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王崮的传说

合集下载

天上王城

天上王城

龙源期刊网
天上王城
作者:张巍方
来源:《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4年第04期
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到天上王城游玩。

天上王城在我老家山东省沂水县城西北40千米的泉庄镇,这里海拔577.2米,崮(gù)
顶很开阔,能住几千人。

传说春秋时期,有个纪王在这里居住过。

原来叫纪王崮,现在叫天上王城了。

景区就是在纪王崮的基础上建成的。

我们来到山下,天下雨了,我们举着伞来到山顶。

首先看到了纪王骑马打仗的情景剧。

几十个士兵都穿着铠甲,你追我赶,舞枪弄刀,配上录好的音响,好像回到了古战场。

这里有60多处景点。

其中有个景点叫地下冰宫,传说是纪国的藏兵洞。

我们都穿着羽绒服进去,别看现在春意盎然,但是里面温度只有零下十几度。

冰宫有几十间房子那么大,四周有精美绝伦的冰雕,还有两条100多米长的滑冰道,坐在滑板上,轻轻一推,我们就嗖地滑了出去。

出了冰宫,来到百鸟园,我看见了孔雀、鹦鹉、黄鹂……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鸟。

看到有游客进来,小鸟们欢快地唱着歌欢迎我们。

天上王城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欢迎你来天上王城做客。

指导老师/刘春艳
发稿/庄眉舒。

王城之战,崖壁之巅的沙场点兵

王城之战,崖壁之巅的沙场点兵

/专题志Special036/ TOURISM WORLD 崖壁之巅的沙场点兵王城之战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037TOURISM WORLD / 春秋战国时期,风雷激荡,江山易主,诸侯争霸。

史载:庄公四年,纪侯不堪黎民罹受战火纷扰,率领臣民南下,在其途中发现此崮,纪王见此崮崖壁险峻,易守难攻,兼有可耕之田,可饮之水,遂在此建其第二都城,后世传为纪王崮。

晨登纪崮烟霞新,远望群崮共一衾。

走进天上王城可饱览群崮争辉的地质奇景,立于崮顶极目远眺,60余崮形态各异,竞相争雄,崮、山、坪、岭、石、树、路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可谓是山连山,崮连崮,坪连坪,岭连岭,构成了一幅幅沂蒙山崮的绝美风景画。

来到这里,你可以顺着山路登上宽广的崮顶,俯瞰群山风光,在崮顶上你可行走于石头院落民居间、古城墙上,或是观看场面宏大的古装马战表演,还能参观春秋墓遗址或是去地下冰宫看冰雕。

“崮”又称“方山”,是一种山体四壁陡峭但顶部平坦的特殊地貌,在沂蒙山区分布很多。

天上王城所在的纪王崮海拔577米,景区内的主要景点都建于崮顶,可以坐索道上山。

如果步行,大约需半个多小时,途中可经过险峻的天梯以及建于崖壁的古栈道。

登上崮顶可远眺连绵不绝的沂蒙山崮群风光,你还可以站上玻璃地面的空中观景台,山下美景可尽收眼底。

相传纪王崮曾是西周时期纪国的王城所在地,如今崮顶的纪王宫即是复建的王城建筑,一楼是仿当年纪王生活的复原场景,在二楼可看到有关纪王历史文化的展厅和纪王崮沙盘复原图。

传说当年纪王携带家眷来到天上王城,日夜望着北方的故乡,感慨万千,想起失国的痛苦,纪王及其大臣们决定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于是在崮上辟马场,招兵买马,日夜操带士兵。

当时古代兵营里操练士兵的方式主要有御(驾车)、摔跤、走狗、跑马。

听说当时崮上六六三十六匹马可以齐驾并驱,颇为壮观。

除马战表演外,天上王城每天开城都会有纪王迎宾表演,可以欣赏到纪王骑马巡城的浩荡场面。

神游纪王崮、探秘古春秋

神游纪王崮、探秘古春秋

神游纪王崮、探秘故春秋春秋,那段显赫的历史;曾经在2700多年的历史舞台上狼烟漫漫。

纪王崮,这个被人传话的神奇地方,在2700多年以后的今天,重现了她最为真实的一面。

所谓“崮”,指的是四面陡峭、上端较平的山。

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 或叫做“方山”。

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

崮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之中,集中在沂蒙山区的蒙阴、沂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有名有号的崮不下百座,组成了壮美的沂蒙崮群,其数量之多、地域之集中、形态之壮美,为世界罕见。

沂蒙“七十二崮”,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崮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结束于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

它们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漫长年代的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

纪王崮,位于临沂市沂水县泉庄镇西北4公里处,以“秀、奇、美”享誉齐鲁。

崮呈南北走向,海拔577.2米,山势陡峭、崮顶平坦,崮顶面积近4平方公里,“可容万人”,是沂蒙山七十二崮中崮顶面积最大、唯一有人居住的崮,有“七十二崮之首”、“天下第一崮”的美誉。

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道光七年(1827年)的《沂水县志》均记载纪王崮为“纪侯去国居此”。

纪王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有6个与山下相通的门:南门朝阳门、北门塔子门、西门坷垃门、东门凳子门、西北门走马门和东南门雁愁门。

6门之中惟有南门朝阳门可以自由攀走,其他山门险峻无比,上下攀爬难于登天。

崮顶的纪王城,有巨石垒成的城墙,环绕四周。

这些巨石由人工切割而成,小的有数百公斤,大的有五六吨重,让人叹为观止。

城内有旗杆窝、金銮殿、纪王墓、妃子墓、擂鼓台、胭粉泉、上马石等十几处遗迹。

还出土过古钱币、箭头及青铜、陶制器皿等大量珍贵文物,经专家初步认定,最早遗存不晚于春秋时期。

对沂水纪王崮春秋墓主的讨论 2

对沂水纪王崮春秋墓主的讨论 2

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主是纪侯夫人伯姬李沣(一)据《齐鲁晚报》4月23日报导,对沂水纪王崮春秋墓主,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先生和省博物馆研究员、古文字学家王恩田先生,都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及以往的考古经验,发表了重要的意见。

张学海先生根据纪王崮顶春秋墓与1975年沂水县刘家店子春秋墓的规制、陪葬品、人殉等有共同之处,断定该墓主的身份为莒国国君。

王恩田先生根据墓葬出土青铜器铭文,断定墓主名叫中叚(通遐)氏,但中叚氏是哪个时代、哪个国族的人,没有明示。

据此,我认为沂水纪王崮顶春秋墓主到底是何方人士,还是个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

由于张学海先生的判断、意见,非常肯定,本文就张先生的意见做一些分析和讨论,以求教于张先生。

本人对考古学一窍不通,只因写过《探寻寿光古国》一书,对东夷古国历史略知一二,但对考古学问题所言,纯粹是门外之见。

张学海先生根据墓主随葬了鼎、鬲、敦青铜器,马车四辆(可能原有十辆)及成组的乐器,并将古墓修到了崮顶,判定墓主不是“一般的城邑或地位低的统治者”,因此是诸侯国君,而且是“莒国国君”。

判定该墓主为诸侯级的君主,这是正确的,但这位墓主一定是莒国国君,似乎还缺乏直接的、过硬的根据。

该报导称:“既然是莒国国君,为什么不葬在莒国国都,即现在莒县县城一带?”张学海说:“以往考古发现中,莒国国君的墓葬多是如此。

譬如沂水县西南部院东头春秋莒国墓距离国都约40公里,莒南县大店春秋古墓约40公里。

此次发现的崮顶春秋墓,距离莒国国都的直线距离为50公里左右,可见莒国国君墓离都城都比较远。

因此,不能说隔得远就不是莒国国君的墓。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一,断定墓主的主要考古和历史根据是什么?刘家店子墓出土一铜戈,上有铭文“莒公”二字;莒南大店墓出土“莒叔仲子平钟”,从而断定这两墓墓主为莒国国君墓。

但纪王崮顶墓的铜器铭文为“中叚氏”,因此根据出土物的铭文现在还无法判定该墓就是莒国国君墓。

正因为如此,张先生主要是根据墓制和随葬品做的判断。

山东沂水博物馆上手观摩纪王崮春秋大墓出土玉器(下)

山东沂水博物馆上手观摩纪王崮春秋大墓出土玉器(下)
纪王崮考古发掘队领队郝导华表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这个记载来看,它比较符合诸侯级别的墓葬。
主墓室出土玉器
经过考古人员用竹签和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一段环状的玉器露出土面,呈现出类似油脂的光泽,细看表面有晰的双钩线纹饰,十分漂亮。专家介绍,此玉器应为玉环或者玉璧。主墓室出土玉器,证实了专家此前的猜测。
此前,在北边箱内,出土一件十几厘米长的玉戈,记者通过相机拉近观看,同样为双钩线纹饰,玉质上好,造型和纹饰均十分漂亮。另外还出土一截兵器的玉饰。
纪王崮春秋墓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穴中,是一种全新的埋葬类型。纪王崮两座春秋墓葬及车马坑的发掘对揭开纪王崮历史传说的神秘面纱,对研究该地区历史和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墓葬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
临沂市考古队队员李建推断当时因为纪国是被齐国攻打,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国都,就相当于躲避战乱到这里,他们可能到这里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别的地方选择了,只能埋葬在这里。
考古中队员在这里,已经发掘出了一百多件随葬品,在南北边箱各出土了乐器,也有水器、酒器、礼器,其中有铜錞于等乐器,但最重要的还是其中发现了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7个鼎。
临沂市考古队队员李建推断当时因为纪国是被齐国攻打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国都就相当于躲避战乱到这里他们可能到这里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别的地方选择了只能埋葬在这里
山东沂水博物馆上手观摩纪王崮春秋大墓出土玉器(下)
据《沂水县志》记载:'纪王崮,巅平阔,可容万人,相传纪侯去国居此。'(清康熙十一年)。'纪王崮,相传为纪子大夫其国居此,故名'。(道光七年)
纪王崮春秋墓,是山东省考古人员发掘的第三处春秋大墓,位于“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纪王崮的最高处,堪称高山之巅。纪王崮春秋墓没有被盗掘过,保存基本完好,而且陪葬品也基本保存下来了,其数量之多在山东省非常少见

游纪王崮作文

游纪王崮作文

游纪王崮作文早就听闻纪王崮的大名,一直心心念念想去一探究竟。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踏上了前往纪王崮的旅程。

纪王崮位于山东省沂水县泉庄镇,据说是春秋时期纪国亡国后,纪王率领残部退守此地所建。

这地方四周陡峭,顶部平坦开阔,易守难攻,还真是个避难的好地方。

一路上,我满脑子都在想象纪王崮的模样,心里那个期待哟!当车子渐渐靠近纪王崮,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帽子扣在大地上,雄伟壮观得很。

到了山脚下,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登山。

一开始的路还算平坦,我走得轻松自在,还时不时欣赏一下路边的野花野草。

可没一会儿,山路就变得陡峭起来,我不得不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往上爬。

这时候,我发现旁边有一棵歪脖子树,树枝上系着许多红布条,看样子是有人来祈福系上的。

我心想,这树也算是承载了不少人的美好愿望啊!再往上爬,石头越来越多,有的石头大得吓人,感觉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两块大石头中间的缝隙挤过去。

哎呀,那感觉就像是在跟石头捉迷藏!爬着爬着,我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后背。

正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鸟鸣声。

我抬头一看,只见几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跳跃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它们好像在嘲笑我:“瞧你这狼狈样,还不如我们飞得轻松呢!”哼,我才不服气呢,继续咬着牙往上爬。

终于,我爬到了山顶。

哇!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

大片大片的草地绿油油的,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

草地上还有一群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那画面简直太美了。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兴奋地在山顶跑来跑去,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古老的山寨,据说这就是纪王当年居住的地方。

山寨的城墙虽然已经破旧,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气势。

我走进山寨,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想象着纪王在这里指挥作战,士兵们在这里奋勇杀敌,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在山寨里转了一圈,我发现了一口古井。

井口不大,里面的水却清澈见底。

我趴在井口,往里面看了看,井水倒映着我的脸,我忍不住对着井水做了个鬼脸。

墓之谜(六)山东沂蒙山春秋大墓,是纪侯还是“芈”姓夫人?

墓之谜(六)山东沂蒙山春秋大墓,是纪侯还是“芈”姓夫人?

墓之谜(六)山东沂蒙山春秋大墓,是纪侯还是“芈”姓夫人?坐标: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地点:沂蒙山纪王崮时间:2012年4月墓主:未定结论:春秋时期王侯墓,没有被盗,出土陪葬丰厚,缺少关键族属关系,尸骨已粉化,甚至不能确认性别。

崮是地理地貌的一种,顶部开阔平坦,山体陡峭如刀削,由坚硬的石灰岩构成,山根向四周缓缓延伸,远处望去酷似一座城堡。

崮是山东沂蒙山地区特有的景观,称为岱崮地貌,2019年被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有些山崮顶上有水源,有平整可耕作的土地,可建房屋,可驻兵,地形上易守难攻。

将小牛犊抱上崮顶,长大后耕田,如枣庄附近的抱犊崮。

著名的还有孟良崮,1947年华东野战军27万军队在此地击败国民党45万军队而闻名。

狮子岩斯里兰卡狮子岩是一块大岩石,但有异曲同工之妙。

沂蒙山沂水县内有一座山崮,称为纪王崮。

呈南北走向,海拔577米,崮顶面积近4平方公里,可容万人,也是沂蒙山七十二崮中面积最大、唯一有人居住的山崮。

纪王崮既然叫纪王崮,肯定和王侯将相有关喽!清康熙十一年:“纪王崮,巅平阔,可容万人,相传纪侯去国居此。

”公元前690年齐国侵略纪国,纪王逃离国都,率残兵在山崮上筑城造屋,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功能完备的王都,做起了“山大王”,纪王崮因此得名。

道光七年:“纪王崮,相传为纪子大夫其国居此,故名。

”由此推断,纪王崮应为春秋时纪国亡国之君曾经占据的地方,但另有一说则为东周亡国太子所居之地。

相传公元前256年,周国被秦国所灭。

周赧王姬延率领残兵败将不足百人一路北逃,来到当时叫做西大崮的纪王崮。

借纪王崮地质险要以防御敌人。

他在纪王崮上盘踞26年,修建金銮殿,但最终因与敌人力量悬殊而郁郁而终,故称姬王崮。

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纪王崮已经是风景区了,工人们在修蓄水池时发现了一些青铜器残片。

考古人员通过残片分析青铜器型应该很大,属于春秋时期的产物。

通过对土层的初级勘探,排除祭祀坑的可能。

不是祭祀坑难道是墓葬?之前从未听说在这类地貌修墓的,这不符合葬俗。

【新见古玉】沂水纪王崮春秋大墓出土玉器赏鉴

【新见古玉】沂水纪王崮春秋大墓出土玉器赏鉴

【新见古玉】沂水纪王崮春秋大墓出土玉器赏鉴“纪王崮”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城西北约40公里处,隶属泉庄镇。

其东北距沂河约6公里,东南距跋山水库约15公里。

纪王崮海拔高度为577.2米,崮顶面积约0.45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山崮地貌。

此处为沂蒙七十二崮中唯一常年有人居住者,因此被誉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现整个纪王崮已开发为旅游景区。

2012年元月初,景区管理委员会在崮顶修建水上娱乐项目时,意外发现了部分青铜器及其残片。

后经考察,确认为一座古墓葬。

2012年2-7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编号为纪王崮一号墓)及车马坑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坑之中,其南部为墓室,北部为车马坑。

墓室中部为椁室,由外椁和内椁构成。

内椁南、北各有一个器物箱,在内椁和边箱之间及棺室西侧分布着三个殉人。

棺室内墓主人的周围铺有朱砂,亦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玉器、玛瑙珠、绿松石珠等。

南器物箱内放置有青铜礼器、陶器、漆器;北器物箱内有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骨器及少量玉器。

车马坑内残存马车四辆。

发掘者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青铜器、陶器特征,认为该墓年代为春秋晚期。

墓葬的结构和七鼎的配置则显示:墓主人身份显赫,可能是诸侯或其夫人。

棺室南器物箱北器物箱车马坑纪王崮一号墓出土玉器较多,皆出自墓主人周围及北器物箱内。

玉器出土现场该墓玉器时代比较复杂,有一些早期遗物,包括两件商代玉戈、一件商代晚期玉鱼、一件西周晚期玉人、一件春秋早中期玉牌饰。

玉戈(商代)玉鱼(商代晚期)玉人(西周晚期)玉牌饰(春秋早中期)墓中自然还出土了更多春秋晚期风格突出的玉器,从已发表的材料看,主要有玉琮、玉璜、玉玦、镂雕龙首玉戈、玉觽、玉虎、兽形玉饰、鸟首鱼尾形玉饰、兽面纹玉牌饰、牛首形玉牌饰、玉牌饰、柱形玉饰等,此外还有一件有钻磨痕迹的环形玉料。

其中镂雕龙首玉戈、鸟首鱼尾形玉饰、柱形玉饰等为春秋玉器中首次发现。

这批玉器表面大多琢有布局繁密、规律的双钩阴线龙首纹,此为春秋晚期玉器的重要特征。

山东沂水县纪王崮春秋墓

山东沂水县纪王崮春秋墓

作者: [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临沂市文物考古队;[3]沂水县博物馆
作者机构: 郝导华[1,2,3];许姗[1,2,3];张子晓[1,2,3];尹纪亮[1,2,3];厉建梅[1,2,3]
出版物刊名: 考古
页码: 33-4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7期
主题词: 山东 沂水 纪王崮 墓葬 东周
摘要:纪王崮春秋时期墓葬位于山东省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隶属泉庄镇。

其东北距沂河约6公里,东南距跋山水库约15公里。

此区属于沂蒙地区的山崮地貌,特点是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峭壁如削,再向下坡度由陡至缓。

纪王崮最高点海拔577.2米,顶部面积约0.45平方公里,是沂蒙七t二崮中唯一常年有人居住者,。

山东纪王崮顶有座大墓,专家发掘后遗憾地说:墓主彻底成谜

山东纪王崮顶有座大墓,专家发掘后遗憾地说:墓主彻底成谜

在山东的沂蒙山,有个地方叫做纪王崮,考古专家们曾在此发现过一处春秋大墓,同时也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可是直到现在,墓主人的身份之谜还依然让专家们困惑不已。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也许很多读者就心存疑惑了,既然都出土了这么多文物,怎么会不知道墓主人的身份呢?今天小编就来回答这一问题,并揭秘纪王崮大墓背后的故事。

2012年初,当地村民正在纪王崮修蓄水池,村民们意外的挖出了几件精美的青铜器,这件挖出宝贝的事儿不胫而走,并很快传到了当地博物馆专家的耳朵里。

专家们来到纪王崮,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最后确定,村民们挖出青铜器的地方,正是一处春秋时期的墓葬,他们为了保护文物,便在第一时间内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专家们经过几天的清理,首先挖通了墓道,露出了两扇墓门,专家启开了两扇阻路的石门,接下来,就小心翼翼地进入到了黑漆漆的墓室之中,专家们借着手电的光亮,很快就发现墓室中有不少的随葬品。

专家们手握探铲,就对墓葬中的文物展开了清理,当时,一共出土了几十件青铜礼器如鼎、鬲、敦等,以及一些玉器和金器。

该墓葬规模大,等级高,墓主人的身份绝非一般。

那问题来了,墓主人会是谁呢?这时,专家将目光都落在墓室中间的棺床上,这上面,就放着墓主人的朱红色的棺椁。

在诸多文物中,专家们都没有找到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东西,因此就将心中“宝”,都押在了打开棺椁的工作中,可是让专家们意想不到的是,确定墓主身份这件事,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考古专家们用撬棍打开棺椁后,发现棺内竟然有大量的朱砂,因为古人一般都会将朱砂涂在尸体上,以达到防腐的目的,但其实效果却正好相反,朱砂遇湿变潮,还会加速尸体的腐蚀,比如棺内墓主人的遗骸,就被朱砂腐蚀的什么都没有了。

棺椁内没有东西可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因此专家就只能在墓室中继续清理,看看有没有其他带有文字的随葬品。

也许是墓主人在和专家开玩笑,虽然出土的两个青铜盆上有铭文,但是铭文却被人有意给刮掉了,专家们不由得心生疑问:为什么有人要故意刮掉铭文呢?难道在掩盖什么秘密吗?经过一番深入的研究,专家们发现原来这就是当时的一种“风俗”,墓主在战争中,一旦获得的敌方的青铜器,就会被刮掉铭文,将其据为己有,这也说明墓主人曾在战争中取得过胜利,因此专家们对墓主人的身份也就更加的好奇了。

天上王城游记

天上王城游记

天上王城游记:纪王去哪儿了?2012年,一则在纪王崮发现春秋大墓的消息让沂水这个小小的县城登上了央视新闻,作为土生土长的沂水人,本应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我,却因为忙着在店里“搬砖”而错过了现场窥探的机会。

所以我就把机会寄托在了年初一这天,可惜后来的种种原因,直到2019的年初一,我们才有幸踏上了去往天上王城景区的路。

一路上,追寻着史书上只言片语的记载,我在琢磨: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炎帝生于上古时代一个叫做“姜水”的地方,因以水命姓为姜,炎帝后裔姜子牙因辅佐文王建立周朝被封在齐,而我们要去造访的这位纪国末代国君也是姓姜,谥号纪哀候,姓名为姜叔姬(以下简称纪王),应为始祖炎帝的后裔之一,他的后人为纪念曾经的故国便以纪为姓。

纪国本是商朝东方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向西与强大的齐国相邻,在《左传》中曾有“纪人伐夷”的记载,后齐哀公在季炀公向周天子进谗后被扔到鼎里煮杀了,齐纪自此结下了冤仇,忍辱负重过了九世之后,齐国终于在齐襄公那一代再次强大了起来,并且派军队占领纪国三邑土地,在纪国战败之后,纪国国内存在着两派势力,一方是以纪季为首的主和派,另一方是以纪王为主的主战派,纪王的妻子伯姬去世后,情况对纪国愈加不利,纪王的弟弟纪季因此以酅地投降齐国,做了齐国的附庸,而纪哀候不愿受辱,又怕被齐国迫害,就悄悄把国都和剩余国土交给弟弟纪季后,带领着部分的文臣武将及子民离开了纪国,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纪候大去其国”事件。

在后来的清代《沂水县志》记载纪王崮为“纪候去国据此”,由此,纪王崮的来龙去脉便已基本理清:离开纪国后,首先想到的是与之世代交好的鲁国,而且他的两位王后都是鲁国人,纪王几经周折经过几百里地的长途跋涉后,在王后“娘家”协助下来到了今天的纪王崮(当时应为鲁国边疆地区)。

而齐国收服纪国之初,贤能的齐襄公施行的是怀柔政策,为了安抚和便于统治原来属于纪国的国土,就命人按照纪国习俗和礼仪厚葬了纪王的妻子伯姬,对于不肯降服的纪哀候也没有赶尽杀绝,他采取的是穷寇莫追的策略,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任由纪王离开了他的领地。

72崮的传说

72崮的传说

纵观沂蒙七十二崮的传说,大都是人们根据崮的形状或名称展开丰富的联想而形成的,它往往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剔除其糟粕的东西,它也深刻地启迪人们如何去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鼓舞人们扶正祛邪,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的生活。

可以说,每一座崮的传说,都充满了人生哲理,在民间流传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千年古训,在无儿崮的传说中就有所揭示。

相传古时有纪王父子,曾各占纪王崮、锣鼓山为王,由于纪王纪召平时纵容娇惯儿子纪由,纪由慌报军情最终被敌围战死,纪召得信火速解围至无儿崮时,听说其子已死,便嚎啕大哭无儿了,故以此得名无儿崮。

透明崮的传说是山前山后王赵两家许下诺言定下儿女亲家,但后来因家境变化,王家背信弃义,故意刁难赵家,让其三天之内开出通山之洞,二郎仙得知后见义勇为,一扁担捅出洞来,成人之美,它不但揭示了诚信为本的人生哲理,而且宣扬了见义勇为、有难必帮的社会风尚。

再如,旋崮顶、罗崮山、纪王崮的传说,通过何姑、罗姑、王古等鲜活人物的言行揭示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及舍身取义的思想,罗崮山的传说还通过主人公罗姑和番法的对比,反映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和人心无足蛇吞象的真谛。

狮子崮的传说富含临危不惧、除恶扬善的哲理,珠琏崮的传说则反映了朱莲和刘文这一对青年男女忠贞的爱情故事。

这些传说,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心愿,健康向上,历代流传,经久不衰。

在怪诞离奇、多姿多彩的沂蒙崮传说中,除包括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外,还有许多名人轶事和历史典故等人文传说,其中有的还见诸于经传和方志,并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使沂蒙崮更加神奇,富有灵气,大放异彩。

晏婴崮,相传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曾经率领军队,在这里安营扎寨。

崮下边至今有个村子,名字就叫晏婴店子。

孟良崮,相传北宋时期,抗辽大将孟良在这里竖起除暴安良的大旗,操练兵马,崮上至今犹存拴马石、跑马梁等遗迹,传说是孟良常拴战马和练马的地方。

追寻悬崖上的神秘古国:探访天上王城春秋古墓

追寻悬崖上的神秘古国:探访天上王城春秋古墓

追寻悬崖上的神秘古国:探访天上王城春秋古墓刘淑霞;无【摘要】2012年4月16日上午,山东省文物局宣布,沂水县纪王崮天山王城景区内,纪王崮的崮顶发现了春秋时期国君级别的一个墓葬。

这座属春秋时期的古墓,距今已有2600多年,从形制、规格和已出土的文物来分析,应该是一座国君级别的墓葬。

墓主究竟是谁?墓内有何宝物?带着疑问,记者探秘天上王城。

【期刊名称】《旅游世界》【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6页(P136-141)【关键词】春秋时期;古墓;文物局;山东省;沂水县;墓葬;国君;形制【作者】刘淑霞;无【作者单位】《旅游世界》编辑部;天山王城风景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252012年4月16日上午,山东省文物局宣布,在沂水县纪王崮天上王城景区内,纪王崮的崮顶发现了春秋时期国君级别的一个墓葬。

这座属春秋时期的古墓,距今已有2600多年,从形制、规格和已出土的文物来分析,应该是一座国君级别的墓葬。

墓主究竟是谁?墓内有何宝物?带着疑问,记者探秘天上王城。

悬崖上的神秘古国千年来静静矗立于此摄影/董孟乾崮顶风光摄影/杨承德深山藏古墓,天上建王城天上王城,地处山东省沂水县泉庄乡,是依托沂蒙山世界罕见的山崮地貌群,以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的纪王崮为中心,以商周时期纪国迁都至此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整合建成的4A级景区,据说,天上王城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传说及史料记载而取的。

然而,最近,天上王城景区发掘出的这一座春秋古墓,规格级别以及埋葬地点之高为史所罕见。

尽管目前依旧谜团重重,但是似乎逐渐开始让这一根据传说而取名的景区,展现出符合史实的一面。

真不知这是历史美丽的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天定的神秘。

纪王崮,海拔577.2米、南北长数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沂蒙七十二崮”中唯一有人居住过的崮,因此被誉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所谓崮,是恰似带着一顶“平顶帽”的山。

其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

春秋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纪国,后世为祭奠其国以纪为姓

春秋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纪国,后世为祭奠其国以纪为姓

春秋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纪国,后世为祭奠其国以纪为姓纪国,亦称己国,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延续到西周至春秋时代。

据《元和姓纂》,纪姓的历史来源,以国为氏,出自姜姓。

《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初年,相传炎帝的后代受封于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镇)。

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其后以国名纪为氏。

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北,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

《史记齐太公世家》:“哀公时,纪侯谮(zèn)之周,周烹哀公。

”纪侯在周夷王面前对哀公进谗言,周王对其烹杀,这是齐纪两国结怨的缘由。

由此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是一个原因,灭纪扩张才是齐国的心中所思。

纪国为了求生,利用齐鲁两个强国的矛盾自保,选择与鲁国结好。

鲁国力图保存纪国,也想抑制齐国的扩张。

因此这三国关系,从公元前8世纪入春秋,到公元前690年纪被灭国,贯穿始终。

公元前695年,鲁桓公和齐襄公、纪侯在黄地结盟,目的是为了促成齐、纪的和议。

不久,鲁国军队与齐国军队在奚地发生战争,此次边境局地冲突,意味着鲁桓公的调停失败。

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第二次入侵纪国,赶走郱(píng)、鄑(zī)、郚(wú)三城的民众,并把三邑的土地据为己有。

公元前691年,纪季把酅(xī)地割让给齐国,甘做齐国的附庸,纪国从这个时候开始走向分裂。

同年鲁庄公带领军队驻扎在滑地,打算会见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不安定为理由,进行了推脱。

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纪侯不能屈从齐国,还把国家政权交给了纪季,并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纪国灭亡。

出自纪国的成语典故有三个,分别是出自《庄子达生篇》的呆若木鸡,《晏子春秋》的金壶丹书,《列子汤文》的纪昌学射。

相传,纪王为免于齐国的加害,纪国的最后王都在深山高崮上建立起来,例证是春秋时期国君级别的一个墓葬,在临沂市沂水县境内的纪王崮崮顶被发现。

山东沂水考古新发现

山东沂水考古新发现

山东沂水考古新发现纪王崮春秋墓,是山东省考古人员发掘的第三处春秋大墓,关于山东沂水考古新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沂水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山东沂水考古新发现之发现过程“纪王崮”东南距沂水县城40公里,崮顶相对较为开阔,是鲁中南众多“崮顶”中唯一常年有居民居住的大崮,号称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2012年1月16日,在崮顶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青铜器。

2012年2月1日,山东省文物局收到临沂市文广新局的报告后,立即派人员赴现场进行了勘查,并迅速上报国家文物局,同时下发了《关于沂水县纪王崮古墓保护工作的意见》。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市文管办、沂水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正式进驻工地,开始对纪王崮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2012年4月22日,山东省考古所再次考察崮顶春秋墓发掘现场,认为墓主身份已经比较清楚,即莒国国君。

墓葬的建成时间最早不会早于春秋晚期或者“春战之际”。

这是山东周代(从西周到秦始皇统一全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有关莒国考古的重大收获。

“崮”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特点是顶部平展开阔,周围四壁如削,再向下坡度由陡至缓。

2012年2月至7月和2013年9月至10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纪王崮两座春秋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一号墓为带一条墓道的岩坑坚穴木椁墓,由墓室、墓道及附属的车马坑组成。

出土文物近200件(组)。

最大的特点是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坑之中,非常少见。

外椁位于墓室中部,内椁位于外椁中部,在内椁南、北各有一个器物箱。

车马坑位于墓室的北部,残存独辕车4辆,每辆车由两匹马驾御,在2号车舆内出土有鼎、鬲、敦三件车载青铜礼器。

二号墓是一座未完工的岩坑竖穴墓。

纪王崮春秋墓墓室与车马坑共凿建于一个岩穴中,是一种全新的埋葬类型。

纪王崮两座春秋墓葬及车马坑的发掘对揭开纪王崮历史传说的神秘面纱,对研究该地区历史和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墓葬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王城遗址故事王城遗址:古纪国是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国的产物,都城在今寿光市纪台镇,当时属二等诸侯国,当时春秋争霸,位于今淄博的古齐国欲立春秋霸主,公元前690年,齐国占领了纪国的三大城邑,移走人民,纪王把城邑交给弟弟纪季,自己带领部分臣民来到海拔580米高的崮顶,在这里建立了他的第二个都城-纪王城,卧薪尝胆,以期复国,2700年过去了,崮顶上只留下片片残垣断壁,我们眼前所看到的有6根廊柱的建筑就是当年纪王宫殿所在。

当年大殿的浩阔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了。

试想,纪王当年迁邑至此,既不能带大量金银珠宝,也不能随便掠夺当地民财,在如此残酷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建造出金碧辉煌的宫殿的,但我们从此地的残垣断壁以及当地百姓世代相传的金銮殿中,我们不难看出纪王在此营建的第2个都城一定是雄伟壮阔,挚天而立的,这也显示出纪王在此励精图治、立志复国的雄心壮志。

王城遗址总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前面为殿,长32.4米,面阔7间,后面为宫,长25米,面阔5间。

左右两侧为配殿,是一个简单但体系完整的宫殿体系。

纪国被齐国所灭,才逃到了纪王崮。

至于灭国的原因,那是多方面的。

不过,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十分发人深省。

纪王骑马图(三像图)在纪王崮的东南崖壁上,又一尊天然雕像,左看像关云长,右看像孔老夫子,远看又像文学家鲁迅先生,所以此景观又叫“三像图”,同时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刘墉在京做官期间,得一铜宝盆,他每次用盆洗脸时,只要盆中放上清水,就映现出一骑马人,看上去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似曾相识,但是,只要把盆中的水倒掉,,图像就随之消失了,刘墉感到非常蹊跷,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解开这个谜,他费尽心思,多方探寻,终于在纪王崮下的崖壁上找到了映现在铜盆里的图像——纪王骑马图。

虽然找到了映现的图像,但是谜却仍未解开,刘墉对图像中的纪王敬佩有加,于是,他对着图像拱手三拜,然后满意地离开了。

关公试刀石在当地有一个节日—雨节,为农历5月13日,这个节日与眼前崖壁上这个奇观有密切的关系,传说当年关羽来纪王崮上剿匪,来到纪王崮脚下,被纪王崮的秀美风光所感动,又想起纪王当年的遭遇,仰其雄风、悲其际遇,怒从胸出,于是拔出青龙偃月刀砍向了崖壁,此处突起的崖壁就齐刷刷被砍了下来,紧接着,他用这平平的石壁做磨刀石,“唰唰唰”磨起刀来,说来也巧,正当他的刀磨得发热需要蘸水的时候,突然哗哗下起了大雨,原来关羽的这把刀是宝刀,每次蘸水磨刀的时候,天就下雨,越下越大,正巧这年沂蒙山大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关羽的英勇以及为百姓降雨的功绩,把农历5月13日定为雨节,是关公磨刀的日子,在沂蒙山区流传了下来。

在旁边还有一块石头,在崖壁边巍峨耸立着,当地老百姓都说这就是当年关羽的英勇形象的化身。

八宝琉璃井在纪王崮顶的纪王墓和妃子墓之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深井,叫做八宝琉璃井,上面盖有一块千斤巨石,相传这是纪王的藏宝之处,八宝琉璃井中藏的不是金子,也不是聚宝盆,而是一盘金磨,有一匹宝马拉着,只要磨转,随便把磨眼里添什么东西,磨出的都是金豆子,但是要想得到这盘金磨可就难了,因为这盖井的千斤巨石谁也打不开,打开它需要一个秘诀。

在很早以前,纪王崮上住着这么一家人,当家的老汉姓时,他有9个儿子,一个女儿,在时老汉66岁的时候,时老汉作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他一个秘密,可以打开八宝琉璃井拿到宝贝,盖井的大石头必须是姓石的人家,并且有十个儿子一起动手才能掀开,时老汉在梦中对白胡子老头说:“我家姓时,不姓石,”白胡子老头笑着说:“这个我知道,虽然你不姓石,但在百家姓中“时”和“石”同音,听起来是一个姓,只要你把“时”这个字改成“石”就可以了,时老汉是个老实人,觉得自己就算改姓石,也只是具备一个条件,另外,他只有9儿子,还缺一个儿子,那该怎么办,要是白胡子老头早十年托梦给他,或许他还有办法,让老伴再生个儿子,可如今已经不可能了,这不是为难他吗?他把这个难事对白胡子老头说了,白胡子老头笑笑说:“这个事情就看你有没有才分担这个福了,你自己去想吧,白胡子老头说完就忽然不见了,时老汉(现在应改为石)的梦做完了,梦竟却记得清清楚楚,于是他就想梦里的事情,想着想着他就想出了主意来,他有一个女儿,女儿必须找婆家,在给女儿找婆家的时候,不让女儿出嫁,而是招个上门女婿,这样他就等于有了十个儿子。

有十个儿子,就有了打开八宝琉璃井的条件。

在一切都准备好了后,石老汉叫着9个儿子和一个女婿来到了八宝琉璃井边。

他叫9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一起掀盖井的大石头,那石头果然慢慢动起来,石老汉大声喊着让儿子们使劲,石头渐渐离开了地面,井口露出来了,开始有半尺,慢慢的有一尺了,缝隙里射出了金光。

石老汉探头往井里看,井里明晃晃的,井地下那盘小金磨正北一匹小金马拉得飞快的转,只见磨盘下簌簌得掉下金豆子。

石老汉看到这情景,心里高兴得乐开了花,哎呀,这盘金磨马上就是我的了。

他又兴奋又焦急的喊:“快呀快呀快使劲,儿子们快使劲,您姐夫快使劲”。

石老汉这一喊不要紧,只听砰的一声,大石头实实的落下来,死死的压在了井口上。

再也掀不起来了。

原来石老汉喊得那声“您姐夫快使劲”,一句话露了马脚,一个假儿子暴露了,神灵不依,井就被封死了,宝贝永远的盖在了井里。

所幸的是,石老汉伸着看宝磨得头被大石头压住却没压上,只碰去了一块皮。

要不是他的儿子把它向外一拽,石老汉得头也许就会掉进磨眼里,变成金豆子。

纪国历史纪国,姜姓,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的二等诸侯国,都城在今寿光县境内,西与齐国相邻,东南与莒国相邻,西南与鲁国相邻,春秋时期诸侯混战,位于淄博的齐桓公欲立春秋霸主,齐曾多次入侵纪国并占据其城移走人民,公元前691年,齐吞并纪国。

公元前690年,最后一个侯纪哀侯(人们口中的纪王)把城邑交给弟弟纪季,自己带领部分臣民来到纪王崮上,在海拔580米高的崮顶上建立了他的第二个都城—纪王城,2700年过去了,现在只剩下片片遗址散落在崮顶上。

当然在如此高的崮顶上建立王城体系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是一大奇迹。

当年纪国属二等诸侯国,国力虽不如一等诸侯国齐鲁,一直以来被人们遗忘,但是当时纪国的活动也是相当活跃的,时而攻伐夷国,时而与其他国家会盟,其中纪国与鲁国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公元前721年,纪王迎娶鲁惠公的女儿伯姬,六年后伯姬的妹妹叔姬有嫁给了纪王,这不难想象,纪王是采取的联姻的政治外交。

纪王还与莒国结盟,大家都熟悉的莒县浮来山有一棵千年银杏树,相传鲁隐公和莒子就是在此树下会盟,当然这得益于纪王的不懈努力。

而纪国与齐国的关系就不容乐观了,《竹书纪年》载:夷王三年,致诸侯,烹哀公于鼎。

”周夷王怀疑齐哀公有不臣之心,一气之下,把齐哀公抓起来用鼎煮了,而齐国一直怀疑是纪国进的谗言,于是齐纪之间下了世仇,公元前700年到前691年一直有齐国攻打纪国的历史记载,公元前691年,纪王终于在齐桓公欲立春秋霸主的滚滚洪流中遭吞并。

纪王带领家眷大臣想投奔王妃的娘家鲁国,来到齐鲁交界处的沂蒙山区时发现了这个易守难攻的兵家要地,于是在这边建立了行宫、金銮殿,招兵买马,苦练军事,同时与民同甘共苦,发展生产,以期复国。

纪王在纪王崮上盘踞了8年之久,最后还是遭齐国的再次围剿,《春秋左传》载:公元前682年,纪王的妃子叔姬归于xi,即回到了纪国一个叫xi 的地方,又回到了纪国的故土,到这时纪国在历史舞台上彻底消失了,纪国的臣民为纪念自己的国家,从此都改为纪姓。

藏君洞公元前690年,诸侯混战,纪国遭齐国攻伐后,纪侯携家眷、群臣和侍卫一路南行,打算投靠纪王王妃的娘家鲁国,半夜十分他们一路坎坷爬到崖壁下,发现有一深洞,于是纪王决定在此休息,正当他们饥渴难耐的时候,外出打探的士兵回来报告说,北面崖壁上有台阶可以登上崮顶,上面是一片沃野,有田有水,树木丛生,庄稼满坡,这就是当地山民口中的“西大崮”,纪王心中一喜,赶紧带领士兵细细察看,发现四周悬崖峭壁,易受难攻,是一处难得的军事要地。

纪王寻思,此处已是鲁国地界,想必齐兵不再追来,于是,决定留在这个大崮上,养兵蓄锐,以图复国,在崮上建立了他的第二个都城-纪王城。

古城墙在这崖壁上,有一段用巨石垒成的城墙历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些巨石无论从颜色还是质地,跟崮顶的石头和岩层差异非常大,并且非常坚硬,历经数千年风雨,仍然巍然不动。

据说这就是当年纪王为了抵御外敌而建造的防御城墙。

这些石块都是由巨石切割而成,小的有数百公斤,大的有五六吨重,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古人是怎样把它们运送上来的呢?有人曾论证说,古人在冬季泼水成冰形成滑道,然后用绳子将巨石运上来。

只有这样,在没有起重机等现代设备的古代,古人才能够完成这样的工程。

还有人说是用木块做滑轮运来的,这种运输方式在我国古代就曾出现过,三国时期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能够在山道上运送粮草,显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虽然各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在如此陡峭难行的山崖上运输巨石,实在是十分艰难的工程。

我们的前人究竟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智慧来完成这个伟大的工程,至今仍然是个谜。

这也不由让人想起古代金字塔等世界奇迹的建造。

金壶丹书据《晏子春秋》记载,纪国被齐襄公所灭,多年之后,齐景公来到已被兼并的纪国之地巡视,在纪国原来的京城内发现了一只金壶。

大家已经知道古纪国都城在今天的寿光市纪台村。

当时齐景公打开金壶一看,只见里面藏着一幅用红笔写的帛书,帛,是白色的白,下面加个手巾的巾。

帛书上写着八字箴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表面上看来,意思是吃鱼的时候吃完一面就可以了,不要翻过来再吃完另一面;骑马呢,也不要骑跑不快的马。

齐景公看了不解其意。

晏子在一旁解释道:“所谓‘食鱼无反’,其实是告诫国君和大臣们不要贪得无厌,不能将民力耗尽,不然就会损伤国家元气。

所谓‘勿乘驽马’,则是提醒国君陛下,不能把没有能力,素质不高的人放在身边,委以重任,否则他们会误国害民呀!”也就是治国不要竭泽而渔,不要任用庸才。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解释,不由得频频点头称是,但同时又不解地问:“既然纪国有如此之好的治国箴言,它怎么却亡国了呢?”晏子随即回答说:“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可待乎?”意思是说,君子一旦明白了正确的道理,得到了宝贵的治国经验,就会把这些金玉良言写在醒目的地方,以便时刻提醒自己,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而纪国国君虽然有这样好的治国箴言,却将它投注到金壶之中,严严实实地藏了起来,不愿意用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金壶丹书虽然漂亮,那又有什么用呢?纪王这样做能不亡国吗?胭粉泉金銮殿以南有一山泉,名为“嘀嗒泉”。

但见一股泉水从岩石缝隙中嘀嗒落下,像一颗颗断线的珍珠滴落盘中。

传说纪王的一个妃子在这地方洗了把脸,后来泉水就成了浑的,但你把水挑上来的时候,水就变成了清澈的,不管是不是,反正在这崮顶上能有泉水就算是个奇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