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读后感
愿每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读后感标题
愿每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读后感标题示例文章篇一:
《〈愿每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读后感》
读完《愿每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本书,我的心里就像被春风吹过的花园,满是温暖和希望。
书里讲了好多孩子的故事,他们有的活泼开朗,像春天里欢蹦乱跳的小兔子;有的安静内向,像夏日夜晚悄悄开放的夜来香。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梦想,就像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
我想起了我们班的小明,他特别喜欢画画,一下课就拿着画笔在纸上涂涂画画。同学们都笑话他,说他画得也不怎么样。可他从来不在乎,总是笑嘻嘻地说:“你们不懂,这是我的梦想!”这不就像书里那个坚持要当舞蹈家的小女孩吗?哪怕别人都不看好,也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热爱。
还有我的好朋友小花,她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每次考试都很紧张,生怕考砸了被爸爸妈妈批评。可是她特别会照顾人,同学们谁有个头疼脑热的,她总是第一个跑过去帮忙。这难道不是一种独特的闪光点吗?
我不禁问自己,那我呢?我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好像没有小明那么会画画,也没有小花那么会照顾人。我有时候很胆小,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我还很粗心,经常会写错作业。哎呀,我是不是太糟糕啦?
可当我再仔细想想,我也不是一无是处呀!我跑步挺快的,上次运动会还为班级争了光呢!我也很喜欢读书,每次读一本好书,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不就像书里说的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闪光点。
就像一棵大树,有的树枝长得长,有的树枝长得短,但它们共同组成了大树的美丽。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树枝”不如别人的长,就觉得自己不好。
《让孩子创造自己》读后感
《让孩子创造自己》读后感
《让孩子创造自己》读后感
暑假我们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教育感悟《让孩子创造自己》这本书,感觉自己受教颇多。
这本书从教育是心灵的艺术、陪伴比供养更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播种美好才能收获美好、第一并不重要、真正的教育在与唤醒、父母成长了,孩子才能成长、家校共育,实现完美教育,这八个方面对教师、学生、及家长在教育、阅读、人生方面进行点点滴滴的指导。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是在于唤醒,反思自我。对未来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明确的方法与动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统编教材的落实,我们越来越能发现阅读成为了孩子们学习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更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朱教授提到:人生围绕着童年展开,孩子在童年阶段看到的事务、积累的经验是他进入成人世界最重要的基石。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在童年的时候通过阅读真、善、美的东西来让孩子们感知真善美,从而使其心灵中充满真善美,只有这样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他的世界才会充满真善美,对社会和生活充满热爱,他才能成为积极向上的真正强者。
而阅读的东西不仅仅局限于文章、文学作品的阅读,一些耳熟能详的童谣、童话、故事等等也是孩子们培养兴趣的精神养料。童谣具有音乐性、韵律性,语言富有张力,内容明了易懂,适合儿童传唱。儿童在传唱过程中可以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陶冶性情,为后期阅读奠定基础,为童年提供精神养料。与童谣不同,童话帮助儿童宣泄情感、孕育希望、形成智慧,他是童年的粮食。像《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美好与憧憬,同时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成为每个人童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童年时一些有趣的故事,在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不断缔造着他们童年的幸福。所以我们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要关注孩子们内心的需求,而不应该一味地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精神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狼王梦读后感500字五篇
狼王梦读后感500字五篇
这匹母狼名叫紫岚,她爱上了一匹公狼。公狼想要竞争王位,但在竞争里,公狼不幸死去。紫岚为了完成公狼的心愿,立志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狼王。下面是我收集推荐的狼王梦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狼王梦读后感500字(一)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紫岚是一个伟大和负责的好母亲,她为了孩子能成为不可一世的狼王,不仅被她的孩子双毛撞瘸了腿,只能用三条腿走路,而且自己的牙弄掉几颗了,害的自己提前衰老。可是,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费力气。三个刚刚成年的小公狼个个都不幸的遭遇了杀身之祸。紫岚首先培育长子黑仔。有一次年幼无知的黑仔趁妈妈出去打猎的时间,竟然不呆在洞里,跑出来玩耍。打猎回来的妈妈却嘉奖了他整一头动物,表明是纵容他去外面玩耍。黑仔经历过这一次,更加大胆了,开始追逐小型食草动物。导致被金雕发现杀死了。第二只蓝魂儿追杀小牛没能冲在第一个,结果被紫岚又是踢又是咬。蓝魂儿就每次发现猎物都冲在第一个。在一次冲锋过于冲动,中了恶毒猎人的计谋,被铁板夹住腰斩断。第三只名叫双毛,他生性软弱,不过紫岚教育的野心勃勃。在一次王位争夺战当中,双毛把现任狼王打的节节退败,由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最终还是被唤起了内心深处的软弱,败在狼王的手下。成为狼群的晚餐。双毛、蓝魂儿、黑仔本来可以安家立业,享受家人之间的的幸福,却被强迫当狼王,到头来还不是无意落败,也牵连到紫岚。我觉的有些父母也是这样的,望子成龙。恨不得他能当大公司的总经理,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小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就制定好了他一生的计划,逼迫他考研,读博士,当大教授。可地位和金钱又有什么重要的,亲情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只有让子女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
教师读后感1000字(通用14篇)
教师读后感1000字(通用14篇)
教师1000字篇1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是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通览全书,回头再看这句话有很多感想。
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谈到了爱,自由,但是,这并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础和本质。“尊严和独立”: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
教师:康晨霞
作为一线的教师,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通过阅读《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一书,我认为,教师对孩子包办太多,导致他们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我认为应该放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教师要成为守望者。反思自己平时的工作,我们对孩子的一切是不是包办太多?对孩子的呵护是不是太全面?我认为适当的时机应该学会放手,让我们的孩子在磨砺中成长。
一、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幼儿充分的空间
幼儿园各项活动是孩子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品格形成的良好途径。可是,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又是头等大事,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安全问题教师要时刻挂在心头,丝毫不能放松。但是,请放在心上,不要挂到脸上,也就是所谓的内紧外要松,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然后,我们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设计富有情节的游戏活动、营造自由宽松的运动环境氛围让幼儿自由活动,但放手不等于放任。特别是户外活动时,可以事先周全考虑好环境、活动中的安全细节,准备充分,功课做足,教师和孩子就可以轻松愉快的一起活动了。有了教师的参与,孩子会玩的更有趣,更开心。幼儿的体能得到发展,情商也得到培养。
二、教师要适时介入,帮助幼儿健康发展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不是放任孩子去玩、去闹,而要有具体的安全要求、游戏规则。在活动之前先提出要求,让幼儿知道怎样玩。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观察指导、要适宜,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教师才能出现。多数时候教师站在孩子的身后,做守望者,给孩子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玩完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幼儿总结评价活动,让幼儿讨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努力。教师把握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环节,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规则。只有这样。孩子的“玩”才是安全的、快乐的、有效的,孩子的发展才是健康的。
儿童的自信心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自信心教育读后感
前言
《儿童的自信心教育》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作
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深入探讨了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方
法和重要性。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优秀内容
1. 书中强调了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儿童自信心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提到,成年人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
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儿童积极的肯定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
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自我价值感。
2. 作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
例如,鼓励儿童尝试新的事物,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以及教导他们如何面对挑战和失败。这些方法是简单且易于实施的,可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书中还提到了社交技巧对儿童自信心的重要性。作者认为,
通过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儿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建立
起健康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他们的自信心发展至关重要。
总结
《儿童的自信心教育》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儿童自信心的培养。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儿童的自信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家长和教师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同时,我们也要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每个家庭关注的重点,对于孩子来说,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实现个人梦想和价值
的关键。而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培养优秀的品格和技能,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让每一个孩
子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需要明确孩子的价值和潜能是无限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
点和优点。我们应该从孩子的个体差异出发,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兴趣,并提供适合他们的
教育环境和资源。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
平台来展示自己。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孩子们天生对某些活动和领域有着强烈的兴趣,这些可能是
他们潜在的天赋和优势。这些兴趣和爱好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动力,还可以
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追求他们
的兴趣,并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做到最好。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是帮助孩子发展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孩子长
期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
实践中学会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
要鼓励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我们应该引
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正确的选择。通过正能
量的引导和榜样的示范,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观读后感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观读后感
第一篇: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观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小名小豆豆,大名黑柳砌子。日本一名著名的主持人,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作者的这本书记录的是她真实的一段童年读书生涯。这个事业有成的女士,在她年幼的时候却是一个调皮,好动,与众不同,曾经一度被学校劝退的孩子,但幸运的是她人生中遇上了2个也与众不同的人,首先是她的母亲。对于小豆豆种种异类的行为以及被开除的事情母亲没有像其他母亲一样进行训斥,抱怨,甚至在小豆豆大学一年级时母亲才告诉她曾经被学校开除的事实,因此退学的事情没有给小豆豆的心灵留下任何阴影。
更可贵的是,当她发现女儿的种种不同时,她所做的,不是像一般的家长一样,拼命用压制的办法去改造女儿的个性,或者说是用强迫的方式使她女儿变成一般人能接受的正常儿童形象,相反,她为女儿选择了另一所,在别人眼里还不能接受的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巴学园。正是这所学校,还有学校校长——小林先生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改变了她,奠定了她一生的发展,小林先生的巴学园和小林先生的教育思想便是今天我要和大家重点分享的人和事。
一.教育是自然地教育。
大意有两层。首先他认为应该把孩子放到大自然去。她们的学校建在一个美丽的充满了田园风格的花园里。每天下午,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孩子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去散步,玩耍,在田园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很自然地带孩子们认识各种不同的动物,植物,像植物里难以分辨的“雄蕊”和“雌蕊”,各种不同的昆虫,根本无须用到书本。有时,学校还单独请真正生活在学校附近的农民伯伯到学校教孩子们学习除草和耕种。
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不同的天赋和潜能。而对于父母和教育者来说,最大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发掘并发挥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一个细致而又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耐心、关爱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和环境。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缺点,我们不能对所有孩子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教育方案。有的孩子擅长数学,有的孩子喜爱文学,有的孩子对音乐或绘画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我们要给每一个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在学校里,老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绩,而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家庭中,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社会方面,我们也要创造一个包容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发挥自己的舞台,不受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的限制。
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每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自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它能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气馁,而是勇敢面对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信的孩子会更加主动和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他们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评价和眼光左右,而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去努力。而独立能力则是让孩子自主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它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不依赖于他人,而是积极地去探索和实践。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读后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读后感简单来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让孩子学会自理。文中也有说到,自理能力一般指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自我服务的能力。从生活的小事做起,慢慢形成自理自立的习惯,长大后成为拥有独立精神的个体。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要有不一样的“训练”。欲速则不达,不能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相对于把事情做好,其实更重要的是过程。在这里,孩子可以尝试独立思考,学会分享成功的喜悦,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也能鼓起勇气战胜它。
2-3岁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生活小事做起。学会用杯子喝水,勺子吃饭,独立上厕所,慢慢变成一幅“小大人”的模样!作为家长我们要“舍得”,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放手一试。给孩子一点鼓励,相信孩子!
3-4岁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她已经“长大”了。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也可以帮着做。学会分担,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人。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愿意去接受孩子的帮忙,就算这个“帮忙”没有丝毫作用,我们也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与热情,我们可以慢慢引导,直到孩子可以成为一名合适的“小助手”。
4-5岁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学会“自觉”。让生活形成一种小规律,把习惯刻在脑子里。用过的东西知道物归原位,记得早晚刷牙、饭后洗漱,睡前睡后整理被铺等等,把这些事情从“被动”变成“主动”。
5-6岁的时候,我们要为升学做“准备”。6岁的孩子慢慢进入“幼小衔接”的阶段了,这一阶段,习惯比知识更重要。这里的习惯,不单单是生活习惯,更多的是学习习惯。步入小学,孩子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学习、自己完成作业,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3篇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3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完整的成长》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1
假期再次捧起孙瑞雪的《完整的成长》这本书,细细品读,收获很大,对如何为儿童创设一个完整成长的空间有了更深的思考。
本书讲述儿童如何在成人创造的外在的世界中创造“自我”,让儿童成为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主人,如何在关爱儿童的同时看到儿童自我成长的力量,将其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她提倡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全是完整的人与完整的成长的真正内涵。本书最后还介绍了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以帮助读着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过程。
书中写道“身体是属于儿童自己的,他需要自由地支配他。父母教师要做的,就是巡逻在儿童活动的边界上,在鼓励和分享中保护儿童,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如果被允许之后才可以探究,人就没有了自主和自由的意识。”而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更多地替代孩子,活动或玩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小心这个、小心那个……”不但孩子的身体不能自由支配,而且孩子的思维也被替代,孩子们失去了创造自己的机会。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三年级男孩儿的最爱——长尾夹。长尾夹不就是数学老师要求学生夹卷子的小夹子吗?有什么好玩的?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的创造,他们会把几个夹子组合在一起,变成另类的陀螺,他们在桌子上、地上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他们会自发地组织几个人进行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形成了他们独有的规则;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沟通,学会了相处。这就是自由支配的魅力。
《奶蜜盐》读后感17篇
《奶蜜盐》读后感17篇
篇一:请原谅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我们走在人行的大路上,学着面对当时的现在,中国式教育的说辞有很多相关的论述,各得其说。奶蜜盐,这个讲出来的道理,说给为人父母听,看到这个名字大概就能明白,教育这个说烂的词汇,还能说出什么新意,带着蔑视能更发现习惯意识里的颠覆吧。
童年时的快乐会伴随一个人在接下来的余生,三毛说13岁之前所受的伤害往往是最深的伤害。在陈述奶篇章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常识中的一味迁就,自骄自大的教说。事实证明,在哈佛的“面无表情”母婴互动实验及婴儿心理分析中,童年的快乐让一个人总是容易幸福,虽然不是必然但是是有依据的。中国式父母总是一副孩子欠钱的样子,把自己的自尊放在孩子的不懂事中,终于做了一次皇帝的发号施令,如果爱有附加条件,谁会愿意成为你的永恒。强调母亲的“在场”,孩子都不陪,爱从何说起?爱应该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建设你的家庭日常生活做起。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是天,喂养你所有的奶,孩子的快乐,只是因为父母。年月改变的容貌,改变不了爱。你的奶给够了一个童年吗。
然而对于蜜,作者的解释是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先弄清“爱”的本质,然后去爱。总听到常言,孩子应该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当然,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是伟大的人,然而父母的爱,
就是孩子的债吗,要用尽一生去偿还吗。按父母的要求,走父母讲的路,最后过完这一生,这不是我希望的。请让儿童成为儿童,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成为他们自己的自己。我也有过被父母打击的经历,然后就再也不会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因为那是父母不喜欢的。我不知道如果我的坚持会不会给人生带来一丝丝的不一样,但是我是不甘心的,现今的当下,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想到来到曾今的那个地方,父母有时给出的机会只是让我们年少的时候错过了自己的机会。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要慢,我始终是赞同的。谁也不是天才,谁也不能给自己准备人生,就按自己的走吧,差一点,又何妨?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读后感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读后感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成为优秀的人才。但是,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保持学习的热情,成为孩子们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呢?答案是:培养他们的兴趣。
看了《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文章中指出,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中的挑战。而且,兴趣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扩展的过程,通过不断追求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孩子们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
不过,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领域和事物,让他们有机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其次,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最后,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并为此付出努力。
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家长的角色不可忽视。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在兴趣中成长,成为自己的最好老师。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孩子们一定会走得更远,成为最优秀的人才。
- 1 -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书心得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书心得
篇一:《发现孩子》——读后感
*三月随笔*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魏村中心幼儿园刘猛
《发现孩子》这本书是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一个很好的介绍,它揭示了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也让我从听说蒙台梭教育利到初步了解了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儿童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激发和利用孩子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我看完这本书后对之中的一章”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颇受感触。文中说孩子的活动过程可用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在
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儿童之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曲线图又会再一次往上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玩的不想玩时又会跌倒平行线以下。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在平时我也发现孩子们对同伴合作这一要求非常感兴趣,但往往一腔热情坚持不了多久就失去了兴致,当对自己和同伴合作的事情不再感兴趣,就会跟同伴斗嘴或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同伴,有的孩子还会独处不再参与活动。如果老
师也能向以上述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分析,不急于对孩子加以指导,强加给孩子一些规则,相信孩子,那么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一定能找到合作的方法和兴趣。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来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读后感
让孩子自由成长读后感
自由成长是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在这个社会中,孩子
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够健康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的陪伴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自由成长》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书中提到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自由的环境。这并不
是说让孩子完全放任不管,而是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
够自主思考,自主选择,从而培养出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我自己的
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给予我很大的自由,让我自己去决定自己的
事情。这让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选择,这对我
以后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和谐的
家庭中,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爱护,这样的环境
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适。在我看来,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对孩子
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够
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关心,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和乐
观,从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孩子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更加容易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我看来,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孩子才能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更加容易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读后心得6篇
《从出生到独立》读后感读后心
读了《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才发现教育子女其实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作为家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宝宝,不听话便训斥、吓唬、打骂等。可作为孩子呢?在最需要父母呵护、陪伴的年龄,感受着父母的焦虑、不耐烦、暴躁等,这无疑会让孩子对爱的认知有所偏颇。还记得有首儿歌:“如果真的爱我,你就抱抱我、亲亲我、陪陪我……”,这是孩子对父母、对爱的呼吁。生活中,多少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爱孩子的旗号,让自己的焦虑、不安、暴躁等,一步步把孩子逼向深渊。或许,大家会认为电视剧中的情节不会在生活中出现,可电视剧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小欢喜》、
《小离别》等剧中,频繁发生孩子在父母的焦虑下、在父母所谓的爱中,变成抑郁症患者,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握苗助长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孩子性格、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弱点。
作为父母,我们既要做孩子的老师,也要做孩子的朋友。应该懂得如何给孩子合理设限,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见不得孩子哭,就打破原则,任其发展,这样孩子就像是找到了实现需求的最有效方式。语言、行为引导很重要,父母需要站在孩子认知范围上思考他们的感受,疑惑、恐惧、好奇、无畏等等。用孩子可以听懂的语言,能够模仿的行为引导,这是家长容易忽视的。作为父母,应该学会聆
听孩子的心声,不要一出现问题,就一副家长的架势去镇压孩子,让孩子的情绪无处发泄,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像搭积木一样,一次次积累,最后终会有坍塌的时候。
关注儿童的心理成长,其中讲到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基础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的继续完成,父母的价值观、生活观矛盾处理,影响到儿童的心理成长。当矛盾发生,儿童会自然倾向于支持弱势一方,以维持家庭关系的平衡,而儿童是没有分辨孰对孰错的能力。就好比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爸爸说:“有事着急出去,今天妈妈洗碗。”妈妈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读后感
泖港学校冯艳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物体都有它自身的特性。“让黄瓜成为黄瓜,让茄子成为茄子,让辣椒成为辣椒,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们理应敬畏并尊重生命的自由和成长,灌溉信念,而不设计方式。同理,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乃是最健康、最完美的教育生态。”这是《中国教师报》2009年6月24日《教师论坛》上的《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一段话,我反复地品读,真是一语道破真谛!在教育的常态中,我们往往不顾孩子的真实需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去要求孩子,演绎现代版的拔苗助长却浑然不觉。
在暑期培训中,我认真阅读了《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篇文章,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明白在平时看来的捣蛋和顽皮的行为,谁知是孩子的天性?我明白了首先我们要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职责。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要让孩子迷失自我,帮助孩子来认识自己。
其次,给孩子的空间和时间,留住他们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会引领着孩子们去寻找新知,探索新的奥秘,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不是帮助他们来选择人生,而是尊重生命的发展选择,因为那是孩子的人生。
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中我们忘了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我们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却一次次制止孩子发言的欲望,还美其名曰:老师说话请小朋友不要打断,有什么话等老师说完了再说。老师说完了,孩子也忘了要说什么了。在游戏中,我们反复强调孩子不能奔跑,注意安全,却忘记了奔跑是孩子的天性,奔跑让孩子感受快乐;更忘记了其实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奔跑中的自我保护。午餐活动,我们指责孩子狼吞虎咽,掉菜剩饭,却不知孩子内心的真实动机,他只是想第一个吃完后能牵着老师的手去散步,近距离感受和老师亲密接触的温暖。午休期间,调皮的孩子叽叽喳喳,老师反复叮嘱却无济于事。而当老师悄悄坐过去,轻轻的拍拍,耐心的抚摸,送上鼓励表扬的微笑,孩子便满足的甜甜入睡。
福禄培尔曾说过:儿童好比花木,教师如同园丁,学校就是儿童自由活动的园地,教师要向园丁一样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使其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由此,想起满园红是红,绿是绿的蔬菜朝气蓬勃的景象,我想起70多岁的爷爷伺养蔬菜的虔诚与挚着;想起他劳累耕种后坐在菜畦旁抽着烟怡然自得的神情,
我想起自己的三尺讲台,那一群孩子。他们不也正充满着勃勃的生机,自己作为一名园丁,是否像爷爷这般虔诚与敬畏?答案就在心中,尊重孩子才能成就孩子。珍视生命,敬畏成长,孩子才有成长自由;包容独特,尊重个性,孩子才有自信的基点;容忍犯错,平和等待,孩子才有快乐的童年。相信,春色满园关不住,润物无声园丁情。
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摒弃不好的理论,学习好的评价体系,比如最新的等第制评价体系,不要给孩子分数来排名。教育,应如尼采所言:“教育是解放,是扫除一切杂草、废品和企图损害作物嫩芽的害虫,是光和热的释放,是夜雨充满爱意的降临,它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礼拜,在这里大自然被理解为母性而慈悲的;它又是对大自然的完成,因为它预防了大自然的残酷不仁的爆发,并且化害为利。”
我们要给孩子一片碧海蓝天,任他们在天空里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