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学术
中国史学名著??《春秋》三传
中国史学名著《春秋》三传上一堂讲的孔子《春秋》,今天讲《春秋》的三传一《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在今天,我们是讲中国史学名著,但在古人当时,不仅从周公到孔子,即下至战国秦汉,在当时中国人脑子里,还无所谓“史学”一观念。
当时学术大分野,只有经学和子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根据刘向刘歆的《七略》,称之曰“王官学”与“百家言”。
可见在西汉末年时,大学者如刘向刘歆父子,他们便把中国古代学术分成为“王官学”与“百家言”之两大别。
何谓王官学,因其职掌在政府衙门里。
何以谓“百家言”,就因其只在民间私家传述。
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可说王官学就是一种贵族学,百家言则是一种平民学。
孔子以《诗》,《书》教其弟子,《尚书》掌于政府中的史官,《诗经》掌于乐官,这本都是政府衙门里的学问,所以称之谓“王官之学”。
中国那时是封建政体,却和西洋历史上他们中古时期的所谓封建社会有不同。
西方的封建社会,上面没有一个共同拥戴的最高机构,因此他们想要来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亦没有能做成。
他们乃因蛮族人侵,罗马帝国崩溃,一个统一的政治消失了,四分五裂,遂有封建社会之出现。
中国古代的封建则是一种政治组织,由一个王室,如西周,来分封鲁、齐、晋、卫诸国出去,上面有一个中央政府,有一个周天子,至少这点显然与西方中古时期有不同。
西方的封建,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社会形态,中国的封建,是一个大一统的政治体系。
由天子分封公。
侯、伯、子、男各等爵到外面去,回向中心共戴天子,成一政治组织。
所以称为“王官”者,王便是一个统一政府,此之谓“一王”。
至于平民私人之学则不相统属,故称之日“百家”。
又怎样说王官之学流而为百家呢?这是说古代衙门里的贵族学流传到社会变成了平民私家言。
如此般的流变,第一个最著的例就在孔子身上。
在《汉书·艺文志》里第一部分叫做《六艺略》,那就是王官之学。
第二部《诸子略》,那就是百家言。
在古代第一个平民学者起来,便是孔子。
孔子作《春秋》,他说:“春秋,天子之事也”。
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学者士人集团掌握政权,形成当时社会中心指导力量。
门第社会
——东汉中晚期至隋
但从东汉中期,"终于慢慢形成了一各固定的阶级。一则是教育不普及,二则是书籍流通不易。虽然在法律上 并没有特许某个家庭以世袭的特殊权益,但只要这个家庭将学业世袭了,在政治上的特殊权益,也就变相的世袭 了。于是东汉以下由了世家大族所谓门第的出现。
中央政府失去控制,民众得不到保护,只得依附于世家,形成相互间的私契约。"民众由国家公民身份转变为 门第的私户。于是政府和社会之间隔着一条鸿沟,政府并不建筑在公民的拥护上,而是只依存于世家。"世家也因 此挟持政府。
世家门第使中国几经动荡,无法形成一个强力的政府。政府虽是一个门第势力支撑的政府,却时时想裁撤门 第。直至北魏均田制的出现,始将农民从世家门第的掌握中解放出来。国家分派土地给农民,农民不拥有土地所 有权,只向国家缴税。"这一新制,依然是由北方门第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根据历史传统制定的。均田制,是中国 传统的均产经济思想改造社会的一次成功。
北魏的均田制和北周的府兵制,终于为中国的统一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制度的准备,并直接造就了隋唐两代之 复兴盛运。
科举社会
——隋至清末
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使任何一个公民都可通过考试获得进入政府的资格。这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社会形 态的革命。这个制度保证了政府机构由民间产生,由士人知识分子组成,有力地防止贵族、门第世袭割据势力的 复辟。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门第这种变相的贵族阶级也逐步衰退而终于消失了。
上承战国游士、郎吏的传统,代表学术理想的知识分子来主持政治,在由政治来领导和规范政治。这是中国 历史的主基调。通过隋唐科举制度实行,到宋代的成熟,为士人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中心力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 保证。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1、游牧文化2、农耕文化3、商业文化(海滨)其中,1和3属于一类。
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
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
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
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
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
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
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民粹主义简介
民粹主义民粹主义(英语:populism,又译平民主义)意指平民论者所拥护的政治与经济信条,是社会科学语汇中最没有精确定义的名词之一,也可以被当成是一种政治哲学或是政治语言,包括争取耕地利益、主张自由使用银矿来铸造货币、以及提倡政府管制垄断现象。
学术界有关民粹的讨论甚多,但是把它当成一个独立学术概念来处理的却很少,主要原因是民粹主义呈现的样貌过于丰富,难以捉摸。
民粹的原文涵义是个中性的单字,固然民粹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没有必要把它看成本质的恶,否则极可能会误解民粹的意涵。
民粹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意识形态,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菁英阶级所代表的统治团体,既腐化又堕落,因此宁愿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愿相信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质就是对政府的怨怼。
相关历史民粹主义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俄国,特征是抬举民众,蔑视精英。
民粹主义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份量。
在拉丁美洲出现了许多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
在美国,则是在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早期出现了许多政党,像是人民党(Populist Party)、美钞党(United States Greenback Party)、亨利·佐治(Henry George)的土地单一税(Single Tax)运动、进步党(United States Progressive Party)、农工党(Farmer-Labor Party)、脩义·龙(又译辉·龙)(Huey Long)的“分享财富(Share Our Wealth)”运动、美利坚联盟党(United States Union Party)。
一些早期的左翼民粹主义政党直接导致了后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出现;而其它民粹主义者则有偏右的色彩,像是柯林神父(Father Charles Coughlin)。
概述民粹主义(平民主义)没有特定的思想内涵,基本上它可以与任何意识形态结合,端视其社会情境或反对的对象而定。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上)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上)展开全文对于国史之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
)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
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引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材料。
然而中国之国民却是极其缺乏历史智识的。
所谓历史智识即是让历史材料服务于当今社会,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历史材料为前人积累,而现代人需挖掘出有补于时代的东西。
故先有尚书,后人结合当时所需,又弄出春秋,又弄出左传、史记。
事情终是那些事情,而历史智识却大不相同。
为什么说现代人缺乏历史智识,就以当今(成书之时,下同)历史诸学派言之:当前历史学派分为三类,传统派、革新派、考订派。
以下分别论述其不足。
传统派擅长记诵,与当前现实没有什么关系,然至少尚能修养品性;考订派假借“科学方法”之名割裂史实,以活的人事换死的材料;而革新派,往往急于求智识,怠于求材料,常常用胸中臆测的全史来指导当今的现实。
综上,三类史学派并没有推进历史智识。
下面以当前最热门的革新派来举例。
为了改革政体,提出“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史导论》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由钱穆先生编写,先生在弁论中首先提出文明、文化二字之区别开言,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
其次对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的根源进行探讨得出自然环境的差别从而影响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精神。
再次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
游牧、商业文化起于内不足,从而向外需求,因此是流动的、进步的。
农耕文化是自给自足的,是静定的、自足的,是静定的、保守的。
最后对于中国文化。
保守的。
最后对于中国文化。
保守的。
最后对于中国文化。
认为我们应该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认为我们应该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
陈中国文化之真相。
首先其具有复杂性,首先其具有复杂性,首先其具有复杂性,要学会通视其大体,要学会通视其大体,要学会通视其大体,其二具有完整性,从物质生活其二具有完整性,从物质生活到集体生活以及内心生活,然相互间息息相关,牵一发动全身。
其三具有发展性。
到集体生活以及内心生活,然相互间息息相关,牵一发动全身。
其三具有发展性。
本书共十本书共十篇,以下为自己整理所得各章所言:篇,以下为自己整理所得各章所言: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共阐述以下观点:1、中国文化不仅比较孤立,而且比较特殊。
(独自发展)【1】 地理背景上:中国文化发生在特别大的地面上,有重要的水系,有堪作农耕凭借的灌溉区域........ 气候上:埃及、巴比伦、印度全都在热带,物产丰富,衣食易给,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大底从多量的闲暇时间上产生,他们的文化大底从多量的闲暇时间上产生,而中国在北温带的较北而中国在北温带的较北地带,黄河流域的气候雨量是不能与其相比的。
学制的基本类型
学制的基本类型一、双轨制该学制出现在19世纪的欧洲,在当时的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分别称之为学术轨和职业轨;其中,英国就是代表国家。
学术轨:其特点是,当时的精英资产阶级的子弟先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进行学习,等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去上大学,教育特点是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先上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然后再回来上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这个轨道是针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属于精英教育,平民阶级的子弟无权参与,学术轨出来的学生学成后一般从事与学术相关的工作,故叫做学术轨。
职业轨:其特点是,当时的平民阶级的子弟所接受的教育,他们从出生开始,从小学到中学,但不能考大学只能读职业学校;教育特点是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先上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接着只能上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这个轨道针对的是平民阶级,属于大众教育,平民子弟学成后一般从事服务统治阶级的职业工作,故叫做职业轨。
学术轨和职业轨之间的关系:两者是平行的系列,不相通也不相接,在一定层度上剥夺了在国民教育中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
二、单轨制该学制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国家美国,其特点是,社会各个阶级的子弟在一样的学校系统中进行学习,上下贯通;其结构是:所有学生先上小学、再上中学、最后通过考试公平的进入到大学,这样就使得各级各类学校(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之间互相贯通和衔接。
该学制相比于双轨制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国民素质。
三、分支制该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代表国家有前苏联和中国,其特点是在所有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接受共同的基础性教育;但是,到中等教育阶段可以选择职业教育(相当于现在的技校)和普通教育(上高中考大学)。
该学制相比于西欧的双轨制有一定的进步,例如单独设立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又照顾到了单轨制的特色。
是一个立体式的学制,突显出“上通下达”、“左右贯通”的特点,使教育得到了普及,又保持了学术性的较高水平。
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
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关于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参考如下:1. 创办大规模私学: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推动了学术的平民化。
2. 提倡“有教无类”:孔子提倡平等的教育理念,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改变自己。
他主张“有教无类”,突破了社会阶层和血缘关系的限制,为教育的普及化和多元化打下了基础。
3. 实施因材施教: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他认为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都不相同,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为现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4. 强调学思行相结合: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包括学、思、行三个方面,即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和实际行动。
他强调学思结合,认为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它。
同时,他也强调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检验学习的效果。
5. 提出道德修养的原则:孔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道德修养原则,如仁、义、礼、智、信等。
他认为这些原则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这些品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6. 重视师德:孔子非常重视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知识储备。
他主张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7. 整理文化典籍: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整理和传播了古代的文化典籍。
他认为这些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该被保存和传承下去。
他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并教授弟子们学习这些典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总之,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为后世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也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后主题索引:平实的学术阶石——跨语言文化视角下的中西学术传统与规范(上)
建优 化 、 和谐 之 人 文 学术科研 环境 。
关键 词 主题 词 书后 主 题 索 引 西方人 文 传统
检 索功 用 学术规 范
东 西方 不 同 的学 术 文 化 传 统 , 接 导 致 直
进人 我 国学界 的历史 相对 较短 。“ 引 ” i 索 (n — dx 一 词 , e) 一般认 为是 在 2 0世纪初 由 日文 转
专著 的 书后 主 题 索 引 编 制 为 例 , 取 个 案探 采
的编 制 , 也将 主 题 词 , 概念 和术 语 , 于 书 即 置 作 者关 注 的 焦 点 , 使 书 作 者 进 一 步 思 考 和 促
厘 定 书 中重 复 出 现 的重 要 术语 和概 念 , 也 这 为知识 的发 展 、 化 和 系 统 化 起 到 了积 极 的 深
0年第 1 ( o 8 N .) 期 V1 . o1 .
中国索引<or lf h h a oiy fnee ) Jun e i c to I xr a oT C n S e d s
书后 主题 索 引 : 实的 学 术 阶 石 平
跨 语 言文 化 视 角 下 的 中西 学 术 传 统 与规 范 ( ) 上
征 。在专 业知 识 普 及 和 走 向 大众 的 过 程 中 ,
和媒 介 , 在各 民族 内部 及 不 同 民族 之 间传 播
交流 。概 念术 语 流传 扩散 的一个 重要 前 提是
书后主题索引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书后 主题 索 引 已经成 为 当今社 会 新成 员 和平 民大众 步 入学 术殿 堂 的一 块平 实 的 阶石 。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一、以史救国:1930年代,中国正面临着两大危机:1、民族生存危机:1937年,日军就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大片国土落如日军手中;2、民族认同危机: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文化冲击下,陷入了盲目西化的误区,全盘否定中国的过去。
在这样危机重重的情况下,钱穆选择了用历史来救国。
历史两大作用:1、了解中国的优势、劣势和独特之处,可以找到中国衰弱的深层原因,甚至可能找到历史上中国人克服类似生存危机的方法,从而为中国的自救自强提供借鉴。
2、能够帮助国人重塑民族认同感。
想要国人认同自己的民族,首先要让国人了解自己的民族。
而想要让国人了解自己的民族,就要让国人阅读本民族的历史。
国人了解了中国的历史,知道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和辉煌过去,才有可能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信心,从而重拾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二、中国历史大脉络:政治上的三次飞跃:1、从西周到秦代,中国由分封制国家发展为郡县制国家。
2、从西汉到东汉,中国初步建立了人才选拔制度。
3、中国政治的第三次飞跃,是从魏晋到隋唐,出现了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三次飞跃,中国从贵族制走向平民制。
学术思想呈现出独立、自由发展的趋势:1、学术从宗教中独立出来,从先秦诸子开始人文发展不依托宗教。
2、从贵族走向平民,学术向一般人开放。
3、从依附政治走向指导政治。
中国历史存在着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是相权不断衰落,一个是科举制度失效1、相权萎缩直至消失。
所谓相权,就是宰相的权力,和它相对应的是君权,也就是皇帝的权力。
在历史发展中,宰相权力不断被挤压,最后在明代被取消。
皇权膨胀,让政府更容易失控。
2、“科举”失效。
科举考试内容,与具体行政脱节,唐代的诗歌和明清的八股,都存在这个问题。
三、中国社会的发展出路:1、钱穆提出,要拯救当时的中国社会,就要让国人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走出这个低谷期的方法,就是找到一直以来,驱动中国历史进步的那股动力,并且加以促进。
《儒林外史》中平民文人特点
《儒林外史》中平民文人特点《儒林外史》是清朝孙枝著名的长篇小说,描写了清朝末年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在这部小说中,儒林指的是士人的圈子,外史指的是平民百姓。
平民文人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展现了他们的特点和形象。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儒林外史》中平民文人的特点。
《儒林外史》中的平民文人大多出身于寒微,家世平凡。
他们并没有出身大族世家,也没有得到朝廷官职的机会,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文学和学术上有所成就。
例如书中的江南钱谦益,他出生在贫寒的家庭,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奋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这些平民文人因为出身低微,所以对于社会的不公和黑暗有着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对于社会的不公义和腐败现象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儒林外史》中的平民文人大多有着清正廉洁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他们在官场上没有权势可以倚仗,所以只能靠着自己的正直和坚守原则来应对各种困难和考验。
例如书中的江西赵次山,他因为主张对当地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进行揭露,最终遭到了官员的陷害和迫害。
这些平民文人在面对种种诱惑和压力时,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为利欲所动,体现了清正廉洁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民文人在《儒林外史》中也有着敢于直言的精神和对社会的批判观点。
他们对于官场的黑暗和腐败现象没有任何掩饰和回避,而是毫无畏惧地予以揭露和批判。
例如书中的江西范愈,他主动揭露了地方官员的贪污可耻行为,并且用文字对官员进行了直接的抨击和批判。
这种敢于直言的精神展现了平民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感,也表达了他们的不快和愤懑之情。
《儒林外史》中的平民文人多有不同凡响的文学才华和学术造诣。
尽管他们并没有得到官职的机会,但是在文学和学术上却有着非凡的成就。
例如书中的江西赵次山,他虽然不能到京城考取功名,却在当地以诗文传世,成为一代文学宗师。
这些平民文人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才华和造诣,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儒林外史》中平民文人的特点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的不满和责任感,表达了他们对官场黑暗和腐败现象的批判和不满。
平民视角下的爱因斯坦-最新教育文档
平民视角下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这一点似乎是不用置疑的。
一提起爱因斯坦,人们就肃然起敬。
他几乎成了科学的化身。
出于对科学和爱因斯坦的热爱,不少人认为爱因斯坦在所有领域都是十分杰出的。
这种态度无疑是不足取的。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有精妙的见解,即使是天才(如果有的话)也不能保证这一点。
只有把天才也首先看成是一个人,才能真正理解爱因斯坦,并进一步凸现他的独特之处。
由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工作多年,并且专职负责《爱因斯坦全集》编辑工作的艾丽斯·卡拉普赖斯女士所编的《爱因斯坦语录》,可以让人们很全面地了解爱因斯坦的诸方面。
书的主要内容由爱因斯坦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主题的一些看法组成。
这些主题包括爱因斯坦论自己、美国和美国人、德国和德国人、犹太人、家庭、朋友、科学家和其他人、生命、死亡、教育和学术自由、人类、犹太复国主义、犹太教、以色列、和平主义、战争、爱国主义、宗教、上帝以及堕胎、音乐等。
书中还附有别人对爱因斯坦的评论,一些被认为是爱因斯坦讲的话,以及一些经常出现的有关爱因斯坦在非科学方面问题的回答。
中译本还附有许良英先生写的一篇长文《爱因斯坦评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因斯坦。
从这本书中,崇拜爱因斯坦的人可能会读到一些非常让人难以置信、甚至是前后矛盾的话。
在涉及到女人、婚姻等方面更是如此。
比如:很少有妇人是具有独创性的。
(p.195)在女人的身体构造中,有某种我们必须承认的天生障碍,它禁止对妇女使用我们对男人所同样使用的标准。
(p.196)婚姻是一种试图使某些出自偶然的东西持续下去的不会成功的尝试。
一切婚姻都是危险的。
……婚姻的确是披着文明外衣的奴隶制。
(p.183)婚姻使得人们互相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财产,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个人。
(p.184)同时还会发现一些充满睿智的话。
科学理论的内容本身并不为人的生活行为提供道德根据。
(p.185)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不会产生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对人类和事物的热爱及献身精神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古代唯一平民出生的哲学
古代唯一平民出生的哲学在古代的中国,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受尊重的领域。
它不仅贯穿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中国的哲学也逐渐多元化,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思想。
其中,许多哲学家都是王公贵族或富商大贾出身,唯一的例外是孔子。
孔子被誉为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学说成为了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孔子并不是什么高贵的血统,而是一个平民,他并没有出自于贵族家庭。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在中国山东曲阜的一个普通家庭中。
他的父亲孔雍是一位曲阜的士大夫,但不算是很富有的人。
孔子自幼聪明好学,对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都很感兴趣。
他的学业虽然并不像现在的学者那么困难,但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天才。
孔子的母亲是一位很早就去世的女子,他的父亲也早早去世了。
然而,尽管孔子没有家世,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
他会利用自己的时间去阅读各种史书,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
在那个时代,学生们通常通过老师来接受教育。
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孔子甚至离开了家乡,前往不同的城市寻求更好的学习机会。
据历史记载,孔子曾经游学于鲁、齐、陈、卫、宋等地,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学者和老师。
他也曾跟随几位鲁国的贵族学习,但他并没有受到他们的约束,因为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学术观点。
“不卑不亢,不羞不怯”是孔子一直坚持的原则。
他认为知识是用来分享和传递的,而不是用来展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孔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很独特,他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性和道德修养,这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孔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的学说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当时的中国社会风气十分封闭,贵族士大夫们对于普通百姓的声音并不十分在意。
然而,孔子与众不同,他的思想理念深受普通人的支持,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新风潮。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刘志权《第三维度: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
出版物刊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页码: 189-189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国当代小说;三维度;理论视野
摘要:刘志权教授的《第三维度:平民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小说》一书,2018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不是一本因循的、四平八稳的,而是锐利大胆的、力求有所建构的学术论著。
中国古代小说作为平民文体,重在娱乐游戏;现代以降形成启蒙小说与革命小说两大主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历史及现实多重因素作用,当代小说重新接续了古代小说的平民立场.。
试论宋代教育发展的平民化
试论宋代教育发展的“平民化”作者:周宝荣摘要宋代的图书出版空前繁荣,各级官府均致力于雕版印书,民间出版活动也十分活跃。
在中央诸部门中,以国子监的出版活动最为主要。
宋代的国子监,不仅是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国家出版机构。
拥有雄厚财力的公使库是最大的地方出版机构。
宋代地方上的学校,也雕印了不少书籍。
在民间出版方面,书坊、家塾、书院、寺院及宗教社团等均参与其中。
坊刻代表了图书出版商业化运作的大方向,家刻则多为精品,书院刻书又别具特色。
关键词宋代;图书出版;官刻;坊刻;家刻;书院刻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宋代教育既有直接的历史承续,又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宋代的兴学运动在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其历史性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整体规模的空前扩大,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教育“平民化”的新时代。
在宋代,“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1],是许多像苏序(973-1047)那种三世不显、终生未仕者的风雅写照。
一、入学门槛的降低,取士不问家世宋代各类学校“广开来学之路”[2],扩大招生范围,与唐代相比,入学门槛降低很多。
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弘文馆、崇文馆只招收三品或五品以上公卿士族的子弟;四门学一部分招收勋官三品以上、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另一部分招收“庶人之俊异者”[3]。
在宋代,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进一步衰落,中央官学中规格最高的国子学的入学资格已降到七品以上官员子弟。
不少低级官僚的子弟以及寒素子弟也进入国子监听读,甚至“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4]。
这说明宋代的国子学已丧失了唐代那种贵胄子弟学校的性质。
宋代的太学也放宽到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和“庶人之俊秀者”。
至于地方上的官办学校,其招生范围也比唐代广泛得多。
在宋代现实生活中,如“工商杂类”甚至连处于社会底层的“贱民”,其子孙都可以进入州、县学校读书。
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黄州一位屠户的儿子“易业为儒”[5]。
宋徽宗时,饶州余干县帽匠之子吴任钧,补入饶州州学,被升贡入京,并且以贡士起家,后来官做到提举江西常平。
历史名词——精选推荐
左派王学: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王艮创立的儒家学派。
又称泰州学派。
发端于阳明学派,明儒学案据地域之分将其称为左派王学。
其学说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易于启发市井小民、贩夫走卒,极具平民色彩,故流传甚远。
属明代反映城市平民、农民大众思想情感的儒学流派,故称“平民儒学”。
嘉靖五年(1526年),王艮应泰州知府王瑶湖之聘,主讲于安定书院,宣传“百姓日用即道”,开始泰州学派的创立之先河,学生多是社会基层人士,如农夫、樵夫、陶匠、灶丁等。
泰州学派以“百姓日用即道”为标揭,阐述“满街都是圣人”,“人人君子”,“庶人非下,侯王非高”。
其门下有朱恕、颜钧、王襞、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竑、周汝登等人。
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乾嘉学派:清乾隆、嘉靖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流派。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
乾嘉学者搜集钩沉,辑佚许多亡佚的文献典籍。
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清代乾嘉学派的出现,一般认为是清朝统治阶层残酷镇压和笼络羁縻臣民政策的产物。
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对文人采取了严酷的统治政策。
尤其是乾隆时期,屡次禁毁书籍,大兴“文字狱”。
当时的文人学士不仅不敢抒发己见,议论时政,即使是诗文奏章中有一言一名的疏失,也有遭致杀身灭族惨祸的危险,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上,寻章摘句,逃避现实。
虽然学派有一定的压抑新思维和脱离社会的缺点,但是由于百余年间一大批饱学之士刻苦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学派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牛录:满语音译,汉名佐领或简称佐。
清代八旗组织的基层单位,原为女真人早期兵农合一的临时性组织形式。
明万历十一年(1583)起,努尔哈赤为适应统一女真各部的军事需要,沿用此旧名称,把它改造为大型、固定、有严格纪律的统属关系的新型组织形式。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
这种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
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历史纵横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
当时学派很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合为“十家”。
由于小说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其他的九家被称为“九流”。
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民学术”与“平等思潮”:王艮这样讲《论语》
当前,于丹讲《论语》,一夜之间成风潮,这让人想起了明代的王艮,他讲孔子,走的也是“平民路线”,一举成风的。
而且,王艮只讲自已的“体悟”,不大管“文本”本身的内容;故他所讲的,在当时学术界是被目为“没真学问,信口胡言”的“野狐禅”。
想到
这里,让人发笑:历史还真怪,会重复演戏!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曾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拿一个‘圣人’的架子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他的高足弟子王艮,就不摆“圣人”架子,专搞“平民学术”,当时很有“市场”。
从生活出发,用身边事例去启发点拨,最能赢得普通民众的认同。
王艮他们把这叫做“顿
悟”法。
“顿悟”本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式,宋明时期的学者程、朱与陆、王都引它来为己所用,各家都在讲“顿悟”,但各自“悟”的“道”则截然不同。
王艮的泰州学派原本就以社会大众为接受对象,经院式讲学自然行不通。
王艮师徒们都是用顿悟法,讲身边事。
比如有位林春,他本是王艮家的一个家僮,他就提出了“即心是理”的命题,将高远的“理”与平常“心”拉近了距离。
比如朱恕,是泰州草堰场的一位樵夫,他有一首诗:“离山十里,薪在家里;离山一里,薪在山里”。
王艮称誉这首诗很富启发性,就用它来启发徒众要“求”道“求”学;你不去“求”,即使道在身边也等于无。
又如夏廷美,是繁昌县的一位农夫,他说:“凡事只依本心而行,便是大丈夫……不能自信本心,剿袭纸上陈言,挨傍别人口吻,便是妾妇之道。
”还有个韩贞,是兴化县韩家窑的一名窑工,他说:“人人天地性,个个圣贤心。
原不少些子,何须向外寻?”又说:“此般至理人人有,莫向三家(按:指孔、老、释)纸上寻。
”他们公然宣布儒道佛三家经典统统信不得,只须尊重自己的“本心”、“本愿”就是大丈夫、就是圣贤了。
这些论说,自然是那个特定时代特定心声的理论凝聚,是它的时代表达,自然易于为
社会所接受。
孟轲早有“人性善”、人有“良知良能”之说,学者们论证它,原是要有很抽象的哲学思辨能力的。
王艮弟子颜均接过了这个传统说法,却作了别样的诠解:“谁人出世之时不会恋着母亲吃乳?又谁的父亲母亲不喜欢抱养孩儿?谁的哥哥姐姐不喜欢看护小弟小妹?人这个生性、性这样善良,官人与舆人一般,汉人与夷人一般,云南人与天下人一般,大明朝人与唐虞朝人也是一般。
”你看他从父母抱孩子一直引申到中外古今的官宦圣贤与常人“都是一般”的大道理来,可谓巧于作通俗宣讲了。
这段话的思想取向、所传达的社会信息,就决不是孟轲的“人性善”的老调了,它已经转移成“人格平等”的重要论据了:它论证了古今中外官民夷汉人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一时代共识。
这种“人性平等”说,在另一个王派学者耿定向笔下,就表述得更为清晰了:“吾人眼底看得圣贤太高,是害了‘虚怯症’;眼底看得俗人太低,是犯了‘癫狂症’。
实见得无人无我、无圣无凡,如此平等,心方是凝道之舍。
”这可视为中国式“平等宣言”。
打碎偶像,是提升个体价值的必经之路,王派学人做的正是这番功夫,它与西方“文艺复兴”中的追求“个性”与“平等”,是“同曲而异工”的——精神相通但结果不同。
明中后期的这个“民主”势头,本来是很有前途的,但由于清的入关而被打断了。
满清来自关外,刚从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走出不久,接受高度发展的中原传统文明已属不易,而接受“离经叛道”之论更是难上加难了。
于是大清建国后,便决然下令取缔结社,取缔讲
学。
王良们也就“后继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