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问题。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情绪的类型、情绪的表达、情绪调节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4. 教学活动:讲解情绪的类型和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实践,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会应对不同情绪的方法。
三、第三章:人际沟通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教学内容: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有效沟通的技巧、人际冲突的处理。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活动:讲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实践沟通技巧,学会处理人际冲突。
四、第四章:自我认知与自尊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自我认知的方法、自尊的培养、自信心的培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我反思法、小组讨论法。
4. 教学活动:讲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讨论自尊和自信心的培养方法。
五、第五章:压力管理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压力,学会合理应对压力,提高抗压能力。
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压力的影响、压力应对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压力管理训练。
4. 教学活动:讲解压力的定义和影响,引导学生讨论压力应对的方法,进行压力管理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抗压能力。
六、第六章:青春期心理发展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处理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关乎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录应当合理设计,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一、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1.1 培养情绪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基本情绪,如喜、怒、哀、乐。
- 培养学生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 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1.2 培养积极心态- 培养学生的乐观态度,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
-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并珍惜所拥有的。
1.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他们与同学友好相处。
- 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困难。
- 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的意识,教导他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
二、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2.1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情绪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
- 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教导他们采取积极的方式管理情绪。
- 培养学生的冷静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在冲动时保持冷静。
2.2 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己优点和不足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合理。
- 培养学生的自我肯定能力,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2.3 培养友谊和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困难,增进友谊。
-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他们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
-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导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保持团结和合作。
三、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3.1 培养情绪表达能力- 教导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导他们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方案
中小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活动周方案引言心理安康是学生安康成长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中小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育,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进步适应社会的才能。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安康成长。
一、活动宗旨进步认识:让学生理解心理安康的重要性。
普及知识:普及心理安康知识,进步学生的自我认知才能。
培养技能:教授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技巧。
促进交流:通过活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二、活动目的增强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进步抗压才能。
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团队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合作。
培养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形成安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建立支持系统: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安康支持体系。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主题演讲:邀请心理专家进展心理安康主题演讲。
活动介绍:介绍一周的活动安排和参与方式。
2. 心理安康知识讲座专家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就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展讲解。
互动问答: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
3. 心理安康主题班会班级讨论:以班级为单位,讨论心理安康相关话题。
案例分析:分析心理安康案例,进步学生的理论应用才能。
4. 心理安康工作坊情绪管理:教授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压力应对:提供给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的方法。
5. 心理安康宣传展展板制作:学生制作心理安康知识展板。
优秀作品展:展示心理安康主题的绘画、手抄报等作品。
6. 心理安康团体辅导团队建立:通过游戏和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才能。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
7. 心理安康电影展播精选影片:播放与心理安康相关的电影。
观后感交流:组织学生交流观影感受。
8. 闭幕式活动总结:总结一周活动的收获和缺乏。
表彰先进:对积极参与的学生和班级进展表彰。
四、活动施行前期准备: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分工,准备物资。
宣传发动:通过校园播送、海报等形式进展活动宣传。
活动开展:按方案开展各项活动,确保平安有序。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方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方案一、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2.提供学生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3.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内容: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2.组织心理健康类比赛活动:如写作比赛、演讲比赛、心理测试比赛等,通过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
3.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开展学生之间的心理疏导、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得同学们的理解与支持。
5.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展览:让学生以展板、图片等形式展示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6.安排心理健康体验活动:如瑜伽课程、冥想训练、团队合作项目等,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身心平衡和团队意识。
7.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座谈会:邀请心理专家、学校老师、家长代表等进行讲座和座谈会,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加强家校合作。
三、活动安排:1.活动前期准备(1周)-组织筹备组,确定活动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制定宣传计划,设计海报、传单等宣传材料。
-邀请心理专家和活动嘉宾确认参与。
-组织心理健康小组成立和培训。
2.活动过程(1周)-第一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第二天:组织心理健康类比赛活动。
-第三天: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安排心理健康小组辅导。
-第四天: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展览。
-第五天:安排心理健康体验活动。
-第六天: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座谈会。
3.活动总结(1天)-整理活动成果,制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总结材料。
-组织心理健康小组成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四、活动评估:1.学生参与度评估:统计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人数,并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
2.效果评估:观察学生在活动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并定期进行跟踪调查。
3.效果展示:通过展板、作品等形式展示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成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它旨在匡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本文将按照年级划分,详细介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录内容。
一、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1.1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特点和优势- 匡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情绪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肯定能力1.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教授学生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冲突解决能力1.3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授学生基本的沟通技巧和交往礼仪- 匡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友谊和人际关系二、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2.1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匡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2 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教授学生更多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转移、积极思量等- 引导学生学会应对挫折和难点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和压力释放能力2.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意识三、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3.1 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共情能力- 匡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意见3.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授学生制定学习和生活规划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能力- 匡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意识3.3 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 教授学生更高级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友谊和人际关系的困扰四、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4.1 培养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 教授学生更深入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转化和情绪调整等- 匡助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触发点- 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4.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匡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的表现和进步-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能力4.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教授学生合作和竞争的原则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培养健康的竞争心态五、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录:5.1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应对能力- 教授学生更高级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预警和情绪调节等- 匡助学生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难点和挑战5.2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匡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期望和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5.3 培养学生的团队领导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领导和协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意识- 匡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录内容涵盖了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
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评估。
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心理健康的话题。
主体: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评估。
总结:强调心理健康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鼓励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和影响。
培养学生有效管理情绪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和种类。
情绪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一个情景剧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影响。
主体:讲解情绪的种类和影响,教授管理情绪的技巧。
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总结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第三章:人际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
良好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原则。
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主体:讲解良好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原则,教授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
总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
第四章:自我认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准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自信。
4.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
准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自信的策略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主体:讲解准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培养自信的策略。
总结: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我认知和自信的成果。
第五章:压力管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和影响。
培养学生有效管理压力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和影响。
有效管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应对考试和学业压力的策略。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认识自我1. 自我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自尊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学会欣赏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挑战。
3. 自我管理:教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等,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情绪管理1. 情绪认知: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了解情绪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
2. 情绪表达:教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如倾诉、运动、绘画等。
3. 情绪调节: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维等。
三、人际交往1. 人际交往技巧:教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分享、尊重和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人际关系处理:帮助学生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学会解决人际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四、学习心理1. 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习方法:教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做笔记、总结归纳等,提高学习效率。
3. 考试心理:帮助学生调整考试心态,减轻考试压力,掌握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五、挫折应对1. 挫折认知: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了解挫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
2. 挫折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心理韧性: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让他们在经历挫折后能够迅速恢复,继续前进。
六、生涯规划1. 自我探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价值观,为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2. 职业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类型和职业要求,拓宽职业视野。
心理健康教案(第1周)
第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判断估计;
第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第四,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第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第六,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第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八,能适度表达发泄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九,在符合集体要求、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A.符合 B.比较符合 C.勉强符合 D.不太符合 E.不符合
5.具有抗病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A.符合 B.比较符合 C.勉强符合 D.不太符合 E.不符合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臀位置协调。
A.符合 B.比较符合 C.勉强符合 D.不太符合 E.不符合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眼睑不发炎。
第一节懂得健康价值
课后Leabharlann 作业复习这节课的内容,上交这节课的课堂笔记
效果
评价
学生参与程度
目标完成度
整体状况
课后
反思
教案审查人
评价
检查时间
A.符合 B.比较符合 C.勉强符合 D.不太符合 E.不符合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A.符合 B.比较符合 C.勉强符合 D.不太符合 E.不符合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A.符合 B.比较符合 C.勉强符合 D.不太符合 E.不符合
10.肌肉、皮肤弹性足,走路轻松有力。
(1)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故事;(2)鲁滨逊漂流记;
(3)马加爵事件;(4)海伦·凯勒;
四、巩固练习及知识拓展
一、自我评价
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并公布的人体健康10条标准。请逐条认真对照自己的实际状态,选择合适的项,进行自我评价。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24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24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主题:我们班处处有关爱。
背景:小学生缺少爱心,需要进行教育。
活动目的:经过本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班团体里处处有关心、有温暖,培养学生的爱心。
活动准备:班班通电子白板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过程:一、班主任介绍班会资料。
同学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练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每个人的爱心洒向班团体,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应互相有关爱。
教师此刻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同学,她平时不爱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上课、写作业还爱睡觉。
你们猜她是谁同学们齐声说:“温宇馨”。
下头就拿我们班温宇馨同学为例,说说平时你是怎样与他相处的。
二、说说心里话。
生1:她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想与她玩。
生2:她上课爱迷糊,我不想与她坐同桌。
生3:她不爱完成作业,我不想与她做朋友.。
生4:她下课总吃小食品,不爱学习,我不喜欢她。
生5:她做事总是慢腾腾,和她交流太让人着急,我不喜欢她。
......师小结:刚才,这几个同学说得都是事实。
可是,同学之间不应当这样。
温宇馨同学的家庭情景,大家还不明白。
她父亲忙于打工顾不上管她,她母亲不识字又不能辅导她,她又不善于和同学交流,每一天都靠她自我想、自我做,想一想,你们自我的家庭有人关爱,而她呢我们与她相比,必须不能再歧视她,应当互相关心,互相帮忙,让她克服掉毛病,成为我们班团体里人人关爱的同学。
三、小组讨论:1、今后同学之间应当怎样做2、找代表发言。
(归纳)(1)、同学之间,要学会友好。
(2)、同学之间,要学会尊重。
(3)、同学之间,要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4)、同学之间,要学会理解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5)、同学之间,要学会体贴。
四、播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提升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面对挫折和压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影响。
2. 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3.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提升沟通技巧。
4. 面对挫折与压力:认识挫折和压力,学会应对策略。
5.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态,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
5. 小组活动: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考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了解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
4.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了解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能力。
5.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心理素质。
五、教学资源1. 专业心理教师讲座视频。
2. 心理问题讨论话题及案例分析。
3. 情景模拟道具及场地。
4.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器材。
5. 学生评价表。
六、教学进程第1周:认识心理健康1. 讲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讨论: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影响第2周:自我认知与情绪调节1. 讲座:正确评价自己,认识情绪2. 小组活动:分享情绪调节方法第3周: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1. 讲座: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 情景模拟:练习沟通技巧第4周:面对挫折与压力1. 讲座:挫折和压力的认识2. 小组讨论:应对挫折和压力的策略第5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1. 讲座:积极心态的培养2.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心理承受能力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中小学生2023春季开学第一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小学生2023春季开学第一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目标- 帮助中小学生适应新学期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教案内容活动一: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介绍不同情感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的情感,并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的交流和理解活动二:情绪管理- 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提供各种情境,让学生模拟情绪管理的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应对不同情绪活动三: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 探讨自我认知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困惑和目标-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实现目标和提升自己活动四:课堂分享和总结-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教学评估- 考察学生在活动一中认识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观察学生在活动二中模拟情绪管理的表现和反馈- 针对活动三中的个人反思,进行个别辅导和评价- 听取学生在活动___的分享和总结,评估教学效果教学资源- 情感识别卡片:包括不同情感的插图和描述- 绘画和写作材料:提供给学生表达情感的工具- 角色扮演情景卡片:提供情绪管理的模拟场景参考资料- ___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案例教案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在新学期中更好地调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学生焦虑、抑郁、自闭等问题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此,本教案旨在帮助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二、教育目标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够: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理解心理健康与自身成长、学习、生活的关系;2.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学会有效地缓解情绪;3.了解一些与自己同龄人的心理问题,理解帮助他人是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一种方法;4.学会有选择地运用网络资源,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教学过程1.授课目标交流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谈话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
在交流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与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如学习压力、发挥压力减轻的方法、沉迷于电子游戏、心灵创伤、人际交往等。
在交流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积极、理性、客观的态度,让学生能够从课程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
2.讲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图表、图片、视频等形式,教师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问题的类型、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学习、生活的关系。
在讲解中,教师需要注意讲解内容的科学性、可读性、普及性,避免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3.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的演示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某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缓解情绪。
例如,学会呼吸方式,平静吐呼,冥想、动态运动等。
4.派发“心理问题调查表”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教育意识,要求他们填写一份“心理问题调查表”,自我了解自己是否存在心理压抑等情况。
学生完成调查表后,可以选择把数据分享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和响应更多个体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未来的教育计划。
5.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网络资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可以自主探究和寻找答案的最佳平台之一。
但同时网络资源也易导致许多不安全的问题,如网络成瘾、信息性别歧视、欺凌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在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增大。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
一份优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我,还能教会他们如何有效管理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下是一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书范本,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2. 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其能够识别并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技巧,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包括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等。
2.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各种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学习情绪调节的策略。
3. 人际交往: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实践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4. 积极心态的培养: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互动讲座: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特定主题,如情绪管理的技巧,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技能。
4.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阶段: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话题的兴趣。
2. 知识传授:系统讲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对心理学术语有基本的了解。
3. 技能训练: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4. 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
5. 反思总结: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分享学习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业压力的增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认识,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决定组织一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3. 提供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活动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专业心理老师开设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问题的认识、应对方法、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等内容。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中小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2.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学专家、医生等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针对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讲解。
同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中小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心理健康宣传展览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心理健康宣传展览活动,让他们利用图文、模型等形式表达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加强对其的关注。
4. 心理健康体验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心理健康体验活动,如瑜伽、冥想、团队合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小学生学会如何放松自己、面对压力、沟通合作等,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5. 主题班会在活动周期间,组织各班级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在班会中,讨论心理健康问题,并开展相关的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中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6. 家校共育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提高家长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同时,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定期开展相关的家校互动活动。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一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简介二、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状况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2)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3)案例分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案例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心理状况。
(3)小组分享:谈论自己关注心理健康的原因。
三、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培养学生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情绪的分类与特点。
(2)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3)案例分析: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情绪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2)心理测试:测试自己的情绪状况。
(3)小组讨论:分享情绪管理的方法与经验。
四、第三章:压力应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及影响。
(2)培养学生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压力的定义与来源。
(2)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应对压力的方法与技巧。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压力的基本概念及影响。
(2)小组讨论:分析压力来源及应对策略。
(3)实践活动:学习缓解压力的方法。
五、第四章:人际沟通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有效沟通的技巧。
2. 教学内容(1)人际沟通的含义与重要性。
(2)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3)案例分析:人际沟通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
(2)角色扮演:练习有效沟通的技巧。
(3)小组讨论:分享人际沟通的心得体会。
六、第五章:自我成长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我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成长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自我成长的定义与意义。
(2)自我成长的方法与技巧。
(3)案例分析: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1)课堂讲解:自我成长的基本概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1 导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和重要性1.2 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包括个人发展、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升1.3 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如增强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1.4 分享成功案例,展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第二章:自我认知与自尊2.1 导入: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知和自尊的重要性2.2 讲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理解2.3 探讨自尊的定义和作用,强调自尊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4 分享自我认知和自尊的提升方法,如积极自我对话、设定目标和庆祝成就第三章:情绪管理与表达3.1 导入:讨论情绪的类型和表达方式3.2 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情绪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3.3 探讨有效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技巧和情绪表达策略3.4 进行情绪表达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和情绪日记第四章:压力应对与放松4.1 导入:讨论压力的定义和影响4.2 讲解压力应对的重要性,包括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4.3 探讨放松技巧的作用和应用,如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和瑜伽4.4 进行压力应对和放松的实践活动,如放松训练和压力管理游戏第五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5.1 导入:讨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挑战5.2 讲解有效沟通的要素,包括倾听、表达和非语言沟通5.3 探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如尊重他人、合作和冲突解决5.4 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第六章:目标设定与时间管理6.1 导入:讨论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6.2 讲解如何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时限性的目标(SMART 目标)6.3 探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优先级设置和时间分配策略6.4 进行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的实践活动,如目标规划表和时间追踪器第七章:自信心的培养7.1 导入:讨论自信心的定义和重要性7.2 讲解自信心的培养方法,包括积极心态、自我肯定和成功体验的积累7.3 探讨如何克服自我怀疑和恐惧,提升自信心7.4 进行自信心的实践活动,如自我介绍、公开演讲和挑战自我第八章:网络素养与心理健康8.1 导入:讨论网络使用的普及性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8.2 讲解网络素养的概念,包括网络安全、信息筛选和网络道德8.3 探讨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过度使用、网络欺凌和社交隔离8.4 进行网络素养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如网络素养游戏、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第九章:心理危机干预与支持系统9.1 导入:讨论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干预的重要性9.2 讲解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包括识别危机信号、提供支持和转介专业帮助9.3 探讨建立支持系统的方法,如家庭支持、朋友互助和专业心理咨询9.4 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支持系统的实践活动,如紧急情况模拟和求助流程图10.1 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0.3 展望未来,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持续促进心理健康10.4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计划,鼓励他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的提升重点环节2:自我认知与自尊认识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理解自尊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如何提升自尊重点环节3:情绪管理与表达学习情绪的类型和表达方式掌握有效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情绪表达策略重点环节4:压力应对与放松了解压力的定义和影响学会有效压力应对和放松技巧重点环节5: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掌握有效沟通的要素,包括倾听、表达和非语言沟通学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如尊重他人、合作和冲突解决重点环节6:目标设定与时间管理学习如何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时限性的目标(SMART目标)掌握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包括优先级设置和时间分配策略重点环节7:自信心的培养理解自信心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如何培养自信心,克服自我怀疑和恐惧重点环节8:网络素养与心理健康认识网络素养的概念,包括网络安全、信息筛选和网络道德了解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过度使用、网络欺凌和社交隔离重点环节9:心理危机干预与支持系统学习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包括识别危机信号、提供支持和转介专业帮助掌握建立支持系统的方法,如家庭支持、朋友互助和专业心理咨询。
202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
202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增强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 促进学校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活动内容:1.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 邀请专业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
- 分别开设针对不同年级的讲座,内容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讲座互动,提问和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经验。
2.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在心理健康教育周期间,组织每个班级进行主题班会,由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主持。
- 班会主题可以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内容。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需求。
3. 心理健康故事分享活动- 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明星等进行心理健康故事分享。
- 通过分享嘉宾的亲身经历,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心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4. 心理健康优秀作品展览-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主题的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创作。
- 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展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表达。
- 在展览期间,开设观展指导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心理健康主题。
5.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讲座- 针对家长开设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等讲解相关知识和经验。
- 引导家长关注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
- 为家长提供与学校合作的机会,共同关注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活动安排:- 第一天: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分年级进行,每个年级约2小时。
- 第二天: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每个班级进行一次,每次约1小时。
- 第三天:心理健康故事分享活动,邀请一位分享嘉宾,进行一次分享活动,约2小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引言心理健康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焦虑、抑郁、学习压力过大等。
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本教案旨在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 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应对;3. 教育学生积极的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压力管理策略;4. 培养学生正向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重要性a. 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内涵;b. 分析心理健康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习与心理健康a. 探讨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b. 分析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3. 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a.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原因;b. 教育学生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4. 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a. 引导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性;b. 提供学生有效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
5. 压力管理a. 分析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压力;b. 教育学生应对压力的方法和策略。
6. 心灵成长与审美修养a. 培养学生正向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b.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培养学生自信心与适应能力a. 提供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b. 帮助学生培养适应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1.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游戏和互动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和互动活动,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视听教学法:借助教学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方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会管理情绪、建立健康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情绪管理1. 自我觉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表达形式以及触发情绪的原因。
让他们学会自己分析自己的情感状态,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化解情绪。
2. 积极情绪的培养鼓励学生寻找积极的情绪来源,如与亲友交流、参加喜爱的活动等。
引导他们学会从快乐的事物中获得心理满足,并将积极情绪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3. 情绪的调节教育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
让他们明白,情绪是可以被调节和控制的,并且了解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自我认知1. 了解自我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价值,鼓励他们发展潜能并尊重他人。
2. 建立积极自信教育学生建立积极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
通过鼓励和赞扬,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学会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和进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并激励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同时,帮助他们接受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改进来实现自我提升。
第三部分:人际交往1. 听取他人观点教育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和接纳不同的声音。
鼓励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增进与他人的理解和沟通。
2. 建立良好关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教育他们重视互助、友善和信任,避免冲突和暴力的发生。
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3. 管理冲突与解决问题教育学生学会处理争吵和冲突的适当方式,例如寻求妥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助他们理解冲突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部分,并指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因素 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这 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但 遗传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生物化学因素 证据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知, 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出现了紊乱;抑郁症患者的睡眠模式与正常 人截然不同。另外,特定的药物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有些激素具有改变情 绪的作用。 环境因素 重要的丧失,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 些都会促发抑郁症。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性格因素 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 活事件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 对事件的处理。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一)强迫观念
(4)强迫性回忆 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 知毫无意义,但总是反复萦绕于脑中,无
法摆脱。
Eg. 在看书时,反复出现半年前考试时曾作弊的 经历…
的内容;出现的表现 常常是令患者难堪或厌恶的。
多见的是生殖器或性行为的形象。
(一)强迫观念
2、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特别是 兴趣与愉快感丧失。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3、运动抑制,包括精神精力减退、总有疲乏感、不爱活动、浑身发懒、
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分类
1、内源性抑郁与反应性抑郁 所谓外源性,通常是指由外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抑郁症,是对挫折、 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等精神刺激事件反应的结果。而 内源性则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 点,如遗传成分比较突出,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类型。 2、精神病性抑郁和神经症性抑郁 精神病抑郁症不仅有抑郁症的症状,也有精神病的症状,比如:如 自责,自罪,被害等妄想,自杀企图都很明显的病人。抑郁性神经症又 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 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严重程度可起 伏波动;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 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强迫思维 强 迫 观 念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怀疑 强迫联想 强迫性回忆
强迫表象 强迫意向
(一)强迫观念
强迫思维
(1)强迫性穷思竭虑
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 自然现象,寻根究底,明知缺乏 现实意义。
Eg. 1+1=2? 为什么太阳只出东边升起来呢? 秋天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 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 为什么“我是我”?
(二)强迫行为
强迫洗涤
反复地洗手、洗衣、淋浴、打 扫清洁
(二)强迫行为
强迫整理
表现为按某种固定的样式或顺序摆放某些 物体,过分要求整齐。 eg.男,36,其怪癖为——必须把抽烟后的 烟蒂在烟灰缸里按一个固定的逆时针的顺 序很整齐地放置,如感觉不整齐,就多次 整理。
(二)强迫行为
强迫检查
(一)强迫观念
(2)强迫怀疑
对自己的言行的正确性反复
产生怀疑。
Eg. 门窗、抽屉、煤气罐、答题卡、 写信…
(一)强迫观念
(3)强迫联想 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 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 观念或语句。 如果联想的观念或语句与原来的相 反,就被称为强迫对立性思维
Eg. 好人——坏人
神圣——肮脏 拥护——反对
(二)强迫行为
强迫性仪式行为
它是具备先后顺序和固定模式的
强迫性行为组合。
疾病初期,患者的强迫行为总是简 单的。以后,原先的动作不足以缓解焦虑 ,于是增添了新的内容,并逐渐形成了复 杂、有固定格式的行为组合。
三、病因
生物学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的解释
人格因素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的解释 行为学派的解释
第九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至少应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 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适中
意志品质健全 人格稳定协调 自我意识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 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 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1、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
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认知学派的解释
四、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行为治疗 认知治疗 森田疗法
药物治疗
(与心理治疗结合)
抑郁症
抑郁症状
1.情绪低落
([英]吉尔伯特 Gilbert)
必有其一的症状:
2.快乐明显减少
必有其四的症状:
1.食欲明显下降、体重减少5%以上 2.睡眠障碍 3.易激怒或郁闷 4.精力不佳,每天疲惫不堪 5.无价值感、缺乏信心、有罪感 6.注意力难以集中 7.常想到死或自杀
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强迫症患者自述:
“什么叫成功,成功是不是有一个公式”? 然后就反反复复的想,做功课时想,工作时想,睡觉 前也想,他与那种有探索精神的人不一样,有探索研 究的人有时候会放弃这种想法,甚至转移到其他的研 究方面。 而强迫性思维的人不是这样,如果他们停止思考这些 问题,他们就仿佛生活的秩序被打乱,会明显的感到 不安。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
抑郁症病人表现出来的无力感,绝望感甚至自杀的倾向,都 缘于抑郁症病人消极地看待自我。他们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负性 情绪和思维,给自己的心理带来了难以遏制的冲突。而抑郁症心 理治疗方法能够运用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认 知疗法,心灵重塑疗法,暗示疗法等,引导病人进行认知的改变 与心灵的重建,化解不良认知使他们产生的悲观与失望情绪,唤 起病人对自己积极的信念,这个过程是任何药物替代不了的。
强迫意向
(案例)
我总有一些“可怕”的想法,当我想到自己的男朋友时, 会希望他去死;当母亲下楼梯时,我会希望她从上面滚下来摔 断脖子;当姐姐说要带他的小孩去河边时,我会希望他们都被 淹死。 这些想法简直快把我弄疯了。我爱他们;为什么我还希望 他们遇上这么可怕的事情呢?我怎么这么可恶呢?也许让我去 死都比“诅咒”我所爱的人更好!
★兴趣丧失,没有愉快感; ★精力减退,常有无缘无故的疲乏感; ★反应变慢,或者情绪容易激动、亢奋,也容易被激怒; ★自我评价过低,时常自责或有内疚感,这也是导致患者自 杀的主要原因;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对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也难 以决断;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据研究,80%抑郁 症患者具有睡眠障碍)。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除上述症状外,抑郁症还有一些“周边症状”。在亚洲特别 是中国和日本,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主要不是情绪方面的症状,而 是头痛、头晕、腹胀、心悸、身体疼痛等躯体症状。因此一些查 不出生理原因的躯体症状也应该考虑是否有抑郁症的可能,以免 延误治疗。
自我治疗
做最感兴趣的事。如果事业上没有获得成功,想办法增进自 己的技能,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
焦虑症
焦虑症状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无名焦虑)
2.精神运动型不安:坐立不安、奔跑喊叫、不自主发抖
3.伴有不适感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口干、胸闷、气短、心悸、 脸红、脸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神经症焦虑) 4.羞耻感、罪恶感 (道德性焦虑)
抑郁症患者的表现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 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 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 素、精神因素等。近些年利用中医药在临床 上取的进展性突破,中医激活平衡调控三联 疗法—通过补精益气、调节神经细胞扰乱、 丘脑、大脑分泌异常、三效合一,从内及外 整体调理治疗。中医论证等可治疗缓解抑郁。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
自我概念发展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 学业发展问题
(二)中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
强迫症状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自卑感 失恋综合征
强迫症
OC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导 入
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生活,暗淡无光,我的人生,坎坷 迷茫。我的所做所为不被家人所理解,不被恋人所接纳。 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对抗它的心理骤然升起,我暗下 决心,甚至用拳头在墙上打出了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 ,我努力控制却无济于事。我也想做个好孩子,做个学习好 、活泼开朗的人,但是我却因为强迫症带来的困扰而一次次
自卑感
1.对失败的消极体验 2.沉浸于自身不足 3.低估自身能力 4.内向、退缩、随大流
1、某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
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觉得自
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
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A.抑郁症 B.恐怖症
)
C.焦虑症
D.强迫症
2、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爱心,同时又缺乏 ( A.焦虑 B.依赖型人格障碍 )
反复地检查门是否锁好、开关 是否关闭,几十次,上百次 Eg.电视机、衣柜、答题卡。
(二)强迫行为
强迫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