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机化学高考试题分析
2024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全解析

2024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全解析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机化学部分进行全面解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考题。
以下将按照试题的出现顺序进行解析。
题目一:【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式如下所示:(结构式图片)A的分子式为C8H8Cl2,结构式的一种可能性是A. (结构式A)B. (结构式B)C. (结构式C)D. (结构式D)解析:根据分子式C8H8Cl2和结构式的要求,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C8H8Cl2中共有10个H原子,由于结构式上只标注了6个H原子,还有4个H没有被标注。
结构式要求能够显示所有的原子和化学键,因此排除了结构式B和结构式D。
2. C8H8Cl2中共有2个Cl原子,由于结构式上只标注了1个Cl原子,还有1个Cl没有被标注。
结构式要求能够显示所有的原子和化学键,因此排除了结构式A。
综上所述,结构式C是正确的答案。
题目二:【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已知一种有机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C6H10O2,结构式如下所示:(结构式图片)D是一种醛,它的名字是A. 丙酮B. 乙醇C. 丙醛D. 乙醛解析:根据分子式C6H10O2和醛的定义(醛分子中含有一个羰基,即C=O),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C6H10O2中共有12个H原子,D的结构式上只标注了10个H 原子,还有2个H没有被标注。
结构式要求能够显示所有的原子和化学键,因此排除了丙酮(丙酮的分子式为C3H6O,无法符合C6H10O2的要求)和乙醇(乙醇的结构式为CH3CH2OH,无法符合C6H10O2的要求)。
综上所述,结构式D代表的有机化合物是乙醛,因此答案为D。
题目三:【2024年高考化学试题】已知一种有机化合物E的结构式如下所示:(结构式图片)E在乙酸酐(CH3COOC2H5)的存在下,经酯化反应生成了一种酯F。
酯F的结构式应为A. (结构式A)B. (结构式B)C. (结构式C)D. (结构式D)解析:根据酯的成分和酯化反应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酯的组成一般由一个酸基和一个醇基组成,因此酯F中一定含有乙酸基(CH3COO-)和乙醇基(C2H5O-)。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解析及其知识点归纳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1.(1952年高考题)计算题:某化合物含碳85.7%与氢14.3%,在气态时其密度等于氧(同温度同压力)密度的1.75倍。
(1)求实验式; (2)求分子量; (3)求分子式;(4)此物10克与充足的氧燃烧可得CO 2多少?1.答案:(1)CH 2 ;(2)56;(3)C 4H 8 ;(4)31.43克。
解析:此物质属烃类,C :H=127.85︰13.14=1:2,故其的实验式为CH 2 ;其平均分子量=32 1.75=56 故其分子式为C 4H 8 ;10克该物质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5610×4×44=31.43克2.(1953年高考题)写出乙醇的结构式,共有几个氢原子?它们的性质有何区别? 2.答案:.乙醇的结构式是 分子中共有6个氢原子,其中羟基中的氢原子比其它5个氢原子活泼得多。
3.(1954年高考题)今有三种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 3H 8O,试写出它们的结构式和化学名称。
3.点拨:C 3H 8O 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符合烷烃的通式,氧原子的填充方式有两种,在碳碳键之间添加成醚(—C —O —C —)或在碳氢键之间添加成醇(—C —O —H )。
答案:4.(1955年高考题)(1)两种有机化合物都含有40.0%碳,6.7%氢和53.3%氧.计算这两种化合物的实验式;(2)这两种化合物的蒸气密度(校正到状况)各为1.34克/升及2.68克/升(即对氢气的相对密度各是15及30).分别计算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3)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一种在水溶液中呈中性,但有还原性;另一种呈酸性.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名称。
4.答案:(1)CH 2O ;(2)30,CH 2O ;60,C 2H 4O 2;(3)甲醛,乙酸。
点拨:①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②在状况下,摩尔质量等于标况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摩尔体积的乘积,③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单位不同;④分子式和实验式的关系:将分子式的公约数约去就得到实验式;⑤具有相同最简式的物质有:同分异构体、单烯烃、炔烃和其3倍碳原子数的苯的同系物、甲醛和乙酸(甲酸甲酯、乳酸、葡萄糖、果糖)。
【高考化学】高考真题分析—有机化学(化学)

高考真题分析—有机化学12。
(2006全国1,12)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解析:由茉莉醛分在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可发生的反应是:被氢气还原、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在一定条件下和溴水发生取代。
故选D。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以及对双键、醛基等官能团性质的掌握,侧重考查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9.(2006全国1,29)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量,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1)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
①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在稀NaOH溶液中,1 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H2催化剂(C7H8O3)H+ Ag(NH3)2OH 浓H2SO4(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a mol。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分析题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分析题全国高考有机化学分析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和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为一份对该题型的简要分析。
题型特点- 结构式题:要求学生根据化合物的名称或反应方程式,画出化合物的结构式。
- 完成反应方程式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和反应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 指名类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名称,从几个选项中找出相应的化合物。
- 分析鉴定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给定的数据,判断物质的性质、结构或反应类型。
解题技巧- 熟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对有机化学的各个方面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常见的官能团、反应类型和化学性质等。
-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了解不同官能团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准确地画出化合物的结构式。
- 熟练运用有机化学反应:了解典型的有机化学反应,熟练掌握它们的反应类型、条件和产物,能够准确地写出反应方程式。
- 掌握鉴定分析方法:熟练掌握常见的有机化合物鉴定方法,包括碳-氢键的检测和功能团的鉴定等,能够准确判断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研究建议- 多做练题:通过做大量的有机化学练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
- 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解答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例如从化学性质、结构和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机化学分析题在高考中占据一定的比重,通过掌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多做练,我们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以上是对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分析题的简要介绍和解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和考试要求为准。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高考真题解析(30页)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高考真题解析(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35fb16a3102de2bd97058818.png)
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有机化学(1)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解析】易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图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即可!【答案】B【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与HX加成,与H2O加成,双键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点评】本题很有新意,不过貌似一些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如烯烃的氧化,烯烃与水加成!但总体还可以,有些创意,赞一个!有机结构—性质—官能团这条主线能够推陈出新难能可贵的!(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试题解析: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来自高中化学课本体系的不同位置,但,都是所在部分的重点识记的知识内容.考察学生化学知识面的宽度,考察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和重点知识的敏感度.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棉花是天然纤维,油脂是天然混甘油酯,棉花和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ABS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B、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无磷洗涤剂分据不同章节,和社会生活热点息息相关.但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书本知识.要了解低碳的含义,更要明确化学知识对低碳的实际意义.考察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应用积极性.其中无磷洗涤剂不能直接降低碳排放.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实验仪器,课本集中在选修模块中.考察重点实验方法,体现重点知识与化学强调实验的特点.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布朗运动同样是实验方法,但,分别出现在课本的不同单元和模块中.阴极射线在物理中出现,α-粒子散射实验研究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布朗运动设计分散系知识,是悬浊液特有现象.本题答案:C教与学提示:要重视实验、重视实验原理的解释.本题极具迷惑性的选项是D,因为D中的实验学生不会很熟悉,所以无所适从.和大学接轨的分析探究性实验是重点,注重分析、研究问题的手段的运用.强调学以致用,强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和解释生活热点问题.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3)10. 核黄素又称为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已知: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2N4O6B.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C.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所得溶液加碱后有NH3生成D.能发生酯化反应试题分析:本题是有机化学综合题,包含分子式、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等内容.A、分子式的书写可以采用数数或分析不饱和度的方法.先检查C\N\O的个数,正确.再看氢的个数:20.故A错.B、酸性水解是N-CO-N部分左右还原羟基得到碳酸,分解为CO2.C、同样加碱后有NH3生成.D、因其有很多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本题答案:A教与学提示:本题虽然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A,但,并不说明有机化学的教学只要会数数或明白键线式的含义即可.有机化学的学习还是要重视结构、性质、信息分析、推断与合成等重点知识.着重掌握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的相互关系,官能团的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掌握:性质、结构、分类、命名、同分异构、同系物、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实验过程等基础知识.(4)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1,3,4-三甲苯B.2-甲基-2-氯丙烷C.2-甲基-1-丙醇D.2-甲基-3-丁炔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知识.有机物命名时,应遵循数值和最小原则,故应命名为:1,2,4-三甲苯,A错;有机物命名时,编号的只有 C原子,故应命名为:1-甲基-1-丙醇,C 错;炔类物质命名时,应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编号,故应命名为:3-甲基-1-丁炔,D错.知识归纳: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①是命名要符合“一长、一近、一多、一小”,也就是主链最长,编号起点离支链最近,支链数目要多,支链位置号码之和最小;②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③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5)10.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甲苯、硝基苯B.苯、苯酚、己烯C.苯、甲苯、环己烷D.甲酸、乙醛、乙酸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检验知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中,乙醇可以和水互溶、甲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轻、硝基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重,可以鉴别,排除A;苯、苯酚和己烯可以选浓溴水,苯不和溴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己烯和溴水加成使其褪色,可以鉴别,排除B;苯、甲苯和环己烷三者性质相似,不能鉴别,选C;甲酸、乙醛、乙酸可以选新制氢氧化铜,甲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醛不能溶解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酸只能溶解氢氧化铜,可以鉴别,排除D.知识归纳: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6)11.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C6H7NO 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脂水解反应的产物1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项,扑热息痛含有酚烃基,而阿司匹林没有,而酚烃基可以与3F eCL可发生显色反应,正确.B项,阿司匹林中酯水解生成的酚还要继续与NaOH反应,故1mol阿司匹林可消耗3mol NaOH,错误.C项,贝诺酯中有两个酯基,这些均为憎水基,故其溶解度小,正确.D项,扑热息痛的水解产物之一为:,其化学式为67C H NO,正确.(7)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4-和CO23-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 M n 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鉴别,通过鉴别,考查离子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8)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解析】答案:D本题考查有机化学方面有关的知识点A.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双键变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分馏可得汽油和煤油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C.淀粉属于糖类,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两者的产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在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均生成醇,前者生成乙醇,后者生成甘油(9)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解析: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故A说法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B说法正确;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故C说法正确;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与Na2CO3反应, 故可用饱和Na2CO3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故D说法正确.答案:A(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解析: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答案:C(11)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MnO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A.可用酸性4Na CO、NaOH溶液反应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23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答案】B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 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仅有碳碳双键,酚羟基也能使其褪色;B 项,酚羟基和羟基都可以与反应;C 项,它们都不能进行消去反应;D 项,根据条件,其同分异构体为和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D 项.(12)11.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 具有清炎杀菌作用,M 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B.1 mol M 最多能与2mol 2Br 发生反应C.M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9454C H O NaD.1mol M 与足量3NaHCO 反应能生成2 mol 2CO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A 项M 的分子式为:C 9O 4H 6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8,B 项1 mol M 最多能与3mol 2Br 发生反应,除了酚羟基临位可以发生取代,还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C 项除了酚羟基可以消耗2mol NaOH ,酯基水解也消耗1mol NaOH ,水解又生成1mol 酚羟基还要消耗1mol NaOH 所以共计消耗4mol NaOH .D 项酚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所以此题选择C(13)30.(15分)有机化合物A~H 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链烃A 有南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 完全燃烧消耗7 mol 氧气,则A 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 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E.由E 转化为F 的化学方程式是 ;(3)G 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 转化为H 的化学方程式是 ;(4)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5)链烃B 是A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为烷,写出B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6)C 也是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 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1)由H 判断G 中有5个碳,进而A 中5个C,再看A 能与H 2加成,能与Br 2加成,说明A 中不饱和度至少为2,又据A1mol 燃烧,消耗7molO 2,故A 分子式为:C 5H 8,再据题意A 中只有一个官能团,且含有支链,可以确定A 的结构简式如下:(CH 3)2CHC ≡CH,命名:3-甲基-1-丁炔(炔烃的命名超纲);(2)(CH 3)2CHC ≡CH 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完全加成后得到E :(CH 3)2CHCH=CH 2,E 再与Br 2加成的反应就很好写了,见答案(2);(3)二元醇和二元酸发生酯化反应,注意生成的水不能掉了!反应条件用浓硫酸 △应该也可以,或者用 应该也可以,见答案(4)反应类型略 (5)难度增大,考查了共轭二烯烃的共面问题,超纲!注意有的同学写CH 2=CH-CH 2-CH=CH 2是不符合一定共面这个条件的,球棍模型为:;CH 3CH=CH-CH=CH 2(存在顺反异构)是共轭二烯烃,中间单键不能旋转可以满足;CH 3CH 2C ≡CCH 3可以满足,三键周围的四个碳原子是在同一条直线的,那另外那个碳原子无论在哪个位置都是和这4个碳共面的,因为(因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H 2SO 4(浓) △面)(6)难度更大,超出一般考生的想象范围,其实在早几年的全国化学竞赛试题里已经考过,要抓住不饱和度为2,,一个三键不能满足1氯代物只有一种,同样两个双键也不能满足,一个环,一个双键也不能满足,逼得你想到两个环,5个碳只能是两个环共一个碳了!【答案】【命题意图】考查有机物的转化关系,结构—官能团—性质,这条主线一直是高考的主干题型,今年的题目试图烃和烃的衍生物连续起来考查官能团的转化关系,涉及到具体的知识点有:通过计算确定分子式和结构简式,并对其命名;三键的加成,双键的加成,卤代烃的水解,二元醇与二元酸的酯化;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点评】继续延续2009年的题型,将烃和烃的衍生物联系起来考查,考了多年未考的炔烃结构简式及其命题(命名是超纲的,与2009年卤代烃的命名一样),(1)~(4)一般考生能顺利完成,(5)难度增大,其中二烯烃的书写,并且要写共面的共轭二烯烃,这实在是能力要求太高,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说明命题人不熟悉高中化学课本,这给以后的教学带来误导,给学生增加负担!(6)书写同分异构体要求更是离谱,明显这是竞赛题的要求,而且是前些年竞赛的原题,根本不是高考要求!这里的区分度“很好”,对于参加过化学竞赛辅导的学生很容易做出,而对于其他未参加辅导的同学就显得很不公平了!难道命题人到了江郎才尽,非得借助于竞赛题来命制高考题吗?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该加强,但是不能太离谱!不能将高考与竞赛混为一谈,两者虽相通,但是能力要求差别很大,大纲各不相同! (14)8.(18分)Ⅰ.已知:R -CH =CH -O -R′ +2H O / H−−−−→ R -CH 2CHO + R′OH(烃基烯基醚)烃基烯基醚A 的相对分子质量(M r )为176,分子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3∶4 .与A 相关的反应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⑴ 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⑵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C →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写出两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属于芳香醛;② 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Ⅱ.由E 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CH 3CCH )的一条路线如下:⑸ 写出G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写出① ~ ④步反应所加试剂、反应条件和 ① ~ ③ 步反应类型:序号所加试剂及反应条件反应类型① ② ③ ④——解析:(1) (2)由B 可催化氧化成醛和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可知,B 为正丙醇;由B 、E 结合题给信息,逆推可知A 的结构简式为:.(3)C→D 发生的是银镜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232324322()23CH CH CHO Ag NH OH CH CH COONH Ag NH H O ∆+−−→+↓++(4)符合苯环上有两种不同环境H 原子的结构对称程度应较高,有:.(5)(6)生成含有碳碳三键的物质,一般应采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故第①步是醛加成为醇,第②步是醇消去成烯烃,第③步是与Br 2加成,第④步是卤代烃的消去. 答案: (1)C 12H 16O(2) 正丙醇或1—丙醇(3)3232324322()23CH CH CHO Ag NH OH CH CH COONH Ag NH H O ∆+−−→+↓++(4)(5)(6)序号 所加试剂及反应条件反映类型 ①2H ,催化剂(或,,Ni Pt Pd ),V还原(或加成)反应② 浓24H SO ,V消去反应 ③ 2Br (或)2Cl 加成反应 ④ 25,,NaOH C H OH V命题立意:典型的有机推断、有机合成综合性试题,全面考查了有机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推导,结构简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有机合成,和有机信息的理解与应用.全面考查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0广东理综卷)30.(16分)固定和利用CO 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 2与化合物Ⅰ反应生成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mol O 2 . (2)由通过消去反应制备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3)Ⅱ与过量C 2H 5OH 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V 能与CO 2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 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5)与CO2类似,CO也能被固定和利用.在一定条件下,CO、和H2三者发生反应(苯环不.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Ⅵ和Ⅶ,其分子式均为C9H8O,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关于Ⅵ和Ⅶ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双选,填字母).A.都属于芳香烃衍生物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D.1 molⅥ或Ⅶ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1) Ⅰ的分子式为C8H8,耗氧为(8+8/4)mol=10mol.(2)根据卤代烃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可发生消去反应,可写出方程式为:(3)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可知生成的酯的结构为.(4)反应②可以理解为加成反应,O=C=O断开一个碳氧键,有机物也断开碳氧键加成.由此可类比化合物V的两种产物为.(15)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根据上述信息回答:O溶液反应,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B C的反应类型是(1)D不与NaHC3____.(2)写出A生成B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3)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产,鉴别I和J的试剂为_____.(4)A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 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 可由制得,写出K 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解析:由B C →可知,B 为3CH OH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C ;则D 为HCHO (官能团是醛基),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23()NH CO ,再与H +反应生成2CO ,由Y 结合信息逆推可知H 为,因为第一步加入的是NaOH 溶液,故E F →是酚钠生成酚,F G →是羧酸钠生成羧酸,G H →是硝化反应,故A 的结构简式为:,由逆推得I 和J 结构分别是:,一种是醇,另一种是酚,故可氯化铁或溴水的鉴别,要生成聚合物,必须两个官能团都发生反应,应发生缩聚反应,故高聚物为.答案:(1)醛基 取代反应(2)(3)3FeCl 或溴水(4)(16)26.(17分)F 是新型降压药替米沙坦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1)A→B的反应类型是,D→E的反应类型是,E→F的反应类型是.(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写结构式).①含有苯环②含有酯基③能与新制Cu(OH)2反应(3)C中含有的它能团名称是.已知固体C在加热条件下可深于甲醇,下列C→D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过量的甲醇,是为了提高B的产b.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会导致溶液变黑c.甲醇即是反物,又是溶剂d.D的化学式为C2H2NO4(4)E的同分异构苯丙氨酸经合反应形成的高聚物是(写结构简式).(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 F在强酸和长时间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氧化还原取代(2)(3)硝基羧基acd(4)(5)解析:根据前后关系推出BC结构简式即可(2010福建卷)31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3)已知: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①下列物质不能..与C 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a . 金属钠 b . HBr c . 23Na CO 溶液 d . 乙酸 ②写出F 的结构简式 .③D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结构简式 .a . 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b . 能发生银镜反应c .能与24Br /CCl 发生加成反应 d.遇3FeCl 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④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 【解析】答案:(1)很明显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OH ;(2)甲在一定条件下双键断开变单键,应该发生加成反应;催化氧化生成Y 为;Y 在强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1) ①C 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与碳酸钠反应②F通过E缩聚反应生成Br/CCl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不饱和双键;遇③D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能与24FeCl溶液显示特征颜色,属于酚.综合一下可以写出D的结构简式3④丙是C和D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有上面得出C和D的结构简式,可以得到丙的式子(17)28. (14分)最近科学家获得了一种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的活性化合物,其结构如下:A B在研究其性能的过程中,发现结构片段X对化合物A的性能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X 的结构,将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只得到B和C.经元素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确定C的分子式为C7H6O3,C遇FeCl3水溶液显紫色,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B能发生下列哪些类型的反应.A. 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 缩聚反应D.氧化反应(2)写出化合物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3)化合物C能经下列反应得到G(分子式为C8H6O2,分子内含有五元环);①确认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②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化合物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1H核磁共振谱图表明,其中某些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中任意三种的结构简式.试题解析:题给信息:1、A→B+C,根据A与B的结构的区别,此反应为酯的水解反应,A含羟基则C含羧基.2、C的分子式为C7H6O3,缺氢分析(16-6)/2=5,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羧基.3、C 遇FeCl3水溶液显紫色,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产生.根据2、3可以判断C的结构中韩苯环、酚羟基、羧基.各小题分析:(1)化合物B含碳碳双键和醇羟基,而且是伯醇羟基.所以只有缩聚反应不能发生.答案:A\B\D.(2)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为:(3)①C: → D: →E: →F: →G:①的答案为②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教与学提示:有机合成推断是近几年必考的题型.进行缺氢的定量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分子结构中存在的不饱和键可能存在形式.要能顺利解题必须对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非常熟悉.要研究和分析题给的信息,在适当时机选择使用题给信息.此种题型对于学生熟练和深入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要进行较长时间,较多题型的专项训练.比如官能团改变的、碳链加长或缩短的、成环的或开环的等等.(18)28.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 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1)A可以聚合,写出A的两种聚合方式(以反应方程式表示).2)A与某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18的物质B,B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写出B的结构简式.3)写出将A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A通入溴水: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4)烯烃和NBS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分子式为C4H8的烃和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烯烃有种.答案:1);2);3)A属于烯烃,其通入溴水: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其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4)3种.。
近三年高考化学(1、2、3卷)真题考点分析

近三年高考化学(1、2、3卷)真题考点分析!本文通过对2016—2019年高考化学各个题目考点、考法的拆解分析、横向对比,总结了近些年的热门考点、命题规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2016、2017、2018年选择题横向对比分析规律总结:(1)I、II、III卷都有的考点为:与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物质常识、电化学、周期律周期表、有机物常识或是同分异构或空间构型、基本实验操作、NA或相当于NA的计算;(2)只有Ⅰ卷中有无机工业流程题;(3)I、II、III卷近3年都没有考查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关系或曲线分析。
22016、2017、2018年实验题对比分析规律总结:2016年Ⅰ卷采用装置图提问,Ⅱ卷直接给物质,有回归旧题的感觉。
Ⅲ卷有流程,提问以性质为基础的方程、选装置、作用、目的、原因等。
2017年实验题素材都来自于工业生产,都针对仪器名称及作用、操作方法、某操作原因或目的、写离子方程式等提问,前两套卷还有误差分析或滴定计算。
2018年实验题素材都针对仪器名称及作用、操作方法、某操作原因或目的、写离子方程式等提问,后II、III卷考查了滴定计算。
32016、2017、2018年无机题对比分析规律总结:2016年I、II、III卷都是流程图题。
除结合性质为基础的知识提问以外,还穿插了化学反应原理提问和简单计算。
2017年I、II、III卷都是工业流程图题,6-9空,条件、原因、转化率变化、调pH数值或原因分析,写化学方程或离子方程式;加某试剂的目的,溶度积、含量或转化率计算。
2018年I、II、III卷卷都是工业流程图题,7-8空,条件、原因、调pH数值或原因分析,写电极反应、化学方程或离子方程式;加某试剂的目的,残留量计算。
42016、2017、2018年化学反应原理题对比分析规律总结:2016年Ⅰ卷一改往年气体设问,变为溶液中离子浓度为素材设问,简答减少。
I、II、III卷都有计算。
以判断现象、分析曲线、列表达式、说明原因(或理由)为主。
2024高考化学历年真题有机化学专题全解

2024高考化学历年真题有机化学专题全解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中的有机化学专题是学生们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该专题中的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析,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点。
1. 题目一解析题目描述: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求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式。
[结构式图片]解析:根据结构式,我们可以看出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由若干个碳、氢、氧等元素组成。
通过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元素所贡献的质量,并进行求和得到分子量。
同时,结构式上的原子数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分子式。
2. 题目二解析题目描述: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请写出该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
[结构式图片]解析: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基团来确定的。
通过观察结构式,我们可以找到其主要的功能基团,并按照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同时,结构式中还可能包含一些取代基,我们也需要考虑到这些取代基对命名的影响。
3. 题目三解析题目描述:某有机化合物经过反应后生成一个新的有机产物,已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根据已知的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种有机反应,通过查找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我们可以确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编写方程式时,需要保持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不变,并且要考虑到反应中涉及的官能团的转化。
4. 题目四解析题目描述:某有机化合物的IR光谱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光谱特征判断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IR光谱图]解析:根据IR光谱图的特征峰,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以及某些结构特征。
例如,O-H,C=O,C=C等官能团在IR光谱上有明显的吸收峰。
通过对比已知的光谱特征,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以上对历年真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化学中有机化学专题的重要性。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对于学生们提高化学成绩至关重要。
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

2015~2017年新课标一卷化学试卷考点分析高考化学试卷机构以7+3+1的形式命题(即7个选择题共42分,3道必做大题共43分,选考题15分),选考题在2017年的高考中由以往的“三选一”更换成“二选一”。
去掉了选修二的《化学与技术》这一类型的命题。
一、选择题(42分,每题6分)题号2017年2016年2015年7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无机物质的性质8物质分离方法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9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的合成10化学实验综合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及分析11电化学原理(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电解池原电池原理12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中和滴定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溶液的酸碱性二、填空题(共58分,由三道必做题和选做题组成)题号20172016201526(14分)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测定氨的制备与性质有机物的分解产物探究综合实验(草酸的探究)27(15分)利用钛铁矿制备锂离子电池铬及其化合物工艺流程型的物质的制备(制备硼酸)28(14分)有关H2S的原理综合NaClO2的生产流程关于碘元素的反应原理综合题选做题(15分)35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36有机化学(选修5)化学与技术(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2)37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38有机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选修5)三、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一)试卷考点分析题型题号考察内容涉及考点选择题7化学与生活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天然纤维的的差别8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分析、物质分离的方法9有机结构与性质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种类、反应类型、性质及鉴别、原子共面10实验分析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合理性、安全事故处理方法及反应装置的应用。
11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原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12元素周期表、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原子半径大期律的应用小的比较、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13水溶液中电离平衡看图能力、电离常数的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必做题26物质性质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实验仪器的名称与作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7化学与技术――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原理在化工生产中实际应用,难溶物的转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28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判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计算,化学反应平衡转化率及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平衡的影响因素选做题35物质结构焰色反应、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云的形状、离子的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熔点的比较、晶胞的结构与计算36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的命名、反应类型、结构简式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与物质合成线路四、2016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一)试卷考点分析题型题号考察内容涉及考点选择题7化学与生活生活常识的考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8阿伏伽德罗常混合物质中原子数目的计算、化学反应中的阿伏修5)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与物质合成线路五、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一)试卷考点分析题型题号考察内容涉及考点选择题7无机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8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简单计算、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计算9有机物的合成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10实验操作及分析化学实验、离子的检验、溶度积常数11原电池原理原电池原理1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3溶液的酸碱性看图能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pH,盐类的水解、改变环境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分析必做题26有机物的分解产物探究综合实验(草酸的探究)实验现象的判断、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检验、化学实验的设计27工艺流程型的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制备,化学方程式、物质化学式、电子式的书写,工艺流程的综合分析。
近五年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1全国Ⅰ卷化学结构特点2高考命题规律与题型解读2014~2018年高考全国卷I 化学试题考查点对比表3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1.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命题趋势(1)化学基本理论的主干知识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2)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仍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虽然18年没有考查,但是仍旧属于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主线的综合性试题将再次出现。
2.元素及化合物的命题趋势预计在2019年的高考命题中,单独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题目将会减少,重点会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命题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1)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相关类型的题目依然会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将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与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相结合,可能会涉及沉淀溶解平衡(碍的相关计算)和物质的除杂、提纯、检验等。
(2)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将会集中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物质间的转化、相关离子的检验和定量计算等方面。
3.有机化学的命题趋势高考对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考查形式比较稳定,预测19年高考将延续这样的命题风格,难度会有所下降,试题会具有以下的特点:(1)考查的重点将仍是对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对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
(2)对物质性质的考查依然会出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知识的覆盖面也大,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个选项分别从四个层面进行设计,主要命题角度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考查甲烷、乙烯、苯、乙醇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二是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三是考查简单的有机实验,包括有机物的除杂与鉴别等;四是简单有机化工原料的制取方法及应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4.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1)选择题依然会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装置、仪器的选用等知识点进行重点考查。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命题特点与历年真题分析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命题特点与历年真题分析高考化学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而有机化合物作为其中的一大重点内容,一直是考试中的难点和热点。
本文将重点分析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命题的特点,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分析。
一、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命题特点1. 题目难度适宜: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题目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难度,既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综合应用能力。
题目难度层次分明,从基础题目到较难题目,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化学能力。
2. 前沿知识渗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合物领域不断涌现新知识、新发现,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题目将有机地融入前沿科技知识。
这将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合物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理解。
3. 综合能力考察: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命题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考察。
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掌握,还将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推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历年真题分析以下是历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真题的分析:1.2016年高考真题题目:某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图略)题目要求考生判断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并进行命名。
通过对图中结构的观察和对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理解,考生需要正确判断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准确命名。
2.2018年高考真题题目:某有机化合物的配置如下所示:(图略)请分别写出该有机化合物的全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有机化合物的配置,准确地写出其全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这对考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空间构型理解能力和表示形式的掌握能力提出了要求。
3.2020年高考真题题目:化合物C9H12经过加热后得到一个不对称的单质A,A溶于NaOH溶液并可以锌作用生成气体B。
综合实验数据得知,该化合物C9H12的结构中只含有饱和碳链和一个芳香环。
请写出化合物C9H12的结构式。
此题考察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数据以及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确定化合物C9H12的结构式。
高考化学2024有机化学历年真题分析

高考化学2024有机化学历年真题分析一、概述有机化学作为高考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有机化学历年真题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题目一分析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中的第一道有机化学题目是XX题。
该题主要考察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题目要求考生判断给定有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和它的相关性质。
根据题目描述,我们需要首先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式判断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它的官能团、碳原子数目、键的类型等等。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已知的相关性质,比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推断出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和解答:1. 分析结构式:根据给出的结构式,判断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特征。
2. 确定官能团:根据结构式中的官能团(如羟基、卤素基等),判断其含有的官能团类型。
3. 碳原子数目和键的类型:根据结构式中的碳原子数目和键的类型,判断化合物的碳原子数目和键的特点。
4. 相关性质的推断:根据已知的相关性质,比如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度等)和化学性质(如反应类型、官能团变化等),推断化合物的具体结构。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和推导,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答案,并解释其原因。
三、题目二分析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中的第二道有机化学题目是XX题。
该题主要考察了有机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的理解。
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反应物和产物,判断该有机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机理。
在解答该题目时,考生需要熟悉不同类型有机反应的特点,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和解答:1. 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变化:根据已知的反应物和产物,分析它们的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
2. 确定反应类型:根据变化的官能团、键的类型以及碳原子数目等特征,确定该有机反应的类型。
3. 推断反应机理:根据已知的反应类型,推断出反应机理的可能性。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一、2022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2022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内容和范围都立足课本,遵循考纲,考查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没有涌现难题、偏题、怪题,试题呈现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稳中求变,不避热点09年高考化学题同前几年一样,非常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对热点、重点问题没有回避。
附:近十年高考化学主干知识重现次数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热考的主要知识点有离子共存、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性质、原子推断、化学平衡的图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微粒浓度大小排序、电解及其计算、有机框图、化学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等。
2.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重视技能,表达新课改精神09年高考化学有一些试题新奇、敏捷,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推断和计算相结合,表达了向新课改的过渡。
试题以技能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同时考查考生的试验探究技能以及观测技能、自学技能、试验技能、思维技能、计算技能、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技能。
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能将知识综合整理,使之网络化;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和独立思索,将表面看似无径直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使知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如上海化学试卷的第 28题,考生须将两条生产流程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行分析对比,与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精确无误地解题。
又如北京化学试卷II卷上有一半以上的题目都源自于工业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如26题工业废液的回收、28题硫酸的工业制法。
出题的角度或许让考生们不大适应、无所适从,许多考生可能会觉得答案就在手边,可是就是不知该如何下笔。
这就是新课改高考的方向--着重技能,也是2022年高考的一个方向。
3.试验考查回来课本,着重基础,突出基本技能,加强探究技能的考查分析2022年的高考化学试验题,可以发觉几乎全部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老师演示试验及课后同学试验,试验回来教材。
近5年有机化学(大题)高考真题汇编带答案

近5年有机化学高考真题汇编带答案2019年高考化学有机真题汇编1.(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III卷)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5分)氧化白藜芦醇W具有抗病毒等作用。
下面是利用Heck反应合成W的一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2)中的官能团名称是?(3)反应③的类型为,W的分子式为(4)不同条件对反应④产率的影响见下表:上述实验探究了和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还可以进一步探究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5)X为D的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如下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①含有苯环~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③1 mol的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2 g H2(6)利用Heck反应,由苯和溴乙烷为原料制备,写出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2.(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II卷)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5分)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
下面是制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的合成路线:已知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是一种烯烃,化学名称为,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3)由C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为(4)E的结构简式为、(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6)假设化合物D、F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mol单一聚合度的G,若生成的NaCl和H2O的总质量为765g,则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3.(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I卷 15分)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
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中的手性碳(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5)⑤的反应类型是^(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7)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4. (2019年高考化学北京卷 15分)抗癌药托瑞米芬的前体K的合成路线如下。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精细分析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精细分析在2024年高考化学科目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有机化学涉及到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
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进行精细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高考。
第一道题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式在这道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正确地给出它们的结构式。
这涉及到对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的理解,以及对有机化合物基本结构的掌握。
在回答这道题目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对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基于IUPAC命名体系,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的命名规则来提高对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准确性。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是由化学键组成的,考生在确定结构式时需要注意原子之间的键的类型和数量。
3. 考虑立体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可能存在立体异构体,考生在给出结构式时应该根据条件给出相应的立体结构。
第二道题目:有机化合物间的化学反应这道题目涉及到有机化合物间的化学反应,考生需要理解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以及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断。
在回答这道题目时,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熟练掌握有机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判断所给反应的类型,并正确给出反应物、产物以及反应机理。
2. 理解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涉及到电子的重新排布和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考生需要理解反应中所涉及到的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以及电子在反应中的变化。
3. 注意反应条件: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考生需要推断出适当的反应条件,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通过对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历年真题的精细分析,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题的要求,提高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备考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复习总结,并通过做大量的真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有机化学高考试题分析2007年台州市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化学专题台州中学林瑞蔡陈先福一.《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及解读1.《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在中学教材中,有机化学包括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和合成材料四块内容,在《高考考试大纲》中有如下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
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
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
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
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物原理加以应用。
(4)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6)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7)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
(9)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0)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
(11)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2.《高考考试大纲》解读(1)类型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机化合物内容、有机化学实验、有机物与生活化工生产、有机化学计算。
(2)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包括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反应类型、有机命名、化学键(单键、双键、叁键)、结构式、结构简式、同位素示踪法等。
其中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反应类型、结构简式是重点。
(3)知识内容包括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四块。
其中烃的衍生物是重点。
(4)化学实验包括乙烯和乙炔的实验室制备、石油的蒸馏、卤代烃的水解、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乙酸的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反应、蔗糖的水解反应、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实验等。
其中乙烯和乙炔的实验室制备、石油的蒸馏、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乙酸的酯化反应是重点。
(5)与生活、化工、生产相关内容包括石油、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肥皂和洗涤剂、有机溶剂、食品添加剂等。
(6)有机计算包括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计算、含碳量计算、平均值法应用、有机分子结构的确定等。
其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重点。
(7)高考题型主要为选择题、推断题、框图题。
推断题或框图题每年必考,解题在于建立知识,熟悉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二. 全国理综高考化学试卷中的有机试题分析1、全国理综高考化学试卷中的有机试题结构客观题主观题有机化学分值百分比(占化学总分)题目分值题目分值01理综(化学123分)10、111418分26(4、5)2714分9分41 33.3%02理综(化学120分)14 6分2328(I)12分8分26 21.7%03理29 7分20 16.7%综(化学120分)30 13分04理综(化学108分)12 6 26 15分21 19.4%05理综(化学108分)27(1)293分15分18 16.7%06理综(化学10812 6 29(1、2、3、4)18 21 19.4%分)注:2006年第29题的第(5)小题应该也可以认为是有机计算题,如果计算在内,则今年高考有机分值达到了27分,占25%,是2002年以来有机占比例最高的一年。
2、理综高考(浙江)有机试题知识点分布知识点年份考查情况合计分值百分比天然气、甲烷、烷烃2001选择T10(6分)6 2.9%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2001填空T27(2分)23 11.2%2002填空T28(I)(4分)2003填空T30(2分)2005填空T27(I)(3分)2006选择T12(6分)苯及苯同系物,芳香族化合物2004填空T26(2分)18 8.8%2005填空T29(10分)2006选择T12(6分)石油化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2001选择T14(6分)、填空T27(4分)24 11.7%2003填空T23(2分)2004填空T26(4分)2005填空T29(2分)2006填空T29(3)(3分)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2004填空T26(2分)42%05(2分)卤代烃性质及用途醇类性质2003填空T29(3分)6 2.9%2005填空T29(3分)苯酚2006 填空T29(2)(2分)2 1%羧酸2003填空T30(5分)23 11.2%2004填空T26(4分)2005填空T29(6分)2006 填空T29(2)(4)(8分)醛类物质的化学性质2001填空T27(3分)20 9.8%2002填空T28(4分)03(7分)2006 选择T12(6分)酯类物质的化学性质2003填空T29(2分)11 5.4%2004填空T26(6分)2005填空T29(3分)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二糖、多糖2001填空T26(14分)3215.6%2002填空T23(12分)2004选择T12(6分)氨基酸、蛋白质组成性质2002选择T15(6分)6 2.9%通过加聚、缩聚反应合2001选择T11(6分)8 3.9%成的高分子化合物2003填空T29(2分)有机实验2002填空T28(8分)8 3.9%有机计算2004选择T12(6分)14 6.8%2005填空T29(2分)2006 填空T29(5)(6分)合计205 100% 3、理综高考化学试卷中的有机试题考查内容及典型错误年份题号相关内容考核要点典型错误200110 天然气,CH4、CO2的温室效应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①认为“燃烧天然气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②审题不清11导电塑料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加聚物与单体的关系及命名单体与加聚物(高分子)之间关系不清;高分子的命名差14确定硼氮苯的二氯代物种数观察空间结构的能力、同分异构体的确定观察空间结构的能力差;而错选为3种(认为与苯的二氯代物种数相同)26(4;5) 啤酒的生产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麦芽糖、葡萄糖、酒精分子式错写;量关系找错27药物、香料等的结构同分异构体的确定、结构简式书写及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观察空间结构的能力差而错选-COOH的排序;反应类型掌握不熟练200215 L-多巴药物介绍有机官能团的性质(氨基、羧基、酚羟基)对氨基的碱性、羧基的酸性不清23淀粉水解产物的性质及推断信息分析知识运用;有机物结构确定;(葡萄糖结构,醇、醛氧化,羧酸和醛还原,环酯)淀粉水解产物错作麦芽糖(注意分子式为6个碳原子);处理信息能力差;羟基、醛基、羧基各原子连接顺序;五元环、六元环酯书写不规范;结构式中多H少H28(I)信息:昆虫分泌的信息素结构实验,有机物官能团(碳碳双键、醛基)的鉴别实验开放性难下手;语言描述不简洁;化学方程式没配平或结构简式错写;反应类型不清200329乳酸羰基加氢,同分异构体,消去、酯化、加聚反应,结构简式及有机方程式书写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或写成分子式或多H少H;聚合物书写不正确;化学方程式不完整(漏条件或水);审题不清,盲目做答(B的甲酯没注意)30框图题:有机物相互转化及推断官能团、结构简式确定;化学方程式书写及类型的判断;(醛的氧化和还原,碳碳双键加成,羧基的性质,酯化等)①官能团漏写或错写②忽略量的关系方程式错写③结构简式中的-CHO,-COOH等原子连接或多H少H④F的结构简式(环酯)错写⑤反应类型掌握不熟练200412C6H12O6、C12H22O11燃烧碳水化合物燃烧产物与Na2O2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的计算规律性不清,盲目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26结构与性质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酯键水解,苯环、醇、羧酸);有机反应类型;分子式、结构简式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①结构简式中的羟基、羧基、酯键等原子连接或分子式多H少H②忽略了碱性水解条件将C写羧酸而E不会或错写③忽略了苯环能硝化而第4小题多选④同分异构书写不全或错写或不规范⑤反应类型掌握不熟练200527(1) 无机推断与有机结合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书写①审题不清,方程式错写②乙炔化学式错写成CHCH或CH=CH③化学方程式末配平29 苏丹红一号有机物化学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官能团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机反应计算;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①分子式多H少H及元素排列②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没掌握,多选漏选③官能团漏写或错写或不准确④-COOH等原子连接,化学方程式末配平或漏条件或漏写水⑤反应类型掌握不熟练2006 12有关茉莉醛的性质有机官能团(醛基、双键)和烃基(苯环)的性质忽略了苯环的性质29 有关萨罗和水杨酸的性质有机结构模型的认识,同分异构体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判断,有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①有机分子式书写苯环写成环己基②方程式书写漏写了水③苯酚钠与CO2反应时,产物写成了碳酸钠④同分异构书写不全或错写或不规范⑤对字母表示不习惯4、理综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特点(1)符合考纲的基本要求,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考查要点主要是:有机物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典型官能团结构和性质及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由于综合卷容量有限,因此考查有机知识点不强调覆盖面,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较大,课本上的任何一处都将可能成为“热点”。
(2)注重知识应用及能力。
试题强调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注重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如2002年第14、23、28题中,试题要求考生应用分析、判断课文中末学到的新的有机物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2001年第27题植物挥发油、香料及药物,2005年第29题苏丹红一号,2002年第14题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的知识,以及2001年第26题生物和化学知识在啤酒制造方面的应用。
[命题意图]通过有机物最简式、结构式的确定以及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考生运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试题涉及许多在自然界、生产、生活实际、科技最新成果中常见的物质结构与性质。
2001年第11题导电聚合物(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的内容)、26题啤酒、27香料;2002年第14题考查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L-多巴;23题淀粉水解产物的性质及推断;2003年29题乳酸,2005年第29题苏丹红一号;2006年第12题茉莉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