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瑞图”艺术形式浅析
解读传统祥瑞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再现
解读传统祥瑞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再现作者:李志宏来源:《美术界》2013年第07期传统祥瑞图形又称传统吉祥图形,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枝奇葩,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呈现出中华民族祥瑞文化特色。
《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
祥瑞即是“吉祥”、“祥和”之意。
在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祥瑞文化是一条贯穿时空的十分重要的支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等,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愿望与心理需求,几千年来成为人们不可缺失的生活层面。
祥瑞文化是借助于载体表达如意美满等愿望的文化,在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传统祥瑞文化体系中,传统祥瑞图形则是其中的重要的部分。
祥瑞图形就是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图画,用来表达求吉驱凶的愿望,在民间常常用于自身祈愿与亲朋间的相互祝颂。
祥瑞图形是传统祥瑞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图形富于民间特色,蕴涵吉祥企盼,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
中国传统祥瑞图形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期许现实的联想形态,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美好意境。
祥瑞图形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神话传说、民间谚语多为常用题材。
人物故事、花鸟走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为广泛应用的元素。
现代设计是由文字或图像组成的视觉美术作品,以图形传达信息,影响观者的态度、看法和情感,形成人们的审美意象。
从而达到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现代设计是现代文化的载体,向人们传达追求美好、祈求吉祥平安是社会对设计的一种需求,由此,将传统祥瑞图形元素吸纳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是创作设计作品的一种重要的路径。
本文试图以北京奥运设计作品为例,探析现代设计中如何吸纳传统祥瑞图形,创作现代设计作品。
北京奥运过去已经四年了,但它的设计作品的影响却依然令人触目。
回眸这些作品的设计之所以如此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吸纳融入了传统的祥瑞图形元素。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和谐、团结、友谊”与“中国、吉祥、现代”,作为奥运设计作品要完美地表现这个主题,显然,这个主题与传统祥瑞图形的文化内涵相契合。
东汉摩崖《五瑞图》刍议
107《五瑞图》是东汉摩崖石刻《惠安西表》(又称“西狭颂”)同石所刊的石刻画,在甘肃省成县抛沙镇东营村丰泉峡一处山崖之上。
此石刻建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六月十三日(公元171年8月21日),距今一千八百多年。
《五瑞图》摩崖通高110厘米,横宽210厘米,其上镌刻有黄龙、白鹿图,下有木连理、喜禾、甘露降(承露人)图像,集动物、植物、人物于一图,即可视为一组构思巧妙、画刻拙朴的古代岩画,也可看作是中国传统的壁画,为我们研究汉代绘画和艺术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东汉摩崖《五瑞图》刍议□ 王 惠《五瑞图》与汉代祥瑞风“祥瑞”指“吉祥的征兆”,最早见于刘向的《新序•杂事》:“成王任周召,而海内大治,越裳重泽,祥瑞并降。
”西汉的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作为核心,以人喻天,在其论著《春秋繁露》中对天人感应及“祥瑞”的种种现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王权天授”“天降瑞以示王”的理论,认为祥瑞是指罕见而美好的东西和现象。
祥瑞的出现是帝王实行了“德政”“仁治”之后上天的嘉许。
如果帝王治国有方,自然界就会出现“祥瑞”,而“祥瑞”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帝王的嘉政伟绩,并用三皇五帝之时曾出现的甘露、朱草、醴泉、嘉禾、凤凰、麒麟等瑞物作为例证。
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趋吉避凶思想是祥瑞思想的源头。
早期祥瑞题材的产生与先民对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密切相关,比如卷草纹、云气纹和鱼纹等的出现,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赞颂。
汉代祥瑞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源于古代图腾崇拜的遗绪,另一方面则与汉代谶纬思想盛行以及对楚文化的承袭密切相关。
汉代典籍《春秋繁露》《论衡》《白虎通德论》等书中都提到祥瑞,认为常见的“祥《西狭颂》碑刻拓片·美术史论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2017 08.总第 期. All Rights Reserved.108瑞”有:麒麟、青龙、白虎、赤罴、九尾狐等(神兽类);凤凰、比翼鸟、三足乌、神雀等(神鸟类);嘉禾、冥荚、木连理、灵芝等(植物类);神龟、比目鱼等(水族类);神鼎、神爵等(器物类)。
论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论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李子杰(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摘 要:艺术是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的,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又激起艺术之间激烈的碰撞,使之人们在艺术中不断地摸索:舍弃旧文化、抵制新文化或者是扬抑结合——艺术发展除了与时代有关,还有其自身继承与革新、吸收与借鉴等因素有关。
就艺术发展的总体而言,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是艺术发展的主要方法[1]。
继承与创新缺一不可,艺术创作没有继承,艺术就不会发展,前人走过的路可能会重走一会,缺少创新也不行那就会止步不前,永远都是古典主义的时代是不存在的。
本文通过阐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并举例证明艺术的发展要把握好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继承;创新;吴昌硕;张大千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伴随而来的就是不同艺术风格的摩擦,历史文脉在快时代里与人越来越远,一种文化的某些缺失使得出现了一种危机例如普通话的全面宣传使得方言文化的流失,问题出现政府才及时地建立了方言库,然而作为小城市的我也感觉到家乡的方言渐渐丢失。
在战争年代的艺术发展是举步维艰的,甚至出现文化断层、拒绝本土文化等现象,文化的消亡可以代表本民族的消亡比如古希腊,所以我们自己的文化艺术需要传承,历史教导我们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艺术才会繁荣发展。
一、艺术需要继承(一)艺术的继承性文化是继承和积累的结果,又是不断融合和创新的产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而不断,中华传统艺术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在人类文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保护我们的文化至关重要,说起“汉字”就会想到中国,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当然在艺术领域中国画首当其冲,国画一词源于汉代,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技法分写意和具象,表达对自然社会及其哲学、宗教等方面的认识,中西艺术相比较,除中国讲诗画一律外,还把画和书法艺术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此所谓“书画同源”,西方则把绘画和雕塑放在一起,中西的不同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面的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发展。
笔调奇创超逸不群——罗聘的《五瑞图》
笔调奇创超逸不群——罗聘的《五瑞图》中国书画报2017-02-16阅读原文在清代,文人画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
在文人画思想的影响下,笔墨情趣成为当时画家们的追求。
清代早期,“四王”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以江南地区的“四僧”“金陵八家”等为代表的创新派开始兴起。
清代中期,由于皇帝的喜好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宫廷绘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以扬州地区的“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文人画派则力主创新。
清代晚期,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影响最大,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各画派中,争议最大的要数“扬州八怪”。
之所以说“扬州八怪”中的画家“怪”,是因为他们的画风没有沿袭传统,并非主流。
他们大胆创新,另辟蹊径,其作品有违当时人们的欣赏习惯。
“扬州八怪”的活跃时间前后近百年,作品众多,流传广泛,每一位画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从“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的《五瑞图》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其不与人同的绘画特点。
广西博物馆所藏罗聘《五瑞图》(见上图)为纸本设色,纵91.2厘米、横38.7厘米。
画家在画面左上角题识:“五瑞图。
乙未天中节,两峰罗聘画。
”下钤“罗聘私印”“两峰画印”白文印。
“乙未”为乾隆四十年(1775)。
由题识可知,此作为罗聘43岁时于端午节所作。
此画意在表现端午时节的民间风俗。
画面以蛇、蟾蜍、蜘蛛、蜈蚣、壁虎为主要描绘对象。
据说端午节时,“五毒”尽出,人们于此时驱邪避毒。
画面正中,一蛇自下向上爬行,欲捕捉前方的蟾蜍,而蟾蜍正惊慌失措地逃窜。
画家把这一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将蟾蜍的表情展现得生动逼真。
画面左上方,一树倾斜生长。
左端的树枝上爬着一只蜈蚣,多足的身躯和朱红的脑袋给人不寒而栗之感。
树的主干上,壁虎正在向上爬行。
藤叶旁,一只蜘蛛垂挂下来。
除“五毒”外,画家还在画面中点缀了兰草、藤叶等时令植物。
兰草有去污之意,藤叶有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
罗聘笔下的描绘对象大多具有古意。
晚清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将罗聘的绘画定为“神品”。
十二生肖名画珍邮
十二生肖名画珍邮为迎接2013年中国农历癸巳年——生肖蛇年的到来,加纳、圭亚那、坦桑尼亚、格林纳达、利比里亚、塞拉利昂6个国家首次联合发行了一组中国传统生肖邮票。
此次发行的12枚邮票有两大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12枚邮票的图案取材于中国历代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
鼠票出自明宣宗朱瞻基的《瓜鼠图》,其后依次是唐朝韩滉《五牛图》、近代张善孖《虎》、清朝冷牧的《梧桐双兔图》、宋代陈荣的《墨龙图》、清代任伯年的《五瑞图》、现代徐悲鸿的《奔马图》、元朝赵孟頫的《二羊图》、清代沈铨的《蜂猴图》、明代沈周的《古木花冠图》、清代郎世宁《竹荫西猊狗图》以及现代齐白石的《亥猪》。
这些作品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知名博物馆内,或经拍卖被私人收藏,平日难得一见。
这组邮票的发行,无疑是把这些中国国宝级名画搬上了其他国家的“国家名片”,走进了千家万户。
小老鼠灵动可爱,猛虎不怒自威,双兔温驯善良,墨龙腾云驾雾,森严可畏……一枚枚赏玩下来,真是各有千秋,让人爱不释手,既是一套难得的珍藏邮品,又仿佛在悠远的中国艺术长河中撷珍拾贝。
较为难得的是,这组生肖邮票的规格并没有采用以前常用的小版式,而是采取了包含100枚邮票的大版形式,气势磅礴。
子鼠:明·朱瞻基《瓜鼠图》生肖邮票朱瞻基:朱元璋曾孙,建元宣德,庙号宣宗,在位十年。
雅尚翰墨,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无不臻妙。
《瓜鼠图》是明宣宗最得意之作,笔墨多取自元人水墨花卉、竹石书法,具较多生拙的文人书意趣。
丑牛:唐·韩滉《五牛图》生肖邮票韩滉,字太冲,唐代画家。
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所作《五牛图》,元赵孟頫赞其“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是现存中国美术史上最早的纸本绘画真迹,也是可以确认唐代大画家韩滉的唯一传世作品。
寅虎:近现代·张善子《虎》生肖邮票张善子(1882-1940),又作善孖,号虎痴。
大学生美术鉴赏论文
从《瑞鹤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经过这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想从一幅花鸟画——《瑞鹤图》简单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义。
那么要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
我们发现不同的美术门类在艺术形态和作品形式有很大的差异。
所谓的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当我们观看一幅美术作品时,从中获得了信息和知识,得到了满足感,产生了审美想象,这就是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鉴,要明白作品的作者、年代和背景、门类、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赏,要把获得的感受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
美术鉴赏就是鉴古今、平优略、定高下。
鉴是手段,赏是目的。
美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美术基本知识和识别美术类别和一般方法,同时鉴赏者创造性的参与才能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得到完善和升华。
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下面就要说说美术鉴赏的意义。
既然是鉴赏美术作品,那美术鉴赏的意义就首先是美术作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的意义又分为本身意义及延伸意义。
其本身意义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所获得的美感和愉悦感。
拿《瑞鹤图》来说,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
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
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
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看到此图后,我们为之一震。
一片生机跃然纸上。
我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这就是其本身意义。
西狭摩崖石刻线画《五瑞图》之艺术特色
西狭摩崖石刻线画《五瑞图》之艺术特色作者:余永红来源:《雕塑》2010年第06期内容摘要:《西狭颂》正文右侧所刻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等五种祥瑞图像,称《五瑞图》,是汉代石刻线画艺术中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汉代石刻艺术雄浑饱满的共性特征,而且具备构图完整、造型写实的个性色彩,体现出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美术史价值。
关键词:《五瑞图》;汉代艺术;石刻线画;艺术特征Abstract:On the right margin of Xixia Ode, the famous ancient cliff engraving, were the pictures about yellow dragon, white deer, golden grains, interlaced branches of different trees and amrita, which are called the five auspicious patterns and considered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liff engraving line-paintings in Han Dynasty. It bears not only the common features of roughness and plumpness of the stone carvings in Han dynasty, but also specific features of complete picture composition and realistic shapes, reflecting high values in academy and artistic history.Key Words:The Five Auspicious Patterns, Art in Han Dynasty, Line-Painting in Cliff Engraving,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西狭颂》是著名的“东汉隶书摩崖三大颂碑”之一,以方整宽博、静穆浑厚的书法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历代学者对其书法艺术给予了重点的研究和极高的评价。
试析张瑞图书法风格的演变
试析张瑞图书法风格的演变书法是中国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历史上有许多书法大家,其中晚明时期的书法家张瑞图以其狂放不羁,不拘一格的书法风格为当世及后人所赞赏,然而书法形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针对张瑞图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进行了分析介绍,论述了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书法风格。
标签:张瑞图;书法;风格演变1临摹学习时期艺术的养成是基于大量的学习和参考后得出的收获,张瑞图也是如此。
在形成自身明确的书法风格之前他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沉淀,以使自己对传统书法的领悟达到一定境界。
通过观察和分析他在临摹和学习时期的书法作品,如草书《杜甫渼陂行行诗卷》等,并没有过多极具代表性的横直笔画,而是以更加圆转的书法形式和极为有力的侧锋入纸,体现出了较为强大的书法基本功力。
在其书法生涯的早期阶段,多为学习祝枝山的文字笔迹,并在反复的临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人书法风格的创新,文字的点画形态和用笔方式逐渐形成了方折的形式,且能够在圆转和方折之间任意切换。
2风格成熟时期随着张瑞图在书法领域的不断学习和创造,逐渐在天启元年至崇祯元年这一时期形成了极具自身特色的书法形式,在苏东坡,王羲之等前辈书法大家的基础上,其行书和草书更加笔锋钢劲,顿折明显,结构字密行疏,富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首先,针对张瑞图书法成熟时期的笔法风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独特的笔法运用是其书法作品别具一格的重要原因,其他书法前辈多采用毛笔中锋和侧锋兼用的书法形式,但是在张瑞图的学习和创作中却对侧锋用笔情有独钟,他更喜欢使用毛笔漏尖的侧缝入纸进行行书和草书的书写,并在笔画与笔画之间丝毫没有圆润的处理过程,非常讲究入笔和收笔的稳准狠,这使得字体以点画形式居多,运用迅捷的笔势和转折的无缝切换,简单直接地完成书法作品,最终呈现出的字体富有生动的跳跃之感,字体弯折凌厉,气势非凡。
通过研习张瑞图书法成熟时期的多幅书法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字体笔画间的圆润处理方法已经被张瑞图所摒弃,在弯折处一律采用方折的笔法,再加上其自身独特的用笔方式,使得书法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立体感,并且为了强调自身的方折笔法风格,张瑞图甚至在字体的偏旁部首位置上加大了方折的用力程度,对于一些横折、横折弯钩等带有转折的部首,一律采用简单粗暴的折角形式,并多以方折代替传统书法圆润的转折,使笔画呈现三角形交叉的形态。
从构成角度看潘天寿艺术构图的审美取向
从构成角度看潘天寿艺术构图的审美取向潘天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他的艺术作品多以中国风景和人物为主题,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审美取向而闻名。
本文将从构成角度来探讨潘天寿艺术构图的审美取向。
一、构图特点潘天寿的作品构图严谨而富有节奏感。
他擅长运用对称、平衡、重复等元素构建画面,使得画面整体看起来非常和谐。
在潘天寿的作品中,可以常常看到对角线的运用,这种构图方式常常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稳定感,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他还擅长运用大面积的留白,通过留白的处理来凸显主体,使得画面显得更加纯粹和简洁。
二、审美取向从构成角度来看,潘天寿的艺术构图呈现出多样的审美取向。
他在构图中追求的是统一的、和谐的整体效果,而这种追求对称、平衡的构图方式使得他的作品看起来非常稳重、典雅。
潘天寿的审美取向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他善于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手法,如对称式构图、平衡式构图等,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
潘天寿的作品中也体现了一种现代感。
他通过对色彩、线条、形状的处理,使得作品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一种现代的审美趣味。
他擅长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风景和人物的轮廓,同时在色彩上运用简约而饱满的色块,通过对比饱和度和明度的处理,使得画面色彩丰富而不混乱,而且更加富有现代感。
潘天寿在构图中还能够表现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通过构图手法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人物情感的深刻表现,这种表现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温暖和感人之处。
三、结语潘天寿的艺术构图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他通过对称、平衡、重复等构图手法,使得作品呈现出统一的和谐的整体效果。
他还能够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手法与现代审美趣味相结合,使得作品展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和现代的艺术感。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表现,潘天寿的作品充满了温暖和感人之处。
第一种痕迹_古人怎样赞美“高速公路”
专题 COVER STORY若不是因为百姓自发制作的摩崖石刻,李翕在史书上原本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
东汉王朝到了桓帝、灵帝时期,已经呈现出种种末世倾颓的景象,尤其是朝廷大肆屠戮正直官员的“党锢之祸”,至今都让读史者不寒而栗。
范晔在《后汉书》中简略地提到过李翕,记录的却是他“多杀降羌”的劣迹,而他的生卒年月至今已无从查考。
但有了《西狭颂》全文385个字的描述,我们眼中的李翕一下子具体、生动了,一个睿智坚毅、关心百姓疾苦的古代执政官形象,令1800年后的我们也无法吝啬自己的赞叹。
石刻文中指明,李翕修路的地段是“郡中西峡中道”,也就是今天陇南成县天井山麓的鱼窍峡中。
这是一条横亘东西约5公里的狭长溪谷。
我们乘车来到如今已是景区的峡谷间,刚走入其中,就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
夹岸两山宛如屏障,森然壁立,悬崖巍峨,林木丰茂,风光中兼具壮丽与灵秀。
峡奇在山,美在水。
峡谷中是一条响水河,时而在峡谷中潺潺绕行,时而在巨石间冲腾奔泻,浪花激起的水声,站在远处也能听到。
更有意思的是悬崖上的水,或化成瀑布,像是一条白练从高处垂落而下;或从栈道上方形成珠帘,飞溅滴注,仿佛要洗去我们一路的风尘,表示对远方来客的特别敬意。
而这里迷人的不只是自然风情,历代修建的亭、桥、廊、树,与山水相映成趣。
我们沿着仿古栈道深入峡谷,几乎有身处桃源仙境的感觉。
但当年这里的居民却未必会赞同我们的感受。
东汉时期,这里森林茂密,山岭险峻,去武都郡几乎无路可走。
李翕太守正是看到了此间百姓困苦的生活,于是率众开山凿石,修出了一条通道。
当地朋友让我们留意观察山体上的一些孔洞;他们说,这就是当年开凿栈道留下的栈孔。
经过1800年的变迁,水位已比从前涨高很多,但即便现在看来,栈孔的位置仍处于险峻的崖壁上,可以想见当年开凿之艰巨。
我们一路漫步,西狭栈道仿佛在和我们做游戏,逗引我们时左时右,忽而崖北,忽而崖南。
我们走过廊桥,来到一片水潭前。
此处被称为黄龙潭,宽约3米、长10余米,看似一面狭长的明镜。
五代绘画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五代时期(907年-960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并存的时期。
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但同时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化繁荣。
在绘画领域,五代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本文将从五代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代表人物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五代绘画的历史背景五代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动荡,许多画家离开了宫廷,选择了隐居山林或游历江湖。
这种社会环境使得五代绘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方面,宫廷绘画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民间绘画、宗教绘画、文人绘画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三、五代绘画的艺术特点1. 题材广泛:五代绘画题材丰富,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宫廷生活、宗教故事等。
2. 风格多样:五代绘画风格多样,既有严谨的宫廷画风,也有豪放的个人风格。
3. 技法创新:五代画家在技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如水墨画的成熟、山水画的意境营造、花鸟画的工笔细描等。
4. 意境深远:五代绘画注重意境的营造,画面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四、五代绘画的代表人物1. 人物画:顾闳中、周文矩、李公麟等。
- 顾闳中:擅长描绘宫廷生活,其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南唐后主李煜与宾客们在夜宴中的情景,画面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 周文矩:以描绘仕女画著称,其代表作《仕女图》线条流畅,人物神态逼真,充分展现了五代仕女画的风格。
- 李公麟:擅长绘制佛像,其代表作《维摩诘像》线条流畅,人物表情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 山水画:荆浩、关仝、董源等。
- 荆浩:以山水画著称,其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描绘了山水之间的雄伟壮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关仝:擅长绘制北方山水,其代表作《关山行旅图》展现了北方山水的雄浑壮丽。
- 董源:以山水画著称,其代表作《潇湘图》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画面清新淡雅。
3. 花鸟画:徐熙、黄筌等。
- 徐熙:以绘制花鸟画著称,其代表作《石榴图》描绘了石榴的丰满和生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论《西狭颂·五瑞图》艺术特色
论《西狭颂·五瑞图》艺术特色作者:宋涛蔡副全来源:《雕塑》2014年第05期内容摘要:《五瑞图》画像位于甘肃成县西狭中段,为《西狭颂》摩崖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阴线刻凿“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及“承露人”图像和对应题榜。
《五瑞图》是东汉祥瑞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无论分布地域还是艺术风格都有别于汉代画像石。
其构图巧妙,线条简劲,画法飞动,造型准确,令人叹为观止。
关键词:西狭颂;五瑞图;摩崖画像;画像石;艺术特色Abstract:The Five Auspicious Patterns located in Xixia middle section, Cheng county,Gansu, and it is the significant parts which belongs to cliff inscriptions called Ode to Xixia. Artists used the shade lines to carve some images and inscriptions like “yellow dragon”“white deer”“wooden knot”“ golden harvest”“the dropping dew”“the man who is accepting the dew”. The Five Auspicious Patterns is the typical case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East Han period, however, the regional features and artistic styles of it are different from another stone reliefs in Han Dynasty. It owns refined composition, simplified and powerful lines, vivid and accurate forms, and they manifest the excellent visual effects.Keywords:Ode To Xixia, The Five Auspicious Patterns, Cliff Inscriptions, Stone Reliefs, Artistic Features一、概述《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正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李翕颂》,俗称《黄龙碑》。
浅析项圣谟的“没骨花”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朱瑾浅析项圣谟的“没骨花”“没骨花”来源于北宋画家徐嵩嗣画的《草芍药》,因为草芍药的异名又叫“没骨花”,所以徐嵩嗣就用花名“没骨花”为此画取名,但是巧合的是,此画的画法正是后世所称之为的没骨的表现技法,“画无笔墨骨气,惟用色彩画成”,整幅画只用颜色点染,并无用线勾勒。
一幅“没骨花”的画名则被渐渐演变成“没骨画”,成为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技法的代名词。
项圣谟,大家耳熟能闻,明末清初的画家,字孔彰,号易庵,别号胥山樵、存存居士、醉疯人等,浙江嘉兴人。
祖父项元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和古文物的收藏家,其“天籁阁”所藏法书名画,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在当时都是屈指一流。
项圣谟从小就在此艺术熏陶下,遍览名作,临摹古画,在艺术创作方面很早就显现出过人才能,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
但我们见到的评论项圣谟绘画艺术时,往往是只对他的山水画创作加以论述,而很少涉及其花鸟画方面艺术成就。
项圣谟在《松涛散仙图》卷中曾自题“余髫年便喜弄柔翰,先君子责以举子业,日无暇刻,夜必篝灯,着意摹写。
昆虫草木,翎毛画竹,无物不备,必至肖行而止”。
可见其早年在花鸟画方面下过一番苦功,并且水平绝对不亚于当时花鸟画的一流画家,项圣谟的花鸟画艺术多以没骨画法写成,师法造化,出古入新,作品严谨清逸,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没骨画法是伴随着花鸟画的兴盛而出现的,中国花鸟画到唐代发展为独立画科,五代时高度成熟,以徐熙、黄荃为代表,确立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两种不同的风格类型。
而没骨法最早的样式应是五代徐熙的“落墨法”,《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徐铉云:‘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
”即是作画时用墨色完全写出花鸟的质感和量感,再以色彩加以润色,不似以往花鸟画法先用墨线勾出轮廓,然后用色填写。
徐熙的孙子徐嵩嗣在继承祖风的基础上改墨笔为“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这种“没骨图”其实还是徐熙的画法,只不过是改墨笔为彩色而已,使得没骨画法得以丰富和发展。
浅析张瑞图书法风格的演变
浅析张瑞图书法风格的演变狄德全【摘要】张瑞图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他反传统的书法艺术名垂中国书史.其书法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中、晚三期.早期以临摹、研习为主;中期达到成熟,从笔法、结体、章法一反传统,个性鲜明;晚期以禅学入法,平淡自然.【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6(021)008【总页数】3页(P76-77,86)【关键词】书法;反传统;笔法;禅学【作者】狄德全【作者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甘肃合作 7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1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居士、平等居士等。
晚年自称“白毫庵居士”。
福建晋江青阳下行人。
约生于明穆宗隆庆四年,卒于崇祯十四年,享年七十二岁。
年幼时家庭贫困,经济拮据,日常生活费用仅靠母亲机杼纺织所得供给,常以大麦粥充饥裹腹。
1626年,张瑞图历任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等职。
仕途正旺时他投靠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为魏忠贤撰写生祠碑文。
崇祯元年(1628)魏党篡权失败,同党的张瑞图陷入逆案,遭罪三年的牢狱之苦后贬为庶民。
归乡故里后开始一心参禅,寄兴诗文书画度过余生。
张瑞图虽然在政治上以失败告终,但他在艺术领域所获得的成就得到后人的公认。
他平生善诗文书画。
绘画以山水擅长,骨格苍劲,点染清逸,间作佛像,绕有意趣。
他画名既高,书名尤著。
特别擅长于行草书,秦祖永在《桐荫论画》这样描述张瑞图的书法:“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奇径。
”《明史·卷二八八·列传一七六·文苑四》载:“以善书名者,临邑邢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
”由此可见他的书法成就之高。
他的书法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的规矩法则,有意创新,不追求点化的精细和微妙变化,而更强调骨力、神韵和整体气势的表现,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个性弥溢、变化多端、雄奇狂怪的作品。
现从张瑞图传世的作品来看,其书法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先将各时期风格特征分析如下。
吉祥图案寓意深从东汉《五瑞图》说起
吉祥图案寓意深从东汉《五瑞图》说起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已成为认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标志之一。
每到年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庆贺。
五瑞图现存最早的吉祥图案,当推东汉末年绘刻于甘肃成县鱼窍峡的摩崖上画的五种象征吉祥的动植物:黄龙、白鹿、甘露、连理木、嘉禾。
唐宋以来,吉祥图案,或寄以寓意,或取其谐音,来表达美好的愿望,抒发胸中的情愫。
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一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龙飞凤舞最常见的吉祥图案有:龙飞凤舞——这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崇仰的吉祥。
岁寒三友——松、竹、梅,比作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友谊。
花王牡丹——配以玉兰、海棠为“玉堂富贵”;配四季花为“四季富贵”;配松子为“长命富贵”。
还有芙蓉、桂花、万年青,喻永远荣华富贵,并以其谐音取名为“富贵万年”。
丹凤朝阳蝙蝠和云画在一起,称作“福从天来”;太阳和凤凰在一起,名为“丹凤朝阳”;青鸾和桃子,叫“青鸾献寿”;金鱼海棠,称“金玉满堂”。
“狮子滚雪球”,是镇宅饰物,表示“太平有象”,外加一盆万年青,寓意为“百象更新”。
合欢叶晨舒夜合,近于夫妇之意,用以祝愿夫妇和谐;籽粒繁多的石榴、葡萄则是对多子多福的祈求。
两个“有”字组成的对称图案,意思是:顺也有,倒也有。
在中国农村常用来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上,表示丰收富裕。
吉祥结我国民间风俗中,采用吉祥图案更为普遍,两个菱形在一起,取名为方胜,含有连续不断的意思。
许多地方,姑娘订婚时,赠给情人的荷包、汗巾上,绣有“凤串牡丹”,表示爱情的专注。
结婚时,新房里常贴有《喜鹊登梅》图,还有将喜鹊和燕子画在一起,称为“喜上眉梢”或“燕喜呈祥”。
办喜事时贴“双喜”字,意为双喜临门、大吉大利。
论中国民间装饰图案的审美形式特征
论中国民间装饰图案的审美形式特征
陆宝新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 中国民间装饰图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造型朴实美观,它体现着中国民间的人生哲理和艺术内涵,反映着民间的美好意愿;并凝集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从古到今中国各种民俗事象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总页数】3页(P158-160)
【作者】陆宝新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艺术系讲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1
【相关文献】
1.“柳树图案”装饰中的中国民间传说与跨文化叙事
2.浅议宋代磁州窑和吉州窑的装饰纹样与中国民间剪纸的传统图案
3.论中国民间玩具的审美形式特征(节选)
4.论中国民间玩具的审美形式特征(节选)
5.景德镇陶瓷审美文化感性显现形式特征及装饰工艺表现形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大千先生的两幅端午名作
张⼤千先⽣的两幅端午名作张⼤千,四川内江⼈。
被西⽅艺坛赞为“东⽅之笔”。
与⼆哥张善⼦昆仲创⽴“⼤风堂派”。
因其诗、书、画与齐⽩⽯、溥⼼畬齐名,故⼜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名号多如⽜⽑。
与黄君璧、溥⼼畬以“渡海三家”齐名。
端午佳节,你听说过“五黄”和“五瑞”吗?名家画作中的端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为⼤家挑选了两幅张⼤千先⽣的端午名作,让⼤家来欣赏。
五瑞我国民间历来有把农历五⽉称为“毒⽉”,把五⽉初五叫作“毒⽇”。
在古⼈看来,五⽉多灾多难,百毒活跃。
其中的“五毒”,蛇、蜈蚣、蝎⼦、蜥蜴、癞蛤蟆更是令⼈望⽽⽣畏。
为了对付这五种毒物,古⼈费尽⼼思找到了菖蒲、艾草、⽯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合称“天中五瑞”。
据梁⼈宋坛《荆楚岁时记》记载:「五⽉五⽇,四民踏青草,⼜有⽃百草之戏,采艾叶,菖蒲悬挂于门户上。
以攘毒⽓。
」⽔艾叶和⽊菖蒲都有提神杀菌的作⽤。
⽔艾叶能去痰、消炎,散寒湿;古⼈认为⽊菖蒲形如宝剑配⼑鞘,悬挂在门梁上能伏魔除病煞,⽽且菖蒲根还有驱风邪、利尿、镇痛的效果,当全⾝酸痛时泡个草浴,更能祛病驱寒;⼟若榴就是⽯榴花及⽕英丹即龙船花也要挂在门⼝,其中⼟若榴红似⽕,能祛疫灭菌驱邪;⽓味⾟烈的⼤蒜头(⾦头蒜),则要挂在厨房灶头上⽅,据说能祛病消炎。
张⼤千《端午习俗》款识:雄黄⼤蒜千年俗,簪艾悬蒲万户欢。
祗有⽼夫枵腹坐,画符吓⿁近来难。
古来午⽇俱画⾚灵符,今⽆复见矣。
六⼗⼋年午⽇戏作,⼋⼗⼀叟爰。
张⼤千《五瑞图》尺⼨109×31cm款识:五瑞图。
森⽟先⽣法正,戊⼦五⽉五⽇,⼤千居⼠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千居⼠(朱)说明;上款⼈“森⽟”即徐森⽟(1881-1971),名鸿宝,字森⽟,以字⾏,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
中国著名⽂物鉴定家、⾦⽯学家、版本学家、⽬录学家、⽂献学家。
曾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北平图书馆采访部主任等。
张⼤千这幅五瑞图,作画⽇期正好是戊⼦年(1948年)农历5⽉5⽇,并致赠森⽟先⽣,想必是即兴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瑞图五瑞图””艺术形式浅析艺术形式浅析
04级美术教育班 石睿
一《、《西狭颂西狭颂西狭颂》》概述概述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正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或《黄龙碑》。
摩崖刻石,隶书,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十三日刻于甘肃成县西狭。
《西狭颂》摩崖由篆额“惠安西表”、“正文”、“题名”和“五瑞图”(图1)四部分组成。
《西狭颂》摩崖石刻,不仅以其气韵高古的书法艺术为中外书家所称道,而且这种集篆额、正文、题名、题记及刻图为一体的完备形制,在历代碑刻及摩崖石刻中实属罕见。
“五瑞图”作为《西狭颂》摩崖的一部分,它具有“插图”性质;就“五瑞图”本身而言,其图左题记及题榜已具备了题款特征。
王惠老师认为“《五瑞图》是中国绘画作品中遗留至今最早的比较成熟的题款” ①,对此蔡副全老师又有不同的认识,他说“从汉画遗存史料看,在汉代画上有题款已经很普遍了。
”他通过论述、举例、列表比较等方法,认为“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晚期的‘楚帛书’才是中国画题款的始祖。
” ②我将对“五瑞图”艺术形式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二、《五瑞图五瑞图》》的位置的位置
《五瑞图》位于《西狭颂》正文前的拐角处,分别有“黄龙” 、“白鹿”、 “木连理”、“木连理”、“甘露降”、“承露人”阴线刻图6幅和对应的题榜6处隶书阴刻15字。
在《五瑞图》与正文间,刻有两行题记,26字:“君昔在黾池,治崤嵌之道,德治精通,致黄龙、白鹿之瑞,故图画其像”。
另外,在“木连理”图下尚有4行小字题名34字(漫泐7字):“五官掾上禄上官正字君选/□□□□上禄杨嗣字文明/□□□掾下辨李京字长都/记(‘记’字较大,系后人增刻)”。
三、《五瑞图五瑞图》》与中国的吉祥文化
中国的吉祥文化可能出现很早,早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
很多迹象表明,那时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要寻找一些能够保护自己的外在力量。
“图腾”自不必说,那是全部落认同的祖先崇拜,人们以具有这样的祖先而自豪,甚至模仿
被崇拜动物的样式和动作,将它的形象画在所有的物品上,乃至自己的身体上,并转化为一种吉祥的标志。
这种吉祥文化,其实就是“谶纬”。
什么是“谶纬”?“谶纬”是“谶”与“纬”的合称。
谶,《说文》译为“验”。
也就是预言,预兆。
可分“谶语”和“图谶”两种。
“纬”是对“经”而言。
是方士化的儒生将“谶”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
由于谶纬的目的是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与废,所以图谶也多为祥瑞的征兆,直称“符瑞”。
谶纬的兴起,一般的说法是起于秦而盛于汉。
“五瑞图”的出现,正是东汉“谶纬”的滥觞。
“祥瑞”又称“符瑞”,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
《宋书》有“符瑞志”三卷,其中就有“五瑞图”中的五种“祥瑞”: 黃龙:“黃龙者,四龙之长也。
不漉池而鱼,德至渊泉,则黃龙游于池。
能高能下,能细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长,乍存乍亡。
”
白鹿:“王者明慧及下则至。
”
甘露:“王者德至大,和气盛,则降。
”
嘉禾:“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
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穟,于夏德,异本同秀。
”
木连理:“王者德化洽,八方合为一家,则木连理。
”
具相关记载,“五瑞图”中,黃龙属“嘉瑞”,甘露降属“大瑞”,白鹿属“上瑞”嘉禾和木连理属“下瑞”
艺术价值浅析
》艺术价值浅析
五瑞图》
四、《五瑞图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图画之妙,爰自秦汉,可得而记。
降于魏晋,代不乏贤。
”
“五瑞图”中黄龙是全图最大者,它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
黄龙, 身布鳞纹,昂首舞爪, 作腾跃状,矫健威武, 有叱咤风云之势; 白鹿硕壮,居于黄龙右侧,体态丰健,扬首前视,目光似与飞龙呼应,黄龙、白鹿占二分之一以上画面。
画面下半部分有四个形象: 黄龙下方刻连理木,“木连理”就是二木技相连。
木连理枝杈毕露向上,呈对称分布, 两树最下方二枝相连;木连理右刻“嘉禾”,嘉禾呈九枝, 其中八枝左右对称, 一枝在上,九枝全朝下垂,似有果实累累之意; 画面右下是“甘露降”,绘一树,枝上有枝,虬曲向上,树枝似有露珠在滴下。
树左下刻一人,约高树之一半,伸臂捧盘接露, 这就是“承露人”。
《五瑞图》摩崖画像的构图,为汉画像石一贯采用的散点式构图。
“五瑞”分居两行,“黄龙”、“白鹿”“五瑞”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主题突出,给人以疏朗、明晰、舒适之感。
从长沙出土的战国“人物龙凤”和“人物御龙”帛画可知,以线作为中国画的造型语言,至迟在战国时的楚国已经确立,汉代继承和发展了“线”的独特表现力。
五瑞图以刀代笔,阴线刻画,骨法用笔,线条刚柔相济、简拙朴质,游刃有余。
(砖)比较
与汉画像石(
比较
五瑞图》
》与汉画像石
五、《五瑞图
在河南、山东及四川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或画像砖,也多有龙的形象,如
应龙、黄龙、表龙等。
这些龙的形象,因受石有限制,多作“适合方形”体态为“S”形盘曲状。
或在四周配以装饰文饰,如云彩、飞鸟等(如图)。
“五瑞图”中三种植物(木连理、嘉禾、甘露树)画得较为简略。
最值得称道的是“白鹿”和“承露人”。
白鹿,形象生动而写实,运笔柔中带刚,虚实相生,转折自然,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汉代“白描”。
“承露人”则采用简笔画法,笔短意长,寥寥几笔,“承露人”的虔诚、憨厚便跃然壁上。
汉画像石中也有“木连理”形象,不过,也是多强调装饰形和图案化(如图)。
总之,“五瑞图”与《西狭颂》可以说是珠联璧合,图文并茂的东汉杰作,它独特有艺术魅力令人称道。
同时,也将受到更多的汉画研究和美术学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