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教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3.教学用具多媒体生物,教案教学过程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问: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回答:基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D或d,通过减数分裂。
教师讲述:由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Fl(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
中药分析实验教案1
中药分析实验教案实验一中药制剂的理化定性鉴别(4学时)一、目的要求1、掌握TLC的鉴别方法。
2、熟悉中成药分析的理化定性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化学定性鉴别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鉴别1、牛黄解毒片:(1)鉴别方法①取本品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的白色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的硫酸溶液1~2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
②取本品6片(包衣者除去包衣),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另取滤液4ml,加氢氧化钠试液,即显红色,再加30%过氧化氢溶液,红色不消失,加酸成酸性时,则红色变为黄色。
(2)思考题试述①②法的化学定性原理。
2、复方丹参片(1)鉴别方法①分光光度法:取本品1片,研细,分次加水少量,搅拌,滤过,滤液移置100ml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取溶液2ml,加水至25ml。
在283±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②取本品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所得白色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的硫酸溶液1滴,液滴边缘渐湿玫瑰红色。
(3)思考题试述①②法的化学定性原理。
3、穿心莲片(1)本品为穿心莲浸膏片(2)鉴别方法①取本品5片,除去包衣,研细,加乙醇10ml,置水浴中加热至沸,加活性炭0.5g,搅拌,滤过。
取滤液1ml,加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的等容混合溶液2滴,摇匀,即显紫色;另取滤液1ml,加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3~5滴,显橙红色。
②取本品3片,除去包衣,研细,加无水乙醇25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加水5ml,再加2%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在水浴上加热30分钟,滤过。
取滤液,加10%亚硝酸钠溶液和10%硝酸铝溶液各3滴,摇匀,再加氢氧化钠试液0.5~1ml,显橙红色。
(3)思考题试述①②法的化学定性原理。
4、银黄口服液(1)本品为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经加工制成的口服液。
(2)鉴别方法①取本品1ml,加5%硝酸钠溶液与10%硝酸铝溶液各0.3ml,生成黄色沉淀,再加5%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实验教案:实验一测量平均速度教案【仪器和器材】刻度尺、斜面、卷尺(皮尺)、小车【步骤和记录】【探究归纳】1.正确使用秒表测时间(1)认识秒表的功能键各种秒表一般都具有启动、暂停、回零三项基本功能。
如图3.4-1所示。
秒表的中间按钮为启动、暂停键,旁边按钮为回零键。
(2)使用秒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
(3)秒表读数的方法首先弄清大表盘、小表盘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
秒表的最后读数为小表盘读数与大表盘读数之和。
2.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方法用秒表测出物体在某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利用了 =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理实验教案:实验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仪器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2块)、卷尺(皮尺)、硬币一,刻度尺的检查每次实验前都应先坚持测量工具并逐步养成习惯。
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几点:1.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2.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3.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弄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实验内容与数据记录:1.测量长方体的边长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表格及数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长方体的长/cm长方体的宽/cm长方体的高/cm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表格及数据:……3.测量硬币的直径使用工具:……(名称、量程、分度值)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问题讨论:(实验中我发现哪些问题及我的看法) …… 进一步地研究: 1.黑板上有一段曲线,用什么辅助方法可以测量曲线的长?2.在只有米尺的情况下,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量出操场的长度,并与步量的结果比较?3.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量出炒菜锅的深度。
大一大二必修课力学实验教案
大一大二必修课力学实验教案一、实验教案简介力学实验是大一大二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受力、运动等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本实验教案主要涉及力学实验的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步骤、实验仪器和材料,以及实验建议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力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实验主要涉及平衡力和力的分解,动力学实验主要涉及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1. 静力学实验1.1 实验一:力的平衡实验1.1.1 实验目标:通过力的平衡实验,了解和验证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和方法。
1.1.2 实验步骤:1. 将一个附有刻度的竖直杆立在水平桌面上,并用一根绳子的两端挂载重物。
2. 调整绳子的长度和重物的位置,使得杆保持平衡状态。
3. 记录下重物的质量、绳子的长度和重心位置等数据。
4. 分析数据,验证力的平衡条件。
1.2 实验二:力的分解实验1.2.1 实验目标:通过力的分解实验,了解和验证力的分解原理和方法。
1.2.2 实验步骤:1. 构建一个倾斜的平面,并在平面上放置一个物体。
2. 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向和大小的力施加在物体上。
3. 测量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4. 分析数据,验证力的分解原理。
2. 动力学实验2.1 实验三:直线运动实验2.1.1 实验目标:通过直线运动实验,了解和验证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1.2 实验步骤:1. 在水平桌面上设置一个直线轨道,用滑块在轨道上进行摩擦实验。
2. 通过改变滑块的质量和施加的力的大小,观察滑块的加速度和位移变化。
3. 记录下滑块的质量、力的大小和加速度等数据。
4. 分析数据,验证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2 实验四:简谐振动实验2.2.1 实验目标:通过简谐振动实验,了解和验证振动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2.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弹簧和一块挂在弹簧上的物体。
2. 在物体的自由状态下,测量弹簧的原长和物体的质量。
3. 用手轻轻拉伸或压缩弹簧,使物体做简谐振动。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遗传杂交实验。
2.通过孟德尔的遗传杂交实验,领悟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法。
3.领悟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遗传杂交实验。
2.孟德尔的遗传杂交实验三、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穷苦学生孟德尔的开挂人生》,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小组讨论,问题探讨: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
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提示:粉色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一粉色。
2.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提示:不同意。
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
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再例如,人的性别遗传说明控制男女性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观看视频《豌豆》,通过了解豌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为何孟德尔使用豌豆作为实验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它是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_植物,而且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受外来花粉的干扰。
2.豌豆花冠__________,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豌豆具有许多_______________、可以明显区分的__________________(relative character)。
生物初中第一次实验教案
生物初中第一次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植物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3. 实验方法及实验操作。
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植物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3. 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难点:1.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水、肥料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放大镜、试管、滴管等。
3. 教学课件和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所需营养物质。
2. 讲解: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如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等。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种子的种植、施肥、浇水等。
4.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5.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了解植物生长与营养物质的关系。
6. 总结: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强调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所需营养物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规范,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方法,还培养了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相结合,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实验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教案范例6篇
实验教案范例6篇标题:实验教案范例6篇教案1:科学实验初探——探究物体的密度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密度概念,并能正确计算物体的密度。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3. 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密度实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几个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密度,并提出问题。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密度的概念,以及计算密度的公式。
3. 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包括选择物体、测量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等。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密度,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导入阶段的问题。
7. 拓展: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密度。
教案2:化学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 能够正确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3. 掌握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几种常见的酸碱物质,引发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制备酸碱溶液、使用酸碱指示剂等。
4.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7. 拓展: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3:物理实验探究——测量光的折射角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2. 能够正确使用直尺和量角器进行光的折射角测量。
3.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的认识。
实验一 I0口实验 单片机实验自编教案
实验一 I/O口实验一、实验内容1、P1.2做输出口,点亮LED。
2、P1口做输入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二、实验目的l、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三、有关说明P1口为准双向口,P1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出线或输入线,作输入的口线,必须首先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l”,该位才能作为输入。
8031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l”,如果后来在口锁存器写入过“0”,在需要时应写入一个“1”使它再成为一个输入。
可以用第二个实验做一下试验。
先按要求做好程序并调试成功后,可将P1口锁存器中置“0”,此时将P1作输入口,会有什么结果。
再来看一下延时程序的实现。
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定时器中断来实现,一是用指令循环来实现。
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后一种方法。
本实验系统晶振为12MHZ,则一个机器周期为12÷12us即1us。
现要写一个延时的程序,可大致写出如下:MOV R7,#255 (1)DE1:MOV R6,#255 (2)DE2:DJNZ R6,DE2 (3)DJNZ R7,DE1 (4)上面MOV.DJNZ指令均需两个机器周期,所以每执行一条指令需2us,现求出X值:(255×2+2+2)×255+2=0.13×106指令(3) (2) (4) (1)所需时间需时间需时间需时间可知实际延时约0.131072S。
比较C程序void delay(unsigned char tmp) //延时子函数{unsigned char i,j;i=tmp;while(i){i--;j=255;while(j){j--;}LED产生流动,可以使用C51的内部函数INTRINS.H实现。
函数unsigned char _crol_(unsigned char a, unsigned char n) 可以使变量a循环左移n位,如果我们先给P1口赋 0000 0001那么当n为1时,便会产生流动效果。
01教案实验一 骨骼肌的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20140622
9.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重症肌无力诊断治疗新进展。
10.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11.备注
实验教学进程:收预习报告、点名2分钟--导课提问3分钟—实验目的2分钟—实验设计2分钟—实验步骤:图解制备标本及一期连接10分钟—实验内容:表解单收缩、复合收缩、不完全及完全收缩—电脑演示:刺激参数设置、肌肉收缩波形10分钟—实验分工安排1分钟。
呈现锯齿状的收缩波形,称之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再增大刺激频率使后一个刺激总是落在前一次肌肉收缩的收缩期,肌肉将处于完全的持续的
收缩状态,看不出舒张的痕迹,称之为完全强直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过程中仅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称为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过程中仅有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形式称为等张收缩。
实验开始后到各小组巡视指导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手术操作、仪器连接等问题---实验小结5分钟
以上时间为预估时间,可根据实验情况变化略微调整,注意控制实验讲解在30分钟内,留更多时间给学生动手实验操作。
3.实验内容与记录
(1)观察骨骼肌单收缩启动单次刺激,可见肌肉出现一次单收缩。
(2)观察复合收缩启动双刺激,调节刺激间隔时间,观察双刺激引起的复合收缩。
(3)观察不完全与完全强直收缩启动串或连续刺激,并逐渐增大刺激频率,观察不完全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3.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刺激之后必须让标本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并给标本滴加任氏液。
单收缩:给活的肌肉一个短暂的有效刺激,肌肉会发生一次等长或等张收缩,此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复合收缩:若给肌肉相继两个有效刺激,且使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小于该肌肉单收缩的总时程,则引起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1)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目录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3学时)实验二薄层色谱分离法(4学时)实验三萃取(3学时)实验四1-溴丁烷的制备(4学时)实验五乙酸乙酯的制备(4学时)实验六甲基橙的制备(4学时)实验七卤代烃的性质(2学时)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沸点的原理与意义2、学习并掌握蒸馏操作3、学习并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沸点(boiling point, b.p.)——液态物质的蒸汽压与其所处体系的压力相等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沸点时:液态物质沸腾液态与气态平衡纯净的液态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均有固定的沸点不同化合物有不同的沸点沸程范围反映液态物质的纯度2、蒸馏(distillation)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过程常用术语:沸程始馏温度~终馏温度馏分不同温度范围的馏出液前馏分某一馏分之前的馏出液残留物最后没有蒸馏出来的物质蒸馏的用途:液体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测定化合物的沸点回收溶剂或浓缩溶液蒸馏方法:常压蒸馏适于沸点较低且比较稳定的液体化合物减压蒸馏适于沸点较高或较不稳定的液体化合物分馏适于沸点较为接近的液体化合物水蒸气蒸馏适于沸点较高(但有一定蒸汽压)、容易分解且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蒸馏及沸点的测定样品:60 mL工业酒精,采用100 mL圆底烧瓶做蒸馏瓶。
沸程的记录:初沸温度:第一滴样品馏出的温度。
末沸温度:记录蒸馏结束前温度计显示的最高温度。
由于沸点受大气压力影响很大,因此沸点的记录一般需在后面记录当前的大气压力。
如水的沸点:100℃/760 mmHg。
(1) 100 mL圆底烧瓶中+30 mL工业酒精+磁石(2) 蒸馏装置搭建从从左到右、自下而上,拆除反之(3) 温度计位置,水银球上端与冷凝管下口相切(4) 先通冷凝水再加热、注意下进上出(5) 加热器温度95 -85℃,保持每秒1-2滴(6) 加热到温度计75 ℃时移开烧杯,接锥形瓶(7) 当圆底烧瓶内只剩0.5-1.0mL液时停止加热(8)记录初沸温度、末沸温度、量出体积数、计算产率注意事项:蒸馏装置的搭建顺序:从下到上,从左至右——即先固定蒸馏瓶的位置,再依次装蒸馏头、冷凝管、蒸馏尾管及接收瓶。
科学的小实验教案
科学的小实验教案科学实验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授课和学生更好地学习。
实验一:水的密度比较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测量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让学生了解水的密度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步骤和材料:材料:几个水杯、几个小饭碗、几块比较密的水果,如柠檬、苹果等、温度计。
步骤:1. 使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几杯温度不同的水的温度。
2. 将小饭碗倒放在水杯里,慢慢将水果加入小饭碗中,让它悬浮在水中。
3. 小心地倾斜水杯,将水果沉入水中。
4. 让学生观察、测量水果在水中悬浮的深度,进而通过计算出水的密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注意水的温度可能会影响水的密度。
实验二:可食用的橡皮教学目标:通过制作可食用橡皮,让学生了解植物中重要的材料和化学反应的性质。
实验步骤和材料:材料:牛奶,醋、滤纸,玻璃杯。
步骤:1. 先用滤纸过滤掉牛奶中的脂肪油,将清洁的牛奶倒入玻璃杯中。
2. 将醋慢慢地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等待15分钟左右,会发生化学反应,牛奶会变得有些凝固。
3. 取出玻璃杯,用纱布或纸巾过滤杯中的水分,将留下的物质放到锅里慢慢加热,不断搅拌,材料慢慢地变成半固体状态。
4. 再将材料摆到面板上,悄悄地加入几滴食用油,在将其进行切割,做成可食用的橡皮。
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稳定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实验三:发酵的酸奶教学目标:通过制作酸奶,让学生了解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其影响。
实验步骤和材料:材料:鲜奶,酸奶,容器、发酵剂。
步骤:1. 将鲜奶煮沸,温度下降到37-40度。
2. 将煮沸后的鲜奶放入一个杯子中,再加入三分之一的酸奶。
3. 将酸奶和鲜奶混合均匀,用一个盖子盖好并放置在40度左右的温暖地方一天以上。
4. 检查奶酸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将制成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却。
实验活动1__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1(1) 3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曹县一中李灵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练习仪器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3)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与性质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五、教具准备(1)高锰酸钾、双氧水、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2)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及酒精灯、双孔塞和分液漏斗、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坩埚钳、棉花、火柴。
(3)矿泉水瓶、医院的盐水瓶的瓶塞和输液管、瓶口稍大一点如盛装辣椒的瓶子、用碎玻块一面去磨粗、金龙鱼油的瓶底。
(4)冷烟火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引入]展示一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和一空集气瓶。
[问]哪一瓶是氧气?[复习提问]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呢?[回答]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
[提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而不选择氧化汞(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汞有毒)、空气或者水(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回答]因为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优点,适合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
[教师]那么又将选择什么样的装置呢?下面请同学们做好[预习自我检测]和[活动准备],各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制取氧气的方案,看那组设计的又快又合理。
细胞实验教案1.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一、实验目的了解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的原理,以及练习使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哺乳动物的细胞核与线粒体。
二、实验原理细胞内不同结构的比重和大小都不相同,在同一离心场内的沉降速度也不相同,根据这一原理,常用不同转速的离心法,将细胞内各种组分分级分离出来。
分离细胞器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制成匀浆,在均匀的悬浮介质中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其过程包括组织细胞匀浆、分级分离和分析三步,这种方法已成为研究亚细胞成分的化学组成、理化特性及其功能的主要手段。
匀浆(Homogenization)低温条件下,将组织放在匀浆器中,加入等渗匀浆介质(即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进行破碎细胞使之成为各种细胞器及其包含物的匀浆。
分级分离(Fractionation)由低速到高速离心逐渐沉降。
先用低速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用较高的转速,将浮在上清液中的颗粒沉淀下来,从而使各种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线粒体等得以分离。
由于样品中各种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颗粒在离心开始时均匀分布在整个离心管中,所以每级离心得到的第一次沈淀必然不是纯的最重的颗粒,须经反复悬浮和离心加以纯化。
分析分级分离得到的组分,可用细胞化学和生化方法进行形态和功能鉴定。
三、细胞核的分离提取(一)操作步骤1.用颈椎脱位的方法处死小白鼠后,迅速剖开腹部取出肝脏,剪成小块(去除结缔组织)尽快置于盛有0.9%NaCl的烧杯中,反复洗涤,尽量除去血污,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液体。
2.将湿重约1g的肝组织放在小平皿中,用量筒量取8ml预冷的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溶液,先加少量该溶液于平皿中,尽量剪碎肝组织后,再全部加入。
3.剪碎的肝组织倒入匀浆管中,使匀浆器下端浸入盛有冰块的器皿中,左手持之,右手将匀浆捣杆垂直插入管中,上下转动研磨3~5次,用3层纱布过滤匀浆液于离心管中,然后制备一张涂片①,做好标记,自然干燥。
生物初中第一次实验教案
生物初中第一次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特点。
实验材料:显微镜、玉米种子、虹膜片、盐水、尖头滴管、玻璃载玻片、盖玻片。
实验步骤:
1. 将一片虹膜片放在载玻片上,用尖头滴管滴上一滴盐水,然后将另一片虹膜片盖在上面。
2. 用显微镜观察虹膜片中的细胞结构,逐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直到看清楚虹膜片中
的细胞结构。
3. 观察虹膜片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点,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论:
1.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器等部分组成。
2.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控制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3. 细胞质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负责植物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拓展实验:
1. 可以观察其他植物材料的细胞结构,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异同。
2. 可以用染色剂染色虹膜片,观察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
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摔坏显微镜。
2. 操作虹膜片时要轻柔,避免损坏细胞结构。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归还到指定位置。
实验一 水的碱度测定教案
实验一 水的碱度测定【实验目的】1、自行设计0.05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2、测定两种水样的酚酞碱谋私全碱度。
【实验原理】水中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含量,称为水的碱度,简称碱度。
水的碱度是一般性水质分析的主要项目之一。
水的碱度,主要是由于溶解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酸式碳酸盐、碳酸盐或氢氧化物所形成,有时也包括其他弱酸盐如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等。
碱度又可分为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酸式碳酸盐碱度。
各种碱度的总和称为全碱度。
碱度可能是由同一类碱性物质构成,也可能是由两种以上的碱性物质构成,氢氧化物碱度与酸式碳酸盐碱度不能共存。
按测定时所用指示剂的不同,碱度又可分为酚酞碱度、酚酞后碱度及甲基橙碱度。
1、酚酞碱度(JD )酚:测定时以酚酞为指示剂,以强酸标准溶液滴定水样,由酸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及酸的浓度计算水样的酚酞碱度,记作(JD )酚。
当用强酸标准溶液滴定水样至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溶液的pH 约为8.0,终点主要产物为H 2O 、HCO 3-、HPO 42-及少量的H 2PO 4-,主要反应方程式:OH -+H +=H 2O ; CO 32-+H +=HCO 3- PO 43-+H +=HPO 42- 及少量 HPO 42-+H +=H 2PO 4-由酚酞终点消耗的强酸体积V 1及酸的浓度C 酸可计算酚酞碱度:(JD)酚酞=10001⨯⨯VV C 酸(mmol.L -1 )式中V 为水样体积。
酚酞碱度的单位为mmol.L -12、酚酞后碱度:同一水样经用强酸滴定至酚酞变色后,继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强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甲基橙由黄色变为橙色为终点,所消耗的强酸体积计算的碱度,称为酚酞后碱度,记为M 。
甲基橙终点pH 约为4.0,溶液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HCO 3-+H +=H 2CO 3;HPO 42-+H +=H 2PO 4-酚酞后碱度的计算:(JD)酚酞后=10002⨯⨯VV C 酸(mmol.L -1),式中:V 2----为甲基橙变色时消耗强酸的体积(mL)(注意:是后一段的酸体积),V----为水样体积。
一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一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内容第一课时:认识水实验一:水的溶解实验实验材料- 杯子- 勺子- 盐- 糖- 水实验步骤1. 向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3. 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
4.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讨论1. 盐和糖为什么会消失在水里?2. 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怎样的?实验二:水的蒸发实验实验材料- 杯子- 勺子- 水- 纱布- 玻璃板实验步骤1. 向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
2. 用纱布覆盖在杯子上,用玻璃板压住纱布。
3. 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实验讨论1. 水为什么会蒸发?2. 蒸发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课时:认识空气实验一:空气的存在实验实验材料- 杯子- 勺子- 棉花球- 压缩空气装置实验步骤1. 向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棉花球。
2. 使用压缩空气装置向杯子中注入空气。
3. 观察棉花球的变化。
实验讨论1. 空气是什么?2. 空气是如何使棉花球发生变化的?实验二:空气的过滤实验实验材料- 杯子- 勺子- 浑水- 过滤纸- 漏斗实验步骤1. 向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浑水。
2. 将过滤纸放入漏斗中,将漏斗放在杯子上方。
3. 慢慢倒入浑水,观察过滤过程。
实验讨论1. 空气是如何被过滤的?2. 过滤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认真程度。
2. 记录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发言和思考。
3. 评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科学概念的掌握。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验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学生的安全。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1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1教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观察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之间的反应特点和变化过程。
二、活动准备:
1. 金属样品(如铜、铁、锌)
2. 非金属样品(如硫、碳)
3. 盐酸
4. 碘酒
5. 镜面
6. 试管、试管夹
7. 火柴
8. 手套、护目镜
三、活动步骤:
1. 将金属样品铜片、铁钉和锌条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试管架上,分别添加足量的盐酸。
3. 观察金属与盐酸的反应,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反应进行说明。
4. 将非金属样品硫粒和碳粉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5. 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试管架上,分别加热非金属样品。
6. 观察非金属被加热后的变化,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说明。
7. 将一小块碘酒涂抹在一块镜子上。
8. 用火柴点燃碘酒,观察并记录下镜面的变化。
9. 清洗实验器材,整理实验记录。
四、活动总结:
1. 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有不同的特点和现象,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
2. 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科学实验小活动教案
科学实验小活动教案科学实验是一种非常有趣和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科学实验中,孩子们可以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和分析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适合孩子们进行的小型科学实验,获得他们的注意并让他们在实验中愉快地学习。
实验一: 水在空气中的蒸发材料: 两个透明玻璃杯、一些水、一把盐、一块布步骤:1. 将两个透明玻璃杯放在桌子上,将一些水倒入一个杯子中,另一个杯子保持干燥。
2. 在水中加入一把盐,搅拌一下。
3. 用一块布盖住玻璃杯。
4. 将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放在一个比较干燥的地方,比如说阳台。
5. 等待几个小时,你会发现盐水中的水都蒸发了,并且玻璃杯上会有一些水珠形成。
原理: 盐会使水的蒸发速度变慢,并且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这样,盖在盐水杯上的布就会吸收这些水珠,从而形成水滴。
实验二: 寻找温度材料: 几个不同颜色的保鲜膜、太阳能计、电热水壶步骤:1. 将几个不同颜色的保鲜膜粘在一起,中间留出一些空气。
2. 将这些保鲜膜裹在太阳能计上。
3. 将这个太阳能计放在阳台或其他阳光充足的地方。
4. 等待几个小时,你会发现太阳能计上的温度升高了。
5. 重复以上操作,但这一次把保鲜膜从太阳能计上取下来,放在电热水壶上。
6. 用太阳能计检查保鲜膜的温度。
7. 比较两个保鲜膜的温度差异。
原理: 保鲜膜是一种保温材料,在阳光下可以吸收热量。
因此,当保鲜膜被放置在太阳能计上时,其温度会增加。
当保鲜膜被放置在热水壶上时,保鲜膜的温度也会升高,但升高的温度会更快速和更幅度更大。
实验三: 发现图案材料: 一些玻璃棒、一个小灯泡1. 将一些不同颜色的玻璃棒排列成圆形,使它们的一端伸出圆圈外部。
2. 将请保留一块空地,然后把灯泡放在该空地上。
3. 点亮灯泡。
4. 观察玻璃棒并寻找形成的图案。
原理: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材料,灯泡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它并形成颜色。
科学小实验教案
科学小实验教案科学小实验教案引言:科学小实验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实验,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科学的奥妙,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帮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实验一:水的密度材料:一杯水、一杯植物油、一块肥皂步骤:1. 将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再将植物油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2. 用手指蘸取一点肥皂,轻轻地放入水中。
观察与思考:1. 肥皂片在水中会怎样?2. 植物油和水之间有什么区别?实验二:酸碱中和材料:一杯白醋、一杯小苏打、红色和蓝色的酸碱指示剂(可在药店购买)步骤:1. 将白醋倒入一个容器中,再将小苏打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2. 分别在两个容器中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
观察与思考:1. 酸碱指示剂在白醋和小苏打中的颜色有何变化?2. 为什么酸碱中和后,指示剂的颜色会变成中性的颜色?实验三:静电实验材料:一个塑料梳子、一块丝绸布、一块小纸片步骤:1. 用梳子梳理头发,然后将梳子靠近小纸片。
2. 用丝绸布摩擦梳子,然后将梳子靠近小纸片。
观察与思考:1. 头发梳理后的梳子和丝绸布摩擦后的梳子对小纸片有何影响?2. 为什么梳子和丝绸布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实验四:水的蒸发材料:一杯水、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张纸步骤:1. 将水倒入玻璃杯中,然后用纸盖住杯口。
2. 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把纸拿开。
观察与思考:1. 纸盖住杯口后,杯子里会发生什么变化?2. 为什么水会蒸发?实验五:光的折射材料:一杯水、一支铅笔、一张白纸步骤:1. 将杯子里装满水。
2. 将铅笔插入杯子中,使其部分浸入水中。
3. 在铅笔上方放置一张白纸。
观察与思考:1. 看纸上的铅笔会有什么变化?2. 为什么光会发生折射?结语:通过这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可以在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这些实验不仅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这些实验,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und**************/
return sum
}
void main()
{int n;
system("CLS");
printf("Input N=");
scanf("%d",&n);
printf("%f\n",fun(n));
}
3、程序设计题
请编写函数fun,它的功能是计算下列级数和,和的值由函数值返回。
(1)函数类型:一般结合调用语句、返回语句确定。
(2)变量赋初值:分析表达式第一项以及其他相关变量的初值确定。特别注意数据类型,如果是给实数赋初值一定要带小数点;或是初值直接就是第一项常量分式,如3/4,一定要写成3.0/4等,将其中一个数写成实数,这样才能得到实数结果,否则只取分子除分母后的整数结果。
例如,当n=10,x=0.3时,函数值为1.349859。
注意:请不要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它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号中填入你编写的若干语句。
#include<conio.h>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double fun(double x, int n)
例如:若形参e的值为1e-3,函数的返回值为0.551690。
请在程序的下划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并把下划线删除,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源程序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下的BLANK1.C中。
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给定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double fun(double e)
(3)循环条件:序列的处理一般用到循环,注意理解题意,有的是次数,有的是最后一项接近某个给定值。
(4)循环体:结合多项式的变化规律,一般找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计算出要累加的当前项,再累加;有的不需要直接计算当前项,可以利用前一项间接计算;注意数学表达式改写成C语言表达式的方法以及括号的使用;还要注意循环体内必须要有让循环条件趋于假的语句。
请在程序的下画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并把下画线删除,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结构!
#include <stdio.h>
double fun(double x, int n)
{double f, t; int i;
f = 1.0;
/**********found**********/
x=【3】/(t*t);
i++;
}
return s;
}
main()
{double e=1e-3;
printf("\nThe result is: %f\n",fun(e));
}
2、程序改错题
给定程序MODI1.C中函数fun的功能是:求出以下分数序列的前n项之和。和值通过函数值返回到main函数。 例如,若n = 5,则应输出:8.391667。
第一课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计算机二级C机试特点、序列处理类算法
教学目的:熟悉国家计算机二级C机试的特点;掌握序列、公式函数处理类算法的考题
教学内容:
一、国家计算机二级C机试特点
1.题型及分值分布:
满分100分,共有三种考查题型:
(1)程序填空题:30分,一般3处填空
(2)程序改错题:30分,1~3处错误,多数2处错误
{}
void main()
{FILE *wf;
system("CLS");
printf("%f ",fun(0.3,10));
/******************************/
wf=fopen("out.dat","w");
fprintf(wf,"%f",fun(0.3,10));
fclose(wf);
#include <math.h>
double fun(double x)
{ double f, t; int n;
f = 1.0 + x;
t=【1】;
n = 1;
do {
n++;
t*=(-1.0)*x/【2】;
f += t;
}
while(【3】>=1e-6);
return f;
}
main()
{ double x, y;
【2】;
/**********found**********/
x=(2.0*i-1)/((【3】)*(2.0*i));
s=s+x;
}
return s;
}
main()
{double e=1e-3;
printf("\nThe result is: %f\n",fun(e));
}
4、程序填空题
函数fun的功能是:计算 的前n项。若x=2.5,函数值为12.182340。
fun(int n)
{double sum, s0, s1, s2, s; int k;
sum=1.0;
if (n<=2) sum=0.0;
s0=0.0; s1=0.0; s2=1.0;
for (k=4;k<=n;k++)
{s=s0+s1+s2;
sum+=sqrt(s);
s0=s1;s1=s2;s2=s;
for ( k = 1; k <= n; k++ )
/************found************/
{s = s + (Double)a / b;
c = a; a = a + b; b = c;
}
return s;
}
main( )
{int n = 5;
printf("\nThe value of function is:%lf\n",fun(n));
(3)程序设计题:4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二、序列、公式函数处理类算法的考题特点
1.考题中的算法多以复杂的数学公式呈现,而且公式中多以分式的计算为主,考生要仔细观察公式中相邻的前后项,归纳出变化规律。把公式中的每一项提出来其实就是一组规律的序列计算,形如求1~100的累加和。
2.在填空和改错题中容易考到的知识:
例如,当形参n的值为10时,函数返回值为9.612558。
请在程序的下画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并把下画线删除,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结构!
#incl fun(int n)
{int i; double s, t;
/**********found**********/
while(n<0)
{printf("Please input(n>0): "); scanf("%d",&n); }
printf("\nThe result is: %f\n",fun(n));
}
2、程序改错题
已知一个数列从0项开始的前3项:0、0、1,以后的各项都是其相邻的前3项之和。下列给定的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该数列前n项的平方根之和sum。n的值通过形参传入。
(2)设计循环:确定循环次数的多用for循环,不确定循环次数的多用while或do~while循环。循环体则是根据序列变化规律把当前项计算出来,再累加,进入下一次循环,若条件为真再计算,再累加……
(3)带回返回值:return s;或return(s);
三、课堂练习
第一套
1、程序填空题
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计算如下公式:
x=2.5;
y = fun(x);
printf("\nThe result is :\n");
printf("x=%-12.6f y=%-12.6f\n", x, y);
}
3、程序填空题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计算下式
例如,若形参e的值为le-3,函数的返回值为2.985678.
请在下画线填入正确内容并将下画线删除,使程序得出正确结果。
(5)返回结果:一般通过return语句带回。需要注意有的循环体直接计算出需要的结果,而有的还需要对循环体处理的结果再计算才是需要的结果。
(6)其他:主要考查语法知识。如关键字写法、控制结构语法、语句结束标志等。
3.编程题答题注意:
(1)首先定义相关变量:确定类型、变量名并赋初值,如循环变量、累加器变量、分子变量、分母变量以及其他辅助计算的中间变量等。
{}
main()
{int n; float s;
void NONO ( );
printf("\nPlease enter N:"); scanf("%d", &n);
s = fun(n);
printf("the result is: %f\n", s);
NONO();
}
第二套
1、程序填空题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计算如下公式前n项的和并作为函数值返回。
s=【1】;
/**********found**********/
for(i=1; i<=【2】;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