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语文九下《音乐之声》教案1
《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之声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并分析音乐之声中的音乐和歌曲•学习音乐之声中的音乐表达技巧和演唱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2. 教学内容2.1 音乐之声简介•介绍音乐之声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的性格特点•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要音乐和歌曲2.2 音乐和歌曲分析•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题曲《音乐之声》的歌词和曲调•分析音乐之声中其他重要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3 音乐表达技巧和演唱技巧•学习音乐之声中常用的音乐表达技巧,如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音乐速度和节奏的控制等•学习音乐之声中的演唱技巧,如正确的发声和气息控制、音程和音准的练习等2.4 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培养•学习音乐之声中的合唱演唱技巧和团队配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表演的排练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3. 教学过程3.1 导入•向学生简要介绍音乐之声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播放音乐之声的主题曲《音乐之声》,激发学生的兴趣3.2 学习音乐和歌曲•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题曲《音乐之声》的歌词和曲调,让学生理解其主题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自己去挑选和分析其他音乐之声中的歌曲,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3.3 学习音乐表达技巧和演唱技巧•通过练习音乐之声中的歌曲,教授音乐表达技巧,如音乐的起伏变化、速度和节奏的控制等•通过音乐和唱歌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和气息控制,提高音程和音准的准确性3.4 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培养•分配学生角色,并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表演的排练和训练•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配合,共同完成艺术表演4. 教学评价4.1 测验•设置测验题目,通过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之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2 演出评价•组织音乐之声的学生演出,评价他们的表演水平和对音乐和歌曲的理解能力4.3 学生作品评价•让学生制作和提交音乐之声相关的作品,如歌曲演唱录音、故事情节的分析报告等,评价他们的表现和创造能力5. 教学资源•音乐之声的音乐和歌曲录音•音乐之声的电影片段或舞台剧视频•音乐之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6.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音乐剧和音乐电影,提高他们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其他表演活动,如学校文艺晚会、合唱比赛等,提高他们的表演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上就是《音乐之声》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家庭亲情、友谊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的基本内容。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角色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音乐术语的理解。
2. 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音乐素材。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音乐之声》主题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乐之声》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专业音乐术语的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角色形象的性格特点。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情节,理解家庭亲情、友谊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的练习。
(2)学生进行相关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及基本内容。
2. 了解音乐的力量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3.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1. 知道《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及基本内容。
2.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难点:1.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具设备。
2. 《音乐之声》电影片段。
3. 讲解板书。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音乐之声》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Step 2 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和基本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学生根据故事背景和基本内容,猜测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Step 3 学习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听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音乐对人的影响,以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3. 随机抽取几个小组进行发言,让学生相互交流。
Step 4 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放给学生播放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对欣赏的音乐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Step 5 小结和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总结音乐的力量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可以在生活中如何享受音乐的美妙。
Step 6 提问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疑惑或不理解的地方。
2. 学生思考回答,并讲解板书。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1.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2. 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板书设计:《音乐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及基本内容。
2. 了解音乐的力量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3.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本中的音乐元素与文学表达的紧密结合,感受音乐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2.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文本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跨学科素养。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以一段电影《音乐之声》的经典歌曲《Do-Re-Mi》作为开端,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美好。随着歌曲的结束,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音乐之声》。
6.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a.布置创意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b.推荐相关音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拓宽视野,提升审美素养。
7.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音乐之声》的文学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音乐在文学中的表达方式。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音乐之声》的背景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音乐之声》的阅读和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和艺术表达。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音乐和艺术作品。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课文分析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音乐之声》的作者和背景。
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音乐元素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在故事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3 艺术表达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艺术表达,如绘画、雕塑和舞蹈。
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和创意。
第三章:主题讨论3.1 爱情与亲情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爱情和亲情主题。
讨论爱情和亲情在故事中的表现和影响。
3.2 自由与束缚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自由和束缚主题。
讨论自由和束缚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3.3 个人与社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个人与社会主题。
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互动。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音乐欣赏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
4.2 艺术创作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雕塑或舞蹈。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3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并进行表演。
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参观音乐厅或美术馆。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音乐和艺术的世界,培养兴趣爱好。
5.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作文。
要求学生继续欣赏和分析音乐和艺术作品,进行自主学习。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描述与叙述分析课文中的描述和叙述手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之声(节选)》所展现的音乐与人生的丰富内涵。
2.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素养,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激发他们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感受诗歌所蕴含的美和力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5分钟)①播放《音乐之声》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与诗歌的情境。
②简要介绍《音乐之声(节选)》的作者和背景,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呈现诗歌(10分钟)①让学生阅读《音乐之声(节选)》诗歌,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
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性词语和表达技巧,为深入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3.深入分析(20分钟)①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技巧。
②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③教师对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概括与拓展(15分钟)①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②教师进一步拓展诗歌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5.作业布置与课堂练习(5分钟)①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如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
②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简要的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2.通过多媒体资源(如PPT、音乐素材等)的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3.教师讲解与示范,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检验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选择一段音乐进行配乐朗诵。
3.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进行评分,主要从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音乐之声教案范文
音乐之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能够学唱《音乐之声》等音乐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唱《音乐之声》等音乐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1)播放《音乐之声》的片段,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和力量;(2)介绍音乐对人们的影响,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3)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并阐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2.学唱《音乐之声》:(1)播放《音乐之声》的原声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教授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歌词;(3)分段教唱,师生携手合唱,反复练习直到掌握;(4)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让歌曲更加动听。
3.合唱和合奏:(1)将学生分成几个合唱组,分别学唱不同的声部;(2)音乐老师指导每个声部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3)合唱组之间互相辅助和合作,进行合唱演唱;(4)将歌曲和其他乐器的合奏结合起来,进行丰富多样的演出。
4.音乐鉴赏和评价:(1)播放其他受欢迎的音乐曲目,让学生欣赏和评价;(2)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让学生自己创作歌曲的歌词,通过解读歌词展示对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音乐之声》的原声录音和其他音乐曲目,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2.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合唱和合奏,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音乐表演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实际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演唱和表演的准确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2.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根据课堂表现和自己的主动参与程度进行自我评价,并互相评价和反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一、教学背景《音乐之声》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散文,是一篇有关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的文章。
本篇教案基于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音乐的练习和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意义。
2.能够简要分析文章中表达的作者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
3.能够通过欣赏音乐并谈论自己的体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4.能够通过练习音乐并表达自己的感悟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音频设备并下载《音乐之声》篇目的朗读片段。
2.教师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曲目片段视频或音频。
步骤一:导入1.教师以朗读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
2.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阅读和分析。
步骤二:阅读教材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音乐之声》这篇散文,并进行简要分析讨论。
2.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词句和段落来初步认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3.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和反应进行指导和补充。
步骤三: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并组织学生听音乐、感知音乐。
2.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到音乐的美和表现力,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和感受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文表达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和感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骤四:音乐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练习,如唱歌、编曲等。
2.学生通过练习音乐,感受到对于音乐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通过表达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共同分享音乐的美和快乐。
步骤五:总结1.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和收获。
2.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认识自己对音乐的认知和体验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音乐的问题和疑虑。
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对于他们自身心灵的疗愈作用和提高心智才干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音乐之声》教案1
16 音乐之声(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过程与方法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教学方法1.朗读品味赏析法2.讨论法3.点评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多媒体出示课文标题)二、资料助读影视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般放映两小时左右)。
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
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
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
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三、明确学习目标1.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片断,学生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的概念。
2.了解相关音乐知识3.让学生巩固五线谱和简谱的识谱能力2.学唱《do re mi》《雪绒花》A.让学生视唱旋律(边打节奏视唱旋律),从而对歌曲的旋律有初步的记忆B.让学生朗读歌词,熟悉英文歌词二、教学难点1.让学生投入感情去唱三、教学方法节奏方面:手和嘴一起用,边唱便用手打拍子,要求学生节奏要平均,不能时而快时而慢,期初打拍子采取放慢速度的方式,把比较难的节拍单独拿出来讲然后让学生练习。
歌曲演唱方面:给学生放相关的资料视频,让学生模仿四、教学过程1.向学生介绍音乐剧的概念,并区分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的区别音乐剧: (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
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的区别相同之处:以音乐为线索和表达方式,用音乐来抒发情感和主题。
不同之处:音乐剧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大多场景较单一。
音乐电影则偏向于电影的形式。
2.向学生介绍《音乐之声》作者及创作背景简介《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这部音乐剧开演九个月,词作者Oscar Hammerstein II 就去世了,所以这一部音乐剧,也成为这两位音乐剧界的最佳排档的最后一次合作。
3.向学生介绍《音乐之声》剧情介绍及剧照欣赏4.《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兹堡,年轻活泼的修女玛丽亚·任纳尔(Maria Rainer)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照顾他的七个孩子。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能力目标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教学重点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教学方法1.朗读品味赏析法2.讨论法3.点评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助读;研习课文整体感知;欣赏品味鉴赏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说话训练体现鉴赏的个性[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多媒体出示课文标题)二、资料助读影视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般放映两小时左右)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三、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学习本文应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体会其画面感2.把握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3.感知音乐故事片的艺术特色四、整体感知了解剧情1.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片断学生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2.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明确: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提问本文写了些画面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艘艘对玛丽亚的议论五、欣赏晶味引读提高1.师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1)仔细晶读第一个场景描写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感受其诗情画意学生讨论交流示例:巍峨峥蝾的阿尔卑斯山上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树林中不时传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般摄人心魄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山脚下群峰相拥绿水环绕萨尔茨堡坐落其中极目远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一座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在绿树浓阴中静静矗立山坡上绿草葳蕤树林茂密小溪潺潺真乃人间仙境也(2)学生评点并体会其作用示例:这一段环境描写由远及近层次清晰动静结合色彩和谐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人物相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2.感受形象美(1)师生共同品读描写玛丽亚野外歌唱的情形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品味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描写的语句明确: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拍额头、拔腿跑、捡外衣、惊呼等动作描写从外在形象上层现了她纯真快乐、无拘无束的性格(2)课文第二个场景是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请概括众人的意见说说众人眼中的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课文科代表作总结:在众嬷嬷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她们对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3)课文临近结尾处写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请仔细阅读课文尝试表演体会其性格特征选五个同学表演一人演玛丽亚其余四人演修女选两位同学以导演的身份点评明确:玛丽亚闯进来时的一连中动作要匆忙慌张、快捷:在众修女严肃而毫无声息的注视下玛丽亚的表情应由羞愧转为无奈这一段文字是显示玛丽亚个性的生动文笔(4)剧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些独到之处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生1: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如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生2:立体刻画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中有正面描写如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也有侧面描写如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对话和对唱二者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这个人物形象特别是侧面描写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颇见艺术功力教师提问:剧中为什么没有对玛丽亚的心理描写学生明确:心理描写难以转化为视觉形象观众看不到教师引申:画面感是影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影视作为视觉艺术是由画面构成的与之相应影视剧本除了人物语言描写之外主要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事件使之能转化为影视中实际的视觉形象或读者头脑中想象的视觉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视剧本的画面感课文中对玛丽亚在野外放声歌唱时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玛丽亚和众嬷嬷的动作、神态描写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5)教师总结: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育描写和动作神态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3.体味音乐美师生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玛丽亚歌唱片断教师提问:课文是如何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色的学生明确:剧本中玛丽亚的内心独自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歌唱富有喜剧风格二者都体现了《音乐之声》这一音乐故事片的特色教师适当补充:音乐故事片是似音乐为重要表演形式的故事片它在欧美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早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电影艺术类型《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音乐故事片的杰作在这部影片中音乐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六、说话训练教师创设讨论氛围《音乐之声》曾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一度风靡美国你认为人们喜欢它的理由呢学生回答生1: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影片塑造了一位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据说许多观众连看十余次都不满足这其中多半是妇女生2: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音乐不朽的魅力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人们也许彼此言语不遇但音乐在里响起里的人就可以共同起舞无怪乎全世界都为玛丽亚所倾俩倒生3:剧中众修女活泼风糙的议论突出体现了音乐故事片常有的喜剧色彩这也是(音乐之声)成功的一个因素……七课堂小结《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这一节课我们集中欣赏了其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眼前似似乎是萨尔茨堡那壮田优美的景色、玛丽亚活泼轻快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玛丽亚欢快的歌唱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心里流过得到了至美的艺术享受让我们诚挚地道一声:癌谢玛丽亚感谢勒曼八、布置作业1:修遭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榆恰当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提示:结合语境这两个比喻句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嬷嬷对玛丽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2: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注意观察用一段话描写这个人。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4.分析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韵律、曲调等,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5.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性的音乐创作,提高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1.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体现音乐对情感的影响。
2.选取一首你喜欢的歌曲,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节奏、韵律、曲调等特点,并尝试创作一段与之相匹配的歌词。
-要求:歌词内容积极向上,与歌曲风格相符,体现音乐与情感的融合。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音乐的力量”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1.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以下要点:
1.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及音乐与情感的关联。
2.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和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写作中。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音乐之声》是九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重要课文,它以音乐为载体,传递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音乐之声》电影的背景、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教案音乐之声是一部面向中学生的音乐教育电影,讲述了一个爱音乐的女教师玛丽亚去照顾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们,并通过音乐给他们带来改变。
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教学上的启示。
下面是一个关于音乐之声的教案,用于优化教学效果。
教案目标:通过观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帮助学生们:1.理解音乐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教案步骤:步骤一:前期准备1.整理音乐之声的相关资料,包括电影的简介、相关图片等;2.将电影进行分段,每一段时间约为15-20分钟;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音乐设备,如音响和音乐播放设备。
步骤二:电影观影1.向学生介绍电影的基本情节,并提出观影时的注意事项,例如:专心聆听、观察电影中的细节等;2.分段播放电影,每一段结束后进行简要的讨论,帮助学生们理解情节和主题,并引导他们提出相关问题和观点。
步骤三:活动讨论1.回顾电影的主要情节和角色,询问学生们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2.利用提前准备的资料,向学生们介绍音乐之声电影的创作背景和影响;3.引导学生们讨论电影中所体现的音乐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并请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音乐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音乐的教育价值是什么?-你认为音乐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想法吗?-如果你是玛丽亚,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教导孩子们?步骤四:音乐活动1.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学生们可以选择电影中的歌曲或其他自己喜欢的歌曲;2.通过音乐表演,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人特长;3.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在学习音乐中的体会和乐趣。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1.总结教案中的学习内容,确认学生们对音乐之声电影和音乐教育的理解;2.引导学生们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并向他们询问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建议;3.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以促进课堂的参与和互动。
步骤六:拓展活动1.邀请一位专门研究音乐教育的专家或音乐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2.组织学生们参观音乐学校、音乐厅等相关场所,增加他们对音乐的亲身体验;3.鼓励学生们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音乐之声》教案1(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音乐之声(节选)》教案2(教案学案一体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节选)》教案学案一体化第16课音乐之声(节选)(一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品味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
2.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感受课文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资料下载]1.作者介绍勒曼,美国剧作家。
2.时代背景《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
该片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5项奖,。
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3.名家品评《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是我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影片,至今仍在世界各国上映,经久不衰。
《音乐之声》既是一部优美动人的音乐故事片,又是一部反法西斯的爱国主义赞歌。
两位主要演员朱莉•安德鲁斯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的表演真实感人,富有魅力,为影片增添异彩。
安德鲁斯的表演别具一格,以乐观明朗的风格塑造了一位迷人的家庭教师形象,出色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童心未泯和充沛的青春活力,动作奔放,歌喉动人,举止富于舞蹈美。
普卢默则风度潇洒,英俊果敢,他集军人气质与男子汉的气魄于一身,使无数影迷为之倾倒。
影片中自然景色优美,积雪的山峰、如镜的湖面、肃穆的教堂、宁静的村庄,与美妙的歌曲相映成辉,寓意深长。
[整体感知]1.语知归类①生字注音峥嵘zhēng róng 鳞次栉比zhì涟漪lían yī伫立zhù顶礼膜拜mó弥撒mísa②词语积累峥嵘:高峻,突出。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涟漪:细小的波纹。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音乐之声》节选,了解故事背景,把握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名著的鉴赏能力。
3.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美、亲情和友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音乐之声》节选。
2. 主要人物:玛利亚、冯·特拉普上校、孩子们。
3. 故事情节:玛利亚到特拉普家作家庭教师,与孩子们建立深厚感情,后被上校辞退。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通过课文阅读,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难点: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美、亲情和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音乐之声》背景及作者。
2.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4.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和友情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之声》电影片段,感受电影与小说的不同魅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故事。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美、亲情和友情。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人和朋友,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音乐之声》节选,让学生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弘扬真善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剧本《音乐之声》的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掌握剧本中的重要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剧本中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2. 剧本语言的特点及表达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剧本的魅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音乐之声》的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剧本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剧本。
4. 表演展示:分组进行剧本片段表演,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感受剧本的魅力。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音乐之声》节选的文学特色1. 分析剧本的语言特色,如对白、独白、旁白等。
2. 探讨剧本中象征手法的作用,如音乐、自然景物等。
3. 引导学生欣赏剧本中的诗意表达,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七章:《音乐之声》节选的人物形象1. 分析主人公玛利亚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勇敢、乐观等。
2. 探讨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与主人公的关系,如海军上校、孩子们等。
八、教学内容第八章:《音乐之声》节选的剧情分析1. 梳理剧本的情节发展,理解剧情转折的原因。
2. 分析剧本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体验剧情中的情感变化,提升情感素养。
九、教学内容第九章:《音乐之声》节选的审美鉴赏1. 引导学生从语言、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审美鉴赏。
新人教版语文九下《音乐之声》word教案1
16音乐之声徂阳学校王美教师寄语: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
——门德尔松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品味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
2.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感受课文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基础知识:1、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国剧作家(姓名)。
2、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峥嵘()山颠()山麓()涟漪()遐思()伫立()虔诚()弥撒()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峥嵘:山麓:流连忘返:鳞次栉比:顶礼膜拜:不以为然:理解探究: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两个场景的内容。
5、从节选部分剧情看,主人公玛利亚有怎样的性格特点?6、课文开头部分,大段环境描写对塑造玛利亚形象有什么作用?7、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合作释疑:8、本文有哪些内容是对玛丽亚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9、本文的描写非常丰富,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各找一例,并体会一下它们的作用。
10、修遭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榆恰当吗?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麽麽,你觉得玛利亚怎么样?”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麽麽?”阿格塔:“玛利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亚麽麽,你说呢?”索菲亚:“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们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利亚》: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亚(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从容说课
《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
影片生动地塑造了热爱歌唱、活泼欢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剧本集中体现了画面感和音乐故事片特有的音乐特色。
指导学生自读本文,应引导学生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体会其画面感;感知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体会音艺故事片的艺术特色。
课堂教学可采用朗读品味赏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能力目标
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教学方法
1.朗读品味赏析法
2.讨论法
3.点评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研习课文,整体感知;欣赏品味,鉴赏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说话训练,体现鉴赏的个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多媒体出示课文标题)
二、资料助读
影视剧本的特点
电影文学剧本
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般放映两小时左右)。
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
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
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
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三、明确学习目标
1.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片断,学生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
2.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明确: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
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
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
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提问,本文写了哪些画面?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艘艘对玛丽亚的议论。
五、欣赏晶味,引读提高
1.师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
(1)仔细晶读第一个场景描写,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感受其诗情画意。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巍峨峥蝾的阿尔卑斯山上,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
树林中不时传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
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般,摄人心魄。
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
山脚下,群峰相拥,绿水环绕,萨尔茨堡坐落其中。
极目远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一座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在绿树浓阴中静静矗立,山坡上绿草葳蕤,树林茂密,小溪潺潺,
真乃人间仙境也。
(2)学生评点并体会其作用。
示例:这一段环境描写,由远及近,层次清晰,动静结合,色彩和谐。
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人物相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感受形象美
(1)师生共同品读描写玛丽亚野外歌唱的情形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品味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描写的语句。
明确: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
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
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拍额头、拔腿跑、捡外衣、惊呼等动作描写,从外在形象上层现了她纯真快乐、无拘无束的性格。
(2)课文第二个场景是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请概括众人的意见,说说众人眼中的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发言。
课文科代表作总结:在众嬷嬷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
她们对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3)课文临近结尾处写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
请仔细阅读课文,尝试表演,体会其性格特征。
选五个同学表演,一人演玛丽亚,其余四人演修女。
选两位同学以导演的身份点评。
明确:玛丽亚闯进来时的一连中动作要匆忙,慌张、快捷:在众修女严肃而毫无声息的注视下,玛丽亚的表情应由羞愧转为无奈。
这一段文字是显示玛丽亚个性的生动文笔。
(4)剧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生1: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如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
生2:立体刻画,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文中有正面描写,如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
也有侧面描写,如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对话和对唱。
二者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这个人物形象。
特别是侧面描写,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颇见艺术功力。
教师提问:剧中为什么没有对玛丽亚的心理描写?
学生明确:心理描写难以转化为视觉形象,观众看不到。
教师引申:画面感,是影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
影视作为视觉艺术,是由画面构成的。
与之相应,影视剧本除了人物语言描写之外,主要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事件,使之能转化为影视中实际的视觉形象或读者头脑中想象的视觉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视剧本的画面感。
课文中对玛丽亚在野外放声歌唱时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玛丽亚和众嬷嬷的动作、神态描写,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
(5)教师总结: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育描写和动作,神态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3.体味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