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古诗词欣赏知识讲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故事背景《过零丁洋》当作于 1279 年(宋祥兴二年)。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历二年 (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赴陕途中,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这首散曲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
三、理解诗意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
指宋朝抗元战争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破碎的山河,就像被狂风吹卷着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就像被雨击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惊慌不安,在零丁洋叹息自己孤苦无依。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23《诗词曲五首》之《过零丁洋》作家作品原文译文品读鉴赏及随堂练习
过零丁洋作家作品原文译文品读鉴赏及随堂练习含答案作者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原文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注释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PPT精品课件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诚然轻巧、 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骑马”还 “轻”呢?
2021/4/2
5、一蓑烟雨任平生。——序文已说“雨具先去”, 可这里为什么又有“一蓑”,前后不是矛盾吗?如 何理解?“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一个 “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021/4/2
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 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 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 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 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 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 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 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 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 了这首《定风波》。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 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 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2021/4/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 )第三 单元课 外古诗 词诵读 《定风 波》课 件 (35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 )第三 单元课 外古诗 词诵读 《定风 波》课 件 (35张)-精品教学课件ppt
不喜晴。
2021/4/2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 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 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 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 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 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 潇2潇021/4/2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重点赏析:这首词“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为下文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做铺垫。
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奇异的风光,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浊酒”两句揭示自己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抒发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课件 (共30张PPT)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 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 “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 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问题探究
3、赏析“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 城。”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边防驻军的营垒显 得更加荒凉,夕阳照在关塞的城堡上。描 写了深秋边关萧索、寂寥的荒凉之景,寄 寓了词人奉命出塞的怅惘之情。
问题探究
4、这首词哪些词语写出了塞外的荒凉
1)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 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 隔绝在荒凉之地的感觉。 2)深、远、晚 、荒、 旧等一系列形容词 深秋远塞,揭示出时间处于深秋,给人以寒冷萧瑟印 象,空间处于偏远荒凉之地。 晚烟 、荒戍垒、旧关城,给人以暮色、黯淡与荒凉、 残破之感。 3)另外一、半这两个量词,实际上展示的也正是与丰 富、繁多完全相反的 萧疏、稀薄之感,映衬塞外空阔 荒凉。
课堂小结
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 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 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 景情交练。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 点明主旨。
当堂检测
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__一__抹__晚__烟__荒_戍__垒__,__半__竿_斜__日__旧__关__城___。 2、纳兰性德《浣溪沙》中的“__身__向__云__山_那__畔__行___ ” 一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首词中的 “___古__今_幽__恨__几__时_平____”一句点明主旨。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解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解读一、宋词《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元夕之夜为背景,描绘了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通过抒发词人的感情与心境,词中展示了美好的元宵节氛围和人们的祝愿。
二、唐诗《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登上鹳雀楼后眺望远方的美景,表达了对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藻和生动的意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元曲《蝶恋花·此恨绵绵无绝期》《蝶恋花·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元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曲子。
这首曲子以花下蝶恋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情感的执着。
通过描绘婉约的景物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曲子深情地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难舍。
四、南宋小学士题跋《画梁山伯祭祀墙》南宋小学士题跋《画梁山伯祭祀墙》是戴复古创作的一篇古代骈文。
文章以梁山伯与祭祀墙为主题,通过描述悲剧般的爱情故事和墙上的画像来展现词人的激动之情。
文章中既有对爱情的赞美,也有对命运的感慨,给人留下思索爱情与命运的余韵。
五、明末清初名著《红楼梦》抄本《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此处提到的抄本是明末清初的版本,较为贴近原稿。
《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生动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内外因素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
这一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以上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的解读,通过对各篇作品的简要介绍,读者能够对这些文学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些作品展示了古代文人对情感、人生、社会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2018部编版)12《词四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共27张PPT)
听读诗词,体会意境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听读诗词,体会意境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朗读正音 liáoqín江gj城dǐn子iā密o州q出i猎ú 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gāng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jì hān bìn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qiǎn wǎn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 这个场面吗?(围绕哪一个字?)
狂
品析狂的妙处?
狂字写出了“老夫”并不气馁, 偏偏要发一发少年的狂劲,
表现了词人潇洒豪放、不受羁绊 的气势和姿态。
品析千骑卷平冈?
• 卷字写出行走速度之快,表现出猎者情绪 高昂,精神抖擞。
• 千骑写出出猎场面之宏大,表现出队伍的 威武雄壮。
用意是 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何者日自遣喻冯)唐那”一样典建故功中立,业作者把
自己比作 。。
魏尚
பைடு நூலகம்
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
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
满之意的两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 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 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2018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必背篇目整理
2019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必背篇目整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完整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课后词语注音及解释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洞 suì dòng :即隧道.蜗行 wō 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 yū tān: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 bó chuán :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 cù xīn:极新;全新。
~的大衣。
笑涡 xiào wō: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喷薄 pēn bó: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阎罗 yán luó :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捷报 jié 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血雨腥风 xuè yǔ xīng fēng: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取义成仁 qǔ yì chéng rén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漫漫màn màn: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长夜。
路途~。
装饰 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
~图案。
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舵手duò shǒu:1.操舵驾驶船的人.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埋没 mái mò: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苍茫 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 gāo ào :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说课稿
《满江红》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满江红》是2018年部编版教材新增加的古诗文6篇之一,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词四首中的最后一篇。
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学习《满江红》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陶冶性情。
2.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已接触过宋词,对词的格式和作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际上仍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另一方面他们又担负着艰苦的应考任务。
因此本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文解读,也要着眼全局,使学生通过本文学习,学会一些诗词鉴赏的方法。
班上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对本文的理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定要预习、朗诵、讨论。
3.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再根据教学大纲中九年级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通过“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
(2)充分朗读词作,积累优美词句,体会优美语境。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朗诵与注释资料的佐证,体悟秋瑾女儿身,男儿志的一腔报国之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个性。
4.教学重难点:对古诗词情境的把握,并感受词人的爱国胸襟和英雄气概。
二、说教法: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诗词教学中,我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因此,本课将会采取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三、说学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法坚持要符合学生实际,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会指导学生采用“知人论世”、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5《孔乙己》作家作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随堂练习题
孔乙己作家作品课文赏析知识点梳理随堂练习题含答案背景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
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窃夺。
“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
为了愤怒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为了“描绘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后,于1918年冬创作了小说《孔乙己》。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作者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鲁迅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课内古诗词赏析课件
炼字:“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 与中原不同,为下文勾勒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做 铺垫。
表达技巧:①用典。化用典故(燕然勒石),表明战争未胜, 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
②动静结合。描写傍晚时分,四面传来边境特有的声响,与军 中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形成浓厚悲凉的气氛;在层峦叠嶂中, 只看见荒漠上的烟与夕阳以及一座戒备森严、早早闭门的孤城。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炼字:“秋”点明了季节,烘托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隐含词 人仍企羡军中生活,渴望能再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
“可怜”,这里指可惜,一方面表明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 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词人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 理想难以实现,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Hale Waihona Puke 达技巧: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飘絮”, 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 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炼字:一个“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 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 情色彩。
表达技巧: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八十”与 “十五”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呼 应,表明其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②远近景描写,“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采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 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兔从狗窦入,……井上生旅葵。”采用 近景描写,描绘了一幅家中无人、庭院芜杂的荒凉破败的画面。揭露了封 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018部编新教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解析
九下必背古诗文1.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5页)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8页)3.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11页)4.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1-12页)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14页)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4-16页)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6-17页)8.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己亥杂诗 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全面版
可以来填进内容,写成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学方面,每一个朝 代都有它占主流的文学形式:唐( )宋 ( )元( )明清( )。
潼关,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 上 ,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 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 为桃林塞。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 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 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 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 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 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 “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19
质疑思考:为什么“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古诗词欣赏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下古诗词欣赏含答案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重点词句翻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
“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
(共2分)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2分)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
(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答案:(3分)C(不应批判。
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认识方面的时代局限性,但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一种形式。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
(2分)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3.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3分)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背景】这首词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典故: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一方面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另一方面叹清王朝却面对帝国主义的“豆剖瓜分”的束手无策、一退再退、软弱腐败的窘态。
(作为一位失败的英雄,项羽犹能于失败中保持自我慷慨悲壮的英雄本色,然软弱腐败的清王朝却面对帝国主义的“豆剖瓜分”(《如此江山》) 束手无策,一退再退,其窘态实在可悲可叹! )③“不因人热”,因:依靠。
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
比喻为人孤僻高傲。
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
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
’灭灶更燃火。
”表明自己虽真心诚意地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志,但叹无知音可交。
④“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自己泪湿衣衫,极言自己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练习】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C 别号是鉴湖女侠)(2分)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分)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4.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表达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3分)5.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5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2分)“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
(2分)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②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
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以曲笔直抒胸臆的。
答: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
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分)答:(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
(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
(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
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3)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
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
(3分)答: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更见出作者坦荡胸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既豁达,又无奈。
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4)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分)答: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严寒,不惧官场黑暗,傲然独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
(5)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答: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
(6)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答: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