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合集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中国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中。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爱、生命和人格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生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活力、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他主张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性格和个性。

同时,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陶行知强调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他提出“不以成绩论英雄,成绩绝不是一切”的观点,反对应试教育,强调学习是为了实际生活服务的。

他鼓励学生热爱劳动,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世界。

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是个性化的。

他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他认为,学生的不同特点需要得到尊重和关注,教育的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人的生命本质和尊严,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独立自主、有自我价值感和人文关怀的人。

他要求教育者注重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是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

他主张教育的过程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生观、人格特点和性格,教育应该是民主的、自由的,并注重实践性和科学性。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应该引导学生走向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和阐述。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实践和理论体系,他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章主要论述了创造性思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

文章主要论述了创造性思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

文章主要论述了创造性思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语文教学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字】陶行知;创造性;学生主体;生活实践。

陶行知先生历来强调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他认为要担当起改造中国的重任,必须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必须是创造型人才。

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的精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以来与环境不断奋斗所获得耳传下来才能之精华,教育是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种创造力,使他们成长的有力量,以贡献民族与人类。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表达了对创造性教育培创造的毕生追求;“创造之神!你回来了呀!只有你回来了,才能保证参天大树的成长。

”.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学生对已有的语文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加工创造出新的设想。

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给每个学生以平等。

没有主体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谈不上平等、民主。

既然没有民主,那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体参与,而是被动、消极的参与,这时候的学生还有自己的见解吗?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实际上是体现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只有与学生平等交流,才是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

也只有平等地对待“优生”和“差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我再叫《大瀑布的葬礼》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怎样拯救大瀑布呢?”大多数孩子都是都是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考虑,而有个孩子却提出吧水田站拆除,我首先对他的回答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强调老师的观点并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只要我们思考过就是好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四上美国,摆脱了国内播陶的繁忙,让我有时间思考一个重要的课题,那就是什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真谛和精髓是什么?回答是: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

其红线是:万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即以人为本,教育为根,德育为先。

现用八个字来阐述(也许不够全面)。

一、“实”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美国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翻了半个筋斗。

1924年,时任校长的陶行知,把南京安徽公学的校训定为“实”。

实事求是,是生活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本原。

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

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

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二、“活”字。

陶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

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旧师范教育只是大书呆子教小呆子,倘若刮一阵普及教育风,小呆子遍及到全中国,中国就成为一个书呆国,书呆国中国就要妄国。

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

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

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

陶先生说:“时代是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做一个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随笔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随笔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随笔数学组陈双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陶行知认为,衡量你所从事的教育是否是新教育。

新教育的功能:一是改良个人之天性,二是养成团队合作的好习惯,三是传承优秀的文化,四是成就教师自己的事业,让教师自己感受到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愿意沉下心来将这件事情做好。

理想的新学校是:以生活为中心,不只是在书本上做功夫;师生共同生活,彼此感化;以健康为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不仅学校的教育要学而不厌,职员也应该学而不厌;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全校师生要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人人都应具有高尚的生活精神;陶行知说:“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

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让我们走近陶行知,靠近一种思想,重温一种精神。

对于我校师生现状,主要有下列几点:1.学校生源学业水平较低,道德修养不高,以至于教师很多时候很难施展教育教学创新。

2.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学校及班级管理难度增加,教师力不从心。

3.学生思想教育松懈,很容易造成学校班级班风恶劣,教师管理整顿效果不明显。

4.学生主动积极性不高,班级里很难营造学风,教学成果不明显。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要加强学校管理力度,教师加强班级学风建设,道德建设,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工作要做细,做扎实,使德育工作如春之和风,夏之甘霖,呵护每个孩子,滋润其心田。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生身份,去享受与憧憬课堂和学习环境。

由陶行知教育思想看当代大学教育

由陶行知教育思想看当代大学教育

由陶行知教育思想看当代大学教育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

第一,“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倾向于一种“大众教育”,他提出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这些思想隐含着终生教育的思想。

他强调生活就是教育,而且要随着人民生活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人民需要什么就要行什么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

当代中国教育中,学校教育应该将生活更好的融入学校中,融入学习中。

在大学中,学校应更多的鼓励学生去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第二,“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

陶行知所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是真正把学校摆进社会里,使学校真正与社会生活相关的。

他鼓励人们在社会中学习,通过社会的大学校来接受教育。

在谈到“学校即社会”这一观点时,陶行知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去”。

因此他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提倡“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办成符合社会实际情况,使广大人民都能受到教育,在实践和总结经验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

在现今大学教育中,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应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展其见识,丰富其社会经验,为其进入社会做好准备,不脱离社会生活,才是只真正好的教育。

第三,“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

陶行知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不是死读书,应该是活的教育,学生应该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将知识塞给学生,做到“教”、“学”、“做”三者合一,寓教于乐。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可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和全民意识(宏观教育)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提倡做“第一流的教育家”。

这种教育家一要敢于探索未发明的真理,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一个地发现出来;二要敢入未开化的疆土,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我们未尽到责任。

2、要改革考试制度陶行知是改革旧考试制度的倡导者。

他在1934年写的《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一文中,对旧的考试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与抨击。

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

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教,甚而言之不必教。

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

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

……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为的都是准备赶考,拼命赶考,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父母之关怀,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

因此,他大声疾呼:“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

”这是六十多年前陶行知的呼喊,真好像是针对我们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说的。

3、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他号召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化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郭沫若曾经评价行知说:“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行知。

”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布莱恩·库朋也曾高度评价行知:“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

”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虽经历史的打磨,至今仍不失其教育价值,对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行知,靠近一种思想,重温一种精神。

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

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

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五大主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劳力上劳心,即主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随学随教。

六大解放,是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教育思想得精髓陶行知就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得人民教育家,对我国教育得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得贡献。

郭沫若曾经评价陶行知说:“两千年前得孔仲尼,两千年后得陶行知。

"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布莱恩·库朋也曾高度评价陶行知:“陶行知先生得教育思想不仅就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得一枝奇葩,也就是世界教育之林得一面旗帜。

”陶行知得教育思想与理论虽经历史得打磨,至今仍不失其教育价值,对我国今天得教育改革也具有很强得借鉴价值与指导意义。

陶行知得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陶行知,靠近一种思想,重温一种精神。

一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陶行知教育思想得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就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得名称。

三大原理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理论得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就是生活教育理论得场所论。

认定社会本身就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得力量,应济社会得需要、教学做合一,就是生活教育理论得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就是不可分割得、主张事情就是怎样做得,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就是怎样学得,教师就应该怎样教。

教法与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四种精神就是:“爱满天下"得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得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得新理,敢入未开化得边疆”得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得求真精神。

五大主张就是:行就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行就是知之始,就是陶行知得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就是认识得基础。

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就是具体得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就是主张随学随教。

简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简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简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62),原名陶铭,原籍山东烟台,中国近代思想家,立志教义和智慧谋国,公认为中国教育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其著作涵盖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学思想等,影响深远。

下面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 注重品格教育
陶行知深信,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美好的
品格才能真正成功。

因此,他倡导要学会做人,努力尊重他人,要做
诚实守信的人,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智慧,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为社
会改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 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规划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只重视个别内容,缺乏系统性,无法满足
未来发展的需要,应该进行系统性的教育规划和教育改革。

他提出要
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课程,包括思想、中华文化、各门学科知识等,
既注重普及基础知识,又强调拓展创新精神,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

3 注重实践教育
陶行知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结合实践教育,而
不只是理论学习。

他倡导学生要树立实践哲学,以十足地学习生活和
实践实践,去熟悉生活,去体验世界,去实践理论,去使思想有了锻炼。

4 树立文化自信意识
陶行知认为,文化自信是思想正路的基础,自信是一个民族的根。

因此,他倡导人们要相信中华文化的优秀与博大,要有实实在在的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融入到科学的体系中去,在科学技术的支
持下,把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以上就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发展,
成为了影响无穷的智慧教育家。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1891-1946年),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

生活教育理论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其内涵:(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其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教育是生活的影子。

“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人为地造了一道高墙,以至于“学校是学校,社会是社会”,学校与社会隔绝;改良主义的教育固然已经觉得学校是离不开社会的,提出了“学校社会化”、“学校即社会”的主张,把社会的东西,诸如公安局、卫生局等,拣选几样,缩小一下,请到学校里来,但这样的学校不过象是一个大鸟笼,鸟笼再大,即使再塞一些树枝,它也决不是鸟世界,同样,学校即使是包罗万象,它与社会依旧是隔膜的。

在他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

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从作入手求知识、求创造。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教育思想八字精髓-(转)

陶行知教育思想八字精髓-(转)

陶行知教育思想八字精髓_(转)2012-12-14 08:46:56| 分类:名家论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

其红线是:万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即以人为本,教育为根,德育为先。

择其精要,可用八个字来阐述。

一、“实”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美国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翻了半个筋斗。

1924年,时任校长的陶行知,把南京安徽公学的校训定为“实”。

实事求是,是生活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本原。

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

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

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 ,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二、“活”字陶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

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旧师范教育只是大书呆子教小呆子,倘若刮一阵普及教育风,小呆子遍及到全中国,中国就成为一个书呆国,书呆国就要亡国。

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

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

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

陶先生说:“时代是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做一个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教育应是动态的、接受熏陶的。

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应是酿造出来的。

陶行知简单总结教育思想

陶行知简单总结教育思想

陶行知简单总结教育思想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三个方面。

下面将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简单总结。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理智、有情感、有判断力、有良好的品质和道德的人。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包括智力、体育、艺术等方面。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

他认为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爱的教育和教育精神。

他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情。

他主张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互相尊重和理解。

他强调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和行为来影响学生,传递正面的价值观。

他提倡教育要有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具有内涵和品质的人。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强调爱的教育和教育精神。

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对世界范围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培养有创造力和质量的新一代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倡民主教育、实践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理念。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强调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他主张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其次,陶行知主张民主教育。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而是要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自由权利,让学生参与到教育决策和管理中来。

他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教给学生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能力的公民。

陶行知还主张实践教育。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他主张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经历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他强调学校应该与社会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相对应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陶行知倡导人文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们具备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和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民主教育、实践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由权利。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

其红线是:万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即以人为本‎,教育为根,德育为先。

现用八个字‎来阐述(也许不够全‎面)。

一、“实”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美国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翻了半个筋‎斗。

1924年‎,时任校长的‎陶行知,把南京安徽‎公学的校训‎定为“实”。

实事求是,是生活教育‎的哲学基础‎。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本原。

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

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

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二、“活”字。

陶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

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旧师范教育‎只是大书呆‎子教小呆子‎,倘若刮一阵‎普及教育风‎,小呆子遍及‎到全中国,中国就成为‎一个书呆国‎,书呆国就要‎亡国。

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

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

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

陶先生说:“时代是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做一个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

“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

“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

“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

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

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

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

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名子修,字行知,回族,生于1879年,逝于1946年,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之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爱、信、念、教、育”为基本原则,强调师生相互尊重、志同道合、共同发展的教育关系,致力于培养中国国民的民族精神、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

首先,陶行知强调爱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用心去爱学生,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生活和发展。

他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采取打骂惩罚的方式,而是要用真心、耐心和爱心去教育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其次,陶行知强调信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仰和理想,让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自觉地投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

他主张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铸就高尚的品格,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第三,陶行知强调念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基础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品德形象。

他提倡落实教育的程序和纪律,让学生在自觉遵守规定的同时,把自己的心思用于学业上,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他通过严格要求学生在行为、思想和品德上做到全面的提高,力求实现“言行一致、不言虚行”的教育理念。

第四,陶行知强调教的教育。

他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迪者,用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实践经验的人。

他主张教师把“师为人师,先教门徒读书写字”放在第一位,注重授课内容的质量和方法,关注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倡导教育的多元性和个性化。

最后,陶行知强调育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使其成为有用之才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他通过学校管理的改革、教师能力的提升、教育体制的创新等方面来凸显学生的育的教育。

他强调学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模式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模式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是“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综合素质目标达成也做了越来越多的尝试和改变。

在当前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把日常教学和生活做有机的结合,并且突出陶行知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陶行知教育理念是生活化教学的思想理念,同时新时代的教育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教育决不是脱离生活实际而独立存在的。

所以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也同样离不开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一、将应用题教学融入生活陶行知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不应当只照本宣科地为学生讲课,而应当为学生列举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解题技巧,这样生活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不感到陌生。

而且应用题这种类型的数学题目,更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离开了生活实践的教学就是在建筑空中楼阁。

所以将应用题带进生活里,也有助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在预习中探索数学领域的未知空间。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预先在头脑中对下一节课要讲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和认识,也可以在学习之前激发起学生对于晦涩而陌生内容的兴趣。

比如,在“追及”应用题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家长或者朋友的陪同与指导下做一下“你追我赶”的游戏,体会“追及”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情况,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时,应当尽量给予学生年龄和心智相符的指导,超过学生年龄阶段晦涩难懂的题目应用,教师要慎重利用,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做铺垫,反而会引起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抵触心理,这样会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可以说是倡导个性发展、注重实践经验和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个性的发展。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教育的目标是要帮助每个人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他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他强调,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才能使每个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其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注重实践经验。

他提倡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他认为书本知识只是理论,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参与各种活动和实践,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才华,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主张学校应该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倡导个性发展、注重实践经验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这是一个多元且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对于塑造学生全面发展和积极参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郭沫若曾经评价陶行知说:“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布莱恩·库朋也曾高度评价陶行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虽经历史的打磨,至今仍不失其教育价值,对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本期就让我们走近陶行知,靠近一种思想,重温一种精神。

一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

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

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二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已经在倡导“新教育”,并针对当时的教育状况,对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

(一)新教育1、“新教育”的标准陶行知认为,衡量你所从事的教育是否是新教育,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自新”,依据自身实际,走出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

二是“常新”,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每天都要做,日日新。

三是“全新”,新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新,如果骨子里还是既有的教育传统,仅仅做一些表面的文章,是称不上新教育的。

2、新教育的目的陶行知倡导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国民。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立”就是能自衣自食,不依靠别人。

“自动”就是自己主动是发自内心的意愿,是“天下之乐而乐之”的内在表现。

3、新教育的功能新教育的功能:一是改良个人之天性,二是养成团队合作的好习惯,三是传承优秀的文化,四是成就教师自己的事业,让教师自己感受到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是一件至高无上的事情,愿意沉下心来将这件事情做好。

(二)新学校1、新学校的定位理想的新学校是:以生活为中心,不只是在书本上做功夫;师生共同生活,彼此感化;以健康为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不仅学校的教育要学而不厌,职员也应该学而不厌;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全校师生要以美术的精神共同改造学校环境;人人都应具有高尚的生活精神;。

2、新学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挂在嘴上,并没有真心将学生放在心上。

陶行知说:“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活力丰富不丰富。

”3、家长愿意把子女送来入校求学在陶行知看来,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家长是否真心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来入校求学。

这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是新学校的重要指标。

新学校要敢于欢迎大家参观和批评(三)新学生1、“学生”二字的含义陶行知说:“学”字的意思,是要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思,是生活或者生存。

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

2、整个生活都是学习过程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着力将自己引向最高尚、最完备、最有精神地位的学生,就是陶行知眼中的新学生。

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里,还是课外参与的各种活动,或者回到家里的生活,都是在学习。

3、应当具备三个要素陶行知认为新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将强身健体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主动地加以落实;要有独立的思想:不人云亦云,具备依据事实作出判断的素养;要有独立的职业意识:能在多样化的实践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依据自己的考分来决定学习什么。

4、在学校里培养学生自治陶行知指出,在学校里学生自治有三个要点:一是班级、学校全体学生的参与;二是自己管理自己。

三是模仿社会化的环境,练习自治。

将这三个要点合在一起就是“学生结团,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陶行知强调,要将学生自治作为一件大事来做,当个学问去研究,当个美术去欣赏。

(四)新教师陶行知说:新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

对于教育,要有信仰心、责任心、同理心、要有开辟精神和试验精神。

1、新教师要有信仰心陶行知说,教师要树立“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的坚定志向。

教育的乐趣就在于“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日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着”。

2、新教师要有责任心陶行知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望远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要通过学问上的熏染和督促的力量,为学生创设激发兴趣、开启智慧的主动探索之旅。

3、新教师要有同理心教师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教师若不肯向学生虚心请教,便不会知道他的环境、能力、需要,那么,教师就不能教导他。

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应“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

4、新教师要有开辟精神陶行知说,一流的教育家,“一是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另一个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敢探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新精神。

不墨守成规,勇于实践和探索。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拓精神。

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辐射给他人或其他地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5、新教师要有要有试验精神引导学生努力求学,永远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陶行知认为,引导学生努力求学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好学的教师、同学;二是可学的工具;三是必学的督促。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自己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

三八字精髓:实、活、真、创、爱、新、行、人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

择其精要,可用八个字来阐述。

1、“实”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

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

“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2、“活”陶先生以为,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

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

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应是酿造出来的,是潜移默化的,日新其德、日勤其业。

3、“真”陶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

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崇尚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回归人性,焕发童真。

坚持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相亲相爱的。

4、“创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建立在“实、活”基础上的一种伟大举措,他自己的名字也改了三次:陶文濬——陶知行——陶行知——陶(行知行)。

他崇尚理论结合实践,倡导了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

5、“爱”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

陶先生说:“在我的世界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小朋友”。

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

陶先生曾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让爱代代相传。

6、“新”新世纪、新教育。

新在哪里?即“自新、常新、全新”。

自新:根据国情,创建符合人民大众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常新:不断变化,发展前进,要与时俱进,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全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材内容、教育制度等均要全新。

7、“行”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因为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曾经改名为陶知行。

书写:“知是行知之始,行是知之成”。

后又改名为陶行知。

书写:“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后知,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理论和实践辨证统一。

行动、知识(理论)再行动,循环往复,与时俱进,发展变化,不断前进。

8、“人”教育的真谛便是育人,追求真理做真人。

陶先生说,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

人中人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陶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学问和本领,也是没有用的。

教育者要让学生从小建立人格长城,建立人格防线。

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成人成才,要有山的底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民族的志气。

陶行知先生始终怀着圣徒一样的虔诚、激情、纯洁和献身精神歌颂爱、实践爱、创造爱,他或可被看作中国教育的“耶稣”、“摩西”,以自己的牺牲开拓着个人解放、民族解放的道路,可谓是中国教育的一座丰碑。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来指引我们的教育教学,从而促使我们每个教师能更好地看世界、看社会、看教育、看学生、看生活、看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