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合集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交往
新生代农民工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社交活动与城市居民建立联系,扩 大社交圈子。
社交媒体使用
社交媒体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展示自我、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渠道。他们通过社 交媒体了解城市文化、生活动态和社会新闻。
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与冲突
文化差异
由于城乡文化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在 城市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文化冲突和不适 。同时,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也存在一定 的偏见和歧视。
晋升机会
建立公平、透明的晋升机制,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 ,让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更具潜力。
创业扶持
鼓励和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提供创业培训、资金和政策支持, 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市民化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让他们在城 市中享有同等的权益和福利,融入城市生活 。
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和更低的务农经历,更 加注重权益保障和职业发展。
数量和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 约为1.2亿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约为60%。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大中城市,其 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集地。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建议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 关注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和有针 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他们更好
地融入城市生活。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 障机制,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
平,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和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 平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在城市
研究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了解他 们在城市中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 他们在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方面存 在的问题。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企业 30 强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益性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扶贫的启示—基于重庆开县民丰互助合
作会的农村金融试点 贵州屯堡地戏面具产业化发展调查和品牌创新研究 重拾画乡情,共绘乡村美—陕西户县东韩村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果农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研究—以周至县猕猴桃
产业链为例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测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常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学科类别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经济类
F025 F026 F027 F028 F029 F030 F031 F032 F033 F034 F035 F036 F037 F038 F039 F040 F041 F042 F043 F044 F045 F046 F047 F048
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的偏差及矫正路径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的调查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传统—基于 8 市 22 个行政村的实地调
研 劳动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广东南海高新区企业的调查
让现代农业保险更“保险” --广州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
政经德善,多元协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以吉林省扶余市 农民志愿者组织为例
合肥工业大学 华侨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安阳师范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

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规律[1-3]。

然而,中国独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造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日益严峻的农民工问题。

已迁移至城市并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正遭受着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差、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困扰;他们仍然不具有城市居民身份,仍然无法享受城市的各项公共福利;他们虽然进城工作但并未完全实现城市化,这不仅制约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且进一步导致城镇化规模质量的缩小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4]。

因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建设刻不容缓。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相关研究已有不少,但目前绝大多数学者以理论研究为主,朱宇[5](2003)、马桂萍[6](2008)、简新华[7](2010)、冯奎[8](2011)认为户籍等各种因素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宋艳萍[9](2005)、何晓红[10](2005)、王微[11](2008)吴新亮[12](2008)认为农民工自身素质不足是阻碍市民化的个体因素;梁伟[13](2005)、段学芬[14](2007)、刘春生[15](2007)、申兵[16](2010)认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障碍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因素。

而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实证研究较少。

梅建明[17](2006)就进城农民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年纪较轻的进城农民及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都较高者在城市就业及生活非常自信,更愿意在城市定居。

王桂新等[18](2010)以上海为例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婚姻状况、在城市的居留时间及找工作的困难等因素对市民化影响最为显著。

张华等[19](2011)对西北地区339户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性别、月收入和家庭抚养的小孩数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负面影响;是否接受过培训、家庭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工龄和当地经济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一定影响;婚姻状况、家庭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和配偶所在地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关键因素。

全国挑战杯课题表(非理科)

全国挑战杯课题表(非理科)

北京城市学院三等奖作品《2018年大学生孝道践行问题的调查及分析》北京大学二等奖作品《微观社会空间内的群际博弈策略--基于人大东门地铁口妇女贩证现象的经验研究》三等奖作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基层民主建设与社会福利分配--以成都市邛崃市临邛镇西江村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等奖作品《进一步推进法学专业实践教育探索的思考》北京理工大学一等奖作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北京联合大学二等奖作品《解决城市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垡头老旧小区为例》北京林业大学未入围作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居民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某市8个分类达标试点小区的实证分析》北京师范大学一等奖作品《转型期乡村混混的生存机制--基于对浙东GM村拆迁改造的调查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二等奖作品《微博全息透视及其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正能量分析--基于新浪微博百万样本的实证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三等奖作品《校园整合型自提点需求及可行性的调研报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三等奖作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为视角》清华大学《民办初中在贫困地区何以相对繁荣地发展——基于河南省兰考县的调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二等奖作品《人口结构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吗?》首都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游动的生存,不游动的生活--关于北京市海淀区18位流动摊贩生存状态的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二等奖作品《“失独”余生,不再孤独一生——从社会资本视角看“失独母亲”的生存与发展》三等奖作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以社会资本视角进行分析》《新时期农村早婚青年的行动策略及其形象初探----以福建、天津、浙江的3村为例》中国人民大学一等奖作品《迟暮之年,何处安放?--对失独家庭及其相应社会支持和服务的研究》《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高校大学生的调研》二等奖作品《莫让债权付东流--浙江网络自行司法拍卖的研究》《心理契约对规范型营销渠道治理方式影响---基于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调研》《新生代农民工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中国政法大学二等奖作品《刑事诉讼变更管辖问题研究--基于京、新、苏三地实证调查》中央民族大学三等奖作品《新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对“舆论危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河南周口平坟事件为例》南开大学二等奖作品《居民财政幸福感研究--基于民生财政支出结构的视角》天津财经大学二等奖作品《天津低碳城市建设现状调查及与北京、上海、重庆典型城市的比较研究》三等奖作品《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的调查--基于群众满意度的视角》天津商业大学三等奖作品《现代文明冲击下落后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生存现状调查--以贵州省水城县南开乡小花苗为例》天津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天津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研究》《关于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在校权益思想认知影响因素的调查——以在校学生组织为例》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三等奖作品《廊坊市城市人口幸福指数调查及对策分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二等奖作品《关于发展环京津乡村旅游圈的研究——以秦皇岛、保定为例证》三等奖作品《谁来“救助”救助站—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工作困境及出路的探究》河北大学二等奖作品《河北省中小企业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现状调查研究》河北科技大学三等奖作品《灾后少数民族学生转移就学机制研究--以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转移安置学生异地就学为例》河北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关于“高校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新模式构建”的调查研究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二等奖作品《异地老人医疗报销障碍、损失评估及改进方案--基于京津冀地区调查》燕山大学二等奖作品《将青春铭刻在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上--秦皇岛市卢龙县、抚宁县57个村庄综合环境整治规划与实践》三等奖作品《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型调查分析——由“光盘行动”的热议引发的几点思考》山西财经大学三等奖作品《平顺太行水乡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调查与研究》山西大学一等奖作品《行走在城市边缘的人——太原市棚户区居民收入消费结构调查》二等奖作品《夹缝中的第三身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市民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破解资源型农村治理困境,路在何方?————基于两个村庄的比较研究》三等奖作品《山西省县级人民政府网络信息公开调研报告——基于120个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栏”的数据分析》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三等奖作品《关于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调查与分析》中北大学三等奖作品《农村孤寡老人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基于山西省忻州市两个镇的实地调查数据》呼伦贝尔学院三等奖作品《关于对餐桌浪费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内蒙古财经大学三等奖作品《“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满意度探究--以呼和浩特市府兴营村为例》《内蒙古赤峰市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调查》内蒙古农业大学三等奖作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内蒙古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于受众影响的调查--以微信对于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为例》辽宁<63件)渤海大学三等奖作品《接力中国梦,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锦州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研》《系统论视角下的锦州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大连工业大学三等奖作品《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状况与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东北大学二等奖作品《中国老龄化财政负担的预测研究》辽宁大学三等奖作品《保障生存,改善民生——基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尹家乡农村社会保障调查研究》《关于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几个档案问题的调查研究》《遗忘的契约——关于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的调查报告》辽宁工业大学三等奖作品《锦州市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沈阳建筑大学三等奖作品《沈阳市公交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及改进方案》《志愿者支教服务事业现况的调查研究》吉林大学特等奖作品《激发社会活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探索——基于安图县“群众诉求服务中心”的调研》黑龙江<45件)哈尔滨工业大学特等奖作品哈尔滨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儿童受教育状况调研报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哈尔滨市出租车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研究》齐齐哈尔大学三等奖作品《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挫折承受力间的中介效应》《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贵州与河南两省四县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一等奖作品《都市庄客:城郊“农民农”群体的边际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房惑?房获!——以精算模型为核心的中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探索》三等奖作品《培养当代中国孩子的领导力--在学校生活中培养学生领导力的中国经验探究》华东政法大学二等奖作品《呐喊与彷徨--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维权意愿影响因素调查》上海大学特等奖作品《流浪儿童何以“流浪”——对新疆流浪儿童成因与对策研究》上海海洋大学三等奖作品《大学生道德判断力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上海金融学院三等奖作品《来沪务工人员消费和储蓄倾向的实证分析——统计特征、信息研判和政策取向》上海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民间艺术的抢救、活化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以民间糖画为研究中心的实践报告》《网络环境下实体书店生存现状与转型路径研究——基于上海市70家实体书店的调查》上海体育学院三等奖作品《老年人健身方式调查与运动损伤成因分析——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江苏<101件)东南大学特等奖作品《中国慢性病防治“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探索——基于南京九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调查与服务实践》南京财经大学一等奖作品《非营利运营,传递社会养老正能量——基于南京市鼓楼区民营养老院发展现状的调研与思考》三等奖作品《谁动了我的毕业实习权益?——基于南京市仙林地区高校学生的调研报告》南京大学一等奖作品《城市历史风貌区社区更新矛盾研究--基于南京市南捕厅社区的调查》南京理工大学一等奖作品《东部城市少数民族机构养老现状探析--基于京宁汉穆斯林机构养老的调查》南京师范大学特等奖作品《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对南京市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建设实践的调查研究》南京晓庄学院二等奖作品《留守幼儿学前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南京邮电大学二等奖作品《中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及差异性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苏州大学特等奖作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道路的探索——以苏州市湖桥村为例》盐城师范学院三等奖作品《披星戴月打拼风雨无阻经营夜市流动小车大排档摊主生存生活状况调查—以江苏省为例》扬州大学二等奖作品《农民工继续教育:敢问路在何方?——基于长三角地区3654名农民工的调查》浙江<57件)杭州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网络团购业信用乱象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嘉兴学院三等奖作品《浙江省农民工培训效果实证研究》宁波大学一等奖作品《大调解:探寻社会矛盾纠纷的体系化治理--基于宁波市江东区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特等奖作品《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发展路径》一等奖作品《农村宅基地置换:如何成为一项好政策?——基于J市三镇的调查报告》浙江师范大学一等奖作品《中心镇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探索:基于浙江省15个中心镇的实践调查》中国计量学院三等奖作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与回乡意愿研究 --基于长三角1327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安徽<52件)安徽大学二等奖作品《关于中高年龄段失独家庭再适应问题的调查--基于安徽省四地的实证研究》三等奖作品《城市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的模式创新——基于“铜陵模式”的调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我国中部地区老年人精神健康调查研究》《经济转型背景下城市居民幸福感评价—基于皖江城市带的实证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三等奖作品《安徽省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状况调查研究》《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24个城区的调查》福建医科大学三等奖作品《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缺失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报告》厦门大学三等奖作品《社会转型时期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尝试--以厦门市“无讼社区”的实践调查为基础》南昌大学三等奖作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状况与满意度——基于四省四地农村的调查分析》南昌航空大学二等奖作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状况调查报告》山东<63件)聊城大学三等奖作品《鲁西地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聊城市为例》曲阜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 关于失独现象的调研报告——基于山东省12城市的实地调研》山东财经大学三等奖作品《公租房:法律与民生——法社会学视角下基于山东省五市的实证调研》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三等奖作品《山东省新入职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现状研究》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三等奖作品《关于东陈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二等奖作品《对失独家庭扶助方式探索的研究 --基于“服务失独青岛高校志愿者联盟”实践的调研》河南<50件)安阳师范学院二等奖作品《高校退伍复学大学生群体适应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河南省部分高校退伍复学大学生为例》三等奖作品《聆听微小的呼声--基于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福利院儿童的实践和探索》《上大学,值吗?-------基于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反思与调研》二等奖作品《社会工作视角下寄养家庭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以郑州市三十里铺村为例》湖北<74件)三等奖作品《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比较研究---基于湖北省18个村<居)的调查》华中师范大学特等奖作品《利益调整与制度变革:让新居民平等融入社区--对温州新居民社区融合的调查分析》二等奖作品《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维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三等奖作品《市民化转型中的群体性焦虑:进城务工女性的心理问题与治理对策—基于全国22省市的调查与H厂的干预实验》b5E2RGbCAP 黄冈师范学院三等奖作品《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调研报告--基于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等奖作品《行善之志,是否聆听“我”愿 ? -- 关于受众群体对志愿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和探索》湖南大学《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湘南学院二等奖作品《静悄悄的结社革命:湖南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态势、影响因素与培育对策》广东<73件)广东金融学院三等奖作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融合调查报告:基于广州的微观分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作品《广东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二等奖作品《中国微公益工程合法性调查及对策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三等奖作品《破解垃圾围城--广州市垃圾分类回收情况调查分析》广州大学一等奖作品三等奖作品《构建保障公共权力规范运行的安全平台——关于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中“廉洁城市”建设实践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研究——基于广州地区高校的调查分析》《信息时代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策略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湛江师范学院三等奖作品《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广西<33件)广西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探究——以广西六个典型发展模式为研究中心》四川<43件)成都理工大学二等奖作品《后重建时期灾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协调与创新推进路径研究》三等奖作品《当代彝族青年学生母语遗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入围作品《校园消费C2B创新模式构建》乐山师范学院三等奖作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山夹江竹纸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特有珍稀鸟类灰胸薮鹛种群生存现状调查》四川大学二等奖作品《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问题创新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五大中心城市的实地调研分析》《中国当代大学精神调查——来自四所百年大学的报告》四川文理学院未入围作品《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西南民族大学三等奖作品《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及其机制健全研究--以四川省为例》宜宾学院三等奖作品《守望与期盼:西部留守儿童生存问题及社会工作服务对策研究--基于西部8省3929名留守儿童的调查》重庆<36件)西南大学一等奖作品《从乡村到城市:统筹城乡背景中新市民的社会融入研究》《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化管理研究——基于SWOT模式的探索》重庆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关注服刑人员共建和谐社会——一项影响服刑人员再社会化功效的调查报告》重庆邮电大学二等奖作品《“微阅读”时代校园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和模型构建研究——以“重邮e站”手机报为例》贵州<29件)贵州民族大学三等奖作品《贵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调查研究——来自西部山区贵州盘县的调查》贵州师范大学三等奖作品《浅析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法律问题》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作品《场域视角解读社区老年人需求——基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社区老年人需求调查报告》云南<33件)西南林业大学三等奖作品《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报告》玉溪师范学院未入围作品《农民工就业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玉溪市为例》陕西<62件)安康学院三等奖作品《网络使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二等奖作品《高校学生干部影响力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等奖作品《老龄化背景下养老设施软硬件并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西安市十家养老院的调查》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会医疗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会医疗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庞大的劳动队伍,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村地区的流动人口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一些老一代的农民工正在从城市逐步撤出,为新一代的农民工所取代。

目前,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

在各产业中,制造业医疗保险的参保比例是最高的,为22.1%;建筑业的参与比例为6.1%,说明农民工参与医保的比例偏低。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及其特征(一)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概念1.农民工概念界定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后续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动,促进了我国城乡结合的发展,使得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一股打工潮。

关于农民工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广义上讲,农民工主要是指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村人在城市打工,也包括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在家乡附近的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村劳动力;狭义上讲,是单纯为了挣钱而到城市打工的农民。

2.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在城市中工作的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村人口。

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发布了第一号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使用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举措,致力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3]。

(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1.社会身份呈现两极趋势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有两种身份,既是在城市的工人,也是农村的农民。

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对乡村的感情并不浓厚,大部分人宁愿呆在大城市里。

然而在实际上他们又很难融入大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比较农村生活有更多的发展,另一方面时代的进步促使他们已无法融入到农村生活当中。

农民和工人的双层身份使得新生代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工业化城市的成果,时代的城市发展不仅增加了其生活成本,同时其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4]。

2.生活方式丰富化新生代农民工来到城市工作,不仅仅是要赚钱,更多是因为他们想要锻炼自己,想要变得更强。

历届“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

历届“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

附件1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第十届特等奖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与中国转型期金融创新毛乌素沙地南缘风沙滩区生态调查与研究基于六县市调研的我国农户融资现状比较与改革研究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让生命不再留守——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诉讼之外的选择——大学生权利救济的进路分析辽宁省高等教育顾客(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及调查报告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及启示一等奖首都大学生对于“八荣八耻”价值观认知和评价的调查报告我国应该推迟退休年龄吗?——最优退休年龄的福利分析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的缺失与构建——江西省信丰县果业协会调研报告常宁水口山矿产资源枯竭后产业转型战略研究在“公交优先”原则下构建我国城市公交评价体系中国农户收入增长与就业决策:一个新的动态解释--基于湖北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京杭大运河现状、保护及申遗政策调查报告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阜阳模式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现象透视立足地区实际,协调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平衡——基于江苏省昆山、海门、铜山三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低价中标与廉政建设——《厦门市建设工程经评审最低投标价中标》政策腐败治理效果评估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探究——一个过程的视角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滇藏边境聚落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发展状况研究——以C市“反扒同盟”为例城市化进程下“黑车”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四川省双流县寺圣社区“黑车”市场的调查报告一项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偏远地区实施情况的调查村民自治视野下边远地区农村白族妇女的政治参与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村为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来自苏南地区的调研报告“感恩父母点亮亲情”——关于大学生感恩亲情缺失的调查报告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大学最近十年的实例分析走向成长,走向和谐——我国东中西部普通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研究和谐共治理念下地方行业协会的职能扩展——对上海203家行业协会的实证研究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撑起生命保护伞――苏州市流动人口分娩定点限价政策调查报告中药安全性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长株潭”地区农村五保户养老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报告--公共服务和政府责任的视角第十一届特等奖人民币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大学生“村官”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研究——以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长效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粮食核心生产区(河南)的调查广东省荔枝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基于16家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走进“傻根”们的心世界——关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丘陵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射洪县的调查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需求意愿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宁波511个种养农户的调查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探索——基于长沙市失地农民安置经验的思考一等奖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断裂与重塑:“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查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研究——基于一个博弈模型的分析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成因与引领研究金融危机下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报告——基于天津市14所高校的调查发展与参与:解构城市新贫困社群福利供给的困局——基于湖南省长沙市新贫困社群的调研报告决定经常账户合意水平的系统动态学观点——基于中国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基于巴彦县“参与式预算”模式的实证研究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效用及管理对策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以“武汉中国谷”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新疆边境农牧团场扶贫效果调查报告旧城新补丁——基于“补丁”概念的绍兴蕺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期货+订单”促生猪生产走出困境旅游工程项目选择与管理——泰安宝龙酒店项目实证研究技术措施保护绩效的实证分析——兼议《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中的技术措施保护问题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调查分析及产品创新设计——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为例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危机与对策的探究新阶段三种扶贫模式在河南实践的调查研究——以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市为例农户借贷行为与二元金融联动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千社万户的调查“推拉理论”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双向转移”的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基于河南省许昌县的调查湖北省农村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模型构建与调查研究我国农村水污染受害者社会救助调查与思考社会分化与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空间——基于对开封市人力三轮车夫生存现状的调查上海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研究——基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实证分析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调研报告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第十二届特等奖冲击我国城市化进程瓶颈的一项变革——基于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现状的调查西藏无电区农牧民用电对策研究——基于对拉孜县新能源利用的实证分析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分析青春集合在军旗下——新时期大学生“从军热”动因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农民利益是如何被损害的——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失衡特大自然灾害下救灾及灾后重建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的个案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股份合作的制度演进与创新——以苏州市上林村为个案乡土视野中的纠纷解决——以海安法院的疏导式庭审为样本告别孤独: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基于全国7省5547个样本的实证调查基于GDP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科学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指导下发展有色金属循环产业研究与探索——以中国银都湖南永兴县为例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第十三届特等奖清华大学《建设工程表见代理纠纷的审判方法和风险防范研究——基于全国230件案例的实证分析》吉林大学《封闭管制还是开放协商:社会管理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吉林省白山市吊水壶村为例》上海大学《流浪儿童何以“流浪”——对新疆流浪儿童成因与对策研究》东南大学《中国慢性病防治“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探索——基于南京九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调查与服务实践》南京师范大学《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对南京市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建设实践的调查研究》苏州大学《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道路的探索——以苏州市湖桥村为例》浙江大学《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发展路径》安徽工业大学《产业转移粘性是如何产生?——基于泛长三角地区百家企业的调查研究》江西师范大学《信用共同体“贷”动小微企业创富梦——江西省探索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调查报告》河南工业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创新与政策考量——基于粮食主产区百村调研》华中师范大学《利益调整与制度变革:让新居民平等融入社区--对温州新居民社区融合的调查分析》中山大学《中国非正规小微企业生存性与合法性研究——基于广东省8个集群1240家企业的案例调研》。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建筑、服务业等工作。

然而,虽然这些农民工在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城镇落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一、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分析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许多农民工前往城市。

其次,个人经济条件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

在城市中,农民工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提高生活水平,因此愿意在城市中定居。

再者,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重要考量因素。

城市中更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了许多农民工选择在城市中定居。

二、影响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因素分析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首先,因素。

中国相关部门对城镇化问题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来推动农民工城镇落户。

然而,一些地方的执行不到位,或者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民工的城镇落户意愿。

其次,文化因素。

农民工来自农村,他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与城市居民有所不同,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城镇落户意愿。

再者,经济因素。

城市的高成本生活,以及城市中的竞争压力,也是影响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因素。

最后,社会因素。

城市中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也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有一定影响。

三、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实证分析为深入了解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发现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因素和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薪酬水平、生活成本等;因素包括城市户口、社会保障等;社会因素包括文化差异、人际关系等。

我们还发现,不同地区的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有所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

四、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调查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到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在不同年龄、教育水平、职业等条件下的差异。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沙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沙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
第 l 卷第 3 0 期
20 09年 6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n lo n n Ag c l rlU ies y ( o ilS i c s o r a fHu a n ut a nv r t S ca c n e ) u i e
vo . O N O. 11 3 J un. 20 09
地 位、闲暇活 动、与 市民 交往情 况、留城 意愿 、城市 户 1拥 有意 愿、理 想职 业等对 新生代 农 民工身份 认 同有明显 的影 响。 3 新 生代 农民 工身份认 同 的模糊化 倾 向,与 当今 我国社会 转型 密切相 关 ,社 会急剧转 型 在不 同程 度 上形塑着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 身份 认 同。

Ba e mpl s d on a Sa eSur e ft a a - r r n Cha s t v y o Pe s ntwo ke sI he ng haCiy
YI Jua N n, YA O Zbao y -u
( ol e f u nt s C lg பைடு நூலகம் ma ie ,Naj g giuu aU ies ,Naj g l0 5 h a e o i ni A r l rl nv r t n ct i y ni 0 9 ,C i ) n2 n
Ke r s n w e sn・ r es efie t ;lc l mo ;ct x ein e tee p ce e eo me t C a g h ywo d : e p a a t wok r :s l d n i - y t o a me r y i e p r c ; h x etdd v lp n ; h n s a y e
s l ie t fh e p aa twok r a eo v o sefcso h i sl- e ty T efz ytn e c b u efie t ef d ni o en w e s - r esh v b iu fe t n ter efi ni . z d n ya o t l d ni - y t t n d t h u e s - y t

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

欧阳琳;钱依婷;袁旺兴
【期刊名称】《科技广场》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本文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具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家中耕地亩数、家庭生活水平、家距离工作地点远近程度、家庭居住区域类型、务工居住住所类型对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有显著影响。

基于分析得出的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6页(P205-210)
【作者】欧阳琳;钱依婷;袁旺兴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 33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9.2;F224
【相关文献】
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389位新生代农民
工的调查 [J], 徐家鹏
2.行为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的调查数据[J], 张笑秋;陆自荣
3.我国农村户籍流动人口转户意愿的调查研究--基于2010年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刘森林
4.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管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J], 杨冬梅;刘滨;朱述斌;雷显凯
5.中部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 董杰;梁志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刘晓丽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刘晓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2卷)JOURNALOF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12013(Vol.12)收稿日期:2012-11-26基金项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9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399);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sybzzxm201038);广东省育苗工程项目(WYM10058);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作者简介:刘晓丽(1987—),女,广东梅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户经济与农村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晓丽,郑晶(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摘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和发展预期四个方面。

基于对四川364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使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检验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较为清晰,且大多认同自己的工人身份;模型中的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以及发展预期都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产生一定影响;受教育程度、所处职位、是否了解惠农政策、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和入户意愿五个因素最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发展预期中图分类号:C912.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202(2013)01-0045-06一、问题的提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农民工已进入了代际转换时期。

国家统计局2010年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已达8487万人,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691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691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

当前 . 生代农 民工 的城 镇 化 、 民化 问题 已 新 市
21 0 0年 中央一 号文 件作 为官 方 文件 首次 使 用 了 “ 生 代农 民工 ” 新 的概 念 , 用来 指 称 8 、0后 的 O9 青 年农 民工 群体 。当前 , 这个 特殊 群体 占外 出打 工 农 民工总 数 的 6 %.总人 数 大约 1 亿 。可 以预 0 个
占江 2 0 ) O 7 。他们 有融 入城 市 的强烈 诉求 , 由于 但
同于 第一 代农 民工 的社 会 生活 面 貌 ,大 多 穿着 时
尚 ,谈 吐不凡 .俨然 已经 成为 了现代 市 民或准 市 民 。可是 当笔 者 通过 自身关 系与 一些 新 生代 农 民
受 到住 房 、 户籍 、 女 教 育 、 保 和 城 市 市 民 接 纳 子 社 等诸 多 因素 的影 响 ,整 体 的市 民化 进 程 十分 缓慢 ( 海敏 。0 7 。实 证研 究 发 现 , 们 还 没有 完全 廖 20 ) 他 融 入 城市 居 民 的生 活 圈子 ,与 之还 存 在一 定 的社 会距离( 许传 新 ,0 7 , 时他 们 留城 的 意愿 主要 20 )同
《 甘肃行政 学院学报) 0 0年第 4期 21
社会管理学术专题 : 农民( 的城 市融入与社会保障 工)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 于 河 北 6 新 生代 农 民工 的调 查 1个 9
董 金 秋 孟祥 林
(. 北农 业 大学 人 文 学院 , 1 河 河北 保 定 0 10 ;. 北 电力大 学, 7 002华 河北 保 定 0 10 ) 70 0
成 为社会 各 界关 注 的焦点 。相 比第一 代农 民工 , 新
生 代农 民工 的特 点决 定 了他 们 是农 民工 队伍 中最 具 市 民化 意愿 、 离 市 民化 最近 的群体 之一 ( 距 孟小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外流、经济发展滞后等诸多挑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农村籍大学生作为农村的未来希望和发展动力,其返乡就业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或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带着在城市学习和工作的经验和知识,希望能够在家乡发展出一片新天地。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和动向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支持、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调动农村籍大学生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研究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群体的返乡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他们选择返乡就业的动机和考量因素。

通过分析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农村人才引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研究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情况,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中的效果和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才流动格局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3 研究意义农村振兴战略下是中国当前重大的国家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这些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能够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区、南城区、长安镇 、石碣镇 、大岭 山镇 、石排镇和大朗镇等 7 个镇街 的企业 。调查对象选取 了 1 6 —3 2岁年龄段 的青年外来务工人员 。调查共发放问卷 1 0 0 0份 ,回收有效 问卷 7 7 2份。从性别 结构看 ,男性 占 3 9 . 2 % ,女性 占 6 0 . 8 % ;从 年龄结构来看 ,l 6 _2 0岁 占 1 6 . 2 % ,2 l -2 5岁 占
每一个居 民都有参与社 区事务和决策的权利和义务 ;广义的观点认为社区参与的主体除社区居民 之外 ,还包括基层政府 、居委会 、社会组织 以及其他社 区企事业单位等。 l 3 在社区参与主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上 ,一些研究成果认为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 ,社区参与主要通过居委会
采 取 多样 化 的策 略来 动员 居 民参与 社 区事务 和 决策 。因此 ,居委 会 和居 民之 间 的关 系是 一种 “ 庇 护关 系 ” 或者 “ 理 性选 择关 系 ” 。 _ 4 儿
分为两大类别 。首先是个体性 因素 ,主要包括性别 、年龄 、婚姻 状况和受教育 程度等人 口学 变 量 ,以及职业 、个人收入和政治面貌等个体经济社会特征变量。 比如 ,由于男性 比女性有更 广
阔的活 动 范 围 ,因此男 性 比女性 的社 区参 与 意愿 要强 烈 ;老 年人 的参 与 意愿 比年轻 人 更 强 ;已婚
学 变 量 即为控 制变 量 。
假设 2 :个体性因素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状况 、收入水平和政治面貌对其社 区参 与意
愿 可 能产生 影 响 。此 外 ,考 虑N  ̄ ' t - 来 务工 人 员 的特点 ,户 口状 况 、打工 时 间和 职务 层 次也 会对 新 生 代农 民工 的 社 区参 与意愿 产生 影 响 。

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262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262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第 2 6卷第 1 期 1
V0 6 No 1 L2 .1
Sai i计 与 信r t nF rr tt 统 s& If 息 论 坛 ur sc t n omai o l o
21年 1月 01 1
No . 2 1 v ,0 1
【 计调 查 与分 析】 统
农 民工返 乡创业 意愿 影响 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 2 40 F 2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o 7 l 62 1 ) 1 1 3 6 1 0 —3 1 (0 1 1 一O o 一O


文 献 回 顾
理 性选择 [ 。傅 春 、 明林 利 用 二元 L gsi 型 3 ] 张 o i c模 t 实 证分析 了各种 农 民资源 禀 赋对 创 业行 为 的影 响 , 得 出农 民人力 资本是最 关键 的影响要 素L 。王胜 远 4 ]
模型, 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态度、 感知行为控制等内
在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其创业意愿 , 为进一步掌握农
出地和输入地的投资成本和效益进行 比较后的一种
收稿 日期 :O 1 7 7 2 1 —0 —2
作者简介 : 熊智伟 , , 男 江西南 昌人 , 士生 , 博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区域经济 ;
构 建社会 主 义和谐 社会 和建 设新农 村具 有特 殊重要 的意义 。 目前学术 界 关 于 创 业研 究 的成果 较 多 , 林 强 等对 现有 的西方 创 业 理 论 进行 整理 , 其 归 纳 为 将
选择地开展农业相关产业经营或延 伸服务进行创 业[ 。朱红根等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 5 ] 愿因素后认为 , 文化程度、 从业资格 、 技能获取、 风险 态度 、 家庭人均纯收入 以及每月话费支出和常联系

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2010.1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张三峰杨德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内容提要: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m-Logit模型检验了农民个体特征因素对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

研究发现:干部利益假说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并不存在;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年龄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及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并没有使农民放弃其对土地的占有;基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和“恋土情结”,人均土地较少的农民倾向于通过土地调整来获得土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在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后,其土地调整倾向会显著降低。

因此,要解决政府稳定土地承包权政策与农民偏好土地调整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要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民土地调整意愿土地制度影响因素一、问题的提出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土地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大调整”或“小调整”①成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颇具特色而又非常突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几乎每个村庄都进行过不同形式的土地调整。

已有研究指出,土地的频繁调整对农民在土地上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土地资源的保护性使用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Wen,1995;Prosterman et al.,1996;张红宇,2002)。

同时,国家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在土地承包期内不允许进行土地调整。

尽管如此,土地调整现象在农村却并没有消失。

并且,不同时期的调查研究结果也显示,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对土地调整表示支持。

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土地调整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对土地调整具有强烈的偏好?只有弄清楚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农民土地权利的要求与现行土地制度是否能协调运行?政府、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在政策上能否兼顾?)才能迎刃而解。

乡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乡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乡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金琪;韦向阳;刘淼淼
【期刊名称】《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5)1
【摘要】乡愁日益成为影响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文化因素,特别是一直在“乡-城”间流动的新生代农民工,是他们连接乡城的情感纽带。

基于345份到江浙沪务工的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乡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乡愁的两个方面即故乡眷念和适应障碍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且不同维度对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影响程度不同。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大量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资源下乡,以工促农,以城促乡。

通过乡愁刺激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情结,能提升返乡创业意愿,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

【总页数】7页(P134-140)
【作者】金琪;韦向阳;刘淼淼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
【相关文献】
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389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
2.中部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
省为例3.创业机会、政策获得亦或乡土情怀: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r——基于浙江丽水的调查4.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5.制度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实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域特 祉
搬通
市 区 5 9
析, 新生 代农 民工 的特 征 如表 一所示 。
续 表 一
市 5 , 9
的家庭在农村 ;新生代农 民工所在地 的经自己产权 的住 宅里 ,其 所 占 比例 为
升农 民工 自 身素质、 完善政策制度和促进社会融合旧 。
鉴 于上述学者 的研究和结论 , 针 对江西省 的新生代 农
个 人 特 祉
t 专 太簟以 J . 已 娇 婚 娴状 况 束 婿
民工问卷调查数 据 , 本文运 用描述 『 生统计 和多元 有序
L o g i s t i c 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及影响因素进
2 . 2 . 1 新生 代农 民工 的特征 课 题组 定 义 的新 生代 农 民工 为样 本 中年龄 不超
埘 家 周 边 环 境 满意 程 度

爪 满 意
根 小 满 意
过3 4 岁的农 民工 ,样本 中共有 2 5 4 个新生代农 民
工, 其 中年 龄最 小 的是 l 6岁 , 年 龄最 大 的是 3 4岁 , 其年 龄分 布 主要集 中在 2 5岁左 右 , 从 出现频 次最 多
2 9 1 2 0 5 2 0 5
5 2 . 4 %, 说 明新生代农 民工以男性居多 ; 他们 的文化 程度主要集 中在初中及 以上 ,其文化程度 占比最高
的是初 中文 化程 度 ;已婚 的新 生代 农 民工 所 占 比率 是 5 1 . 6 %;在新 生 代 农 民工 中高达 7 2 . 8 %的人 不 会 种地 , 说 明他 们 缺乏 农业 生 产技 术 和经 验 ; 承 包 了土 地 的新 生 代农 民工少 至 3 . 9 %, 说 明其 极 少 依 赖承 包
愿意 说不 清
不缘意
很不 愿意 总 计
2 6
5 0

l O . 2
】 9 . 7 l O 0
2 5 4
由 表二 可 以发 现 , 在 新 生 代 农 民工 中 , 转 户 意
愿度所 占比例最高的是“ 十分愿意” , 占新生代农 民 工总数 的 2 9 . 1 %, 转户意愿度所 占比例次高的是“ 愿
新生代农民工
根 据 以上 数据 , 从个 人 特征 、 家庭 特 征 、 地 域 特
征三方面来描述新生代农 民工的特征 : ( 1 ) 个 人特征 :新生 代农 民工 中男性 比率 是
转户意 撼度 人敦 ( 个)
十 分愿意 7 4 5 2 5 2
向 分比 ( % )
行 分析 , 并根据计量结果 提出针对性 的政策建 议 。

足 再会 种 地 会 是 是请 承 包 l 地

7 2 8
2 数 据来 源 与样本 分析
是乔 有 町! 业资 格 等 级 朽

2 . 1 数 据来 源
没 柯
课题组 于 2 0 1 4年 1 ~9月 分 别 对 江西 省 南 昌 、
41 . 7 %。
7 9 3 5
1 7
县城 家庭居住区域类型 镶 L
郊I 薹
l 3 8
6 7
农村
发达
l 6 7

6 5 . 7
0 4
2 . 2 . 2 新生代农 民工转户意愿描述性统计
根 据 问卷 的设计 ,把 农 民工 农 转非 的意 愿 度分
工融入 城市面 临着 制度 困境 、 认 同困境和 心理 困境翻 ;

性 删

小学以 F
l 2 I
4 7 6
崔宁( 2 0 1 4 ) 研究分析得出,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要提
文 化程 度
小 学 钠 l l
高 1 ,
l 0
3 9 3 t

民化 的影响因素有个人因素 、 家庭 因素 、 就业 因素 、
城镇 居 住 因 素和 政策 因素 [ 2 1 ; 罗辉( 2 0 1 3 ) 认为 , 城镇
表 一 新 生 代农 民工 特 征 描 述 统 计 量
特 祉 范围 频教 分比 ( %)
化的关键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提出新生代农民
上饶 、 九江 、 景德镇 、 萍乡 、 新余 、 鹰潭 、 赣州、 宜春 、 吉
安、 抚州 l 1 个 地 级 市展 开 调研 , 对 农 民工 进 行 抽 样
调查 。调查 小 组 共 发放 调 查 问卷 5 0 0份 , 收 回有 效
家 庭 特 征
22 8
家 庭 孩 数 破
1 . 孳
家 离 l 『 l 作地 点 远 近 程 度
撤 近 技 近 艘 较 远
根远
的 年 龄来 看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年 龄 出 现最 多 的是 2 5
岁, 共 出现 了 3 O次 。
采 市 远近 程 度
f 近 较近

较远 3 5
根据 2 5 4份新生代农 民工 有效问卷 的统计 分
集体居 住简陋 1 : 棚
1 4 . 2
务1 : 居住拍所类型
懿体 居 ・ 宿舍
l 0 7
单独居住 住有 自己产权的住宅
3 3 1 0 6
1 3 4 l 7
工的问卷计算出新生代农 民工对于转户意愿 的需求
和 比例 , 结果 如 表二所 示 。
表 二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转 户 意愿 描 述性 统计
问卷 4 6 0份 , 有效样本率 为 9 2 %, 其 中新 生 代 农 民
工 有效 问卷 2 5 4份 。
- { 等偏 } . 家 的 生活 等 级 ・ { ’ 群
巾婶倔
3 5 5 0 8
r 桦
8 7
2 . 2数据 描述 性 统计
撒 满 盛
比较 满 意
所在地的经济水平
叶 1 等 落后 投有 同定场所
l 4 2 1 I 1
5 5 . 9 4 3 7 1 1 . 4
为5 个层 次 : 1 =十分愿 意 , 2 =愿 意 , 3 =说 不清 , 4 =
不 愿意 , 5 =很 不 愿意 ,然后 根 据 2 5 4份新 生 代农 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