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一中中考历史复习题 七年级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整理历史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7北师大版.doc

整理历史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7北师大版.doc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1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在历史上合称“五胡”。

2. 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 _______ 迁到洛阳。

3 •迁都以后,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__________ ,学习_______ ,采用________ ,提倡与汉人______ 。

4•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5. _______ _______ 、 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 、_______ 、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6.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A .摆脱鲜卑贵族的控制B .加强对北方人民的控制C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D .解除对匈奴族的威胁基础巩固7. 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除羯、氐、羌之外,还有()A .匈奴和鲜卑B .鲜卑和回疆C .吐蕃和回疆D .匈奴和吐蕃&黄河流域分裂局面结束的标志是()A.魏建国 B .北魏迁都洛阳C .北魏分裂D .北魏统一北方9. 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A .匈奴B .鲜卑C .羌族D .羯族10.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A .长安B .许C .洛阳D .殷11. 促使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采用汉姓等措施的根本原因是A .汉族地主的建议B .南北对峙的形势C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D .先进封建经济的影响12. 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A .管仲改革B .商鞅变法C .北魏孝文帝改革D .汉武帝改革13. 下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B .采用汉族政治制度C .北魏实行民族分化政策D .孝文帝迁都洛阳14.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 .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15. 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材于( )A .七擒孟获B .孝文帝改革C .张骞出使西域D .甘英出使大秦16.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与下列哪项史实有关( )A .北魏迁都洛阳B .北魏改用汉姓C .北魏改穿汉服D .北魏学习汉族礼法这部话剧可取孝明帝”等,这1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 .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C .完成了南北统一一D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18 •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通过汉化来推动社会进步,并且影响最大的是( )A .商鞅变法B .“贞观之治”C .北魏孝文帝改革D .戊戌变法19. 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 .阶级矛盾B .统一黄河流域C .完成封建化D .北方民族大融合20. 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知识点练习第九十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知识点练习第九十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知识点练习第九十篇➢第1题【单选题】《魏书》记载:(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A、匈奴语B、汉语C、鲜卑语D、蒙古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A、蒙恬北击匈奴B、孝文帝改革C、昭君出塞D、澶渊之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① 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各自的特点,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能够体现南北朝时民族融合趋势的是( )①胡人汉食、汉人胡食②鲜卑人中出现了汉人姓氏③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相交往④汉人与鲜卑人通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元拓的学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十六国是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出现的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 )A、后赵B、西秦C、北燕D、成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北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③玄奘前往“西天”求取佛经精义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A、中外交往B、民族团结C、国家统一D、文化交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能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理解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知道各民族互相学习、影响,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一首优美和谐广为传诵的民歌,它产生在()A.匈奴族 B、羌族 C、柔然族 D、鲜卑族*2.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4.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D.北方民族的融合5.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8.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A.内迁的过程B.汉化的过程C.农业化的过程D.封建化的过程*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统治者的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课堂回顾1、材料分析题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九篇
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
【解析】:
问题探究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①王昭君②诸葛亮③袁绍④孝文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提倡与汉族联姻⑤发展经济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九篇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北方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
【答案】:
【解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
【解析】:
A、改官制
B、禁胡服
C、通婚姻
D、改姓氏
【答案】:
【解析】:
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
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
【答案】:
【解析】:

北师大 七年级历史 22课 北方民族汇聚

北师大 七年级历史 22课 北方民族汇聚

9.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 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A 盘庚迁都 B 周平王迁都 C 孝文帝迁都 D 明成祖迁都 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巩固统治 B 加速经济发展 C 促进民族融合 D 推动文化发展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D 巩固北魏统治
鲜卑 匈奴 羯 氐 羌
386年 鲜卑 拓跋部 建立北魏 439年 统一 黄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迁都洛阳
2.推行汉化政策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用汉姓 提倡与汉人通婚
迁都洛阳
平城
494年北魏迁都洛阳
洛阳
改穿汉服
采用汉姓
胡服
汉服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使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也丰 富和发展汉族文化;
6.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拓跋部 C.巴氐族 D.羯族 7.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一、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1、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直接原因:控制汉族,加强统治 2、措施: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用汉姓 与汉人通婚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 族政治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 觉、坚定和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政 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
1.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 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A 盘庚迁都 B 周平王迁都 C 孝文帝迁都 D 明成祖迁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2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北师大版2

第22课北方的民族会聚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从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历史上合称“_________〞。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人们把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称为“五胡〞。

“胡〞在古代是对少数民族的普遍称呼。

答案:五胡2.鲜卑_________于386年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了________________流域,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思路解析: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历史上称其为北魏,后来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答案:拓跋部黄河3.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进一步加强对_________的控制,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_____。

思路解析:北魏孝文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孝文帝迁都洛阳,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答案:黄河流域洛阳4.494年,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_________,学习_________,采用_________,提倡_________。

思路解析: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让鲜卑贵族接受汉文化。

答案:汉服汉语汉姓与汉人通婚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东汉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历史上合称“五胡〞。

思路解析:从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历史上合称“五胡〞。

答案:匈奴鲜卑羯氐羌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人民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也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逐渐与汉族融合,受汉族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答案:生活方式习俗风气3.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B.许C.洛阳D.殷思路解析: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练习七十九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练习七十九

最新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练习七十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观察如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历史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历史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B、选做题
一、非选择题
1.匈奴、鲜卑、羯、氐、羌
2.(略)
3.为南方补充大量劳动力,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经验,促进江南经济快速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课后练兵】参考答案: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C 4.B 5.D
二、非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2)一是迁都洛阳;
二是推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
(3)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A.匈奴B.氐C.羌D.鲜卑
3.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课后练兵】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对内迁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黄河流域建立过一些政权②大多逐渐汉化
③受汉族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加深④采用汉姓,学习汉语,改穿汉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建立北魏政权的数民族是()
4.四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篇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据史书记载:“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

”文中的“帝”是指( )A、马马昭B、司马炎C、刘渊D、符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A、盘庚B、隋炀帝C、北魏孝文帝D、元世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

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C、促进了民族融合D、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刺史的设置——加强了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检举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C、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D、闭关政策——导致了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顽固贵族的利益B、最高统治者支持C、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的统一局面有( )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②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③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在( )A、四世纪初B、四世纪末C、五世纪初D、五世纪末【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改革或变法中,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吴起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在历史上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背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相互交往中,民族汇聚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采取措施,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2.措施(1)迁都: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汉化政策:迁都以后,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3.影响: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问题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探究:(1)平城位置偏北,不便控制整个北方地区;(2)保守势力大,不利于改革;(3)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威胁;(4)洛阳周边是农业区,粮食供应充分;(5)定都洛阳,便于推行汉化措施,较好统治中原地区。

【问题2】如何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融合的高潮,民族融合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特点,表现在:(1)两大方向的民族迁徙: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

(2)三个阶段的民族融合:东汉末至西晋初,五胡内迁后,长城沿线出现融合局面;东晋十六国时期,融合步伐加快;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3)四种融合方式:民族迁徙,友好交往,联合斗争,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1.东汉以来,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匈奴 B.羯族 C.氐族 D.藏族2.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历史上称为北魏。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

A.386年 B.439年 C.485年 D.494年3.(2011·广东深圳)实行向汉族学习的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是()。

A.商鞅 B.孝文帝C.齐桓公 D.呼韩邪单于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贵族女孩可能经历()。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第1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一首优美和谐广为传诵的民歌,它产生在( )A、匈奴族B、羌族C、柔然族D、鲜卑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民族大融合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

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B、盘庚迁都C、北魏孝文帝迁都D、明成祖迁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A、齐桓公B、秦始皇C、汉武帝D、孝文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顽固贵族的利益B、最高统治者支持C、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B、魏晋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反映了15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②以孝治国③从官员到民众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④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前秦首领苻坚骄傲轻敌B、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C、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D、前秦士兵大约80多万,人数众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一位传奇太后因为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她是( )A、马太后B、萧太后C、冯太后D、慈禧太后【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4世纪后期,东北地区的______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北魏。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训练强化卷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训练强化卷 北师大版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课后训练强化卷基础·巩固·达标1.大批北方人口南迁是在(A.三国以后B.东晋末年以后C.西晋后期D.东晋南朝时期解析: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等少数民族也不断地向中原答案:C2.“草木皆兵”的成语来源于(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赤壁之战D.解析:淝水之战中,苻坚登上寿阳城观察军情,看到对岸八公山上被风吹动的草木,以为都答案:B3.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B.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D.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选项内容都是前秦失败的原因,但题干要求的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要确定正确答案就必须在四个选项中找出导致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战斗力弱、战线太长、不习水战都是前秦失败的因素,但不起决定作用。

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答案:D4.淝水之战的结局表明( )A.东晋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B.C.江南经济超过北方D.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淝水之战是国内各民族之间进行的战争,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前秦纵然国强兵多,但兵无斗志;东晋虽国弱兵少,而心齐志坚。

可以看出民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并不是少数民答案:D5.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北方劳动人民的南迁B.C.南北方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良田D.解析: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很多,但推广屯田不是江南经济开发的因素,而是曹魏政权在北方所实行的。

因此本题选D答案:D6.南朝时期,制瓷业相当发达,最出名的是(A.白瓷B.黑瓷C.青瓷D.青白解析:答案:C7.南朝时,从北方推广到江南的农作物是( )A.玉米B.粟C.小麦D.解析:东晋南朝时,人们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从中可以看出从北方推广到江南的农作物是小麦。

答案:C8.小孙打算对江南地区作实地考察,应去下列四个城市中的(A.西安B.洛阳C.南京D.解析:建康是当时江南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小孙如去江南考查,定能发答案:C9.经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南方经济得以开发,下面是南方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的是()①水利的大量兴修②犁耕的推广和改进③广泛种植棉花④引入北方小麦⑤实行稻麦两熟制⑥开始使用曲辕犁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④⑤解析:农业的进步一般从水利、工具、品种、种植制度等方面来衡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2016年同步练习卷(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江南地区开发的同时,我国北方地区则经历着空前的民族大融合B. 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民族界限逐渐缩小C. 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吸收汉族的文化D. 孝文帝迁都一帆风顺,没人反对2.下列各项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 南朝B. 东晋C. 北魏D. 蜀国3.建立北魏的民族是()A. 匈奴族B. 氐族C. 鲜卑族D. 羌4.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A. “五胡”内迁B. 孝文帝改革C. 前秦统一北方D. 北魏建立5.下列各项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A. 在朝廷上禁止使用鲜卑语B. 采用汉族的官制C. 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D. 奖励耕织6.下列各项曾以洛阳为都的是()①西周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晋⑤魏国⑥北魏。

A. ③⑤⑥B. ①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③④⑤7.北朝包括()A. 两个王朝B. 三个王朝C. 四个王朝D. 五个王朝8.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曹操②孝文帝③盘庚④刘邦⑤周平王。

A. ①②③⑤④B. ③⑤④①②C. ④③⑤②①D. ④②①④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魏主”指的是谁?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依据是什么?提出这一改革的意图何在?“魏主”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2 北方的民族汇聚》2016年同步练习卷(2)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C3. C4. B5. D6. A7. D8. B9. (1)据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禁用鲜卑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结合所学可知,魏主是孝文帝.(2)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是对孝文帝对姓氏的改革.(3)根据材料“魏之先出于黄帝”可知提出这一改革的依据是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4)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提了同姓氏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5)根据所学可知,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止使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鼓励鲜卑人与汉族贵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6)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西晋以来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出现了高峰.故答案为:(1)孝文帝.(2)姓氏改革.(3)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4)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5)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止使用鲜卑语;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法律,提倡学习汉族的礼俗.(6)使西晋以来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出现了高峰.10. 11. 12. 13. 14.【解析】1. 据所学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遭到了许多守旧大臣的反对.故选D.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知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遭到了许多守旧大臣的反对.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是鲜卑和氐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76年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统一黄河流域,439年鲜卑族人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故选C.本题考查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各政权的统治范围.3. 据所学知识,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拓跋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北魏.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分裂局面.故选C.本题考查北魏的建立,知道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拓跋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北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4.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孝文帝改革.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相关知识,把握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孝文帝改革.识记理解孝文帝改革的意义.5.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迁都洛阳;说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改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奖励耕战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掌握情况.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对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意义扎实掌握.6. 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东周开始;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494年,北魏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故③⑤⑥符合题意.故选A.主要考查学生对定都洛阳的政权的准确识记.识记西晋、北魏等定都洛阳的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定都洛阳的政权.7. 根据题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北朝包括五个王朝.故选D.本题考查了北朝.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朝的相关政权.8. 本题考查了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选项可知,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孝文帝是北魏的君主;盘庚是商朝第二十位君主;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周平王是东周第一任君主,所以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③⑤④①②.故选B.本题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他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历史人物的相关内容.9~14.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目的、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中考复习题七年级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参考答案] D[09孝感中考]第17题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2010·山东青岛)7.“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

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D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2011·福州]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这位皇帝是( A )A.北魏孝文帝 B.辽太祖阿保机C.西夏元昊 D.金太祖阿骨打[2011·盐城]“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颁布这一诏令的帝王是( C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2011·湘潭]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的某位鲜卑贵族不可能经历的是( A )A. 在都城长安严惩贪官污吏B. 与汉族贵族通婚C. 负责推行均田令D. 努力学习汉话[2011•滨州]“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此次改革是( B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明治维新[2011·鸡西]“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

”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C )禅让制B.分封制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2011·重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 )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C.汉武帝D.秦孝公[2011·呼和浩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B )A.澄清吏治 B.提倡汉化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2011·海南]“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D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2011·淮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 南方人民大量北迁C. 北方地区经济发达D. 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2011·深圳]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D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10·山东东营)3.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2010·广东深圳)11.实行向汉族学习的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是()BA.商鞅 B.北魏孝文帝 C.齐桓公 D.成吉思汗(2010·广东湛江)23.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BA.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C.统一度量衡 D.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2.(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A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2010·江苏常州)16.下列改革,以促进民族融合为目的的是()CA.商鞅变法 B.伯里克利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2010·广西贵港)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A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2010·湖南株洲)4.“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D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参考答案] A[09常德中考]第5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杜会发展,主要表现在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 .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C .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D .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参考答案] B[09杭州中考]第10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北魏孝文帝最突出的历史功绩A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B创立了科举制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参考答案]D[2007年岳阳中考] 第4题《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A.实行“三长制”B.C.实行“均田制”D.[参考答案] D[09娄底中考]第4题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参考答案]C [08黄石学业]第6题下列改革中,直接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作用的是A.管仲改革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参考答案]D [08扬州中考]第4题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呼韩邪单于B.北魏孝文帝C.辽太祖阿保机D.金太祖阿骨打[参考答案] B[09淮安中考]第14题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A.三国时期 B.两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元朝时期[参考答案] C[09玉林中考]第1题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④迁都长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 A[09汕头中考]第3题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A.商鞅变法B.靖康之变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参考答案] D[09烟台中考]第3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参考答案]D [08广东学业]第4题如右图,公元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参考答案]D[08佛山中考]第2题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

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参考答案]C[2007年济宁中考] 第12题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A.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 B.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D.禁止学习汉族的礼法[参考答案]D[2007年威海中考] 第4题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

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谁: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参考答案]C[06年茂名中考]第2题[2011·南平]见下边示意图。

错误:订正:错误:长安订正:洛阳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材料三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末诗歌请回答: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4分)[参考答案](1) 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

(2分)(2)孝文帝(1分);改鲜卑姓为汉姓。

(1分)(3)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及通婚等。

(4分)[06年山东中考]第16题填空题230年,吴国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参考答案]夷洲;洛阳。

[08内江中考]第1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

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关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2分)(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1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2分)[参考答案](1)相关内容: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各1分)意义: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分)(2)奖励耕战。

(1分)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

(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08桂林中考]第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