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0 矿床学研究生的时间安排及文献阅读 建议
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安排由于研究生一年级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第一年,也是研究生期间重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了解本研究方向的研究构架基础,研一的学习是以后进行研究的重要保障,可以说,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水平高低、论文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前沿性。
很多研一同学都想研究生期间好好学习、争取有好的成果。
然而,由于研一同学刚刚从本科阶段学习走出来,还并不太了解和适应研究生自主学习方式与内容,而所上的专业课程又往因时间太短而不足以完全理解;因此绝大多数同学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学习才是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在此,结合多位优秀学长的经验基础上,在此,以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专业为例,对研究生期间的自主学习阶段的进度安排和一些建议在此给予参考。
研一阶段由于研一刚刚入门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的知识构架还不完全清楚、对研究手段和认识也不理解,应以学习基础知识、建立理论系统为主。
因此,研一阶段的学习应该以系统性很强的书籍为主,论文阅读为辅。
看书要认真、仔细、要做笔记笔记可以是自己觉得好的章节的凝练、自己的认识和评论。
不懂之处及时请教导师和学长。
研一期间要求阅读中文专著10本(见列表),英文1本(列表自选);中文期刊文章50篇,英文期刊文章5篇。
研二阶段研二已初步进入研究生论文开题阶段,基本的理论格架和区域特征已经建立,进入研究阶段。
应该进行:阅读与研究方向、研究区域相关的国内外文章,了解前沿研究动态配套相关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书籍、论评性文章,增加论文阅读量。
初步做相关测试分析的实验;搜集整理资料数据,完成所在课题的要求。
有好的思路和数据可以撰写评论性或者研究性文章。
研二期间要求阅读中文专著5本,英文1本;中文期刊文章150篇,英文期刊文章20篇。
研三阶段随着研究课题的进行,发表科研论文、撰写硕士论文。
结合自己所在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兴趣,阅读与研究方向、研究区域相关文章,构思自己的创新性。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学科简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点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1989年设立该硕士点,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沉积盆地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等学科。
本学科点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沉积(岩石)学及岩相古地理学、储层地质学和沉积盆地流体矿产层序地层学及测井地质学、应用矿物岩石学及测试技术等研究方向。
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和岩性油气藏预测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并密切中国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研究,在鄂尔多斯大气田、济阳坳陷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科点是传统的、富有优势的学科,学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培养了大批的相关高级人才,出版了在全国富有影响力的《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等教材,取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
承担了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多次主持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全国层序地层学学术会议和香山科学会议,主办《古地理学报》刊物。
本学科点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条件。
有2040m2专业实验室面积,有75台万元以上仪器设备。
本学科点始终重视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建设,不断改进和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
在论文管理过程中,结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重点抓好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及答辩等重要环节。
总之,该学科点已成为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科学研究成果突出、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的研究生培养重要基地。
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留学生
36
课
geochemistry)
岩石地球化学
070900M32
(Petrological
36
geochemistry)
岩矿分析
070900M10 (Mineral and rock
36
analysis)
石油地质学
070900M17
培养等多种模式。 六、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至少为 28 学分,其中学位课 15-18 学分。 七、培养环节
1、师生互选:研究生入学 1 个月之内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制订培养 方案,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课程学习:安排在一年级进行; 3、开题报告:研究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安排在第 3 学期进行,应在实地考 察的基础上提出开题报告。⑴开题报告之前应针对拟解决的科学或实际应用问题 提交有深度的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要求最近 5 年的文献不低于 30 篇, 外文文献不低于文献数的 1/3;⑵开题报告应有明确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解决一 个基础科学问题或应用基础问题;⑶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要有详细 的说明,要有具体的工作量,一般应包括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测试项目等,作 为中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4、中期考核:论文中期考核安排在第 5 学期进行,重点核对论文工作量完 成情况和野外工作情况,工作量完成率达不到 80%的,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毕 业论文撰写阶段; 5、论文提交:根据学校研究生院盲评论文抽察的时间,要求所有硕士研究 生论文(非盲评论文)与盲评论文提交时间一致。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进行审查, 论文工作量少,或论文质量差的研究生,论文答辩至少推迟半年。 八、课程设置 课程的设置、同一门课程的学时数及该门课程是考试或考查根据不同的研究 方向有所不同,详见附表。所选学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28 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 九、答辩及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前,要求导师自行组织预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应由两位外校同行专家进行盲评,评阅通过后,方可答辩。答 辩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其中外单位同行专家至少 1 人参加,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 持。论文答辩通过及完成相关培养环节要求后,且参加我校认可的外国语水平考
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硕士培养方案(081401)一、培养目旳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德、智、体全面发展旳岩土工程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详细规定:1. 很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旳重要思想。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旳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 遵纪遵法, 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旳事业心、团结协作精神和为本学科事业献身旳精神。
3.掌握在岩土工程学科领域坚实旳理论基础和系统旳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岩土工程及其有关领域旳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岩土工程技术性工作旳能力, 具有较宽旳知识面和较强旳适应性。
4. 较纯熟掌握一门外国语。
5. 具有健康旳体魄和良好旳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 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高速公路与铁路、建筑工程、边坡工程、都市地铁和隧道施工中旳环境岩土问题;研究多种地下工程(地铁、道路隧道、基坑)旳设计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包括人工冻结施工新技术)及其工程检测技术;重要以研究地下工程(地铁、道路隧道、基坑)引起周围地表、建筑物与构筑物变形、沉降旳预测理论和控制技术, 研究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理论和新技术为特色。
2. 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研究高速公路与铁路、建筑工程、都市地铁和隧道工程中旳软基加固、处治措施和软弱地基检测旳新工艺、新技术。
3. 工程构造理论与应用研究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旳混凝土构造、钢构造, 建筑木构造, 包括构造可靠度、构造检测、构造新材料、复合构造, 新型地下支护构造旳理论、设计与应用等。
4. 边坡工程研究高速公路、铁路与矿山旳生态护坡边坡设计、计算理论及其稳定性, 边坡旳环境和生态效应;研究高大边坡护坡技术、计算理论、稳定性及有关检测技术。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硕士旳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 课程学习合计1—1. 5学年, 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根据实际状况, 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同意, 可合适提前或延长一年(或六个月), 在职硕士生可延长二年。
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硕士)
地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沉积学,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等二级学科专业)一、学科专业简介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等五个二级学科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优势学科之一。
在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为我国地质学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矿床地质学方向在多源成矿理论,层控矿床理论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地球化学方向在铀地球化学与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构造地质学方向在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造山带与盆地耦合、青藏高原演化、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向在生物成矿、古脊椎动物学与环境考古学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在地质学一级学科下,根据我校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自主设置有以下四个二级学科,其中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属交叉学科。
沉积学:是我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在以刘宝珺院士、曾允孚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沉积古地理、盆地构造动力学、沉积地球化学、优质储层成岩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位居国内前列,为沉积地质学基础理论发展和油气勘探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矿产资源化学:在研究地质矿产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主攻矿产资源的成因、多组分和具极端浓度的复杂特种矿产体系的探采、加工及综合利用中遇到的化学与工程问题,已形成相平衡与相分离技术、液态(卤水)及固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物料分析测试技术与环境保护等优势方向。
矿物材料学:以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为主要任务,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加工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以及矿物原料性质与特点等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已形成非金属矿物材料与应用、矿物材料加工工程等优势方向。
地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 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现代地质工程技术发展需求的能力。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地质学基础课程:包括地质概论、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使学生建立起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2)工程地质学基础课程:包括岩土工程学、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学等,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地下水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地质遥感等。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地质工程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实训,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地质工程实际操作技能。
(2)校内实验:设置地质工程实验室,进行岩石力学、地质勘察等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地质勘察等实地考察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创新教学环节(1)开设创新实验课程:设置针对地质工程领域的创新实验课程,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工作。
(2)科研项目指导: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申请指导和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4.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1)参与地质工程项目:安排学生参与地质工程项目实践,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地质勘察等实际工程项目。
(2)参与科研项目:开设地质工程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技能。
5. 团队合作教学环节(1)多人合作实验:设置多人合作实验环节,鼓励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实验和研究工作。
(2)团队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工程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团队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6. 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需要设置针对地质工程领域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培养方案(新版)
地球科学学院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1951年,根据发展需要,国家决定在长春建立东北地质专科学校,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任校长。
1952年,院系调整,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及东北工学院物理系(部分)合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并设立地质矿产勘查系。
1958年,东北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勘查系也随之改称地质系。
1997年长春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地质系和能源系合并成立地球科学学院。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五校合并,成立新的吉林大学,保留地球科学学院的设置和名称。
著名地质学家喻德渊教授、地层古生物学家俞建章教授(院士)、岩石学家董申保教授(院士)、沉积学家业治铮教授(院士)、构造地质学家吴磊伯教授、张寿常教授、探矿工程学家胡祎同教授、地质与矿床学家张秋生教授等都曾在学院从事过教学、科研以及领导工作。
在学院学习过的刘嘉麒教授、康玉柱教授、翟裕生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院现有教职工136人,教师10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教授50人(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33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矿产资源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
现有六个本科专业(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工程、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资源管理)、10个硕士授权学科和8个博士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承担建设的学科中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海洋地质学)。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基础地质研究和油气远景评价、油砂油页岩的评价、岩石圈演化的物质记录、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预测评价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各层次人才,产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专业解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介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即地球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
而岩石是由许多矿物组成的。
当岩石由有用矿物组成时,就构成了矿石或矿床。
本专业是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
2、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沉积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达到:(1)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身心健康,品行端正,服从国家需要,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在良好的数理化、地质学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较好地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基本理论及实验测试技能和研究方法。
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有关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的新发展、新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01 沉积地质与沉积矿产02 层序地层学03 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04 环境矿物学05 应用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60高等数学④827地球科学概论或808岩石学(注:各院校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以上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二、就业方向该专业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和管理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研究院(所)、机关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毕业生可到国土资源、矿管、矿山、土地、石油、水利、水资源、交通、环保、城建、珠宝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工作。
三、就业前景近年来,国家急需的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迅速发展。
这些研究包括各种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的开发与利用,绿色环境建设与污染(矿物环境属性的开发与应用)治理,新兴材料(如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等)的开发与应用,玉石文化研究和宝玉石鉴定,纳米矿物及材料,岩矿空间信息分析,以及板块运动与岩石成因,岩石圈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制约. 矿产资源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人才的严重短缺又是形成瓶颈的重要原因。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地球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三个分支学科,它们分别研究地球内部各种矿物、岩石的成因、组成、结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产生方式、分布规律和资源利用等问题。
下文将对这三个学科做进一步的介绍。
一、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矿物的学科。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都可以成矿物,如钙、铁、铜、锌、硫、碳等,而大家熟知的矿物则有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锆石等。
矿物学主要研究如下几个方面:1、矿物的分类及命名。
矿物学家们根据矿物形态、颜色、晶体结构及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将矿物分为很多不同的品种。
这些品种中有些以人名命名,有些则是以地方、名称或颜色等为命名基础。
2、矿物的形态结构及物理性质。
矿物常常具有很明显的晶体结构。
矿物学家会对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光泽等进行详细的观测、测量及描述,以及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测试。
3、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
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通过深入研究矿物的成分及其化学性质,可以为矿床研究、矿石选矿及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二、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地球上岩石的产生、成分、形态及演化历史等问题的学科。
大自然中的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常见的火成岩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泥岩、石灰石等;而变质岩则可以按照其变质程度分为片岩、云母片岩、变质角闪岩等,也可以根据岩石的成分来进行分类。
岩石学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岩石的成因与分类。
岩石学家根据岩石产生的方式,将其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同时还可以根据其组成、结构等特点进行微观分类。
2、岩石结构和组成。
岩石学家研究岩石的结构和组成,包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
通过对岩石结构及其组成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
3、岩石分布与利用。
岩石学家还研究岩石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可以为勘探和开采矿物资源、固体燃料资源和地质环境评估等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精神、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21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应前用景。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01矿物晶体化学;02成因矿物学;03矿物岩石材料;04岩石地球化学;05大地构造岩石学;06沉积学与石油地质学;07金属矿床成矿作用08花岗岩、火山岩与成矿作用;09地质流体与成岩成矿;10矿产经济与矿山环境地质;11成矿作用地球化学;12油气地质及成藏机理(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均可报考。
2.硕-博连读生:已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两年内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于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即可直接转为博士生。
3.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已获学士学位并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均可报考。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第一外语(4学分)B类:大陆岩石圈动力学(3学分)高等地球化学(3学分)C类:(任选6学分)成岩成矿矿物学(3学分)岩石学与岩石成因(4学分)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式(3学分)沉积学与储层地质学(2学分)高等蚀变岩石学(2学分)D类:专业英语 (2学分)矿物物理与矿物化学(3学分)岩石地球化学(3学分)包裹体地质学(2学分)玉石学与玉器鉴识(2学分)油气成藏机理(2学分)(二)博士阶段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外语矿物学进展(2学分)岩石学进展(2学分)矿床学进展(2学分)现代同位素地球化学(2学分)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博士选专业
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选专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是地球科学领域中重要的专业方向,涉及地球内部结构、矿物成因、岩石形成及矿床成矿规律等内容。
选择这些专业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够为解决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的重要性、博士选专业的意义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这三个领域。
第一部分将重点介绍研究生矿物学的相关内容,包括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在地质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将着重讨论岩石学的内容,包括岩石的分类、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岩石对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部分将重点探讨矿床学,包括矿床形成机制、矿床类型、富集规律以及矿床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三个领域的系统介绍和分析,旨在为博士选专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决策支持。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研究生阶段选择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作为博士专业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对这三个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质学领域的发展和资源勘探开发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能够启发更多的研究生选择这些领域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为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为研究生选择专业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2.正文2.1 研究生矿物学研究生矿物学是研究矿物的性质、成因、分类、分布、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矿物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固体物质,是岩石和矿床的组成要素。
研究生矿物学是地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认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将深入学习矿物的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和野外考察,研究生将掌握矿物的鉴定方法、分类原则及其在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科专业-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具体要求如下: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基础理论、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知识和野外室内工作方法;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
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科共设置下列5个研究方向。
1、沉积学2、层序地层学3、现代沉积与沉积模拟4、储层地质学5、油藏地质学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4或以上。
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0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3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矿物资源工程系培养方案
矿物资源工程系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矿物资源工程是工程技术学科的一部分,是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矿山建设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掌握矿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使之具备从事矿产资源调查、矿山开发、矿业工程设计、矿山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的能力和基本知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矿山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矿石资源勘查与储量计算方法、矿山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等专业知识;2. 培养具有矿产资源调查、矿山开发、矿业工程设计、矿山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专业素质,了解矿路、选矿、选矿设备以及矿山经济开发等知识;3. 培养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项目实施、技术设计及研究开发能力;4.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物理、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床学、岩矿测试、岩土力学等;2. 专业课程:矿山地质学、采矿工程学、地下坠落掏空采矿法、矿山区域地质工程勘察、矿山地质及矿床工程地质实习、矿山测量、矿山年产量测算方法、矿山水文地质、矿山地质与采矿机械设备等;3. 专业选修课程:矿山环保、矿山考古学、矿山文化和植物保护等;4. 实习与实践:矿山地质及矿床地质实习、矿床勘察实习、矿山设计实习、矿山施工实习等;5. 毕业实习与设计:矿山工程结构设计、矿山智能化设计、矿山工程施工设计等。
四、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专业将实行“双导师”制度,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能力。
每位学生在学院内学习期间,设有一个学科导师,与企业合作或矿山科研机构合作,设有一个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实际导师,两位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实验、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际工程实践等。
同时,本专业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每年举办一次矿业工程技术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矿物勘探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矿物勘探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矿产资源勘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矿产资源勘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了解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探的发展动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能力,包括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
3. 综合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普通地质学:介绍地球的组成、结构和演化,以及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
(2)矿物岩石学:研究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岩石的分类、成因和分布。
(3)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类型和构造变形。
(4)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迁移和富集规律。
2. 专业课程(1)矿床学:研究矿床的形成、分布、成因和评价。
(2)地球物理勘探: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以及其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3)地球化学勘探:介绍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以及其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4)遥感地质学:研究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包括遥感图像处理、地质解译等。
(5)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与矿产资源的关系,以及地下水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3. 实践教学(1)认识实习: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矿山企业,了解矿产资源勘探的实际情况。
(2)地质填图实习:培养学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等技能。
(3)课程设计:以实际项目为背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到矿山企业进行实习,了解矿产资源勘探的生产过程。
(5)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矿产资源勘探相关的课题,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四、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 070901 (Mineralogy, Petrology, Ore Deposit)一、学科概况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地球科学中有关地球物质组成的最重要基础和应用学科,矿物学研究矿物的成分、结构、形态、性质、成因、用途和内在规律,岩石学研究地壳和地幔分布的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岩石成因演化规律、地质构造环境和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矿床学研究各类矿床(包括非传统矿产资源、非常规油气)的物质组成、成矿物质来源、成因机理及其时空分布规律,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相互交叉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向着更高层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发展,为解决地球形成、演化以及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学科主要在各类岩石的组成、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岩石化学与岩石地球化学、岩石的实用价值及与矿产资源、环境和大地构造的关系、地幔岩浆事件及大规模成矿作用、地球深部流体、地球动力学、非常规油气等方面形成特色研究。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方面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地质学理论基础,掌握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用外文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并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应前用景。
毕业生适合在地质、地理、环境、海洋、能源与矿产等领域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层技术管理工作。
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至五年、最长在校年限为六年,女性研究生因生育可延长到七年。
四、研究方向1. 岩石学成因与成矿过程2. 沉积学与全球变化3. 区域成矿学4. 岩石圈演化与成矿作用5. 岩石学与全球构造6.油气地质学与成藏动力学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附后)六、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附后)七、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能够体现研究内容有一定的创新性,具备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学科基本情况所属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709 获得授权时间:2006年2.学科、专业简介(400字以内)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在1981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的基础上于2006年获得的。
合肥工业大学自1957年成立时即创建有地质系,创建以来地质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和构造地质学专业为原机械工业部和安徽省重点学科,现已获得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多年来地质学一级学科点及相关专业为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生约200名、博士生约100名。
本学科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3人,讲师3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30人。
本学科承担大量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重大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博士点基金、国际合作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国际合作和交流广泛。
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代表性的有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土资源部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近年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平均科研经费约60 万元/年;平均发表论文近5篇。
3. 培养目标(150字以内)本学科专业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创新精神,在地质学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必要的专业技能,具有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教学工作、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拥有健康的体魄,成为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4. 主要研究方向(6个)(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地球化学(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构造地质学(5)环境地质学(6)资源评价与地理信息科学5. 学制及学分学制2.5年,课程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三矿培养方案
2
011066
油气资源评价
32
2
011029
含油气盆地分析
32
2
072002
多媒体技术
32
2
012002
沉积地球化学
32
2
六、备注:
五、课程设置:
课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备注
公共必修课
2
0810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081059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公共必修课(Ⅰ)
1
091001
英语
80
3
091003
俄语
80
3
专业基础课
1
061023
数值分析
64
3
061039
应用统计方法
48
3
专业必修课
2
011060
012035
现代数学地质
32
2
011071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
48
3
011024
高等石油地质学
32
2
011037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
32
2
012022
油藏地球化学
32
2
012011
地质过程定量模拟
32
2
011043
天然气地质学
32
2
011019
地震资料解释
32
2
012019
化石岩石学
16
1
012034
现代沉积作用及考察
应用矿物岩石学及其测试技术
32
2
至少选2门
北京大学珠宝学、矿产资源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培养办法
该课程是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与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开办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分为矿产资源管理和珠宝学两个方向,面向在职人员招生,学员全部考试通过后颁发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盖章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并可提出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完成全部学业后可获得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北京大学2014年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矿产资源管理方向、珠宝学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生简章为帮助在职人员在原有工作、学术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在北京举办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矿产资源管理方向、珠宝学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且毕业后工作三年以上,可参加课程学习。
2、具有学士学位且毕业后工作三年以上,或具有其他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可进行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相关硕士学位(北京大学理学硕士)的申请。
二、培养方向及目标1、矿产资源管理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地质学和矿产资源理论、熟悉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熟悉资源开发、评价、综合利用和管理的专业人才。
2、珠宝方向:培养具有矿物学、岩石学、矿产学及珠宝学理论,熟悉珠宝研究、鉴赏与经营技能的专业人才。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1、报名的学员需携带个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原件和一寸照片6张,到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709、3711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可填表报名。
2、每年10月入学,欲参加当年的进修班,需在当年9月10日之前到校报名。
四、业务考核及录取1、我院(系)将对资格审查通过的报名人员进行面试,根据考核结果择优录取。
面试每年进行两次,时间为8月底和9月中旬。
地点:北京大学逸夫二楼3709室。
2、将初步录取名单报北大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矿产资源管理方向:1、必修课(10门,共30学分):高等岩石学、矿物科学、岩矿专题、地球科学概论、矿产资源经济学、成矿作用理论、区域成矿学、矿产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资源管理新技术应用、项目管理与项目融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精神、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21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矿物岩石矿床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前用景。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矿物岩石矿物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01矿物晶体化学;02成因矿物学;03矿物岩石材料;04岩石地球化学;05大地构造岩石学;06沉积学与石油地质学;07金属矿床成矿作用08花岗岩、火山岩与成矿作用;09地质流体与成岩成矿;10矿产经济与矿山环境地质;11成矿作用地球化学;12油气地质及成藏机理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均可报考。
2.硕-博连读生:已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两年内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于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即可直接转为博士生。
3.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和已获学士学位并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均可报考。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任选一门)(1 学分)
英语(4 学分)B类:
大陆岩石圈动力学(3学分)
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4学分)
地质学研究方法(4学分)
C类:(任选6学分)
成岩成矿矿物学(3学分)
岩石学与岩石成因(4学分)
成岩成矿与板块构造(3学分)
矿物物理与化学(2学分)
高等蚀变岩石学(2学分)
D类:
包裹体地质学(2学分)
沉积学与储层地质学(2学分)
实验岩石学(2学分)
行星研究(3学分)
找矿地质学(2学分)
矿床学最新进展(2学分)
玉石学与玉器鉴识(2学分)
研究生专业英语(2学分)
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2学分)
成岩成矿研究(2学分)
(二)博士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英语
成岩成矿研究(2学分)
岩石学进展(2学分)
矿物学进展(2学分)
流体作用与成矿(2学分)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已转为博士生的硕-博连读生,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3.公共课(外语和政治)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
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讲课、自习、课堂讨论、习题、实验等多种方式,视课程而异。
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阅读有关的专业文献。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考核除笔试形式外,还可要求学生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
对考核不
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4. 博士研究生的资格考试:在入学次年的10月举行博士生的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口头汇报两个环节,笔试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已发表SCI论文者可以申请免考);口头汇报由学院按照学科大类组织进行,学院组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
对考核不合格可于次年申请再考(入学后五年内累计不得超过三次),入学后五年内考试不通过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
选题力求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各类横向课题等具有重要理论或经济价值的研究项目接轨。
论文题目确定后由系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校研究生院备案。
博士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请2位(其中一位为校外专家),写出评阅意见。
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应参加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盲审抽检,抽中盲审者按相关程序接受行业内专家审查,审查通过者或经修改后通过者方可组织答辩;未参与盲审的博士学位论文应请5位同学科专家评阅论文(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三人、校外专家至少二人),写出评阅意见。
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五人组成,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有三人,外单位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尽可能有一人来自科研单位)。
博士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补充。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申请博士学位者应按《地科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期刊要求》发表申请学位所需的学术论文。
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二年以内补充完成。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质量监测
严格考试制度,特别是学位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取得学分者,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由教研室聘请三位教授、副教授组成考核小组对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要求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考核,并按有关规定作出硕-博连读或继续攻读或劝退的决定。
博士研究生实施“四三三”改革方案,严格资格考试,全面推行学校学位授予量化指标,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毕业后对他们就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用单位反馈意见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全面评价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