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陈寅恪

合集下载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1938年,西南联大历史系一堂课上,一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上课原则:“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这“四不讲”显示出的是何等的自负,而说出这段话的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所长的条件是“不宗奉马列主义”陈寅恪一向推崇学术独立,尝语后学:“古今中外,哪里有作学问能完全脱离政治之事?但两者之间,自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在作学问。

”1953年,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准备请陈寅恪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为此还特意安排陈寅恪当年的得意门生、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汪篯,带着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南下广州,劝陈寅恪北上。

年岁已高、双目失明、数十年备受漂泊之苦的陈寅恪,早已把南国当成自己最后的归宿,所以提出了北上的两个条件:一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不学习政治”;二是“请毛公(毛泽东)或刘公(刘少奇)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在给中国科学院的正式答复中,陈寅恪明确表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陈寅恪坚决拒绝了所长一职。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很难堪的话题,以陈寅恪对历史、对现实的“通识”,他当然明白这样做是极大的不合时宜,但这就是他的倔强秉性所在。

1954年1月郭沫若再次写信邀请陈寅恪,可是在陈寅恪看来失去了自由意志和独立思想的学术根本就不成其为学术,毅然予以拒绝。

祖父右铭公于1895年秋被清廷任命为湖南巡抚,此时全家已由武昌迁回长沙,在湖南长沙巡抚署后花园“又一村”拍摄的6岁的陈寅恪(右一)和兄弟姐妹们合影拒改一词书竟没能出版晚年,陈寅恪的学问已不为主流推崇,但他仍然沉浸在自己所构筑的纯粹的学术世界中。

我是教书匠 陈寅恪大师风范

我是教书匠 陈寅恪大师风范
1223 年 41 期 5’6 417 1223
历史教学 #$%&’() *+,-.$/0
总第 !84 期 9:; 5’6 !84
“我是教书匠< ”
———陈寅恪大师风范
黄修明
=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四川成都 >422>8 ?
作为 12 世纪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对中国历 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毕其一生的“治学”和 “教学”两个方面。有关陈寅恪的“治学”成果,海内 外学人探讨已多,论述甚详;而对其耕耘教坛,数 十年如一日执教高校课堂的“教学”活动状况,则 研究相对薄弱,专文论述尚不多见。本文从现存陈 寅恪的来往信函、朋友与学生的回忆等资料入手, 围绕教学经历、教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 学风范等内容试作探讨。
二、陈寅恪的执教作风与教学态度
早在清华执教时期,陈寅恪就以博大精深的 “治学”卓然于世,为学界敬所仰。但陈本人从未因 “治学”而偏废“教学”,他始终以“我是教书匠”#$(% &’ ())
定位自己的职业角色,持一颗平常心,数十年如一 日传道、授业、释惑、解疑。陈寅恪为人师表的执教 作风和教学态度,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
(四)关爱学生,诲人不倦 陈寅恪早年执教的 清华国学研究院,学风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据学 生蓝孟博《清华国学研究院始末》:“各位先生传业 态度的庄严诚挚,诸同学问道心志的诚敬殷切,穆
然有鹅湖、鹿洞遗风。每当春秋佳日,随侍诸师,徜 徉湖山,俯仰吟啸,无限春风舞雩之乐。院中都以 学问道义相期,故师弟之间,恩若骨肉,同门之谊, 亲如手足,常引起许多人的羡慕。因同学分研中国 文、史、哲诸学,故皆酷爱中国历史文化,视同性 命” 。 # * (% &’ $.)
教学研究
!"

叔公陈寅恪:笃定务实,安心治学

叔公陈寅恪:笃定务实,安心治学

叔公陈寅恪:笃定务实,安心治学作者:强江海来源:《莫愁·天下男人》 2017年第9期强江海陈寅恪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他的侄孙陈贻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和叔公相处的时间很短,那时叔公的双眼已经失明了,但是在我心里,他却是独立与自由最好的践行者。

”只为读书而读书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陈家祖孙三代居住在湘江东岸城北的“蜕园”。

在那里,陈寅恪和七个兄弟姐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3岁时,陈寅恪便跟随兄长陈衡恪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的生活是贫苦的,陈寅恪每日上学所带便当,只有点咸萝卜佐餐,偶尔有块既生又腥的鱼而已。

即便如此,陈寅恪仍苦读不辍。

此后,陈寅恪又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求学。

前后十四年的时间里,陈寅恪游学日、欧、美,精通英、法、德、日等二十余种语言。

哪里有好大学,陈寅恪就去哪里拜师、听课和研究,一生读过十多所大学。

初到美国留学时,陈寅恪购书的豪举,让人难忘,他主张书要大购、多购、全购。

有一天,陈寅恪说:“我今学习世界史。

”遂将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剑桥近代史》《剑桥古代史》《剑桥中古史》等几十巨册陆续购回,成一全套。

陈寅恪不仅读书本,而且留心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但对大多数人所重视的学位之类却淡然视之,不感兴趣。

陈寅恪多次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然而却未怀揣一张学位证书回来,他完全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清华大学筹办国学研究院时,已在清华任教的吴宓向梁启超介绍陈寅恪。

梁启超便推荐陈寅恪任国学研究院导师,当时的校长曹云祥尚未听说过陈寅恪,便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博士?有何著作?”梁启超摇了摇头说:“他不是博士,也没有著作。

”听完此言,曹云祥皱紧眉头,为难道:“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生气地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我的全部著作还不如陈寅恪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好吧,清华不请他,国外的大学也会请他的。

”接着,梁启超向曹云祥介绍了柏林、巴黎几位大学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

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

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

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陈寅恪故事:一个中国学者的坚守与牺牲陈寅恪,一个杰出的中国学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坚守与牺牲的精神。

他在历史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以他的故事为主线,展示他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守,并思考这种坚守和牺牲对于中国学者的意义与启示。

一、狱中的坚守陈寅恪在历史学领域是享有盛誉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尤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的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然而,他的学术成就并没有让他远离政治的漩涡。

由于他并不妥协于当时政治权力的要求,他被错误地视为反动学者,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投入监狱。

在狱中,陈寅恪面临着各种恶劣的条件,生活十分艰苦。

然而,即使处于这种困境之中,他依然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学术理想。

他通过口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递给狱友,以保证这些重要的学术思想不会迷失。

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思考并著述,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二、对中国学者的意义陈寅恪的故事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他的坚守向世人证明了一个学者应有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逆境中,他没有迎合权力,而是坚守真理与良知。

这种坚守不仅为中国学者树立了榜样,也提醒我们,学者应该独立思考,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为真理而努力。

其次,陈寅恪的牺牲使我们反思学术自由与学术环境。

他的遭遇表明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中,学者能够更好地发挥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为学者营造更自由和开放的学术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才能。

三、启示与展望陈寅恪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珍视学术独立和自由的环境。

只有在一个自由开放、充满包容与尊重的环境中,学者才能够真正做到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

其次,我们需要不断弘扬陈寅恪这种坚守的精神。

学者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不为权力所左右,真正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我们应该将陈寅恪的事迹广为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他的故事和他对中国学术界的重要意义。

大师陈寅恪观后感300字

大师陈寅恪观后感300字

大师陈寅恪观后感300字我从陈寅恪先生身上看到了三个阶段的人格演绎。

第一阶段是他求学路。

陈寅恪出身在官宦世家,其父亲陈三立是戊戌变法四君子之一,变法失败后,其父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

这份为国图强的抱负溶解在无奈的吟诵之中并传给了他儿子。

陈寅恪13岁被送到日本读书,失去了应科考,求功名的机会,在异域他乡里,陈寅恪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他深知,他的背后是一片混浑不堪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需要指引。

陈寅恪的博学离不开聪慧的天赋与超人的勤奋。

他精通二十余种语言,学习数学、物理、研读《资本论》可笑的是,西洋留学的13年里,他竟无一张博士文凭。

他常去旁听其他课程而不要学分,不愿受一个专题的束缚而枉费光阴。

而正是这种俯视学海的求学态度,使他的知识体系比一般的学者都更完善,贯通中西。

在这个阶段,陈寅恪所博览的知识似乎正影射着他内心的某些品格,正向着他的为学境界进发。

第二阶段是他盛年时传道受业解惑的日子。

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整个清华上下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没有一个人敢瞧不起他。

他的学生,毕业后无不成了大家。

他在西洋学习了东方学后,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输入外来文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他时刻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

我想,这正与当我们聆听异域的音调后,才会对中国音乐有更深层的理解一句相映。

只有融入了各种文化之后,才能领悟文化自信的精髓所在,二战的爆发,他的父亲陈三立绝食而死。

似乎是陈寅恪整个人生的转变。

他的第一次学术转向也正在此时转变为中古史的研究。

同时,他的眼睛由于高度近视,又用眼过度,右眼视网膜剥离,已经看不见了。

对于读书人,眼睛可是整个身体最要紧的。

眼睛看不清了,学问要再进展也就难上加难了。

可陈寅恪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去逃难,他不想就这样而枉费前半辈子苦苦得来的学问。

在这段背负着家仇国恨的逃亡路上,他作的大多数书与批注都被烧毁和盗没了,永久地沉眠在时间中。

坚持真我的陈寅恪

坚持真我的陈寅恪

龙源期刊网
坚持真我的陈寅恪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5年第38期
陈寅恪是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清华任教时就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中西结合精密考证,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作为信条,他自己也一生坚持着。

在他所构筑的纯粹的学术世界中,陈寅恪坚持用文言文写作,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强调文责自负,甚至不允许别人改动一个标点。

【素材解读】
无论是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还是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都是陈寅恪先
生对坚持真我的生动诠释。

有些“坚持真我”的做法,可能看起来有些固执、不合群,但是在这个流俗成风的时代,恰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_职场故事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_职场故事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
寅恪先生的学问我不懂,看来确实渊博得很。

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

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

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

抗战时,他不在昆明的时候多。

有一段时期他也来了,当然也碰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

离郊区不远的地方,有些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上面盖上一块很厚的木板,人则进入坑内。

寅恪看来也是喜欢作对联的,他作了“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的对联。

寅恪先生不只是学问渊博,而且也是坚持正义、勇于斗争的人。

清华那时有一个研究院,研究中国的古史。

院里主要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看来当时校长曹云祥对梁启超有不正确的看法或想法,或不久要执行的办法。

陈寅恪知道了,在一次教授会上,陈先生表示他站在梁启超一边,反对曹云祥。

他当面要求曹云祥辞职。

曹不久辞职了,
外交部派校长的办法不久也改了。

陈寅恪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

陈寅恪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

寅恪 回到 清华园。校长梅 贻琦劝
他修 养一两年 ,只做个 人研究 , 就 不要开课 了 。 陈寅恪说 : “ 我是 教书匠 , 不 叫我 开 课 , 那 怎么 叫
教 书 匠 啊 !我 每 个 月 薪 水 不 少 ,
( 文f 魏宁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
研修中心 原载《 | 匕 京教育》 )
0 90
师 德
陈寅 恪 的教 师 生 涯 称 得 上
辉 煌— — 三 十 余 年 间 , 他 一 直 执 教 清 华大 学 、 西 南 联大 、 中 山 大 学等一流学 府 , 现 当 代 不 少 学 术
话时 , 他 脸上 虽是 笑 着 , 但 神情 却严肃而 坚决 。 校方陈
怎么能光拿 钱不干活 呢?” 说 这
人 抄写成讲 义。如此 , 每一次 备
明。抗战 中 , 他 用仅有 的左 眼工 作, 加之 营 养不 良 , 最 终导 致 左
眼 也 失 明 。胡 适 在 日记 中用 沉 重
“ 有 一次 , 我 读《 资 治通 鉴》 还 未 到 一段 ,先生 突然要我停 下来 , 重读 。我感到 , 我读 的有错误或 脱 漏 ,便 更仔 细 一 字一 句 地慢
术 治 疗 ,等 于 宣 告 了 右 眼 的 失
备课 、 讲课 的过程 。
陈 寅 恪 备 课 的 第 一 个 环 节
是“ 听读 ” , 因为备课 需要多种史
籍文 献 , 所 以 首 先 由助 手 一 字 一
书 上有 的不讲 ,古人 讲 过 的不
讲, 外 国人 讲 过 的不讲 , 自己讲 过 的也不讲 。陈先生每堂课都要
先生答应 了。

课 都 要 用 去 很 长 时间 。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

陈寅恪个人简历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

他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并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思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寅恪于1890年生于中国福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他自小聪明过人,天资聪慧,对学问充满了热爱与渴望。

在他的家庭教育下,陈寅恪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909年,陈寅恪进入北京的求是书院就读,成为了李大钊的学生。

求是书院是一所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机构,对陈寅恪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陈寅恪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系,师从王国维先生。

他在研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深受王国维的“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

这个思想告诉他文化的真谛在于传承,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追求。

在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研究中,陈寅恪开始了他的古文字学研究,特别是对甲骨学的探索。

他深入研究甲骨文中的文字及其意义,为中国古代文字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3年,陈寅恪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他在美国期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化和哲学作品,深入研究西方学术思想。

他思考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试图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生之道。

1927年,陈寅恪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授和学者,他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他潜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演变与现代意义。

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先秦诸子及其关系》和《论文学的中国化》等,这些作品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陈寅恪在教授和学术研究之外,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他关心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为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坚信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思想的融合能够为中国带来新的未来。

然而,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和公共言论逐渐引起了当时政治局势的敏感。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迫辞去教职,遭受各种政治迫害。

这段黑暗的岁月使他深深感受到了痛苦和孤独。

陈寅恪的五百字文章

陈寅恪的五百字文章

陈寅恪的五百字文章
陈寅恪,这位卓越的学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求学、盛年传道受业解惑、晚年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曲折与坎坷。

在陈寅恪的早年,他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与勤奋。

他的博学,不仅仅来自于天赋,更在于他对于学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地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知识。

到了盛年时期,陈寅恪成为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

他的学术造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整个学术界都对他充满了敬意。

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在教书育人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愿意让陈寅恪一帆风顺。

随着二战的爆发,他的父亲陈三立绝食而死,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同时,他的眼睛也因为高度近视和过度使用而出现了问题,这使得他的学术研究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但是,陈寅恪并没有放弃。

他选择继续前进,尽管道路充满了荆棘。

在逃亡的路上,他依然坚持做学问,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到了晚年时期,陈寅恪依然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不断地深入研究各个领域的知识,希望能够为中国的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壮,但他的心却依然充满了热情和斗志。

总的来说,陈寅恪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博学、才华和毅力,使他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

作文素材陈寅恪

作文素材陈寅恪

作文素材积累——陈寅恪人物小传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寅恪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

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

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

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

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

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

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经典素材拒称“大师”的大师,纯粹与淡泊,寂寞与辉煌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泰斗”。

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陈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

今之“大师” 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经他提携的学生。

和同时代许多红极一时的名家不同,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素来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乃至人们对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思想价值至今仍不甚了了。

就连陈最后20年栖身的中山大学,也未使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传承。

那幢辟为故居的两层小楼,无非陈师仅存的一缕痕迹而已。

在史学界,陈寅恪被公认为中古史的权威,其学术贡献,非专家而难喻。

常人对陈寅恪的了解,多是他非凡的生平。

关于陈的早年经历,大陆版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记述;其后期经历,则以《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最为详尽。

一个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的大师

一个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的大师

一个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的大师1896年,陈氏兄妹合影。

右一为陈寅恪。

1898年,陈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垂帘听政,陈宝箴父子因在湖南率先变法,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

陈宝箴便带着全家返回祖籍南昌。

陈三立从此远离政治,一心寄情于诗词。

这是陈家之大祸,却是寅恪之大幸,在父亲教育影响下,他遍读典籍,十来岁时便已能出口成章。

1902年,陈寅恪才12岁,陈三立就将他送到了日本,求学于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陈寅恪因患足疾,遂回国治疗,后考入上海复旦公学。

复旦公学是新式学堂,相当于今之高中。

在这里,陈寅恪掌握了德语法语。

1909年,陈寅恪自复旦公学毕业后,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西洋游学之旅。

陈宝箴领诸孙及重孙合影于南昌(1899年)。

左二为陈寅恪。

留学日本时的陈寅恪(中)“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寅恪说。

不为文凭只求学问的他,知某大学有可以学习者,则前往学习,学成又前往另一大学。

故游学16载虽未得一文凭,却掌握了梵文、巴利文等十几种语言,学问贯通中西、融汇古今,深不可测。

1919年,吴宓在哈佛认识陈寅恪后,惊为天人:“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1923年,求学欧洲的傅斯年结识陈寅恪后,佩服之至:“寅恪之学问,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因为治学讲课常有新解和宏论,陈寅恪之名声很快响彻北平城。

他授课时,不但清华的教授,如朱自清、吴宓等经常前来听课,远在城内的北大师生也成群结队,跑到郊外的清华园来“做客旁听”。

北大学生见自己老师也来当学生,遂称陈寅恪为“太老师”,意为“教授的教授”。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一派留洋归来的学者。

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学问再高,也解决不了中国问题。

留洋派觉得本土派迂腐狭隘,不懂得运用现代化工具。

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陈寅恪用各种语言做的笔记有一次,苏联学者在外蒙古,发掘到三件突厥文碑,不懂不通。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

陈寅恪先生的教学生涯及启示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极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生,陈寅恪教授执着于钻研学术和传道育人事业的一生带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和启示。

一、学海沉浮陈寅恪出身于世家,祖父官拜巡抚,父亲也是诗文名家。

他从小受诗文熏陶,熟读经书典籍。

而后,他又积极前往海外,漂泊留学十六余载。

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

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在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重要发大都源于此。

令人惊讶的是,陈寅恪学识渊博,国外留学十六年却是半个学位也未拿。

傅斯年欧洲7年求学,回国时也只留下几本笔记。

为读书而读书,不用学位装点门面欺世盗名,至今仍是美谈。

1926年8月,陈寅恪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抵达清华园,时年37岁的陈寅恪已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但仅一年后,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

陈寅恪教授作为他的同事与好友撰写了碑铭,是为学术史上不朽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碑文抒发思想自由之真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此成为学人道德文章的至高追求。

王国维自尽后,梁启超也随后病逝,赵元任准备出国讲学,清华国学研究院唯剩陈寅恪苦苦支撑。

1929年7月,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宣布解散,仅存4年,徒留后人惋惜追忆。

“四大导师”纷纷离散,盛极一时的国学研究院也随之解散,此后,陈寅恪转而为清华大学历史、中文两系合聘教授。

他讲课时不仅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来旁听,就是清华本校教授朱自清、吴宓与刘文典等也常来旁听,“教授的教授”自此流传。

吴宓在其文集中写道:“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

2019年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2019年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牛津大学20xx年曾正式聘请陈寅恪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一直虚席以待。因为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秀的中国学者”。
“国可以亡,史不可断”
就是这样一位“秀的中国学者”,“一个天生的导师”,此时却身处战火之中,他的工作条件惊人地恶劣。陈寅恪之女陈美延回忆说:“父亲工作的时候汗流浃背,在一个茅草房里,风雨一来,把房子都能刮塌的那种房子里头,也没有桌子,就是一个箱子,搬一个小凳写文章。”“他写完,需要休息,就带我出去散步,我那时候很小,就穿个木板鞋,在山上跑,满山的映山红啊……父亲只能在休息的间隙,感受到一种远离战乱的欢愉。”
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用“对对子”这样的文字游戏,来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当时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其实,陈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当时很多学者都并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陈寅恪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其实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尤其是跟印欧语系的区别在哪里。陈寅恪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自信。
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陈寅恪写书的种种细节,至今仍被后世记忆着。在四川李庄的时候,邓广铭先生住在陈寅恪的楼底下,傅斯年对他说,陈先生如果有什么事一跺地板,你就马上跑上去。有一次邓广铭跑上去,看见陈先生躺在床上呻吟,说我要快死了,我这个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在抗战如此严酷的境遇里,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他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永不熄灭的学术之光
岭南大学校园很美,一年四季树木常青,但是陈寅恪看不见,他在黑暗中已经生活了5年。很多人回忆,陈寅恪以前上课是很有特点的,讲到深处,他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眼睛瞎了之后,再也没有人看见他闭着眼睛讲课。他永远睁大着眼睛,一如我们今天见到的他晚年的照片,目光如炬。

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

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

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陈寅恪先生为近代文史大家,在近代学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傅斯年评先生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先生晚年目盲但仍坚持为学生授课,充分尽到一个“教书匠”的职责,其高洁人格仍值得后世敬仰、学习。

标签:陈寅恪;教书匠;目盲陈寅恪学养深厚,可阅读梵语、波斯语、英、法、德多种语言,治史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佛教史、蒙古史、西域各民族史方面造诣颇深,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陈寅恪先生是一位文史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教书匠”。

他35岁从德国回国,适时清华设研究院国学门,经推荐任清华国学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四大导师”,时年36岁的他与梁启超和王国维应聘成为清华研究院导师。

1938年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由于抗战形势的发展,又先后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国家院系调整后,任教于中山大学[1]。

观先生一生,教师是其另一身份,以身之所学弘教于各个高校间,为国故传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治学和教书需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但命运并未特意垂青先生。

陈寅恪先生早年高度近视,在以后治学中用眼过度,从而导致在1937年间右眼视网膜剥离,因环境原因未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导致右眼几近失明。

而在抗战期间,工作过度和营养不良等多重原因导致左眼失明。

胡适先生闻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曾写道:“寅恪为我国史学界一大重镇,今两目都废,真是学术界一大损伤。

”双目视力的丧失着实对先生治学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凭借自身强大毅力仍然在学术上建树颇多。

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后仍未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劝回到清华任教的陈寅恪修养一段时间,但陈寅恪先生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后经双方协商决定,陈寅恪先生在家为学生上课。

双眼视力几近丧失的人教课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

先生备课期间先由助手为其读史籍文献,陈寅恪先生在听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助手记录。

100年难得一见,300年无人可及!他就是陈寅恪

100年难得一见,300年无人可及!他就是陈寅恪

100年难得一见,300年无人可及!他就是陈寅恪学问近300年来无人可及,精神被后学视为100世楷模。

他就是陈寅恪。

1925年2月,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用现代科学整理国故,培养著述为毕生的国学人才。

清华国学院聘了4位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前面3位大名鼎鼎,只有陈寅恪35岁,既无学历又无著作。

研究院主任吴宓极力推荐,他还说:“陈寅恪是当今Zui博学的人才。

”梁启超也真诚地介绍陈寅恪:“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无学历,无著作,陈寅恪到底有哪些超出常人的才能呢?1)1890年7月,湖南巡抚的后院,一个男婴降生了。

因为生在寅年,祖母黄夫人为他取名寅恪。

他的祖父是当时的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

陈寅恪从幼时就受到祖父和父亲开明而又严格的文化训练。

陈寅恪少年留学日本,患脚病,不得不回国。

他的父亲全力支持他,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Zhi学校,再到美国哈佛大学,他游学了10几年。

他通晓梵文、印地文,希伯莱文等8种语言,也学了物理、数学。

也是Di一个在德国读原版《资本论》的Di一位中国人。

他还学习了佛学,史学和比较语言文学。

不过他读书不修学分,不考文凭。

陈寅恪说:“考博士不难,在几年之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就没有时间学习其他的了。

”他的自由求学,让他自成百科全书的知识结构。

后来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大Shi,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和诗人于一身。

100年难得一见,300年无人可及!2)教书匠是陈寅恪Zui珍惜的一个身份。

他对教书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和仪式感。

他对自己立下了严苛的教学信条:“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Wai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说到做到。

这样做让他一辈子受累,但也是这样的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让他永远站在学术的Dian峰。

陈寅恪讲课的博学远近有名,其他大学的学生都赶来听他讲课。

陈寅恪只有高中文凭,却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300年一遇的奇才”

陈寅恪只有高中文凭,却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300年一遇的奇才”

陈寅恪只有高中文凭,却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300年一遇的奇才”1他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三百年一遇的奇才”的陈寅恪que(四声)。

精通十几种语言的清华教授,却连一个大学文凭也没有当人们提起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寅恪,最常想到的,可能就是他的博学。

有人说,陈寅恪精通三十多种语言,博古通今,无所不知。

可当人们向陈寅恪的夫人唐筼求证时,得到的却是一个浅笑和一句辩白。

“三十多种?没那么夸张,也就十七种吧。

”这云淡风轻的“十七种”里面,还包含难度极高的梵文、印地文及希伯莱语言。

陈寅恪的学识素养,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的他,在正常人的想象中,大概是小小年纪就考上名校、博士拿到手软的天才,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陈寅恪仅是高中毕业。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的最高学历,不过是上海复旦公学的“高中毕业证”而已。

一个“高中生”就任清华教授,听上去似乎匪夷所思,但在了解陈寅恪的成长经历与求学经历之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2他从一开始,就诞生于一个家学渊源的官宦世家,一门三代,书香浸染,钟鸣鼎食。

祖父陈宝箴,时任湖南巡抚,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骨干,被光绪皇帝视作肱股之臣。

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支持与推动,曾经闭塞落后的湖南,首开洋务运动之先,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无法略过的重要一页。

父亲陈三立,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少年中举,才学出众,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并称“晚清四公子”。

可以说,这是一个在政界与文界都举足轻重的家庭,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家人教育孩子,不仅注重传统学问的灌输,更推崇现代化教育方法,鼓励下一代“睁眼看世界”。

陈寅恪自小因酷爱读书,深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长辈们不仅愿意传授给他中华传统知识,还时常讲述海外的风土人情给他听,这一切,都在幼年的陈寅恪心底埋下了种子。

然而,一件大事的发生,改变了他的一生。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重掌大权,陈家父子因是推动新政的先驱,遭到贬斥。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他,没有一张文凭。

史学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吴宓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陈寅恪被清华学校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年仅35岁,又被公认为“教授的教授”。

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大神”级的存在,他的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的火炬和标杆。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因病离世。

怀念陈寅恪先生,不仅是在瞻仰他的学识,更是在纪念他的精神。

大师简介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崇。

梁启超由衷地佩服道:“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著名历史教授姚从吾说:“陈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

”胡适在日记中称他是:“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大师语1.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2.小穷,则以诗相勉。

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

3.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大师范一、留洋不求文凭的学问大家1902年,12岁的陈寅恪开始了海外留学生涯:先是以自费生身份留学日本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4年后因病回国;1910年开始,他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就读。

但直到游学结束,他也没拿到一张文凭。

陈寅恪有哪些故事

陈寅恪有哪些故事

陈寅恪有哪些故事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是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和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陈寅恪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寅恪的故事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

在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陈寅恪经典名言与轶事。

陈寅恪的博学通识不仅受清华学子追崇,更是受当世名人教授的认可,他所授课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宗教、历史、语言等各方面学术类科目皆有独到的研究与著述,陈寅恪曾在其课堂上立下了“四不讲”的规矩:“前人讲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皆不讲。

”随着陈寅恪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甚至教授的慕名而来,这个“四不讲”的规矩也在学界广为流传开来。

陈寅恪行事自有一派风格,往往不受常规拘束,不受舆论左右,1932年,清华大学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当时的国文系主任刘文典便邀请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国文考试代拟试题。

当时陈寅恪便负责出作文题《梦游清华园》,另一题为对对子,引起了考生哗然,仅一人获得满分。

题目为上联“孙行者”,满分下联为“胡适之”,另有“祖冲之”、“王引之”答案尚能得分,而满分获得者便是之后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陈寅恪出题怪异,与当时盛行的白话文运动格格不入,但陈寅恪出此题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读书量的多少与词汇量的贫富,更想考察学生的思维条理。

陈寅恪是怎么死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骇人听闻的批斗、迫害在陈寅恪一家同样上演着,陈寅恪在__期间几乎是在终日周旋于上交书面检查与各类的声明、申述书函之中,他对共产党、马列主义的排斥令其一家人身陷囹圄。

在__时期,任何态度都会被无限上纲上线,且极尽断章取义之能事,使得陈寅恪在守卫其尊严的同时遍体鳞伤,当时他已深受失明与腿疾之苦,加之亲友家属的疏离,生命的光芒已趋于暗淡,关于死亡的这个话题也一直存在于他的文字之间,但不同于众多在文化革命中已死来获得解脱的人,陈寅恪在承受屈辱与重压之下,表现出了惊人的生存意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知导刊
2016年11月
Nov.2016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人文社会科学
RenWenSheHuiKeXue
156
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陈寅恪
谷 菲
陈寅恪学养深厚,可阅读梵语、波斯语、英、法、德多种语言,治史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佛教史、蒙古史、西域各民族史方面造诣颇深,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陈寅恪先生是一位文史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教书匠”。

他35岁从德国回国,适时清华设研究院国学门,经推荐任清华国学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四大导师”,时年36岁的他与梁启超和王国维应聘成为清华研究院导师。

1938年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由于抗战形势的发展,又先后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国家院系调整后,任教于中山大学[1]。

观先生一生,教师是其另一身份,以身之所学弘教于各个高校间,为国故传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治学和教书需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但命运并未特意垂青先生。

陈寅恪先生早年高度近视,在以后治学中用眼过度,从而导致在1937年间右眼视网膜剥离,因环境原因未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导致右眼几近失明。

而在抗战期间,工作过度和营养不良等多重原因导致左眼失明。

胡适先生闻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曾写道:“寅恪为我国史学界一大重镇,今两目都废,真是学术界一大损伤。

”双目视力的丧失着实对先生治学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凭借自身强大毅力仍然在学术上建树颇多。

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后仍未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劝回到清华任教的陈寅恪
修养一段时间,但陈寅恪先生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后经双方协商决定,陈寅恪先生在家为学生上课。

双眼视力几近丧失的人教课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

先生备课期间先由助手为其读史籍文献,陈寅恪先生在听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助手记录。

在备课过程中,先生凭借听,进而思考,最终形成类似讲课提纲的草稿,然后再进行修改,由其夫人誊抄,最终形成讲义。

上课时先生坐于藤椅上讲,由助手将讲课所需史料写于黑板上,需要补充的内容由助手于黑板上补充。

陈寅恪先生授课一丝不苟,只要有学生选其课程,无论人数多少,他都认真备课、讲课,充分尽到为人师的责任。

先生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其助手回忆,在为先生读《资治通鉴》的过程中由于脱漏一字,先生敏锐察觉并让其重读一遍,果然发现错误之处。

陈寅恪先生的博闻强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双目视力丧失的不足[2]。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水平之高也得到同人的一致认可,其在清华任教期间有“教授的教授”和“活字典”的称呼,在其授课期间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著名学者均前去听讲。

陈先生的高尚师德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关怀上,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力所能及给予学生帮助。

其授课方法较为科学,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合理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对学生的考核也不拘一格,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时请其为国文考试拟题,对对子一题拟为“孙行者”,作为上联,由学
生拟下联。

学生对出“胡适之”和“祖冲之”者为佳[3]。

从这个例子可见其在教育方面的灵活变通、不拘一格,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陈寅恪先生学问可为人师,行为可为师范,其身上展现的知识分子光辉可供后来者学习。

陈寅恪先生的言行也可作为当今教师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扎实的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自觉树立权威,才能更好得到学生的尊重。

另外要有高尚的师德,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仍不失教师身份,领一份薪水仍尽一份责任,在工作岗位上需尽职尽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变通,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陈先生在为学生授课时可以不拘一格,为学生拟题时可以别出心裁,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指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性。

陈寅恪先生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其留给后人丰富的学术遗产以及其高尚的人格。

陈先生除学者身份,还是一个合格的传道授业者,其为师的风范值得后人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魏 宁.陈寅恪:坚守讲台的盲
人“教书匠”[J].北京教育(普教),2013(3).
[2]李天星.陈寅恪的历史人物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刘克敌.陈寅恪与20世纪汉学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75-82.
摘 要:陈寅恪先生为近代文史大家,在近代学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傅斯年评先生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先生晚年目盲但仍坚持为学生授课,充分尽到一个“教书匠”的职责,其高洁人格仍值得后世敬仰、学习。

关键词:陈寅恪;教书匠;目盲作者简介:谷 菲(1986—),女,陕西户县人,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文章编号:2095-624X(2016)33-0156-01
中图分类号:K825.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1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