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闽侯县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一12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 小题,每题2分,计60 分)1.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①秦代设郡县②唐代“三省”的设置③元代推行行省制④明代设内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孟子》是A.商朝卜辞B.孟姜女传说C.《史记》D.4.“朕代天理物,日总万几,岂能一一周偏。
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为一人之忧,将为四海之忧。
”朱元璋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对废除丞相反悔C.为设顾问机构铺垫D.为政事繁多苦恼5.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新唐书·百官制》: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
据此判断,吏部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起草政令B.审核政令C.掌管文教D.选拔官吏7.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浅谈秦始皇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C.《简析清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D.《试论内阁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8.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6
6.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2017—— 2018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一学年历史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回到商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材料旨在说明()3.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4.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A. 分封制 B .中外朝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度5.如果你到故宫 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 ... 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帝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A. B. 乙同学做了西周的平民,才能、颜值、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 A. 分封制的必要性 .宗法制的合理性 C.礼乐制的合法性.世袭制的重要性2. A.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天子喜好,收藏玉玺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 。
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E] in f JiA. 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7•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请直接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60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从西周“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土地兼并的严重B .铁犁牛耕的采用C .社会的稳定D .统治者的重视2.隋唐时期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其表现是A .耦犁的推广B .耧车的发明C .耕耙耱技术的形成D .曲辕犁的出现3.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A .注重精耕细作B .生产日趋专业化C .减少犁耕依赖D .经营更趋市场化4.《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5.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 .不事生产B .不尊儒术C .不敬宗族D .不纳租税6.清朝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反映了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A .“海禁”政策B .工商皆本C .重商主义D .重农抑商7.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为A .轻工业停滞不前B .重工业快速发展C .商品经济日益萎缩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高一历史试卷第 1 页 共8页8.既是近代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改革开放时成为经济特区的福建城市是A.福州B.漳州C.厦门D.泉州9.据资料统计,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州八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追溯历史渊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2. 明太祖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的目的是A. 增强对地方的控制B. 健全政府职能C. 强化思想控制D. 加强君主专制3. 古代雅典时代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A. 五百人会议B. 公民大会C. 十将军委员会D. 元老院4. 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
能反映这种观点的两个历史事件是①虎门销烟②中英签订《南京条约》③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④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5. 中国政府评价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是指A. 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B. 万隆会议C. 日内瓦会议D. 第26届联大6.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7. “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A. 扶持西欧国家B. 遏制共产主义C. 对付国内共产党势力D. 将美国的意识形态强加给西欧各国8.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苏联人的原子弹来轰炸,不如自毁。
”莫斯科大学的女学生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等待末日到来。
在哈瓦那,天空中的任何响声和黑影都会使市民心惊胆颤。
这些画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柏林危机B. 越南战争C. 古巴导弹危机D. 朝鲜战争9. 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说:“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闽侯县第八中学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pdf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耱结合的方法,后来在耕耱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
“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A.春秋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明清时期2.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文中所描绘的灌溉工具是A.水磨B.筒车C.水排D.翻车3.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
”《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果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4.《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5.某电视台将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某朝末期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可能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A.汉朝B.隋朝C.秦朝D.明朝6.五尺道与秦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灵渠、直道、驰道并称秦朝七大工程,起于四川宜宾,止于云南曲靖。
途经盐津、大关、昭通、鲁甸、宣威等县,唐樊绰《蛮书》称之谓“石门道”。
五尺道的修筑表明秦朝A.加强对云南等地的管理B.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7.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8.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9.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B.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会馆的出现与宋代的商帮密切相关D.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10.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下面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C.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C【解析】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因此平民不在分封之列。
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有可能分封。
【点睛】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 宗教信仰B. 血缘关系C. 财产制度D. 地域联系【答案】B【解析】宗法制是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等级地位的政治制度。
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B项正确;其他均不是宗法制维系的纽带,排除。
【点睛】(1)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
(2)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
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30题1.下边的曲辕犁最早出现于A.春秋B.战国C.西汉D.唐朝2.对中国古代三种形态手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世界领先B.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用于家庭消费C.明朝中后期,在官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明朝中后期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3.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A.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土地私有制D.贵族地主的压迫4.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盐铁官营制度B.“海禁”政策C.商帮的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5.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从而引发了英荷战争。
主要是由于该条例A.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B.禁止荷兰进行海外贸易活动C.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D.威胁到荷兰的领海安全6.《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哪一因素A.资本原始积累B.技术革新C.市场需求D.自然资源7.1882年,德国的人口普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到了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
这表明A.科技发明逐步产业化B.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迅速增长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第三产业迅速崛起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D.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9.中国古代封建政府一直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这一政策在晚清有所松动。
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 题,50 分)1.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限制。
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体现了A 法律至上 B.人民主权 C.公民意识 D.权力制约2.“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宗法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3.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4.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
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这兼家族罕有保全。
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
说明(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5.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
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
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三司的行政地位B.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D.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6.A.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B.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C.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D.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7.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8.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砍伐:“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墨者必须服从巨子(墨家领袖)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这说明墨家思想A. 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B. 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C. 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D. 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由此信息可得出墨家用法严格规定社会秩序,以此达到社会的稳定,因此C符合题意。
墨家与法家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因此A表述有误;墨家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由此可知B表述不合史实;而D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思想2.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D. 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B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封国与相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法思想并行发展【名师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背景: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汉初推行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最新K12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1. 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限制。
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体现了A. 法律至上B. 人民主权C. 公民意识D. 权力制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体现公民权利平等,与法律至上无关,排除A。
根据材料“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体现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故B项正确。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与材料不符,排除C。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权力制约,且与信息“全体公民皆可参与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等不符,排除D。
2.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 宗法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可以看做是宗法家庭的扩大,A项正确。
世袭制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B。
分封制是指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保卫周王室,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C。
禅让指统治者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家国同构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家国同构”的概念。
3.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教育最新K12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计60分)1. 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指的是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该时期是指秦汉时期,故B 正确。
商周时期没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A排除。
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故C排除。
隋唐时期,不符合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信息,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影响2.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①秦代设郡县②唐代“三省”的设置③元代推行行省制④明代设内阁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代设郡县和元代推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唐代“三省”的设置和明代设内阁有利于加强皇权,故不选。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中央集权3.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 商朝卜辞B. 孟姜女传说C. 《史记》D. 《孟子》【答案】A【解析】根据“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可知,《史记》记载、《孟子》和孟氏哭长城传说是后人编写或撰写的,均为间接史料,排除BCD;商朝甲骨卜辞为商朝人的占卜记录,为直接史料,故选A。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 分,共48分)1.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了4个血缘部落。
公元前3 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建立了官僚政治B.打击了贵族政治C.不利于中央集权D.改变了社会性质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些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A.西周、秦朝、西汉B.战国、秦朝、西汉C.秦朝、西汉、三国D.秦朝、西汉、唐朝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4.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这种“心理的状态”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A.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B.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5.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6.“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学年高一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小题,每题分,计分). 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指的是. 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该时期是指秦汉时期,故正确。
商周时期没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排除。
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故排除。
隋唐时期,不符合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的信息,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影响.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①秦代设郡县②唐代“三省”的设置③元代推行行省制④明代设内阁. ①②. ②④. ①③. ③④【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代设郡县和元代推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唐代“三省”的设置和明代设内阁有利于加强皇权,故不选。
所以答案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中央集权.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商朝卜辞. 孟姜女传说. 《史记》. 《孟子》【答案】【解析】根据“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可知,《史记》记载、《孟子》和孟氏哭长城传说是后人编写或撰写的,均为间接史料,排除;商朝甲骨卜辞为商朝人的占卜记录,为直接史料,故选。
点睛: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下面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C.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B.血缘关系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与此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 世袭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4.学者徐增阳说: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 家国同构观念B. 孝敬父母C. 中央集权意识D. 安土重迁理念5.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布衣卿相,礼贤下士”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皇帝制瓦解C. 郡县制瓦解D. 贵族政治形成(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6.《荀子•儒效篇》记载:“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A. 宗教色彩B. 神权色彩C. 宗族色彩D. 王权色彩7.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B. 受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C. 君主专制政体D. 中央集权制度“这个制度延续到了汉代……作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因《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8.为有一批其权力严格受到限制的王国当时容许与数目远为众多的郡一起存在。
福建省闽侯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
这里的“诸侯”主要指哪类人A.郡县长官B.商王子侄C.方国首领D.三公九卿3.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
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B.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D.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4.《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描述:“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
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
”若给这一章回加题目,应为A.“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B.“荣国府归省庆元宵”C.“庆寿辰宁府排家宴”D.“寿恰红群芳开夜宴”5.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C.“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6.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 年——433 年)墓,挖掘出了九鼎。
福建省闽侯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
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2、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也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3. 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
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B. 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C.贵族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4.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B.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C. 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D. 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5. 在清朝145 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 人,汉人有64 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 个蒙古人。
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 个章京——16 个汉人和16 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
材料说明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6、1921 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在此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秦始皇是春秋战国时代大一统专制思想的实践者……他创造了一个‘实用新型’的制度。
”材料中‘实用新型’的制度是指A.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封建制3.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4.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6.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在这段材料中,钱穆先生认为A.行省制合理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B.行省的职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C.元代立国后放松了对国家的军事建设D.行省设立的初衷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一12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 小题,每题2 分,计60 分)1.有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①秦代设郡县②唐代“三省”的设置③元代推行行省制④明代设内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
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
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商朝卜辞B.孟姜女传说C.《史记》D.《孟子》4.“朕代天理物,日总万几,岂能一一周偏。
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为一人之忧,将为四海之忧。
”朱元璋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对废除丞相反悔C.为设顾问机构铺垫D.为政事繁多苦恼5.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新唐书·百官制》: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
据此判断,吏部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起草政令B.审核政令C.掌管文教D.选拔官吏7.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浅谈秦始皇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C.《简析清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D.《试论内阁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8.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如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
此制度旨在A.削弱皇权B.倡导尊老爱幼C. 凝聚血脉亲缘D. 强化尊卑等级9.明内阁权力很大,特别是明朝中后期,皇帝已大多放弃了御览章疏之权,均由阁臣拟旨。
也就是说,批答章奏之权也有一部分实际下放到内阁。
这说明内阁A.议政权有所扩大B.等同于宰相制C.向宰相制发展D.篡夺了议政权10.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11.下列改革措施中,不是梭伦改革内容的是()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B.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C.组建陪审法庭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12.“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自然法D. 万民法13.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A.保护弱者B.人人平等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14.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曾说,我们知道第一个总统会是个好人,可是谁知道后面会选出什么家伙来呢?出于这种担忧,各州代表对美国政体进行的设计是( )A.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B.州政府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拥有自治权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平等,互相制约D.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15.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D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16.“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 1875 年宪法的 这一条款仅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1877 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 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巴”。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君主派最终推翻了共和政体 B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 .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 .共和制的确立不符合法国国情17.根据近代英美法德四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的相关知识,序号处内容正确的是A .①总统 ②世袭 ③终身制 ④有 ⑤首相B .①国王 ②选举 ③终身制 ④无 ⑤内阁C .①总统 ②世袭 ③任期制 ④有 ⑤首相D .①首相 ②选举 ③任期制 ④无 ⑤内阁18.据报道,英国工党成员怀特对将 2012 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 60 周年钻石纪念日列为公 共假期的提议发表评论如下:“为一个出生于特权阶级的人庆祝登基钻石纪念日的意义到底 是什么?她(指英国女王)只不过是一条寄生虫,并竭尽所能来榨取这个国家所有的一切。
”从 历史的角度看,怀特敢于这样做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英国女王没有实权, “统而不治”B.英国两党制的形成C.英国女王年老体衰D.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19.1787 年宪法被美国宪法学家称为“伟大的妥协”。
这些妥协包括 ①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②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③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 ④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牵制与独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0.中国共产党“二大”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B.以发动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C.为实现国共合作扫清障碍D.对中国国情有了更深的认识德国 皇帝 ② 终身制 ④ 宰相法国 ① 选举 任期制 有 总统英国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无 ⑤美国 总统 选举 ③ 有 总统国家元首名称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名称21.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近代列强一步步侵略中国的经过时说:“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2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史实等内容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应是A.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B.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C.新中国的对外关系D.现代中国的国防建设23.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道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把总。
”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A.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B.辛亥革命后一些封建官僚投机革命C.中华民国成立D.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24.“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
”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25.《共产党宣言》在1848 年2 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9 世纪70 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
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B.修正主义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26.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A.里昂工人起义B.第一国际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27.根据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28.“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出现了严重混乱B. 红卫兵运动导致打砸横行C.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D. “文革”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29.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30.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 多亿元;1954 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 项工程。
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D.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二、非选择题(共三题,共计40 分)31.(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 年鸦片战争期间,腐败的清政府迫于英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淫威,与英军在古静海寺内议定《南京条约》,后在泊于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人从此尝到了“弱国无外交”、“落后会挨打”的滋味,并蒙受耻辱长达155 年。
静海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
材料二160 年前,在中国东南大地卷起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风暴。
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们,为了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革命纲领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 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