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_关伟

合集下载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
盛鹏飞;杨俊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
【年(卷),期】2014(33)8
【摘要】基于非径向非意愿投入距离函数构建了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采用1998 201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探讨了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较低;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主要由煤炭非效率导致,而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主要由石油非效率造成;整体上煤炭非效率对全要素能源非效率的贡献在样本期内逐渐下降,而清洁能源非效率的贡献则明显增加.
【总页数】10页(P76-85)
【作者】盛鹏飞;杨俊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0;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4.7;F427
【相关文献】
1.中国产业结构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阈值效应分析 [J], 李科
2.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区域差异研究\r——基于BCC和Malmquist模型 [J], 范秋芳;王丽洋
3.新常态下广东绿色发展特征和区域差异研究 [J], 卞勇; 匡耀求; 曾雪兰; 徐伟嘉
4.河南省专利质押贷款融资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基于201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 [J], 苏丽丽; 王一羽
5.转型期间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要素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分析[J], 庞瑞芝;王卢羡;张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相互作用与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新探索

空间相互作用与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新探索

区域是具有 经济一社 会一 环境意义 的地理空 间 , 相 互 作用机制是复杂的 、 非线性的 , 不但要进行基于企业或 区域 的产权交易 、成本—效益”等微观经济机制分析 , “ 还 要基 于不 同时空尺度 区域 “ 结构一功能 ” 的宏观空间机制 分析 。 单纯地理学或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则缺乏深刻 的机 制探讨 , 需要从经济学 、 社会学等人文科学 , 系统科 学 、 物 理学 、 几何学 、 环境科学 、 地质学等 自然科学 , 甚至是从建 筑学 、 流行病学等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中寻求“ 思想灵感 ” 。 四、 科学 理论 的新 探 索
形成 “ 观机 制” 路 。 宏 思
的带动机制 , 14 年代西方社会地理 学发源 的“ 从 90 扩散” 和西方经济学从经济周期规律研究 中提出的 “ 创新 ”揭 , 示 了发展关联 的过程 和机理 ,为地理运 动研究提供 了最 基本的分析工具——“ 创新” 为运 动驱动力 、 散作为 作 扩
发 研 究 空 间运 动 的 方 向 。
我 国的经济地理学从 经济发展空 间结构 角度 出发 , 提 出了点一轴 、 条带 、 梯度等重大理论 成果 , 广泛地应用 于我国的经济地域开发战略 ,有力地推动了我 国经济地 理学理论和空间结构研究 的进展 ,为进一步探讨地理运 动在空 间结构过程 中的作用提供 了明确的方 向。
度、 体制和政策等内在关 系方面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 推 动地理学在 内“ 观一 观机制” 微 宏 相结合
西方 经济 学从市 场失灵 角度 对 于 “ 外部 性 ” 环境 ( 影响 ) 的研 究 , 出 “ 提 公共 物 品” 问题 , 揭示 了在产 权不 明晰的条 件下资 源环境 问题产 生 的必 然性 ,提 出产权
本 刊 专 稿

基于多源数据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煤炭消费比重较高的地区碳排放 量较高。
02
石油消费比重与能 源消费碳排放
石油消费比重较高的地区碳排放 量也较高。
03
天然气消费比重与 能源消费碳排放
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可以减少煤 炭和石油的消费,从而减少碳排 放量。
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01
提高能源利用效源消费碳排放进行了大 量研究,包括碳排放的核算、影响因 素分析、减排政策等。
国内学者主要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 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进 行研究。
多源数据应用
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将多源数据应用于 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如卫星遥感数 据、统计数据等。
国外研究现状
01
02
03
碳排放核算体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国碳排放现状
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研究其碳排放 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多源数据融合
随着数据来源的多样化,多源数据融合成为研究碳排 放时空格局的重要手段。
研究意义
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 响因素,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 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可持续
发展。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量。
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碳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从而减少碳排放量。
不同产业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不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不同,对碳排放的影响也不同。
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01
煤炭消费比重与能 源消费碳排放
02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途径包括技 术进步、设备更新和管理优化等 。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

*通信作者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XDA 21000000)修改稿收到日期:2022年3月30日专刊:科技支撑“双碳”目标实现S&T Supporting Realization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新技术综合示范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引用格式:朱汉雄, 王一, 茹加, 等. “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37(4): 559-566.Zhu H X, Wang Y , Ru J, et al. Thoughts on regional path of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of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under “dualcarbon” goals.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37(4): 559-566. (in Chinese)“双碳”目标下推动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路径思考朱汉雄1 王 一1 茹 加2 曹大泉2 任晓光1 何京东2 陈海生2 蔡 睿1 刘中民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1160242 中国科学院 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摘要 在典型区域推动面向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能源技术(以下简称“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是中国科学院支撑“双碳”目标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文章从“技术集成示范”和“典型区域示范”2 个特征论述了开展“双碳”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意义,并基于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已有研究布局,提出了适合中国科学院推进“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的多能融合理念及其 4 条主线,分别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工业低碳/零碳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集成优化。

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空间分异机理

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空间分异机理

一、引言近年来,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加剧了对全球生命系统的冲击与威胁,气候问题也由此演变成一个受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全局性问题。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相继签署并实施,标志着一些具有国际共识的规制性措施正逐步应用到温室气体减排方面。

世界各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纷纷提出自主贡献目标,为实现“净零排放”、完成《巴黎协定》设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温控目标而努力。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首批缔约国,中国一直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与支持者。

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30·60”目标。

2021年9月中【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空间分异机理[摘要]通过对中国30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再测算,围绕其时空格局特点与空间分异机理展开探讨,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东高西低”特征且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12个地区处于最佳前沿面,余下18个地区则存在较大提高空间。

2007年以来,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即存在增强且趋于稳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包含的省份数量之和已占到省级行政区总数的73.33%,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亦存在明显的局部空间聚类现象。

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集聚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且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增强关系。

具体到不同区域,东部地区的主导因子为财政支农力度,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受农业发展水平、环境规制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空间分异;驱动因子[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031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GL189)[作者简介]田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WTO 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蕙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第35卷 第3期2021年3月Vol.35 No.3Mar.,2021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绿色空间指环境中的任何植被,包括山地、丘陵、水体、矿野地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等空间的总称[1]。

其内涵包括城市内部的各种园林绿地所构成的城市空间与城市郊区的林地、农田和河流水系等空间双重意义,这既符合“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又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协同发展的需求[2]。

绿色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辅助功能,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3-4]。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全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土地整治向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下优化、提升国土空间功能和质量,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5]。

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方向,其工作内容包括化解国土空间结构布局矛盾和调配国土空间结构要素比配。

绿色空间对环境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绿色空间的组成结构、时空演化规律及规划布局的合理性[6]。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空间动态变化加剧的背景下,调节绿色空间与城市扩张、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环节。

绿色空间研究是进行城市规划、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关绿色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绿色空间遥感信息提取。

陈志强等[7]以ASTER和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福州市和台北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信息。

随着影像数据获取方法的不断丰富,杨柳等[8]以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像元统计特征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两种方法,对宁波市部分区域进行绿色空间信息快速提取。

(2)景观格局研究。

赵海霞等[9]以南京市绿色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并研究其演变机理。

能源效率视角下中国能源结构的灰色关联及通径分析

能源效率视角下中国能源结构的灰色关联及通径分析
业分 析后 证 实 了 P i n d y c k的结 论 , 即煤 炭 、 石油 和 电
年份
图1 1 9 8 0 -2 0 1 0年 能 源 生 产 与 消 费 总 量
力在 能 源 结 构 下 可 以 相 互 替 代 【 2 ] 。R e n o u . Ma i s s a n t
对美 国、 加拿 大 、 E t 本 等 7个 O E C D 国家 1 9 6 0 ~ 1 9 9 3年 的工业 部 门能 源 间 的 替代 效 应 进行 了 比较 研究 。实证结果 表 明 , 在研 究 区 间 内各 国能 源 问 的 替代性 不 明显 l 3 ] 。C h o e t a 1 . 对韩 国 1 9 8 1 —1 9 9 7年 的季度数 据研究 后却 得 出相异结 论 : 相 比于 电力 , 石
[ 中图分 类号 ] F 4 0 7 . 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3 — 5 5 9 5 ( 2 0 1 3 ) 0 l 一 0 0 0 6 — 0 6
能源作 为维 系人 类 生存 和发 展 的纽带 . 对 国 民
严 重影 响 了 中 国 的能 源 效 率 2 0 1 0年 中 国能 源 消
消 费结 构定性 分析后 , 建 立基 于 2 0 0 0 -2 0 1 0年 能 源统计数 据 的广 义灰 色关联 模 型 。结 果显 示 . 煤炭 的 综合 关联 度远 高于其他 能源 , 石 油的 生 产和 消 费 关联度 差 异 明 显 , 天 然气和 清 洁 能 源的 综合 关联 度 皆处 于较 低 水平 。在 此基 础 上 利 用通 径分 析 法进 一 步 考察 不 同 的能 源 消 费对 能 源
能源结构失衡是造成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地理学中的能源效率研究

经济地理学中的能源效率研究

的空间结构是经济客体在地表上 的位置关 系、 集聚程度及各经济客体之间发 生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 , 亦是自然、 市场和政
府三种配置力量空间耦合的结果。近年来 , 在大 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的背景下 , 经 济地理学界在研究能 源效率的空 间差异及其形成机理 、 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及其与产业结构关系方面的成果比较密集 , 影响也较大 。
与经济学界主要针对的行业 能源利用效率 ( 以工业能源效率为主) 研究不同 , 经济地理学界的能源 效率研究主要针对 区
域能源效率 问题 。区域能源效率问题研究 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能源效率 的空间差异及其形 成机理的研究 , 目前国 内经济地理 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全国范围的省际 间比较与分析。在研究 手段上 , 既有单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 也有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其中 , 由于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更好地反映能源与 地理要素 、 经济要素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因此被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所
报》 、 《 地理研 究》 、 《 地理科 学》 、 《 自然资源学报》 、 《 人 文地理》 、 《 经济地理》 等发表 学术论
文 1 6 0余 篇 。
目“ 中国沿海省 市能源 效率的 空间差异 及其与 产业结构 的关 系研 究” 、 辽宁省科技 计划 项 目和辽 宁省教 育厅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等 3 6项 ,参与主持 国 家和省部 级项 目 1 0 余项 ; 主 编高校教 材 5 部, 参 与编著高校教材等 1 O 余部 ; 先后在 《 中国软科学》 、 《 地理 学
能源效率作为一种效率概念 , 目前尚无确切 定义 。影响较大和被引用较多 的 , 一是世 界能源委员会提出的 : 能源效率为 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 ; 二是 B o s s e b o e u f 提 出的 : 经济上的能源效率是 指用相同或更少的能源获得更多产出或

大学物理之高斯定理

大学物理之高斯定理

大学物理之高斯定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对于碳排放的限制和监管越来越严格。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其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对于全球碳市场以及气候变化的解决具有重大影响。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未来趋势,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中国碳交易市场自2013年以来经历了从地方试点到全国碳市场的逐步发展。

目前,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已覆盖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工业领域。

其中,电力行业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其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近50%。

因此,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对于全国碳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以配额交易为主,主要通过拍卖和免费分配的方式确定碳排放配额。

其中,拍卖方式有利于提高碳价格,而免费分配则可能导致市场不公平和资源浪费。

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预计中国将逐步增加拍卖的比例,以促进碳市场的公平和有效性。

中国的碳价格波动较大,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因素以及市场参与度等因素的影响。

未来,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预计中国将逐步实现碳价格的统一和稳定。

中国的碳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碳交易。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碳市场成交量已达到85亿吨,成交额达到8亿元。

这表明中国的碳市场正在逐步成熟,并将对全球碳市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国家对于碳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于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

例如,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法规和监管制度、提高碳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气候变化问题,预计未来中国的碳市场参与度将不断提高。

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将加入碳市场,通过参与碳交易实现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碳市场的成熟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预计未来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例如,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为碳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第44卷第6期2024年3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4,No.6Mar.,202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E0117900)收稿日期:2023⁃04⁃29;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23⁃12⁃28∗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zhangjianjun_bj@126.comDOI:10.20103/j.stxb.202304290904陈靖松,张建军,李金龙,李山.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生态学报,2024,44(6):2270⁃2283.ChenJS,ZhangJJ,LiJL,LiS.Spatio⁃temporalpatternofcarbonemissionsanditsdrivingfactor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ActaEcologicaSinica,2024,44(6):2270⁃2283.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陈靖松1,张建军1,2,∗ ,李金龙1,李㊀山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㊀1000832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㊀100083摘要:人类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㊂在 双碳 目标背景下探索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有助于区域土地低碳可持续利用㊂研究基于土地利用转移视角,采用重心⁃标准差椭圆方法揭示了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化特征,评估了碳排放与生态环境㊁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并借助改进的Kaya模型和LMDI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㊂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的转入是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引起碳排放量增加15844.36万t;耕地㊁草地向林地㊁水域的转变促进了地区固碳能力的提升㊂(2)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东北⁃西南方向向中心进一步聚集的趋势,并且东⁃西向聚集趋势大于南⁃北向㊂(3)京津冀地区整体碳排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呈向好趋势发展,但大部分地区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现象,地区间碳生产力差异逐渐增大㊂(4)经济水平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最显著因素,单位GDP用地强度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㊂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是促进低碳土地利用的基础,低碳经济发展是促进地区减碳的重要途径㊂关键词:城市群;土地利用;碳排放;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Spatio⁃temporalpatternofcarbonemissionsanditsdrivingfactor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CHENJingsong1,ZHANGJianjun1,2,∗,LIJinlong1,LIShan11SchoolofLandScienceandTechnology,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2KeyLaboratoryofLandReclamation,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Human⁃inducedterrestrialecosystemmodificationisasignificantcauseoftheincreasedcarbonemissions.Consequently,inthecontextofcarbonpeakingandcarbonneutralitygoals,exploringthedynamicrelationshipbetweenlandusechangeandcarbonemissionsisconducivetolow⁃carbonandsustainableutilizationofregionalland.Fromtheperspectiveoflandusetransfer,thisstudyusesgravity⁃standarddeviationalellipsemethodtorevealthespatio⁃temporalpatternevolutionofcarbonemissionsfromlanduseintheBeijing⁃Tianjin⁃Hebei(BTH)region.Atthesametime,thecoordinationdegreebetweencarbonemissions,ecological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isrationallyevaluatedbyutilizingtheEconomyContributiveCoefficientandEcologicalSupportCoefficient.Inaddition,thispaperalsoappliesthemodifiedKayaand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LMDI)modelstoquantitativelyanalyzetheinfluenceextentoflandusechangeoncarbonemissions.Theresultsshowthat:(1)thetransferofbuilt⁃uplandsignificantlycontributedtotheriseincarbonemissions,causinganincreaseincarbonemissionsof158.44million,whilethetransferofarablelandandgrasslandtoforestandwaterbodyenhancedtheregionalcarbonsequestrationcapacity.(2)Theland⁃usecarbonemissionsexhibitedaspatialdistributionpatternwithnortheast⁃southwestdirectionthatconvergedtowardsthecenter,andtheaggregationtrendintheeast⁃westdirectionexceededthatinthesouth⁃north.Thetotaltransferdistanceofthenetcarbonemissioncenterwas15.15km,ofwhich13.21kmtotheeastand6.41kmtothenorth,witha14.22%decreaseinthestandarddeviationellipsearea,from2005to2020.(3)Thecoordinationbetweencarbonemissionsand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BTHregionwasimproving,buttheimbalancebetweencarbonemissions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appearedinmostcities,resultinginawideningdisparityincarbonproductivityamongcities.(4)TheinfluencedirectionofeachdrivingfactoronthecarbonemissionsoftheBTHregionasawholeandeachindividualcitywasapproximatelythesame,buttheinfluencestrengthofeachdrivingfactorvariedfordifferentareasduetothediscrepanciesincarbonemissionslevels.Amongwhichtheeconomiclevelplayedamajorroleinpromotingcarbonemissions,whilethelanduseintensityperunitofGDPemergedastheprimaryfactorinmitigatingtheriseofcarbonemissions.Theanalysisindicatesthateffectivelymanagingtheuncontrolledexpansionofbuilt⁃uplandisthebasisofpromotinglow⁃carbonlanduse,and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alow⁃carboneconomyisasignificantapproachtofacilitateregionalcarbonreduction.KeyWords:citycluster;landuse;carbonemissions;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图1㊀研究区示意图Fig.1㊀Schematicdiagramofstudyarea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是引起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人类活动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1 2]㊂研究土地利用碳排放是当前热点[3 7],一些学者评估了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8 11],并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进行了预测[12 15];另有部分学者开展了对碳排放的时空效应研究[16 17],发现区域农业碳排放出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18],中国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出现空间失衡[19],全球城市用地与碳排放的重心向东移动且二者出现脱钩趋势[20];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聚焦于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机制分析[21 22],证明城市化㊁能源强度㊁人口规模㊁技术水平等均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密切相关[23 27]㊂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也会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28]㊂但现有研究对二者动态特征的探索不足,缺乏从土地利用角度对碳排放内在驱动机制的分析㊂因此,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阐明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并尝试回答了以下问题:(1)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碳排放格局如何变化?(2)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社会经济㊁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如何,是否发生变化?(3)哪些因素更易与碳排放产生关联,各影响因素对区域与城市个体的影响是否一致?1㊀研究区与数据1.1㊀研究区概括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图1),是我国北方经济增长 第一极 ,地区发展极具活力㊂但当前京津冀地区仍然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㊁碳排放压力大等问题,限制了地区高质量发展[29]㊂因此,本研究选取北京市㊁天津市以及河北省1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促进京津冀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科学依据㊂1.2㊀数据本文采用的行政边界及土地利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www.resdc.1722㊀6期㊀㊀㊀陈靖松㊀等: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㊀cn),栅格数据精度为1km㊂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2017)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基于ArcGIS10.3重分类工具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㊁林地㊁草地㊁水域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6个大类,利用行政边界矢量数据进行裁剪获得京津冀地区各地级市土地面积数据㊂地区生产总值㊁单位GDP能耗㊁人口等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京津冀各地级市2005 2020年‘统计年鉴“㊂2㊀研究方法2.1㊀碳排放时空特征分析在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分析方面,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拟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地类转移引起的碳排放转移特征,同时结合重心 标准差椭圆方法探究碳排放重心转移情况㊂2.1.1㊀碳排放量估算(1)直接计算将耕地和建设用地作为碳源,林地㊁草地㊁水域和未利用地作为碳汇㊂采用直接碳排放系数法测算耕地㊁林地㊁草地㊁水域㊁未利用地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CEan=ðCEi=ðAiˑγi(1)式中,CEan为第n市的直接碳排放量;CEi,Ai,γi分别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㊁面积与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是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研究基础上通过求取平均所得(表1)㊂(2)间接计算建设用地承载了大量人类活动,一般通过其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间接估算㊂参考现有研究成果[30],以单位GDP能耗为基础估算各市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CEbn=Enˑβ=GDPnˑαnˑβ(2)式中,CEbn,En,GDPn,αn分别为第n市的间接碳排放量㊁能源消耗总量㊁地区生产总值与单位GDP能耗,β为标准煤的碳排放系数(表1)㊂表1㊀不同用地类型及标准煤的碳排放系数Table1㊀Carbonemissioncoefficientofdifferentlandusetypeandstandardcoal类型Type碳排放系数Carbonemissioncoefficient单位Unit参考Reference耕地Arableland0.4595t/hm2Cui等[31]㊁孙雷刚等[32]林地Forest-0.6125t/hm2Wang等[33]㊁Zhou等[34]草地Grassland-0.0215t/hm2Zhou等[34]㊁孙贤斌[35]水域Waterbody-0.2523t/hm2Zhou等[34]㊁Wei等[36]未利用地Unusedland-0.005t/hm2Zhou等[34]㊁LiuandZhang[37]标准煤Standardcoal0.67tc/tce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1.2㊀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碳排量转移矩阵构建(1)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主要通过建立二维矩阵,反映区域研究期初㊁末阶段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移情况,表达式如下:Aij=A11A12 A1mA21A22 A2m︙︙︙︙Am1Am2 Amméëêêêêêêùûúúúúúú(3)式中,Aij表示第i种地类转化为第j种地类的面积(hm2),m为土地利用类型数㊂27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2)土地利用碳排放转移土地利用碳排放转移量计算公式如下:CEij=γT-γ0()ˑAij(4)式中,CEij是第i种地类转化为第j种地类所引起的碳排放变化量,γ0,γT分别表示土地类型转移前㊁后的碳排放系数(建设用地碳排放系数为间接碳排放量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商值)㊂2.1.3㊀空间演化特征分析重心⁃标准差椭圆方法是空间统计中研究方向分布的经典方法,能够精确揭示各类权重要素的中心性㊁方向性㊁展布性等空间分布特征[38 39],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㊁经济学等研究领域[40 41]㊂本文拟采用该方法探究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空间分布演化过程,核心参数计算公式如下:加权重心:Xω=ðnk=1ωkxkðnk=1ωk;㊀Yω=ðnk=1ωkykðnk=1ωk(5)X轴标准差:㊀σx=ðnk=1wkxk cosθ-wkyksinθ()2ðnk=1w2k(6)Y轴标准差:σy=ðnk=1wkxk sinθ-wkykcosθ()2ðnk=1w2k(7)方位角:tanθ=ðnk=1w2kxk2-ðnk=1w2kyk2()+ðnk=1w2kxk2-ðnk=1w2kyk 2()2+4ðnk=1w2kxk 2yk22ðnk=1w2kxk yk(8)式中,xk,yk()代表研究对象的空间位置;xk ,yk ()代表研究对象距平均中心的坐标偏差;Xω,Yω()表示净碳排的加权平均中心;ωk表示权重,本文以净碳排放量为权重㊂2.2㊀碳平衡分析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承载两方面开展碳平衡分析,可以有效评估地区碳排放与社会经济㊁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为制定适宜各地区的减排策略提供有力科学理论支撑㊂(1)经济贡献系数经济贡献系数(EconomyContributiveCoefficient,ECC)[42]可以衡量区域碳排放对经济效益的贡献程度,反映区域碳生产力大小,计算公式如下:ECC=GDPnðnGDPn/CnðnCn(9)式中,Cn表示第n市碳源地类的碳排放总量;ECC>1说明该市拥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碳生产力㊂(2)生态承载系数生态承载系数(EcologicalSupportCoefficient,ESC)[42]可以衡量区域碳吸收的贡献度,反映区域碳补偿率3722㊀6期㊀㊀㊀陈靖松㊀等: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㊀的大小,计算公式如下:ESC=CSnðnCSn/CnðnCn(10)式中,CSn表示第n市碳汇地类的碳吸收总量;ESC>1说明该市碳补偿率较高㊂2.3㊀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此部分对Kaya模型进行了改进,从土地利用视角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LMDI分解法量化各驱动因子对碳排放的贡献程度㊂2.3.1㊀Kaya模型改进基于土地利用视角,在社会㊁经济传统要素基础上,加入土地碳排放强度㊁土地利用结构和单位GDP用地强度等因素对该模型进行扩展,修正后的表达式如下:CE=ðiCEiAiˑAiAˑAGDPˑGDPPOPˑPOP(11)式中,CE,A,GDP,POP分别表示研究对象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㊁土地利用总面积㊁地区生产总值和总人口数㊂2.3.2㊀因素分解模型对数均值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是由Ang首次提出,具有操作简单㊁适应性强㊁分解无残差等优点㊂该方法分为乘法分解与加法分解两种形式,最终计算结果一致㊂本文在Kaya模型分解的基础上,采用加法分解法分析各驱动因子对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将式(11)改为:CE=ðiCEiAiˑAiAˑAGDPˑGDPPOPˑPOP=ðifiˑsiˑgˑeˑp(12)式中,fi=CEi/Ai代表土地碳排放强度,si=Ai/A代表土地利用结构,g=A/GDP代表单位GDP用地强度,e=GDP/POP表示经济水平,p=POP代表人口规模㊂本文用CE0表示基期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CET表示第T期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ΔCE表示第T期相当于基期的碳排放变化总效应㊂ΔCE=CET-CE0=ΔCEfi+ΔCEsi+ΔCEg+ΔCEe+ΔCEp(13)式中,ΔCEfi,ΔCEsi,ΔCEg,ΔCEe,ΔCEp分别代表土地碳排放强度㊁土地利用结构㊁单位GDP用地强度㊁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因素对碳排放变化的分效应㊂各因素差分分解结果及分解因素贡献率表达式如下:ΔCEfi=ðiCETi-CE0ilnCETi-lnCE0ilnfTif0iæèçöø÷(14)ΔCEsi=ðiCETi-CE0ilnCETi-lnCE0ilnsTis0iæèçöø÷(15)ΔCEg=ðiCETi-CE0ilnCETi-lnCE0ilngTg0æèçöø÷(16)ΔCEe=ðiCETi-CE0ilnCETi-lnCE0ilneTe0æèçöø÷(17)ΔCEp=ðiCETi-CE0ilnCETi-lnCE0ilnpTp0æèçöø÷(18)Kf/s/g/e/p=ΔCEf/s/g/e/p/ΔCE()ˑ100%(19)式中,Kf/s/g/e/p分别表示土地碳排放强度㊁土地利用结构㊁单位GDP用地强度㊁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因素的贡献率㊂47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3㊀结果分析图2㊀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Fig.2㊀Spatio⁃temporalcharacteristicsoflandusechange3.1㊀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京津冀地区地类大面积转换发生在2015 2020年间,且以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最为明显(图2)㊂其中,耕地减少9.1ˑ105hm2,建设用地增加8.5ˑ105hm2,耕地是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㊂空间上,具有碳汇功能的地类呈现向西北转移的趋势,具有碳排功能的地类在各地市区中心出现明显扩散现象㊂其中,中腹部和东5722㊀6期㊀㊀㊀陈靖松㊀等: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㊀南部土地类型变化以建设用地转入为主,西北部以林㊁草地转入为主㊂3.2㊀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3.2.1㊀土地利用碳排放转移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地面积转移与碳排放转移特征基本一致(表2)㊂碳源地类转变方面,耕地向碳汇地类转移较少,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引起转移碳排放量增加15844.36万t;建设用地向碳汇地类的转移则导致碳排放量减少2315.45万t,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碳排放压力㊂碳汇地类转变方面,研究期内碳汇地类向林地等具有较强碳汇能力的地类转移较多,向碳源地类转移较少,促进了地区碳汇能力的提升㊂表2㊀2005 2020年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引起的碳排放变化/万tTable2㊀Carbonemissionchangescausedbylandusechange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from2005to202020052020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累计耕地Arableland -48.61-33.1415844.36-15.29-1.7415745.58林地Forest39.72 38.24900.070.950.21979.20草地Grassland31.77-41.06 1349.37-1.030.031339.07建设用地Built⁃upland-7500.70-298.69-454.79-1507.19-54.78-9816.15水域Waterbody11.67-1.221.11757.06 1.12769.74未利用地Unusedland3.73-0.40-0.05148.99-0.35 151.92累计Accumulation-7413.81-389.99-448.6318999.84-1522.91-55.153.2.2㊀碳源㊁碳汇时序变化特征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碳吸收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图3)㊂2010年前为碳排放快速增长阶段,该时期能源消耗加剧,以北京㊁天津㊁唐山等城市为重要增长点的地区城镇用地加速扩张,导致碳排放量快速增长;2010年后为碳排放下降阶段,该时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了传统化石能源能耗,同时科技水平的提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地区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㊂近年来,京津冀地区 退稻还旱 ㊁永定河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地区森林㊁水域面积,促进了地区碳汇能力的提升,因此碳汇量有所增加㊂图3㊀京津冀13个地级市碳源㊁碳汇变化情况Fig.3㊀Changesofcarbonsourcesandsinksin13prefecture⁃levelcitie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3.2.3㊀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变(1)空间分布差异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总体呈现 东南高西北低 的分布特征(图4)㊂固碳区连续分布于京津冀地67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区的西北部,间隙分布于西南部城镇区周边;排碳区主要分布在中腹部和东南部人类活动密集区,且具有明显扩张趋势㊂其中,北京㊁天津㊁唐山等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扩张明显,是主要的碳源地;承德㊁张家口碳排放空间分布较稳定,为主要的碳汇功能区㊂图4㊀碳排放量空间分布图Fig.4㊀Spatialdistributionofcarbonemissions(2)空间格局演化2005 2020年,京津冀地区净碳排标准差椭圆方位角偏移了0.86ʎ,净碳排放中心从2005年的霸州市转移至2020年的永清县,转移总距离为15.15km(表3㊁表4和图5)㊂其中椭圆中心向东移动13.21km,向北移动6.41km,表明京津冀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逐渐增强㊂同时,标准差椭圆面积在研究期内呈下降趋势,长轴与短轴由2005年的237361.22m㊁111394.69m分别缩小至2020年的212119.72m㊁106919.19m,面积下降14.22%,周长下降9.01%,说明此阶段京津冀地区净碳排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东北 西南方向向中心进一步聚集的趋势㊂另外,扁率出现微弱的变小趋势,说明东 西向聚集趋势略大于南 北向㊂表3㊀2005 2020年京津冀地区净碳排放中心转移Table3㊀Transferofnetcarbonemissioncenter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from2005to2020年份Year2005 20102010 20152015 2020中心位移距离Displacement/km5.973.615.57表4㊀2005 2020年京津冀地区净碳排标准差椭圆参数Table4㊀Standarddeviationellipticparametersofnetcarbonemission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from2005to2020年份Year面积/km2Area周长/kmLengthX坐标/(ʎ)CenterXY坐标/(ʎ)CenterYX轴长度/mXStdDistY轴长度/mYStdDist方位角/(ʎ)Azimuths扁率Oblateness200583057.581131.64449759.094333254.09111394.69237361.2240.890.53201084918.381142.19455664.534334143.68113030.80239165.9642.070.53201573300.711052.16458289.214336625.97106815.56218456.9641.530.51202071243.701029.69462988.104339617.06106919.19212119.7241.750.503.3㊀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平衡格局变化京津冀地区各市的碳生产力存在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正逐渐增强,整体呈现出 核高翼低 的分布特征(图6)㊂研究期内,除北京的经济贡献系数出现略微增长以外,其余大部分城市均呈下降趋势㊂说明大部分地区消耗能源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碳排放量不匹配,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城市间发展差距正逐渐增大㊂研究区碳补偿率空间分布呈现出 西北高东南低 的特征,与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正好相反(图7)㊂除廊坊㊁7722㊀6期㊀㊀㊀陈靖松㊀等: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㊀图5㊀2005—2020年京津冀地区净碳排空间格局演化Fig.5㊀Spatialpatternevolutionofnetcarbonemission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from2005to2020图6㊀碳生产力分布特征演变Fig.6㊀Theevolutionof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carbonproductivity衡水等部分城市生态承载系数出现略微下降外,其余大部分城市生态承载系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成效显著,碳源得到一定控制,碳汇能力有所增强,地区碳补偿率差异正逐渐缩小㊂3.4㊀土地利用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3.4.1㊀京津冀地区整体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2005 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㊁经济水平与人口规模三个驱动因子对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土地碳排放强度与单位GDP用地强度则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表5)㊂其中经济水平为主要推动力,贡献值超过土地利用结构与人口规模之和,为30298.4万t,贡献率高达359.2%;单位GDP用地强度为主要负效抑制因子,贡献值超过经济水平,高达-34027.1万t,贡献率绝对值也高达403.5%㊂8722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4卷㊀图7㊀碳补偿率分布特征演变Fig.7㊀Theevolutionof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carboncompensationrate表5㊀2005—2020年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贡献值Table5㊀Contributionofland-usecarbonemissiondrivingfactor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from2005to2020指标Index贡献值Contribution/(万t)贡献率Contributionrate/%2005 20102010 20152015 20202005 20202005 20102010 20152015 20202005 2020土地碳排放强度Carbonemissionintensity10655.5-2862.5-11468.1-1482.191.9204.7649.5-17.6土地利用结构Landusestructure942.51464.29702.49916.28.1-104.7-549.5117.6单位GDP用地强度LanduseintensityperunitofGDP-17425.2-13269.0-8119.1-34027.1-150.2949.0459.8-403.5经济水平Economiclevel14842.511567.48152.630298.4128.0-827.3-461.7359.2人口规模Populationsize2582.71701.6-33.63728.822.3-121.71.944.23.4.2㊀京津冀地区各市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各驱动因子对京津冀地区整体与各市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大致相同,影响程度因各地碳排放量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图8)㊂2005 2015年,经济水平是京津冀地区所有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推动力;但在2015 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对碳排放的贡献值迅速升高,除北京㊁天津与唐山以外,已取代经济水平成为其余城市促进碳排放的新型主导因素㊂各市土地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均经历了从正向促进向负效抑制的转变㊂单位GDP用地强度则始终保持抑制作用,是减缓碳排放和环境压力的最重要驱动因子㊂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较弱,但不可忽视其作用㊂4㊀讨论4.1㊀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动态关系2005 2020年,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㊂2005 2010年是地区土地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43],城镇用地快速扩张促使人口增长,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导致各地碳排放量快速上升㊂但在2010年后,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京津冀地区城市用地扩张强度明显下降,城市用地增长逐渐向有序扩张转变[44];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了地区产业转移升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水平,因此地区碳排放量的高速增长得到有效遏制㊂另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 牛9722㊀6期㊀㊀㊀陈靖松㊀等: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㊀图8㊀2005—2020年京津冀各城市碳排放驱动因子贡献值Fig.8㊀Contributionofcarbonemissiondrivingfactorsbycitiesinthe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from2005to2020鼻子 ,北京大部分高能耗产业逐渐疏解至天津㊁河北唐山等地,缓解了首都发展压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设用地的有序扩张㊂高能耗意味着高碳排,但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转型,降低了企业能耗,因此碳排放中心会随工业用地的迁移而变化,但地区碳排放量并未因建设用地的扩张而急剧增加㊂4.2㊀碳排放与社会经济㊁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发现,京津冀各地区碳生产力差异正逐渐增强,但碳补偿率差异正逐渐缩小㊂这是因为北京处于城镇化高级发展阶段[45],第二㊁三产业发达,地区相关技术人才占比多,能有效推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加速减碳进程[46],促进碳生产力的提高㊂天津㊁河北等地虽然承接北京第二产业转移带动了经济发展,但此时产业内部结构尚未完成优化,经济发展滞后于碳排水平[47],导致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失衡状态,碳生产力差异也因此逐渐增大㊂但这种差异会随产业结构的优化而逐渐缩小,因此津冀两地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深化区域合作,加快产业布局优化调整㊂自2016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以来,京津冀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增加,碳汇能力和潜力得到有效改善[48]㊂碳排强度降低,碳汇能力提升,因此地区碳补偿率逐渐增大,碳排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逐渐好转㊂4.3㊀碳排放归因分析土地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从促进转向抑制,主要归因于地区碳源用地能耗的下降以及碳汇用地固碳能力的提升㊂经济水平一直是促进京津冀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子,但其作用强度却在逐渐下降㊂这是因为 十一五 期间,各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高能耗产业的迁移转型㊂因此,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地区碳排放量在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逐渐增强[49],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量增加也因此得到减缓㊂由于产业迁移涉及建设用地的大量转移,导致河北大部分建设用地迁入地的转移碳排放量增加,因此土地利用结构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㊂但这种增强效应是暂时的,随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转型阶段后,经济发展对用地扩张的依赖性会逐渐减弱[43],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效应也会因此逐渐减弱㊂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会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50],进而导致单位GDP用地强度的衰弱,因此生产单位GDP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逐渐下降,对碳排放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㊂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较弱但不可忽视㊂北京市 十二五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居民文明节约㊁绿色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地区减缓碳排放增长具有积极作用㊂4.4㊀不足与展望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区域低碳土地利用提供了坚实科学依据㊂相较于既有研究,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①明确了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②揭示了碳排放与生态环境㊁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变化特征;③明晰了土地利用视角下碳排放的内在驱动机制;④在城市群尺度基础上增加了区域内碳排放的横向对比,为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减排策略提供了科学参考㊂但本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①虽然土地利用碳排放系数通过求取平均可减少单一计算误差的不良影响[51],但受各地自然植被生长状况㊁人类干预程度等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地类碳排/汇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未来可根据京津冀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适合京津冀各地区的碳排放系数;②本文将土地利用碳排放限定为土地覆被变化引起的碳排放,缺乏对土地管理措施等影响的考虑;③碳排放还受科技水平㊁产业结构等的影响,未来可以通过改良模型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在更完善指标体系中对碳排放的相对影响㊂5㊀结论与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本文进行了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建设用地转入是地区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同时建设用地迁移还会导致碳排放中心的改变;②京津冀各地区碳生产力差异逐渐增大,碳补偿率差异逐渐缩小;③各驱动因子对地区整体与城市个体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其中经济水平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呈现减弱趋势,单位GDP用地强度持续保持对碳排放的高效抑制作用㊂综合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作用㊂京津冀各市应避免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加强对闲置㊁低效㊁废弃建设用地等的开发利用,深挖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引入碳排放指标进行用地管制,加强用地规划实施中对碳排放的监测和管控㊂②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地区碳汇潜力与能力提升㊂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核心,全面统筹 山水林田湖草沙 全要素,推动构建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㊂对于北京㊁天津等高碳排地区,需加强绿地空间扩建㊁水体治理㊁大气净化等,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减少地区碳排放和环境污染㊂③推动产业转移升级,促进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㊂被疏解主体北京应充分考虑承接地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规律,津冀承接地应完善衔接机制,促进非首都特色功能疏解的精准承接,实现产业的快速重组和优化升级,提高地区碳生产力;同时北京应发挥地区科技资源优势,全面深化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促进经济绿色转型,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用地扩张的依赖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抑制碳排放增长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HoughtonR,HouseJ,PongratzJ,WerfG,DeFriesR,HansenM,LeQuéréC,RamankuttyN.Carbonemissionsfrom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Biogeosciences,2012,9:5125⁃5142.[2]㊀ChuaiXW,HuangXJ,LuQL,ZhangM,ZhaoRQ,LuJY.Spatiotemporalchangesofbuilt⁃uplandexpansionandcarbonemissionscausedbytheChineseconstructionindustry.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5,49(21):13021⁃13030.[3]㊀LiM,PengJY,LuZX,ZhuPY.Researchprogressoncarbonsourcesandsinksoffarmlandecosystems.Resources,EnvironmentandSustainability,2023,11:100099.[4]㊀ParsamehrK,GholamalifardM,KoochY,AzadiH,ScheffranJ.Impactoflandcoverchangesonreducinggreenhouseemissions:siteselection,。

环境约束视角下中国各省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研究——基于GML指数的分析

环境约束视角下中国各省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研究——基于GML指数的分析

环境约束视角下中国各省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变动研究——基于GML指数的分析张忠杰;邓光耀【摘要】文章基于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了中国各省2003-2014年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动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在大多数时间段的GML指数大干1,从而大部分情况下各省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在逐渐提高.(2)GML指数及其分解得到的EC指数和BPC指数均变化频繁,上升和下降的趋势交替出现,但是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因此各省份应加大技术进步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提升节能减排技术,并同时注意技术效率部分(EC指数)的变化和技术进步部分(BPC指数)的变化.【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5页(P113-117)【关键词】GML指数;EC指数;BPC指数;能源利用效率【作者】张忠杰;邓光耀【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20;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5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消费量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为此,在资本、劳动力和能源的全要素视角下,考虑非期望产出(例如碳排放),研究中国各省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是必要的。

已有文献多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和 SFA(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模型来测算能源效率。

Zhang等(2013)基于非径向DEA模型研究了韩国电力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指出燃煤发电厂比燃油发电厂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李博等(2016)基于SBM-DEA模型测算了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指出多数资源型城市处于非效率状态[1]。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格局的影响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格局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4年4月 第 32 卷 第 4 期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Apr. 2024, 32(4): 592−604DOI: 10.12357/cjea.20230508温芮, 高燕燕, 吴志豪, 钱会.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格局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4, 32(4): 592−604WEN R, GAO Y Y, WU Z H, QIAN H.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of carbon storage in Guan-zhong Plain urban agglomer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4, 32(4): 592−604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时空格局的影响*温 芮, 高燕燕, 吴志豪, 钱 会**(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旱区生态水文与水安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4)摘 要: 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的格局关系紧密, 研究碳储量的变化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第二大城市群, 国家战略的实施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 进而影响碳储量的时空分布。

本文通过集成InVEST模型与PLUS模型, 解析2000—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和碳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 预测在自然增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3种情景下, 203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和碳储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1) 2000—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林地, 草地向耕地和林地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是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主要方式。

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

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Agr.Sci.)ꎬ2024ꎬ40(2):281 ̄292http://jsnyxb.jaas.ac.cn张智扬ꎬ尹海魁ꎬ李新旺ꎬ等.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J].江苏农业学报ꎬ2024ꎬ40(2):281 ̄292.doi:10.3969/j.issn.1000 ̄4440.2024.02.010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张智扬1ꎬ㊀尹海魁2ꎬ3ꎬ㊀李新旺4ꎬ㊀陈亚恒1ꎬ5ꎬ㊀刘㊀微6ꎬ㊀王树涛1ꎬ5(1.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ꎬ河北保定071000ꎻ2.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ꎬ河北保定071000ꎻ3.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ꎬ河北邯郸056038ꎻ4.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ꎬ河北石家庄050011ꎻ5.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ꎬ河北保定071000ꎻ6.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ꎬ河北保定071000)收稿日期:2022 ̄11 ̄08基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27301D㊁21373807D)作者简介:张智扬(1998-)ꎬ男ꎬ河北唐山人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利用ꎮ(E ̄mail)531383124@qq.com通讯作者:王树涛ꎬ(E ̄mail)55381040@qq.com㊀㊀摘要:㊀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ꎬ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碳排放政策ꎮ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ꎬ构建碳排放评价模型ꎬ测算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ꎬ利用标准差椭圆模型探究研究区碳排放空间格局分布特征ꎬ依据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和碳生态承载系数提出碳平衡分区方案及优化对策ꎮ结果表明ꎬ①2000-2020年河北省碳排放总量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ꎬ从9.01ˑ107t上升到2.75ˑ108tꎬ2000-2010年碳排放量增长速率快速提升ꎬ2010-2020年碳排放量增长相对缓慢ꎮ②河北省碳排放强度呈现多圈层结构空间分布特征ꎬ主要以资源型城市为中心向外呈圈层结构扩散ꎬ石家庄和沧州核心市区次圈层结构逐渐显现ꎮ③河北省县域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空间特征呈四周低中间高ꎬ碳生态承载系数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ꎮ④基于碳平衡分析将河北省划分为碳汇功能区㊁低碳保持区㊁经济发展区㊁碳汇发展区和高碳优化区ꎬ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ꎮ关键词:㊀土地利用ꎻ碳排放ꎻ碳生态承载ꎻ平衡分区中图分类号:㊀F301.2ꎻX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 ̄4440(2024)02 ̄0281 ̄12SpatialpatternandcoordinationdivisionofcarbonemissionsofcountylanduseinHebeiprovinceZHANGZhi ̄yang1ꎬ㊀YINHai ̄kui2ꎬ3ꎬ㊀LIXin ̄wang4ꎬ㊀CHENYa ̄heng1ꎬ5ꎬ㊀LIUWei6ꎬ㊀WANGShu ̄tao1ꎬ5(1.SchoolofLandandResourcesꎬHebei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Baoding071000ꎬChinaꎻ2.School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ꎬHebeiAgricul ̄turalUniversityꎬBaoding071000ꎬChinaꎻ3.School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ꎬHebeiUniversityofEngineeringꎬHandan056038ꎬChinaꎻ4.He ̄bei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ꎬShijiazhuang050011ꎬChinaꎻ5.KeyLaboratoryforFarmlandEco ̄EnvironmentofHebeiProvinceꎬBaoding071000ꎬChi ̄naꎻ6.SchoolofChemistr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ꎬHebeiUniversityꎬBaoding071000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Landusechangeisthemaindrivingforceofregionalcarbonemissionschange.Studyingtheimpactoflandusechangeoncarbonemissionswillhelptoformulatecarbonemissionpolicies.Basedonthecurrentlandusedataandenergyconsumptiondataꎬacarbonemissionevaluationmodelwasbuilttocalculatethelandusecarbonemissionsof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Thestandarddeviationellipsemodelwasusedtoexplorethespatialpatterndistributioncharac ̄teristicsofcarbonemissionsinthestudyarea.Basedontheeconomiccontributioncoefficientofcarbonemissionsandthecarbonecologicalcarryingcoefficientꎬthecarbonbalancedzoningschemeandoptimizationcountermeasureswereproposed.Theresultsshowedthatꎬfrom2000to2020ꎬthetotalcarbonemissionsofHebeiprovinceshowedanobviousupwardtrendꎬrisedfrom9.01ˑ107tto2.75ˑ108tꎬthegrowthrateofcarbonemissionsfrom2000to2010im ̄provedrapidlyꎬandthegrowthofcarbonemissionsfrom2010to2020wasrelativelyslow.Thecarbonemissionin ̄182tensityofHebeiprovincepresenteda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withmulti ̄circlestructureꎬmainlycenteredaroundtheresource ̄basedcitiesandspreadedoutwardinacirclestructureꎬandthesubcirclestructureofShijiazhuangandCang ̄zhoucoreurbanareasgraduallybecameapparent.Thespatialcharacteristicsoftheeconomiccontributioncoefficientofcar ̄bonemissionsofcountiesinHebeiprovincewerelowinfourdirectionsandwerehighinthemiddleꎬandthecarbonecolog ̄icalcarryingcoefficientwashighinthenorthwestandwaslowinthesoutheast.BasedonthecarbonbalanceanalysisꎬHe ̄beiprovincewasdividedintocarbonsinkfunctionalareaꎬlowcarbonconservationareaꎬeconomicdevelopmentareaꎬcar ̄bonsinkdevelopmentareaandhighcarbonoptimizationareaꎬandcorrespondingdevelopmentstrategieswereproposed.Keywords:㊀landuseꎻcarbonemissionꎻcarbon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ꎻbalancedpartition㊀㊀人类活动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和全球变暖[1 ̄2]ꎮ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是指土地受到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ꎬ进而影响到土地释放碳的机制㊁过程和活动[3 ̄4]ꎮ随着中国碳达峰㊁碳中和(简称 双碳 )政策的提出ꎬ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ꎮ近几年来ꎬ中国已然成为碳排放量第一的国家ꎬ因此当下低碳减排具有一定的压力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密切相关ꎬ中国要想进一步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腾飞ꎬ就必须进行土地利用转型和空间格局的优化ꎮ从碳排放视角出发ꎬ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格局演变规律ꎬ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平衡㊁引导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㊁区域和国家的规划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ꎬ也可为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ꎬ对于实现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ꎮ碳排放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土地利用碳排放作用机理㊁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ꎬ赵荣钦等[5]研究认为ꎬ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是由土地利用格局和类型变化引起的ꎮ199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结果表明ꎬ森林和碳源密切相关ꎬ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汇密切相关[6]ꎮCampbell等[7]认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ꎮ从研究视角上看ꎬLal等[8]关于土壤碳管理的研究结果表明ꎬ在保护耕地上免耕可以节省燃料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ꎬ秸秆还田减缓了有机质的降解ꎬ减弱了土壤呼吸ꎬ最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ꎮ吴建国等[9]分析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因素ꎬ指出土地转换是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ꎮ从研究方法看ꎬ国内外学者在碳排放因子分解研究中常用的模型有平均分解法㊁Kaya恒等式和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等[10 ̄13]ꎮ张德英等[14]总结了3种碳排放测算法ꎬ分别为实测法㊁物料衡算法和排放系数法ꎮ方精云等[15]使用实际测量方法在现场对碳排放的元素变化进行统计调查ꎮ汤洁等[16]在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时空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后ꎬ根据不同土地类型面积估算碳排放量ꎮ综上所述ꎬ关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研究已有比较丰硕的成果ꎬ对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ꎮ但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内在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ꎬ协调两者关系进行分区优化的研究更为鲜见ꎮ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㊁草地㊁水稻田等)ꎬ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综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ꎮ基于此ꎬ本研究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ꎬ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ꎬ分析研究区2000-2020年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ꎬ进行碳平衡分区及对策优化分析ꎬ为河北省碳排放规划提供新视角ꎬ也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㊁践行 两山 理论和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ꎮ1㊀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1㊀研究区概况河北省位于中国北部(36ʎ05ᶄ~42ʎ40ᶄNꎬ113ʎ27ᶄ~119ʎ50ᶄE)ꎬ省域面积达到1.89ˑ107hm2(图1)ꎬ2020年河北省常住人口7.46ˑ107人ꎮ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ꎬ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ꎬ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ꎮ1.2㊀数据来源土地利用原始数据来源于河北省2000年㊁2005年㊁2010年㊁2015年和2020年LandsatTM/ETM+遥感影像ꎬ空间分辨率为1kmꎬ数据下载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网站(http://www.resdc.cn)ꎬ在ENVI4.3软件中通过辐射校正㊁几何校正㊁图像配准和人工解译等处理后得到5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ꎬ综合评价精度超过94%ꎮ依据研究需要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㊁林地㊁草地㊁水域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ꎮ河北省能源消耗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来自2000-2020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㊁«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和«河北经济年鉴»ꎮ28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图1㊀河北省行政区划Fig.1㊀AdministrativeregionmapofHebeiprovince2㊀研究方法2.1㊀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测算土地利用碳排放为土地利用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ꎬ可定量反映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17]ꎮ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原有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所承载的社会经济活动ꎬ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ꎮ何勇[18]在对广元市碳排放效应的研究中发现ꎬ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导致了碳排放效应的变化ꎮ张润森等[19]基于无锡市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无锡市的碳排放特征ꎮ本研究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为碳源用地与碳汇用地ꎬ碳源用地包括耕地与建设用地ꎬ碳汇用地则包括林地㊁草地㊁水域及未利用地ꎬ土地利用碳排放取决于碳源排放与碳汇吸收的差值ꎮ耕地㊁林地㊁草地㊁水域及未利用地碳排放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ꎬ可采用直接碳排放系数法对其碳排放进行测算ꎬ土地利用碳排放系数见表1ꎬ计算公式如下:E=AiˑBi(1)式中ꎬE为直接碳排放量ꎻAi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ꎻBi为碳排放系数ꎮ㊀㊀本研究在参考之前研究成果的同时ꎬ综合考虑了河北省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情况ꎬ选取了适合河北省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系数ꎮ382张智扬等: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表1㊀土地利用类型直接碳排放系数Table1㊀Directcarbonemissioncoefficientoflandusetype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系数[kg/(m2 a)]数据来源本研究取值耕地0.0479何勇[18]0.04660.0422张润森等[19]0.0497石洪昕等[20]林地-0.0585肖红艳等[21]-0.0581-0.0577方精云等[22]-0.0581石洪昕等[20]草地-0.0210石洪昕等[20]-0.0215-0.0220肖红艳等[21]水域-0.0248赖力等[23]-0.0250-0.0253段晓男等[24]未利用地-0.0005赖力等[23]-0.0005㊀㊀目前ꎬ能源消耗是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来源ꎬ不能仅根据建筑面积数据直接计算二氧化碳排放系数ꎬ只能通过不同能源碳排放系数(表2)来核算出它们在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ꎬ间接计算出土地的碳排放量ꎬ计算公式如下:L= EˑP(2)式中ꎬL为间接排放量ꎻE为标准煤量ꎻP为碳排放系数ꎮ2.2㊀标准差椭圆标准差椭圆是由Lefever[25]提出的空间分析方法ꎬ常用来分析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特征ꎮ根据椭圆标准差和动态重心偏差2个因素的差异ꎬ得到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扩展趋势ꎮ椭圆的主次轴代表碳排放空间分布的主次方向[26 ̄27]ꎮ测算公式如下:SDEx=ðni=1(xi-X)2nꎬSDEy=ðni=1(yi-Y)2n(3)tanθ=(ðni=1x~2i-ðni=1y~2i)+(ðni=1x~2i-ðni=1y~2i)2+4(ðni=1x~iy~i)22ðni=1x~iy~i(4)式中ꎬSDEx为椭圆x轴长度ꎬSDEy为椭圆y轴长度ꎬtanθ为椭圆偏转角度ꎬx~i和y~i为要素i坐标和椭圆质心(X ꎬY)的偏离值ꎬn为要素i的个数ꎮ表2㊀标准煤的能量转换系数和碳排放系数Table2㊀Energyconversioncoefficientandcarbonemissioncoefficientofstandardcoal能源种类㊀㊀燃料油煤油天然气汽油电力柴油原油煤炭焦炭标准煤系数1.42861.47141.21431.47140.40401.45711.42860.71430.9714碳排放系数(t/tce)0.61850.57140.44830.55380.79350.59210.58570.75590.85502.3㊀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碳排放的经济贡献系数旨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ꎬ反映区域碳生产率的大小[28]ꎮ计算方法如下:ECC=GiG/CiC(5)式中ꎬECC为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ꎬG和Gi分别指河北省和i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ꎬC和Ci分别指河北省和i地区的碳排放量ꎮ2.4㊀碳生态承载系数碳生态承载系数是指在研究区域内ꎬ一个区域的碳吸收量占总碳吸收量的份额ꎬ对应于一个区域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份额ꎬ反映了区域碳吸收能力的大小ꎮ计算方法如下:ESC=CxCX/CiC(6)式中ꎬESC为碳生态承载系数ꎬCX和Cx分别指河北省和i地区的碳吸收量ꎬC和Ci分别指河北省和i地区的碳排放量ꎮ3㊀结果与分析3.1㊀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测算河北省碳排放量ꎬ测算结果见表3ꎮ㊀㊀由表3可知ꎬ2000-2020年河北省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ꎬ河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增长趋势有一定规律性ꎬ可分为2个阶段:(1)2000-2010年为增长迅速阶段ꎬ河北省土地利用产48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生的碳排放量迅速增加ꎬ总碳排放量增加了约1.5ˑ108tꎻ(2)2010-2020年为缓慢增长阶段ꎬ河北省土地利用产生的碳排放量缓慢增加ꎬ总碳排放量增加了约3.2ˑ107tꎮ由表3和图2可知ꎬ从碳排放强度来看ꎬ林地的碳吸收能力最大ꎬ每增加1km2的林地面积ꎬ每年会多吸收58 0t二氧化碳ꎮ水域的碳吸收能力次之ꎬ每增加1km2的面积ꎬ每年会多吸收25 0t二氧化碳ꎮ草地每增加1km2的面积ꎬ每年会多吸收21 0t二氧化碳ꎮ未利用地的碳吸收能力最弱ꎬ每增加1km2面积ꎬ每年仅多吸收0 5t二氧化碳ꎮ建设用地的碳排放能力最强ꎬ增加1km2的建设用地面积ꎬ每年多产生1078 0t二氧化碳ꎬ耕地次之ꎬ增加1km2的面积ꎬ每年多产生46 0t二氧化碳ꎮ表3㊀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Table3㊀Landusecarbonemissionsin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碳排放量(ˑ104t/km2)2005年碳排放量(ˑ104t/km2)2010年碳排放量(ˑ104t/km2)2015年碳排放量(ˑ104t/km2)2020年碳排放量(ˑ104t/km2)耕地455.30453.12451.74449.86421.20林地-213.64-213.76-213.79-213.71-218.17草地-72.24-71.96-71.81-71.74-69.88水域-9.95-9.82-9.86-9.94-12.44建设用地8852.2316989.4224097.7726732.6927380.26未利用地-0.10-0.10-0.10-0.10-0.07碳源量9307.5317442.5424549.5127182.5527801.47碳汇量-295.92-295.63-295.55-295.49-300.56合计9011.6117146.9124253.9626887.0627500.91㊀㊀如图2所示ꎬ建设用地占碳源量的比例最大ꎬ草地占碳汇量的比例最大ꎮ2000年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占碳源量的95%ꎬ到2020年增长到98%ꎮ2000年耕地碳排放量占碳源量的5%ꎬ到2020年下降到2%ꎬ碳排放量与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呈现正相关ꎮ林地的碳汇能力强于草地ꎬ20年间林地㊁草地碳吸收量占碳汇量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ꎮ河北省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多圈层结构空间分布特征ꎬ主要以资源型城市为中心向外呈圈层结构扩散ꎬ石家庄和沧州核心市区次圈层结构逐渐显现ꎮ唐山市和武安市矿产资源丰富ꎬ研究期内碳排放强度以唐山市和武安市为核心向周围逐渐递减ꎮ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ꎬ经济提升速度快ꎬ碳排放强度逐渐增强并有向外扩散的趋势ꎮ沧州市拥有黄骅港ꎬ2010年前沧州市碳排放强度较低ꎬ此时黄骅港货物吞吐量低ꎬ经济发展较弱ꎬ2010年后ꎬ黄骅港的货物运输量变大ꎬ沧州市经济快速发展ꎬ导致碳排放强度变大ꎬ随着时间的发展ꎬ碳排放强度有以沧州市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ꎮ采用自然断点法将河北省碳排放量划分为4级(图3)ꎬ用Ⅰ~Ⅳ表示ꎬⅠ级碳排放量最低ꎬⅣ级碳排放量最高ꎮ2000年河北省80%的县域位于Ⅰ级碳排放区ꎬ到2020年缩减到58%ꎮ2000年有6个县表现为碳吸收ꎬ其中丰宁满族自治县碳汇能力最大ꎬ约为12 0tꎬ其次是隆化县㊁阜平县㊁兴隆县㊁宽城满族自治县和涞源县ꎮ至2020年ꎬ仅有阜平县还表现为碳吸收ꎬ约为0 2tꎮⅠ级碳排放区主要位于河北省的北部和西部ꎬ北部地区包括张家口和承德两地ꎬ地处燕山山地ꎬ有丰富的林地和草地资源ꎬ西部地区包括保定㊁石家庄和张家口西南部ꎬ地处太行山地ꎬ森林资源丰富ꎬ所以碳汇能力强ꎮ2000-2020年ꎬ河北省南部地区处于Ⅱ级和Ⅲ级碳排放区域ꎬ该地区位于华北大平原中部ꎬ为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ꎬ耕地资源丰富ꎬ碳汇能力较弱ꎮ经研究发现ꎬ在产业结构上对化石能源依赖性严重的地区ꎬ其碳排放远大于碳吸收:唐山市近20年一直位于Ⅳ级碳排放区域ꎬ究其原因是其产业具有高火电㊁多钢铁的特点ꎬ碳排放强度最大ꎮ邯郸市具有丰富的煤㊁铁资源并逐渐得到开发ꎬ造成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ꎬ所以其碳排放量增长十分迅猛ꎮ3.2㊀土地利用碳排放异质性分析采用标准椭圆差模型分析2000-2020年河北省582张智扬等: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土地利用碳排放异质性ꎬ探究碳排放空间格局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ꎬ有助于从省域尺度分析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和碳排放变化趋势ꎮ河北省碳排放标准差椭圆参数如表4所示ꎬ从y轴方向上看ꎬ20年间主半轴标准差增加了12 105kmꎬ说明研究区内河北省碳排放在主要方向上出现分散ꎮ其中2000-2010年主半轴扩大了9 732kmꎬ碳排放在主要方向上表现为分散现象ꎻ2010-2015年主半轴缩小了7 038kmꎬ碳排放在主要方向上出现极化现象ꎻ2015-2020年主半轴扩大了9 411kmꎬ碳排放在主要方向上出现分散ꎮ从x轴方向上看ꎬ辅半轴标准差由2000年的114 791km下降到2020年的108 646kmꎬ表明河北省碳排放在西北 ̄东南方向上出现极化现象ꎮ图2㊀河北省主要碳源/碳汇比例Fig.2㊀Proportionofmajorcarbonsources/sinksinHebeiprovince㊀㊀从转角(θ)的变化范围来看ꎬ2000-2020年θ减少了1 129ʎꎬ表明河北省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北 西南弱化特征ꎬ其中2000-2005年θ减少了0.317ʎꎬ东北 西南格局出现弱化ꎬ2005-2010年θ增加了0 312ʎꎬ东北 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到加强ꎬ2010-2020年θ减少了1 124ʎꎬ东北 西南格局进一步出现弱化ꎮ表4㊀河北省2000-2020年县域碳排放标准差椭圆参数变化Table4㊀Changesofellipticalparametersofcountycarbonemissionstandarddeviationin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参数㊀㊀㊀㊀㊀㊀㊀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沿x轴的标准差(km)114.791113.996109.111110.168108.646沿y轴的标准差(km)282.062288.862291.794284.756294.167转角(ʎ)46.20245.88546.19745.98845.073㊀㊀从图4可以看出ꎬ各年份的标准差椭圆均以该年份碳排放的重心为中心(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区)ꎮ2000年到2020年的标准差椭圆总体上变化不大ꎬ以沧州市为核心ꎬ东北至兴隆县㊁宽城满族自治县㊁68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图3㊀河北省2000-2020各县碳排放量分布Fig.3㊀Distributionofcarbonemissionsin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青龙满族自治县㊁卢龙县㊁昌黎县和滦南县ꎬ西北连易县㊁唐县㊁曲阳㊁行唐县和井陉县ꎬ西南接邢台县㊁武安市㊁永年县㊁曲周县和邱县ꎬ东南抵海兴县㊁盐山县㊁故城县和临西县ꎬ主要覆盖河北省碳排放量最高的地区ꎬ结合碳排放高值区的集聚区域ꎬ发现河北省县域碳排放热点基本上处于标准差椭圆内ꎮ3.3㊀各县域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空间分布由图5可知ꎬ河北省北部㊁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为0~2.80ꎬ而河北省中部地区经济贡献系数为2.81~7.40ꎬ总体空间特征呈现四周低中间高的趋势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2000年环京津的廊坊和保定地区的经济贡献系数最高ꎬ西北部的张家口㊁东北部的唐山和南部的邯郸地区经济贡献系数较低ꎮ2000年全省共有106个县域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大于1 00ꎬ其中有10个县域大于4.70ꎻ2010年河北省所有县域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全部大于1 00ꎬ但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大于4 70的县域减少到5个ꎬ说明在这期间经济快速发展ꎬ一些县域的产业发展粗放ꎬ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也不高ꎬ从而使得碳生产力较低甚至下降ꎻ2020年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大于4.70的县域增加到32个ꎬ且大部分县域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较2000年有所提高ꎮ近20年内ꎬ除了张家口㊁承德㊁唐山和邯郸等地区外ꎬ其他地区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均有所提高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ꎬ全省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即能源利用效率和碳生产力在不断增大ꎮ3.4㊀各县域碳吸收能力分析由图6可知ꎬ2000-2020年河北省碳生态承载系数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ꎬ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782张智扬等: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图4㊀河北省2000-2020年碳排放重心及标准差椭圆分布Fig.4㊀Ellipticdistributionofcarbonemissioncenterandstandarddeviationin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特征ꎮ河北省北部的燕山山地和西部的太行山山脉具有较强的碳汇能力ꎬ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林地和草地资源丰富ꎬ生态资源良好ꎬ拥有自然资源保护区ꎬ这些城市的开发建设较少ꎬ从而碳吸收能力较强ꎮ就整个研究期看ꎬ2000年河北省碳生态承载系数大于1.00的县域有41个ꎬ到2020年增加到43个ꎬ表明全省有30%的县域碳生态承载能力增强ꎮ碳生态承载系数计算结果表明ꎬ阜平县碳生态承载力最大ꎬ碳吸收能力最强ꎬ是河北省碳汇主要地区ꎮ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碳生态承载系数低于北部ꎬ并且大部分地区系数位于0.50以下ꎬ这是因为中部城市紧挨北京和天津ꎬ经济发展迅速ꎬ南部地区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ꎬ碳排放量相对增加ꎮ3.5㊀河北省碳平衡分区及建议如图7所示ꎬ基于对河北省碳排放量㊁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等指标的测算ꎬ综合考量区域碳平衡的原则ꎬ并参考已有的碳平衡分区依据和标准[29 ̄32]ꎬ制定本研究碳平衡分区的标准ꎬ将河北省划分为碳汇功能区(碳汇量>碳源量ꎬECC>1ꎬESC>1)㊁低碳保持区(碳汇量<碳源量ꎬECC>1ꎬESC>1)㊁经济发展区(碳汇量<碳源量ꎬECC<1ꎬESC>1)㊁碳汇发展区(碳汇量<碳源量ꎬECC>1ꎬESC<1)和高碳优化区(碳汇量<碳源量ꎬECC<1ꎬESC<1)ꎮ碳汇功能区指区域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高㊁碳汇量高于碳源量㊁整体碳汇能力强㊁呈现碳汇功能㊁固碳能力强的区域ꎮ对碳汇功能区ꎬ要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ꎬ确保该区域不会消失ꎮ低碳保持区指区域的碳生产力和能源利用率较高ꎬ且碳汇的生态资源比较丰富㊁碳吸收能力和承载能力比较强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相对均衡的区域ꎬ主要包括张家口市㊁承德市㊁秦皇岛市㊁保定市的88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图5㊀河北省2000-2020年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空间分布Fig.5㊀Spatialdistributionofeconomiccontributioncoefficientofcarbonemissionin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西北部和邢台市的北部ꎬ这些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ꎬ碳吸收能力和碳承载力大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具了生态资源的保护ꎬ应当继续加大对生态资源用地的保护ꎬ可通过扶持新型能源等产业ꎬ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ꎬ使产业向低碳产业靠拢ꎮ经济发展区指区域碳汇能力较强但经济贡献比较低㊁能源利用率较低㊁碳汇量低于碳源量的区域ꎮ经济发展区应在保护提升生态资源ꎬ保障生态功能的前提下ꎬ推进新型环保产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的落地发展ꎬ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引进ꎬ合理规划发展用地ꎬ以求在提高碳生产力和能源利用率的同时ꎬ提升其生态屏障功能ꎮ2000年有15个经济发展区ꎬ到2005年下降到8个经济发展区ꎬ2010年至今ꎬ河北省没有经济发展区ꎬ这说明河北省各个县(市)的能源利用率逐渐提高ꎬ减少了对能源资源的浪费ꎮ碳汇发展区指区域碳汇量低于碳源量ꎬ经济贡献系数比较高但碳生态承载系数低的区域ꎬ该区域分布在河北省的中东部ꎬ主要包括保定市东部㊁廊坊市㊁石家庄市㊁沧州市㊁衡水市㊁邯郸市和邢台市部分地区ꎬ这些地区碳吸收能力虽然不大ꎬ但是经济发展比较好ꎬ同时碳排放量大ꎬ这类地区应提高土地利用率ꎬ减小区域内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ꎬ缩减对化石能源和高碳产业的依赖性ꎬ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和规划增加生态用地ꎬ提高其碳汇能力ꎮ高碳优化区指区域内碳排放总量极高ꎬ碳生产能力低ꎬ碳吸收能力也低的区域ꎬ该区域内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水平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ꎬ未来应着重提升二者发展水平ꎬ应当以控制碳排放和绿色发展为主ꎮ2000年唐山市和邯郸市为高碳优化区ꎬ随着时间的推移ꎬ高碳优化区逐渐消失ꎮ982张智扬等: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图6㊀河北省2000-2020年碳生态承载力系数空间分布Fig.6㊀Spatialdistributionofcarbon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coefficientin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4㊀讨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ꎬ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大ꎮ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提出后ꎬ中国响应联合国的号召亦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ꎬ力争解决碳排放的问题ꎮ在 两山 理念和 双碳 目标的背景下ꎬ本研究以河北省为例ꎬ对土地碳排放时空格局和碳协调分区开展研究ꎮ在土地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演变中ꎬ碳排放量高的地区经济发达㊁交通便利㊁地势平坦开阔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ꎮ李缘缘等[31]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聚类与异常值分析法对中国碳排放量进行分析ꎮ赵先超等[32]采用碳排放测算模型和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湖南省碳排放效应进行分析ꎮ杨静媛等[30]采用碳排放测算模型和基尼系数法分析江西省的碳排放空间格局ꎮ以上研究得到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ꎬ与本研究结果一致ꎮ因此ꎬ本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普适性ꎬ可用本研究方法分析其他地区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ꎮ在碳平衡分区中ꎬ张正峰等[33]以碳生态承载系数分大区ꎬ以叠加社会网络分析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分小区ꎬ把京津冀地区分为7个碳平衡区ꎮ魏燕茹等[34]采用碳排放总量和碳生态承载系数将福建省分为3类区域ꎮ碳排放量与区域经济水平的关系密不可分ꎬ故本研究在碳排放量和碳生态承载系数的基础上ꎬ增加了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ꎬ把河北省分为5类碳平衡区域ꎮ综上所述ꎬ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河北省碳排放量逐年增高问题的解决和低碳平衡发展政策的实施ꎬ可为地貌类型差异较大地区的碳排放测算和分析碳排放时092江苏农业学报㊀2024年第40卷第2期图7㊀河北省2000-2020年各县域碳平衡分区Fig.7㊀CarbonbalancedzoningofcountiesinHebeiprovincefrom2000to2020空分布特征提供思路和方法ꎮ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ꎬ有待进一步优化ꎬ比如本研究在测算河北省碳排放量时ꎬ构建了碳排放测算模型ꎬ采用的碳排放系数参考了其他相似文献ꎮ虽然选择了与河北省自然地理条件较为相似的研究区域的碳排放系数ꎬ但因不同研究区自然和经济状况存在差异ꎬ所测算结果可能会存在偏差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根据河北省自然和经济的实际情况ꎬ进一步修正适用于河北省的碳排放系数ꎮ5㊀结论(1)2000-2020年河北省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ꎬ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9.01ˑ107t上升到2020年的2.75ˑ108tꎬ但上涨趋势以2010年为时间结点ꎬ2000-2010年碳排放量增长十分迅猛ꎬ2010-2020年碳排放量增长则相对缓慢ꎮ因此ꎬ要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ꎬ多开发和利用新型的清洁能源ꎬ缩减碳源和碳汇的差距ꎬ逐渐实现碳中和的目标ꎮ(2)河北省碳排放强度呈现多圈层结构空间分布特征ꎬ主要以资源型城市为中心向外呈圈层结构扩散ꎬ石家庄和沧州核心市区次圈层结构逐渐显现ꎮ各地区应采取合适的碳减排政策ꎬ因地制宜ꎬ争取省内共同低碳发展ꎬ为中国碳中和助力ꎮ(3)2000-2020年河北省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总体空间特征为四周低中间高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ꎬ全省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即能源利用效率和碳生产力在不断提高ꎮ2000-2020年河北省碳生态承载系数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ꎬ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ꎮ(4)基于碳平衡分析ꎬ把河北省分为碳汇功能区㊁低碳保持区㊁经济发展区㊁碳汇发展区和高碳优化区ꎬ并提出相应的策略ꎮ其中碳汇功能区㊁经济发192张智扬等: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

中国区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中国区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中国区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中国区域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其碳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碳排放效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碳排放绩效的重要指标,对于制定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揭示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

010203研究意义通过研究中国区域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减排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计量分析,揭示不同地区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区域性减排政策。

通过研究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的认识,为未来碳排放峰值控制提供参考。

02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碳排放效率定义碳排放效率是衡量经济活动中碳排放强度和环境绩效的重要指标,通常表示为碳排放量与经济活动的比值。

测量方法碳排放效率的测量方法包括基于历史数据法和前沿分析法。

其中,历史数据法利用历史数据计算碳排放效率,而前沿分析法则通过设定一定的排放标准和生产前沿,计算各区域的碳排放效率。

碳排放效率的定义与测量方法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对碳排放效率有重要影响。

经济因素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技术、环保技术等对提高碳排放效率具有关键作用。

技术因素能源政策、环保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对碳排放效率产生影响。

政策因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对碳排放效率有一定影响。

自然因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空间自相关是指区域之间的碳排放效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区域的碳排放效率可能会受到其周边区域的影响。

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是用来分析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模型,常用的包括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解析——适用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专业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的复习建议(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中国地理》( 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因此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 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

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它相关书籍。

………………( 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

因此,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介绍更为详细。

( 8)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

8道题目中, 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特别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规律、特征等内容。

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它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 特别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

平时能够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体上的认识。

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

中国沿海地区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化分析

中国沿海地区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化分析
境问题 .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
目前,国内外已对能源效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 要 包 括 省 域 与 市 域、工 业 尺 度 两 大 块 .省 域 与 区
域尺度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能源效率的时空演变与时空分异 [1G4]、测度与分解 [5G6]、影响因素 [7G9]以及能
2)
s.
t.í
j=1,≠k
j=1,≠k
j=1,≠k
ï
îλj ≥0,
i =1,
2,,
m;j =1,
2,,
n,
2,,
r1 ;q =1,
2,,
r2 .
j ≠0;s =1,
其中,
ρ 代表能 源 效 率 值,假 定 有 n 个 DMU,而 每 个 DMU 由 投 入 m,期 望 产 出 r1 和 非 期 望 产 出 r2 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42 卷第 4 期
Vo
l.
42 No.

2019 年 12 月
D
e
c





(
)
J
ou
r
na
lo
fL
i
aon
i
ngNo
rma
lUn
i
ve
r
s
i
t
t
u
r
a
lSc
i
enc
eEd
i
t
i
on
y Na
文章编号:
1000

1735(
2019)
04

中国lO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

中国lOkm二氧化碳排放网格及空间特征分析

s u c h s a B e i j i n g , S h a n g h a i , G u ng a z h o u h a d d e c i s i v e e lu f e n c e o n t h e s p a t i a l p a t t e n r o f e mi s s i o n s o f C h i n a . T h e J i n g — J i n - J i
关 键词 :C O 2 排 放 :1 O k m 网格 ; 空间特 征 中图分 类号 :X 3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6 9 2 3 ( 2 0 1 4 ) 0 1 — 0 0 0 1 — 0 6
Ch i n a l O k m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e mi s s i o n s g r i d d a t a s e t a n d s p a t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a l y s i s . WANG J i n - n a n , CAI Bo - f e n g 。 ,
t h e s p a t i a l p a Re m o f C02 e mi s s i o n s o f Ch i n a wa s d i s t i n c t l y ma r k e d b y he t Ch i n a ’ S p o p u l a t i o n Hu Hu a n Y o n g l i n e . Th e CO2 e mi s s i o n s i n t h e e a s t e m r e g i o n o f hi t s l i n e we r e o b v i o u s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we s t e r n r e g i o n . Ho t s p o t c i t i e s ,

基于VAR模型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基于VAR模型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基于VAR模型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李玮;张荣霞;梁文群;赵国浩【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2(0)4【摘要】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采用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标来表征技术进步水平,利用山西省1980~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了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的VAR模型,进而运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山西省能源强度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冲击的动态响应,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负向影响将在滞后30多年中都存在,滞后效应较长.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总页数】7页(P125-131)【作者】李玮;张荣霞;梁文群;赵国浩【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1;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2488;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1;山西财经大学,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4【相关文献】1.中国农业能源效率与能源价格、技术进步——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平卫英2.山西省与首都经济圈经济增长互动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J], 王晓芸3.我国能源强度与能源价格之间的脉冲响应分析 [J], 曹明4.中国碳排放、贸易、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J], 何琼5.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汪行;范中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0卷第6期2015年6月V ol.70,No.6June,2015中国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关伟1,2,许淑婷2(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116029)摘要:能源生态效率兼顾能源利用中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对能源—环境—经济3E 系统效率的度量。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 模型对中国1997-2012年省际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度,从空间格局规模、格局强度与格局纹理三个方面分析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中国省际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①中国能源生态效率整体偏低,低效率省份约占40%,广东、海南、福建位于能源生态效率值的最前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为主要的低能效地区。

全国能源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 型演变格局,局部地区主要有增长型、波动型、突变型和平稳型等4种演变类型;②中国能源生态效率在省际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

空间格局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高低集聚区与低高集聚区,其中又以京津冀地区的集聚类型演变最为显著;③中国能源生态效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效应,某一地区的能源生态效率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程度均强于相邻地区的误差冲击对该地区的影响程度;在影响能源生态效率空间效应的诸多因素中,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能源生态效率;SBM 模型;空间格局;空间计量模型DOI:10.11821/dlxb2015060111引言能源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又是影响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的全球性问题。

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的CO 2排放国,降低能耗强度、减少碳排放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能源问题归根是能源利用问题,提高能源效率是其关键。

能源效率的内涵在于能源消耗量对维持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量。

生态效率兼顾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求将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强度适配于地球的承载力水平[1],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集中体现,目前对生态效率的研究涉及企业、行业、区域与国家等多个层面[2]。

能源效率与生态效率的核心思想均是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较小的环境影响创造较高的社会价值,进行能源生态效率的研究既是以能源资源为重点的生态效率评价,又是基于环境因素下的能源效率评价。

提高能源生态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收稿日期:2014-12-15;修订日期:2015-04-2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90044);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2013411)[Foundation:The MOE Project of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y,No.14JJD790044;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am Supported by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Liaoning Province,No.L2013411]作者简介:关伟(1959-),男,辽宁岫岩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3977M),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产业规划。

E-mail:lsgw2000@980-992页6期关伟等:中国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981从高能耗、高碳、高污染向低能耗、低碳、低污染发展的关键。

针对能源效率问题,学术界做了大量研究。

国内相关文献主要围绕能源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模型、能源效率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关系、能源效率的收敛性及影响因素、能源效率的时序变化规律与空间差异特征等,以省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研究为主[3-6]。

因不同应用领域及分析视角对能源效率给予不同的定义,能源效率也相应地具有多种测度指标[7-9],基于能源利用系统性的考虑,现有文献多为全要素生产理论下的能源效率评价[10]。

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评价方法主要为DEA数据包络分析和SFA随机前沿分析,其中又以DEA数据包络分析为主,模型包括CRS和VRS、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超效率DEA等。

随着学术界对能源消耗过程中伴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11-15]关注的日益增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在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16-19],但不同学者在非期望产出的指标选择和方法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张伟等认为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为大气污染,空气中约70%的CO2排放、90%的SO2排放、67%的NO2排放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污染排放衡量指标[20];袁晓玲等利用熵值法将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等指标综合成污染物排放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21];王强、樊杰等将期望产出GDP与非期望产出CO2排放量融合成一项综合产出指标[22]。

本研究采用熵值法综合CO2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度能源生态效率,根据所获得的效率值分析中国省际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

各种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都可以用空间格局来反映,这种格局可以从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组合来进行描述[23]。

根据张金屯的研究,空间格局可用格局规模、格局强度、格局纹理三种特征来描述[24]。

本文借用格局规模、强度、纹理概念研究中国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分析能源生态效率的地区分布、区域差异、集聚状况。

溢出效应是外部性作用的结果,经济现象的空间效应强调溢出效应在地理空间中的作用,空间效应通过空间异质性、空间依赖性及空间集聚机制、扩散机制来发挥作用,其影响将改变空间格局。

研究中国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是对能源—环境—经济系统效率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对能源效率空间格局的研究多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采用OLS回归模型、VEC模型、Tobit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25-28],相关文献主要有程叶青等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能源碳排放强度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的分析[29],潘雄锋等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省域能源效率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分析[30],徐盈之等运用超效率DEA和空间计量模型对1991-2008年中国省际能源效率测度和空间效应分析[31]。

本文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1997-2012年中国省际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其次从空间格局规模、格局强度与格局纹理三方面分析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最后运用SLM空间滞后模型和SEM空间误差模型验证中国省际能源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

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2.1SBM模型SBM模型由Tone提出和发展,属于DEA模型中的非径向和非角度度量方法[32]。

传统DEA模型大多属于径向和角度的度量,缺乏对投入产出松弛问题的考虑,而SBM模型将松弛变量放入目标函数中,能更有效评价非期望产出下的效率问题[33]。

本研究采用地理学报70卷考虑非期望产出、基于投入产出类型、固定规模报酬下的SBM 模型对中国省际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度,模型表达[34]为:ρ=min 1-1N ∑n =1Ns x n /x t 'k 'n 1+1æèçöø÷∑m =1M s y m /y t 'k 'm +∑i =1I s b i /b t 'k 'i s .t .∑t =1T ∑k =1K z t k x t kn +s x n =x t 'k 'n ,n =1,…,N ∑t =1T ∑k =1Kz t k y t km -s y m =y t 'k 'm ,m =1,…,M ∑t =1T ∑k =1Kz t kb t ki +s b i =b t 'k 'i ,i =1,…,I z t k ≥0,s x n ≥0,s y m ≥0,s b i ≥0,k =1,…,K (1)式中:ρ代表效率值;N 、M 、I 分别代表投入、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个数;()s xn ,s y m ,s b i 代表投入、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向量;()x t 'k 'n ,y t'k 'm ,b t'k 'i 代表第k '决策单元在t '时期的投入产出值;z t k 代表决策单元的权重。

目标函数ρ关于s x n 、s y m 、s b i 严格单调递减,0<ρ≤1;当ρ=1时,决策单元位于效率前沿面上;当ρ<1时,决策单元存在效率损失。

2.2空间自相关指数空间自相关是对空间单元属性值集聚程度的度量[35]。

全局空间相关测度研究区域内所有空间对象的总体关联程度、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显著性,全局Moran's I 指数为:I =∑i =1n ∑j ≠in w ij (x i -x ˉ)(x j-x ˉ)σ2∑i =1n ∑j ≠i n w ij (2)式中:x i 为地区i 的观察值;n 为观察值的数目;x ˉ=1n ∑i =1n x i ,σ2=1n ∑i =1n (x i -x ˉ)2。

空间权重矩阵W ij 为二元邻接矩阵。

式(3)为Z 检验统计量,E (I )为期望,Var (I )为方差。

Z =I -E (I )Var(I )(3)式中:如果I 显著为正,表明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能源生态效率值较高(低)的区域在空间上呈集聚态势。

全局空间自相关假定空间同质,无法反映局部集聚特征,需要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局部空间自相关反映每个省区与相邻省区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局部Moran's I 指数为:I i =z i ∑i ≠j n w ij z j(4)式中:I i 为地区i 的局部Moran's I 指数;Z i 为Z 标准化后地区i 的能源生态效率值;W ij 为空间权重矩阵。

局部Moran's I 指数为正(负)表示相似(异)类型属性值的要素相邻近,绝对值越大表示邻近程度越高。

Moran 散点图是以观测值Z 为横坐标,以对应的空间滞后因子Wz 为纵坐标的散点图,有HH 聚集、LL 聚集、LH 聚集、HL 聚集4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