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发展概况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技术的应用技术发展历程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技术的应用技术发展历程自从20世纪50年代确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发现了基因DNA的作用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发展各种技术来更好地研究DNA和其重要作用。
自1977年Sanger首次提出了变性杂交和DNA测序技术以来,测序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至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使得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
一、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1、手工测序: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手工测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DNA进行多次克隆、限制酶切、PCR扩增等多道工序。
最终通过手工分离和去掉杂质、对碱基进行标记并辨认,并在薄层板上进行图解才能得到结果。
这种测序方法的操作繁琐、费时耗力、误差率高且成本高,因此已经很少被使用。
2、自动测序技术:1986年首次推出的自动测序技术使DNA分析得到了快速和高效的提高,实现了高通量DNA测序、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
自动测序技术分为三代,其中第一代的荧光检测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DNA随机断裂、PCG扩增、限制酶切割后片段的比较、计算和分析,从而得到整个DNA序列以及荧光信号。
第二代的技术在测序引物上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大量的小片段序列。
第三代技术则采用了Nanopore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通过单个、具有节点的蛋白质孔使带电物质(如DNA分子)通过,从而能够得到更直观和高保真的测序结果。
这些人工智能的算法已经使整个测序的过程变得快速、简便和可靠。
二、测序技术的应用1、基因组测序: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创新平台。
通过通过基因组测序,可以对物种的基因组结构,基因有序性和功能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高效地分析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基因结构和特征,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肿瘤分型和精准医疗等多个领域。
2、转录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是平衡表达和微小表达谱分析的重要工具。
分析细胞RNA的构成,造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从而可以深入了解基因表达和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转录因子和DNA的相互作用。
转基因技术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转基因技术发展历史1945年首次使用分子生物学这一术语,主要指针对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和物理结构的研究。
生物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研究历程,最早人们从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形态、解剖和分类开始,以后进一步研究细胞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进入细胞水平的研究。
到20世纪中叶以来,生物学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目标,分子生物学开始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是针对所有生物学现象的分子基础进行研究。
这一术语由Willian Astbury于1945年首次使用,主要指针对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和物理结构的研究。
1871年,Miescher从死的白细胞核中分离出DNA.1871年,Miescher从死的白细胞核中分离出DNA。
1928年,Griffith发现肺炎链球菌的无毒菌株与其被杀死的有毒菌株混合,即变成致病菌株。
1944年Avery等发现从强致病力的S型肺炎链球菌中提取的DNA能使致病力弱的R型转化成S 型。
如果加入少量DNA酶,这种转化立即消失,但加入各种蛋白水解酶则不能改变这种变化.这一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引起细菌遗传改变的物质为DNA。
1949年发现了了Chargaff规律:G=C,A=T;以及DNA具有典型的螺旋结构随着核酸化学研究的不断发展,1949年Chargaff从不同来源的DNA测定出4种核酸碱基(胸腺嘧啶T、胞嘧啶C、腺嘌呤A和鸟嘌呤G)中(A+T)/(G+C)的比值随不同来源的DNA而有所不同,但鸟嘌呤的量与胞嘧啶的量总是相等,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量相等,即G=C,A=T,这个规律称为。
与此同时,Willkins及Franklin 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DNA纤维的结构,表明了DNA具有典型的螺旋结构,并由两条以上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
该模型表明,DNA具有自身互补的结构,根据碱基配对原则,DNA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可以精确地进行复制。
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4 年11 月( 上)229转基因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李华玮,郑鸣(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生物工程系,郑州450011)中图分类号: Q78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7034( 2014) 11-0229-02转基因技术是起始于20 世纪70 年代的高新技术,是按照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帄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片段) ,用酶学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 在体外切割、连接、组成一个杂合DNA 分子的技术。
或者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插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掺入到原先没有这些基因的寄主内,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能稳定遗传。
转基因技术为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基因表达后引起生物体性状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可遗传的。
经过此技术修饰的生物体称为遗传修饰生物,俗称转基因生物( GMO) 。
转基因技术能跨越生物学界限,在互不相关的物种间进行基因重组,广义上指所有生命形式在内的转基因生物,狭义上指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
在我国转基因生物的定义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欧盟法规中指出,转基因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基因组,自然、杂交或者重组无法达到这种方式。
1 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概况1〃1转基因动物发展现状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在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结构遗传学和DNA 重组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基因工程等试验技术手段,将分离得到的外源目的基因或重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中,使之整合到宿主细胞内,随着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并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一种生物技术。
20 世纪80 年代,Jaenisch 等人首次应用反转录病毒感染胚胎,制备了转基因动物。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转基因动物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利用传统转基因方法,如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电穿孔法、脂质体介导法等,已经制备了转基因小鼠、大鼠、猪、牛、羊、鸡等多种转基因动物[1]。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年,是一境利与弊的争论,措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施对到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
世纪年代,其进行安全管理。
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究的热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1.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应用于动物抗病育种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动物抗病育种,通过克隆特定基因组中的某些编码片段,对之加以一定形式的修饰以后转入畜禽基因组,如果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能得以表达,那么畜禽对该种病毒的感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应能够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对机体带来的危害。
(其用于遗传育种,不仅可以加速改良的进程,使选择的效率提高,改良的机会增多,并且不会受到有性繁殖的限制。
)例如Clements等将绵羊髓鞘脱落病毒的表壳蛋白基因转入绵羊,获得的转基因动物抗病力明显提高;丘才良把一种寒带比目鱼抗冻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大西洋鲑中,为提高某些鱼类的抗寒能力做了积极的尝试。
2.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用于生产药用蛋白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生产重组蛋白(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能是转基因动物的最大应用,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
Swamdom (1992)用β-球蛋白的4个核酸酶I的高敏位点与人的两个基因相连,融合基因产生的转基因猪与鼠的原型相似。
目前,把转基因动物当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仅各国政府投资,一些私人集团也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加以研究和开发。
3.转基因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许多转基因的表达强烈地位受着其宿主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影响,往往出现异位表达和个体发育不适宜阶段表达,影响转基因表达能力或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从而使大部分转基因表达水平极低,极少部分基因表达水平过高。
基因工程-转基因概况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 阿根廷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其他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概况
我国是最早开始研究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 正在进行中间实验的转基因作物 48种,涉及作物 11种, 其中水稻、小麦、玉米、西红柿、白菜、甜瓜、香木瓜、 花生和广藿香等为转基因食品植物。 正在进行环境释放试验的转基因作物 49种,其中水稻、 玉米、大豆、马铃薯、西红柿、甜椒和线辣椒为转基因 食品植物。
基因工程
の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
主要内容
一、转基因动植物的概况 二、转基因动植物的基本方法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四、转基因动植物及生物安全 五、预想
六、基因编辑新技术
一、转基因动植物的概况
转基因作物是指科学家在实验中,把作物的基因加以改变, 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作物。转基因与杂交是完全不同的 概念。杂交只能在同类之间发生,如圆皱豌豆杂交。而转 基因则可以提取不同种类植物甚至动物的基因,将其移植 到植物上。
高产奶率和高质量皮毛的动物等。
3.食品工业: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用微生物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
(三)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1.环境检测:如用DNA探针可以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特点
是快速,灵敏,精确。
2.环境净化: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能同时分解四种
烃类化合物的“超级细菌”以及“吞噬”汞和降解土壤中 DDT的细菌, 还有能够净化镉污染的植物等。
转基因动物
将外源重组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 体内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表达系统, 包括外源基因、表达载体和受体细胞等,基因组的转移则是细胞核 移植和动物克隆技术,人工合成与设计基因、全基因乃至基因组的 转基因技术是合成生物学。 遗传的基本物质是 DNA,基因则是位于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 段,对于储存在生物全套染色体中的全部遗传信息,可称其为基因 组。由于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的生物基因组成是不同的,因此对动 物个体来说,非自身的基因成分属于外源基因,如果把外源基因整 合或导入动物染色体基因中,那么这个外源基因就被称为转基因 (transgene)(即转移来的基因),这种动物就是转基因动物 (transgenic animals)。
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候吉超,吴 斌,姜 蕾,宋晶晶,任小娜,王 东*(喀什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帕米尔高原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喀什 844000)摘 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转基因作物品种和食品种类不断增加,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安全方面的争论。
研发新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对转基因蛋白和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阐述,以期为转基因产品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es i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for TransgenicFood IngredientsHOU Jichao, WU Bin, JANG Lei, SONG Jingjing, REN Xiaona, WANG Dong*(College of Life and Geographic Sciences, Kashi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cology of Pamirs Plateau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Kashi 84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the varieties of transgenic crops and foods are increasing. Whil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to people, there are also safety disputes. It is extremely urgent to develop new transge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nsgenic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review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are described,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idea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apid and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transgenic products.Keywords: transgenic food; de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ess随着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全球粮食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转基因技术的诞生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带来了希望[1-2]。
基因测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因测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在医学、遗传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基因测序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
本文将探讨基因测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基因测序技术的研究现状基因测序技术主要分为传统的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Sanger测序是以化学反应的方式逐个测定DNA序列,适用于小规模的测序任务。
而高通量测序则是运用大规模并行的测序方法同时对数百万条DNA序列进行测序。
目前常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有Illumina、IonTorrent、PacBio等。
其中,Illumina公司的测序技术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它的原理是将DNA片段放在微孔板上,再进行特殊的制备处理,最终通过测序仪器以荧光信号的形式进行测序。
这种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低成本等优点。
但其也存在着错误率高、读长短等缺点,尤其对于复杂结构的基因组,很难得到完整且准确的DNA序列。
除了Illumina测序技术外,也出现了其他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如IonTorrent。
该技术基于半导体芯片的原理,可通过电信号转换来实现测序。
它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但也有着没有自纠正机制以及过多的错误纠正等缺点。
PacBio公司的SMRT测序技术,是一种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
它采用高通量的单分子测序技术,能够产生长达数万个碱基的DNA序列,具有高准确性、顺序连贯等优点。
但缺点是价格高昂、样本处理复杂等。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测序技术,如Nanopore技术。
该技术是由牛津纳米诊断公司发明的,它基于纳米孔,能够直接测定单个分子的DNA序列,并实现实时测序。
该技术具有高顺序连续性、读长长等优点,但缺点是错误率高等问题。
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应用范围的期望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基因测序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制化医疗个性化治疗是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嵌入到生物体中,从而增强或改变其特定功能的方法。
自从转基因技术问世以来,它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引发了惊人的争议。
一方面,多数科学家和生产商认为,转基因农作物可以提高作物耐病能力和适应性,增加生产量,从而解决全球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动植物的影响还有潜在的人类健康风险问题等因素却成为了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主要表述。
本文将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进展2006年,中国通过了第一个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申请,标志着中国转基因技术商业化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的转基因作物种类正在迅速扩展,种类已经包括棉花、玉米、水稻等多个品种。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逐渐形成了高效、安全的基因工程技术路线。
2. 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基因组编辑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修改、删除和插入基因,还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一些细微变化中精细调节基因表达,同时也可以增强技术的可重复性和效果。
例如,具有“修剪”功能的CRISPR-Cas系统,不仅用于研究和基因治疗,同时也代表了农业文明中的一个巨大的机遇。
预计,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将成为改良传统作物的一种新手段,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上,肯定还有更多的变化和挑战。
未来,人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转基因作物品种的设计,以下导表达的肖像表达改进的抗逆性。
相信在人类长期坚持开放创新的方式下,拥有高效、精准和安全的基因工程技术是有可能的。
3. 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在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上,我们认为转基因肉类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产品——尤其是用于参数环境下的生产。
从持续性视角来看,肉类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的主要经济命脉。
然而传统的养殖方法却面临了许多挑战,如临床病毒传染,(改进中的不善利用资源)。
纵观全球各地的转基因动物实验,许多科学家都表示,转基因养殖动物要么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要么提高粮食利用率,要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甚至还可以在避免生荷尔蒙、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并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完整版)转基因发展概况及几个热点问题
标识制度——与安全性无关
标识目录
标识目录由农业部
强制标识
商国务院有关部门
定性标识
制定、调整和公布
趋势:定性-定量-自愿
36
我国第一批标识目录
确定原则:关注度、可行、方便、成本 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棉花种子 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未批准新的转基因作物,因此,标识目录也未作调整。
37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无定论?
有定论:
✓ 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
真
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遵循的是个案分
析原则,不能笼统地谈转基因食品的
相
安全性问题。
✓ 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没有发生一起 经过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
反对转基因的声音长期存在
2012年转基因舆情波动图
① 境外研发商提交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申请 ② 农业部受理,提交安委会审查 ③ 如符合要求,发放入境材料批件 ④ 试验材料进口 ⑤ 开展身份验证、环境安全及食用安全检测 ⑥ 申报书及综合评价报告提交安委会审查 ⑦ 如符合要求,发放境外研发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 ⑧ 境外贸易商凭研发商安全证书,办理每批次进口安全证书
致畸:精子致畸实验 致癌:Ames实验,即利用微生物做的致突变实验,排查
致癌作用
环境安全如何评价
基因漂移 杂草化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影响 靶标生物的抗性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凡是原料采用进口的或者我国批准种 植的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的食 品都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运用领域
转基因植物的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及进展
转基因植物的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及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育种工作者开始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常规育种技术难以得到的新种质和新品种。
植物转基因技术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打破自然界物种间原有的生殖隔离,促进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交流,极大地丰富变异类型,增大遗传多样性,为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丰富的育种资源。
通过对基因功能的研究,筛选m目的基因,还可实现植物性状的定向改良。
因此该技术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便深受育种工作者青睐,得到了蓬勃地发展。
至今已有30多科约200多种植物转基因成功;国际上相继有30多个国家批准3 000多例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并且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等20多个国家成功进行了商品化生产…。
到2006年止,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业种植面积达1.02亿hm2,比2005年增长13%,是1996年的62倍。
转基因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日益显现出巨大潜力。
植物转基因操作中,除利用抗生素抗性和除草剂抗性等选择基因排除非转化细胞而留存转化细胞,以及利用Gus和CFP等报告基因显示转基因成功外,更重要的是从分子水平鉴别出阳性转化体,明确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拷贝数和转录与表达情况。
本文就常用的转基因植株检测与鉴定方法作一概述,并对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做简要介绍。
1 外源基因整合与否及其整合拷贝数的鉴定1.1 PCR(p01 ymera se chain reaction)检测1.1.1 常规PCRPCR技术对目的片段的快速扩增实际上是一种在模板DNA、引物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利用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通过3个温度依赖性步骤(即变性、退火和延伸)完成的反复循环。
经PCR扩增所得目的片段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间结合的特异性。
根据外源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引物,通过PCR反应便可特异性地扩增出转化植株基因组内外源基因的片段,而非转化植株不被扩增,从而筛选出可能被转化的植株。
转基因技术发展史
转基因技术发展史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代表,其发展历程涵盖了许多关键的技术突破和里程碑。
以下是对转基因技术发展史的全面概述,主要从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转移方法、基因表达调控、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因克隆技术基因克隆技术是转基因技术的基础,它使得科学家能够识别、分离和复制特定的基因。
该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可以精确地操作DNA,从而实现对生物体的遗传改良。
二、基因转移方法基因转移是实现转基因技术的关键步骤。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有效的基因转移方法,如质粒转化、微注射、基因枪、农杆菌转化等。
这些方法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使得科学家能够更高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
三、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转基因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科学家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遗传特性的精确控制。
这包括启动子的选择和改造、增强子和抑制子的应用等。
四、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科学家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致力于评估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至今,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经严格评估的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上与传统的育种技术没有显著差异。
五、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农业、医药、工业和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
在农业方面,转基因技术被用于改善作物的抗性、产量和营养成分。
在医药方面,该技术被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和疫苗等。
在工业方面,转基因技术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工业酶和化学品等。
此外,该技术在基础研究中也被广泛应用,如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和生物进化等。
六、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该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1)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2)开发更加高效的基因转移方法;3)探索新的基因编辑技术;4)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优化转基因作物的设计和改良等。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
24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7月1 引言随着分子生物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规模日益增长。
转基因作物具有高营养、抗病虫、抗除草剂等优势,转基因作物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例如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等,这些都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
因此,许多国家针对转基因食品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转基因产品实行强制性标识。
转基因成分的检测为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因此加强对转基因植物及其成分的检测尤为重要。
2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转基因产品及其成分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酸水平的检测,如定性PCR 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数字PCR 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以及二代测序技术等[2];另一类是蛋白水平的检测,如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 法)、SDS 聚丙烯凝胶电泳分析技术等。
由于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很不稳定,影响了检测的灵敏度,核酸水平的检测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核酸成分检测技术逐渐发展为转基因产品及其成分检测的常用方法[3,4]。
3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方法标准目前,对于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国内已发布的现行有效的标准有:国家标准2项,农业部标准及公告91项,行业标准4项及地方标准3项。
其中以PCR 检测方法为主,还有试纸条法、微流滴数字PCR 法等,详细方法标准编号见表1。
目前颁布的这些标准中基本涵盖了常见的转基因植物外源性成分,对于可能遇到的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均可检测,各检测实验室可以根据这些方法标准的适用范围,自主选择适合检测方法。
4 讨论与建议目前,转基因植物成分的PCR 检测方法主要是对外源核酸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以普通PCR 和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为主。
实时荧光PCR 检测技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 刘岑杰 杨 滴 大连市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转基因植物成分的检测方法,查阅资料,对国内转基因植物成分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类,对目前为止现行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分类总结。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创造新的物种、改良现有物种的性状以及生产各种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趋势。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创造了多种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等。
转基因技术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人类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使用细菌、动植物等生物生产大量蛋白质药物,比如重组人胰岛素、蛋白质药物等。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高效的治疗手段。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未来趋势1. 精准基因编辑技术未来,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CRISPR-Cas9系统相比,未来的基因编辑技术将更加精确、高效,使得基因编辑的风险大大降低。
这将加快基因治疗的发展步伐,为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2. 优化农业生产基因工程技术将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性和品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3. 基因工程与医学的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巨大。
未来,基因工程技术将与个体化医疗相结合,为治疗疾病提供更多选择。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组信息,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开发新型的药物,治疗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
4. 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随着传统能源资源的不断减少,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改良植物基因,使其能够高效合成生物燃料。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前景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火速迅猛,这不仅推动了医疗领域、生物科学的进步,也引起了普通人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项新兴、受瞩目的技术,基因测序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更全面、详细地了解自身的基因信息,从而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从技术的历史演进、现阶段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对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探讨。
一、基因测序技术的历史演进基因测序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首次发现DNA分子的存在,但对其详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还相当有限。
到了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通过研究X射线晶体衍射图像,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使得基因测序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964年,随着第一个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基因测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之后,基因测序技术不断革新,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大幅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成本和时间,促进了其广泛应用。
目前,基因测序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有Sanger测序法和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测序法。
Sanger测序法由FrederickSanger等人提出,它采用链终止法,通过不断扩增、切割、测序和检测,来获得DNA序列。
而NGS测序法则是一种高通量的测序技术,能够同时测定多个样本,且对于多种生物标本、不同长度的DNA序列都能应用。
NGS测序法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成本和时间,这使得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二、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现状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医疗、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
在医疗方面,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分析基因信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例如,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某些病变的发展过程,根据患者的基因组数据来进行分类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在农业方面,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农业工作者进行基因编辑和选择育种。
通过分析某些有益的基因,可以使作物具有更好的抗旱、抗虫、抗病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的分析方法。
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食品作物中,使其具有新的特性或优势的食品产品。
转基因食品在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准确、快速、可靠的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非常重要。
目前,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PCR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是最常用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之一、它可以特异性地扩增转基因植物中的特定DNA序列,并通过电泳分离和检测扩增产物来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
2.即时PCR法:即时PCR法是PCR技术的一种改进,可以在PCR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扩增产物的积累。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分析的优势,适用于大规模的转基因食品筛查。
3.数字PCR法:数字PCR法是一种新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样品中转基因成分的绝对定量。
与传统PCR方法相比,数字PCR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在低转基因成分水平下检测到微量的转基因成分。
4.荧光定量PCR法: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对转基因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与传统PCR法相比,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误判概率,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
5.下一代测序技术:下一代测序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之一,可以对DNA样品进行高通量的测序分析。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转基因食品样品中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确定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
总体来说,转基因食品成分检测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技术不断提高着转基因食品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
然而,由于不断涌现的新的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确保食品安全。
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生物检测技术是现代医学领域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医学诊断、药物筛选、药理学研究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其在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智能医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来谈谈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那时,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能够测定血糖含量的方法,采用的方法是使用一种化学试剂,以颜色变化的形式来检验血液中的糖分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缺乏精确度和准确性。
随着生物学和化学的不断发展,生物检测技术也在逐步完善。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探索核酸的化学结构及功能,这对基因诊断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光学技术等手段开发出一批能够检测人体生化物质的方法和仪器,例如质谱仪、光谱仪和生物芯片等。
这些技术和仪器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物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也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生物检测技术的现状目前,生物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学领域,生物检测技术已经涵盖了所有外科和内科检查的必要项目,例如:血液、尿液、糞便、唾液、血清、生化物质、痰液、细胞、组织、器官等。
在生命科学、化学、物理等领域,人们还在不断尝试各种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例如新型实验室试剂盒、成像技术、毒素传感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生物检测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过去了初步的试验阶段,已经可以在更大的医疗中心使用。
其中,一些医保项目已经习惯了生物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但是,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数字病人、远程诊断等情况下,分子检测技术和材料技术仍然存在不足,因此,生物检测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新时代医疗新兴需求。
三、生物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生物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1.精准医疗生物检测技术将成为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
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
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分析个体基因组或某些基因的特定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医学、遗传学、生物学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1. 20世纪50年代初,贝克曼公司发布了第一台自动氨基酸测序仪,使得蛋白质序列可以被准确测定。
2. 20世纪70年代,Sanger等人发明了DNA测序技术,使得研究者可以得到准确的DNA序列,从而揭示基因序列。
3. 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被发明。
PCR可以快速地扩增DNA片段,使得极少量的DNA可以被扩增到足够的数量进行分析。
4. 20世纪90年代,SNP技术被研发出来。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指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基因中最小的单个变异。
SNP的快速分析和高通量检测,使得基因组的扫描成为可能。
5. 21世纪初,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被开发出,大大加速了基因组测序速度。
NGS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体基因组测序成为可能,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因组在个体发育、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检测技术也在不断优化。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工具,未来也将为生物医学、个性化医疗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和机遇。
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在过去几十年间,基因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从最早的基因测序技术到如今的个人基因检测产品,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疾病诊断和个人健康管理领域。
本文将讨论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测序和基因检测两种方法。
基因测序是指通过测定DNA序列来获取基因组信息,而基因检测则是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变异来判断与某些疾病或特征的关联程度。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测序已经成为常见的实验方法。
这种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测序成本大大降低,加速了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
同时,基因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了解自己的遗传特征、疾病风险以及个人化健康管理建议。
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
在医学上,基因检测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风险息息相关。
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突变,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或早期治疗。
此外,基因检测也被广泛用于个人健康管理。
一些公司提供基因检测服务,通过分析客户的DNA样本,提供有关其遗传特征和潜在疾病风险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更精确的饮食计划、锻炼计划和药物选择,以更好地管理个人健康。
基因检测技术的未来趋势虽然基因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目前的基因检测技术主要集中在特定基因的变异检测上,而很少涉及复杂遗传性疾病的分析。
此外,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和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在对疾病风险的解读和个人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检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测序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同时测序速度和准确度也将大幅提高。
这将推动基因检测的大规模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遗传变异的作用。
其次,随着大规模基因组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将能够发现更多与疾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和变异。
基因检测的发展历程
基因检测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组,分析其中的遗传信息,从而了解个体的遗传特征、疾病风险以及药物反应等。
本文将从基因检测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探讨基因检测的发展历程。
一、基因检测的起源基因检测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遗传学研究。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揭示了DNA的结构,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此后,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基因对个体特征和疾病的影响。
1985年,首次成功进行了人类基因检测,标志着基因检测的诞生。
最初的基因检测主要针对单基因疾病,如先天性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等。
这种检测方法主要依靠PCR 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
二、基因检测的发展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人们对基因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完成,标志着基因检测进入了高通量测序时代。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基因检测的发展。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个体的全基因组序列,揭示个体的遗传特征和疾病风险。
除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微阵列技术也是基因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阵列技术可以同时检测上千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为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微阵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还可以用于基因型分析和基因突变的筛查。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基因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个体健康管理。
例如,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分析个体的基因型,预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和代谢能力。
此外,液体活检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DNA和RNA,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
三、基因检测的未来展望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迅猛,给医学和生命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我们可以预见基因检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转基因的发展与现状
今年7月,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 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再迟缓 就是误国。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 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工业 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耕 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归根到底要靠 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 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 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确保粮食安全 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转基因生物产品标识问题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8条规 定“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 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 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
除我国外的世界其他实施转基因生物标识 制度国家,大都设置了标识阈值。 欧盟:0.9% 韩国:3% 日本:5%
美国转基因情况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的大国,也是转基 因食品生产和应用的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美 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食品超过3000个种 类和品牌,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超过5000种。 美国对于转基因食品没有强制性标识要求。 美国人是吃转基因种类最多、时间最长的国 家。
转基因安全
关于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在实验过程中 借鉴了现行的化学食品、农药、医药的验证系 统,采取了大大超过常规食用剂量的超常量实 验,可以评价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 1989年瑞士政府批准的第一个奶牛凝乳酶基因 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到现在已经有22 年的历史;1994年,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准上 市,迄今已有17年的历史;1996年,转基因大 豆、玉米和油菜大规模生产应用,迄今也有15 的历史。这些产品经过大规模长期食用,没有 发现任何安全问题。
•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 一
一一一 一一一 ‘ 0日起 。凡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 、玉米等 1 7种农业转基因 生物 .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就必须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行
出 口和 出售 ( 农 业 转 基 因 生 物标 识 管理 办法 ,2 0 0 2 ) 。这 些法 规 和 办法 为我 国 市场
土 的 转 基 因 食 品 的 安 全 设 卜道 道 防 线 。
1 . 2
国 内外研 究现 状
由 于 目前 越 来越 多的 国 家要 求对 转 基 因产 品实 行标 签 制度 ,因此对 产 品进 行
转基 因成 分检测 、确 定 是否含有 、含量 多少以及什么种类 的转基因产 品是摆在各 国政 府面前一项鱼待 解 决的主要任务 。转 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要求快速 、简便 、 灵 敏 、可 靠 、适 应 样 品量 大等 特 点 。 目前 国际社会 对转基 因产 品的检 测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 有两 条 ,即检 测插 入 基因 和检测 表达 蛋 白 两种方法各有干秋 。前者主要采用 P C R扩增和核酸探针 的
时 ,加 强 了对转 基 因产 品的监控和管理 。对流通领域 的转 基因食 品 的管理通常包 括安全性评 价 、品种 管理和强制性标签三 部分 内容 。澳大利 亚和新西兰实施 《 转 基 因 丁程 生 产 食 品 的标 准 》 , 对进 口转 基 因 食 品实行 强制 性 安 全评 价 。 俄 罗斯规 定
对 转 基 因食 品和 含有 转 基 因成 分 的食 品实 行政 府 登记制 度 。欧 盟 则要 求 食 品 零售 商 必 须在 标 签 上 标 明其 中 是否 含有 转 基 因成 分 ,并规 定 ,餐馆 、咖 啡 厅等 场所 出 售 的 食物 如 果 含有 转 基 因 成 分 必须 在 菜 单上 加 以标注 ( 国外 动 态 , 2 0 0 3 ) 。日本也
最 高 的产 业 之 一 。在 美 国超 过 4 0 % 的 玉米 、5 0 % 的棉花 和 4 5 % 的大 豆都 是转 基 因作
物 ( 1 9 9 9年 ),美国市场上 6 0 % 以上的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 B e a c h y , 1 9 9 9 ) 。目前 我 国有 6种转 基 因植物被批准进入 商 品化 生产,包括我 国 自己培 育的耐储藏保鲜 番茄 、 抗 虫棉 ( 1 9 9 7 ) 、 观 赏植物矮牵 牛 、 抗病毒甜椒 ( 1 9 9 8 ) 、 抗病毒 番茄 ( 1 9 9 8 ) 以及美 国 M o n s a n t 。公司培育的抗虫棉 ( 1 9 9 7 )( 刘谦等 ,2 0 0 1 )。目前,全球 已 有 1 6个 国家 的 6 0 0万农 民以种植 转基 因作物为生, 用各类转基因作物生产 加 I的 食品全世 界有近万种 ( 陈颖,2 0 0 3 ) 0 随着转基 因作物 商品化生产 的不断发展 ,大量的转 基 因农产 品 已经直接或间 接地被制作成为人类消费的食品,转基因食品的份额在传统食 品市场中止不断加 大 另一 方面 ,人们 己经 开始意 识到转基 因产 品在给人类 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巨
出台了 《 农 业 转 基 因 生 物 进 口安 全 管 理 办 法 》、 《 农 业 转 基 因 生 物 标 识 管 理 办法 》
和 吸 农 业 转 基 因 生 物 安 全 评 价 管 理 办 法 》 等 二 个相 应 的 管 理 办 法 。 办 法 明 确 规 定
史凰冬幻尘赴地口遵业盆么一一一一峪 一
产品的鉴定与分析中。若在选择引物时有困难 ,如无法知晓任何相关信息的转基 因作物 ,在选择 引物 时,就 要对 同类作物特别 是 已用作转基 因研究的作物的所有 目的基因进行检测,以标 明转基因作物和产品中的 目的基因。P C R 方法操作简便 、 特 异 性强 、 灵敏 性 高 , 因而在 检测转基因作物方面 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各国科学家在九十年代初利用 P C R方法先后检测出了大豆 ( M e y e r , 1 9 9 7 ) 、大麦 ( J a n k i e w i c z , 1 9 9 7 ) 、 猪 肉( M e y e r , 1 9 9 4 ) 、 鱼( H u b n e r , 1 9 9 7 ) 中的转基因成分, P C R 方法首先应用 于商业检测是 M e y e r在 1 9 9 5年检测 F l a v r S a v r "转基因西红柿 ( M e y e r , 1 9 9 ) , 此后应用 P C R 方法检测转基因作物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P C R 检 测 可 以分 为定性和 定量检测两种 ,目前主要 以定性检测居 多。 在确定检测插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应用定性 P C R技术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检 测 。 目前 国际上 商 品化种植 的转基 因作物 9 0 % 以上转入 了 C a M V ( C a u l i f l o w e r
接食 品或 为原料 、配料加 工生产 的食 品 。 自2 0世纪 7 0年代 以来 ,转基 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1 9 8 3年首批转基因作
物烟草和 马铃薯问世 ( Z a m b r y s k e , 1 9 8 3 ) 0 1 9 8 6年首批转基因作物获准进行 田间 试验 。1 9 9 6年美国 M o n s a n t 。公司下属的 C a l g e n e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番 茄获准 在美 国上市 ,这是工业 化 国家批准商 品化 的第 一个转 基 因作物 。此后 ,转 基 因植 物在全球 的种植面积 增 长迅速 ,种植 转基因植物 的国家 、种植面积及种植 作物 的种类 不断增加 。 据 国际农业生物技 术产业应用服 务中心统计 , 从1 9 9 6年 的 1 7 0万 公顷增加到 2 0 0 2年 的 5 8 6 7万 公顷 ,短短 7年 间增长 了 3 5倍 ,到 2 0 0 3年 全球种植 转 基因作物面积连续保持着 1 0 %以上的增长率 , 是生物技术成果采用率
第一 章 引言
1 . 1 转 基 因作 物 发展 概 况
转 基因作物 又称转基 因改 良作物 ,是指运用基因技术 ,克服 传统 嫁接及杂交 技术 的不确 定性 ,通 过定 向进 化方式培养而成 的具有抗病 虫害 、抗 杂草等优 良品
质的农作物 ( 陈颖, 2 0 0 3 ) 0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 良食品,是以转基因生物为直
大利益 的同时 ,也可能对人类健康 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一 定的风险 。 有关转基 因产 品安全性 的争论 , 己逐步成 为世 界各 国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关
心的焦点 问题。 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一方面是环境安全性,另一方面 是食 品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评 价 的核心 问题包括 :转基因生物逃脱和潜 在将人工 基因导入野生种群 的能力 ( L o s e y , 1 9 9 9 );在转基因生物获得之后基 因的持续性 ; 非 目标生物 ( 如非害虫类 昆虫 )对基因产物的敏感性:基因的稳定性以及在农业 中增 加使 用化学 品等 问题 .转基 因食 品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包 括:转基 因
生叠些丝叁鲤些壑塑叁今-今今-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后是否产生新的有害遗传性状或不利于健康的成分等一系列问题是人们对转基因 食品的安全性产生怀疑的主要方面 ( 贾十荣,1 9 9 9 ) 。 从近年来国际上对转基因生 物安全性的争论来看,它己不是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各种政治、经济、伦理等
方面的色彩已渗透其中( 程焉平等,2 0 0 1 ; G a s k e l l , 1 9 9 9 ; H a s l b e r g e r , 2 0 0 0 ;李
产 品 是 否 对 人类 无 毒 、无 副 作用 ,转 基 因产 品与非转 基 因产 品是 否 “ 实质 等 同 ” 、
无显著差异; 在人体内是否会发生突变而有害人体健康 . 是否会增加食物过敏 ( 王 忠 华等 ,2 0 0 2 ) :植 物里引入 了具有抗 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 的基因后 ,它 是否也 象其他有害物质一样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 G e n e t i c a l l y , 1 9 9 8 ):基因转入
构 等 ,2 0 0 2 :程 志强 等 ,2 0 0 2 ; S e r a g e l d i n , 1 9 9 9 ) 。
自从转基因产品出现 以来 ,各国对转基因食 品的态度也是莫衷一是。土要有 二种观点:( 1 ) 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美国的转基因产业在世 界上1 1 1 据 士导地 位 ,并且他们能够从转基因产品中获得巨额利润 。因此美 国的法规也是围绕这些 生物 技术 公司的利 益制定 的。美 国农业 部对基因改 良作物 种子 的审批十分 宽松 , 对于 由种子 公司提供 的数据 、试验报 告均不加怀 疑 ,多年 来没有一宗 申请 被拒绝 过 。尽管美国的一些环保组织表示反对转基因食品,但是美国的转基因开发商坚 称 ,转 基因食 品是 科技创 新,转 基因的本 质是运用生物技 术来加速 的 自然选择过 程 ,因此转基 因食品是安全 的;( 2 ) 认为转基 因食品 是不安全 的 。在 欧洲 ,由 干 9 0 年代后半期发生的与转基因食品无关的若干次食品恐慌 ,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安全 1 性 的信心 已显著 卜降 。欧洲有关政府认 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 ,其 安全性有 待进一
本 国不 能接 受 的转 基 因食 品出 口到经 济 不 发达 或转 基 因食 品研 究 能 力弱 的 国家或
地 区 。由 于转基 因食 品的应用与生产和消费的时 间尚短 ,而且食 品的 安全性和可
靠性 都 需 要 大量 和 较 长的 实践 来证 明 ,故 迄今 为止 ,国际 社 会 对 于转 基因 对 人类 到底 有 无 害 处 尚无 定论 。 随着 各 国对 于转 基 因 食品 安全 性 认识 不 断深 入 ,在积 极 发展 转 基 因技 术的 同
入市 场前至 少 1 2 0天 ,向美国食 品与药 品监督管理署 ( F D A ) 提 出申请 ,以确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