔特殊部位探伤作业 -14 - (三)焊缝探伤作业 - 22 - (四)钢轨探伤数据分析作业 - 28 - (五)通用探伤仪数据分析作业 - 33 -版本变更信息版次修订日期更改情况说明编制审核签发V1.0 20__.9.20 根据《**铁路局工务系统作业标准(通用部分)》(南铁工务发(20__)474号)以及《**铁路局工务系统作业标准(高铁部分)》(南铁工务发(20__)470号),细化作业内容。

姜利华张远春邵建明 V2.0 20__.3.18 根据《**铁路局工务系统主要行车岗位作业指导书》(南铁工务发(20__)157号),细化作业内容。

姜利华张远春邵建明 V3.0 20__.7.1 根据20__年路局重点工作,完善相关作业内容费建泽张远春林发友 V4.0 (一)钢轨探伤作业作业目的检测各种钢轨伤损,提出伤损处理意见。

作业条件天窗点内或点外作业作业控制 1.普速线路区段钢轨探伤作业允许在天窗点外。

2.严格执行探伤一日作业标准,根据钢轨接头、钢轨焊缝、道岔部位、重点处所等地段的不同要求和规定进行钢轨探伤。

3.严格执行段制定的探伤计划和检查周期。

4.钢轨探伤数据必须全程存储。

5.执机人严格控制检查速度(无缝线路不超过3公里/小时,有缝线路不超不超过2公里/小时)。

6.每探伤1公里要调换执机人员,双机作业两机间隔要不大于50米,复线区段要迎着列车方向探伤。

7.执机人要严格执行“接头站、小腰慢、大腰匀速”的作业要领。

每半公里校正里程。

不违章、不简化作业。

8.下道避车,再上道作业必须重复探测一段,防止漏检。

9. 助听人员必须紧随仪器、细听报警、注意了望。

10.对可疑波形和报警,认真分析,校对确认,发现伤损,作成记录,打上标记,及时上传伤损信息。

铁路工务双轨探伤仪作业指导书

铁路工务双轨探伤仪作业指导书

双轨探伤仪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铁总《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管理办法(铁二、作业目的使用双轨探伤仪在天窗点内对钢轨伤损进行探伤检查,提高现场探伤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劳动强度和人为操作失误,有效发现探测范围内的钢轨伤损和缺陷,预防伤损发展导致钢轨折断。

三、岗位资格探伤检测员和数据回放分析人员应取得无损检测 I 级及以上技术资格证书,具有两年以上现场探伤工作经验。

防护人员取得防护资格证书。

随车作业人员应经专项培训,全面了解掌握双轨探伤仪检测性能、结构、拆卸、组装、操作、保养和应急措施等。

四、作业计划及安全控制双轨探伤仪严格在天窗点内作业,作业计划按照维修或施工计划流程相关规定纳入运输调度管理系统进行申报、审批,并按相关规定指定作业负责人。

1.双轨探伤仪上道作业不允许与开行路用车辆的其他作业共用天窗,提报的作业申请要明确作业区段里程、上下道地点、道2岔进路等。

双轨探伤仪作业计划不得与除工务外其它专业共用天窗,与双轨探伤仪共用天窗的换轨、机械捣固等阻碍双轨探伤仪通行的作业项目必须在双轨探伤仪通过后方可上道作业,其它作业项目应在双轨探伤仪到达作业地点前 200 米下道避让。

双轨探伤仪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 20km/h,检测时区间速度不大于15km/h,过岔速度不大于5km/h,运行中停车制动距离不大于30m。

遇小半径曲线、长大坡道或轨面状态不良等地段,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

2.普速铁路天窗时间单线地段每次不应少于 90min ,双线地段每次不应少于 120min。

高速铁路天窗时间每次不应少于180min。

各单位应按照审批的天窗时长合理确定作业区段长度和上下道地点(作业计划可按“两站一区间”或“一站两区间”进行申报,天窗计划内容应有“线路维修、钢轨探伤检查”项目)。

双轨探伤仪使用应提前一天向段调度值班室申请并得到承认。

3.V形天窗作业封锁时,严格执行《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3.2.3 条规定。

邻线来车速度≤160km/h 时,本线可不下道,但须停止作业,加强瞭望;邻线来车速度>160km/h 的线路,V 形天窗禁止使用双轨探伤仪。

渗透探伤作业指导书

渗透探伤作业指导书

渗透探伤作业指导书渗透探伤作业指导书(上)一、前言渗透探伤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方法和设备对材料或构件进行检测的技术。

它可以检测到材料或构件内部的缺陷、疵点和裂纹等问题,为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渗透探伤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和工艺,确保探伤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1. 设备调试:在开始作业之前,需要对渗透探伤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材料准备:根据作业的需要,准备好待检材料和相关辅助设备,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3. 环境准备:确保作业现场的环境整洁、安全,并具备良好的照明条件,以便操作人员进行观察和判断。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 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以保证自身安全。

- 对待检材料进行表面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污渍和残留物,以免对渗透液的渗透和观察造成干扰。

- 根据待检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渗透液,将其涂布在待检材料的表面上,使其充分渗透。

2. 渗透阶段:- 操作人员需要将渗透液充分涂布在待检材料的表面上,并确保渗透液在表面停留的时间达到要求。

一般情况下,渗透时间为10-30分钟。

- 在渗透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渗透液是否发生渗透现象,以及渗透液是否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定的膜层。

如果发现渗透现象不明显或者膜层形成不完整,需要重新涂布渗透液。

3. 渗透保持阶段:- 渗透保持时间一般为1-2小时,在此期间,操作人员需要保持待检材料表面的渗透膜层湿润,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检测裂纹和缺陷等问题。

- 在渗透保持期间,操作人员需要定时巡视待检材料的表面,确保渗透膜层无明显干裂或干燥现象。

如果发现渗透膜层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涂布渗透液。

4. 渗透显影阶段:- 渗透显影是将渗透液中渗透到材料内部的液体显影剂通过吸附或滴流等方式,使之渗透至膜层中,并形成可见的显影剂聚集效应,从而使缺陷和裂纹等问题显现出来。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有限责任公司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HHR/ZD-02编制:现场检测室审批:年月日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检测。

2、依据标准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3。

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检测所用检测试剂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2 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3.3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3。

4 焊缝超声检测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考试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考核项目的检验工作。

注:一般焊接检验专业考核项目分为板对接焊缝;管件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节点焊缝等四种。

3.5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检测工作。

3.6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3。

7 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

0。

4、检测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时,基本要求4.1 现场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 收集被检测钢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2 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件,使用期间是否已进行过检测或维修加固情况以及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3 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4 进一步明确委托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4.2 检测项目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概况,主要包括设计依据、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2 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3 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4 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数量;5 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6 检测工作进度计划;7 所需要委托方与检测单位的配合工作;8 检测中的安全措施;9 检测中的环境措施。

探伤作业指导书

探伤作业指导书

一、钢轨探伤
1. 目的与要求
目的:钢轨伤损检查。

要求:钢轨伤损的判伤作业人员需具备国家无损检测Ⅰ级及以上资格、焊缝伤损的判伤需具备国家无损检测Ⅱ级及以上资格。

2. 适用范围
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用钢轨探伤仪对线路钢轨母材及焊缝进行探伤作业。

3. 引用标准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TB/T2340-2012《钢轨超声波探伤仪》、GB/T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4. 工具材料
4.1 普通线路作业使用的钢轨探伤仪必须符合TB/T2340-2012标准要求。

4.2 防护用品:
4.2.1 上道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防护服,夜间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防护服。

4.2.2 驻站联络员及现场防护员应按规定携带防护用品和各种记录手册。

5. 作业程序。

射线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1有限公司目录1、主题内容2、适用范围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4、对透照工件表面的要求5、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6、器材的选择7、透照工艺8、胶片的暗室处理9、底片质量10、底片的观察11、记录报告12、安全防护1、主题内容1.1保证工业锅炉对接焊缝射线探伤的准确性,保证锅炉能够正常的运行。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工业锅炉的过热器、省煤器、集箱、压力管道等安装中管-管、管-板对接焊缝射线透照检测。

焊接方式为氩弧焊打底、手工焊盖面。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凡从事射线探伤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3.1.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

3.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高、中、初级。

取得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操作人员应具有RT—I 以上资格证书,评定及审核人员应具有RT—II级以上资格证书。

3.4从射线探伤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

4、对透照工件表面的要求4.1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整。

4.2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发《无损探伤委托书》。

4.3焊缝透照质量达到NB/T47013—2015标准AB级。

5、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5.1探伤比例的要求及合格级别5.2焊缝合格级别达到NB/T47013—2015标准的II级。

6、器材的选择6.1焊缝透照选用理学----300或国产300周向射线探伤机,固定焊缝选用理学-----2505或丹东----2505定向射线探伤机。

胶片选用爱克发型6.2.6.3增感屏选取用厚度为0.03mm的铅箔增感屏,暗盒选用360×80和240×80两种,选用铅质阿拉伯数字英文母。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外径小于159mm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小于250mm和内径小于80%的纵向焊缝。

2 引用标准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ll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3.1 试验项目: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3.2 质量要求3.2.1 检验等级的分级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

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种2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荷载的不同,合理的选用检验级别。

检验等级应按产品的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

3.2.2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表3.2.2焊缝质量等级一级二级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II III 检验等级B级B级探伤比例100% 20%3.2.3 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①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不应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②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l条焊缝。

3.2.4 检验区域的选择3.2.4.1 超声波检测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应划好检验区域,标出检验区段编号。

3.2.4.2 检验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般区哉,这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

3.2.4.3 接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外部杂质。

探伤区域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粗糙度不应超过6.3um,必要时进行打磨。

小径管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小径管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小径管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管径φ≤76mm、壁厚≤13mm,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碳钢及合金钢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和γ射线透照检验。

2 编制依据2.1 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2.2 DL/T5069-199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2.3 《焊检中心管理制度》3 人员要求3.1 从事射线探伤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3.2 评片人员必须持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射线Ⅱ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

3.3 复评人员必须持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射线Ⅱ级及以上的资格证书。

4 透照准备4.1 配药本工程射线检验用显影、定影药均使用套装药液,每套均可配置40l。

具体配置要求详见使用说明书。

4.2 装片4.2.1 装片之前,应先将暗盒袋、铅箔、工作台、裁剪刀擦拭干净。

4.2.2 检查铅箔表面铅层是否损坏,如有应更换。

4.2.3 装片过程之中,手指应尽量避免触及胶片中间部分。

4.2.4 铅箔的前后屏应按序放好,不得搞错。

4.2.5 已装片暗盒内不得夹有纸张。

4.3 仪器设备本作业指导书范围的管道焊缝对接接头的射线检验均使用250EG-S2(S3)日本理学X射线机或DL-Ⅱ型国产γ射线探伤机。

底片黑度的测量使用TD-210型黑白密度计,该仪器为计量器具,黑度片须校验合格。

观片灯为韩国产DF-2B型的。

5 透照方法及工艺要求5.1 透照方法5.1.1 本作业指导书范围的管道焊缝对接接头的射线检验透照方法均采用双壁双影法一次椭圆成像。

5.1.2 X射线透照时,尽量利用主射线。

5.2 象质计的选择5.2.1 透照厚度的计算透照厚度是象质计选择和射线能量选择的依据,透照厚度T A按下列公式计算:T A=0.8 √(D-T)*T + T(D 钢管外径,T 管壁厚度,mm)5.2 象质计的选择与摆放5.2.1 小径管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DL/T5069-1996标准中附录A 规定的Ⅱ型或Ⅰ型专用象质计。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超声检测适用于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测,包括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也适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的检测。

二、引用标准本作业指导书引用了XXX第三部分:超声检测和GB/T无损检测术语两个标准。

三、一般要求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并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考核。

2、探伤仪器应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频率应在1~5MHz之间,并且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超过5%。

仪器的水平线性、分辨力和衰减器的精度等指标应符合JB/T 的规定。

3、探头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10%。

②横波斜探头的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²之间,K值一般取1~3.③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4、仪器系统的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②仪器与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③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④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⑤仪器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的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1、探伤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

若因热处理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处理前,但热处理后仍应对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为6.3μm。

五、探伤方法1、为确保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钢轨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钢轨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钢轨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要求1.1 目的:钢轨焊缝全断面探伤及伤损检查1.2 要求:执机人员应具有铁路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委员会颁发的2级或以上的技术资格证书,并经专门的钢轨焊缝探伤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独立承担钢轨焊缝探伤工作。

2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2.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焊缝宽度不大于40mm 的钢轨新焊焊缝、在役焊缝的超声波探伤作业。

2.2 引用标准:《工务作业第21部分: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TB/T2658.21-2007)《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1-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JB/T10062-199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总工电〔2019〕34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2〕83号)《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铁运〔2013〕29号)《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总运〔2014〕272号)《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试行)》(铁总运〔2014〕170号)《钢轨探伤管理规则》(铁运〔2006〕200号)3仪器、探头要求3.1 焊缝探伤仪应符合JB/T10061-1999技术条件达到TB/T2658.21-2007规定的要求。

3.2 焊缝探伤仪探头测试应符合」8/丁10061-1999片技术条件达到TB/T2658.21-2007规定的要求。

新焊闪光焊、气压焊焊缝采用不小于4MHz频率探头,其他焊缝探伤频率2.5MHz。

4探伤作业程序与要求4.1 探伤作业前4.1.1 必须采用标定合格的仪器上道作业。

仪器发射工作方式根据探头数量设置单或双;阻尼400Q;频率调节自动;发射电压250v;方波宽度200ns;带宽为窄带(宽带:4〜15MHZ,窄带:1.5〜3MHZ):检波方式:全波;抑制0%(扫查时可监控草状波);接收单位:mm;处理方式:平均;测量模式:峰值;自动幅度80%;波峰幅度(波峰搜索的最小高度)不小于20%。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2为使无损探伤检测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凡本公司需用无损探伤的检测作业,均合用。

超声波探伤3.1.1 检测依据根据相应的标准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检测前的准备 3.1.2.1 设备:CTS-30203.1.3 校正试块、 ZGZ 、ZGS 系列对照试块;耦合剂:甘油、机油、浆糊。

检测前的准备:对受测工件应去除测量面的覆盖污物、氧化皮、油漆等, 如表面过分粗糙或者有严重的锈蚀坑则需对检测工件进行适当的修磨,并用与受 测部位有较大反差的油漆标明测试面,用钢印在乎见到部位打编号做好检验结 果的标识。

3.1.4 仪器校正:按标准要求进行。

3.1.5 检测工作的进行。

3.1.6 检测中异常现象处理仪器工作一小时,在标准试块上复核一次,若读数 超过仪器允许误差,则前一小时内的测量数值,应校正仪器后复检。

当读数不 稳定时,应检查受测工件的表面,或者更换电池。

3.1.7 搬运时,使用匹配的皮箱,轻拿轻放,防止振动,碰撞。

射线照像探伤 3.2.1 检测依据根据相应的标准 3.2.2 射线探伤3.2.2.1 工件进探伤区域后,对照探伤通知单进行复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进 行拍片。

3.2.2.2 按要求确定探伤比例,划出探伤部位,放置好一切标记,进行散射线 遮挡。

日期 2022 年 10 月 30 日 页数 第 1 页 共 5 页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质量部3.2.2.3 检查探伤设备,做好拍片前期准备,接通电源及冷却系统,做好防护 工作。

3.2.2.4 装好胶片的暗袋应按照要求贴在工件划定的拍片位置上,中心标记应 对准射线窗口中心,并调整好透照距离。

3.2.2.5 根据暴光曲线表,选定管电压,在保证穿透能力的前提下,应尽量选 用较低的管电压。

3.2.2.6 打开电流、电压开头缓慢均匀地上升到选定数值,拍片过程中,注意 观察电流、电压稳定情况,尽量避免大的波动。

渗透探伤检验作业指导书

渗透探伤检验作业指导书

渗透探伤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1 总则2 检验人员3 作业程序、方法及工艺要求4 缺陷质量分级5 安全技术措施6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7 附录1 总则1.1 概述本指导书中的渗透探伤方法是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探伤方法。

编制目的:明确这种渗透探伤的整个过程及各方面要求,保证工作质量。

本指导书适用于电力建设中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它非多孔性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1.2 编制依据1.2.1 《??MW工程2#机组金属检验施工组织设计》1.2.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04(以下简称《焊规》)1.3.3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1.3.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1.2.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5-2005(以下简称JB/T4730.5)1.3.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022 检验人员2.1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渗透检测人员,都必须经技术培训,掌握了解必要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经过考核取得渗透检测技术资格。

2.2 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高、中、初级。

取得渗透检测方法各技术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2.3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渗透检测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和远视力应不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

不能有色盲、色弱。

3 作业程序、方法及工艺要求3.1 准备工作3.1.1 技术准备3.1.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等。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附件3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结构产品无损检测作业,检测钢结构焊缝的缺陷,并确定缺陷位置、尺寸、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2.作业准备2.1仪器准备目前在焊接结构的超声波检测普遍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探伤仪应配备80dB以上连续可调的衰减或增益控制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1B内,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l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o2. 2探头准备探头频率一般在2〜5MHz, —般选用2〜2. 5MHz公称频率探头。

特殊情况下可选用低于2MHz或高于2. 5MHz检验频率,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要求。

2. 3探伤区及探伤面准备在探伤前必须准备好要探伤区的探伤面,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

探头移动区应清理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阻碍声藕合的杂物, 检测面一般应进行清理打磨,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其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6.3 umo2. 4耦合剂准备选用焊缝超声波探伤常用耦合剂有机油、甘油、CMC (化学纤维素) 浆糊、润滑脂和水等。

一般工程施工常用的为机油、浆糊两类耦合剂。

当工件表面光洁度较差时,选用声阻抗较大的耦合剂甘油可获得较好的透声性能。

2. 5扫描速度调扫描速度调节由三种方法:①声程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声程读数,常用CSK-IA试块、半圆试块来调整;②水平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 或CSK-IIIA 试块来调整;③深度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试块来调整。

在焊缝探伤中,角度探伤可用声程定位。

但现在焊缝探伤中普遍选用K值探头,板厚小于20mm宜用水平比例法,板厚大于20mm时宜用深度比例法。

2.6距离■波幅曲线(DAC)的绘制2.6.1对于管节点•采用在CSK-ICj试块上实测的直径3mm的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和曲面复测灵敏度修确据•对于板节点•则采用在CSK-IDj型试块实测的直径3mm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数据。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1。

1 目的为了保证射线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编制本细则。

1。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焊接接头。

1。

3 编制依据1.3。

1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2 检验人员凡从事射线工作的检验人员,都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

各级别检验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3 准备工作3。

1 技术准备3。

1。

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焊接种类、焊接位置等。

3.1。

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对接接头焊接质量验收级别。

3。

2 现场情况及现场准备3。

2。

1 了解被检工件结构,焊口位置、分布等,对位于一定高度的焊口要搭好拍片架子。

3。

2.2 检查焊缝外表面:外观是否符合《焊规》规定要求,是否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因素存在,存在上述问题时,必须纠正后才能进行透照。

3。

3 工艺制订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透照方式、投影角度、焦距、曝光参数、象质计指数,还有大管一个口拍几张片、小管几个口拍一张片。

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射线探伤工艺卡》。

3.4 器材3.4.1 射源或射线机选择主要根据被检工件的透照厚度及现场情况选择γ射线机或X射线机.3。

4.2 胶片、增感屏及暗盒选择3。

4。

2。

1 透照用胶片应选用《射规》4.6.1中规定的JI或J2型胶片。

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每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其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

3。

3。

4。

2.2 胶片在裁片、装片、抽片、评片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胶片的划伤。

裁纸刀、暗袋、增感屏等应保持清洁和平整,应经常擦拭。

在装片、抽片时要轻缓,避免产生静电.要正确持片、不得用手指直接捏住底片表面,防止对底片造成污染。

3。

4。

2。

3 使用金属增感屏进行射线透照时,金属增感屏的材料及前、后屏的厚度应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参照《射规》表4的规定选择(具体见《射线探伤工艺卡》)。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 本指导书规定了套管、油管和管线钢管生产活动中用磁粉探伤的方法。

1。

2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磁粉检测工作。

2 引用标准2。

1 《磁粉检测方法》ASTM E709-80。

2.2 《焊接手册》第2版第3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3 CJW —4000型环形件荧光磁粉探伤机使用说明. 3 人员要求3。

1 从事磁粉探伤的人员均需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取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3。

2 检测结果的评定和报告签发由MT-Ⅱ级以上人员进行. 4 探伤工艺4。

1 剩磁法与连续法 4。

1.1 剩磁法凡经过热处理(淬火 、调质、渗碳、渗氧等)的高碳钢和合金结构钢,其材料的剩余磁感应强度B2在0。

8(8000高斯)以上均可进行剩磁检验,低碳钢(10号、20号钢)以及处于退火状态或热变形后的钢材均不能用剩磁法检查,马氏体不锈钢用剩磁法检查的效果不如连续法。

剩磁法操作程序如下:采用剩磁法时,磁化所用的磁场强度的峰值起主要作用,通电时间没有必要很长,原则上在1/4—1秒范围内即可,但采用冲击电流时,应规定在100秒以上,要反复通电方能达到良好的检出效果。

往工件上浇注磁悬液,一般要浇2—3遍,保证工件各个部位充分润湿,或将工件浸入搅伴均匀的磁悬液中10—20秒,取出后进行观察。

磁化了的工件在检查完毕之前,不应与任何铁磁材料接触,以免产生磁系。

4。

1。

2 连续法低碳钢以及所有其他处于退火状态和经过热变形的钢均须采采连续法。

4。

1。

2。

1 连续法的操作程序如下:4。

1.2。

2 连续法的操作要点a)采用湿法时,先将工件用磁悬液均匀润湿,然后接通电流1-3秒,与此同时,浇注磁悬液,停止浇注后再通过数次,每次0。

5—1秒。

待磁痕形成并滞留下来时停止通电,进行检验.b) 采用干法时,应在施加干磁粉之前就接通磁化电流,并在完成施加磁粉和吹掉多余的磁粉之后,方才中断电流。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样本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样本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样本
1 适用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轨探伤工从事新建无缝线路和既有线探伤作业,包括线上钢轨(直线钢轨、曲线钢轨、隧道内钢轨、桥梁上钢轨、道口钢轨)、钢轨接头、钢轨焊缝、道岔及站线等的探伤作业。

1.2 本作业指导书如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有矛盾之处,按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执行。

2 作业准备
2.1 组织探伤作业人员学习本作业指导书。

2.2 对仪器的主要性能、探头性能、探伤敏感度进行测试。

2.3 检查电源,电压应保证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2.4 检查探头保护膜:保护膜内不得有气孔;保护膜应与轨面接触良好,发现保护膜变形、磨耗严重或与探头尺寸不合时,应立即更换。

2.5 探头与保护膜间的耦合剂应粘贴均匀,不得存在气泡。

2.6 安装保护膜时,弹簧压力应均匀,不得将弹簧扎在晶片连接线上,以防短路。

2.7 安装探头时,应检查探头架高低是否一致,压力是否适当,偏角方向是否正确,各种机件、部件传动是否灵活,是否有曲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工程名称:华新水泥(冷水江)有限公司6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编号:JS-02作业项目名称:无损检测编制单位: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暗室作业指导书2、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暗室作业指导书1、总则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射线探伤的暗室工作。

1.2本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用胶片(底片)的贮存、使用、处理全过程。

1.3本作业指导书的执行依据为相关检验项目所执行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等。

2、 接受任务,进行准备。

2.1暗室准备a.要有适应于相应工程项目工作量的一间(一定空间)暗室。

b.暗室不能漏光(门窗应加布帘隔光)。

c.水、电齐全,下水道畅通,能满足暗室处理工作。

d.暗室内应设有相应的工作台,并保持干燥洁净。

2.2设备准备a.暗室应配备温控设备和烘干设备。

b.应配备与胶片感光度和暗室条件相适应的安全灯与计时钟,安全灯的挂放位置应恰当,以保证胶片在暗室条件下操作安全。

c.要配备相应的不锈钢罐(或称作显、定影槽)不锈钢洗片夹、切片刀等。

2.3确定暗室工作人员a.暗室工作应两人或两人以上。

b.暗室工作应由责任心强、认真细心的人员担任。

c.暗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暗室条件下操作熟悉,熟悉暗室环境,物品的摆放位置。

2.4器材准备a.暗室工作所用的器材(胶片、增感屏、暗盒、显、定影剂等)应按有关制度报计划购置。

b.购回的胶片应由专人保管,置于阴凉干燥处妥善保存,并应远离化学药品和射线源。

c.胶片的使用应依时间顺序,有效期近的先用,有效期远的后用。

d.化学药品(显、定影剂)应小批量购买,并储存于干冷状态。

e.化学药品应根据制造厂说明配制.显影液经使用后活力减弱,显影液的补充与添加,每次不得超过显影罐中液体体积的30%。

当使用的补充液等于原显影液的2倍时,药液应废弃。

显影液的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f.药罐在每次换新药时要充分清洗。

显、定影罐清洗件(海绵或抹布)不能混用。

显、定影罐不得更换使用。

g.换液应作更换记录。

h.暗盒、增感屏、底片包装纸、底片袋、晾片夹等均应准备妥当。

3、 前期工作(指为某项具体检验工作开始做好切、装片的暗室工作)。

3.1暗盒与增感屏的选配。

a.选用相应规格的暗盒和增感屏来配用检验项目所要求的胶片型号和规格。

b.选用的暗室应不漏光、清洁、无损。

c.增感屏使用前应作检查,并作清整。

使其无油脂杂物,保证清洁平整。

有重划痕、皱折、坑、破损等不符合要求的增感屏应废弃。

d.铅箔厚度在每张增感屏的背面标出,前后屏不可倒置使用。

3.2胶片的选定与切装。

a.根据检验项目要求选择相应型号和规格的胶片。

b.胶片需作未曝光前灰雾度抽查,灰雾度不超过0.3的胶片方可使用。

c.整张大胶片的裁切安排要合理,要尽可能提高胶片有效使用率。

d.胶片应带包装纸一道裁切。

e.裁切好的胶片应分规格包装、保存。

f.装片时打开所需规格的胶片包装,小心拿放胶片:用手指夹住片缘,去掉夹片纸,放入前后增感屏中心,轻轻理齐,装入暗盒袋中(加盖)封闭使其不漏光。

逐盒操作,直至完毕。

g.胶片的切装过程中,手要保持干燥洁净,手指不应触及药膜面,小心避免药膜面的擦、碰、压、折等损伤。

h.装好胶片的暗盒应侧立存放,不可重叠堆放。

使用中不得折弯、挤压、摔掷和曝晒,避免高温和潮湿。

i.胶片曝光后要及时送交暗室处理。

4、暗室处理(胶片曝光后应及时处理)。

4.1每次暗室操作,均应关好门窗,放好隔光门帘、窗帘,检查暗室是否漏光,满足要求方可操作。

4.2安全灯要可靠,应定期用切片余料检查安全灯的可靠性(未曝光的胶片分段在安全灯下置放一定时间后作暗室处理,通过观察各段胶片的灰雾度进行判别安全灯的可靠程度)。

4.3显、定影液应按工作顺序放好,并要进行温度测量记录,药液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应用控温装置调节温度。

手工洗片的最佳药液温度一般为18~22℃。

4.4显影a.现场送交暗室的暗盒应清理。

b.暗室条件下,打开暗盒,将增感屏和胶片同时抽出。

分开增感屏,手指夹住片缘取出胶片,放入洗片夹内。

(切不可从增感屏中抽出胶片,以免胶片擦伤和静电感光)。

c.洗片夹放入显影槽、罐后应频繁抖动(最初1分钟内尤为重要),保持胶片膜面的药液流动更新,以使显影均匀。

d.显影的时间应控制在胶片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切忌用缩短或延长显影时间的方法进行“补救”曝光参数的不当。

4.5停显a.片夹自显影液中取出后,应在其上方停留2~3秒,以使滞留药液流离片夹。

b.用水将其上面的显影液冲洗干净(若不停显,应适当延长时间)。

c.放入按胶片生产厂推荐配方的停显液中停显1分钟(停显液的温度应与显影温度相近)。

4.6定影a.停显后的底片放入定影液中先晃动30秒,然后间歇晃动定影。

b.定影时间应为通透时间的2倍。

4.7水洗:底片定影后应放入固定水槽内水洗,底片垂直放入水中,水应从底向上溢,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水温一般为常温。

4.8干燥:底片水洗后,先晾至无水珠下滴后再放入烘干机内烘干。

4、 处理好的射线照相底片均需整理好送评、记录和出报告。

射线底片的整理需用夹片纸隔离,并在夹片纸上写上片号,顺序整理,装入底片袋后送评。

评定后的射线底片应及时归档管理。

6、 暗室工作结束后进行暗室整理,做到物归原处,干净整洁。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力行业制安装和检修发电设备时,透照厚度为2mm~175mm部件的射线检验,包括压力容器焊接接头和承压管子、管道及集箱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对接接头。

焊制焊管(纵缝焊管、螺旋焊管)和管件(三通、弯头)的射线检验也可参照使用。

1.2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摩擦焊、闪光焊等机械方法焊接的对接接头。

2.编制依据2.1《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2.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2.3《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2.5《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2.6《钢管环缝熔化对接接头射线透照相工艺和质量分析》GB/T12605-902.7《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2.8《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2.9《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2.10无损检测质量手册及其程序文件3.检测人员3.1凡从事射线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3.2射线检测人员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且评片人员的视力不得低于1.0,并应每年检查一次。

3.3从事射线评片的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

4.检测准备4.1技术准备4.1.1接受委托单(在工件表面要求满足4.5的前提下)进行登记留存,明确委托检测的具体要求,落实检测人员(满足第3条的要求)。

4.1.2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明确检测依据和执行标准。

4.1.3查明受检工件的材质、规格、结构、受检部位以及焊接接头的坡口型式,焊接方式、焊接工艺,热处理状况等。

检查受检部位的表面状况,并联系落实其表面处理(见4.5)。

4.1.4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曝光参数,确定相应的探伤灵敏度和工艺要求等。

4.2设备4.2.1选用的设备性能应能满足透照需要。

4.2.2 X射线机应有相应的曝光曲线表,并经定期校验合格。

4.2.3 Υ射线机应配有相应Υ射线源的活度衰减表或衰减曲线图、曝光计算尺或电脑操作的曝光程序。

4.2.4操作者应按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探伤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使用前的检查,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停止工作,进行自检或报修。

4.3工作场所4.3.1工作室的设施和条件,要满足射线检测工作的需要(暗室见6;评片室见7.1.2)。

4.3.2工作现场脚手架、电源照明、安全防护等设施条件和准备工作应满足射线检测工作和防护的需要。

4.4胶片、增感屏和暗盒4.4.1当采用X射线探伤时,选用J2类胶片;当选用Υ射线探伤,选用J1类胶片。

4.4.2采用铅箔增感屏,增感屏厚度按表4.4.2选用。

表4.4.2 增感屏的选择射线种类增感屏材料前屏厚度(mm)后屏厚度(mm)X射线<120KV铅箔可不用前屏≥0.10 120-250KV铅箔0.025-0.125≥0.10 >250-300KV铅箔0.05-0.16≥0.10γ射线Ir192铅箔0.02-0.200.05-0.16Se75铅箔0.10-0.200.10-0.204.4.3选用的暗盒性能、规格尺寸和数量要满足检测任务的要求。

漏光的暗盒不得使用。

4.5工件表面要求4.5.1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包括焊缝余高)应经外观检查合格。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接接头中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修理。

4.6其它准备工作4.6.1进行暗室处理条件、器材的准备和胶片的切装工作等(见6)。

4.6.2准备与探伤有关的工具、附件及其它设施(支架、象质计、铅字码、铅质标记、胶带、铅板、防护用具、安全标志及安全防护设施等)。

4.6.3准备好记录本、记号笔、焊缝标位图等。

5.检测工艺5.1确认射线检测的工件和部位,进行划线、编号、标识和记录。

5.2透照方式的选取5.2.1容器主体焊缝透照时,纵焊缝一般应优先选择单壁透照,也可选择双壁透照,环焊缝可采用单壁透照、双壁透照或周向曝光。

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1应符合5.3.1条的要求。

5.2.2外径大于89mm的接管对接焊缝可采用双壁单投影分段透照或单壁单影分段透照。

5.2.3外径大于76mm且小于或等于89mm的接管对接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法,射线束的方向应满足上下焊缝的影像在底片上呈椭圆形显示,焊缝投影间距以3~10 mm为宜,最大间距不超过15mm。

只有当上下两只焊缝椭圆显示有困难时,才可以做垂直透照。

垂直透照可以适当提高管电压。

5.2.4对外径小于和等于76 mm的钢管,其焊缝以双壁双投影透照时,允许一次透照椭圆成像,并应选择较高的管电压,曝光量宜控制在7.5mA.min以内,管子内壁轮廓应清晰地显现在底片上。

射线束的方向应满足5.2.3条的要求.5.3几何条件的确定5.3.1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1 ,应符合标准要求。

对射线照相等级为AB级的透照工艺,射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1应符合下列要求:L1≥10dL22/3式中d--射源的有效尺寸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5.3.2焊缝的透照厚度比K值(A级和AB级)对于环缝,K≤1.1对于纵缝,K≤1.035.3.3环焊缝分段曝光次数a.管径大于76mm且小于或等于89mm的接管环焊缝,当采用双壁双投影非重叠透照时应按互相间隔约90°的方向曝光两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