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全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复习提纲1、人的生长过程: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2、昆虫发育类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像青蛙那样,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如青蛙、蝴蝶、苍蝇、蚊子、蛾、蝶、家蚕等。

蝗虫、蟋蟀、螳螂、蝼蛄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判断某个体发育是变态还是不变态,看幼体和成体和成体之间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是否存在很大的差异,判断是完全变态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一般是看是否经历蛹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细胞是人体中的生殖细胞。

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输精管、精囊、前列腺(产生粘液)等器官组成。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4、精子与卵会在输卵管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输卵管是受精场所,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接近卵的精子有无数个,能钻入的精子有一个。

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

这是女性就怀孕了(也称妊娠)。

5、胚胎与母亲通过脐带和胎盘相联系,胎盘的结构特点是有丰富的血管,它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母亲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进入母亲的血液,最后由母亲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6、胚胎被羊水包围。

这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胚胎大约要在母亲体内孕育9个月,然后从母亲体内产出。

第二个月的胚胎出具人形,从此称为胎儿。

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7、女孩的青春期一般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

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两年左右。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七下科学复习提纲

七下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第一章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4.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5.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

6.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舌后侧或舌右侧)、甜(舌尖)、苦(舌根)、咸(舌前侧或舌左侧)。

7.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8.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

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9.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10.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11.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12.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dB)13.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4.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5.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6.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7.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х105千米/秒。

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汇总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 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12)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中有水。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13)水湿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4)在测定“种子里含有水分的”实验中,如果要比较不同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那些条件相同?。

把种子倒进干燥清洁的试管里,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试管口应,)不久能看到从试管口的管壁上凝结成,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七年级科学(下)全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下)全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一、1、声音是由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传播声音。

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声音在150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人的听觉范围是:----- 。

超声波:频率大于的声波;次声波:频率小于的声波。

4、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 千米/时。

5、光的反射定律: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分居两侧);等于(两角相等)。

6、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7、漫反射与镜面反射是否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他们的连线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左右。

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9、实象和虚象的区别:实象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受;虚象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接受。

10、凸面镜对光线有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

1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对光线有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1213、近视眼矫正时要配戴镜;远视眼矫正时要配戴镜:14二、1、速度的计算公式:。

单位:、。

1 米/秒 = 千米/时。

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2)、力能改变物体的。

3、力的作用是的。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4、力的测量。

(1)、力的单位:。

(2)、力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来测力。

5、力的三要素:、、。

6、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的力叫重力,也叫物重;重力的符号:;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

1、重力的单位是。

重力的施力者是。

2、重力的方向是。

3、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

(2)、重力/质量=9.8N/kg,即G/m=g或。

G:重力,单位是牛(N);m:质量,单位是千克(kg);g表示9.8牛顿/千克,g表示。

10、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方法得到的。

11、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七年级科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下册重要知识点七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学生们需要学习并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七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汇总:物理知识点(一) 运动学1. 运动的概念和分类2.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3. 运动的图示法: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4. 运动的公式:v=Δx/Δt,a=Δv/Δt,v²-v₀²=2aΔx(二) 力学1. 力的概念和分类:接触力、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三) 能量1.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动能、势能、热能、电能2. 能量转化:机械能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化学知识点(一) 物质与化学反应1. 物质的概念和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化学反应的特点:新物质的产生、能量的释放、化学键的重新组合3.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化学式、平衡条件(二) 常见化学反应1. 酸碱反应:中和反应的概念、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判断、常见酸、碱的性质2. 钙和水的反应: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用酸反应软水3. 金属的反应性:常见金属的性质,金属与卤素的反应4. 聚合物的制备:聚乙烯的制备、聚苯乙烯的制备(三) 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浓度、温度、表面积、催化剂2. 反应动力学: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定律、反应机理生物知识点(一) 生命的基础1. 细胞的组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细胞器的功能2.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和特点3. 生命体的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二) 生物进化1. 进化的概念和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形态、DNA 序列2. 生物的分类:生物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三)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 生长的概念和规律:身体重量的增加、体形和功能的发育、发育阶段和时期2. 繁殖的分类和方法: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区别,分裂、芽生、萌芽、生成等方法。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导读:本文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基本感觉,分别由感觉器官眼、耳朵、鼻、舌、皮肤感受。

2、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触觉:触觉感受器、痛觉:(痛觉感受器,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皮肤不能准确的感受温度,它只能感受吸热和放热的速度。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测试温度),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盲人阅读盲文)。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因为味觉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味道酸甜苦咸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后的综合感觉。

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

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7、进行探究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传播的速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科学》第二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1、感觉世界①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②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⑦嗅觉的特点:(4点)①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②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③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

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

(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

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

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④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

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复习提纲第十二章宇宙与空间探索1.太阳系的组成:●一颗恒星: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的卫星:月球2.天文单位: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个天文单位(AU)=1.5×108km 光年:距离单位;1光年=9.46×1012km=6.32×104AU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运动状态。

4.磁力和重力可以在一段距离外产生作用。

5.利用滚轴或轮子可以减小摩擦力;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跟它运动方向上的截面积有关。

应用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阻力不相同。

6.重力:地(星)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的;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约为9.8N。

单位:牛顿(N)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质量不会改变,重力会改变。

7.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火箭、喷气式飞机的原理)9.火箭设计成流线型的原因:减少火箭升空时空气对它的阻力第十三章地球、矿物和材料1.地球的圈层结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2.岩石可分为岩浆岩(花岗岩坚硬)、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大理石)3.土壤的成分(怎样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水分、矿物质、有机质4.土地荒漠化5.矿物●分类: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组成:化合物、单质(金矿)6.金属的提炼●单质:冲淘法●化合物:提炼法(铁的还原)反应前氧化铁——红色反应后铁——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要点: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实验结束先冷却再断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装置最后没反应的一氧化碳应点燃反应方程式:7.金属的特性:①具有光泽②延展性强③导热性好④具有导电性8.合金的特性:①熔点低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成分金属的熔点②硬度高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成分金属的硬度9.石油的分馏:根据组成成分的沸点..不同石油加工产品: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脑油、沥青10.塑料的特性:①轻巧牢固②容易生产、容易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③具有抗酸、碱腐蚀的能力④不导电、不易传热11.废弃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十四章海洋与海洋开发1.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2.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等3.探索海底世界面临的困难:黑暗、缺氧、寒冷、高压等4.海洋资源包括:(举例、连线)海水资源——食盐的提取、海水淡化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海洋能源——潮汐能、波浪能等海底石油资源——海底天然气、石油深海矿产资源——锰结核滨海旅游资源——滨海沙滩海洋空间资源——建立航海线、铺设海底电缆、填海造陆、建造巨型海轮、兴建人工岛5.海洋污染(分析来源、危害)6.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自然原因)/溢油、赤潮(人为原因)第十五章人与自然地协调发展1.人口的过度增长带来的问题:粮食短缺、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经济发展受阻、就业困难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种类多、总量大;空间分布不协调、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珍惜节约3.环境是人类进行生活和生产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4.生态系统(概念、判断)5.食物链(书写方法,注意箭头的方向/起点必须是植物)6.生态系统中,植物量的变化往往受气候的影响,动物量地变化往往受植物的影响7.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与环境一定要协调发展。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以下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的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1. 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 生物的组成与结构
-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 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物质的分子构造
-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物质的组成与分子构造
- 物质的状态与变化
-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3. 光
- 光的传播与反射
- 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间的关系
- 光的折射与折射率
- 光的色散与彩虹的产生
4. 声
- 声的产生与传播
- 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 声的反射与回声的产生
- 声的频率与音高的关系
5. 电
- 电流与电路
- 导体与绝缘体
- 电阻与电阻率
- 串联与并联电路
6. 力与机械
- 力的概念与分类
- 物体的平衡与力的平衡条件 - 物体的受力分析
- 机械的运动与力的作用
7. 热学
- 热与温度
- 热的传播与方式
- 温度计与温度的测量
- 热量的传递与计算
8. 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
-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 地球的经纬度与标准时间
-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的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根据个人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请注意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同时进行题目训练和实验操作。

科学七下全册知识点

科学七下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知识要点汇总1.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手背最敏感)]、触觉[触觉感受器,(指尖最敏感)]、痛觉(痛觉感受器)。

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2.皮肤感觉的形成:低温、高温、触压、损伤等刺激→冷觉、热觉、触觉、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3.嗅觉的形成:气味→鼻腔→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末梢、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4.味觉的形成:食物→味觉感受器(味觉神经末梢、味细胞、味蕾)→味神经→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味觉)。

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5.听觉的形成: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放大)→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鼓膜、听小骨受损引起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引起神经性耳聋。

6.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的光线→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7.“时间长了,腥臭味或香味就闻不出了。

”这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表现了嗅觉的适应性。

8.四大基本味道:酸(舌两侧靠中间最敏感)、甜(舌尖最敏感)、苦(舌根最敏感)、咸(舌两侧靠前最敏感)。

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9.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

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10.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

(可用于测距离)1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速度不同。

同一温度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越快。

15℃时,空气中声速是340米/秒。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第1.2.3章)板块一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

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本质上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第2节:走向成熟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第一章1.(1.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

在输卵管中结合;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尿道。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

能钻入卵细胞的精子只有一个。

有生殖能力的女性每28至30天才有一个卵细胞产生。

2.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内进行,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中的卵黄。

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氧气、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交换,主要依靠胎盘交换。

胚胎在母体内需孕育九个月(38周);婴儿最好的食品是母乳。

婴儿娩出后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剪断脐带的疤痕就是肚脐。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大哭使肺获得空气启动呼吸系统。

(1.2)人的一生分为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人生快速成长的时期是婴幼儿期和青春期。

青春期男孩比女孩晚2年。

3.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主要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青春期特点:①出现第二性征②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③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性激素使第二性征得以维持。

4.(1.3)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5.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蛾、碟(家蚕的发育经历蛹期)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臭虫(无蛹期)。

6.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动物以有性生殖为主。

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许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浙教版新)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新的生命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卵细胞结合胞产生。

3、卵细胞是人中体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营养供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子细胞于属性(殖)细生,其细胞核内胞携都带遗传物质着。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发的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纲本文将按照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学习次序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一、生活中的化学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介绍物质分类的方法,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硬度、透明度等。

2. 溶液和纯净水介绍溶液的概念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纯净水的制备和应用。

3. 消失的物质介绍物质的消失现象,并说明可能的原因,引导同学们探究消失的物质究竟去了哪里。

二、地球与环境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自转、公转、倾斜等运动。

2. 垃圾分类与环保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环保知识,引导同学们形成环保意识。

3. 大气层和气象介绍地球大气层的构成和作用,以及气象知识,如天气预报、气压等。

三、生态环境1. 生态系统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 省资源与节能介绍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节能的方法和意义。

3. 生态保护与植物介绍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方法,以及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四、物体的运动1. 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介绍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力介绍力的概念和计量方法,以及力的作用和效果。

3. 简单机械介绍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和其作用原理。

五、人类生命和健康1. 生殖系统介绍人类生殖系统的构造和作用,以及性教育的重要性。

2. 营养与健康介绍健康饮食的知识,以及饮食和健康的关系。

3. 生命历程介绍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如婴幼儿期、青少年期等,并说明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健康问题。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纲,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对科学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速度与加速度
- 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 加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第二章:物质的存在形态与转化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 固体的性质和特点
- 液体的性质和特点
- 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章:昆虫的生活与繁殖
- 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 昆虫的生活性
- 昆虫的繁殖方式
第四章:声与光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性质和特点
- 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折射和色散
第五章: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概念和单位
- 键合能与位能的区别
- 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地球运动与太阳能-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倾斜和四季变化
- 太阳能的利用和重要性
- 太阳能发电原理和方式
第七章: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 生物的生长过程
- 生物的发育过程
第八章:环境与资源保护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 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第九章:力与压力
- 力的概念和单位
- 力的效果和作用规律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压力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第十章:细胞结构与功能
-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细胞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 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运动
- 细胞的分化和分工。

七年级下册科学重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科学重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科学重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七年级下册科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进行复。

以下为重点内容的概述:
1. 生命的奇妙世界
- 生命活动的特征:呼吸、运动、感应、营养、繁殖等。

- 细胞理论: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其他相关概念: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态系统等。

2. 物质的三态和分子运动
-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其特点和转化过程。

- 物质的分子运动: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状态。

3. 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概念与计算。

- 机械功和功率的概念。

- 水的沸腾和凝固的过程。

4. 运动和力
- 运动的描述和判断:位置、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 力的性质和效果:力的种类、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大小和
方向的测量。

- 弹簧的弹力和物体的重力。

-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5. 光的传播和反射
- 光的传播和速度。

- 光的反射:平面镜反射规律。

- 主客体距离关系。

以上仅为七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同学们还需结合
教材进行更系统的研究和复。

祝同学们科学研究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一、
1、声音是由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传播声音。

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2、声音在150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人的听觉范围是:----- 。

超声波:频率大于的声波;次声波:频率小于的
声波。

4、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 千米/时。

5、光的反射定律: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分居两侧);等于(两角相等)。

6、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7、漫反射与镜面反射是否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他们的连线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左右。

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9、实象和虚象的区别:实象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受;虚象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接受。

10、凸面镜对光线有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

1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对光线有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12
13、近视眼矫正时要配戴镜;远视眼矫正时要配戴镜:
14、做图:
二、
1
、速度的计算公式:。

单位:
、。

1 米/秒 = 千米/时。

速度是
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改变物体的;(2)、力能改变物体的。

3、力的作用是的。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4、力的测量。

(1)、力的单位:。

(2)、力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来测力。

5、力的三要素:、、。

6、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的力叫重力,也叫物重;重力的符号:;
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

1、重力的单位是。

重力的施力者是。

2、重力的方向是。

3、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

(2)、重力/质量=9.8N/kg,即G/m=g或。

G:重力,单位是牛(N);m:质量,单位是千克(kg);g表示9.8牛顿/千克,
g表示。

10、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方法得到的。

11、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12、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并,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13、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关键是看这两个力是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三、
1、人体的性细胞是、,是人体最大的细胞。

2、男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3、女性生殖系统中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能产生卵,是主要的生殖器官。

4、精子和卵形成,新生命就是从发育来的。

5、受精卵在形成,在开始分裂,一边分裂一边向下移动,到生长发育。

6、胚胎与母体通过相联系,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胚胎在母体中孕育个月。

7、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男孩出现;女孩出现。

人的快速生长阶段是和。

死亡的主要标志是。

8、1、菜豆的种子结构:2、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子种子
3、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和适宜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4、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发育成,胚芽逐渐长成,新植物体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成的,是新植物体的雏形.
5、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包括、、雌蕊包括、
、(内有胚珠)。

9、花的发育。

子房壁--------------------
子房 ---果实
胚珠
四、
1、地球绕自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旋转。

2、地球的自转形成现象。

3、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4
5、北半球昼长夜短是从到。

北半球昼短夜长是从到。

6、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公转周期是。

7、标出温度带和各线的纬度。

8、地球的结构由内到外是、、。

9、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有、、。

10、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和。

11、魏格纳创立了。

人们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全球构造理论。

12、把岩石圈分为大板块。

板块的碰撞形成,板块的张裂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