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圣洁观》

合集下载

清教徒的牧养—读后感

清教徒的牧养—读后感

清教徒的牧养—读后感
摘要:
一、清教徒的牧养背景
二、清教徒的信仰核心
三、清教徒的牧养实践
四、清教徒的牧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正文:
清教徒的牧养—读后感
在阅读有关清教徒的牧养文献后,我深感清教徒的信仰观念和实践对现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清教徒的牧养背景、信仰核心、牧养实践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清教徒的牧养背景
清教徒是16世纪和17世纪英国基督教新教的一支,他们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中残留的天主教信仰和仪式。

清教徒的牧养是基于他们的信仰观念,以追求圣洁、摒弃世俗为核心,强调教会的独立性和信徒的积极参与。

二、清教徒的信仰核心
清教徒的信仰核心包括:坚信上帝的预定论、主张人类全然败坏、强调信徒因信称义、倡导教会内部的民主制度以及主张严格的道德规范。

这些信仰观念使他们对待牧养工作充满热忱,视之为神圣的使命。

三、清教徒的牧养实践
清教徒在牧养实践中,重视信仰教育、团契生活、布道事工和教会纪律。

他们不仅关注个体的信仰成长,也强调教会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作用。

清教徒的牧养实践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教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清教徒的牧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清教徒的牧养观念和实践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现代教会应借鉴清教徒对信仰的执着和热忱,强化教会的信仰教育,培养信徒的属灵品质。

其次,教会应关注社会问题,发挥教会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最后,教会应强化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教会纪律,以确保教会的健康发展。

总之,清教徒的牧养观念和实践对现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清教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清教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清教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清教徒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清教徒是17世纪初移民美国的一群宗教追求者,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了美国文学。

首先,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对美国文学的主题和情感产生了影响。

清教徒强调神圣的存在和人类的罪恶本性。

他们相信人类生来就是罪人,只有通过虔诚的信仰和行为才能得到上帝的救赎。

这种信仰体系在美国文学中常常被描绘出来,明确了罪恶感、悔改和上帝的救赎是重要的主题。

例如,南希·惠特曼的长诗《达奇尔歌谣》中,主人公达奇尔试图通过自省和反思来寻求精神的净化和复兴。

其次,清教徒的价值观对美国文学的道德标准产生了影响。

清教徒强调严格的道德规范和个人责任,他们认为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上帝的旨意和道德准则。

这种道德观念在美国文学中体现为矛盾的角色和行为选择,以及道德决定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例如,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中,女主角希斯特·品妮试图对自己的罪行负责,并在社会道德和个人幸福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另外,清教徒的文化传统对美国文学的语言和风格产生了影响。

清教徒倾向于使用严肃和正式的语言,强调文字本身的力量和神圣性。

这种写作风格在美国文学中被广泛采用,强调对语言的敬畏和精确性。

例如,厄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以简洁而有力的文字表达出人生的孤独和困境。

此外,清教徒的教育传统也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重视教育和读书,认为通过阅读和学习可以得到智慧和道德的提高。

清教徒建立的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培养了许多重要的美国文学作家和学者。

这些作家包括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戴维·梭罗和其他启发了美国文学的先驱。

总结起来,清教徒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们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塑造了美国文学的主题、情感、语言风格和发展方向。

清教徒的影响不仅限于17世纪,而是延续至今,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英本二班2012410010224魏宇婷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

16世纪出现于英国。

该派要求以加尔文学说为依据改革英国国教会,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反对国王和主教的专制。

主张清除国教会所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度,简化仪式,提倡过勤俭清洁的生活,故名。

后又分为长老派与独立派。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

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

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

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一、清教起源与发展清教产生于英国16世纪后半期,实际上是新教中的一支——加尔文派。

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

16世纪后期,教会内部分虔洁信徒者提出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

他们要求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而非以教会或所谓传统制度作为信徒应当遵奉的权威。

他们特别强调教会必须是具备圣经所示条件的真宗教和圣洁无庇的真教会。

清教是一个广泛、不确定的名称,包括许多不同集团和派别。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提出了和英国国教不同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

16世纪末,清教各集团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长老派(presbyterian)和独立派(Independents)。

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层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隶属于国家的长老制教会组织。

;后者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认为每个教区应独立自主,反对国家教会的原则。

16世纪末清教运动受到镇压转入低潮,但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再次兴起。

清教徒不仅在宗教会议和教会活动中批判主教制政府,还在议会内外积极进行反对专制王权的宣传鼓动工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清教从三个方面影响着美国文学:对作家的价值观和态度的影响,文学作品写作技巧的影响和象征技能。

1.价值和态度—乐观个人主义。

清教徒在新的世界盼望居住在完善的命令之下,热切建立新的伊甸园以便设定一个理想的社会。

当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在圣洁使命启发之下他们充满乐观,无所畏惧。

清教主义的乐观向上精神留给了美国人,塑造了美国人对于生活和世界的乐观态度。

此外,早期移民的追求Thomas Jefferson《独立宣言》提到的自由、民主和幸福。

独立宜言的精神影响到后来一百多年。

2.题材一矛盾。

清教徒认为,上帝拥有绝对权力,可以拯救人类,人类可以得到上帝的青睐,他们的信念即职业性的成功来自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

按他们的看法,艰苦工作是唯一能够得到上帝原谅的方式。

追求财富神圣的欲望教促他们不断地利用边境,雄心勃勃地征服自然和开发他们的callings"。

在美国清教主义主张节俭,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了美国人的行为。

他们害怕从奴役中得到解脱(从旧世界),再到另一个的陷阱(新的世界) .这种矛盾成为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成为了美国人挥之不去的文学梦。

3.写作技巧一象征。

象征主义是宗教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文化具有复杂的属性,指定某些特定事物的象征系统。

事实上,许多作家,大多数作品均使用象征意义,象征成为小说作家修辞的核心组成部分。

象征是系统地使用符号来表示或暗示的东西。

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所有的语言是象征性的。

在狭义而言,象征意义是有特别意义的。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回复清教徒的道德观意味着相信神的旨意,并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清教徒的道德观源于16世纪和17世纪初英国清教徒运动,这一运动致力于从天主教教会中清除扭曲的信仰和仪式。

在新英格兰殖民地建立后,清教徒的道德观在这个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

首先,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个人的责任和道德选择。

他们相信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受到神的审判。

清教徒认为人们在地上的使命是遵循神的旨意,并在生活中体现道德的选择和行为。

其次,清教徒的道德观注重个人的虔诚和奉献。

他们相信只有在将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主动追求道德完美时,一个人才能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

清教徒强调通过读经、祈祷和参加教堂仪式来培养个人信仰。

此外,清教徒的道德观反对个人自由的滥用。

他们认为个人的自由必须受到道德规范的限制,并强调个人对社区和公共利益的责任。

他们坚信社区的道德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灵魂得救。

因此,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必须符合社区和神的标准。

清教徒的道德观还鼓励个人遵守纯洁和端庄的生活。

清教徒强调清洁的思想和行为是与神的关系的必要条件。

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堕落和肉欲的纵容,并鼓励个人保持正派的品格。

此外,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勤奋和诚实的品质。

他们认为努力工作和诚实经商是令神喜悦的行为。

清教徒相信通过努力工作和获取财富,个人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也有责任为社区或为他人提供帮助。

最后,清教徒的道德观注重教育和智慧的追求。

他们相信通过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神的旨意,并更好地应用道德准则于生活中。

综上所述,清教徒的道德观是基于信仰、个人责任和道德选择。

他们强调个人的虔诚、奉献、纯洁、勤奋和诚实,以及对社区和公共利益的责任。

清教徒的道德观通过明确的道德标准为社会提供了准则,并至今仍然影响着西方文化和社会道德观念的形成。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回复清教徒的道德观是一种基于宗教信仰和伦理准则的道德系统,其主要来源于清教教派的宗教教义。

清教徒是17世纪英国和美国的一个重要宗教群体,他们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坚守一系列道德原则,试图将自己的信仰和行为融为一体。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清教徒道德观的问题。

第一步:清教徒道德观的起源清教徒的道德观源于基督教改革运动,特别是英格兰国教会的内部改革。

他们强调纯净、简朴和虔诚,认为这是与上帝和其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所在。

清教徒道德观的核心是对上帝的崇拜和个人虔诚。

第二步:清教徒的核心信仰和价值观清教徒道德观建立在基督教的信仰原则之上。

他们相信上帝的主权和掌控,以及人类的无限罪恶本质。

他们认为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得到救赎,而只能通过信仰和上帝的恩典实现。

清教徒强调谦卑、忍耐、自制和善良等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尽力追求这些美德。

第三步:清教徒的道德准则和准则清教徒道德观强调牺牲、自律和个人责任。

清教徒注重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在家庭、社区和教会中尊重权威和服从。

他们反对放纵和堕落的行为,强调对一切罪恶和欲望的抵抗。

第四步:清教徒生活中的伦理规范清教徒以坚实的伦理规范来指导生活,包括诚实、正直和勤奋等品质。

他们努力遵守上帝的戒律,并将高标准应用于他们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

清教徒鼓励节制消费和劳动,谴责懒惰和浪费。

第五步:清教徒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清教徒相信个人的行为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所以他们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为社会福利做出贡献。

清教徒重视教育,鼓励普及教育和传授道德知识。

第六步:清教徒的性道德观清教徒对性道德持保守态度,认为婚姻是合法的性关系的唯一途径,反对婚前性行为、通奸和同性恋。

他们强调忠诚、尊严和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并强调性滥用的道德和精神危害。

第七步:清教徒的道德观在当代的影响尽管清教徒道德观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有所减弱,但一些观念仍然对我们产生影响。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回复清教徒的道德观是指清教徒在17世纪初在英国建立的宗教运动中所持有的道德观念。

清教徒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他们强调对天主的虔诚、道德规范和个人的责任感。

他们的道德观念主要受到《圣经》的教导和清教徒领袖的教导。

下面将详细介绍清教徒的道德观。

首先,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与上帝的关系。

他们相信人类是上帝的创造物,完全取决于上帝的意志和安排。

因此,清教徒认为他们有责任遵循上帝的旨意,并将这种关系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通过诚实、正直和勤奋的行为来表达他们对上帝的敬畏和对他对他们的指导的感激之情。

其次,清教徒的道德观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

他们认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于建立一个正直、纯洁和公正的社会至关重要。

清教徒鼓励人们在个人生活中保持道义、纯洁和公正,并通过努力工作和实现个人才能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他们相信,一个道德高尚和对社区有所贡献的个人是上帝的恩典的体现,并拥有属灵上的奖赏。

第三,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所创立的圣洁的制度,旨在维系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因此,清教徒强调婚姻的纯洁和忠诚,鼓励配偶在彼此之间建立强烈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并将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和道德教育的基本单位。

清教徒相信,通过在家庭中实践他们的道德价值观,他们可以实现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最后,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社会道德的维护和公共责任感。

他们认为,一个公正和幸福的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

清教徒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和谐和善意的关系,并关注那些在生活中遭遇困难的人。

他们相信,通过诚实、正直和慷慨的行为,人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公正和更有道德的社会。

总结起来,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与上帝的关系、个人品德的培养、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社会道德的维护和公共责任感。

清教徒通过诚实、正直、勤奋和慷慨的行为来实践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纯洁和幸福的社会。

尽管清教徒的道德观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影响仍然可以在今天的社会中被发现,并对我们的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影响的研究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影响的研究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影响的研究清教主义在美国文学中的影响是一个多样化且复杂的主题。

尽管美国发展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主题,但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清教主义是指在17世纪初移民美国的清教徒的信仰和价值观。

他们带来了对宗教自由和个人责任的强烈信仰,以及一种严格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要求。

这些信仰和价值观在他们的文学和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作品中反映了清教徒的信仰和道德观念。

清教徒的文学作品经常探索信仰、原罪和神的意愿等主题。

约翰·維斯洛普的《致清教徒的小册子》(A Treatise to the Puritans) 和约翰·卡色尔的《天国门》(The Gates of Paradise) 都是清教徒的经典著作,其中反映了他们对神的信仰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清教主义塑造了美国文学中的道德主义和伦理意识。

清教徒强调个人的责任和道德义务,这些观念在美国文学中也得到了反映。

作家们常常探讨个人的道德选择和责任,并使用故事来传达道德教诲。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描写一个被社会谴责的女性的故事,探讨了道德和罪恶的问题。

清教主义还对美国文学中的真实主义和简约风格产生了影响。

清教徒注重简单、直接和真实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这种简约风格体现在了美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中,例如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Walden) ,他在书中描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并强调简单生活的重要性。

清教主义还对美国文学中的审查和道德约束产生了影响。

清教徒对文学作品进行审查,限制那些被认为与他们的信仰和道德观念不一致的作品的出版和传播。

这种审查制度一直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才逐渐减弱。

清教主义的价值观也塑造了美国文学中的个人目标和成功的追求。

清教徒强调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以实现自己在社会和宗教中的地位。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 -回复

清教徒的道德观-回复清教徒的道德观是17世纪英国清教徒的一种信仰和行为准则。

清教徒们对道德的看法是根据他们对基督教圣经的理解和解释而形成的。

他们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对上帝的顺从,认为道德行为是一个人与上帝之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教徒的道德观,并且解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首先,清教徒的道德观围绕着虔诚信仰的核心展开。

在清教徒的信仰中,个体应该全心全意地信仰上帝,并且通过纯洁和高尚的行为来向上帝表达自己的虔诚。

清教徒们相信,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他们道德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们将个体责任和对上帝的顺从视为道德行为的基石。

其次,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对自己和他人的纯洁和道德规范。

清教徒们相信,个体应该持有高标准的行为准则,以追求道德的完善。

他们强调正直、守诚、诚实、勤劳和谦逊等美德,以此来反映他们对上帝的虔诚和对道德行为的重视。

清教徒们坚信人们应该尽量避免罪恶和邪恶的诱惑,并且将他们的行为纳入上帝的法律和道德标准之中。

第三,清教徒的道德观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秩序。

清教徒们相信,个体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利益。

他们支持建立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基本的正义和权利。

为此,他们鼓励个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穷人和失去家园的人,并且强调建立和谐、坦诚和公平的社会关系。

最后,清教徒的道德观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个人层面上,清教徒的道德观使人们更有责任感和自律性,注重个体的品德培养和自律行为。

道德规范的遵循也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同感。

在社会层面上,清教徒的道德观促使了社会的改革和公共事务的发展。

清教徒们通过倡导教育、精神自由和社会公正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也对政治和法律体系进行改革,以确保社会的公正和道德标准的实现。

总而言之,清教徒的道德观是基于对基督教圣经的理解和解释,并强调个体的责任和对上帝的顺从。

这种道德观强调个人的纯洁、道德规范的遵守以及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清教徒,美国文化的缔造者!

清教徒,美国文化的缔造者!

清教徒,美国文化的缔造者!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身上的精神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思想和文化,奠定了美国社会和美国精神的基调,塑造了美国人的性格。

北美大陆早期以清教徒为主体的移民是如何影响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呢?请随笔者一起探寻。

▌追求自由的流浪者清教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

所谓的新教也就是主张改革的一支教派,而清教徒的改革呼声更为强烈,他们要求清除英国国教教会内的旧制和烦琐仪式,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要求建立“纯洁”教会,故得名。

大约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信奉新教的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宣布脱离国教,另立教会。

但清教徒在国内遭到政府的严厉镇压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

虔诚的清教徒们没有屈服于英国的封建王权,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

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

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摆脱宗教迫害,而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远在异国他乡,孩子们受不到“英国式”的教育,因此对故土的感情一天天地淡化。

为了彻底摆脱宗教迫害,为下一代保留祖国的语言和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

恰在此时,北美大陆向清教徒发出了“召唤”。

众所周知,哥伦布偶然间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最重要的是这块大陆上没有国王、议会和刽子手,完全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

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清教徒们才能轻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并传播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开拓出一块真正属于他们的人间乐园。

带着坚定的信念,清教徒们相继踏上了移民北美的漫长旅途。

他们希冀在这块新大陆上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上帝,把基督教的真正精神贯彻实施,建造一个“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

一批批清教徒纷至沓来,也正是他们开创了“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他们的精神成为一个国家精神的基石,而这个国家后来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何为清教徒起始于十六世纪中叶,英国的加尔文教信徒,属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

清教徒文学特点和成就

清教徒文学特点和成就

清教徒文学特点和成就清教徒文学是17世纪英国清教徒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以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为核心,表达了清教徒的思想和价值观。

清教徒文学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如下:1. 宗教主题:清教徒文学强调对上帝的虔诚和信仰,将宗教主题贯穿于各种文学作品中。

诗人约翰·米尔顿的史诗《失乐园》即是一部关于上帝创造和人性堕落的宗教史诗,充满了对人类罪恶和救赎的思考。

2. 道德教化:清教徒文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文学作品对读者进行道德教化。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奥利弗·克伍尔的《快乐城堡》,通过描述一个纯洁善良的男孩来表达对诚实和正直的推崇。

3. 神学论辩:清教徒文学经常以神学思辨为主题,探讨关于信仰、上帝、救赎等问题。

约翰·班扬的著作《新爵士纪》即是一部写作探讨神学问题的哲学论文。

4. 良好的修辞和韵律:清教徒文学注重修辞和韵律的运用,如约翰·艾顿的诗作《世界的地球》使用了拟人和宏大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神奇宇宙的钦佩之情。

清教徒文学以其对宗教和道德的思考和呈现,以及对修辞和韵律的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徒文学的成就在于:1. 宗教反映:清教徒文学真实反映了当时清教徒社会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

这些作品通过对罪与赎的探讨,使读者对人类的原罪和经典故事的启示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影响后世:清教徒文学对后世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米尔顿的《失乐园》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并成为后来作家们创作灵感的源泉。

3. 弘扬道德:清教徒文学通过对道德的弘扬和宣扬,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在当时的社会中塑造了一个正直、诚实的道德典范,对社会的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清教徒文学以其宗教主题、道德教化、神学论辩和良好的修辞和韵律成为了17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宗教和道德的思考和呈现,以及对文学技巧的追求,使其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姆斯布鲁克得胜撒但诡计的秘诀

汤姆斯布鲁克得胜撒但诡计的秘诀

得胜撒但诡计的秘诀作者:汤姆斯•布鲁克(1608-1680,清教徒):目录(说明:以下仅仅本书目录的目录,本书其中一个版本见)献词致读者引言:“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

因我们并非不晓得牠的诡计。

”(哥后2:1 1)撒但有很多欺骗、缠绕、损害人灵魂的诡计。

我将:1.证实这话2.揭露牠的一些诡计3.指出对付牠诡计的措施4.指出牠欺骗、缠绕、损害人灵魂的诡计是如何得逞的5.围绕着撒但的诡计提出一些忠告第一章:证据(证实撒但的诡计的确存在)第二章:撒但用来吸引人犯罪的诡计(12样诡计及对付措施)第一样诡计摆出诱饵,隐藏鱼钩;对付措施之一首先,与罪保持最远的距离,不要玩弄撒但摆出用来把你钓上钩的金饵。

对付措施之二我们要思想,罪中的“甘甜”不过是苦涩的。

对付措施之三严肃思考,罪必将给我们的灵魂带来最惨重的损失。

对付措施之四严肃思考,罪具有极端诡诈和蛊惑的本质。

第二样诡计给罪涂上美德的色彩。

对付措施之一你当思想,罪决不因涂上美德的色彩而少半分的污秽、邪恶和可憎。

对付措施之二罪越是被美德粉饰,它对人灵魂的危害就越大。

对付措施之三用片刻之后,死后马上就能看清罪的面目的眼光来看待罪。

对付措施之四严肃思想,甚至连撒但粉饰、巧立名目的那些罪也赔上了最好、最高贵的血、生命之血——就是主耶稣的心血。

第三个诡计为罪辩解、淡化罪。

对付措施之一首先,严肃思考,我们容易算为小的那些罪,曾给人们带来神最猛烈的忿怒。

对付措施之二严肃思考,向小罪让步必铸大罪。

对付措施之三对付撒但吸引人犯罪这诡计的第三个措施就是,严肃思考,为了“小事”与神作对,这是何等地可悲。

对付措施之四对付撒但这诡计的第四个措施,就是严肃思考,极大的危险,是的,很多时候是最大的危险,往往是隐藏在最小的罪中。

对付措施之五对付撒但这诡计的第五个措施,就是严肃思考,其他圣徒曾选择遭受最可怕的折磨,也不愿犯最小的罪。

对付措施之六对付撒但这诡计的第六个措施,就是严肃思考,当神刺透我们的良心、使我们愧疚时,灵魂就永不能忍受最小之罪的罪责和重担。

清教 名词解释

清教 名词解释

清教名词解释清教是指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一群受到加尔文主义影响的基督教徒,他们追求宗教纯洁和道德完善,秉持着严格的生活原则和信仰观念。

清教徒主要集中在英国和美洲殖民地,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徒的信仰基础是加尔文主义,他们相信上帝的主权和人的原罪。

他们认为人类天生罪恶,只有凭借上帝的恩典才能拯救自己。

因此,清教徒注重个人的信仰体验和灵魂的拯救。

清教徒生活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清洁和纯洁。

他们认为物质享受是对上帝的背叛,强调节制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在他们的生活中,酒精、娱乐、舞蹈等被看作是世俗的堕落,而他们追求着清白的心灵和对上帝的虔诚。

清教徒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倡导婚姻忠诚和家庭责任。

他们反对婚前性行为和离婚,并将家庭视为塑造社会道德的基础。

清教徒社区也注重教育,他们建立了学校和大学,以培养下一代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

在政治方面,清教徒主张民主和平等。

他们对英格兰国教会的腐败和王权专制感到不满,追求宗教自由和政治改革。

清教徒是英国内战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与国王的冲突最终导致了清教革命。

在美洲殖民地,清教徒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和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等,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组织社会和政府。

然而,清教徒的严厉和偏执也引起了争议。

他们对异端和巫术持强烈敌对态度,对于那些与他们的信仰观念不一致的人进行迫害和审判。

著名的清教徒谢尔登·索尔兹伯里被指控为巫术而被处死,这反映了当时清教徒对异端的严厉追求。

清教的影响在历史上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对于后来的美国宪政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教徒的劳动伦理和奋斗精神成为了美国梦的基石,他们的宗教自由观念也为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奠定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教的影响逐渐减弱。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宗教信仰的依赖减弱,清教的道德观念也逐渐被世俗化的价值观所取代。

尽管如此,清教的历史和思想依然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正歌剧:贝利尼的《清教徒》

历史上的正歌剧:贝利尼的《清教徒》

费 利 切 罗 马 尼 ,贝 利尼 最 著名 的歌剧 K诺 尔玛 》、 梦 得 不 放 弃 (后 来 威 尔 第 将 这 部 戏 剧 写 成 了 歌 剧 ),
游 女 》(La sonnambula),包括 多 尼 采蒂 的歌 剧 “爱 但 《诺 尔 玛 》在 首演 时并 不成 功 ,原 因 是女 高 音 吉
对 风 靡 一 时 的喜 歌 剧 也没 有 太 多 的兴 趣 ;他 喜 欢 去 不 夸 张 ,没有 通 常 的意 大 利歌 剧 ,尤其 是 普 契 尼那
寻 找 一种 深 湛 的情 感 表现 力 ,来深 化 他 的戏 剧 力 量 , 样 喜欢 极 度地 渲 染激 情 。
并从 人物 的 内心刻 画 来加 深戏 剧 的震撼 力。
院 写 下 了歌 剧 海 盗 (IIpirata o贝 利尼 似 乎 并没 的宣 叙 调 。它 的旋 律 是 自然 溢 出来 的 ,像 诺 尔玛 》
有 意 大利 歌剧 通 常 所具 有 的华 丽 、及 时 行乐 的作 风 , 中 著 名 的 咏 叹 调 “圣 洁 的女 神 ”,旋 律 柔 美 、 自然
演 唱 的 诺 尔 玛 无 可 匹 敌 。
女 儿 玛德 莱 娜 学 习声 乐 ,两 人 一 见钟 情 ,但 地 位 的
浪 漫 主 义 运 动 主 要 表 现 了一 种 主 观 视 角 的介 悬 殊 无 疑是 一 道 难 以逾 越 的鸿 沟 。 自信 的 贝利 尼 对
入 ,它 们 的题 材 多 来 自文学 作 品 。 贝利 尼 的歌 剧 不 玛 德 菜 娜 说 道 :“以 我 的 才 华 ,不 出 十 部 歌 剧 ,你
贝利 尼 最著 名 的两 部歌 剧 梦 游女 和“诺 尔玛
和 莫 扎 特 与 达 ·蓬 特 的默 契 合 作 一样 ,贝 利 尼 创 作 于 ]831年 ,本 来 贝 利 尼 和 罗马 尼 准备 改 编 雨

清教的名词解释

清教的名词解释

清教的名词解释清教(Puritanism)是指十六世纪后期在英格兰兴起的一场宗教改革运动,其思想深受基督教新教派的影响,并对英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清教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念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这场宗教运动的本质和影响。

1. 忏悔(Repentance)忏悔是清教中重要的信仰实践,其定义不仅限于简单的道歉或后悔。

在清教徒看来,忏悔是一种真正的内心转变,是对罪恶行为的悔过和对上帝的信仰的再次确认。

忏悔意味着通过悔罪获得神的赦免,清洗自己的心灵和思想,并朝向正义和虔诚的人生道路。

2. 嫉妒心(Covetousness)清教徒视嫉妒为一种强烈的罪恶感,并将其视为对上帝的不信任和对别人财产的贪婪欲望。

他们认为,嫉妒心引发了社会的不和谐和个人的道德败坏。

清教教义强调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和收获,而非经营他人之物。

3. 预定论(Predestination)预定论是清教的核心概念之一。

清教徒相信,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初就预先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无论是救赎还是堕落。

由于人类的原罪和无法自救的本性,清教徒坚信只有上帝的拣选才能得到救赎,而出自人类自身的努力无法确保进入天堂的归宿。

4. 选民(Elect)选民是指上帝在预定论的理念下所拣选的人,他们被认为是上帝的忠诚信徒,享受永生的恩赐。

清教徒将自己视为上帝的选民,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信仰持有极高的标准,以展示自己是配得天堂的人。

5. 纯洁(Purity)纯洁是清教徒推崇的美德之一,强调净化自我和社会的需要。

他们主张将教堂和社会从过度宗教化的传统崇拜中解放出来,推动更加简约和清洁的宗教实践。

清教徒强调内心的纯洁和道德的高尚,反对动机不纯的行为和虚伪的信仰。

6. 自律(Self-discipline)清教徒非常重视个人的自律与自我约束。

他们相信通过戒律和自制力可以控制人类天生的邪恶倾向。

清教徒的生活方式严谨而有秩序,他们以项目计划和时间表为导向,强调效率和自律的纪律。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

浅谈美国清教英本二班2012410010224魏宇婷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

16世纪出现于英国。

该派要求以加尔文学说为依据改革英国国教会,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反对国王和主教的专制。

主张清除国教会所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度,简化仪式,提倡过勤俭清洁的生活,故名。

后又分为长老派与独立派。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

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

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

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一、清教起源与发展清教产生于英国16世纪后半期,实际上是新教中的一支——加尔文派。

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

16世纪后期,教会内部分虔洁信徒者提出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

他们要求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而非以教会或所谓传统制度作为信徒应当遵奉的权威。

他们特别强调教会必须是具备圣经所示条件的真宗教和圣洁无庇的真教会。

清教是一个广泛、不确定的名称,包括许多不同集团和派别。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提出了和英国国教不同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

16世纪末,清教各集团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长老派(presbyterian)和独立派(Independents)。

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层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隶属于国家的长老制教会组织。

;后者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认为每个教区应独立自主,反对国家教会的原则。

16世纪末清教运动受到镇压转入低潮,但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再次兴起。

清教徒不仅在宗教会议和教会活动中批判主教制政府,还在议会内外积极进行反对专制王权的宣传鼓动工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精品】清教徒文学的内涵和艺术特征(可编辑

【精品】清教徒文学的内涵和艺术特征(可编辑

清教徒文学的内涵和艺术特征------------------------------------------作者------------------------------------------日期清教徒文学的内涵和艺术特征17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这场革命是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的,斗争主要在保王的国教与革命的请教之间展开。

英国在上一世纪的宗教改革是由国王自上而下推行的,很不彻底。

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

清教徒反对国教铺张豪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敌视戏剧娱乐活动,提倡勤俭节约,以利资本积累。

清教徒文学的内涵是什么呢?清教徒文学把圣经奉为思想武器,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经,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以诗意浓郁的笔墨,偏执极端的情绪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着追求。

清教徒的思想代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了时代精神。

伊丽莎白女王憎恨清教徒,斯图亚特更加迫害清教徒。

及至40年代,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徒旗帜下,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

他们以《圣经》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清教徒文学,以约翰。

弥尔顿和约翰。

班扬为代表。

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诗人,他和莎士比亚同为文艺复兴时期美国的两位最伟大作家,被文学史家誉为英国诗人中学问最渊博者。

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是一部对宗教、政治、文学等进行沉思的宗教哲理史诗,它以圣经故事为创作背景,2O世纪以来根据其改编的影视作品不计其数。

《失乐园》尽管依据的是普通的宗教题材,但由于弥尔顿运用了拉丁文式的句子结构表达,配以希腊罗马古典式的修辞手法,使得整篇史诗波澜壮阔、生动引人,实现了深刻的思想和卓越的诗艺的高度结合,同时诗人的政治抱负、宗教信仰、人生苦乐都在这首诗中得以体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教徒的圣洁观》
清教徒们对怎样过一种成圣的生活著书甚多,按着他们的教义传统来看,他们所传所写的,几乎没有什么独特或者奇怪的东西。

清教徒的圣洁观其特别之处在于它的丰满和平衡,而不在于它的与众不同。

清教徒对成圣的经典定义是很有名的,我们可以在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第35和36问找到这种定义:
问:什么是成圣?
答:成圣是上帝的作为,出于他白白的恩典,使我们整个的人照着上帝的形象被更新,并得以愈来愈能向罪而死,向义而活。

问:我们今生从称义、得儿子的名分和成圣得到什么益处呢?
答:今生从称义、得儿子的名分和成圣所得的益处乃是:对上帝慈爱的确信,良心的平安,在圣灵里的喜乐,恩典的增多,和在其中至终的保守。

从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清教徒的成圣观是包括了基督徒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与耶稣基督形象相符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始于重生开始的那一刻,贯穿信徒的整个一生,直到他最后一口气息。

清教徒要看到人成长,对神的爱有牢固的确信,良心极大的平安,在圣灵里真正的喜乐。

他们说,要得到这些祝福,就要藉着圣灵动工的成圣过程。

他们向他们的会众建议:如果你不追求成圣,你就不仅不归荣耀给神,你还是在让你自己的属灵生命变得枯竭。

他们其实是怎样看待成圣的?清教徒的成圣观包含了四种要素。

全面和道德的更新:
首先,成圣对清教徒来说是一种神更新的作为,是对人品格根本的改变。

它出自一颗重生的心,这是比任何心理分析师或者心理医生所能达到的程度更为深入的。

神在人心里动工,从人心的改变就有了一种新的品格。

这种更新的作为用清教徒的话来说是全面性的,就是说,它触及,影响人整个生活的每一个部分。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4:4-5 告诉我们,每一件事,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要被改变成为圣洁。

圣洁是内在的,一定要充满我们的心,我们核心的为人;它是外在的,一定要溢出,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帖前5:23说:“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

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

”许多清教徒按着这节经文讲道。

成圣一定要是全面的。

清教徒说,但成圣也是道德的更新,他们指的是这要生出道德的果子,正是我们在加拉太书第5章看到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如果你问一位清教徒,如果把这些加在一起,这些果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会回答它们是代表了主耶稣基督他自己的道德形象。

这是圣灵在成圣中所动的工,他是在按照基督的样式在塑造相信的人,他是在他自己百姓的生命中复制出基督的特征。

神的百姓就是“基督的本性”(他作为人生命一切的总和)在其身上有新的(尽管并不完全)表露的人。

这就是清教徒的成圣观。

真正的悔改:
第二,成圣对清教徒来说是包含了悔改和义,这是离开罪转向顺服两方面的工作。

清教徒说悔改就是离开罪,这是毕生的工作。

我们一生中必须要每天悔改,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也一定要转向义。

他们说,悔改是信心的作为。

没有圣灵就没有悔改。

清教徒对悔改的观念比仅仅懊悔,或者说“对不起”深入得多。

清教徒对悔改的看法当然是从懊悔开始的,但是它更深入,一直进到生命根本改变的地步。

悔改是真正的回转,是恨恶我从前所爱,喜爱我从前所恨的。

清教徒说,悔改包括治死罪,向义活。

他们认为治死罪就是用剑刺穿罪,把罪杀死,正如使徒在罗马书第6章所说的那样把罪治死。

向义活,他们是指向义活过来,让我们自己越来越操练,表现出圣灵的果子。

一场圣战:
第三,清教徒的成圣是渐进式的,通过冲突成就的。

清教徒说,在成圣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内住的罪还残留在基督徒身上,让他大大忧伤,这让他落在极大的争战和许多的战斗里。

清教徒说,内住的罪从里面发动出来,而世界从外面施加罪的压力。

魔鬼就是领头的,要把那些外在的压力拿过来,和内在的压力一道加以使用,去夺回失去的阵地。

所以,尽管一个被圣灵征服的人努力在他生命的各个方面扩展,占领成圣的领域,魔鬼连同世界和内住的旧人,在人心中筑成一道战线,一场圣战正在激烈进行中。

这就是班杨给他的书起名叫《圣战》的原因。

成圣涉及与我自己,与我的肉体,与世界,与撒但的冲突。

如果一个基督徒不是在与罪争战,那么清教徒就会说,这个人应当自问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基督徒。

有一位清教徒描绘了这个画面。

他说要成为基督徒,人就要走一条狭窄的直路。

在这条路的两边是篱笆,在这些篱笆后面撒但有一切邪恶的力量供他调遣。

他使用鬼魔的大军,甚至我们里面的前后不一,我们容易落入退步的倾向,他使用所有这一切作为箭,在我们走属灵路程每一步的时候,他都要透过,超越篱笆,瞄准我们的脚,我们的心,我们的手,我们的眼睛放箭,这路程的每一步都是一场战斗。

坦然接受争战:
华森(Thomas Watson)说通往天堂的路是一件“让人汗流浃背的工作”。

有一场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但是让人高兴的是,成圣的工作要往前推进。

成圣不是停滞不动的。

清教徒用保罗在林后3:18的话说,如果我们靠着圣灵行事为人,我们就要被神改变,荣上加荣。

所以真正的基督徒是坦然接受有冲突,但同时安歇在最终的得胜是属于他的这个事实之上。

他可能在许多小小的交火中失利,但是他要赢得这场战争,因为他是在基督里的。

圣灵要带领他,他要越来越往前行。

然而清教徒说,这其中有藏起来的绊脚石,因为基督徒常常看不到在他自己身上有任何进步。

一位清教徒说,一个给她的家具打扫灰尘的妇人可能以为她已经把所有的灰尘都除去了,直到阳光照进她的房间,把所有残留的灰尘显明出来。

同样,公义的日头越发在我们心中照耀,尽管我们可能在圣洁中不断成长(其他人可能会看见),我们却能不断看清楚我们心里的动机。

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我看到自己是越来越成长,成为圣洁吗?”而是“当我回首我的生活,比如说三五年前,今天基督对我的意义比那时候更大吗?我今天是不是比当时更轻看自己?基督是加增,我是在衰减吗?我是越来越尊荣基督,越来越自我贬损吗?”这就是在圣洁的问题上清教徒自我反省的方法。

清教徒评估成圣方面进步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问,我们现在是不是在与试探争战。

如果我们不是在与压迫在我们肉体上的各种力量争战,我们就是在后退。

所以,信徒要进步就一定要在施恩座前祷告:“主,帮助我今天成为坚强,帮助我今天成为圣洁,帮助我今天行义。

”这就是在成圣上进步的基督徒不住的心愿。

里面,私下的人:
第四,清教徒的成圣尽管是不会失败,但却是不完全的,在今生它永远不会完全,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总是在我们伸手所触的范围之外。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误解了清教徒。

他们以为清教徒是专注看自己,或者他们会把我们带进律法主义的捆绑,甚至灵里的沮丧之中,情况并非如此。

很肯定,清教徒对罪和义有非常深入的认识,而许多当代攻击他们的人对罪和义的认识是肤浅得让人害怕。

清教徒感受到他们成圣的不完全,正是因为他们把神对义的标准摆在他们自己的面前。

他们不是拿自己和他们的邻舍作比较,而是与神圣洁的律法作比较。

对清教徒来说,义是培养品格的动机,活在人里面的才是重要的,你所做所说,这反映了你里面的为人。

一位清教徒说,一个人私下是怎样的人,他在神面前实际就是怎样的人。

他们希望我们自问:你在想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你是真的被对神的爱推动吗?你的动机是对他人撒玛利亚人般的爱,爱他们,向他们行善,为他们的益处和灵里的好处交出自己吗?这是清教徒的义的核心。

有这如此高的圣洁观念,他们很自然就深深体会到他们的不完全。

也许在这方面,再也没有什么比韦斯敏斯德大要理问答关于十诫的问答更能生动表明这点的了,看这些,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精确,他们是多么察看内心,他们是多么强调你一定要爱神,爱人如己。

所以,当你看到清教徒是怎样为自己感到悲伤,当你读他们的日记,看到他们怎样为他们自己的苦痛心的时候,要记住他们是在把自己与完全的神和他圣洁的律法作对比。

他们是真正感受到保罗呻吟的男男女女:“按着我里面的人,我是喜欢神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他们感受到他们需要每天奔向基督,再次得洗净,这是所有真敬虔的根。

这样的圣洁是不可征服的,它永远不会死亡,而是有一天要在基督里得到完全,与基督永远在一起。

本文取自周必克博士1998年在首都大会堂神学院的演讲,刊登在《军刀与镘刀》杂志上。

二○○九年四月四日星期六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