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不治解释

合集下载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管理工作的启示-精选文档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管理工作的启示-精选文档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领导管理工作的启示“无为而治”思想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哲理阐释了道家思想的至高境界,在当代同样蕴含着其至高至深的领导学智慧。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把“无为”思想推陈出新,挖掘“无为”思想的领导学价值,对于丰富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提升领导素养和领导艺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无为而治”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主要论述出自老子。

老子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等。

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它完全是被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

“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

由此可见,“无为”思想的主旨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为方法和手段,达到“无不为”之目的。

老子的领导学意义上的“无为”主要是从领导方法的角度加以说明的[2]。

作为领导工作方法,老子通篇主张少扰民,扩大自我发展空间;多求真,不要违背规律而妄为;少专断,营造其乐融融之氛围。

二、“无为而治”与现代领导管理工作领导艺术是确定工作方针、工作策略、工作中心、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的技能,它既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在领导工作中,这个“熟”就是领导经验,这个“巧”就是领导艺术。

它必然地具有艺术的某些共性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形象性,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是情感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三是创造性。

而学习领导艺术,最根本的要求是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领导者。

领导艺术应该提倡“法无定法”,它的最高境界同样是“无法而法”。

也就是说,我们的领导工作必须支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不同的领导对象和工作情况来确定我们的具体领导方法; 要根据不断变化着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来改革和创新我们的领导方法,实施创造性领导。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解析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解析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解析一、道家文化简介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等。

道家文化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清静无为等思想。

二、无为而治的含义1.无为: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不应过分干预和改变自然。

无为就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让事物按其自然属性自发地发展。

2.而:表示顺承的关系,强调在无为的基础上实现治理。

3.治:指治理国家、管理事务。

无为而治即指在国家治理中,统治者应顺应民意和自然规律,不过分干预,让百姓自发地安居乐业。

三、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1.顺应自然:道家认为,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发展的根本原则,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应强行与自然对抗。

这一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反对干预:道家主张不干预事物的发展,让事物按其自然属性自发地发展。

这一思想体现在国家治理上,即统治者不应过度干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自由发展。

3.重视民意:道家强调统治者应关注百姓的需求和意愿,顺应民意进行治理。

这一思想体现了民主和民本的理念。

4.简化行政:道家主张简化行政程序,减少政府对百姓的压迫和干预。

这一思想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5.重视道德教化:道家认为,道德教化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统治者应以身作则,弘扬道德,引导百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四、无为而治的现代价值1.环保理念: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民主政治:无为而治强调尊重民意,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3.简政放权:无为而治主张简化行政程序,减少政府干预,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

4.社会和谐:无为而治强调和谐共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矛盾。

5.人文关怀:无为而治强调关注民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是一种强调顺应自然、尊重民意、简化行政、重视道德教化的治国理念。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有人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老庄。

当我们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不断进取时,也不能忘却对自己内心平静的一种追求,毕竟我们去努力了,并不一定都是有结果的。

在政治上可能儒家法家更能一展所长,发展到今天,道家更倾向于内心的诉求,一种心理的平衡。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取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

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汉初的黄老之学,魏晋的玄学都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道家学派代表人物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

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

传说中的老子具有一些神秘的色彩,有个传说讲的是孔子见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道。

老子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张开嘴向孔子伸了伸舌头。

孔子十分不解,再次问道。

老子长时间不发话,孔子继续洗耳恭听。

老子拗不过孔子,最后又张开了嘴,让孔子看他已经脱落不在的牙齿。

这个时候孔子顿悟。

老子即闭目养神,孔子便悄悄离去。

圣人碰面,没有高谈,也无阔论,寥寥几句,来无影、去无终,可谓“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柔弱胜刚强,刚强的牙齿已经掉了,但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

“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摘要】:“无为”这一思想是由道家创始人老子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首次提出的,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

学习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于我们青年人修身养性、平衡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无为而治修身养性人际关系一、我对无为而治的理解: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时期,亲眼目睹了百姓的民不聊生,社会的战乱纷起,国家的渐趋衰落。

他思考这些问题,最后认为根源在于统治者的“有为”,为此,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以此来减轻社会矛盾,挽救统治阶级的统治。

老子完成了古代思想从鬼神观念到“道”的飞跃。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

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道”又可以理解为“无”。

在“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支配下,老子提出“无为而治”。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

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的。

“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认为“无为”即什么都不干的看法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一种误解,而是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老子强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无为”字面意思,实指“道”对万物的不设不教,自然而然,这种任其自然,是靠人的感官无法把握的,老子称“无为”正因为“道”对万物任其自然,万物才能得以保存其原来真朴境界,都能各其性地去生活,这也是“道”无不为的体现。

这里“无为”是“无不为”的前提,而“无为”正是“无为”的结果。

天下之治——无为而无不为

天下之治——无为而无不为

天下之治——无为而无不为——读老子《道德经》第三章的感悟理平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其意思是说(译文):无个人崇拜,导使百姓不互相争夺;无物质(金钱)崇拜,导使百姓不去偷窃;无色欲,导使百姓不乱淫。

因此,“圣人”(遵循“道”)的治理原则是:淡泊名利,充实温饱,减弱争斗,增强筋骨,经常使老百姓无争斗,无欲望。

导使有争斗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无为而治,则无不治之目的。

老子生活于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在“上贤”(个人崇拜——争皇位)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

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动的态势。

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动乱不安、矛盾突出,这是出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差别,贫与富的差别,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差别的客观存在,老子想用人人平等,均衡贫富,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提出“不上贤”(无个人崇拜)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上贤”(个人崇拜)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提出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返璞归真的——道!在今天看来也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自然而然,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笔者认为,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遵循“道”(客观规律),以“道”来治理天下,他主张无个人崇拜,无物质(金钱)崇拜,无色欲乱淫,人人平等,个个自由,导使百姓不争夺权位,不争夺功名利禄,这就能顺应自然(规律)而治理天下。

其实“无”与“有”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从无到有,从有归无’(新的无),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这里的“新的无”就是无与有合二为一,是“无”与“有”矛盾双方得以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的境界!就物质与意识(精神)来说,大家知道,人类的物质财富是有限的,人类的意识(精神)财富是无限的,这两者遵循着“从‘无限’的意识(精神)财富转化为‘有限’的物质财富,又从‘有限’的物质财富转化为新的‘无限’的意识(精神)财富”,简而言之,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新的精神)”,就是“物质的‘和’与意识的‘谐’两者良性互动循环,不断实现和谐世界”。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无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
道家的无为决不是提倡什么也不做和不为,这里的“无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

其深层次内涵是绝不能逆道而为,指的是不要人为的去乱为、胡为,去干预自然大道,甚至不能用未经过很好入静修炼的常人乃至圣人之智去人为干预宇宙大道的运行。

《道德经》中关于无为之境有诸多阐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只有彻底领悟了什么是不合道的行为并善于放弃,才能达到无所不为,达到随心所欲合于道的至高境地。

透彻的领悟了“无为”的这一深层内涵后,就应当进一步
明了所谓“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返朴归真”的深邃内涵,从而通过高度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斋”“坐忘”的正静定修炼而最终得道,如此便能与宇宙大道全息相应、圆融为一,达到了随心所欲合于道,无所不能为的至地。

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要义。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及现代意义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及现代意义

道家“⽆为⽽治”思想及现代意义 道家⽆为⽽治思想包含尊道贵德、⾃然⽆为、柔弱不争、仙道贵⽣、清静寡欲、善待万物、利⼈济世,天⼈和谐、顺其⾃然、返朴归真、天道承负、善恶报应等⽅⾯,其内容是建⽴在以道为核⼼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并将⽆为思想贯彻于各项内容之中,“道常⽆为⽽⽆不为”是道家思想精髓。

⽆为思想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和主要内容,并在现实⽣活中发挥着积极作⽤。

⼀、⾃然⽆为,柔弱不争对于⽆为的含义王弼解释为“⽆为,顺⾃然也”。

⽆为在道家思想中被解释为“⾃然⽆为”“顺应⾃然”等,是⽆为思想的理论基础。

其内涵表达了⽆为所具有的天道、地道和⼈道的⾃然本性、顺应万物之⾃然⽽不为的“⾃然”规律。

在对待社会⼈⽣的处世态度和基本法则,道家认为天道⾃然⽆为,⼈的⾏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作为。

“道”是⾃然⽽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量,⼀切都有道所⽣,道⼜是⽆不为。

要做到⾃然⽆为,就要“远嫌疑、远⼩⼈、远苟得、远⾏⽌。

慎⼝⾷、慎⾆利、慎处闹、慎⼒⽃。

常思过失,忘其形骸”。

“柔弱不争”是⽆为思想在道家思想中的重要体现,是⽆为思想的理论基础。

《道德经》提出:“弱者道之⽤”,“柔弱”就是道的作⽤。

“柔弱胜刚强,守柔⽈强”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之⼀,并将这⼀思想衍化为修道长⽣和应世接物的修⾏观念和⽅法。

提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以柔弱为⽤,主张⼀切⾏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易损,强者易折。

以静待动,守柔⽰弱⽽不妄动,从⽽开阔⾃我容让的胸怀。

“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的辩证思想阐明了“柔弱”的功⽤和“刚强”的弊害,表达了⽆为所具有的⾏为特征和⾃然本性。

《道德经》⽈:“天之道,利⽽⽆害;圣⼈之道,为⽽不争”。

强调圣⼈不与俗争,唾弃功名利禄,反对贪求财⾊,合乎天道,⾃然⽽为,以彰显天理之道。

⼆、清静寡欲,返朴归真清静寡欲,返朴归真是道家思想的⼀项重要内容。

《道德经》第四⼗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

《⽼⼦想尔注》释⽈:“道常⽆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

道家无为

道家无为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势。

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

故能为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这是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道家无为的阐释。

老子认为道的自然本性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是毫无勉强、不受外在约束的自由自在状态,即自己如此的状态。

“无为”是道的主体态度,这种主体态度是不强作妄为,顺其自然的态度。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其自然的行为。

要体验老子所说的道,就必须无欲、无为,无为即可以见道,道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规律的理解。

宇宙的本原是道,而道是自然无为,那么人也应该遵循道,所以人也应自然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处事。

可以看出,道家的无为首先是指人自身没有私求,对外界不妄加干预的处世态度;其次是指顺应自然,不加强制的存在状态;再次是指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精神境界。

人无私求、不安作、不强制,是顺应自然的状态和过程;而无拘无束的自由则是顺应自然的结果。

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进一步阐述无为而有为思想,并把无为具体化为三个层次:无己、无功、无名。

《庄子逍遥游》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呼待?”讲的就是无为境界。

“无己”有两个含义,一是精神自由,一是排除个人成见,一切顺应自然,这属于无为范畴。

无己也可理解为无为,即顺应自然而为。

圣人无名也是讲无为,名与实相比较,实属于本然的东西,而名属于人为的东西,实为主,名为宾,圣人应该有其实,摒其名,抛弃人为的东西。

做事不注重名利,而注重实效,如果说有名,名也不过是实带来的附属物而已。

此外,庄子还用无用就是大用思想来说明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秋水》说“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作为万物之一的人,其存在,行为方式也应该无为,应该“无以人灭天”,即顺应自然而无以人为,顺应万物之理而不为不作,人的无为来自人的自然本性,也应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要故意去强为、妄为。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介绍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介绍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介绍一、萧规曹随”——无为而治的由来西汉时期,刘邦和萧何死了以后,汉惠帝即位,其宰相为曹参。

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与个人风格方面,曹参与萧何大不一样。

史书记载曹参整天在家里饮酒作乐,无所事事。

在用人方面,他不喜欢办事特别认真、严格的人,而重用那些比较粗心、和缓,大而化之,不那么苛察的人。

为此,周围的很多官员见状心理不安也很不满,认为这个宰相无能、无用,还消极怠工。

汉惠帝也很担心,便直言批评道:现在国家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不过丞相您却是这么一种态度,希望丞相能够勤政一些,有所作为。

曹参沉思片刻,就问汉惠帝:陛下您觉得您当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比汉高祖如何?汉惠帝说自愧不如。

我肯定达不到高祖那个水准。

曹参接着问:那么陛下您看我与萧何丞相比又如何呢?汉惠帝说那好像也是不如。

然后曹参就说:好!既然我们都不如他们,而他们在去世之前,把各项规章制度都已经给制定下来了,我们后人又不如他们,那我们只有守着他们的制度并照他们既定的方针政策去做就能够了,我们不必要在他们的制度之外再去有什么其他的作为。

汉惠帝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曹参的意见。

这也就是历“萧规曹随”的典故。

而曹参的这种治国理念就叫作“无为而治”。

二、无为而治的思想渊源“无为而治”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其思想渊源就是“黄老道家”。

“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无为”、“顺善自然”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同时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合而成的。

黄老道家有别于庄子的道家。

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而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

汉初曹参所用的统治思想实际上就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作为统治者,你要守着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万物能够自我化育,万物能够自我运行。

老子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家:无为而治不治之治

道家:无为而治不治之治

道家:无为而治不治之治道家:无为而治不治之治核心提示:道家同意儒家的政治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

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

可是两家也有不同,照儒家说,圣人一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而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

道家的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许多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

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

”(同前)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根据它们来指导个人行动。

老子把这叫做“袭明”。

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

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

谁若想变强,就必须从感到他弱开始;谁若想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七章)还告诉我们:“不自见,放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衿,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二章)这些话说明了通则的第一点。

老子还说:“大成若缺,其用必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第四十五章)又说:“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第二十二章)这说明了通则的第二点。

用这样的方法,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

道家的中心问题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

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就是如此。

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

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

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

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四十四章)又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十九章)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

著名的道家学说“无为”,也可以从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对于天地万物的生化养育,虽然是一种创造制作的活动,却又纯粹是出于无目的无意图的自然而然道没有什么目的,想花朵、树木,不经过人为的东西就可以浑然天成,改开花就开花,改结果就结果。

告诉人们,人应该去除人为话的东西,想自然学习,自然本身,在其内在已经有一套无为而治的机制,根本不需要你的思想去揣摩,更不需要你想当然的去人为化的去干预。

只要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发展,就可以像动植物一样开心快乐。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道总是无为的,但是遵循道来治理国家自然会成就了所有的事。

人们常常认为,老子不重视“为”。

其实,在中国哲学史上,恰恰是大力倡导“无为”的老子哲学,第一次从哲理的高度提出并考察了有关“为”的问题,从而为中国哲学传统特有的人为践履精神奠定了逻辑和历史的起点。

尤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命题——“无为而无不为”,更是通过自身的种种深度悖论,精辟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的存在之中所蕴含的一系列深刻张力,对于我们今天探讨和解决现代人类的发展问题,仍然具有十分深邃的启示意义。

一、为的语义在汉语中,“为”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里就已经出现。

一些现代学者曾根据它的象形构造,指出了它所具有的原初语义:“从爪从象,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罗振玉);“象以手牵象助劳之意”(商承祚);“盖示以象从事耕作”(郭沫若)。

[2]由此可见,“为”字在最初形成的时候,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助劳”、“耕作”)。

在《易经》、《尚书》、《诗经》等殷周典籍中,“为”字已经不限于特指人们的农业生产实践,而开始被用来泛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从事的各种行为活动。

像《易经》中的“利用为大作”、“不利为寇”、“武人为于大君”,《尚书》中的“为坛于南方”、“惟我下民秉为”、“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诗经》中的“改为”、“为政”、“为谋为毖”等,就大大超出了农业生产劳动的范围,而进一步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日常生活等领域。

【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如何正确理解?

【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如何正确理解?

【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如何正确理解?小播读书///10/16 2020为无为,则无不治与书相伴美好触手可及道德经》里面第一次提出“无为”的思想,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可以无不治使民众要时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使诈。

以无为来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为什么“为无为,可以无不治呢”,这里的关键,其实是“无知和无欲”。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80篇里面,描述了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也是一个“低欲望”的是美好世界。

老子说:在那里,即使有车有船,大家也不会去乘坐,即使有兵器盔甲,大家也不会使用。

人们觉得自己的食物是香甜的,觉得自己的衣服是很美的,安于自己的居所,乐于自己的风俗习惯。

邻国可以相互望见,鸡鸣狗叫可以相互听见,但是人们至死也不需要来往。

老子在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田园牧歌似美好的世界,这也是一个低欲望的世界,达到这种境界之后,连阴险狡诈的人都没有用武之地了。

所以,老子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在《庄子·秋水》这一篇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邀请庄子,他们说:“楚王希望把国家大事交托于您。

”庄子手里拿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被杀死的时候已经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

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当然是宁可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还想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呢”。

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这种思想,在西方近代悲观主义哲学叔本华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叔本华有句名言,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甚至印象深刻。

叔本华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人生就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左右摇摆。

无为的真正含义

无为的真正含义

无为的真正含义
无为指中国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术语。

“无为”的态度用于政治的政策方针,政府无为,百姓自治;最后是事无事,为无为。

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指君主不与民争。

1.《道德经》中,“无为”和“自然”基本是同义语。

把“无为”理解为“顺其自然”,无为这两个字在道德经里不是对动词为的否定,也就是字面上看起来的不作为,而是一个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2.“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不做”,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消极行为,而是可以比 "做"更让你获益的东西,通过停止要做的想法,我们可以从躁动不安中解脱出来,重新寻找自我,在简约,缓和中寻找新的价值,新的生活态度。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儒家的治国有为是指:导之以镕,齐之以礼,和之以乐,辅之以法,任之以贤,使之以惠,如韩愈在《原道2中所说:“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这就是用宗法主义治国。

它必然繁为礼、重为教。

道家不然,其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毫无所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最后要达到皆有所为的目的,无为的要求只是;一不违背事物自然本性而强行妄为.二不违背公众意愿利益而膨胀私欲,三不违背和谐宁静生活而滋彰礼法。

执政者所要做的事是“捕万物之自然”,让众人各得其所,白化自官。

所以道家治国,政尚简易,君道俭约.臣道守职,少扰少今,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社会保持安宁。

按照儒家的主张,就要表形明君贤相忠臣孝子,以为天下式,按照道家的主张,只须守静以待,因顺自然,息事宁人。

盂子提出“仁者无敌”的命题,4B览·贵因》提出“因则无敌”的命题,可以精辟概括儒道治国原则的不同。

何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何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何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中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一句。

千载以来,这一句,基本没有人能看懂。

老子贵虚、崇静、尚无为。

但在这里,偏偏又有这么一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又无不为,这里明显的,似乎存在着自相矛盾的情况。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一般性解释是:这世上最根本的道,常常无所作为,从而达到无所不为的效果。

完全不通,假如:无为=无所不为,那么,反过来是不是可以说:无所不为=无为呢?显然,不能这么理解。

如果照这上面那样理解,那还讲什么无为呢?大家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无所不为,不就好了,反正,这样与无为也是等价的,还讲个什么虚,讲什么道呢?岂不多此一举?2、也有专家认为应该这么理解:这世上最根本的道,常常无所作为,而又无所不为。

意思是:道,存在辩证法,有的情况下,无为;而有的情况下,无所不为。

其实,这完全是在搅混水。

这样的理解,是一种诡辩论。

并且割裂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内在关联含义。

如果照这样理解,经文就应该这么写了——【道常无为,而常无不为】。

显然,这种解释,也不对。

3、个人以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首先要从读音上去破译。

第二个“为”,应该念做:weì,第四声。

所以这句话的读法,其实应该是:【道常无为(weí)而无不为(weì)】这样,就容易理解老子的意思了:这世间最根本的道,常常通过清静无为(排除私欲),来实现一个(公正平衡的)为了全体的大环境。

也只有这样理解,才能看懂,《老子》中相关的整段话:【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所谓有为,无非就是实现自己私欲的一种手段。

由于人类认知的不足,对这世间的规律,只能是一知半解。

所以,人类,在不懂得规律,而又想满足私欲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胡作非为,最终导致全体大环境的不断恶化,直至崩塌。

这是老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统治阶级的忠言,也是对现代文明人类全体的劝诫。

虽是一家之言,但自以为只有这样读句、这样理解方是《老子》真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个人修身上,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我们要试着用“无为”来修身,平衡我们的人际关系,培养气质,提高综合素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单的说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他们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的,人在青年,必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精神境界,但却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
1.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们学会智慧,变得深刻.
首先,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辩证另类思维乃至颠覆性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入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其次,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躺在那儿睡大觉,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十足的傻瓜,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这里面包
含着大智慧.
譬如一个木桶,有人认为所谓的木桶就是实的木质结构,这是根本性的理解错误.一个完整的木桶是由实的桶壁和桶中的虚无部分共同组成的,木桶中的虚无部分和实的桶壁一样必不可少,而且以老子看来,这虚无部分远比实的桶壁要重要.就是说实是虚有用的条件,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虚无的部分.正是这种虚无结合,而以虚无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当然无为决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只做那属于桶壁的部分.只要把桶壁部分做好了,不多做一点,也不少做一点,然后你才可以躺在那儿睡大觉.你若是少做了一点,桶就会漏水;你若是多做了一点,你就是用实的部分把虚无部分填满,此时,这个木桶还盛得了水吗?完全填满了,不但盛不了水,而且根本不能算是木桶了. 可以看出,道家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然只有简短的四字,但要想达到“治”的目的,对“无为”的应用一定要把握好度要有大智慧,个人认为这是对一个人的终极考验.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道家的有关“无为而治”的经典言论.在个人修身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所以有道行的人、得道之
人,不做那些虚妄的事情,不说那些无用的蠢话空话假话.不硬较劲而使事情自然做成,不声嘶力竭而使教化润物细无声.让万物自然发展运作,不越俎代庖.有了创造和成绩,并不据为己有.有了作为,并不依仗之端起架子.有了功劳,也不因而自傲膨胀.越是不争夺不膨胀,你就越有威望.越有公认的成就,越是否定不了,抹杀不了,歪曲不了,遮蔽不了.所有这些都体现着辩证的思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供后人借鉴.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们学着从容,淡定,有大气量,追寻自然之道.
修身,修的是行为,宗旨在于内心.了解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能更深层次的挖掘我们的内心触及灵魂. 道家的“无为”提倡以柔克刚的辩证法,他不是为了说明世界,解释世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是提倡超越现实世界,用内心直觉的体验方法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圣人体无的精神境界.庄子用相对主义方法论证了无为而无不为,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人不可能认识变幻莫测没有绝对标准的各种具体事物,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关于美丑、是非、善恶、有无、对立,都是人的主观臆断,使人陷入困惑.人要走出思维的局限性,减少内心的彷徨,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淮南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有一次在钓鱼,他已经钓了一桶鱼了,惠施(那时候做了官,很威风,带了一个车队来看庄子)来看他.庄子看到这个老朋友,带了一个车队来以后,他不跟惠施说话,只拿了一条鱼,然后其他的鱼全倒进水里去,就走了.什么意思?他实际上首先
是对惠施的一个讽刺,你那么夸张干吗,是不是?你需要坐十几辆车?人在文化习俗里边养成的人和世界关系,它就是一个占有的心态,不是说我占有了要用,而是拿来对比,占有的越多越好.庄子对这个批评得很厉害,他对惠施的讽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我要那么多鱼干吗?我一条鱼就够吃了,把其他鱼都倒掉,这就是回到自然.有的时候,随意的生活,你不要老想着,我要占有一些东西.庄子对占有的否定是贯穿始终的,假如没有这一层,你不能理解他的自由,所以在这意义上说他是修身,他和儒家的修身不一样的,他最后表现出来的是非常率真,有真性情.但是真正的老庄,比如从老子开始,由庄子阐发出来的这种自然的生活,它是要调动你的生命的潜能,是对自然本身的活力的信任,对自然的潜能信任.追随自然之道就是要打破社会生活的这种障碍,社会习俗、文化规范的条条框框,让这个潜能发挥出来,做到超脱世外.
3.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积极进取,鼓励竞争,张扬个性的社会,但过分的竞争,夸大的张扬,快节奏高度紧张的社会不仅使他人不安,也使我们自己心力交瘁.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的心灵保持平和冥昧状态更显重要,以虚待物待人,心虚才能妙应万物.现在看来,老子倡导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无惊,百挠不折的古老的生活智慧并没有过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们的内心深处日益涌动着按照自然本性去生活以安顿心灵的渴望.我们有必要拾起那古老的人生信条,保持一颗宁静的、虚明的心,谦下礼让,宽厚待人,
守柔处弱,寻求心理的平衡和宁静,化解人际的紧张关系.
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内化到我们青年学生的头脑中,利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