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纪录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不合格控制程序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不合格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不合格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防止不合格的产生,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符合规定的要求。
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不合格的控制。
2职责分配2.1企业管理办公室是不合格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重大不合格作出评审,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监督各项目部对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对重大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
2.2项目总工办负责对本项目不合格测量设备和不合格测量过程的监督管理。
2.3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对本部门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降级使用或报废处理,对测量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应进行的标识、记录和隔离管理,并负责进行处置,负责把不合格信息反馈给企管办或总工办。
2.4采购部门负责对购置测量设备及其返工、返修的标识和隔离。
3术语4.1 测量设备: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的总称。
4.2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4要求和过程实施5.1 不合格控制过程识别输入是确定各环节产生的不合格;输出是对不合格进行处置和控制;其活动是确认、标识、记录、隔离、检定、处置、追溯、评审、改进等全面控制实施;资源是人员、文件、测量标准、环境等。
5.2 不合格控制过程实施5.2.1 不合格的分类5.2.1.1 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
5.2.1.2 不合格测量过程。
5.2.1.3 不合格测量设备。
5.2.2 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5.2.2.1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与标准相违背的不合格项。
5.2.2.2 应纳入测量管理体系而没有纳入的。
5.2.3 测量过程的合格5.2.3.1 测量过程设计、确认、控制等过程产生的不合格。
5.2.3.2 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的测量过程。
5.2.3.3 由于不合格而修改一个测量过程,但没有验证时。
5.2.4 测量设备不合格5.2.4.1 测量设备已损坏、过载、误操作。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规定范文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公平交易和公共利益,根据《计量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所有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对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不合格计量设备是指不符合计量法规定的计量器具和相关器材。
第四条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管理流程,加强对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监管。
第二章不合格计量设备的认定和分类第五条不合格计量设备的认定应当参照《计量器具强制性检定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并依法进行鉴定和评定。
第六条不合格计量设备按照安全性和计量性能的影响程度分为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和轻微不合格三种。
严重不合格指无法正常进行计量的设备,使用可能会对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一般不合格指计量设备的计量误差超出法定限值或不符合计量法规定的其他要求。
轻微不合格指计量设备的计量误差在法定限值范围内,但存在其他不符合计量法规定的问题。
第七条对于严重不合格计量设备,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计量监督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对于一般和轻微不合格计量设备,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制定整改措施,并经过检验、检测等程序进行验证,确保设备符合计量法规定的要求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八条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及时更新计量设备的强制性检定信息,确保设备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
第三章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措施第九条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建立不合格计量设备的备案登记制度,记录不合格设备的基本信息、分类、整改措施和验证结果等内容。
第十条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不合格计量设备的处置,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拆解、改造或销毁,确保设备不再被他人使用。
第十一条对于严重不合格计量设备,计量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配合计量监督部门进行调查,提供相关资料和配合工作。
不合格控制程序(IATF16949)
1. 目的:对可疑和不合格的产品或材料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使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所产生的不合格品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至顾客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从产品进厂到制造、交付全过程的不合格品控制,包括可疑产品的控制。
3. 引用文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术语和定义:不合格品: 不符合顾客要求和规范的产品或材料。
一般性不合格品: 指显著性返工品、只能报废的不合格品以及需退回供应商部门的不合格器材。
可疑的产品或材料:任何检验和试验状态不确定的产品或材料。
返工: 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以满足规定要求。
返修: 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以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尽管产品可能不符合原始要求)。
让步接收: 指对使用或放行未能满足顾客和/或规定要求的产品和/或服务的授权。
降级: 指对不合格品改变等级,以使其满足不同的规定要求。
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和安全性能的不合格;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非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5. 职责:5.1各车间:(1)负责生产过程发现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审理。
(2)负责交付产品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审理。
(3)负责生产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向顾客提出让步接收申请。
(4)负责对生产过程及交付产品不合格品制定并实施优先减少计划。
5.2 综合部:(1)负责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品时,负责采购产品的补充。
(2)负责采购产品入厂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3)负责办理采购产品让步接收手续;(4)负责进货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隔离、审理;(5)负责所管范围采购产品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5.3质量部:(1)负责监控公司各单位就生产过程及不合格品的统计分析及其优先减少计划的实施。
(2)负责及顾客抱怨的不合格品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6. 工作流程和内容:6.1通则6.1.1 不合格品包括:返工品、返修品、让步接收产品、废品以及可疑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介绍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名称一致)(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几乎所有的二阶文件都需要在手册中体现)(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外包流程、7.3--将是一个严重缺失)(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规定作废文件处理办法)(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文件管制作业程序中应包括外来文件的管理)(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定义电子文件或其他形式的文件的管理办法)。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盖作废章)(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接收部门需识别)(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内,且编制目录)(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入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需规定电子文件管理办法)(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规定每一种表单保存多久,未规定的列入其他)(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不合格控制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不合格控制测量设备管理程序页码第二页发布日期2007年7月1日1目的防止误用不合格测量设备,造成检测数据失准。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发生的不合格测量设备。
3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管理和处理。
3.2使用部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隔离存放或作出明显标记,并及时通知品管部。
4 程序4.1测量设备发生下述任何一种情况,视为不合格测量设备:a)已经损坏;b)过载或误操作;c)显示不正常;d)功能出现了可疑;e)超过了规定的确认间隔;f)标志脱落、封缄的完整性已被损坏。
4.2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置4.2.1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时,发生部门的兼职计量管理人员,有权作出停止使用决定,立即填写《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重新校准申请单》通知品管部,并负责做好隔离存放,不能隔离存放的,须作出明显标识,以防误用。
4.2.2不合格测量设备由I品管部检定人员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3不合格测量设备需要维修、限制使用、降级使用或报废的按《测量设备流转的管理》执行。
4.3不合格测量设备检测数据追溯4.3.1发现测量设备处于失准状态时,计量检定人员对该测量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并将结果填写不合格控制测量设备管理程序页码第二页发布日期2007年7月1日在《测量设备重新校准及有效性评定报告》中“校准结果”一栏,交使用单位兼职计量管理员。
4.3.2由使用单位的质管员会同使用者查实该测量设备近期出具的产品(产品名称、技术要求、数量)检测数据,并根据该测量设备的确认结果进行分析,作出是否要追溯的决定:①对产品质量无影响的不予以追溯;②影响产品质量的则予以追溯。
未出厂产品由发生单位组织进行重新测量;已出厂产品由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处理。
4.3.3不合格测量设备数据追溯完成后,由追溯者将重新校准结果填写在《测量设备重新校准及有效性评定报告》中“有效性评定”及“评定结论”栏中,并将其中一份交品管部计量室归档。
5相关文件质量手册5. 1.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5.1.测量设备流转的管理5.1.测量设备标记的管理6记录6.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重新校准申请单6.2检测设备重新校准及有效性评定报告。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1 目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
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
计算每次抽检合格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1 目的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内容3.1计量器具配备3.1.1配置策划的依据: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产品销售合同;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准确度等级、数量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多余及超高要求的测量设备应服从统一调配,减少浪费。
3.1.5在对测量设备进行配置策划时,还须考虑如何实现量值的溯源性,优先考虑本系统、本部门提供溯源。
3.1.6涉及到索赔的试验项目,测量设备的配置及测试方法须经相关领导确认。
GBT19022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通过对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己发生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保证测量体系的稳定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管理体系中发现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管理控制。
3职责分配3.1企业管理办公室为测量管理体系纠正、预防措施的监督管理部门。
3.2项目总工办对有关部门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并验证其效果。
3.3各部门负责对测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的产生。
3.4管理者代表或项目经理负责对重大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批。
4术语4.1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2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3纠正:为消除己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过程识别输入是识别不合格的测量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输出是完成纠正、预防措施并达到持续改进;活动是确定不合格、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评审、跟踪和验证;资源是人员、设备、环境等。
5.2纠正、预防措施控制过程实施5.2.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过程要求5.2.1.1应分析评价现有的测量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确定改进的方法和目标。
5.2.1.2顾客投诉的不合格信息由项目部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上报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
5.2.1.3测量过程中所形成的批量不合格,由使用部门上报项目总工办。
5.2.1.4对产生的测量不合格,应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单》,报部门领导。
5.2.1.5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由审核组组长提供审核、评审报告,并附上《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
5.2.1.6对重大测量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必须由企管办、项目总工办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预防措施方案交付实施。
5.2.2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原因5.2.2.1测量过程中发生的批量不合格、测量过程失控或类似的不合格情况多次重复发生。
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原则
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原则
1.对量大面广的通用量具和带表检具,计量室按规定实施巡回检查。
1.1计量室在巡回检查中发现计量器具不合格,停止使用,填写《计量器具检测结果通知单》予以处理。
1.2使用部门发现计量器具不合格,停止使用,填写《计量器具报修单》,交计量室予以处理。
2.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
2.1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a)停止使用;
b)隔离存放;
c)作出明显的标识,贴“禁用证”。
2.2 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排除并经确认后,方能贴上“合格”或者“准用”标志,重新投入使用。
2.3对再确认不合格且无法修复的作报废处理。
其中计量检测设备由规划发展部负责报废审批。
通用量具、专用量检具由计量室开具计量器具报废单。
2.4计量确认和再确认,调整和维修记录由计量室按照要求填写和保存。
3.不合格测量设备产生数据的处理。
3.1使用部门对曾用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过的零件进行隔离、追踪、复验。
对当班使用不合格测量设备的零件用其他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复测,如在复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后,则需对前一班生产的零件
再进行复测,并以此类推,直至消除质量隐患为止。
3.2使用部门对不合格测量设备产生的数据进行复核判定。
ISO10012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
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目的为了识别和判断不合格测量设备,及时对所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处置,防止不合格测量设备对生产作业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避免产生安全和环境事故。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产品生产、产品质量检验、安全保证环境监测和经营管理等过程中所用测量设备不合格的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追溯等。
3. 相关文件QG/LF011-8-2004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量值溯源控制QG/LF011-9-2004 测量设备确认标识控制QG/LF011-5-2004 测量设备配备和流转管理控制4. 职责4.1 计量管理员负责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识别、标识和记录;4.2 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有关责任部门负责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隔离或撤除;4.3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评价和处置;4.4 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测量设备造成的影响或后果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追溯。
5.控制程序5.1 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识别和标识计量管理员应通过日常的宣讲向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说明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判据,提高测量设备使用人员有关不合格测量设备的识别能力。
不合格测量设备通常的表现有:a)测量设备的指针在工作时不动,或者测量设备数字显示部分数字不跳动,或者接通电源后无显示或者有其他明显的被损坏的迹象;b)超过满量程,使测量设备过载,超出测量设备规定的承载能力;c)功能不正常,自动测量设备不能进行自动测量,有多种测量功能的测量功能不能发挥规定的测量功能,使预期使用功能失效;d)发现测量设备超过规定的检定周期或校准间隔日期;e)测量设备给出的测量结果或显示的量值有明显的差错;f)由于使用人员操作不当,使测量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g)有铅封、蜡封的测量设备封印标记损害或封印线丝中断;h)检定或校准标签脱落或遭损坏、不完整;i)测量设备受到电磁场,振动,干扰或灰尘,油污影响出现异常;j)与测量设备连用的转换装置、辅助装置、计算装置损坏或发现异常;k)测量软件或测量设备数据处理工作软件出现异常。
ISO9001内审中常见的不合格
8.1总则 常见的不合格 总则
1、策划的输出文件不详尽;如:有关检 验准则不建全; 2、 没有明确a)~c)要求; 3、策划的安排不能满足测量检查的要求。 4、 统计技术的应用没有明确。
8.2.1顾客满意常见的不合格 顾客满意常见的不合格
1. 满意度的调查方式(形式)无力; 2. 调查的内容不能反映产品或服务的质 量本质; 3. 没有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 没有依据调查进行改进。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标识和可追溯性 常见的不合格
1、在有追溯要求的是场合,无法追溯; 2、追溯性要求脱节; 3、产品标识、状态标识不清或混淆; 4、工序、状态变了标识未变。
7.5.4顾客财产常见的不合格 顾客财产常见的不合格
1、没有明确顾客的财产; 2、将顾客提供的实物标样当作顾客产 品控制; 3、未将无形的产品纳入控制对象。
4.1质量管理体系常见不合格 质量管理体系常见不合格
4、外包的过程识别不清;或控制措施 不正确。 5、管理的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没有掌 握,如:按体系文件不能顺畅走通某一 过程。
4.2.1、总则、4.2.2质量手册 、总则、 质量手册 常见的不合格
1、质量手册内容过于简单; 2、质量手册不能覆盖标准; 3、有的过程虽然标准没有要求写文件, 但现场表明此处应该编制相应的文件, 但没有编写; 4、质量手册的发布、使用、修改等管理 混乱,不能保证最新的版本在现场使用;
6.2人力资源常见的不合格 人力资源常见的不合格
1、没有识别影响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 要的能力; 2、以学历替代上岗证; 3、以培训替代上岗资格认可; 4、忽视特殊工种的培训,如;没有经 培训就任质量检验员; 5、培训效果缺乏实际操作的验证。
6.3基础设施常见的不合格 基础设施常见的不合格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规定(3篇)
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计量设备管理制度,保障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计量工作的科学发展,提高对计量设备的管理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设备进行计量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计量设备分为合格计量设备和不合格计量设备两种,不合格计量设备指不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的计量设备。
第四条对于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要坚持以下原则:1. 依法管理:按照国家计量法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计量标准执行。
2. 综合管理:从设备的选购、验收、标志、使用、维修等全过程进行管理。
3. 程序管理:制定严密的管理程序,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4. 信息管理:建立计量设备管理数据库,做到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不合格计量设备的鉴定第五条对于有疑问的计量设备,应当及时进行鉴定。
鉴定的内容包括计量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准确度等方面。
第六条鉴定计量设备应当选取具备鉴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鉴定机构应当具备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准确的鉴定工作。
第七条鉴定计量设备的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八条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当在鉴定结果出来后的一个月内进行处理,处理的措施包括修理、报废、退货、停止使用等。
第三章不合格计量设备的处理第九条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十条修理:如果不合格的计量设备仅仅是由于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的,可以通过修理来使其合格。
修理必须由具备修理资质的机构进行,修理后要进行再鉴定。
第十一条报废:如果不合格的计量设备无法通过修理使其合格,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的计量设备必须进行标识,并由专门机构进行封存和销毁。
第十二条退货:如果不合格的计量设备是由购买方的原因导致的,可以协商退货。
第十三条停止使用:在鉴定结果出来后的一个月内,必须停止使用不合格的计量设备。
第四章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第十四条不合格计量设备的管理要密切配合相关计量工作的开展,做到合理利用和控制,确保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不合格信息处置单
测量不合格信息处置单评审、修改状态一览表修改日期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日期上次评审日期及结果注:保存期限期1个周期编制部门:设备管理部编写:韩振林审核:张如俊批准:李建新发布日期:2022年1月15日实施日期:2022年2月6日1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不合格的控制。
2职责2.1设备管理部负责不合格控制的归口管理,组织重大不合格的评审,并负责对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
2.2采购中心负责组织新购测量设备验收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
2.3各相关单位负责本单位测量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负责使用中的测量设备不合格的信息传递和隔离控制,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3程序3.1控制流程图3.2不合格的分类3.2.1根据不合格的性质,不合格主要分为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测量过程、不合格测量设备三类。
3.2.2不合格的测量管理体系是指:a.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发现任何不合格项;b.应纳入测量管理体系但没有纳入的。
3.2.3不合格的测量过程是指:a.任何测量过程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b.任何测量过程怀疑不正确的测量结果;c.监视发现测量过程失效。
测量过程失效,例如:由于核查标准损坏或操作技能改变,可通过如下的过程结果的信息来揭示:--分析控制图;--分析趋势图;--随后的检验;--实验室间比较;--内部审核;--顾客反馈。
3.2.4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是指:a.损坏;b.过载;c.可能使其预期用途无效的故障;d.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e.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f.误操作;g.封印或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h.暴露在已有可能影响其预期用途的影响量中(如电磁场、灰尘);f.周期检定、校准时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
3.3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a.测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发现不合格时,审核单位将不合格情况通知到相关单位。
b.各相关单位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和审核单位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审核管理部门。
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不合格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注意储存伊犁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设备治理中心文件文件编号:YGSJ/11・009 第].版签发:不合格计量设备治理方法范畴本程序规定了不合格计量设备治理流程、识不治理、标识治理、处置治理、评定和追溯治理的差不多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全国厂矿企业计量治理实施方法》JJF1071-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术语不合格品、计量设备、数据操纵、评定结果、量值溯源1治理职责1.1质量科归口负责不合格计量设备的治理”计量设备检定/校准治理,包括不合格报废计量设备(不包括属固定资产)的处置治理。
1.2各单位负责不合格计量设备的识不、标识、数据评定和追溯治理。
2治理程序2.1不合格计量设备治理流程图见附件1。
2.2不合格计量设备识不治理a)计量设备在工作时指针不动、数字显示部分数字不跳动、接通电源后无显示或者有其它明显的被损坏的迹象。
b)超过满量程,测量设备过载,超出测量设备规定的承载能力。
c)功能不正常,自动测量设备不能进行自动测量,有多种测量功能的测量设备不能发挥规定的测量功能,使预期使用功能失效。
d)测量设备超过规定的检定周期或校准间隔日期。
e)测量设备给出的测量结果或显示的量值有明显的差错。
f)使用人员操作不当,测量设备显现专门或故障。
g)有漆封、蜡封、铅封的测量设备封E卩标记损坏或封E卩线丝中断。
h)测量设备受到电磁场、振动的干扰或灰尘、油污阻碍显现专门。
|)与测量设备连用的转换装置、辅助装置、运算装置损坏或发觉专门。
j)测量软件或测量设备数据处理软件显现专门。
2.3不合格计量设备标识治理2.3.1当使用人员确定或怀疑某件测量设备不合格时,应赶忙向主管部门报告并保持现场原状要求处理,报告不合格应保持记录。
2.3.2报告不合格经主管确认后,赶忙粘贴"禁用"标记。
2.3.3校准人员对可疑计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或观看分析,并做好记录。
iso45001 不符合7
原标题:ISO9001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今天,整理了一些关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最常见的不合格项,以供大家参考。
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7.5)(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在现场使用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7.5)(1)程序没涉及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
(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7.5)(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人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高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1.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2)(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不合格测量设备追溯情况说明
1.计量设备失校数据追溯原因及追溯程序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控制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测量设备进行计量确认的程序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各种测量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监视与记录装置、转换或显示仪表,检定、校准等计量确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外部供方控制程序》《测量设备确认标识控制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测量环境和数据修正控制程序》3 目的为规范公司的计量确认工作,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4 职责4.1品管部是公司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工作的归口部门。
4.2品管部专职计量员负责测量设备的具体计量确认工作。
4.3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和人员应协助品管部专职计量员做好各项计量确认工作。
5 控制程序5.1 总要求通过实施计量确认所有测量结果都应溯源到SI单位标准,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溯源到国际上承认的相关领域的其它测量标准。
计量确认控制过程的输入是测量设备,输出是测量设备的确认结果。
c)调整或维修:就是对在验证过程中发现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不满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的,则需判断能否对该测量设备进行调整或维修。
如果该测量设备已无修理价值或无法调整,则验证没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报废”。
“计量确认”的间隔可根据测量设备的示值稳定性、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因素由企业自行确定。
5.2计量确认的实施5.2.1 每一年度,品管部的专职计量员应编制《测量设备年度计量确认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作为次年度开展计量确认的依据。
5.2.4 对于不易拆卸的测量设备或工艺操作中的非关键测量设备,可采用一次性确认的方式进行计量确认,或对设备的外观、用途和显示指示等一般特性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