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间商业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以《天下回商》所引文献为例

合集下载

内陆回族商业活动析论

内陆回族商业活动析论
础保障 。
关键词 : 回族 ; 经营模 式; 茶马 互市: 社会资本 ; 非正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 : 2 1 3 K 8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罩 编 号 : 0 1 0 9 ( o 6 0 — o 6 —O 10" 4 12 o ) 2 o 5 4 -
任何经济交易活动可 以理解为文化之间的交流 。
发市场——兰州金港糖酒市场的调查 ,从业商户 80 0
出农业和牧业交错的“ 复合型经济”f在该地 区, 。】 2 自古 以来存在联系不 同经 济区域的贸易 , 连接汉藏之间的 茶马交易 , 基本上是 围绕这一地带进行的。汉藏 民族 交易主要 由回族商人来完成 , 沿着“ 汉藏民族走廊” 所
作者简 介: 王正军(9 7 ) 男 , 肃兰州人 。 1 6一 。 甘 兰州理工大学经管学院葛 教授。 4

6 5—
维普资讯
从某 种意义上讲 , 中国内陆的商业经济 和回族 商 人紧密相关 , 这离不 开该群体亚文化所具有的商业精 神, 更离不开他们的商业创造活动。
格的收敛 , 促成交易实现 。 该活动以“ 牙客” 群体的相对
西南地区的关键性通道 。在多文化共存地 区, 产生了
不 同于单一文化 地区的具有包容性特征 的过渡性文 化。过渡性文化为农业文 明和牧业文明两种经 济模式
充分信息 , 补充整个市场信息的不充分 , 成市 场交易 促 有效实现 。 在市场条件不完善状况下 , 临夏商业群体 为
县, 既可见喇嘛教各 教派的存在 , 可见喇嘛教寺院 也
和伊斯兰教清真寺共存 。河西走廊、 湟谷地 和汉藏 河
的形式报价 ,即买卖双方通过在袖简里捏手 指头来 讨
价还价。 在整个市场文化差异 比较大 , 缺乏共同的商业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著录回族作家举隅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著录回族作家举隅

明清地方诗文总集著录回族作家举隅摘要:地方诗文总集作为总集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收录地域性诗文作品。

一些编纂于明清时期的地方诗文总集著录了回族作家的诗文作品。

兹以此类总集为例。

展现其文献价值。

关键词:地方诗文总集;回族作家;文献价值回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形成的时间,当前公认为是在明代初、中期。

明代之前的回族先民及明清回族士人的诗文创作在成就本民族光辉文学成就之时,亦给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独特的因子。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首再去寻找回族士人留下来的诗文别集时,发现众多已经散佚,甚至无迹可寻。

幸运的是还有一些诗文被保存在全国性总集或地方诗文总集之中。

尤其是后者,因其具有从地域角度著录当地籍贯人士诗文作品的优势,所以,别集已散佚的回族士人的诗文可从此中略见一斑。

所谓“地方诗文总集”,就是指收录某一地域当地籍贯作家诗文作品的总集,有断代性质的,有通代性质的。

明代是地方诗文总集编纂的繁荣时期,至清代达到顶峰,断代性质的地方诗文总集如《明滇南诗略》《国朝畿辅诗传》《国朝全蜀诗钞》等,通代性质的如《新安文献志》《楚风补》《粤东诗海》等。

郑振铎先生曾在《劫中得书记》中感言到:“近从事‘文学考’之纂辑,乃知地方诗文集之重要,复稍稍收之。

然实浩如烟海,不能以一人之力一地之‘资’搜罗其百一。

聊备其所当备者耳。

”郑先生早已认识到此类总集在保存地方诗文文献上的价值。

兹以明清地方诗文总集对元、明、清回族作家作品的著录为例,展现其文献价值。

一、著录元代回族作家的明清地方诗文总集1.《槁李诗系》卷三十八收录回族作家高克恭诗一首、萨都刺诗3首。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大都房山(今北京房山)人,其祖先为西域人。

曾任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尚书等职。

画名颇高,诗名长期被其画名所掩。

高氏可谓第一个用汉语写作诗歌的西域人。

著有诗文集《房山集》,已散佚。

今所见高氏存诗仅23首。

萨都刺(约1274-13457),亦作“萨都拉”,字天锡,号直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

论唐代以来回族古籍文献的历史脉络

论唐代以来回族古籍文献的历史脉络

族先 民的活动 而 出现 。李彦 升 的诗作 已经 散佚 ;李 舜 弦 的诗 《鸳鸯 瓦 上》 《钓鱼 不得》 《蜀宫 应 制》 《随 驾》 入选 《全 唐 诗》;回 回先 民诗 人 李 殉 著 有 (锿 瑶 集》,已佚 ,现存 54首词 , ((花 间集》 录 37 首 , ((尊前集》 录 18首 ,其 中 1首 ((西溪 子》 重 复 ,多感 慨之 音 。他 还是 药物 学家 ,著 有 《海药 本 草》 六 卷 ,引 述海药 文献 ,收录药 物 124种 ,如 金 屑出大 食 国 ,安息香 出波 斯 ,至南宋 已佚 ,其 内容 散 见于 (敏 类本 焉 和 (体 草纲 目》。
二 、宋代 回族古 籍文献
宋代 ,仍然称 呼广 泛 的阿拉伯 地 区为大 食 。大 食 使 者商人 络绎不 绝 ,沿陆上 丝绸 之路 和海 上丝 绸 之路 来 华 贸 易 。 由于 生 意 兴 隆 ,他 们 纷 纷 定 居 杭 州 、泉州等地 ,并 与 当地人有 了婚 姻关 系 ,还修 建 了清 真寺 和公共 墓地等 ,碑 刻 、铭文 、匾额 、楹 联 等 回族 金石载 体古籍 也 随之 出现 。1940年 ,泉州 出 图一 块 辉绿 岩 石雕 的碑刻 ,两 面浮 雕 阿拉 伯 文字 , 一 面刻着 古拉 伯 图案 文字 ,另一 面刻着 四行 古 阿拉 伯古 体小楷 书 ,说 明泉 州 曾存 在 阿拉伯 商人 建 的清 真寺 。扬州 普 哈丁墓 园建 于宋朝 德j;占元 年 ,有 木质 匾额 “导 源西 土 ”、石质 匾额 “天 方规 镬 ”等 。 同 时 , 回族 书 面载 体 古 籍 也 并 不 缺 乏 。 比如 ,宋 末 “蕃 客 回 回 ”蒲 寿 庚 之兄 蒲 寿 晟 ,擅长 多 种 诗文 词 赋 和书法 ,尤精 于五 言古诗 和五 言律 诗 ,著有 《蒲 心 泉诗》,后 佚 ,清 代 人从 《永乐 大 恤》 中检 寻 出 他 的诗 歌 ,辑 为 6卷 泉 学 诗 稿》,收 录 260首 诗 歌 , 《四库 全书》 提要称 他 的诗歌 “在 宋元 之 际 犹 属雅音 ”。

论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内涵

论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内涵

族 在其 形成 、发展 过程 中就 表现 出了擅 于经 商 、乐 于 蕃客 ”,本 土化程 度 明显提 高 ,并 且逐 渐落籍 为 户 ,成
经商 的鲜 明 民族 个性 ,史 籍 中关 于 “回 回蕃 商 ”、“识 为 中国居 民 。唐 宋 “蕃 客 ”主要 通 过 两 条 路 线 进 行
宝 回 回”、“买卖 回回”,“回 回善 营利 ”和 “回 回行 商 商 贸往来 ,一条 是 陆 路 ,经 由现 在 的 新疆 、中亚 细亚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BINGTUAN EDUCAT10N INSTITUTE
vo1.20 No.6 Dec.2010
论回族 重商传统的文化 内涵
沙 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摘 要 :回族是我 国少数 民族 中一个农商并重 、善于经商 的民族 。本文从历史上 回族重商传统 的形成 、成因两 个方面做 了主要分析 ,从而指 出回族重商文化不仅深受伊 斯兰教 商业伦理 精神 的影响 ,反过来更 提升 了回族群体 自身的社会地位 ,增强 了民族 自信心 和内聚力 。
Key words:Hui nationality;pro —business tradition;culture
回族是 由阿拉伯 、波斯及 中亚各族东迁 中土后 内地 的西 安 、开 封 等城 市 ,并 形 成 了被 称 为 “蕃 坊 ”
与 中华 各 民族融合 而 形成 的一 个新 的 民族 群体 。 回 的社 区 。到 了宋 末元初 ,这 个移 民群体 已成 为 “土生
收 稿 日期 :2010—10—17
作者介绍 :沙 勇(1980一),男 ,硕士 ,甘肃 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讲师 ,主要从事西北少数 民族史 的研究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简述word精品文档5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简述word精品文档5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简述本文选择平凉回族商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于目前国内对于平凉回族商业研究成果很少,且大多数都是在一些研究平凉的专著里一笔带过;而且,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宁夏、青海等地区,未对平凉这一贸易重镇的回族商业有系统性的论述。

因此,本文旨在对平凉回族商业做一基本论述。

平凉地区自古为皮毛、药材、畜产、果类等土特产品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商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后汉起平凉的商业活动就很频繁,尤其是诸少数民族居住时期,商业和贸易往来更多。

明代至清中叶时达到鼎盛,以平凉为中心,素有中国西北“旱码头”之称。

据《平凉府志》记载,韩王府交第宏金,屋及堂亭榭,周围五里商贾云集,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民国时期,深居内陆的平凉地区生产和建设保持了基本稳定的状态,陇山周围的畜禽、牧草和林果业亦恢复,生产有大量的木材、肉类及皮毛等产品,加之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了诸多宾客商贸,平凉城成为闻名遐迩的商贸集散地。

平凉商贸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合作社。

由于工商业大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严重不足,农民购销很不方便,就自动组成了合作社。

抗战时期,在边区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合作事业,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出的“克服包办、民办公助”的方针,怀官办转向民办,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按期分红、民主管理”等取信于民的办法,掀起了民众争相投股入社的热潮。

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回族商业发展的状况平凉原来是三边、宁夏、青海及邻近各县羊皮、羊毛屯集聚集之地。

据《陇海铁路甘肃段经济调查报告书》记载,这一时期,陇东平凉的商业状况亦比较繁荣,堪“与兰州、天水鼎足而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平凉虽然没有兴起近代工业,但却因皮毛业和其重要的贸易中转作用而名誉全国。

平凉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回族商人的发展与壮大,以及平凉作为贸易中转城市其商品流通范围的不断扩大两方面。

1.回族商人群体的壮大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平凉从事皮毛贸易的既有传统的回族商人,又有近代资本主义商业因素影响下的河南孟县桑坡回族商人的转变及其壮大,从而使回族商人成为皮毛市场的主体。

繁荣的背后

繁荣的背后
的回响。
几代同堂,共同唱响一支嘹亮的回族文学之歌。 创作体裁方面,回族诗人们不仅出色地显 露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才华,而且创造了“花儿” 体新诗、“花儿叙事诗”等新的创作形式,从而丰 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回族小说家们更显示了 惊人的创作才华,发表、出版了大量不同风格、 不同形式的小说作品,特别是新时期回族长篇 小说的大量出版,表明回族文学已经从一度落 后的状况大踏步地赶了上来。散文、戏剧、电影 文学、报告文学等体裁都被回族作家运用自如。 创作题材方面,回族作家们的创作达到了 空前的水平。他们生活在全国各地,充分发挥 各自的优势,创作笔触无所不至。《大梁沟传 奇》、《穆斯林的儿女们》、《十二寡妇》等表现了 回族现实生活的转变,《马本斋》、《回族抗倭名 将左宝贵》等歌颂了回族的英雄人物,还有反映 回族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渭河血浪》、《大阿訇》 等,以及“纳氏兄弟系列”、“马家巷人物”、“天下 回回系列”等既有回族特色又有地域特色的小 说创作。 创作质量方面,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一 举摘取了国家级的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 有力地张扬了回族文学的成就。张承志一系列
OF ETHNIC LITERATURE
27个如歌的春天,但是“回族文学”不能永远在 自身概念不明的尴尬中行进。这是一个亟待解 决的问题,它关乎着回族文学的鉴别和发展,影 响着回族文学的创作前景。 回族文学在其定义存在争议这样一种多少 有些尴尬的境地中蹒跚走来,自然而然地就潜
伏下了各种危机。
特殊的现象。对回族作家“非回族化”现象的大 量存在,我们可以从回族形成的特殊性方面找 到原因,也可以从回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 条件和生活方式上给予理解,还可以从回族文 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答案。但是这种不利 于回族文学发展、脱离民族特性、缺乏民族个性 的创作局限绝不应该成为“非民族化”创作的借 口,更不能允许其继续蔓延。“非回族化”现象 的严重存在,是因为回族作家对民族特点重视 不够、民族意识强化不深所造成的。这是回族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回族商人——以20世纪初甘肃临潭回族商业实践为例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回族商人——以20世纪初甘肃临潭回族商业实践为例
呈 现 “ 分 散 、 聚居 ”的状 态 , 大 小 回族 商 业 也 因 地 域 分 布 的 特 殊 性 呈 现 不 同 的 特 点 。其 中 , 北 地 西
区( 主要 指甘 青 地 区 ) 正好 处在 青 藏高 原 与黄 土 高 原 的交 汇 地带 , 自然 地 理环 境 的特殊 性 , 一 区 因 这
与 交 往 , 这 里 营造 出 经 贸 发 达 、 贸云 集 、 文 为 商 人
荟 萃 的 地 方 特 色 。…
由 于 临 潭 地 处 汉 藏 交
域 表 现 出迥 异 于其 他 区域 的发 展特 点 :高原 牧 区 与 中原 农 区经 济 结构 的 自然 互 补 ;汉 、 、 等 复 回 藏 杂 交 错 的 民族 格 局 ;儒 家 传 统 文 化 、 斯 兰 教 文 伊 化、 藏传 佛 教 文 化 、 民族 地 域 文 化等 多元 文 化 的相
托 地 处 青藏 高原 与 黄 土 高原 交接 地 带 的特 殊 位 置 , 发挥 重 商传 统 优 势 , 当边 地 藏 族 与 内地 汉族 之 间商 品 交换 的 充 “ 间人 ”角 色。2 世 纪初 , 中 0 以皮毛 贸易 为带 动 的临 潭 回族 商 业发展 繁 盛 , 回族 商人 在 经 营 方式 、 经营 种 类等 方 面形 成 了适 宜 自身发展 实际 的商 业活 动特 点 , 为 西部 商品流 通 贸 易的主 力 军。 成 回族 中间商 沟通 内地 与藏 区的商 业活 动 , 有效 地加 强 了汉 、 、 藏 回各 民族 之 间的 经济 互补 、 文化 沟通 和心 理联 系。
文将 以地处 西 北 一 隅 的甘 肃省 临潭 县 回族 的商业 实 践 活 动 为 中心 , 考 察 分 析 这 一 特 殊 回族 群体 来

回族古籍文献的收藏与整理状况报告

回族古籍文献的收藏与整理状况报告

回族是古代波斯人、阿拉伯人、中亚细亚人与中国汉族等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我国少数民族。

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植根于本土,兼容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二元一体文化结构。

伊斯兰教传人中国1300多年来,回族创造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与中国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一起为丰富中华文化、构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国历史上早有“回回遍天下”之说,今天,回族仍是我国除了汉族以外分布最广的民族,全国2000多个县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其中以西北地区居多。

这种“大分散、小集中”的人口分布和二元一体的文化结构,使其文化遗产的留存与收藏呈现出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分布广泛、交叠并存的特征。

一、国内回族古籍文献分布状况与地域特色遵从国内民族学界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下限界定为1949年的惯例,“回族古籍文献”的抢救整理下限为1949年。

其内容收录范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

狭义的回族古籍文献,是指1949年前回族或其他民族译著的,以反映回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碑刻及口传史料。

广义的回族古籍文献,除上述内容外,认为凡是1949年前回回人撰述创造的书籍、铭刻、文书档案和口传史料,无论其内容是否直接以回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如五代李殉的《海药本草》、明代李蛰的《藏书》、《续藏书》,清代丁拱辰《演炮图说辑要》等,都是回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均属于回族古籍文献。

鉴于广义的回族古籍文献内容浩瀚,难以统计整理,这里,笔者谨重点介绍我们收藏整理狭义回族古籍文献的情况。

回族古籍文献散落于全国各地。

可以说从天山南北到黑龙江畔,从蒙古草原到海南天涯角,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偏僻山村到繁华都市,到处都有回族古籍文献的踪迹,各地的收藏内容与形式又因地域差异而各有侧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圣训》及十三本经及其中阿文注译本,被各地图书馆、清真寺和穆斯林民众广为收藏。

北京、上海、江苏、四川、宁夏是国内回族古籍文献藏存相对丰富之地。

回商正在崛起

回商正在崛起

龙源期刊网
回商正在崛起
作者:
来源:《西部大开发》2008年第11期
回商——作为一个新群体,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广泛性、多样性和外向性等特点,虽不及“晋商”、“徽商”般名号响亮,但因其特殊的群体特征已成为商业社会中一支蓬勃发展的力量。

2008年9月8日至10日,为了进一步地推介宁夏,促进回商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首届回商大会暨穆斯林企业家峰会在银川举行,来自世界各国400余名官员、回族商人、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天下回回生得怪,个个都会做买卖”,这句回族谚语生动地描绘出回族人与生俱来的经商习惯。

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研究所所长马平介绍说,回族擅长经商的特点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由于独特的经商才能,造就了回族人夹缝中求生存的精神。

同时,回族人又有“济人利世”的优良传统——注重做善事,在乎“两世吉庆”,即做的事为今生负责,也为后世负责。

改革开放以来,回商在中国的商业大潮日趋活跃。

不过,上海宁夏经济促进会秘书长邹义认为,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回商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问题,有走不出传统家族式管理的问题,也有只停留在国内市场开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回族民营企业出现规模小、产业化优势不足、世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此外,一些与会代表认为,中国回族企业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挖掘和发挥自身潜力及优势,相互帮扶,团结奋进,打破行业禁忌。

其次要加大力气建立和打造穆斯林企业公共信息平台,改变穆斯林企业的信息闭塞状态。

同时,要积极推行、成立跨行业的穆斯林商会。

“弘扬回商文化,促进经贸合作”。

期待回商大会能够成为振兴回商的一个起点。

大力开发回族民间民俗文化[5篇模版]

大力开发回族民间民俗文化[5篇模版]

大力开发回族民间民俗文化[5篇模版]第一篇:大力开发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发回族民间民俗文化银川市实施“153243”工程晚报讯(记者王莉萍通讯员李小艳)作为自治区五十大庆献礼的重点工程,今年,银川市开始实施“153243”工程,展示展演我市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果,整个工程预计在8月份完成。

这是记者昨日从银川市文广局了解到的。

去年以来,银川市采取积极措施开发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回族民间乐器、乐舞方面,抢救挖掘出羊头弦子、回族口弦、哇呜等一批回族民间乐器。

在回族传统婚礼习俗搜集整理方面,已搜集了宴席曲和“表针线”等回族传统婚礼习俗说段。

今年,我市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果展示展演工作将实施“153243”工程,即:要开发15种回族民俗乐器、3种组合演奏乐器,创作2部回族民俗乐舞、4个回族婚俗宴席脚本,编辑回族婚俗图片册、回族服饰图册、地毯家具民族工艺品图册等3本反映回族民俗文化艺术的图册。

“153243”工程将于今年8月份完成。

据悉,为确保并促进回族民俗及乐器挖掘开发的艺术水准,负责该项工作的银川市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

目前,负责组织回族民间民俗文化开发成果排演等相关工作的银川市文广局及银川艺术剧院的创作人员已深入生活,即将进入创作阶段。

第二篇: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精选)一、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概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娱乐园发展同民俗风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民俗旅游地,是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古建筑、独特的民俗文化或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将古建筑、独特民俗文化搬迁或复制于有利地域而形成,其性质相当于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展览馆,其开发题材有生产习俗、交易习俗、消费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习俗、乡里往来民俗、岁时习俗、宗教、迷信、习惯信仰、民间文艺、工艺、竞技、娱乐活动等;其形式和名称有村、寨、城、园、宫、苑、民俗博物馆、公园、乐园、中心、世界、洞等;其区位一般位于大城市郊区,其开发应尽量保持、反映民俗风情原貌,集观赏、购物、游玩、品尝风味小吃等于一体,有的甚至还具有住宿功能。

蒙元时期回回商人的几个问题

蒙元时期回回商人的几个问题
蒙元时期回回商人的几个问 题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 回回商人的起源和迁徙 • 回回商人在蒙元时期的商业活动 • 回回商人与蒙元王朝的关系 • 回回商人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 回回商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01
回回商人的起源和迁徙
起源地探讨
西亚起源说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一 些学者认为回回商人的起源地
商业精神的弘扬
03
回回商人所代表的诚实守信、勤劳创业等商业精神,至今仍为
后人所推崇,对现代商业文明的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05
回回商人研究的价值和意 义
对历史商业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回回商人在蒙元时期的商业活动是当时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商业行为和活动有助于 丰富我们对那个时期商业文化的认识。
VS
社会地位
回回商人在社会上受到一定尊重,但与蒙 古族和汉族相比,其政治地位相对较低。
蒙元王朝对回回商人的政策和管理
税收政策
蒙元王朝对回回商人实行较为 优惠的税收政策,如减免关税 、降低税率等,以鼓励其贸易
活动。
专卖制度
蒙元王朝对某些重要商品实行 专卖制度,如盐、铁等,回回 商人被允许参与其中,但需遵
是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中亚起源说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回回商人的 起源地是中亚的塔里木盆地或河 中地区。
多起源说
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回回商人的起 源地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包 括西亚、中亚、印度、东南亚等地 。
迁徙路线研究
陆路迁徙:回回商人可能通过陆路,即 丝绸之路,从西亚或中亚迁徙到中国。
经济交流:回回商人的迁徙也促进了不 同经济之间的交流,特别是阿拉伯商业 和中华商业的交流。

第六届中国回商大会背景材料

第六届中国回商大会背景材料

第六届中国回商大会背景材料回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分布最广的民族。

回族擅长经商,自古享有“善理财”、“会经营”等美称,历经千年锤炼,形成了一个极其活跃而独特的商业群体――回商。

回商发端于唐朝,活跃于宋朝,发展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商业实践历程。

从闻名世界的海上“香料之路”到陆上“丝绸之路”,回商的足迹曾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其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为民间商帮之最,为促进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历史上的回商,以“有胆识、能吃苦、善经营”的优良品格,享誉商界;今天的回商,秉承“乐商坚韧、义利互济”的精神,活跃在五湖四海、大江南北,树立了新一代回商形象,为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和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回商大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精心打造的国际性文化经贸品牌,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会以“开放、合作、务实、共赢”为宗旨,致力于弘扬回商文化,推动回商立足宁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全国回族企业家搭建了一个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合作交流、促进发展的平台。

2008年9月,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在宁夏银川市成功举办。

2010年4月,宁夏吴忠市被确定为中国回商大会的永久性举办地,并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回商大会,先后有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300多名国外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6000多名嘉宾走进吴忠;一大批国内外媒体和记者对中国回商大会进行了深度宣传;有超过660家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参加,实现签约项目86个,签约资金超过1000亿元,得到了有关国家和地区、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参展企业和国内外媒体的充分肯定,2011年被评为“全国节庆产业十大品牌节庆”,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会议”、“中国会展业年度大奖”。

吴忠市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全市辖5个县(市、区),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1.6万人,是一个历史悠久、美丽富饶、充满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

略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_0

略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_0

略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对地方民族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是民族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任务,但当前却是民族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就此,本文拟就有关地方民族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的几个问题,略谈管见。

地方民族文献的收集地方民族文献,是指在内容上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同时又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是一个地方民族的“百科全书”。

然而,这些浩如烟海的地方民族文献既繁杂又分散,加之多为非正式出版物,势必增加了收集工作的难度。

如果以传统的收集方法去搜集,大批的地方民族文献就会从我们的手中漏掉,挂一漏万,十不足一。

我们只有在收集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才可能全面地搜集地方民族文献。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地方民族文献源作系统调查。

地方民族文献的搜集,无论如何,首先应该对地方民族文献源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象北京市昌平县图书馆一样制作一份尽可能完整的地方民族文献知见书目作为工作的依据,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这种基本目录,采访人员可以对地方民族文献的收藏地点、收藏者以及地方民族文献的品种一目了然,并可以进一步研究、分析民族文献的源和流,从而制定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采访途径。

2、建立广泛联系。

民族高校图书馆应与所在地区的各种民族文献编撰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工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收藏有地方民族文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联系,实现互惠采购,交换文献乃至互赠民族文献。

3、地方民族文献绝大部分都是非正式出版物,尤其民族古籍文献全为传抄本,又散落在民间,一般难于发现与征集。

所以,必须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与民族群众打成一片,深入调查研究,四处采访收集。

有价值的地方民族文献资料,尽可能购买、借抄或复制。

4、收集地方民族文献,在一个时期里,应该坚持宁宽不窄,宁宽不严的方针。

因为,全国十多所民族高校除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馆藏民族文献十五万余册,比较有基础外,几乎都处于搜集工作刚刚起步,地方民族文献的搜集还十分有限,不宜过早舍弃某些资料。

中国回商智慧-第三章 第一节 回商的起源与发展(上)

中国回商智慧-第三章  第一节  回商的起源与发展(上)

第三章回商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回商智慧践行第一人---李宗武
第一节回商的起源与发展(上)
回族商人是回族中以从事商业经济为主要内容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性群体。

回族商业属于回族经济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回族、研究回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就离不开对回族商人的研究。

回族商人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商业群体和现象来研究,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

回族中从事商业的人很多,按照经营类型可以分为坐商和行商;按照经营行业可以分为珠宝业、餐饮业、运输业、屠宰业等。

回族商人是一个具有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其外延为回族中从事商业行为的人,一般是指具有突出影响的群体。

其中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影响最大的那个群体,一般是我们传统意义上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回族商人。

回族商人的历史要追溯到回族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

唐朝时大批的大食和波斯穆斯林商人来唐朝经商,甚至有一些人定居中国,长期进行商业活动。

这些定居在中国的外国商人有的经商,有的亦官亦商,
在中国繁衍后代,甚至和当地的中国人通婚,逐渐融入了中国的社会生活。

这些“住唐”的大食和波斯穆斯林商人在中国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商业活动。

一是与唐朝进行朝贡贸易,他们以进贡的方式把自己从其他国家带来的珠宝、香料、犀象和其他货物卖给中国朝廷,再把中国朝廷回赠的礼物作为商品运送到阿拉伯国家销售。

第二是在民间进行贸易,以坐商或者行商的形式在中国境内进行商业活动,把他们的商品卖给中国人。

2004-2013年近十年的回族民俗研究文献综述

2004-2013年近十年的回族民俗研究文献综述

2019-2019年近十年的回族民俗研究文献综述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代代传承的各类民俗文化。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回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也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因此,回族民俗研究是了解中国回族历史、风土人情不可或缺的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2019-2019年近十年的回族民俗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依据论文的发表地区、数量、年代、期刊分布、作者状况及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力求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回族民俗研究的现状、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作学术性铺垫。

1、研究方法11样本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因此,本文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基础研究源。

12文献检索方法在具体检索中,时间段为2019~2019年,每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检索时间段,并且以回族民俗、回族习俗、回族礼俗进行主题模糊检索,检索范围排除工程科技类。

之所以会同时选择回族民俗、回族习俗、回族礼俗作为检索项,是因为民俗、礼俗、习俗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研究中,虽然称谓有差别,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但其所表达的内涵与外延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现象。

2、文本分析的特点21文章发表的数量与年代分析通过对某一领域论文发表年代的统计,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历程。

据统计,2019~2019年,国内共发表回族民俗研究论文60篇,年均发表6篇。

依据表1数据分析,从2019~2019年,关于回族民俗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基本均衡状态。

这说明回族民俗现象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个人们关注及研究的领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回族民俗在不同程度也有相应的改变。

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

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被重复。

在千变万化的生活环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回族商人——以20世纪初甘肃临潭回族商业实践为例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回族商人——以20世纪初甘肃临潭回族商业实践为例

The Hui Businessmen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the Business Practice of the Hui People in Early 20th Century Lintan,
Gansu
作者: 沙勇
作者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甘肃合作747000
出版物刊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页码: 20-2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临潭回族;中间商;商业实践
摘要:洮商即临潭回族商人,是近代中国商业群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变迁和社会
发展中,他们依托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的特殊位置,发挥重商传统优势,充当边地藏族与内地汉族之间商品交换的"中间人"角色。

20世纪初,以皮毛贸易为带动的临潭回族商业发展繁盛,回族商人在经营方式、经营种类等方面形成了适宜自身发展实际的商业活动特点,成为西部商品流通贸易的主力军。

回族中间商沟通内地与藏区的商业活动,有效地加强了汉、藏、回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互补、文化沟通和心理联系。

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思考

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思考

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思考
马建春;张颖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29)006
【摘要】本文从文化背景的层面上探讨了回族重商传统的特征,并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说明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
【总页数】6页(P59-64)
【作者】马建春;张颖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系,甘肃,兰州,730000;兰化三中,甘肃,兰州,73006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955
【相关文献】
1.论西北回族重商文化形成的原因 [J], 王希隆;连芙蓉
2.伊斯兰教代治理念与回族重商精神 [J], 马志峰
3.论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内涵 [J], 沙勇
4.回族重商原因探析 [J], 沙勇
5.回族重商传统的文化内涵 [J], 沙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族 民 间商 业 文献 涉 及 到 回族 民间 商 业 的 方 方 面 面 ,涵 盖 面广 泛 。如 回族 民 间商 业 的历 史 性 文 献 ,就
包 括 了史籍 中有 关 回族 商 业史 文 献 、历 代 小说 笔 记 中
鲁文化》 ,孙丽娟 《 清代商业社会的规 则与秩序》 ,冯 福宽 《 陕西 回族史》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 系编 《 西 陕 省安康地 区地理志》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 议陕 西省
以 《 天下回商》 所 引文献 为例
[ 健 词] 回族 ;商业 ;文献 ;整 理 关 [ 摘 要 ] 回族 民 间 商 业 文 献 涵 盖 了 史
籍 中有 关 回族 商 业 史文 献 、回 族 商 业 报 刊 资 料 文 献 、外 国人 士 记 录 下 的 回族 商 业 文 献等 。 回族 分散 全 国 ,很 多地 区存 有 回族 民 间 商 业 的 文 献 资料 ,这 些 资料 的 收 集 与 整
广 州 与海 上 丝绸 之 路》,刘 迎 胜 《 路 文 化 ・ 原 丝 草
[ 中图分 类号 】G 5 . 231 [ 文献 标 志码 ]A
[ 文章 编 号] 10 - 8 1 ( 0 2)7 0 3 3 0 5 2 4 2 1 0 —0 9 —0
卷》 。 2 回族 民 间 商 业 航 运 文 献 。这 部 分 文 献 主 要 包 、 括济 宁 漕运 和 安康 汉江 航 运 文献 ,有 郭 墨 兰 主编 侪
地 方文 献 ・ 民族 文 献 :研 究 与 开发
图书 馆 理 论 与 实践
Li BRARY TH《ORY ND : CTI A PI  ̄ e
●姜 歆 (夏 会 学 会 法 研 所 银 70 ) 宁 社 科 院社 学 学 究 , 川 52 01
回族 民间商业 文献 的收集 与整理
者的 著作 《 天下 回 商》 为例 ,探 讨 了回族 民 间商 业文献 的收 集与 整理 ,在此 基 础 上将 回 族 民 间商业 文 献进 行 了初 步 的 分类 ,并详 细 介 绍 了一些 回族 商号 文献的 保存 情 况。
炎 《 上丝绸之路 与中外文 化交流》 海 ,陈泗东 、庄炳 章主编 《 泉州》,童书业 《 重论 郑和下西洋事件之 贸 易性 质》,白寿彝 《 时伊 斯 兰教徒底 香料 贸易》, 宋
包括林圃田秦宪周临夏羊毛商的兴衰所见为手抄件注明作者于1965年撰写虎有泽涨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鲁民彦济宁回族的皮毛行业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山东省民族志资料选编内部资料第1辑贺懋莹台儿庄洪记皮行枣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傅庄回族麻均马辅臣张家川的皮毛业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合编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拗
书 馆 等 的馆 藏 。根 据该 书 所 引文 献 ,经 过 认 真 的梳 理 与 分析 后 遂成 本 文 ,以补 该 书文 献 上 的不 足 ,同 时期 望 学术 界 对 回族 民间商 业 文献 能 引起 重 视 而 加 以充 分 利 用 ,使 这些 文 献 发挥 出更 大 的价 值 。文 中 有 不妥 和
马辅臣 《 张家 川 的皮 毛 业 》 ( 夏 回族 自治 区 政 协 文 宁 史资 料 委 员 会 、陕 西 省 政 协 文 史 资料 委 员 会 等 合 编 《 西北 回族 与伊 斯 兰 ) 。
理 是 一项 非 常艰 巨而细 致的 工 作 。本 文 以笔
遗 漏 之处 还 望 方 家指 正 ,以便 该 书再 版 时能 为 读 者 提
供 一份 详 尽 的有关 回族 民 间商 业文 献 的说 明 。


回族 民 间商 业 路线 及 其文 化 的有 关 文献
( 下回商》 ( 饫 上册 )一书 ,引用到 的文献包括八
个方面:
1 、丝 绸 之 路 :陆 路 丝 路 、海 上 丝 路 、草 原 丝 路 相 关 文献 。这部 分 文 献 主要 包 括 :李 明伟 《 唐 丝绸 隋 之 路— — 中世 纪 的 中 国西 北 社 会 与 文 明》,天 津 师 范 学 院 历 史 系 《 国 简 史》 编 写 组 编 { 中 e p国简 史》,陈
馆 、中 国社会 科 学 院 当代 研 究所 图 书馆 、北 京 大 学 图
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马占奎 、王廷俊 《 临 夏 回族商 业》,牛 百川 I、张 山林 《 忠 回族 的工商 吴 业》 ;马平 《 近代甘青川康边 藏区与 内地 贸易 的回族
中间商= 》 。
4 、西 南 回族 民 间商 业 文 献 。包 括 《 陈埭 回族 史
21・ 期 } 3 02第7 9
Hale Waihona Puke LB A YT E R N R C IE I R R H O YA D P A TC
图 书馆 理 论 与 实 践
地 方文 献 ・ 民族文 献 :研 究与开 发
( 思 想 战 线 》 19 《 92年 第 3期 ) 杨 毅 生 ( 译 ) , 音
研究》 编委会 编 《 陈埭 回族 史研究》,邱树 森 主编 《 中国回族史 》 ( 上册) ,申旭 《 中国西南对外关系史 研究—— 以西南 丝绸之路 为中心》 ,杨毓 才 《 云南各 民族经济发展史》,董孟雄 、郭亚 非 《 近代云南的交
通 运 输 与 商 品 经 济》,和 平 《 南 回族 与 缅 甸 贸 易》 云
文献 等 。
本文 以笔者 的著作 《 天下 回商》 ( 下册 ,宁夏 上
人 民 出 版 社 2 1 年 m 版) 为 例 。该 书 出版 后 ,应 广 01 大 读 者 提 出的 对 回商 文 献想 了解 更 多 的需 求 ,就 如 何 运 用 好 回族 民间 商 业 文 献谈 一 点 自己 的想 法 。 《 下 天 回商》 中所 涉及 到 的 资料 ,均 出 自国家 图书 馆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图 书 馆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图 书
安 康 市 委员 会 文史 资 料 委 员会 编 《 安康 市 文 史 资 料选 辑 》 ( 4 ) 第 辑 。 3 、西 北 回族 民 间 商业 文 献 。 包 括 南 文 渊 ( 斯 ( 伊
记 录 下 的 有关 回族 商 业 文 献 、回族 商 业 口述 史文 献 、
回族商业报刊资料文献 、外国人士记录下的回族商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