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查试题(精选、)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国外学者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总结了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的心路历程,其中不包括( )。
A 否认期B 愤怒期C 讨价还价期D 抑郁期E 逃离期【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国外学者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总结了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一个由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组成的心路历程。
所以选E。
第2题老年个案工作的特点不包括( )。
A 在接案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B 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C 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D 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E 因为老年人的判断力有限,工作者可以代替老年人做决定【正确答案】:E【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老年个案工作的特点包括:在接案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价。
所以选E。
第3题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 )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A 经济保障B 就业休闲C 健康维护D 居家安全E 婚姻家庭【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所以选C。
第4题在下列老人服务中,( )往往是老人最后选择的服务方式。
A 生活自理B 居家养老C 机构照顾D 社区照顾E 生活照顾小组【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提示] 在所有老人服务中,机构照顾往往是老人最后选择的服务方式,所以选C。
27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B、心理状况
C、身心状况
D、社会活动状况
E、认知状况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6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对老年期的划分,80岁以上的老人被称为( )。
A、低龄老人
B、中龄老人
C、高龄老人
D、老龄老人
E、长寿老人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7
( )的典型特点是过度忧虑,有非理性的恐惧。并抱怨躯体不适,但是老人可能只有这种行为而没有达到相应的症状。
12
下列不属于健康服务内容的是( )。
A、健康风险评估、例行体检、营养咨询与教育
B、有关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酗酒和滥用药物问题
C、协助进行压力管理、开展锻炼身体方案
D、提供精神健康服务
E、提供紧急呼叫系统安装等技术支持
我的答案:E 得分: 5.0分
13
针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不包括以下哪一个范畴?( )。
A、老年伴侣工作
B、家庭体系的工作
C、环境系统的工作
D、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
E、促进老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14
下列不属于老年小组工作特点的是( )。
A、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特别是老人的身心状况,因为这常常是老人能否参与介入行动的晴雨表
D、老人群体可能要比年轻人群体被动一些。小组带领者可能要投入额外的时间与小组成员建立个人关系,这要比一般的小组工作投入得多些。老人可能需要工作者“献殷勤”才能参加最初的小组聚会和以后的小组活动
E、在有些情形下工作者不宜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比如,老人身体状况不好,出行有实际困难;患有器质性疾病,头脑混乱;有精神疾病;有严重的行为问题;正处于紧急的危机状况中等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试卷评分标准

学年- 学年第 学期期末考试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7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2、开卷考试。
评阅人:_____________ 总分人: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1分,共计16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 A.生命回顾 B.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怀旧 D.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运动。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3.1987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络”。
A.社区照顾 B.社区管理 C.社区服务 D.社区福利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密)………………………………(封)………………………………(线)………………………………A.功能派B.互动派C.批判派D.冲突派6.1999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A. 实现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目标B.“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的口号C.“应当教育普通大众消除对于老龄化的消极看法、各种不正确的说法和陈旧观念”的观点D.“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草案7.老年小组工作在针对相对健康且具有活动能力的社区中的老年人时,主要是以开展()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活动。
老年社会工作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老年社会工作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老年社会工作者面对老年人时,如果认为老年人是没有贡献和价值、只能接受帮助的人群,这是必须警惕的一个方面,即()。
A.价值观问题B.反移情现象C.自我意识问题D.督导问题E.职业伦理规范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老年社会工作2.一位单身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小夏,在面对服务对象独身老人老吴的晚年照顾问题时,处理起来总是感到一种焦虑感,这是一种()现象。
A.移情B.反移情C.情绪枯竭D.专业冲突E.心理压力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老年社会工作3.老年社会工作者小刘觉得服务对象老潘很像自己去世的父亲,因此两人关系非常亲近,以至于有时会叫避老潘的人际交往不佳问题,避免直接讨论这一问题,这是一种()现象。
A.移情B.反移情C.情绪枯竭D.专业冲突E.心理压力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老年社会工作4.老年社会工作者小彭的服务对象老吴面临的问题来自,子女关系方面,而小彭自己最近也与父母产生了矛盾,因此在与老吴会谈时经常走神,这是一种()现象。
A.移情B.反移情C.情绪枯竭D.专业冲突E.心理压力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老年社会工作5.老年社会工作者夏芳的服务对象刘阿婆由于丈夫刚刚去世而求助,夏芳联想到自己丈夫去世的经历,特别想要“拯救”刘阿婆,当发现刘阿婆还是很难走出困境时,夏芳对刘阿婆充满了愤怒和焦虑,这是一种()现象。
A.移情B.反移情C.情绪枯竭D.专业冲突E.心理压力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老年社会工作6.老年社会工作者刘松的服务对象吴老伯因为刚刚退休在家不适应,因此脾气暴躁,在与刘松会谈时也经常言辞激烈,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刘松觉得很像自己刚退休的父亲,因此总是感到无法专注,这是一种()现象。
A.移情B.反移情C.情绪枯竭D.专业冲突E.心理压力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老年社会工作7.在老年社会工作中,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包括()。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考核第一节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1.某社区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对全社区的道路、公共活动场所和公共卫生间等适老化改造,预防老人发生意外事故。
上述措施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
(2021)[单选题] *A.健康维护B.居家安全√C.社会参与D.就业休闲2.长辈教育晚辈时经常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这一现象说明,老年人的()优于年轻人。
(2021)[单选题] *A.液态智力B.时空关系能力C.结晶智力√D.形态思维能力3.李姐是某老年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她觉得新入住中心的半失能老人张奶奶与自己过世的母亲在长相和性格上都有几分相像,又是同乡,因此对张奶奶格外关照,什么事情都主动替张奶奶做。
这种情形属于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020)[单选题] *A.移情B.工作倦怠C.反移情√D.过度保护4.“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一俗语说明,老年人的()优于年轻人。
(2019)[单选题] *A.液态智力B.空间关系能力C.结晶智力√D.形象思维能力5.社会工作者小凌发现,社区内有些老年人盲目购买保健品,花了很多钱却没什么效果。
为回应老年人的健康维护需要,小凌可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是()。
(2019)[单选题] *A.举办理财知识讲座B.举办防诈骗知识讲座C.建立社会支持网络D.举办常见病预防知识讲座√6.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评估时发现,老人们表示希望有更多机会为社区服务,也希望社区搭建一个平台,让老年人可以交流生活经验,表达个人意见,维护自身权益,彼此互相支持。
老年人的上述建议反映他们对()的需要。
(2018)[单选题] *A.健康维护B.就业休闲C.社会参与√D.居家安全7.李老伯入住福利院不久,记忆力退化明显,有时连食堂都找不到,对此他懊恼不已,怀疑自己患了老年痴呆症。
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明李老伯记忆力变化的原因是()。
(2016)[单选题] *A.老年人的液态智力比年轻人多B.老年人处理形成记忆信息的能力有变化√C.老年人在陌生环境中不容易丧失认知能力D.老年人记东西的能力会因为年老而有较多损伤8.以下关于老年人年龄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老年社会工作》题库

《老年社会工作》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1956年联合国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础上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被规定为(C)周岁A. 55周岁B. 60周岁C. 65周岁D. 70周岁2.下列哪项不属于人类个体老龄化所受因素的影响(A)A.地域因素B.生活环境C. 遗传因素D. 生态环境3. 1886年,(B)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处于贫困线上,由此他提出了老年需要照顾的观念。
A.高登斯坦B. 查尔斯C.布特勒D.皮克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D )A.生命回顾B.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C.怀旧D.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5.老年社会工作的五大命题由(A)提出A.保罗·布瑞雷B.布特勒C.查尔斯D.6.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C)A. 骨质疏松B.血糖过低并有糖尿现象C.血糖过高并有糖尿现象D.呼吸困难,胸闷气喘7. (B)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A.药物治疗B.饮食控制C.体育疗法D.定期健康检查8.人生回顾理论是(C)在1963年创立的。
A.卡德B.利夫森C.布特勒D.彼得森9. 埃里克森在( B )创立了生命周期理论。
A.1960年B.1961年C.1962年D.1963年10.社会脱离理论属于(A)的观点,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A.功能派B.互动派C.批判派D.冲突派11.1999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B)A.实现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目标B.“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的口号C.“应当教育普通大众消除对于老龄化的消极看法、各种不正确的说法和陈旧观念”的观点D.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草案12. 1996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发布,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第一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基本法律( B )A.《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C. 《关于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D. 《七年发展纲要》13. ( B )提出了权能激发理论。
老年社工-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2013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共 4 小题,每题5 分,共 20 分)1、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
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老年个案工作老年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 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 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3、老年小组工作老年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4、老年社区工作老年社区工作是以社区老年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
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
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 10分,共40 分)1、简述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尊敬与信任原则相互信赖原则耐心倾听原则促进自信原则案主自决原则个别化原则2、简述怀旧与生命回顾技巧怀旧,就是让老年人对过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进行回顾,并讲述经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重新认识了自己,也重构了和他人的关系,并且通过自我塑造,使得自己的生活和自我感觉保持一致,在情感上获得一种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等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找回自己的自尊和荣耀。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二)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二)、一(共案例分析问答题小题,46共分)105.0第1题快乐山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
他们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及健康情况都不错。
除少数老人担任楼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旁边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
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社区,来往于宿舍与工地之间。
由于社区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小贩。
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3起入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
此建议引起了很大反响。
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正确答案】:答案: 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分别为:(1)任务目标:①使社区安全得到保障;②使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得到发展。
(2)过程目标:①调查清楚社区治安问题以及原因;②动员社区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的治安工作。
第2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正确答案】:答案: 社会工作者协助建立老年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工作目标的步骤主要有:(1)招募老年人组成志愿者小组,共同商定活动方案,确立小组目标;(2)安排愿意参与治安活动的老人的工作时间和方法;(3)评估老年人治安工作的效果。
第3题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正确答案】:答案: 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的专业技术有:(1)倾听。
在组成老年人志愿小组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老年人的想法以及其他居民的反响。
(2)引导。
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老年人志愿团体意见和建议,引导老年人团结互助,实现活动的目标。
(3)接纳。
社会工作者要接纳老年人,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采取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评阅人 : __________ 总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 16题,每小题 1分,共计 16 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
号
学
)
线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名
姓
A. 生命回顾
B. 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 怀旧
D.
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
运动。
A. 中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3. 1987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 ) A. 社区照顾 B. C. 社区服务
D.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 )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A. ①
B. ①②
C.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
络
社区管理 社区福利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5. 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 1961 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答卷说明 : 1、本试卷共 7页, 6个大题,满分 100 分,100 分钟完卷。
2 、开卷考试。
3 2011
封
) 密 (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6.1999 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 A. 实现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目标 B. “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的口号
C. “应当教育普通大众消除对于老龄化的消极看法、 各种不正确的说法和陈旧观
念” 的观点
D.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草案
11.1966 年,霍恩和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人的智力包含了两个主要因素,其中
( )是一个人生下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A . 晶态智力 B. 固态智力 C. 液态智力
D.
气态智力
12. 相互作用理论主要包括(
)
①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 ②标志理论 ③社会损害理论 ④社会重建理论
A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 衡量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指标体系通常可以划分为( )
( )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活动。
A. 座谈会
B. 社会交往
C. 健康讲座
D.
游戏活动
8.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由社区照顾”的类
型。
()
A. 非正式照顾
B. 机构照顾
C.
居家照顾
D.
日托照顾
9. 老年人再婚,首先是
(
)
A. 物质上的需要
B. 精神上的需要
C. 互相照顾的需要
D.
生理上的需要
10. 基本养老金是由(
)构成
7. 老年小组工作在针对相对健康且具有活动能力的社区中的老年
人时,
①基础养老金 ②补充养老金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 ④医疗保健养老金
A. 功能派
B. 互动派
C. 批判派
D. 冲突派
主要是以开展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14. 老年痴呆症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
15. 心理社会模式的治疗方式可以分为(
)
16. 影响老年人机构生活质量的因素有( )
①重新安置与环境改变 ②入住机构前的影响 ③机构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得分二、判断题(请在正确题目后面的括号内填写
12 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12 分)
1. 老年人的机械记忆比意义记忆减退缓慢。
( )
2. 老人的回忆能力明显比再认能力好。
( )
3. 人类的衰老首先是从心理方面开始的。
( )
4. 社会强调的理念是“人在环境中” ,即社会工作者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问题 及
其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 )
5. 微观层面的老年社会学理论包括脱离理论、活动理论、角色理论、连续性理论、社 会
交换理论。
( ) 6. 权能激发取向的实务工作在于强调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根本宗旨。
( ) 7. 个人的心理发展是受其社会环境和生理状态影响的。
( )
8. 老年小组工作是一种间接的助人方法或手段, 主要对象是有各种问题的老人。
( ) 9. 社区照顾服务是为空巢老人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强调对空巢老人应以子女照 顾
为主、夫妻照顾为辅;以政府照顾为主、社会照顾为辅的方针。
( )
10. 目前我国尚未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人口结构处于非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
① 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 ② 反映人口老龄化的密度指标体系 ③ 反映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指标体系
④ 反映人口老龄化的抚养比指标体系
A. ①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A. 迷糊期
B. 混乱期
C. 遗忘期
D. 痴呆期
①精神治疗 ②直接治疗 ③怀旧治疗 ④间接治疗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④
④生活规律的改变
T, 错误的则填 F 。
本大题共
11.人口老龄化的类型可划分为底部人口老龄化和顶部人口老龄化两种类型。
()
12.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它从人口数量变化和年龄变化的角度来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
得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0 分)
1.老年问题
2.活动理论
3.人生回顾疗法
4.仓库模式
5.退职
得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计20 分)
1.简述老年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2.简述老人再婚的特点。
3.简述可以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
5.简述我国社区老年服务存在的问题。
得分五、论述题(共计15 分):为什么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老年社区照顾?
17 分)
得分六、分析题(共计
陈教授,现年65 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
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双儿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
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和谐。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世。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
晚” ,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经常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
大减少。
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醉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为老伴的死而自责。
不到三个月,原本身体健康的陈教授,变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作。
问题:
1、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2、针对这些困境,小张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3、根据本案例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 已改成word 文本 -----------
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