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_手阳明大肠经穴
(完整版)穴位歌诀大全,推荐文档
《针灸学》歌诀(一)十四经经穴歌01、手太阴肺经经穴歌(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02、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03、足阳明胃经经穴歌(共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庭厉兑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04、足太阴脾经经穴歌(共21穴):足太阴经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开,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05、手少阴心经经穴歌(共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穴,神门少府少冲寻。
06、手太阳小肠经经穴歌(共19穴):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数,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07、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歌(共67穴):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挟脊第一行,直下风门肺俞长,又厥阴俞与心俞,督俞膈俞俱一行,肝胆脾胃接三焦,肾俞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骶后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挟脊第二行,魄户膏肓神堂走,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乃胃仓,肓门志室续胞肓,二十一椎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到,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阴小趾旁。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循行方向:从手到头
起止穴:商阳——迎香
联系脏腑:肺,大肠,下齿,鼻
手阳明大肠经表里——手太阴肺经
同名——足阳明胃经。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
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
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zhuo)抵鼻,至目内,斜络于颧。
循行方向:手——头
起止穴:少泽——听宫
联系脏腑:心,小肠,胃,鼻,咽,目,耳手太阳小肠经表里——手少阴心经
同名——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
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聉。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
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循行方向:手——头
起止穴:关冲——丝竹空
联系脏腑:心包,三焦,耳,目
手少阳三焦经表里——手厥阴心包经经同名——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及穴位图(1)
手阳明大肠经及穴位图(1)经脉扩散的区域,本是指四肢部,是经气汇聚的重心。
根是指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经气循行会合的根源,结是指躯干部的有关部。
《经》言:“所出为井,所熘为荥,所注为俞,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脏六腑“井荥俞原经合”所主之病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洩。
”其中原穴为气留止之处。
阳经经长,多一原穴,则俞穴专司原气之俞注,原穴专司原气之留止;阴经无原穴,则以俞为原,乃一穴兼领俞穴与原穴之两种功能也。
手阳明大肠经五俞穴:井、荥、俞、原、经、合六穴(阳经比阴经多一原穴),在五行上分属金(商阳穴)井主治心下满,水(二间穴)荥主治身热,木(三间穴) 俞主治体重节痛,火(阳谿穴)经主喘咳寒热,土(曲池穴)合主治逆气而洩。
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为合谷穴。
《难经》第六十六难云:“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
”原穴既为原气在经脉中留止之处,故较其他井荥俞经合等穴之功能,尤显重要。
以上的穴位皆位于四肢肘膝以下,是临床上常用的穴道。
读者如能善用按摩、指压、推拿、拍击……这些穴位,用于自我保健,对于做好防病、防疫,每天实施,可刺激、强化自身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及防病的能力。
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絡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
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
经中穴道起自手食指內侧末端指甲旁之商阳穴(井穴),经二、三间穴(输穴)至拇指、食指根虎口处之合谷穴(原穴),腕中凹窝为阳谿穴(经穴),沿腕后三寸为偏历穴(疗穴),再经温溜、下廉、上廉穴,至曲池穴前二寸手三里穴(疗穴),曲肘时肘边凸起高处是曲池穴(合穴)。
再经肘髎穴、手五里,至手臂肘上七寸三角肌下为臂臑穴(疗穴),至肩峰前方举手凹窝处为肩髃穴(疗穴),再经肩锁关节凹陷处巨骨穴上行,于锁[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商阳井穴,属金。
[別名] 绝阳,而明。
[穴义] 大肠经经气由体內外出体表。
[名解]1)商阳。
02_手阳明大肠经穴
位置: 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与水沟穴相平处。当水沟旁5分, 上颌骨尖牙窝部。《针灸甲乙经》:“在直鼻孔3下,侠水沟傍五分。”...
迎香 (LI20 Ying xiang)
位置: 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禾髎上,鼻下孔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孔傍五分”;《千金要方》:“禾髎上一寸”;《针方六集》:“当约口纹”。
「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肘髎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禾髎 迎香
商阳 (LI1 Shang yang)
位置: 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1分处。《灵枢·本输》:“大指次指之端也”;《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针灸集成》:“与第一节横纹头相直”;即食指指甲廓桡侧角后旁1分凹陷处。 ...
上廉 (LI9 Shàng lián)
位置: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手三里 (LI10 Shǒu sān lǐ)
位置: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曲池 (LI11 Qū chí)
位置: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天鼎 (LI17 Tian ding)
位置: 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的中点处。《针灸甲乙经》:“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直扶突后一寸”;《针灸资生经》:“气舍后一寸。”...
扶突 (LI18 Fu tu)
位置: 颈外侧,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灵枢·寒热病》:“婴筋之后”;《针灸甲乙经》:“在人迎后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迳取结喉旁开三寸。...
2.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解
偏历:偏,指侧旁与倾斜。历,指行走与经过。言经穴皆位于前臂之偏旁,并 从此分出旁支、斜络于太阴也。杨上善曰:“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 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经络腧穴学基础之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解
温溜 WēnIiū (LI 7)
【标准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特异性】手阳明经之郄穴。 【功用】清热理气。 【主治病症】1.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舌炎,腮腺炎;2.其它: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下腹壁 肌肉痉挛,前臂疼痛。3.本穴在消化道溃疡穿孔时常出现压痛,与它穴配合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刺灸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向手部放散。 温溜:温,温暖。溜,通流,通留。功能温经发汗,又为袖手取暖留止之处。此穴具有温经发 汗、疏风散寒之功。袖手取暖在此亦常留而不去也。 若握拳视此处肌肉(桡侧腕伸侧)隆起如蛇头,此头向下,经脉由此而上。
迎香:迎,迎接。香,芳香。谓其功能通鼻塞,知香臭。
《灵枢经》“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金针梅花诗钞》:“善通鼻塞号迎香。”肺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鼻塞 得通,则为香为臭自可迎而知之矣。
经络腧穴学基础之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解
偏历 piānIì (LI 6) 【标准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功用】清热利尿,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1.五官科系统疾病:鼻衄, 结膜炎,耳聋,耳鸣,牙痛;2.其它:面神经麻痹,扁桃体炎,前臂神经疼。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肩髃
肩颙:肩,项下的部位。髃,同隅,角也,肩前也。指穴当肩头三隅角也。
《类经》“肩端骨罅为颙骨”此穴在肩之颙骨,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
经络腧穴学基础之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解
手阳明大肠经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介绍
手阳明大肠经和肺经的关系非常密切,它是肺和大肠的保护者。
阳明经起于食指末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经过肩,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入属大肠。
又经颈部入下齿,过人中沟,
止于鼻侧。
手阳明大肠经经络穴位
商阳穴
二间穴
三间穴
合谷穴
阳溪穴
偏历穴
温溜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手三里穴
曲池穴
肘髎穴
手五里穴
臂臑穴
肩髃穴
巨骨穴
天鼎穴
扶突穴
口禾髎穴
迎香穴
手阳明大肠经运行时间
卯时(5:00~7:00)
手阳明大肠经作用和功能
《灵枢·经脉》中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主津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
手阳明大肠经相关疾病
脏腑症:肠鸣腹痛、便秘、腹泻、脱肛等。
大肠气绝时会出现腹泻不受控制。
经络症:大肠经不畅通时,食指、上肢及手背、后肩等经络循行的部位会出现疼痛、酸胀、麻木等症状。
日常如何养护手阳明大肠经
肺脏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白开水,然后赶紧去厕所把一晚上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
每天在卯时,大肠蠕动,在此时怕打大肠经巡行路线的穴位,尤其是二间、曲池、合谷等穴位,每天1次,可以促进毒物、渣滓排出。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十二经脉之一。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概述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
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引。
循行路径①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②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③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铡前边(手五里、臂臑),④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⑤下入缺盆(锁骨上窝),⑥散络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上行的一支:⑦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
经中穴道起自手食指内侧末端指甲旁之商阳穴(井穴),经二、三间穴(输穴)至拇指、食指根虎口处之合谷穴(原穴),腕中凹窝为阳溪穴(经穴),沿腕后三寸为偏历穴(疗穴),再经温溜、下廉、上廉穴,至曲池穴前二寸手三里穴(疗穴),曲肘时肘边凸起高处是曲池穴(合穴)。
再经肘髎穴、五里,至手臂肘上七寸三角肌下为臂臑穴(疗穴),至肩峰前方举手凹窝处为肩髃穴(疗穴),再经肩锁关节凹陷处巨骨穴上行,于锁骨上窝中点上一寸许之天鼎穴,上经喉结正中旁三寸是扶突穴,上行至人中旁五分为禾髎穴,止于鼻翼旁五分之迎香穴(疗穴)。
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部分:手阳明大肠经起自手太阴肺经母指桡侧指甲角端后一分许之少商穴,其支者络入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
(2)手阳明大肠经部分:由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循食指而上,经二、三间穴,至两骨间之出合谷,上两筋间之阳溪穴,循手臂而上至偏历、手三里穴,入肘外廉之曲池穴,上臑外前至臂臑穴,上肩至肩髃穴,而巨骨穴。
手阳明大肠经-中医本
大幅度曲肘时,正当肘横纹的外侧端; 前臂微屈时,位于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近治作用—上肢不遂,手臂肿痛
热证:发热、咽喉肿痛
【主治】
远治 作用
皮肤病:瘾疹、湿疹
腹痛、吐泻等胃肠病
特殊作用—高血压 全身祛风退热要穴
网球肘
荨麻疹
【刺灸法】直刺1~1.5寸。
肩髃穴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 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小结
经脉循行、主治概要 重点腧穴:合谷、曲池、肩髃、迎香、二间、三间、
手三里、手五里
取穴要点: 第一、二掌骨间取合谷; 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取曲池; 臂外展或平举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取肩髃; 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取迎香。
主治作用: 合谷治面口疾患、痛证;曲池治皮肤病;迎香治鼻炎。
手 阳明 大肠经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LI
(一)经脉循行
体表:从食指桡侧端沿上 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 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 对侧,在鼻翼旁与足阳明 胃经相接。
体内:络肺,属大肠。面 部支脉进入下齿龈,绕上 唇。
经脉循行原文
刺灸方法: 合谷孕妇禁针;迎香穴禁灸。
肠胃病:腹痛、腹胀、泄泻、便秘 头面五官病:齿痛、头痛、鼻衄、口眼歪斜 热病:感冒发热、中暑 皮肤病:瘾疹、湿疹 经脉循行部位病证:肩臂痛,上肢不遂
(三)本经腧穴
共20穴 重点腧穴 合谷、曲池 肩髃、迎香
合谷穴 (原穴)
【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 中点凹陷处。
简便取穴法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 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 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 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 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 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 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 肺,下膈,属大肠。
十二经络图之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络图之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
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
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
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
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
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
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
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
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
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二十个,脸部有迎香、水沟。
脖子部有扶突、天鼎。
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
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
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1) 商阳shāng yáng[定位]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 1.肘臂疼痛 2.麻木拘挛。
【刺法】直刺0.5~1.0寸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13.手五里 Shǒuwǔlǐ (LI 13)
【定位】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肌。浅层布有臂外侧 下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侧副动、静脉和桡 神经。 【主治】 肘臂挛急,疼痛,瘰疬。 【刺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0寸。
商阳
商阳
骨间背侧肌
厚德 精术 继承 创新
2.二间 Èrjiān (LI 2) 荥穴
【定位】微握拳,在示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一蚓状肌腱→示指近节指骨基底部。浅
层神经由桡神经的指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双重分布。血管有 第一掌背动、静脉的分支和示指桡侧动、静脉的分支。深层有正中神经的肌 支。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14.臂臑 Bìnào (LI 14)
【定位】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自然垂臂时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浅层布有臂外侧上、
下皮神经。深层有肱动脉的肌支。
【主治】 1.肩臂疼痛,颈项拘急,瘰疬。 2.目疾。
【配伍】 配合谷、二间、光明,治目疾。 【刺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本经一侧20穴,14穴分布于上肢背面桡侧,6穴 在肩、颈和面部。分别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 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 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 髎、迎香。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面、五官、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 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治疗热病常用商阳、合谷、曲池;治疗头面五官 疾病常用合谷;治疗胃肠病常用合谷、曲池;治疗咽喉病可用商阳、 合谷;治疗肩臂痛常用合谷、曲池、手三里、臂臑和肩髃;治疗鼻疾 常以合谷、迎香为主。针刺天鼎、扶突应注意角度与深度。
手阳明大肠经20个穴位位置图
⼿阳明⼤肠经20个⽳位位置图长寿之道就是要道法⾃然;只要配合时⾠作脏腑保养,即是最佳养⽣之道。
经络系统可以充分反应⽣命能量,相对应于⼀⽇⼗⼆时⾠,⽽体现天地⼈三者的互动,古圣说⼈体就是个⼩宇宙。
事实上,经络学说就是⼀种时空能量医学,我们如能彻底了解经脉⽓⾎循⾏原理,配合时⾠作脏腑保养,即可治病,防病、养⽣。
⼗⼆经脉养⽣法动态图⼿阳明⼤肠经分布于⼈体⾷指、上肢外侧前缘及肩、颈、颊、⿐侧,循⾏20个⽳位,⾸⽳为商阳,末⽳为迎⾹。
其中有6个⽳位在肩、颈和⾯部,其余14个⽳位则分布在⼿部及上肢背⾯的桡侧。
商阳⼆间三间合⾕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曲池肘髎⼿五⾥臂臑肩髃巨⾻天⿍扶突⼝⽲髎迎⾹⼿阳明⼤肠经起始于⾷指桡侧末端,循⾏于上肢外侧的前缘,经过肩,进⼊锁⾻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属⼤肠;⼜经颈部⼊下齿,过⼈中沟,⽌于⿐侧。
【主治病症】头⾯五官病症:⽬痛,⿐出⾎,⽛痛,咽喉肿痛,⽿鸣,⽿聋,头痛。
肠道疾病:腹痛,肠鸣,腹泻,痢疾。
经脉循⾏处不适:肩臂痛,上肢不遂,⼿指⿇⽊。
其他:热病,风疹,瘰疬,⽔肿。
⼿阳明⼤肠经与⼈体的肺和⼤肠有密切关系,所以疏通此经⽓⾎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
中医认为,⽓⾎的循⾏在⼗⼆时⾠⾥⾯各有旺衰,⼤肠经对应卯时,也就是说早上5~7时按摩⼤肠经最好,习惯早起的朋友不妨多按按⼤肠经以及相关⽳位,如合⾕⽳、曲池⽳、⼿三⾥⽳、迎⾹⽳等。
1.商阳⽳精确取⽳:在⾷指末节桡侧,距指甲⾓0.1⼨。
主治疾病:1 咽喉肿痛、热病。
2 ⽛痛、⽿聋。
3 ⼿指⿇⽊。
2.⼆间⽳精确取⽳:微握拳,在⾷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 咽喉肿痛、⽛痛⼝歪、⽬痛。
2 热病。
3.三间⽳精确取⽳:微握拳,在⾷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 ⽬痛、⽛痛、咽喉肿痛。
2 ⼿指肿痛。
3 腹胀。
4.合⾕⽳精确取⽳:在⼿背,第1、第2掌⾻间,第2掌⾻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1 腹痛、⽬⾚肿痛、咽喉肿痛。
2.手阳明大肠经
(1) 商阳 LI1 shāng yáng [定位]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伍] 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2) 二间 LI2 èr jiān [定位]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3) 三间 LI3 Sān jiān [定位]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 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配伍]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注为“输”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 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l)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5) 阳溪 LI5 Yáng xī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附注] 手阳明经所行为“经”。 (6) 偏历 LI6 Piān lì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解剖] 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 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2.手阳明大肠经
应用: 肩臂疼痛,肩凝配肩髃. 颈项拘挛(落枕)配强间.(《资生 经》:颈项强,臂臑,强间) 青盲,近视,目赤肿痛配睛明,承泣.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治目疾 向上斜刺,行合谷刺. 备考:手阳明,手足太阳,阳维之会.
肩髃
Jianyu LI15
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上臂外展或向 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取法:上臂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 前方的凹陷中. 作用:活血通络,疏风清热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 瘾疹,瘰疬.
手三里 Shousanli LI10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 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 作用:祛风通络,理气通腑.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痿痹,腹痛, 腹泻,腹胀,齿痛,失音.
应用: 齿痛配颊车. 失音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千 金》:喉痹不能言,手三里, 温溜,曲池,中渚,丰隆.) 上肢痿痹配合谷,外关,肩髃. 腹痛腹泻配上巨虚,天枢. 操作:直刺0.8~1.2寸.
曲池
Quchi
LI11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 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作用:祛风解表,清热凉血. 主治: 热病,咽喉肿痛,目赤痛,齿痛, 上肢不遂,手臂肿痛,风疹,高血压, 瘰疬,癫狂,腹痛吐泻.
应用: 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痛配合谷,外关. 风疹配风池,血海,足三里. 上肢瘫痪配合谷,外关,肩髃. 手臂肿痛配尺泽,天井,外关,合谷 操作: 直刺1~1.5寸. 备考:合穴.
5.操作要点 商阳浅刺或点刺放血. 合谷孕妇慎针. 迎香向上斜刺或平刺,不宜艾炷灸.
�
应用: 头面五官疾病 — 耳鸣耳聋配翳风,听宫. 外经病 — 腕臂痛配阳池,阳谷. 操作:直刺0.5~0.8寸. 备考:五输穴之一: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要穴主治歌(12穴)
◎手阳明大肠经要穴主治歌(12穴)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与肺相表里,为传导之官化物出焉传导化物通腹气。
大肠又可通调腹部气机,其端魄门亦为五脏使1.商阳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穴,别名绝阳,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出自于《灵枢·本输》。
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要治疗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等疾病,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商阳主刺卒中风,商阳有开窍泄热之效,治中风、热病汗不出胸满暴仆痰昏蒙,亦治昏厥、喘满咽喉肿起牙齿痛,大肠经贯颊入下齿,治咽喉肿痛、牙痛、痄腮指麻耳聋面颊肿。
本经为阳明多气多血,可通经治手指麻木及耳聋2.二间穴,经穴名。
出《灵枢·本输》。
别名间谷。
属手阳明大肠经。
荥穴,五行属水。
位于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微握拳取之。
布有桡神经的指背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动、静脉的指背及指掌侧固有动、静脉。
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
—般直刺0.2—0.3寸。
3.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本输》,别名少谷。
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
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痛,胸腹满,气喘,热病,手背红肿等病症,直刺0.5~0.8寸。
二间三间治颌肿,二间三间可疏阳明经气,治颌肿、目痛鼽衄齿喉睡蒙胧。
亦治牙痛、喉痹、鼽衄、多卧喜睡及手肿痛4.合谷,出《灵枢·本输》。
别名虎口。
属手阳明大肠经。
原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而有桡神经浅支,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有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 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02 手阳明大肠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穴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
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商阳 | 二间 | 三间 | 合谷 | 阳溪 | 偏历 | 温溜 | 下廉 | 上廉 | 手三里曲池 | 肘髎 | 手五里 | 臂臑 | 肩髃 | 巨骨 | 天鼎 | 扶突 | 口禾髎 | 迎香(一) LI 1 商阳 shāngyáng[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伍] 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二) LI 2 二间ârjiān[定位]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三)LI 3 三间 Sānjiān[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 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配伍]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手阳明经所注为“输”(四) LI 4 合谷 Hãgǔ[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穴位歌诀、分寸歌诀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穴位歌诀、分寸歌诀
1.循行路线:
《灵枢·经脉》曰: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
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上温溜,
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迎五里,
臂臑肩髃巨骨起,
天鼎浮突接禾髎,
迎香二十终止已。
3.穴位分寸歌:
商阳食指内侧边,
二间寻来本节前,
三间节后陷中取,
合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筋间是,偏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四寸是下廉,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现,曲池屈肘纹头尽,肘髎大骨近外廉,大筋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向里看,臂臑肘上七寸量,肩髃肩端举臂沿,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扶下一寸连,扶突人迎后寸五,禾髎水沟五分探,鼻翼中点外迎香,大肠经穴分明完。
手阳明大肠经速记歌诀(值得收藏)
⼿阳明⼤肠经速记歌诀(值得收藏)阳明⼤肠⼆⼗⽳,商阳⾷指⼆三间。
合⾕阳溪偏历穿,温溜下廉到上廉。
三⾥曲池肘髎边,五⾥臂臑肩髃连。
巨⾻天⿍扶突接,⽲髎直达迎⾹完。
商阳(井、⾦):阳明⼤肠起商阳,⾷指桡侧甲⾓旁。
浅刺点刺均有效,⼿⿇喉肿不⽤忙。
⼆门(荥,⽔):⼆间⽳,⼆间⽳,⾷指桡侧有凹陷。
肩痛⽬昏咽喉痛,配伍合⾕治齿痛。
三间(输,⽊):⾷指⼆节有三间,便秘眼痛胸闷烦。
直刺半⼨有针感,⼤肠输⽳记⼼间。
合⾕(原⽳):合⾕⼀⼆掌⾻间,头疼齿痛和⾯瘫。
便秘经闭都相关,别名虎⼝是原⽳。
阳溪(经,⽕):阳溪阳溪是经⽳,腕背横纹桡侧间,头痛咽痛腕痛⿇,直刺有效不离它。
偏历(络⽳):偏历屈肘可取⽳,腕横纹上三⼨间。
⽿鸣喉痛⼿臂酸,络⽳直刺也可针。
温溜(郄):温溜取⽳要屈肘,腕横纹上要加五。
郄⽳直刺⼀⼨地,配针合⾕头痛除。
下廉:头痛眩晕找下廉,肘横纹下四⼨间。
直刺⼀⼨配⾜三,腹胀腹痛说再见。
上廉:上谦临下廉,头痛和偏瘫。
腥痛胳膊酸,直刺可祛顽。
⼿三⾥:肘纹⼆下⼿三⾥,阳溪曲池连线取。
肘臂⿇⽊和不遂,腹痛还要天枢配。
曲池(合,⼟):曲池直刺是合⽳,屈肘横纹外侧端。
咽痛腹痛和偏瘫,太冲⼤椎⾎压安。
肘髎:肘髎屈肘肱⾻边,曲池上⽅⼀⼨见。
肘臂痛⿇何处求,直刺⼀⼨病不缠。
⼿五⾥:曲池上三⼿五⾥,肘臂挛痛此处取。
直刺此⽳要注意,避开⾎管⼨不离。
臂臑:颈项拘挛臂臑灵,⼿五⾥上四⼨停。
肩臂疼痛也可⾏,直刺斜刺⼀⼨明。
肩髃(⼿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肩髃⼀⽳⽣得奇,肩臂外侧三⾓肌。
阳明阳跷交会际,肩臂挛痛和不遂。
巨⾻(⼿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巨⾻不⼤也好找,肩峰肩胛凹陷到。
肩臂挛痛伸不了,⼿阳明经交阳跷。
天⿍:天⿍位于天突旁边,扶突缺盆线中央。
咽喉不适和不语,咽喉肿痛配少商。
扶突:扶突颈外结喉旁,天⿍直上⼀⼨量。
咳嗽⽓喘不要慌,直刺可以保健康。
⼝⽲髎:⿐下⽔沟五分旁,⼝⽲髎在此处藏。
⿐塞⼝歪不要慌,直刺五分效果强。
迎⾹:(⼿、⾜阳经交会⽳)⿐翼外缘是迎⾹,⿐寒⾯瘫⽆处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肘髎上廉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商阳(LI1 Shang yang)
位置: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1分处。
《灵枢·本输》:“大指次指之端也”;《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
”《针灸集成》:“与第一节横纹头相直”;即食指指甲廓桡侧角后旁1分凹陷处。
...
二间(LI2 Er jian)
位置:微握拳,食指桡侧缘,第二掌指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灵枢·本输》:“本节之前”;《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循经考穴编》补充:“横纹尖陷中”;握拳时约当食指指掌横纹桡侧端处。
...
三间(LI3 San jian)
位置:微握拳,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方桡侧凹陷处。
《灵枢·本输》:“注入本节之后三间”;《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循经考穴编》:“约去二分许陷中”。
...
合谷(LI4 He gu)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灵枢·本输》:“在大指歧骨之间”;《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间”。
《千金翼方》:“在虎口后纵纹头,立指取之宛宛中。
”《循经考穴编》:“宜并二指,取纹尽高...
阳溪(LI5 Yang xi)
《灵枢·本位置:腕背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拇指上翘时,当鼻烟窝中。
输》:“在两筋间陷者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腕中上侧两傍间陷者中”;《循经考穴编》:“与太渊相并,直对食指本节,骨尖有...
偏历(LI6 Pian li)
位置:前臂背面桡侧,腕横纹上了3寸处。
屈肘时,当阳溪与曲池连线的前1/4折点。
《灵枢·经脉》:“去腕三寸”;《循经考穴编》:“阳溪斜上;一法:列缺后一寸五分。
”...
温溜(LI7 Wen liu)
位置:前臂背面桡侧,腕横纹上5寸处。
屈肘肘,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阳溪上5寸。
《针灸甲乙经》:“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
”...
下廉(LI8 Xia lian)
位置: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4寸处。
当阳溪与曲池连线的后1/3折点。
《针灸甲乙经》:“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循经考穴编》:“锐肉外斜缝中。
广注:曲池前来四寸,屈肘取之;若直取,合五寸;”...
肘髎(LI12 Zhou liao)
位置:臂外侧,屈肘时曲池上方1寸,肱骨边缘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循经考穴编》补充:“就骨略上一、二分陷中。
一法:曲池外一寸罅中”;《类经图翼》:“与天井相并,相去一寸四分”。
...
上廉(LI9 Shàng lián)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
手三里(LI10 Shǒu sān lǐ)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
曲池(LI11 Qū chí)
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
手五里(LI13 Shou wu li)
位置:臂外侧,肩髃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针灸甲乙经》:“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循经考穴编》:“肘髎当在曲池斜外些,若五里又向里矣。
”...
臂臑(LI14 Bi nao)
位置: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肩{4}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上7寸。
《针灸甲乙经》:“在肘上七寸,{107}肉端”;《针灸资生经》:“在肩{4}下一夫,两筋两骨罅陷宛中”;《循经考穴编》:“举肩平肩有凹,不能努力,努则穴...
肩髃(LI15 Jian yu)
位置: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外方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肩端两骨间”;《千金要方·诸风》:“在两肩头正中”;《循经考穴编》:“膊骨端上两骨罅间,举臂平肩陷中(一云当微前些),下直对曲...
巨骨(LI16 Ju gu)
位置:肩上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循经考穴编》:“约当肩髃上一寸许。
”...
天鼎(LI17 Tian ding)
位置: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的中点处。
《针灸甲乙经》:“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直扶突后一寸”;《针灸资生经》:“气舍后一寸。
”...
扶突(LI18 Fu tu)
位置:颈外侧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灵枢·寒热病》:“婴筋之后”;《针灸甲乙经》:“在人迎后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迳取结喉旁开三寸。
...
禾髎(LI19 He liao)
位置: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与水沟穴相平处。
当水沟旁5分,上颌骨尖牙窝部。
《针灸甲乙经》:“在直鼻孔3下,侠水沟傍五分。
”...
迎香(LI20 Ying xiang)
位置: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禾髎上,鼻下孔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孔傍五分”;《千金要方》:“禾髎上一寸”;《针方六集》:“当约口纹”。
艾灸学习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