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林关小城镇四位一体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竹房城镇带建设的路径思考

竹房城镇带建设的路径思考

竹房城镇带建设的路径思考王述华竹房城镇带是指以305省道为主轴,东起房县县城,西至竹溪县蒋家堰镇关垭173公里沿线,呈带状分布的城镇群。

建立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为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加快推进竹房城镇带建设,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以更开阔的思路,着力打造后发优势,推进试验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打造思想大解放的优势,着力营造敢闯、敢干的发展环境实践证明,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的程度越高,开放的领域越广,就越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与条件较好的地区相比,竹房城镇带基础差一些、底子薄一些、困难多一些,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年取得明显变化、5年基本建成”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开拓创新,更加开放开发,更加奋发有为。

试验区的核心是“试验”。

竹房城镇带要按照省里赋予的权限,大胆试验,大胆探索,大胆创新。

要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观念的大提升,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拓宽发展视野,坚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试验区是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的大载体,要借助这个载体充分调动试验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办好试验区。

试验区是一块金字招牌,要不断放大这个品牌的效应,增强试验区的吸引力,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到试验区,形成要素的集聚效应。

试验区也是一个谋求支持的大平台。

在省里确定的几个试验区中,对竹房城镇带的支持政策似乎不那么具体,硬措施相对少一些,但支持的面很宽,涉及的部门多,这为试验区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提供了很大空间。

要干成一番事业,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行。

竹房城镇带经济基础较差,更需要干事业的激情和热情;更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等不靠,扎实工作;更需要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魄,敢为人先,奋勇争先。

视野开阔了才有办法,思路新了才有出路,办法多了才有力度。

打造全域规划的优势,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竹房城镇带试验区规划,应该学习借鉴其他试验区的经验,打造自身规划的优势。

湖北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湖北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竹 房城 镇 带 城 乡一 体 化 试 验 区概 况 及 建 设
二 、竹房 城镇 带城 乡一体化 建 设面 临的发展 机 遇
打造 鄂 、豫 、陕 、渝 毗邻 地 区 区域 性 中心 城 市 的 战略 目标 和 “ 两带 一 区 ” ( 房 百公 里城 镇 带 、汉 江 生态 经 济 竹 带 、区域性 中心城 市 ) 的战 略布 局 是十堰 市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促 进 十 堰 经 济 社 会 又 好 又快 发 展 的重 大 举 措 。 作 为 “ 带 一区 ”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竹 房城 镇 带建 设受 到 省 委 、 两 省 政府 的 高度 重视 。竹 房 城镇 带 建 设给 山 区城 镇 一体 化 建 设 带来 了 契机 ,使 十堰 城 镇一 体 化建 设发 展 迎 来前 所 未有 的大 好机遇 。 1国家 主体功 能 区划带来 的发 展机遇 . “ 十一 五 ”规 划 纲要 明确 提 出 , “ 据 资 源环 境 承载 根 能力 、现 有 开发 密 度和 发展 潜 力 ,统 筹考 虑 未来 我 国 人 口 分布 、经 济 布局 、国土 利 用和城 镇 化格 局 ,将 国土 空 间划 分为 优 化开 发 、重 点开 发 、限 制开 发 和禁 止开 发 四类 主体 功能 区 。 ”按 照 国 家 主体 功 能 区划 分 ,十 堰被 列 入 全 国 2 2 个 限制 开发 区域 之 一 。 同时 ,十堰 也是 南 水北 调 中线工 程 核 心 水源 区 、 “ 国家 级生 态示 范 区”和 “ 西 北 山区 国家 鄂 级 重 点生态 功能 保护 区” 。上述 主体 功能 定位给 十堰 提 出了 如 何 解 决 环 境 、资 源 的承 载 能 力 与 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 矛 盾 , 既 保 护生 态环 境 又实 现科 学 发展 的 考题 ,但 这 样 的定 位 也 必 将 带来 国家 对 这一 区域 发 展在 政 策 、财 力 、基础 设 施投 入 等方面 的支持和倾斜 ,对促进 十堰山 区经济社会 发展带 来 良机 。这就 需要我们进一步 转变发展理念 ,创新 发展方式 。 2鄂 西 生 态文 化 旅游 圈 战 略 的实 施 ,对 十堰 城 乡 一体 . 化建 设将起 到 强力推 动 当前 ,省 委 省政 府正 在 着 力推 进 鄂 西生 态文 化 旅 游 圈 建设 ,已初 步形 成 B 西生 态 文化 旅 游 圈发展 总体 规 划》, 明确 了鄂西 圈作 为 “ 中华 民族 可 以永 续利 用 的 洁净 水 资源 与清 洁 能源 供给 基 地 、民族 民间文 化 遗产 保 护 与 区域 经济 社会 整体协 调发 展试验 示 范区 、东亚北 纬 3 0度 区域生 态 多 样性 保护 示 范 区 、全 国 生态 旅 游发 展和 旅 游扶 贫 工 作 的典 到9 0万 人 ,其 中 ,县 城和 集 镇常 住人 口 6 o万 人 ,城 镇化 型示 范 区” 的战 略新 定 位 。作 为鄂 西生 态 文化 旅 游 圈 的核 率 7 %。生产 总值 、财 政 收入 、工 业 产值 、社 会 消费 品零 心板块 和重要 支撑 ,十堰 面 临绝好 的发 展机遇 ,乘 势 而上 , 0 售 总额 、城 镇居 民人 均 可支 配收 入 等五 个翻 一 番 ,全 社会 把 丰 富 的 旅 游资 源 开 发 出来 ,紧 密 结 合城 乡 一 体 化 建 设 , 固定资 产投 资翻 两番 。社 会 事业 健康 发 展 ,基础 设 施 逐步 用 旅 游 的大发 展 来促 进 新农 村建 设 ,实 现城 乡一体 化 发 展 I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广泛领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现代城市化进程速度与质量的关键问题,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尤显重要。

标签: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势和思考前言据统计,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

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

小城镇的发展,即城市化就是农业的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镇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主要包含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空间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几方面。

我国目前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及城市化水平超过40%),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1、小城镇类型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如何划分小城镇的类型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常认为小城镇的类型划分应以它在的国家发展及城市化中的功能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小城镇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对这些功能的不同方面的侧重,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

有的人认为可以包括小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未建制的集镇;有的认为,是县城和建制镇;又有的认为,是建制镇和集镇,不包括县城;还有的认为,小城镇是一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的早已客观存在的聚落,无须再做划分。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

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把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的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

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城镇汇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

小城镇现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发展小城镇的九大问题与对策

发展小城镇的九大问题与对策
研究者们还指出了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其他一些问题,如部分发展较快的小城镇的行政建制与其实际规模不符;小城镇的内部区划不合理;缺乏技术和人才;发展特色不明显;建设部门对小城镇“重建设,轻管理;重规划,轻落实”等等;
在对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人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有操作上的原因,有政策上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所以,要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操作、政策、体制都有待于调整和完善,要从多方面入手;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进城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的重点是建立小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既无后顾之忧,又有进城之乐;
对策九,改革小城镇行政制度,完善政府职能;专家们指出,搞好小城镇的建设管理,必须实行以增强镇政府总揽全局能力为内容的改革,政企分开,事权财政统一,完善政府的功能;
除以上对策外,专家们还提出,小城镇的发展应注意土地的集约使用、水资源条件、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城镇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对策七,修订设镇标准,明确城乡界线,引导镇区合并;我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设镇标准较低;再加上一些未达标而设置的镇,使建设镇的数目大增,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提高设镇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在修订的标准中除人口指标外,应增加经济指标,如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通过对指标体系的修订,使小城镇的质量得到提高;
九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城镇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在新设的建制镇中90%以上是撤乡建镇,通过改变名称,使镇的数量增多;陈酒新封所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根本的一点是小城镇的城市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要;
问题一,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无序,出现了过于密集、规模过小的状况;撤乡设镇使一些不够设镇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乡也变成了镇,据测算,大约有1/4以上的镇达不到设镇标准,造成了“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城又像村,村又像城”的现象;

汉中市发展竹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汉中市发展竹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水 竹 、斑竹 、绿 竹 、黑 竹 等 。上 世 纪 中后 期 从 江 策。优化产业投资环境 ,把浙江、福建等地的竹 西、湖南引进的楠竹在南郑 已 成片、成林 ,回龙寺 产 业 技术 、市 场 、 人才 吸 引 过 来 ,加 快 汉 中竹产
三农 ”工作 中,组织开展竹子扶 的楠竹园向人们照示出治山、治水、兴业致富的金 业的发展 。在 “ 贫行动 ,把竹材推广 与流域治理、退耕还林 ,小 光大道。 汉中在机遇面前也面临严峻挑 战:①秦 巴山 城 镇 建 设结 合 起 来 ,让 竹 产 业 成为 汉 中 的一 大特 区是汉水流域 的源头 ,是 南水北调 中线 的水源 色经济 。
市上组织农林水土科技环保计划等部门和相关专家对境内河流山川地质气象地方毛竹品种及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科学论证把发展毛竹生产及竹产业纳入市上十一五规划因地制宜宜竹则竹规划布局积极争取国家水源地保护重点工程项目扶持把毛竹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维普资讯
科教论坛
汉中科技
地 。环境怎样 ?关系到汉 中改革开放人文形象。
4 进行分 类指导 、科学种 植 。 (下 转 1 页 ) 7

l — l
维普资讯
科教 论坛
了市 场供应 ,又增 加菜 农收入 。
பைடு நூலகம்
汉中科技
20年 6 06 第 期
县蔬 菜技术力 量 ,除 了县 、乡成 立相 应的机 构外 ,
宾 ,还有 江 西 、湖南 等地 区毛竹 产 业 蓬勃 发展 ,
农民较快的走上致富路 ,对我们启示很大。
迎的材料 。为发展汉 中竹产业 ,部分市政协委员 和农 林专 家提 出以下建议 :
退耕还林 ,以竹代木 ,以竹胜木。市上组织农、 汉 中具有发展竹产业得天独厚 的条件和广 阔 1 空 间 :①竹 自然 景 观 的 多样 性 。北 有 国 家级 佛 坪 林 、水、土、科技 、环保 、计划等部 门和相关专 自然保护 区,成片竹林 为濒临灭绝 的大熊猫提供 家对境 内河流 、山川、地质 、气象 、地方毛竹品 了生存繁衍的先决条件。南有镇 巴5万亩原始竹 种及种植情 况进行调查 ,科学论证 ,把发展毛竹 O 十一 五 ” 规划 ,因地 制 海至今还是未开 发的处女 地 。②竹 文化 的多样 性 。 生产 及 竹 产 业纳 入 市 上 “ 汉 中人和竹子有 着深厚 的文化情 结 。竹屋 、竹桥 、 宜宜竹则竹 ,规划布局 ,积极争取国家水源地保 竹篱笆、竹篮、竹水车、竹床 、竹席 、竹桌、竹 护重点工程项 目扶持 ,把毛竹变成农民脱 贫致富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描述小城镇发展是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 人口流失问题:由于小城镇相对缺乏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设施,大量人口流失至大城市,导致小城镇人口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2. 基础设施不完善:小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潜力。

3. 产业结构单一: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缺乏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能力。

4. 公共服务不足:小城镇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或者来到小城镇工作和生活,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

同时,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小城镇的人力资源质量。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状况。

建设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加强供水、供电设施建设,保障居民和企业的基本需求。

3. 推动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小城镇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小城镇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小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丰富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 加强政府规划和管理能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小城镇发展的指导和监督。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2024年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保障农民工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然而,由于各地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在2024年制定一份全面细致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计划,以推动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规划1. 提高小城镇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

2. 支持小城镇经济发展。

通过引进外部投资、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等手段,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3. 加强小城镇治理能力。

通过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小城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具体计划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修建或改扩建城市道路、农村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提高小城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2)提升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设备。

加大对小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资,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和工业发展需求。

(3)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加强城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2.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1)推进教育公平。

加大对小城镇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设施修缮等工作。

(2)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建设或改扩建小城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丰富小城镇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 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1)发展现代农业。

鼓励小城镇发展适宜的农业产业,引导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产业。

(2)支持小城镇工业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引进重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小城镇的产业竞争力。

(3)培育服务业。

推动小城镇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旅游、餐饮、商贸等行业的繁荣。

4. 提升小城镇治理能力(1)完善城镇规划体系。

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确保城镇建设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

竹林关小城镇情况说明

竹林关小城镇情况说明

竹林关小城镇建设对照评选标准相关情况说明竹林关镇为丹凤县的东南门户,是一个“一鸡鸣三县、两河注一关”的边贸重镇,这里曾是“水陆通荆襄,驼马入蓝关”的水旱码头,商贸活跃,因竹子居多而得名。

改革开放以来,竹林关大开关门,招商引资,稳农兴商,先后被树为省、市级文明集镇和文明市场,被誉为陕南集镇建设的一颗珠。

竹林关镇辖20个村,95个村民小组,7998户,28367人,有耕地23325亩,总面积212.73平方公里。

城镇人口达8500人,集镇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

沪陕高速公路在此有出口,丹竹公路、山郭公路穿境而过。

丹江河、银花河交汇于竹林关镇政府驻地竹林关村,水力资源丰富。

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1、城镇规划布局合理,是历史文化名镇,有特色街区及自然文化资源(遗产)的乡镇。

古建筑有城隍庙、桃花公主庙、杨乃庄祖师庙、青龙山娘娘庙、月亮台祖师庙,均住有道士,常年香客不断。

有丹江码头、丹江漂流等人文景观。

革命纪念地有红三军遗址杨泗庙,南丈沟革命烈陵园。

2、我镇城镇空间布局合理,以中心街、丹水街、康乐街、老街、山郭公路、竹中路、窑沟路、打柴沟8条路组成,功能分区明确,突出地方特色,分别有蔬菜市场、肉食市场、综合市场、水毁市场小吃街等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市场。

3、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符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纳入规划程序管理。

新旧镇区规划有机衔接、有效融合。

我们将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今年以来共硬化巷道4900米,铺设下水管道3000多米,房屋涂白385户51100平方米,修建清洁厕所210个,修建便民桥10座;江北新区是我镇小城镇建设和陕南移民相结合的重点工程,目前已按照“一江两岸”(两岸指江北新区和竹林关老街区)的规划,拉大城镇框架,三年内将竹林关城镇人口聚集到16000人以上。

该工程搬迁人口多,基础设施配套任务重,我们采取整体规划一步到位,移民搬迁分年实施的办法,计划分三年实施,其中2011年计划搬迁300户,1268人;桃花谷建设是今年镇上十大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已打通宽25米桃花路900米,完成民居改造17户,栽植桃树1万余株。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小城镇建设论文(一):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助力镇宁同步小康摘要:镇宁自治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镇宁自治县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按照“全域镇宁、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大力建设以“五型城市”为载体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

应势而谋提高城镇化质量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

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构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

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

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

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

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关于家乡文化环境的建议书优秀

关于家乡文化环境的建议书优秀

关于家乡文化环境的建议书优秀关于家乡文化环境的建议书优秀1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美丽的竹林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近年来,随着桃花谷流域综合治理的启动、江北移民新区的建设和美丽乡村打造工程的开始,竹林关整体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商贸古镇、修竹碧水、万亩花海、文明家园”特征鲜明的“画里乡村”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无论是竹林关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还是文化教育、人居环境,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

但是,在这个我们共同生活的城镇里,依然有一些不和谐音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处停车、随意摆摊、随便损坏公共设施等等。

因此,为推进城镇文明,使竹林关景区的环境更加美丽,同时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在这里向朋友们提出八条倡议:一、人人做到不随地吐痰、不践踏绿地、不乱扔垃圾、不乱停乱放、不毁坏公共设施。

二、自觉积极制止身边的不文明现象。

不断增强“竹林关镇小主人、美丽城镇小卫士”的自豪感。

三、主动拿起扫帚、铁锹,清扫周围街巷垃圾,清理乱堆乱放、种花种草,让我们的环境更加整洁。

四、用勤劳的双手净化庭院,美化生活,做到垃圾进桶、污水进坑、庭院内外干净整洁。

五、要爱护一草一木,不踏草摘花。

六、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凶。

七、不在银花河、丹江河等河流附近或河中倒垃圾,防止水源被污染。

八、希望家长朋友注重对子女的环境教育,增强其环境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珍惜环境的生活习惯。

举手投足,关系竹林关形象;点点滴滴,折射文明素质。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为竹林大地清一方净土!我们相信,明天的竹林关,环境会更加优美,经济会更加发达,社会会更加和谐!建议人:___时间:20__年__月__日关于家乡文化环境的建议书优秀2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家乡——墨江,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我爱我的家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也发生在这里。

原来清凉的微风似乎跑到了哪里躲了起来,伴随而来的是滚滚热浪,在烈日下到处都是打着伞、擦着汗的人们,人们脸上似乎根本找不到什么笑容,好像都是想早点走出这热的海洋。

猪沼竹苗木“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研究报告共55页word资料

猪沼竹苗木“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研究报告共55页word资料

2019年湖南省澧县猪-沼-竹-苗木“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 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 (3)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4)1.3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4)1.4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7)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1.6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9)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10)2.1 承担企业概况 (10)2.2公司经营宗旨 (10)2.3公司的发展目标 (10)2.4 项目的技术基础 (11)2.5项目情况介绍 (7)第三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3.1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11)3.1.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1)3.1.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2)3.2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13)3.2.1湖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13)3.2.2发展我省农业循环经济措施 (15)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17)4.1产品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 (17)4.1.1我国生猪供求状况 (17)4.1.2楠竹产业发展状况 (18)4.1.3苗木市场需求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产品的价格预测 (20)4.3公司进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竞争优势 (20)4.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1)4.5项目前景 (22)第五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22)5.1 资源和原材料 (22)5.2项目选址原则 (22)5.3场址选择 (23)5.4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24)第六章产品技术方案 (25)6.1猪场工厂化技术方案 (26)6.1.1总体布局 (26)6.1.2生产区的规划 (27)6.1.3 养猪工艺流程 (32)6.1.4猪场建设成本 (32)6.2 沼气生产采集技术方案 (33)6.2.1建设标准 (33)6.2.2建设成本与收益 (34)6.3 沼肥培育楠竹方案 (35)6.3.1基本情况 (35)6.3.2技术要求 (35)6.4沼肥培育花卉苗木竹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打造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的思考

打造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的思考

打造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的思考长宁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文毅中国竹子之乡——长宁县地处川南腹地,县城距成都、昆明、贵阳、重庆四大省会城市均300余公里。

县城雅致秀美,是蜀南竹海的序景区、四川省首个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

2010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

为抢抓当前良好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先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新型城镇化和旅游国际化进程,我县依托生态、资源、区位三大优势,提出了将县城打造为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的战略目标,力争将长宁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生态经济强县、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渝经济区的生态产业之城。

一、挖掘内涵,做好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整体规划中国竹生态养生名城,即:“竹、山、水、林”和城市交相辉映,形成“竹在城中、城在海中、人在景中、竹城相容”,包含“康疗、康体、康农、康乐、康居”为一体,多中心、组团式、人性化、低碳化,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健康养生城市体系。

(一)整体目标。

坚持模式和业态的创新,围绕浓郁的竹生态养生文化、优美的生态养生环境、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等核心要素,积极寻求品牌突破。

依托蜀南竹海,构筑以温泉养生、森林氧吧养生、乡村旅游体验养生为特色,以养生旅游为龙头,集养生地产开发、养生文化传播、养生疗养居住、养生产品开发为一体,涵盖康体、康居、康乐、康农、康疗、康食等内容的养生体系,建设川南商务之城、旅游度假之城、养生宜居之城和健康产业之城。

(二)功能分区。

根据县城的战略定位以及策划成果,最新修编的《长宁县城市总体规划》把县城按功能划分为“三轴、六区、三节点”。

三轴:淯江生态发展主轴、碧玉溪景观发展轴、长江大道(江长路县城段)发展轴;六区:中部行政核心区、北部高铁新区、南部商旅服务区、东部田园新区、西部城市未来拓展区和宋家坝生态工业园区;三节点:东山湖城市主入口形象景观节点、三里半旅游服务文化节点、高铁站交通旅游服务节点。

改革引领、实干驱动,全力打造临空生态小城市

改革引领、实干驱动,全力打造临空生态小城市

改⾰引领、实⼲驱动,全⼒打造临空⽣态⼩城市 国家发展改⾰委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意见》⽂件精神,加快推动培育中⼩城市、特⼤镇功能拓展和⾏政管理体制改⾰,我委近⽇召开新⽣中⼩城市培育专题研讨会。

两省⼀县九镇共12个地⽅做了交流发⾔,浙江省、吉林省分别介绍了中⼩城市和重点镇培育情况,浙江省苍南县介绍了同步推进龙港镇“⼤部门制”改⾰和⼩城市培育的做法,⼴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等9个特⼤镇分别介绍各⾃的经验和做法。

辜胜阻、李铁、丁元⽵等专家参会并对这些地区的探索和经验做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

新⽣中⼩城市培育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提升质量增加数量为⽅向,加快发展新⽣中⼩城市。

推进新⽣中⼩城市培育,是当前经济下⾏、民间投资下降背景下扩⼤有效投资的重要途径。

推动特⼤镇设市,是完善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扩⼤内需的有⼒抓⼿。

各地的探索和实践,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特⼤镇品质、促进产城融合等内容,有⼒地推进了特⼤镇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了新⽣中⼩城市的培育,这些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媒体推出这些案例,供⼤家更好地交流和研讨。

新型城镇化建设系列(新⽣中⼩城市培育专题)报道之⼋: 改⾰引领、实⼲驱动,全⼒打造临空⽣态⼩城市 李哥庄镇位于胶州湾北、地处青岛市半⼩时经济圈,西依青岛市母亲河——⼤沽河,与胶东国际机场隔河相望。

镇域总⾯积75平⽅公⾥,辖41个村、3个居委会,总⼈⼝12.8万⼈,建成区⾯积16.8平⽅公⾥、建成区⼈⼝9.3万⼈,城镇化率73%。

⾃2005年成为国家第⼀批发展改⾰试点镇以来,李哥庄镇始终以“⼈的城镇化”为核⼼,全⾯实施⼈⼝、改⾰、设施、服务、产业、规划“六⼤驱动”战略,逐步实现了从“镇”到“城”的转变。

经过多年的试点发展,李哥庄镇成为“中国制帽之乡”、全球⾼端假发制造基地、青岛市饰品⽣产销售中⼼;成为⼭东省经济发达镇⾏政管理体制改⾰试点镇和青岛市第⼀批⼩城市培育试点镇,荣膺“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镇”、“⼭东省⾸批新型城镇化试点镇”等称号。

关于发展小城镇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小城镇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小城镇的几点思考
赵贵霖
【期刊名称】《新长征》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关于发展小城镇的几点思考赵贵霖小城镇作为城乡的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较完整的基层单位,也是农村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连接城乡市场经济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建设好小城镇,对发展农村二、...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赵贵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1
【相关文献】
1.加快发展小城镇培植新的增长点--江苏省盐城市发展小城镇纪实 [J], 卞桃华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 --关于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几点思考 [J], 王萍
3.关于发展小城镇的几点思考 [J], 俞燕山
4.低碳发展小城镇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J], 周频
5.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兼谈发展小城镇与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J], 何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的四个关系

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的四个关系

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的四个关系
单观林
【期刊名称】《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9(000)019
【摘要】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的关系。

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规范、发展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不能盲目割裂,单纯就镇建镇。

在推进小城镇建设时,要综合考虑本地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人情风貌,有意识地规划、引导、培育一批专业大市场。

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

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做好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当集中的引导工作。

依托
【总页数】1页(P28-28)
【作者】单观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语文主题阅读学习应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 [J], 黄凌云
2.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J], 王中山
3.正确处理档案工作中的四个关系 [J], 段晶晶
4.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J], 雍定鸿
5.央行: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面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 建设美丽竹林风景线

全面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 建设美丽竹林风景线

全面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建设美丽竹林风景线

【期刊名称】《绿色天府》
【年(卷),期】2022()1
【摘要】广安,栽竹用竹传统由来已久。

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调研的指示精神,广安全面推动竹产业转型发展,使竹林既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又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竹林72万亩,其中慈竹51万亩、白夹竹12万亩、麻竹6万亩、撑绿竹3万亩;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23万亩,其中广安区3万亩、华蓥市12万亩、邻水县3万亩;打造竹林小镇2个、翠竹长廊2条、竹林人家5家;培育竹材加工企业10余家,竹笋加工、竹工艺品加工企业各1家,打造“尖尖笋”、“爽竹”“馋中馋”“竹状元”等一批特色竹制品品牌;实现竹业
年综合产值2.4亿元。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无
【作者单位】广安市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转型腾飞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智慧、宜居、文化、美丽陈江——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陈江街道改革创新发展侧记
2.高度重视竹林基地规划推进竹业持续健
康发展——赵良平副司长在2002~2010年全国竹林基地建设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3.全面贯彻落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精神助推洪雅竹产业高质量发展4.做“竹”文章建设乡村美丽竹林风景线5.建设美丽竹林风景线擦亮竹产业金字招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竹林关四位一体建设的思考
学习十八大精神调研文化邢渭林
2010年以来,竹林关镇迎来了新一轮机遇发展期,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桃花谷水保生态示范园,陕南移民新区已初具规模,正在实施的州河北林业产业示范园登山步行道和即将实施丹江银花河水资源开发、老城改造将着力打造旅游、商贸两岸三地等四位一体的丹凤第二副中心。

下面就其成效、问题、建议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建设的成效
1、桃花谷生态旅游示范园。

该园是全省创建的第一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国家南水北调源头水保示范工程。

2011年3月开始建园,2012年3月被省上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8月被省水利厅授予省级水保科技示范园,正在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水保科技示范园。

园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由科技园、生态园和农业园组成。

2、陕南移民江北新区建设。

竹林关镇江北移民示范新区是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陕南移民搬迁示范点,总占地619亩,计划安置3381户14000余人。

去年以来陆续启动建设的一二三期共占地295亩,总投资2.68亿元,可安置1500户。

其中一期占地85亩13栋安置408户,已有120户入住;修
建大型牌楼两座,建成银花河二桥和水河沟景观桥,洞底一桥加宽改造正在施工;二期占地110亩建房18栋692户,配套有社区、幼儿园、超市正在粉刷,路网等配套设施项目完成规划设计;三期占地100亩,计划安置400余户。

3、竹林关老城区建设。

老城区详规已完成规划设计,含竹林关村、洲河北村和桃花谷三大块;对主干道老街620米、窑沟350米、大柴沟540米道路进行了硬化,补修中心街、老街破损路面共132米;投资80万元硬化老街351米并铺设了下水管道;投资40万元,铺设人行道路沿砖410米;铺设主排水管道2400米,支干道16572米。

4、州河北林业产业示范园建设。

洲河北林业产业示范园项目地处州河北村后坡,东至洲河北隧道口,西至李家梁山脊,涉及一个台(后坡台)两条沟(李家沟、水泉沟)三道梁(李家梁、西平岭、水泉沟梁),占地面积1000余亩。

已流转土地706亩修建林业产业示范园。

目前已修建上山道路2公里,规划建成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将根据陕西林业气候分布特点,设置几个区域,栽植樱桃、柿子、核桃、枇杷、杏、板栗等各类果树20000株,侧柏30000株,修建广场、新街各一个。

完成山门广场征地拆迁任务,供水供电工程基本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
1、搬迁移民就业问题。

搬迁户中有三分之一是真正手中有钱,具备了搬迁条件,三分之一是觉得政府补贴6万元,
不搬吃亏,不搬再没有机会了,需要贷一部分款,还有三分之一是为孩子读书方便或给孩子结婚。

这部分人群中,手中只有交报名费的两万元,其余全靠临时借贷,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信用社的总贷款达500万元,搬迁户占了大部分。

这种情况将形成另一种二元结构,房屋买在镇上,人在外打工或住在老家,势必是新城成为空城或季节城,年关或孩子读书时有人,年后无人。

2、失地农民问题。

洞底村失地农民三分之二群众连菜地也没有,没地种,自然也没有活干,年轻外出打工,年龄大的尤其是56至70岁年龄段,打工没人要,在家无事干,单靠养老、保险的55至60元解决不了生活问题。

3、桃花谷管理问题。

经过三年的建设,各类果树已经挂果,到采摘时间需要大量管理人员,管理费用没有款项支出,如果不加强管理,任由采摘,对园区设施及树木可能造成伤害。

4、老街区改造。

如果大拆大建,一味的追求新的楼房和城市化模式,而不注重保护原有风格,将会使竹林关迷失方向,失去小城镇的魅力和古老的风格。

竹林关建楼在速度、规模、风格能与外界在同一水平线吗?
三、建议与思考
1、完善社会保障。

加快社区建设步伐,使失地农民早日成为居民,享受居民待遇,使他们生活有保障。

2、开发与保护并重,深层次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1)引进企业落户。

沪陕高速在竹林关有出入口,交通方便,可将一些技术化程度不高的企业引进,让失农民和搬迁人员就地就业,使生活有固定的收入来源。

(2)开发传统手工产品。

发挥当地资源,将原有草垫、草凉席、草鞋、竹编等传统手工产品挖掘改进,寻找销路,让留守老人、妇女有活干、有收入。

(3)保护开发竹林关古关原貌。

将老城区的固有风格保护纳入生态宜居旅游示范区日程,以保护为主,以竹林关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游客,有传统手工产品卖给游客、有较好的服务对待游客,让人一游不忘还想再来。

(4)打造一批文化建筑遗址。

开发保护杨泗庙、城隍庙、邢家村、张奎旧居、刘长宗旧居、王家大院等一批有文化符号的老建筑,显示竹林关厚重的文化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