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

合集下载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读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读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解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适用于中央事业单位、地方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及其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为事业单位提供了规范的会计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一些重要内容和解读。

一、会计政策1.核算单位: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以法人为核算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

2.会计要素: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与企业会计一致,收入和费用的核算则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调整。

3.会计估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会计估计,包括预计损益、准备金和减值准备等。

4.会计政策变更: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变更会计政策,但需要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变更原因和影响。

二、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要按照经济性质进行编制,将资产和负债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性,同时,还需要编制收益性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事业单位的损益表分为会计损益表和经济业务收益支出表。

其中,会计损益表反映会计核算的收入和费用,经济业务收益支出表则反映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按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分类编制,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收入和支付情况。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事业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包括资本变动、利润分配和其他综合收益。

三、会计处理1.收入确认: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实际收入的发生时间点进行确认,并将可确认的收入纳入当期损益。

对于尚未发生的收入,应当暂时列入准备项目。

2.费用确认:费用应当按实际发生时间点进行确认,并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进行分类。

3.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应当根据确认的条件和期限进行核算,同时,应当充分披露政府补助的种类、金额和使用情况。

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应当按成本进行会计处理,同时进行折旧和减值测试。

无形资产则根据使用寿命和确定性等进行摊销。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作者:陈学磊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13期摘要: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引用了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的采用必定给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理解收付实现制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进而正确引导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下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 ;收入和支出(费用)确认依据财政部于2012年12月27日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则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在实际业务中,如何把握收付实现制下收入、支出会计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呢?一、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会计是我国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预算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会计需要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运行情况,以及单位的业务资金运行情况,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认真履行会计监督,做好会计核算,提供财务服务。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是解决何时确认的问题,在发生的会计事项被确定特定的会计要素后,需要确定其计入相应会计账户的时间,这就需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的问题了。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一)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事业单位执行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与思考

事业单位执行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与思考

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与思考作者:游晓玉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11期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重新调整了政府会计核算的基本模式。

要做好新旧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工作,明确财务会计管理的各项基本要素,合理进行财务报表编制,与传统的预算会计区分开来。

引进平行记账法将特殊的事业单位业务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明确业务开展存在的差异与难点,助力政府会计工作改革。

新政府会计制度需要以年为单位,分析预算执行问题,促进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

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提出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应用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结合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充分发挥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成效。

新政府会计制度与原有的制度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通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新旧制度的有效衔接,引进平行记账法和双报告模式,对当前事业单位存在的差异项目进行有效调节。

要确立新政府会计制度工作思维,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通过收付实现对预算报告进行二次审核,努力适应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满足广大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推进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改革,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一)健全绩效评价体系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部门整合海量数据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政府部门在整理与分析公共管理资源时,要实现公共资源价值最大化。

旧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将绩效评价纳入到预算会计管理中,对海量数据的计算得到的财务信息不准确,未考虑到当期成本投入和事业单位短期内的财政收支情况,难以对事业单位业务活动面临的风险问题做出合理评价。

绩效评价指标需要建立在真实财务数据的基础上,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管理作用。

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得到准确的财务数据,参考与财务数据相关的资料,对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资产占有情况和实际负债情况进行全面记录,以提高内部财务资源的利用率。

事业单位会计案例分析

事业单位会计案例分析

事业单位会计案例分析事业单位会计案例分析第一篇近年来,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逐渐增加,它们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其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某事业单位的会计案例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该事业单位是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该单位的基本情况。

该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学费、科研项目资金和政府拨款。

支出方面,主要包括教职工工资和福利、科研支出、教学设备采购和资产维修等。

对于该事业单位而言,学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在会计处理上,学费收入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入应收账款,并在后续的年度预算中进行相应核销。

另外,科研项目资金也是该单位的重要收入来源。

一般来说,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是有严格限制的,需要按照项目合同的要求进行支出,并及时进行预算控制。

在支出方面,该事业单位需要支付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

在会计处理上,工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计入应付账款,并及时核销。

除此之外,科研支出也是该单位的重要支出项目。

科研支出的会计处理相对复杂,需要按照项目合同的规定进行确认和核销。

此外,教学设备采购和资产维修也是该单位的支出项目。

在会计处理上,教学设备的采购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在折旧期内按照固定资产折旧法进行折旧。

资产维修的支出应当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计入费用,并及时进行核销。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收支项目进行相应的确认和核销。

对于高校等事业单位而言,学费和科研项目资金是主要的收入来源,需要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同时,教职工工资和福利、科研支出以及设备采购和资产维修等都是重要的支出项目,需要遵循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事业单位会计案例分析第二篇上篇文章简单介绍了一所高校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情况,本篇文章将进一步分析该单位在会计处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有助于规范国家预算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然而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1.会计基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这说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虽然能够及时记录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和费用,能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但是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期成本费用。

(1)会计信息欠缺真实性。

由于收付实现制将本期的全部现金收入作为本期的收入,将本期的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本期的耗费,一方面使当期成本费用不实,造成当期收支不匹配,不能真实地反映当期的收支结余和预算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使得对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的反映不够全面、真实。

(2)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收付实现制是按当期实际收入数和支出数分别确认和计量的,一些应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由于在本期发生,便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数,从而导致前后会计期间信息的纵向不可比。

同时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资金是否实际付出作为确认支出和费用的标准,而不核算资本的损耗。

事业单位直接将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相关费用在发生时列入相应的支出科目,而没有予以资本化在使用期限内分期计入有关支出和费用。

这样由于固定资产购入等的不均衡,即使同类事业单位之间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也难以进行横向比较。

(3)不能有效分析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情况和效果。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支付作为成本、费用确认的依据,现行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就意味着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旦支出以后,便一直以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其结果是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效果不能得到完全反映;同样,在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对已收到但未付款的物资、或均衡拨款支付的物资,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上因未付款而不纳入预算会计核算中,削弱了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全面管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思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思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思考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表现出来的基础,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思考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外部表现的基础,关系到单位的管理与运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诸多的疏漏,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并不健全当下,事业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十分严重,“铁饭碗”、“皇粮”的思想根深蒂固。

会计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到位,财务管理制度大多流于形式,还存在诸多不健全的地方,使会计核算无章可循。

更有甚者有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本身就不合理,没有依照严谨科学的态度去进行,为后续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预算和执行能力不足在预算和执行能力上的缺乏,使会计核算工作难以进行,具体表现在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从大局出发,过分注重局部利益,没有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进行编制,影响了准确性。

再者,在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浪费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对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的划分界定混乱,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的原则。

最后,某些事业单位在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中疏于管理,造成了重预算而轻效果的情况。

(三)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约束不足会计核算工作一般是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会计制度》为参考,会计核算中时常会出现会计科目编制过于随意的问题,经常出现例如账实不符的情况。

财政专项基金的处理也大都没有按照要求严格去进行,导致了财政拨款数额的急剧增长。

[2]在纳税相关科目的反映中也过于笼统,很难反映出税务缴纳的实际情况。

诸多的制度上的约束缺失,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问题事业单位的运营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上看,存在部分间财务监督机制的制约较弱的现象。

通常出纳仅由一人担任,容易造成管理失控,移交不规范的情况,容易进一步造成违纪行为。

浅谈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

浅谈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

浅谈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展开讨论。

在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

正文部分包括概述事业单位结余,探讨事业单位结余的会计处理和分配原则,解析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同时讨论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调整。

在结论部分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事业单位结余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处理方法和原则,为事业单位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事业单位结余、会计核算、分配原则、调整、概述1. 引言1.1 引言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是事业单位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入多于支出所形成的多余资金。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合理的结余及其分配对于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工作中,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了解事业单位结余的产生和会计处理方法,以及结余的分配原则和具体步骤。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运用资金,确保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本文将从概述事业单位结余、事业单位结余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结余的分配原则、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和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调整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事业单位结余及其分配的相关知识,为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概述事业单位结余事业单位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盈余。

事业单位结余是由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构成的,也可以理解为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积累的财务资源。

事业单位结余反映了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对于评估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结余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资产处置和其他收支活动。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各类经营活动获取收入,同时支出用于支付员工工资、购买物资设备等开支。

事业单位还可能通过处置资产获取一定收入,同时也会发生各种其他收支活动。

事业单位结余的大小取决于事业单位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活动表现和财务运作情况。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与对策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思考与对策

资产 清查 、 固定资产出让 、 修购基金的提取和使用等。 ( ) 三 完善各项收支管理和报销制度
疾控 中心作为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的事业单位 , 要 努力提高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就 必须完善各项 收支 管 理和报销制度 , 倡导节约 、 反对浪费。 疾控中心要抓好增 收工作 , 制定出药品、 疫苗 、 卫生耗材的进货费用报销制 度, 职工加班工资、 夜餐和各种工资外补贴的支付制 度 , 职工福利基 金 、 工会 经费和修购 费的提取制度 , 失业保 险金 、 养老保险金、 医疗保 险金 、 防洪保安费和教育附加
营l 生业务 的结余 。 同时 , 这种一 7 I 欠. 生的会计处 理 , 固 使得 定资产的折 旧并没有考虑在 内。 对于价值减 值较快地 固 定资产而 言, 一次入账 的处理方式使得 固定资产价值无 法真实体现 , 不利于对 固定资产 的管理。 ( ) 三 国库集 中收付对会计核算制度产生影响 目前 , 事业单位 的财会工作 已经发 生 了变化 , 国库 集中收付制度 已经成为事业单位财会工作 的新形式 。 而

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 权责发生制 。 这一规定使得不少事业单 位会根据 自身利 益选择会计核算制度 , 了具有经营性业 务的事业 单位 给 太大 的操作空间。两种核算制度的并存 , 不仅使事业单 位有 了合理调节 自身收支的制度依据 , 也降低了事业单 位财务状况的透 明度 , 加大 了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经济
核算 的思考与对 策

事业单位是指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 目的 , 由国家机关 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 办的 ,从事教育 、 科 技、 文化、 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 它作为一种社会 组织实体 , 具有与企业组 织 、 政社 团等不相 同的特征 , 党 其最主要 的特点是政事 不分 。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的基本 内容是按照政府相关部 门的规定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 , 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存在的问题 ( ) 一 会计基础规定不清晰 现行 《 事业单位会计 准则》 中规 定事业单位会计 财会 的事项进行确认 、计量、 记 录和汇 总, 并形成固定 的处理程序 。会计处理程序应当 对会 计机构的设置 , 会计机构 与其 他部 门的关系 , 计 会 机构、 会计人员 的职权 , 凭证资料 的签署 、 传递 、 汇集 流 程 ,会 计记录 和财务 报告 的编制 与报送等事项作 出规 定。 会计政策应 当对 会计期 间、 记账原则及计价基础 、 财 务处理方法 、 药品、 卫生耗材 、 疫苗加价办法以及发出计 价方法 、 会计 报表主 附表的编制方法 、 会计报表说 明及 分析 、 会计报表 附注 、 坏账 的确认和冲销 、 对外投 资的核 算方法 、 资产计价 、 固定 在建工程 的核算方法 、 资产 无形 的计价及摊销方法 、 收入确认 、 成本计算 方法 、 借款利息 的资本化及费用化方法等方面做 出规定 。 ( ) 二 完善财产清查制度 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方便及 时了解和清查疾控 中心的资产 , 使疾控 中 心的财产做到账账 、 账证 、 实 、 账 账款相符 , 中心的 保证 资金和财产 的盈 亏真实 、 整 , 完 疾控 中心应 制定财产盘 点清查制度。 要建立起清查 的原则 、 范围、 周期 、 要求等 。 同时 , 中心还应该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对 固定 疾控 资产的新建 、 更新 、 购等 , 做出全 面而细致 的规定 。 采 要 完善制定 固定资产管理制 度 , 括设备采购 申请及统一 包 招标 、 采购 、 基建 和房屋更新 审批 、 固定资产报废 、 固定

《政府会计制度》双分录有关问题之我见

《政府会计制度》双分录有关问题之我见

《政府会计制度》双分录有关问题之我见马红引言自2019年1月1日起在行政事业单位施行的《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了双体系平行记账模式,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双分录会计处理方法。

原预算会计制度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处理模式,不能反映债权债务来龙去脉;企业会计准则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模式无法反映预算现金流量问题,《新政府会计制度》则是采取的双体系平行记账模式,这样既符合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方法,又照顾了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方法,并且通过编制双分录实现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与相互衔接,可谓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模式的一次变革。

在此,笔者拟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双分录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以期大家指正。

一、双分录概念双分录,是指政府会计在核算经济业务时根据权责发生制按财务会计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同时,对于其中所涉及的预算资金流量按收付实现制进行账务处理,即对同一笔业务作出两笔以上的会计分录。

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不都做双分录。

只有同时涉及财务会计业务与预算会计业务的经济事项,才做双分录。

也就是说,需要平行记账时,需要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同时记账的经济业务事项,才产生双分录。

二、双分录产生的原因双分录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平行记账,而平行记账是为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等双模式报表。

政府会计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双分录”会计处理方法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的资产、负债等业务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对收入、支出等业务事项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

如果一笔业务同时存在收入、支出和非货币资产或负债变化的,则采用“双分录”分别进行核算。

“双分录”核算法,是政府会计核算为反映预算执行和财务状况的双重目标而采用的一种双重核算方法。

其核心是围绕资金结存增减变化这一现金流量进行相应会计处理的。

财务会计核算对象只要涉及“资金结存”账户或有可能涉及“资金结存”账户的相关业务,一般都要采用双分录会计处理方法,从而需要平行记账,进而影响到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等双模式报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论文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探讨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2-000-02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事业单位也高度重视其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

但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首先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出发,从而提出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建议,以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改进建议一、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应该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需求,保证事业单位正当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害,这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来新的要求,所以要求我们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断的钻研和探索其工作,切实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切实做到管好、用好事业单位的建设资金,以合理和有效的投资控制,发挥最大的效益,保证事业单位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

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助于提高我国政府的行政效率,规范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的职能。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1.新形势下,收付实现制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首先,在反映会计信息方面缺乏可比性。

收付实现制是以当期实际收支情况,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的标准,这忽视了对资本的损耗的计算。

其次、不能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结余情况。

就算从事业单位的账面上看出其结余比较多,未必能说明其预算执行情况符合是相关的法律规定的;有些事业单位为了较好的完成预算的执行标准,人为的将本期的收入或者支出列入下期。

最后、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负债,不利于财务风险的防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而导致前后会计期间信息的纵向不可 比。收付实现制是以资金
是否实际付出作为确认支 出和费用的标准 , 而不核算资本的损
咽 中国 农业会 01 计2 1 —2
工作研 究


。 j l l
萋 _
资产负债表只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 , 对资产 使用 过程 中发生磨
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 免人为混用 两种会计核 算基础 , 避 调节和

方面使 当期成本费用 不实 , 造成收支不匹配 , 不能真 实地 反
映 当期 的收支结余 和预算 执行情况 ; 另一方面 , 使得对事业单 位的资产 和负债的反映不够全面 、 真实。
计 核算基础 , 调节 和粉饰账表 , 使单位逃避经 营业损等导致的资产 贬值不予确认 , 易造成 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 容
产价值的虚增 , 信息失真 ; 二来 , 事业单 位将 购人的固定资产的
粉饰账表 , 提供真实全面 的财务信息。
( ) 二 改进具体会计 核算处理方法 。
全部费用列入当期支 出 , 不符合划分 收益性支 出和资本性 支出
的原则 ; 三来 , 事业单 位业 务活动中的成本不包括折 旧费用 , 所 产生的固定 资产折损 价值 得不到反映 , 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不
文拟就事业单位会计核 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一探讨。


事 业 单位 会 计 核 算存 在 的问 题
( ) 一 会计基础方面 。《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十六条规定 ,
事业单位会计 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
算可采用 权责发生制。 这说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是收
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环境 已发 生变化 , 现 行 的以收付 实现制为主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 明显不足。本

收入和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探析——基于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比较

收入和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探析——基于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比较
关 键 字 :企业 会 计 准 则 ;事 业 单 位 会 计 准 则 ;收 入 ;费 用 ;支 出
尽管企业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都依据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合称为事业单位会计 五大要素。与事业单位收入相对应 ,它的
会计法 》制定 ,但是它们 在会计主体 、会计要 素 、核算原则 、账 用途多样化且全部纳入事业单位预算。
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 出。支出在企业会计 中不作 为会计要素 ,它 补助形成的财政补助支出和上级补助收入 ,也有事业单位组
泛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可分为资本性 支出 、收益性 支 织各项业务 活动 取得 的经 营收入 ,还有 附属单位 上缴 的附属
出、营业外支 出和利润分配性支 出四大类 。支 出中与取得营业 单 位上缴收入以及其 他收入。
收入有关的部分表现或转化为费用 ,费用强调与收入的配 比,
(二 )费用 和 支 出
不 以取得收入为 目的的支 出不能作为费用。
费用类会计科 目包括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 务成本 ”、
事业单位支 出是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 “营业税金及 附加 ”、“销 售费 用”、“管理 费用 ”、“财务 费用 ”、
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
目,非专项资金收入贷记 “事业结余 ”科 目。事业 收入 、经营收
支 出类会计科 目包括因开展业务 活动形成 的事业支 出和 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与企业收入核算原则相似 。
经 营支 出 , 因上 缴 上 级 和对 附属 单 位 补 助 形 成 的上 缴 上 级 支
户设置 以及 账务 处理 等方 面 ,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事业单
二 、会计 核 算 的 基 础 不 同
位对收入与 支出的会计核算相应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 。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作者:王正君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2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的两大确认记账基础。

在国企,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事业单位会计除了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也就是说,在现金收付的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付出的现款费用,不论其是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费用处理;反之,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

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会计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且所有支出作为费用,实际收到的现金才是收入。

因此,会计主体的全部资产都是现金,它没有现金形式以外的资产,也不可能有债券与债务。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利益的非营利性组织。

一方面,它要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从事业单位本身来讲,它不具备政府机关的权威性,也不具备企业单位的营利性,是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业单位之间的一种组织。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保障了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及时掌握了财政资金供需情况,从而保证了财政资金正常供给,而且操作相对简单,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较为实用。

然而,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事业单位不断参与市场经营的今天,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财务会计确认基础已不能适应现实环境。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会计信息,对目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进行改革、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一、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收付实现制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标准入账。

当收益发生和实际收到款项时间不在同一期间时,会计记录便不能反映该期收入的真实情况。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模式探析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模式探析
使其 收付实现制 的问题 日 益突 出。
1 . 无形资产的摊销 。《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中规定 ,事 “ 业单 位对 于实行 内部 成本 核算 的事业单 位 , 其无形 资产应
在受 益期限 内进行 平均摊 销 , 期计人 “ 分 经营 支出” ; 不实行
1 . 会计信息真实性欠缺。收付实现制将本期的全部现
摘 要 : 会计核 算 中, 在 事业 单位 会计核 算侧 重于 为政 府及 其 主管部 门服 务 , 反映和监 督事 业单位的预 算执行 情 况 , 由于事业 单位 具有 资产性质和 职能 的复杂性 ,导致 事业 单位会计核 算与财务 管理 中存 在 着很 多问题 ,制 约 了事 业单位 健康 、 续 、 定发展 , 可能给 国家造成 经 济损 持 稳 还 失。因此 , 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核 算存在的 问题及 改进建议 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关键 词 : 业单位 ; 事 会计核算 ; 现状 ; 改建建议 中图分类号 :2 3 文献标识码 : F 3 A

羲 舢 。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核算模式探析
邓 宝玲 , 吴艳秋 , 紫娟 魏
(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 院,哈尔滨 10 8 ) 5 0 0
文 摘 编 号 :o 5 9 3 ( 0 】2 0 7 一 A 10 — 1X 2 1 1- 0 8 C l
有予 以资本 化在使用期 限内分期计入有关支 出和费用 。这 样, 由于 固定资 产购 入 的不均 衡 , 即使是 同类 事业 单 位之 间, 预算执行情况及 结果也难 以进 行横 向比较 。 3 . 不能有 效分析事业 单位 的资金运用 情况和效果 。国 有资产 流失在近十余年一 直是个令人头痛 的问题 。这在很

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 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按此规定 , 事业单位在核算时对 专业业务性收支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不计算成本 , 不计盈亏。而对经营性业务收支则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

2改进 固定资 产会 计处 理核 算 方法 .
( ) 变 固定 资产 核 算 方 法 ,使 会 计 信 息 随 时反 映 资产 的现 实 1改 净值 。 增加 “ 建工 程 ” 、 “ 值 易耗 品 ”科 目。事 业单位 资 产核 在 低 算 中 ,事业 单位 购置 需 要安 装 的 固定 资 产或 者建 造工 程类 固定 资产
在我 国 ,事 业 单位 会计 是全 面 、 系统 、连续 地记 录 事业 单位 资 金 运 动 过 程 , 映和 监 督 行政 事 业 单位 执 行 国家预 算 情 况 的会 计 。 反
少向财 政部 门的应收 款 项。
为 了便 于 加 强对事 业 单位 支 出的 管理 和监督 ,对事 业单 位 的 日 常支 出总 体上 仍采 用 收付 实现 制 。即对 事业 单 位 的支 出事项 ,按 收
期限 ,分 年按 月提取 利 息费 用。 事 业 单 位 对 外 举 借债 务 时应 承 担 的借 贷 款 利 息 ,拖 欠 职 工 工 资 、福利 以及 应收 未 收服 务性 收 费欠款 ,这 些本 应承 担 的债 务和 享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 的问题
目前事 业单 位会 计核 算 仍是 以收付 实现 制作 为计 量基 础 ,但 在 事 业 单位 管理体 制 改革 不 断深化 的 大背 景下 ,事 业单 位会 计 主体 、 管理 方法 和资 金来源 已经 多元化 ,收付 实现 制 已不能 如 实反 映事 业 致 会计信 息 不实 。
款利 息形 成 的支 出等 。二是 横 向不可 比 。收付 实现 制是 以 资金是 否 实际 付 出作 为确 认支 出和 费 用的 标准 ,而 不核 算资 本 的损耗 。 如 :事业 单位 直 接将 购入 固定 资产 发 生的相 关 费用 在发 生 时列入 相应 的 支 出科 目 ,而没 有予 以资 本化 在使 用 期限 内分 期计 入有 关 支 出和费 用。 这样 由于 固定资 产购 入等 的 不均 衡 ,即使 同类 事业 单位 之 间预 算执 行 情况 及结 果也难 以比较 。 产会 计信 息 。 () 鉴 现 行企 业 会 计 制 度 的规 定 ,对 固定 资 产计 提 折 旧 。 对 2借 固定 资产 的购 置 、耗 费 ,取 消 “ 固定 基 金 ” 科 目,增 设 “ 累计 折 旧” 科 目 ,或 者 在 “ 用 基金 ”科 目下 增 设 “ 旧基 金 ” 明细科 专 折 目。 在 固定 资 产 的 使 用 耗 费 过 程 中 ,根 据 固 定 资产 的预 计 使 用 年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的信息需求 。
7 . 会计信息缺乏可 比性 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 础上的会计信息 ,具有较大 的不 可 比性 。收付实现制是按 照当期实 际收入数和支 出数分别确认 和计量 的, 不管是属 于上期 、 本期或下期 的 , 都确认 为 当期 收 入或支 出, 从而导致前后会计期 间会计信息不可比。 二、 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建议 1 . 实行以权 责发 生制 为主体 、 以收付实现制为补充的新会 计核算基础模式 统一 实行权责发 生制既是 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的要求 , 也 是适应 以绩效 为导 向的事业 单位管理改革的需要 。与收付实
于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与考核。 4不能客观地反映单位的事业结余和预算执行情况 . 事 业结 余是衡 量事 业单 位预 算执行 情况 的一 条重 要 指
标, 当年的事业结余就是当年实际发生 的收入 和支 出的差额 。
现制相 比。权责发生制将会计核 算的空间对象从货币资金和 实物资金 的价值运动扩展到全部 资金 的价 值运 动 ,将会计核 算 的时间对象从 当期扩展到各期 。采用权责发生制 , 事业单位
的会计信息。采用权责发生制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 , 能够准确
地反映单位的收支和结余 , 所提供 的会 计报表更准确 , 能够真 实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 ,对事业单位 的绩效考核和综 合评价也更客观 、 更准确。 但 事业单 位的性 质又决 定 了不 能采用 完全 的权责发 生
实施政府采购和 国库集 中支付 制度后 ,改变 了原有的资
金收支渠道 , 事业单位收 到的资金 不再 都表现为货币资金 , 而
可 能 是 一 方 面 表 现 为 收 入 的增 加 ,另 一 方 面 表现 为 费 用 或 非
货币性资产的增加 ,收付实现制 已不能准确反 映资金 的流向 变化。另外 , 政府采购和国库集 中支付业务中由于涉及预算单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确认依据的思考陈学磊贵州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引用了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的采用必定给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理解收付实现制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进而正确引导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下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收入和支出(费用)确认依据一、引言财政部于2012年12月27日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则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在实际业务中,如何把握收付实现制下收入、支出会计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呢?二、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会计是我国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预算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会计需要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运行情况,以及单位的业务资金运行情况,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认真履行会计监督,做好会计核算,提供财务服务。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是解决何时确认的问题,在发生的会计事项被确定特定的会计要素后,需要确定其计入相应会计账户的时间,这就需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的问题了。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一)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探析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探析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探析摘要:从1998年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启动,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会计模式性变革,说明事业会计准则正在逐步向企业会计准则并轨、向国际接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报表;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会计主体中图分类号:[f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180-01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针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会计原则问题进行探讨(一)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有效性:一是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

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虽然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将本期全部现金作为本期的收入,本期的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本期的耗费。

这就使得当期成本费用反映不真实;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反映不全面。

二是经常存在每个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

如事业单位的房屋修缮费用并非每年发生,在发生修缮费用的年度,支出增大,造成当年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三是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只能在实际收到拨款单据时按拨款金额确认和计量购入的材料物资,如果采购过程跨年度,则不能完整反映该项经济业务活动。

收付实现制已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

(二)修正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新公共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方向。

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只有在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而且在接受服务以后,就应该将相应的义务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作为债务列入资产负债表,这样,财务报表就要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同样,权责发生制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经济资源,以便于对有关资产的管理和维护。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对账方法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对账方法探讨

实务与操作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对账方法探讨公丕峰摘要:财务对账较繁琐,本丈从理顺对账思路,掌握对账技巧,正确进行对账等方面介绍了冇•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对账方法,希望能对财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对账收支对账就是要对平时的收支疏漏做一个修正,确保收支到位,账务处理正确。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按照《政府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政府会计准则》明确:“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表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具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通过会计核算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那么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是怎样联系又相互区别呢?本文总结财务工作实践经验,在理顺对账思路,掌握对账技巧,正确进行对账等方面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收支对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财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划分主次明确重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都存在收支,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也就是应收尽收、应支尽支;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在实际发生货币资金流入流出时确认收支。

财务会计收支总称为收入类和费用类,预算会计收支总称为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

财务会计收入具体包含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等;费用具体包含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其他费用等。

预算收入具体包含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经营预算收入,其他预算收入等;预算支出具体包含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岀、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等。

目前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行运作情况下,收支要分别两种会计进行分析核对.通常以业务量大的为重点,优先考虑。

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是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要着重核对财政拨款收入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在当年财政拨款资金全部实现的情况下,财政拨款收入就等于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双分录核算形式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分析

双分录核算形式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分析

双分录核算形式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分析事业单位在传统的财务核算方式中主要依赖于收付实现制,这种操作简便但无法全面反映费用的发生。

为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逐步使其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相继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除了要遵循现金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外,在会计科目设置上还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双重分类。

双分录核算方式的引入不仅是国家和财政制度的变革,也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深入分析双分录核算形式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旨在阐述其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深远影响以及推动规范化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双分录会计核算的概述行政事业单位在新的政府会计体系下,实施了“双分录”核算方式,构建了“财务与预算会计之间适当分开、互相联系”的会计核算模式。

这一模式体现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等相互衔接的特征,通过“平行记账”和“财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等机制,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协同作用。

根据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核算计划,事业单位通过对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三个要素的同步记录,发挥了双重作用。

这一过程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分别生成财务报表和决算报表[1]。

在部门预算管理系统中,引入现金收支,要求“平行记账”会计核算与预算会计核算同步进行,并编制“本期预算余额与本期收益差额调节表”,明确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适度分离”和“相互衔接”进行规定,重构了国家会计核算模式,统一了各单位会计制度,强化了财务会计职能,优化了预算会计功能,完善了报表体系和结构,提升了制度的可操作性。

在处理一项既涉及会计制度又涉及预算会计制度的交易时,为保证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与实际交易的一致性,必须通过两种会计方法对一些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和完善。

特别是在资产类会计科目方面,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计划,对资产折旧摊销分类进行了完善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会计处理
确认依据的思考
陈学磊
贵州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引用了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的采用必定给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理解收付实现制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进而正确引导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下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收入和支出(费用)确认依据
一、引言
财政部于2012年12月27日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则第一章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在实际业务中,如何把握收付实现制下收入、支出会计业务处理的确认依据呢?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会计是我国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预算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

事业单位会计需要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运行情况,以及单位的业务资金运行情况,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认真履行会计监督,做好会计核算,提供财务服务。

三、事业单位会计的确认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是解决何时确认的问题,在发生的会计事项被确定特
定的会计要素后,需要确定其计入相应会计账户的时间,这就需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的问题了。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一)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按照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换言之,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支出(费用)的发生。

凡属本期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否已经收到,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支出(费用),不管是否付出了现款,都应作为本期的支出(费用)处理。

四、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业务运用中的理解
要理解事业单位(本文所指的事业单位为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下同)的收付实现制的运用,必须要理解两个概念:一是“收入”,是指能用会计收入科目进行核算,且能够形成单位经济利益流入的权利;二是“支出”,是指能用会计支出(费用)类科目进行核算,且造成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

按照收付实现制定义或者确认依据,不管是否是当期的收入或支出,只要“现金”流入或者流出,都应确认当期的收入或支出。

对于会计而言,所有经济业务应该用会计处理或者会计记录来体现,来用会计的特殊语言进行登记、表述,但是这种生硬的概念化,无法使用会计记录来囊括所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业务,这也就造就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会产生误解或会计处理出现差错。

在理解收付实现制中,要把收付实现制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和会计记录的会计科目中收入和支出对等起来,对于特殊事项再进行修正调整,这样就能把收付实现制贯穿到会计核算和财务决算当中,从而减少因制度的理解而产生会计业务处理出错可能性。

五、收入的确认依据
(一)财政补助收入确认依据
事业单位会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收入、支出(费用)确认就行了,还要考虑预算管理、支出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以及部门决算等因素,因此收入的确认不能机械的按照收付实现制的确认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是财政补助收入,在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相关规定同时,还需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相关操作和规定,因此在确认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时,应按照首先考虑单位预算,再考虑“现金”收入,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

作为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补助收入,是通过全国人大审定的部门预算来确定的,一切开展工作的资金收入,都在部门预算的前提的下进行的,一个单位一部预算,一个预算年度一个权责确定的时间周期。

按照预算法相关规定,单位按照预算批复开展工作和预算执行,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使用或对部门预算进行调整。

预算批复(含预算调整的相关批复)的预算资金,以收到财政资金额度到账通知书收时确认收入即计入收入会计科目,未收到财政资金额度到账通知书的,到决算时点(12月31日)时以预算批复确认收入。

即在进行财政补助收入确认时,无论是否收到“现金”均以当年度预算批复为收入确认的依据,即使收到“现金”,但是没有当年度预算批复不能确认当年收入。

(二)经营性收入确认依据
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为了弥补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不足,可以参与市场价值的创造并获得经济收益,一般执行收支两条线。

对于经营性收入,按照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可执行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已经适应了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基础一致便于进行会计操作,若严格执行收付实现制执行会计处理,又会造成纳税计税依据和会计收入存在差异,因此对经营性收入确认要综合考虑确认依据,引用权责发生制下债权债务会计处理方式,使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方式对收付实现制确认基础进行简化补充。

作为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收入,只是对其在执行公益性事项所需资金的额外补充,是不需要进行严格的收支配比或进行公开效益成果的,只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规范记录和财务反映。

事业单位会计是一项会计核算较为简单、操作较为繁琐的专业会计,在会计核算上应保持简单、明了并和税务部门计税依据一致,因此在执行经营性收入确认时,不管是否存在“现金”流入,均应以单位开出的体现现实义务的票据(主要为发票)为基本确认依据,进行会计处理。

这样会计处理一方面可以解决纳税计税依据和会计确认收入一致,避免出现纳税差错;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权责发生制收入确认分期的复杂性,并能保持与对方单位债权账务关系保持一致,又统一执行了收付实现制。

六、支出(费用)的确认依据
事业单位来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是不需要偿还的,是不需要归集成本费用和收入支出配比的资金,只需要绩效考核即追踪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资金。

事业单位支出(费用)会计处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处理的确认基础,是充分考虑了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是公益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资金是不需要偿还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经制度的改革,对于个别经济事项制度规定可以采用权责
发生制,引入权责发生制并不是一定采用这种方式,是否使用权责发生制须有财政部商中央有关部门确定,只有单独进行成本核算的经济事项才使用该种方式。

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支出确认应以购货、费用等发票或存货领用(发出)单为前提依据,并适当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处理方式来调整收付实现制,进而实现“现金”支出和会计支出科目对等。

即不管支出事项是否支出“现金”,会计确认支出必须以发票或者物质领用单为依据;会计收到发票或者存货领用(发出)单,不管是否存在“现金”支出,都应确认支出;存在“现金”支出,没有收到发票不能确认支出,即纳入事业单位会计事业类支出会计科目,不管是否有“现金”支出,只要有属于本单位支出义务的原始票据(主要指发票)均应确认支出。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一种特殊部门,其一直使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是由单位的性质、业务运行、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的特点决定的。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对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向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转变的一种尝试。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在现有的制度下,使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的基础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在确认收入和支出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具备充分的确认依据,即在确认收入时不管是否有“现金”流入,确认收入均以预算批复和经济业务开具的发票为确认依据,否则不能确认收入,并以预算批复或本单位开具的发票作为确认收入的原始依据;在确认支出时,不管是否有“现金”流出,确认支出均以属于本单位支出义务的对方单位出具的原始票据(主要是指发票及相关合同)作为确认支出的依据,否则不能确认为支出。

主要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财政部编写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气象部门会计核算指南(2014).气象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