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治验3则
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
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原创傅文录半夏易医大讲堂 2021-08-28 22:07各位学员,大家晚上好!每周一节的微信讲课,今天我们讲一下“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解析”。
我们知道扶阳医学有三大特色,这是区别于经典火神派与纯正的扶阳医学一个分水岭。
我们知道扶阳医学及郑卢扶阳医学有三大特色,第一个就是三法治万病,第二个叫做脉法药一体论,第三个叫做治病次第。
我们今天就“解析一下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这个内容。
也许有的学员会迷惑的问题,我们背那么多处方,临床上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扶阳医学用三法能治万病,这可能吗?大家开始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我在十年前开始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想法。
我们知道扶阳医学讲的是“法”,与我们临床背的“方”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法”指的是方向,“方”是由特定的药物组成,针对的特定的病、舌、症、脉、人而用的,它的“方向性”是非常差的。
而扶阳医学用的“法”,则是一个方向性,它的这个方向,是用固定的药物来把它固定下来,来确定这个病的“治疗方向”,与我们所说的“方”是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方”是由固定的药物组成,是不能变通的,如果你变通了这个处方,这整个“方”有它固定的适应之证、病、舌、脉,如果你进行了调整后,整个“方”都完全发生了格调的变化,就没有办法来解决你所面对的问题。
而“法”则不一样,“法”是先决定我们治病的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的框架下,我们结合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结合病、结合症、结合舌、结合脉,统筹考虑进行一系列的处方来逐步的解决问题。
“法”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而“方”是由药物组成的处方,我们背的汤头只是固定的,针对某一个角度,没有方向性。
第一、三法治万病解析。
什么是三法治万病?扶阳医学以切脉为切入点,我们知道临床上我们治疗很多疾病,有时治的是症状,有时治的是病,有时治的是舌,有时治的是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扶阳医学一切都已切脉为切入点。
如果你不切脉,那你所有的治疗就没有办法落地,所以说它的三法之万病叫做:切脉表证桂枝法。
扶阳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起源于汉代
扶阳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起源于汉代慢性咳嗽主要类同于西医学之慢性支气管炎。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主要以控制感染、祛痰为主,重点在于抗生素的选择及联合应用,如有喘息型加用平喘药和氧疗,虽然有效但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且长期应用抗生素容易引起耐药。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总以“温补肺阳、兼顾脾肾”为原则。
《医理真传》提出“阳虚之治,总宜温补”。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咳嗽》中云:“凡脉见细弱,证见虚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咳嗽,皆不必治嗽,但补其阳,而嗽自止。
”清代唐容川提出:“肺阳布护,阴翳自消,一切寒怯虚悸之症自除。
”清代郑钦安在《医法圆通·肺病咳嗽》中指出:“审是从内之心肺阳衰者,扶其阳而咳嗽自止,如姜桂茯半汤、温肺饮之类是也。
审是脾胃阳衰者,舒其脾胃而咳嗽自止,如半夏生姜汤、香砂六君汤、甘草干姜汤之类是也。
审是肝肾阳衰,水邪泛上者,温其肾而咳嗽自已,如真武汤、滋肾丸、潜阳丹加吴萸之类是也。
”郑钦安最擅温阳,见解独到、深刻,对后世医家不无启迪。
临床常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肺汤、甘草干姜汤、附子理中汤等加减辨治。
常用药物分别有附子、肉桂、干姜、细辛之类振奋阳气,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之类补脾益气,配半夏、茯苓之辈燥湿渗水,治其液结之痰,仙灵脾、补骨脂之类温肾扶阳。
小青龙汤为仲景所创温阳化饮之名方。
清代唐宗海《本草问答》云:“肺主行水,寒伤肺阳,水不得行,则停胃而为饮,上逆气咳,仲景用细辛以行水,用干姜以散寒,用麻桂以驱寒外出,小青龙汤是也。
”又云:“但温肺而不兼胃治者,则用甘草干姜汤,其姜炮过,则轻而上浮,故但温肺。
后人用白芥子逐水,陈皮降气,款冬花温肺,苏子降气,皆是仿仲景小青龙汤以辛温去肺寒也。
”其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明确指出:“青龙汤治肺寒。
”同时代尚有许多医家认为小青龙汤为治疗阳虚咳嗽的主方。
清代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主张:“金匮肾气丸治脾肺阳虚,右尺脉弱,不能行水,小便短涩,以致水停心下而喘。
附子扶阳治验3则
病 不愈 。分析 患者病机 为 ,肾阴虚 内热 ,肾阳亦赢 ,脾 气下 陷,膀 胱 气化 失 司而尿 闭。汪 昂 《医方 集解 》注滋 肾丸云 :“ 肾虚蒸热 ,…… 口不渴 而小便 秘 。【” 用 治 故 J 滋 肾丸方 ( 黄柏 、知母 、桂 枝 )治 肾虚 内热 ,小便 秘 ; 用附子扶 阳治 肾阳虚赢 。《 问・ 素 生气通 天论 》云 :“ 形 不足 者 ,温之 以气” 气虚 宜掣 引之 ” ,“ ,故用黄 芪益 气 升提 ;用 当归尾 、乳香 、没 药 ,养血 活血化瘀 。全方 滋 肾阴,温 肾阳,兼益 气清热 ,活血 消瘀 ,化 气利 水 ,获 效。必要指 出:笔 者治病 ,不赞 成无四诊合参 而孟浪 处
道一 面,又有阳气不足一面 。患儿腹 泄 ,稀 水样便 ,二 诊 后 大便 为如所服 中药水样 , 门红 , 肛 为脾 气脾 阳不足 ; 湿热 下趋肠 道 ,舌红为热 ,常哭闹为邪热扰 心。 治以四 君 子 汤补脾 气 ;加 黄芩 、黄连苦寒燥 湿 ;扁 豆助 四君子 汤补脾 ;乌梅 、诃子 肉涩肠止 泻 ;金银 花、荷叶 醒脾化 湿 ;附片以扶 阳;山药炒 用取止 泻之 用。共奏益 气健脾 , 清热燥 湿 ,兼以扶 阳涩肠之功 ,寒 温并用 ,攻补兼施 ,
沈祥立
在 制冷技术和抗菌素广泛应 用或有滥用 的今 日,中 药附子扶 阳的作用 凸现 出来 。用得适 时、适 量、得法 , 疗效令人振奋 、满意 。列案 3则 ,望 同道指正 。 案 l 泄 泻 马某某 ,男 ,年龄 5个月,深圳,2 0 0 8年 1 月 2 1 6 日初诊 。其母诉 :患儿因过食凉物发热 ,用抗菌 素等药 热退 , 后见腹泻 1 ,日 3 月 ~5次 , 稀水样便 , 饮食 尚可 ,
消肿 之 药 ,损 阴伤 阳耗 气 ,与病无补 ,且适得其反 ,故
火神派经典扶阳验方方剂与常用扶阳中药
火神派经典扶阳验方方剂与常用扶阳中药文章目录•一、火神派经典扶阳验方方剂(20方)•二、火神派常用扶阳中药(25味)火神派经典扶阳验方方剂(20方)1.潜阳方组成:砂仁30克(姜汁炒),附子24克,龟甲6克,甘草15克。
功效:纳气归肾。
主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证。
2.姜附茯半汤组成:生姜60克取汁,附子30克,茯苓24克,半夏21克。
功效:回阳降逆,行水化痰。
主治:阳虚兼见痰湿诸证。
3.补坎益离丹组成:附子24克,桂心24克,蛤粉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5片。
功效:补坎益离。
主治:心肾阳虚诸证。
4.姜桂汤组成:生姜45克,桂枝30克。
功效:扶上焦之阳。
主治:鼻流清涕不止,喷嚏不休等证。
5.封髓丹组成:黄柏30克,砂仁21克,甘草6克。
功效:降心火,益肾水。
主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痛,咳嗽,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遗精诸证。
6.四逆汤组成: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痛,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吐利腹痛,下利清谷,神疲欲寐,口不渴,脉沉微细。
7.白通汤组成:葱白4根,干姜10克,附子15克。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少阳戴阳证,阴盛于下,虚阳上浮,手足厥冷,面色赤下利,脉微。
8.附子理中汤组成:附子10克,人参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2克,白术10克。
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心腹冷痛,口吐泻利,畏寒,肢冷等证。
9.大建中汤组成:花椒9克,生姜15克,人参6 g,饴糖30克。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呕吐,不能饮食等证。
10.金匮肾气丸组成:干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丹皮12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脚软,小腹拘急,小便清长,舌质淡而胖,脉虚弱。
11.麻黄汤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
功效: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甲状腺疾病验案3则
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甲状腺疾病验案3则
杨琦;陈晓雯
【期刊名称】《TMR经典中医研究》
【年(卷),期】2022(5)1
【摘要】扶阳理论源于内经,强调温通阳气。
本文从中医经典与后世扶阳观点出发,将临床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三则验案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总页数】5页(P31-35)
【关键词】扶阳;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
【作者】杨琦;陈晓雯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扶阳理论在口腔黏膜病证中的应用验案
2.孙浩运用“扶阳”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4则
3.运用"甘温扶阳、脾肾为先"法治疗虚劳病的应用验案
4."扶阳理气"针法治疗女性内科杂病验案举隅
5.阳和汤治疗甲状腺疾病验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扶阳法辨治失眠验案一则
均 未见 明显 异 常 。刻诊 : 老 年 女性 , 形体消瘦 , 神 智 清 楚, 精神 不振 , 时有 叹气 , 舌质 暗 红 , 苔薄白, 脉弦 。上 消
化 道钡 餐透 视示 : 食 道 上段扩 张 , 下段可 见 明显收 缩波 ,
但 管壁柔 软 , 未见 龛影 及 充 缺 ; 胃钩 型 , 胃黏 膜紊 乱 , 未
疗效 。后 跟踪 至今 病未 再发 。
体 会
按: 失 眠是 临床神 经 科 常 见疾 病 , 在 神经 科 门诊 占
初 诊病 人 主诉 的第 二 位 , 也 是 众 多 疾 病 的一 个 伴 随 症 状, 而 且发 病率 近年 来 急剧 上 升 。《 素 问 ・阴 阳应 象 大 论》 日: “ 阴静 阳燥 , 阳生 阴 长 , 阳 杀 阴藏 ” , 体现了“ 阳主
有精 神委 靡 , 全 身乏 力 , 纳差 , 小 便 清利 , 大便稀 溏 , 舌质
暗红 , 淡胖 , 苔薄白, 脉 沉 无 力 。证 系 阳 虚 阴盛 , 治 以扶
阳抑 阴 , 予 附 子 理 中汤 , 处方: 制 附子 1 5 g( 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煎
2 0 ai r n ) , 红参 2 0 g , 白术 1 5 g , 干姜 1 5 g , 甘草 5 g 。每 日1 剂, 早 晚分 服 , 晚上 睡前半 小 时 服 。7剂 。2 0 1 0年 9月 2 2 日再 诊 : 自述 睡 眠可 达 5 h , 精 神好转, 胃 口变
阴从 ” 的 思 想 。《 医理 真 传 》 亦 曰: “ 阳行 一 寸 , 阴 即 行 一
据症 状初 始认 为似 属于食 道 癌 , 但考 虑 患者病 情长 达 十年 之久 亦 不 大 可 能 , 结 合 多 次 做 上 消 化 道 钡 餐 透
从扶阳谈潜阳丹及治验
从扶阳谈潜阳丹及治验【摘要】从接触扶阳,到认识扶阳,多角度的认识潜阳丹功效,归纳潜阳丹的病因病机,提出适用症,并提供有代表临床案例,扩大了潜阳丹的治疗范围。
【关键词】扶阳;潜阳丹;治验1接触扶阳缘起:有缘真正接触扶阳,是在2016,经过了三笔一面,顺利加入刘力红老师组织体制外的同有三和班那时开始的。
在刘老师的指引下,知道了扶阳,知道的郑钦安,开启我扶阳的理路。
2认识扶阳:扶阳法脉的开山始祖为清朝郑钦安,他写下火神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郑钦安悲天悯人,窥透阴阳之道,伤寒的立法垂方之美,并著书立说。
开启了扶阳学派。
2.1理论来源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周易》《伤寒论》《陈修园医学全书》。
“学医于止唐刘太老夫子,指示《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
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
[1]”“近阅闽省陈修园医书十三种,酌古准今,论深注浅,颇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
其中分阴阳实据,用药活泼圆通机关,间有略而未详者。
余不揣鄙陋,以管窥之见,仅将乾坤化育,人身性命立极,与夫其气之盈缩,内因外因,阳虚阴虚病情实据,用方用法活泼圆通之妙,详言数十条,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亦补足修园先生之未逮。
”2.2阴阳难辨及辨的必要性2.2.1阴阳难辨阴阳难辨,郑氏即在序言中已经指出。
而由于辨认不明,杀人无算。
仲景的心法郑氏窥得,郑氏曰:真是仙心仙眼,窥透乾坤之谜;立方垂方,实为万世之师。
郑氏云:“医学一途,不难以用药,而难以识症。
亦不难以识症,而难以识阴阳。
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侯之际,犹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鲜有不误人者也。
”“历代注家,俱未将一阳潜于水中底蕴搜出,以致后学懵然无据,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
”“究竟仲景心法,一毫不识,开口即在这五行生克上论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
余为活人计,不得不直切言之。
经方扶阳治验5则
半 月余 而愈 。我 们 曾用此 法治 愈过多 例久 饮浓 绿茶 所 致 的 胃病 , 效颇 佳 , 出一 辙 。 疗 理
取得显著疗效 , 现报告I床验案 5 临 则如下 :
l 阳虚 烦躁 失眠 案
龚某 , ,4岁 , 棠 浦 镇 枫 林 村 。2 0 男 7 住 09年 4 月, 患者 因严 重失 眠住 本 院 内科 , 主要症 状 为虚烦 不
连续泡金银花代茶饮 。不知金银花乃寒凉之品 , 久 服必败 胃寒 中, 结果实得其反 , 因而导致 中焦虚寒以 致痞满 , 来诊时作 胃镜检查为多发性溃疡 , 于是用大 剂量理 中汤加味, 处方 : 干姜 4 , 白术 2 , 0g炒 5 党参 g
3 , 甘 草 1 , 枝 1 ,公 丁 香 8g 0g炙 0g桂 5g , 。水 煎 口 服 , 日 1 , 后 症 状 大 减 , 以此 方 加 减 调 治 每 剂 3剂 后
江西中医药 2 1 0 1年 8月第 8期 总 4 卷第 3 4期 2 4
经方扶 阳治验 5则
★ 龚英顺 傅 元 陆 龚济苍 ( 江西 省宜 丰县 中医院 宜 丰 360 ) 330
关键词 : 方 ; 阳 ; 经 扶 医案
中图分类号 : 4 R2 9
文献标识码 : B
笔者 重视 扶 阳法 , 疗 内 、 科 某 些 疑难 病 症 , 治 外
术 2 , 0g 白芍 3 , 甘 草 1 , 瓜 1 , 枝 1 0g 炙 0g木 5g 桂 5
龚 某 , ,0岁 , 棠浦 澄溪 村 ,00年 4月 就 男 5 住 21
g1 , , 剂 水煎服。次 日 便步行前来复诊 , 续原方 5剂 以巩 固疗效 , 随访 至今一 切正 常 。 按: 脾主肌肉四肢 , 内经》 “ 《 日: 阳气者 , 精则养 神, 柔则养筋。 本患者年高, 阳不振 , ” 脾 不能输 布水 谷精微以濡养四肢 ; 阳虚阴盛 , 寒性收引 , 故见四肢
理解扶阳:看扶阳高手的30个医案!
理解扶阳:看扶阳高手的30个医案!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陈某某,女,60岁,农民。
低热37.5℃已有6年余。
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
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
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
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阳。
方用四逆汤加味: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3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
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
本例一派畏寒肢冷是阳虚之象,其低烧、五心烦热乃是阴火,阴证所生之火,张景岳称之为“假火”,扶阳方是正治。
怎样辨认真假寒热?郑钦安的主导思想就是探求阴阳至理,以阴阳实据为凭,“阳不调之人,必有阳不调之实据,以辨阳虚法辨之;阴不调之人,必有阴不调之实据,以辨阴虚法辨之”。
“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
“学者务于平日,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使知,亦是认证要着”(郑钦安语)。
2.发热——人参四逆汤加味刘某,男,30岁,农民。
2007年11月29日就诊。
患者发热月余,体温在37.6℃左右,白天高,夜晚低或正常,化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增高,怀疑败血症,经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后,体温仍然不降,白细胞反而增高,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对症抗生素后,体温不仅没有恢复,白细胞增高也持续不降。
无奈之下求治于中医。
现疗见:发热多在37.6℃左右,一般上午开始升高,下午3时左右最高,然后下降,夜晚体温可恢复正常,活动、劳动、劳累之后发热加剧,适当休息或睡眠后可稍下降,身体困倦,气短懒言,无精打采,畏寒肢冷,不耐劳作,食纳不香,二便尚可,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滑,脉沉细无力。
扶阳药方和对应病症
扶阳药方和对应病症扶阳药方及对症彭重善临证心法之附子法系列1、四逆汤法【组成】:附子、炙甘草、生姜。
【方解】:附子大辛、大温、大毒,至刚至烈,且刚中有柔,能内能外,能上能下。
得姜、甘草,使火土有用,阴阳得理,气血得调,健强脾胃,而脏腑而肌腠而皮毛,气血往来有恒,交流无阻,运用有方,身无疾病矣。
【应用要点】:用于一种情况是肾脉沉弱甚,阳虚较显著的;另一种情况是肾脉浮空,不归根,阳要脱,或者阳有外越的现象,应速用。
临床上,常在四逆汤法的基础上,加吴茱萸、人参、安桂、砂仁(最常用)。
2、白通汤法【组成】:附子、炙甘草、生姜、葱白。
【方解】:附子大辛、大温、大毒,至刚至烈,且刚中有柔,能内能外,能上能下。
得姜、甘草,使火土有用,阴阳得理,气血得调,健强脾胃,而脏腑而肌腠而皮毛,气血往来有恒,交流无阻,运用有方,身无疾病矣。
得葱白,下入肾中之阳,上达肺阴,内行冲脉,使百脉通达,气血交流,而营卫得协和,阴阳得以燮理,上安下泰,外清内和,全身自如矣。
【应用要点】:用于当脉沉取洪大或劲或结,但肾脉弱甚,其人或沉睡,或无神不语。
可以用来缓解这些症变,这样的病人病症的变化一般都会很大,或者是神经衰弱的也可用,并可愈。
凡是年稍长、脑力不够用的,可以常服四逆白通汤。
为提高白通汤治疗效果,方中加童便也常用。
3、扶正祛邪法【组成】:附子、桂枝、术、生楂肉、淫羊藿、炙甘草、生姜。
【方解】:本法乃附子加上桂枝基本法一,成为附子桂枝基本法一。
附子大辛、大温、大毒,至刚至烈,且刚中有柔,能内能外,能上能下。
得桂枝为先锋使,领阳循行,由内而中而外,使阳布满全身,能防患于未然。
得白术佐之,为先后并茂,使水土合德,土覆其水,使水制而泛滥不生,而天下太平矣。
得楂肉,化阳分之湿,脾旺而水积可行。
得淫羊藿,引坤土之性与水相合,入肾窍,环精室,启男女氤氲之性,上通天,中达地,水火互助,乾坤反本,脾胃交固,先后永定矣。
得姜、甘草,使火土有用,阴阳得理,气血得调,健强脾胃,而脏腑而肌腠而皮毛,气血往来有恒,交流无阻,运用有方,身无疾病矣。
扶阳法运用验案解析(喜欢用附子的仔细看)
扶阳法运用验案解析(喜欢用附子的仔细看)“扶阳法”是以重视、推崇阳气为基本思想,在遣方用药上擅长运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药物,尤其是擅长大量运用附子治疗阳虚证的治疗方法。
扶阳法的创始人清代郑钦安认为:阳气是生命的关键,“人所以持以立命者,惟阳气乎,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某些疑难病证从辨阴阳出发,对其真阳虚之病证,运用扶阳法治疗,每每收到较好疗效。
下面对两则具体病案进行分析,来谈谈扶阳法的辨证。
案一:日光性皮炎案郭××,女,34岁,初诊日期2007年6月25日。
患者自2005年初夏,在露天工作一整天后,面部、颈部以及上肢等暴露在衣服外面的部位出现红色皮损,有小丘疹、瘙痒,以后每遇日光照射或遇热均出现皮肤颜色变红、瘙痒,日照时间长时,皮肤充血水肿,脱皮瘙痒异常。
自2005年夏天开始每年均服中药、西药、抗过敏药物数十天,及至天凉好转,第二年夏天又出现同样情形。
2007年5月病情复发已历一个月,患者自己感到非常痛苦,来我处求治。
笔者看以前两年所服之中药,俱以疏风清热立法,杂以凉血解表之品,兼以肃肺清肺之药。
患者面部皮肤红色皮损粗糙、略有水肿,颈部皮肤色红,有少量小丘疹,双上肢皮肤亦如此,但患者神色疲倦,少气懒言,询之脘腹时胀,大便不畅,不敢进食生冷水果,食则胀甚,并谓平素手足不温,天凉时则喜温畏寒,舌质淡苔白略腻,脉沉细滑。
辨证为:元阳不足,脾阳不运生湿滞,阳虚生内寒,体内之寒气与外界之阳气搏结于皮肤而致皮肤病损。
处方:麻黄8g(先下),细辛9g,附子45g,苍术30g,茯苓30g,砂仁10g,白蔻10g,莱菔子20g,炙甘草10g。
三服。
二诊(6月28日):皮损同前,瘙痒减轻少许,上药服至第二天,腹中转气,有稀便排出,日行三次,泻后脘腹胀减,舌质淡苔腻略减,脉同前。
处方:麻黄9g(先下),细辛12g(先下),附子90g,苍术30g,半夏10g,砂仁10g,白蔻10g,炙甘草10g,蝉蜕10g。
中医保健之扶阳治病三步曲(增注)
中医保健之扶阳治病三步曲(增注)扶阳治病三曲人秉一点阳气而生,阳盛则体健,阳衰则疾生。
佛曰:善护念。
吾说:善护阳。
得一份阳气,多一分生机;失一份阳气,少一分生机。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疾病发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耗损阳气。
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扶助阳气与祛除邪气同等重要,在有些情况下扶阳即是祛邪。
在扶助阳气的过程中,患者常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于是,医者束手,患者生畏。
在此,首先要明白“上火”的原因。
人之五脏六腑之阳皆根于肾,换个说法,肾是藏阳的地方,肾阳通达五脏六腑、上下内外。
正常之人服用扶阳药物及食物后,经脾胃运化传输,纳阳归肾;肾阳旺盛,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温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上火”的原因(1)若有人脾胃功能失常,不能纳阳归肾,阳浮于上,上火症状即出现;(2)若有人下焦寒甚,阴阳隔拒,隔阳于上,上火症状即出现;(3)若有人局部经脉瘀阻,阳气渐盛,经脉未通前则气血运行受阻亦更甚,郁而化热,上火症状即出现;(4)若有人太阳经脉受寒,阳气渐盛,机体散热障碍,郁而化热,上火症状即出现。
扶阳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上述四个问题,要让机体能纳阳归肾。
解决方法:温脾阳、引阳入肾,用砂仁、石菖蒲等;温肾阳、驱寒邪,用制附片、肉桂等;通瘀阻、清郁热,用桂枝、知母等;开太阳、驱寒邪,用麻黄、桂枝、羌活等。
在打通道路的过程中,有些人也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如口苦、口干、咽痛、流鼻血等,但这都是暂时的,一般坚持服完几剂药后,上述不适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服药之人,切勿因噎废食。
在打通道路后,接下来第二步就是扶助阳气。
扶助阳气,首选药物就是制附片,其次就是巴戟天、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等。
附子(加工后为制附片),自古至今被誉为扶阳救逆第一要药。
《本草汇言》载: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
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
扶阳手法分别有哪些三个穴位刺激扶阳效果好
扶阳手法分别有哪些三个穴位刺激扶阳效果好扶阳对很多东西来说都非常熟悉,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方法或者产品来增强身体里面的阳气,可以有助于帮助人们提高生理活动,阳气不足有可能会引起浑身无力,也有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现象,而通过扶阳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调理作用,那么扶阳手法有哪些?手法一、刺激足三里穴扶阳方法有很多,艾灸就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可以刺激关元穴和足三里穴。
通过艾灸这些穴位,能够有助于温补任脉之阴,可以增加身体的气化能力,能够增加肠道的蠕动,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
通常艾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应对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但是每个艾灸的穴位只能够持续10分钟左右,在艾灸前后也应该要注意补充津液,比如可以多喝粥,也可以多喝汤。
手法二、刺激公孙穴公孙穴是人体的第一温阳大穴,通过扶阳方法来刺激这个穴位,能够起到健脾益胃的功效,同时能够起到温阳助肾的作用,可以有助于改善肠道疾病的症状,也能够有助于调理痛经的问题,对不明原因的胸痛和心痛也有良好效果。
扶阳方法里面还主要包括了丹药,其实主要的成分为矿物质,在扁鹊心书里面提及到,它能够有助于起到扶阳去湿的功效。
手法三、刺激内关穴扶阳手法比较多,通过直接刺激内关穴,能够有助于打开心结,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能够镇静止痛,一般对中老年人群来说会有较大帮助。
自己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攻克打嗝和手心发热,对晕车晕船等症状也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一般40岁到50岁之间很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和出虚汗的情况,那么都可以通过扶阳手法来刺激这个穴位,从而起到温肾温阳调理的功效。
扶阳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希望大家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希望上述信息也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其实想要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适当的利用中医学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大家都可以适当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补肾扶阳大法偏方
补肾扶阳大法偏方脚跟与人体的肾经、膀胱经以及大脑关系密切。
扶阳不一定要喝四逆汤,也不一定要灸关元穴,只要找到关键处,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即有大效果。
肾气虚弱、肾阳不足之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且效果明显。
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扶阳大法。
脚根的中央就有一个安眠穴,从全息定位来看,脚跟相当于我们的大脑部位。
因此,每天经常轻轻地颠一下脚跟,对于治疗疾病以及预防保健极有好处。
千万不要因为其简单而忽视它。
要知道,凡是真理,往往是简单而直接的。
下面再详细地介绍一下颠脚跟的其它功效。
1、可以健脑。
现在流行的足部按摩图没有重视脚跟的全息定位,只是在足跟的中央安排了一个安眠穴,其实还远远不止如此。
中国民间一个足部全息定位方法,综合考虑了经络循行、全息理论、脚的特点以及手足相参等方面的信息,重新分配了五脏六腑的定位。
足跟这个部位整个地定位为头部,包括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等都安排有一定的位置,而整个跟跟中间就是一个大脑定位图。
脑位于人的最高处,其对应点当然会在最低处有所体现。
刺激足跟部,可以促进脑部的气血循环,坚持用脚跟行走,不仅仅可以拉伸膀胱经以及肾经,还可以让脑得到更多的地气。
小孩子如果有脑发育不全,或者有相关的脑病,就千万另忽视了刺激脚跟这个脑的全息反应区,而跺脚跟是最简单而实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2、可以醒脑。
学生功课压力大,经常感觉脑子不够用的,读了一节课,脑子嗡嗡的,闷闷的。
那就趁下课的时间,来刺激一下脚跟嘛,可以让脑马上充满活力,其效果比按摩风池穴都明显。
3、可以放松紧张的神经。
缓解紧张的方法很多,比如搓手、吹口哨、散步、深呼吸等等,还可以按摩头部的穴位,如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都有效果。
当然,如果能刺激一下脚跟上的大脑反射区,也有不错的效果。
所有这些方法都比紧张时吃口香糖好多了,既省事,又有保健作用。
反过来说,口香糖是用薄荷之类的东西做的,既寒凉伤阳,还有一些成型剂、添加剂等,都不利于健康。
扶阳三法-灼艾、丹药、附子
扶阳三法-灼艾、丹药、附子扶阳三法-灼艾、丹药、附子作者:中国艾灸网来源:互联网日期:2009年12月29日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
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
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毖伤”。
说的就是要保命长寿,扶阳是不二法门。
可见灼艾对培固人体阳气的力量有多强大。
《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
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关元在下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
采用仰卧的姿势,将手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手小指的下缘处即是该穴。
关元穴的温和灸法就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对准关元穴熏灸。
艾条距离皮肤约二到三厘米,使局部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5~30分钟,灸致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灸关元的最好时机在夏秋之交,相当于南京地区的7月底到9月中。
隔日灸1次,每月连续灸10次。
冬春两季除去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去灸关元穴,因为冬主收藏,春主升发,灸多了反而会泄精气。
学医之初,我老师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碍。
老师没给他开药,就让他用艾条灸关元穴,每天一次,每次灸15至30分钟。
一个月过后,患者的病就痊愈了。
老师嘱咐他最好每年夏秋之际,都用艾条灸一灸关元穴。
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依然身体健康,无尿频、阳痿等症状。
道家还有一个小秘法: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
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灼艾之法除了灸关元以外,还可以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
三大扶阳方法
三大扶阳方法【导读】很多人看到小道经方中经常写一些四逆辈的方子,推荐的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一直有不解和质疑~为什么总是以四逆汤打底开方?为什么总是推荐这些丸药呢?其实,背后的秘密是因为“阳气”,万病损于阳,小编带您解开这个秘密~阳气今日小满《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说明阳气在人生中何其重要,比作天与日,贯穿始终,主宰命运,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因此,固护一身之阳气,可葆生命活力。
现代人尽管病情不一样,但是一摸脉象,很多都是沉细无力,有的还伴有胸闷、手脚冰凉、气短等现象,这些都是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表现。
《内经》上说”阳主阴从“,这句话其实也说明了阳气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
例如,想把煤炭中的能量利用,需要一把火将其燃烧,这把火就是阳气的力量。
放到人体也一样,能量需要阳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应用。
扶阳方法今日小满、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
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
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①艾灸扶阳的重要穴位,古今长寿者必灸之穴——关元、足三里的长寿灸法。
关元是小肠经的募穴,小肠经也属火,用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增加身体的气化能力。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
古人说的灼艾,实际上是瘢痕灸,但是现代人很少采用此法,平时大家可以在用随身灸或者悬灸即可,每天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艾灸前后一定多注意补充津液,多喝粥、汤类。
②丹药丹药,主要成分为矿物,以铅汞等金石品为主。
《扁鹊心书》提到的丹药名为太上金液丹,以硫黄为主,扶阳祛湿。
中西医结合第一人张锡纯受丹道医家的影响,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主张服用生硫黄来回阳,他认为生硫黄回阳效果比人参还好,能兴垂绝之阳。
硫磺(药用)可以补命门火,在医师指导下。
一般可以每天服用10g-15g左右。
(扶阳医学)治病次第
(扶阳医学)治病次第火神派彭重善医案(三归二;二归一;一归无)张某某,男,50岁,2009年1月19日复诊。
2009年患肝病与心衰,至今仍然在服用西药。
服药之后,现症见:两侧头痛,天冷环境下易发作,纳食不香,量不多而知饥,小便量次均少,大便如常。
脉诊:左手,轻取不浮不紧,沉取紧带滞。
肾脉稍起,但短不至关,久取弱下去了,要久取仍如初。
总体印象肾脉还是乏力乏神。
右手:肺脉滞带紧,脾脉略紧、滞,胃脉羽。
分析:从本医案中可以看出,病人左尺重取至骨,肾脉紧带滞,紧提示有寒,滞提示肾气不足,同时湿在骨里,彭师说等待春天季节木气升发之际,可服除风湿之药二剂,以借机宣散里湿之邪。
肺脉滞带紧,显示其肺中寒气,且肺气不足。
脾脉紧,胃脉弱,提示脾有寒,胃气不足,功能差而胃口不好,故吃东西不行。
处方原则:因肺有寒邪,上周已经用了4天桂枝法(未用附片),最后二天加附片,至今寒邪未除。
因此,再用桂枝法开通表邪之法再用不妥,改为扶正气的方法除邪(加用附片)。
再因肾脉提示阳气不足且有寒,皆在于里,因此,脉象提示的信息是轻取沉取都带紧滞,则表明表里皆有寒且皆阳虚,现必须扶正气、助阳气,以大剂助阳之附子桂枝法,达标本兼治,重在扶正气祛肺中寒邪,在治上焦同时,再逐步过度到调整中焦,最后达到下焦,即助阳纳气归根,才能解决最终间题处方用药:第一方(解决肺寒问题)制黑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即白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桂枝尖30g,生山楂肉20g,石菖蒲20g,刺五加皮15g,炙甘草15g,毛化红(即化橘红)15g,生姜80g。
3付。
方解:五甲皮(刺五甲皮和五加皮):二者功效相等,五加皮有毒,刺五甲无毒,其功皆通肌腠之寒湿,刺五甲皮尚有扩张血管之功用。
痰多、喉堵,又非外邪,则遣法半夏、石菖蒲。
五加皮单用可去寒。
第二方(由肺过度到调脾胃)制黑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即白术)15g,茯神15g,桂枝尖30g,生山楂肉20g,刺五加皮15g,川芎25g,淫羊藿20g,炒麦芽20g,炙甘草15g,生姜80g。
扶阳3妙招,助你增强抵抗力
扶阳3妙招,助你增强抵抗力近期有几个朋友来找我说有点着凉,我就问他是不是半夜踢被子了?对方想了想说是啊,晚上觉得有点热了,这咋办?踢被子这个看起来可能是个小事儿,但是着凉引来的后果是可怕的,现在疫情不容乐观,万一感冒,很需要警惕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过了立春,相对于冬天来说厚被子会相对热一些,但对于人体来说外界温度还是相对低,尤其是早晚的温差,因此这一冷一热就容易着凉。
那么在近期的休息上,我们就选择比冬天盖的厚被子稍微薄一些的,这样就不会觉得热,晚上也不会因踢被子导致着凉。
另外也可以打开空调恒温,这样让室内的温度均衡,也不会有很大的温差变化了。
《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正气足,那么寒邪、病邪等邪气便不会轻易干预到我们,也不会轻易生病。
反过来说,一个人生病、不舒服、难受,这都是因为身体的正气不足,邪气相对盛导致的。
我们的身体就相当于一个城池,而外部有一个敌对国家准备侵略我们。
所以一旦敌方知道了我们守城的力量弱一点点了,他们就会展开侵略。
那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守城这个基本的生存条件,也要做到可以派兵消灭敌人,因此养正气就是这么重要。
正气、阳气越足,人越不容易生病!养正气的三大法宝:一、风水法今年是庚子年,其中子水来自坎卦对应我们身体中的“肾”,所以今天容易多出肾气不足的情况,如体质偏弱、腰膝酸软、心慌胸闷、怕冷畏寒。
又子与午相冲,因此今年引发了对宫对冲的作用,离卦的作用也被引用,离卦代表了心脏,因此说今年也容易心气不足、睡眠不佳、多梦。
因此调整好正北方向,是今年必须要做好的:正北方向喜砂,喜欢放置阳性的物体,例如石头、盆栽、书柜、电脑、水晶球、微波炉、灶台、电磁炉,外部环境喜欢见到大山、树木、高楼等高大的、阳气十足的物体。
如果你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以看这位同学的调整方案:根据对宫作用的原理,正北的对宫是正南,因此正南方向也应该做好调整,对于心肾功能的恢复会更好:正南方向喜水,喜欢放置阴性的物体,例如鱼缸、流水摆件、饮水机、墨汁,外部环境喜欢见到鱼塘、河流、喷泉等水类物体:二、中医古法扶阳1、艾灸平时可以艾灸关元穴,可以固本培元,强健体质;还有中脘穴,中脘穴可以调理脾胃,实得气血生化功能增强,加强免疫力:2、泡脚泡脚可以温通肾经,因为肾经起于小指,斜走足心,所以多泡脚有助于温暖肾经,提高肾气水平。
扶阳医学精髓和治病次第
扶阳医学精髓和治病次第
刘某,男,71岁。
糖尿病多年并末梢神经异常来诊,走路有踩棉花感,双脚前掌冰凉。
睡眠尚可,消化不好,胃时常胀满,大便秘结,小便时黄;舌淡嫩、边尖稍红,中间裂痕明显,苔中后腻;脉右关浮、重按弱,左手沉缓滑微劲、尺弱。
处方如下:
乍一看,这是什么套路?
我来问你:每张处方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老师,讲一下吧......
别慌,考试一下,看你功课做得怎么样?!
老师请讲?
扶阳医学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呢?
I don't know,w-h-a-t?
是:治!病!次!第!记清楚了啊......
可是,老师,有些处方不像扶阳派的套路啊??
取舍问题!年轻人,好好听一下录音,下面有。
方言听不懂,找作者傅先生翻译...另外千万记着:经典——很重要
糖尿病病例用药录音来自中原火神傅文录00:0006:29
想学吗
想!!教我七十二般变化吧,师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 中医 2 1 00年 6月第 3 2卷第 6期
H b i C Jn 0 0 V l 2 N . ee JT M,ue2 1 . o 3 . o6
“ 阳” 验 3则 扶 治
耿 连 岐
( 天津市塘沽区中医院针灸科 , 天津 3 05 ) 04 1
【 关键词 】 温阳; 颈椎病 ; 风湿性心脏病 ; 抑郁症 ; 中医药疗法 【 j 号】 R4 2 f1 3 1 9 2 一 5 【 j 冯 A 【 晕赢 中图 g 5 .; ̄. 1T . ; 0 文南I 1 R 5 ;/ 4 R 4 ; 】 醋 号】 le 292 0 —8 — f i 一6 ( 1 0 0 2 0 1 0) 5 5
无力 , 脉道不充 , 或沉 、 故 或迟 、 细 , 或 这种理 解本 身 没有
任何问题 , 但是这只是“ 象 。实际上 , 常” 阳虚还可 以出现
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 的物质基 础 , 它推动脏 腑功能
活动 , 是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屏 障及 祛邪外 出的动力 , 决
定着疾病发生 、 展和预 后。火神 派是 由清末 四川 名 医 发
中医学 以阴 阳为工具来认识 自然界万事 万物 以及机
3 典 型 病 例
体 和疾病 , 素问 ・ 阳应象 大论》 “ 如《 阴 谓 阴阳者 , 万物之
能始也 ” “ 阳者 , ,阴 天地 之道也 , 万物 之 纲纪 , 化 之父 变 母, 生杀之本始 , 神明之府也 , 治病必 求于本 ” 。中医学强
调 阳气的重要性 , 素 问 ・ 气通天论 》 “ 如《 生 谓 阳气者 , 若
天与 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 故天 运当 以 日光明。是故
阳因而上 , 卫外者也” 明代 医家张景岳在 《 经 附翼 ・ , 类 求 正录 ・ 大宝论 》 中谓 “ 之大 宝 , 天 只此 一 丸红 E ; t 人之 大 宝, 只此一息真 阳…… 阳强 则寿 , 阳衰则天 ” 。身 体失 却
3 1 风湿性心脏病 . 薛某 , ,2岁 。2 0 1 男 3 0 8— 2—1 0初诊 。头晕 、 闷、 胸 心 悸、 乏力 2年 , 加重 2 。1 0d 5年前患者淋雨后 出现指关节 红肿 、 疼痛 、 变形 , 就诊 于当地 医院 , 确诊 为类 风湿性关 节 炎, 2年前患者无 明显诱 因出现头晕 、 胸闷 、 心悸 、 乏力 , 再
了阳气 的温养 , 在内则痰 、 瘀作 祟 , 生百病 , 化 在外则六 淫 侵袭 , 群邪并起 。
2 阳 虚 的 症 状
次就诊 于该 医院 , 查心 电图示 心 肌缺 血 、 性期 前 收 时 室 缩, 血压 1 ./ . P (0 0/ 0 2 g , 断为 风 20 6 7k a 9 .0 5 . 5mm H ) 诊 湿性心脏病 , 给予相关药物 口服( 具体 不详 ) 症状时轻时 ,
重 。2 前患者劳 累后头晕 、 闷、 0d 胸 心悸 、 乏力症状 加重 ,
为求系统诊治遂就 诊于我 院。刻 诊 : 闷 , 悸 , 胸 心 气短 , 乏 力, 纳差 , 寐差 , 便清 长 , 小 大便 不调 , 淡苔 薄 , 舌 脉沉 迟。
中医诊断 : 胸痹 。证属心 阳不振 , 阳不展 。治宜 补益元 清 阳, 温振心 阳。处方 : 附子 ( 炮 先煎 )0 g桂 枝 1 , 3 , 0g 干姜 l , 0g炙甘草 1 , 5g龙骨 3 , Og 牡蛎 3 。日 1 , 0g 剂 水煎取汁 4 0m , 、 0 L 早 晚分服。3剂后二诊 : 头晕 、 胸闷 明显缓解 , 仍 感乏力 、 心悸 , 舌脉 无变 化 , 血压 1. / . P ( 1 .5 4 79 3k a 10 2 / 6 .5mm r ) 仍有期前 收缩。调处 方如 下: 附子 ( 9 7 g , i 阳充 沛则生 精 、 血 、 真 化 运 津, 百脉调 和 , 经络顺畅 , 脏腑 生克有序 , 阳一 虚则诸症 真
丛生 。头为诸阳之会 , 阳不足则髓海 失充 , 真 头痛 、 头晕 、 失眠 、 鸣; 耳 心肺 同居上 焦 , 心为君 主之 官 , 为 娇脏 , 肺 上
煎) 5g 桂枝 I , 4 , 5g干姜 1g 炙甘草 1g 薤 白 1 , 骨 5, 5, 5g龙
3 , Og牡蛎 3 , 0g 当归 1 。服法 同前。6剂后 三诊 : 5g 症状
肝藏魂 , 肾藏精 , 焦 阳虚 则多 梦 、 便清 长 、 膝痰软 , 下 小 腰 男子遗精、 早泄 、 阳萎 , 子月经带下异常 、 女 宫寒不孕 。
重扶助 阳气 , 擅用 附子 、 肉桂 、 生姜等 大辛大 热药物屡 起
沉疴痼疾 而著称 。笔者潜心钻研并 将其扶 阳思想应用 于
临床 , 取得很好的疗 效。
1 阳 气 的 作 用
的主病 , 时珍早 在《 李 濒湖 脉学》中云 “ 脉 为阳元 气 衰 滑
”
… …
,
故医者不 可不查 。
郑钦安创立 的一个重要医学 流派 , 其认 为 阳主阴从 , 以注
数、 浮数 、 细数 、 弦数 、 弦劲 , 甚至 出现洪滑之象 , 这些都 是
“ 象 。例 如 , 力 衰竭 时 出现 的典 型脉 象就 是数 、 变” 心 浮 数、 细数 , 或者滑 , 出现这种 脉象 的机制是 因为阳气 虚衰 , 阳不敛 阴, 阴邪外露 , 出现类 似种 种“ ” 假 脉象 。关 于滑脉
焦 阳气不足则胸闷 、 心悸 、 痰多 、 咳嗽 、 清涕 、 鼻塞 ; 胃居 脾 于 中州 , 后天之本 , 纳运化 之功能 全在 阳气 的推 动 , 乃 受
脾失健运则食 欲不振 、 腹胀 、 痛 、 腹 腹泻 、 便秘 等 , 且脾 主
四肢 , 阳气不足则四末不 温 ; 肾同居 下焦 , 肝 为同源脏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