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500字)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对比秦国与其他国家的变法,指出它们的异同。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国历史机遇与变法改革之间关系的认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带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3.从秦国历史机遇与变法改革的关系出发,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和启示。
4.结合所学知识,为班级同学举办一次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的知识讲座,要求PPT制作精美,讲座内容丰富、有趣。
5.深入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变法改革,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为其制作一份变法改革时间轴。
2.秦国变法的主要内容、成果及其历史机遇。
3.从秦国变法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关于改革与创新的经验教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秦国变法改革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不少于800字。
2.列表对比秦国与其他国家(至少两个)的变法措施,分析其异同,并谈谈你的认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2.作业提交时,请确保书写工整、清晰,便于教师批改。
3.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秦国变法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改革措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2.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教学设计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历史状况。

【重点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产背景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流程】一、导入展示战国时期形势图,找出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进一步提出问题: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为何最后恰是远离核心地带的秦国统一了六国?二、教授新课(一)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解决问题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经济、政治、军事、思想)?2、完成下列表格3、阅读第三子目,思考:秦国商鞅变法有哪些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二)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解决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

罢无能,废无用。

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蔡泽列传》请回答:(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2)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3)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

材料二:右图图案为战国时期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

第一层左图是一幅竞射图,右图是采桑图;第二层左图是一幅宴乐舞武图象,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第三层左为攻防图,右为水战图。

以水陆攻战为主题,是当时战争作为战国时代特征的显著反映。

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说课稿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说课稿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观点,共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史料分析和评价能力。
5.情感共鸣:强调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和统一六国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以及秦国历史机遇的把握。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
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了解齐国的孟尝君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燕国的乐毅变法等。
2.商鞅变法的背景:秦国在战国时的地位、秦孝公的即位、法家思想的兴起等。
3.商鞅变法的内容:废除井田制、实行阡陌制、奖励农业生产、推行法治、实行军功爵位制等。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模拟商鞅变法的场景,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
4.课堂问答:设计问题,检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反馈:
1.学生自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1.板书布局:左侧列出战国时期背景,中间详细展示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右侧呈现秦国历史机遇。
2.主要内容:包括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影响及秦国崛起的关键因素。
3.风格: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2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2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案
5、《法经》:
《法经》是战国时期魏相李悝在系统总结各诸侯国成文法的基础上编定的,是魏国变法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有文字可考的较为系统完备的刑法法典。
(1)《法经》的指导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即将保护地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人身安全及统治秩序作为首要任务。
(2)《法经》共有6篇,即盗、贼、囚、捕、杂、具。其中《杂法》概括了盗贼以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法》的内容是“具其加减”,即统一规定以上各篇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而其他五篇皆“罪名之制”,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分则。
军事: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频繁;
文化: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商鞅变法前)
时间
国家
改革者
变法内容
作用
春秋
齐国
管仲
改革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经济:发展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典型例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在春秋时代,作为诸侯国统治者的世家,没有能连续执政超过五代的。这句话也引申为家学、财富和地位不能永远世袭下去之意。孟尝君深明这个道理,故劝田婴舍弃家业厚待宾客,由此而名闻于诸侯。
材料二下面是几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史料: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
(2)东周的分期: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的基本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大动荡: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战乱频仍,政局动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式导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秦国是如何在战国时期崛起的吗?”、“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其制度变革有何关系?”等问题,引发学生对改革变法的思考。
2.故事导入:讲述商鞅变法的相关故事,如商鞅立木为信、商鞅与孟尝君的辩论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4.情感价值观引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特别是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与改革变法的关系,以及改革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如讨论商鞅变法的利与弊、成功与不足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判断题:设计一些关于商鞅变法的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选择题:设计一些关于战国时期其他国家变法的选择题,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能力。
3.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一些简答题,如“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变法事件的必然性、局限性和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商鞅变法中的法律制度变革及其对秦国社会的影响。
2.对比分析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变法,凸显商鞅变法的独特性和历史地位。
3.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改革变法中的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客观评价能力。
教学设想:
1.互动式教学: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商鞅变法为何能在秦国成功推行?”、“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等,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了多次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提升认识。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还培养了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其持续学习的动力。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分析改革变法风潮的背景、过程及其对秦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同时,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史料实证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风潮:学生需了解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等。
4.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变法风潮对当代的启示,激发其热爱祖国、珍惜当下、努力奋斗的情感。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的短文。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证。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
4.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历史素养。
3.探讨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之间的关系,理解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4.学会运用multiparadigm programming language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场景,提高其历史素养。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最全版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最全版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课标感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重点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1、农业:的改进和的提高;的出现和推广、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农田施肥。

2、手工业: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3、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

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1、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

2、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和。

(三)上层建筑的改革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取代封邑制;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四)军事:战争频繁战国时期,群雄角逐。

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五)文化:百家争鸣出现了的活跃局面。

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一)春秋时期1、齐国:改革(1)内容:(2)影响:实质上2、鲁国:改革(1)内容:(2)影响:(二)战国时期1、魏文候时期(1)内容:(2)影响:2、楚悼王时期(1)内容:(2)影响: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2、秦国的历史机遇:分裂,追求建功立业3、有利条件:比较集中;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4、秦孝公求贤若渴。

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思考与讨论】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巩固检测】一单选选择题1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 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2 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3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 生产力迅速发展B 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 东周王室日益衰微4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 生产力迅速发展B 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 D 东周王室日益衰微5 战国时下列不支持变法运动的人是( )A占有大量私田的奴隶主 B战场上立功的将士C依靠奴隶劳动生存的奴隶主贵族 D 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人6 春秋与战国时期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 改革的内容B 改革的方式C改革的性质 D 改革的结果7 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 )A 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 当时牛耕开始普及C 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 农本思想基本确立8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达,下列哪些行业都有新的成就 ( )①冶铸②纺织③漆器工艺④造纸术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9、从地理位置分析,春秋时期秦国争霸中原的最大障碍是( )A晋国 B齐国 C楚国 D宋国10、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反映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1、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国语*齐语》材料二春儿振旅(军队),秋以弥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
4.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将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收获更多。同时,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和秦国的历史机遇,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中的“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主要讲述了我国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风潮以及秦国在这一历史机遇下的崛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各国改革变法的主要内容、影响以及秦国的相关史实,从而深入理解战国时期的乱世风云和秦国的历史机遇。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秦国的历史机遇等。
2.强调改革变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改革事业的艰辛和必要。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如:历史分析方法、小组合作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秦国崛起的历史小论文,深入分析秦国的历史机遇和改革变法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意,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向前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事物发展观,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未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将用关怀和耐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专业知识和教育智慧引领学生探索历史奥秘。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努力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人教版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国历史背景和社会矛盾;
2.掌握变法改革的概念和影响;
3.认识史上其他重大改革事件。

二、教学准备
1.课本、多媒体设备;
2.学生课前预习并做好笔记。

三、教学步骤
1. 课堂导入
通过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秦朝历史和改革的了解程度,并引出本课主题。

2. 授课主体
1.秦国历史机遇
–秦国的起源和地理位置;
–西周灭亡后七国争霸的历史背景;
–秦国对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贡献。

2.秦国社会矛盾
–秦国的阶级结构;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3.改革变法风潮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尝试;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秦始皇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4.史上其他重大改革事件
–唐朝的开元变法;
–清朝的维新变法;
–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

3. 课堂练习
出题人根据本课内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总结与课后作业
1.总结本课内容,概括秦国历史机遇、社会矛盾和改革变法风潮等要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课外材料并根据本课所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互动交流式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及时解决学生疑问等方式,营造出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

同时,通过小测验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原创」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原创」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秦国历史上的重要改革变法事件,理解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改革的作用和影响;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改革精神的认识,树立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其对秦国历史的影响;2. 教学难点: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以及改革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秦国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秦国历史上的改革变法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意义和作用;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以及改革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4. 课堂讲解:结合课件,详细讲解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影响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5. 案例分析:分析改革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6.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改革的认识和体会,培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内容1. 商鞅变法的内容:土地改革、行政区划改革、军事改革、法律改革等;2.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3. 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提高了秦国的国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军事力量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过程及其影响;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改革的作用和意义;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
3.结合课本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认识商鞅变法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商鞅变法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
2.学生通过了解商鞅变法的艰辛历程,认识到改革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培养面对困难、勇于担当的品质。
7.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会讲述一个关于秦国历史的典故,比如“指鹿为马”,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朝,但却与商鞅变法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这个故事,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谎言能够撼动一个国家的根基?从而引出商鞅变法的背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时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详细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包括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秦国的地理位置、社会矛盾等,使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
2.讲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如废井田、开阡陌、轻徭薄赋、法治等,分析这些改革措施对秦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3.分析商鞅变法的性质、特点,如改革者的决心、改革措施的彻底性、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等。
3.学生在学习商鞅变法中,能够认识到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遵纪守法、尊重法治的观念。
4.学生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了解我国古代改革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政治制度等内容,对历史改革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商鞅变法这一重大改革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过程及其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探讨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从商鞅变法中汲取智慧,树立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价值观念。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使其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展示商鞅变法时期的社会环境,包括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困境,以及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风潮。
2.创设历史情景,如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商鞅变法的过程及其争议。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景题,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如:“商鞅变法前,秦国面临哪些问题?”“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无论是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还是教师评价,都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通过总结性评价,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改革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节课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使教学内容与过程丰富多彩,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让学生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深入了解改革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4)引导学生从商鞅变法中汲取启示,认识到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2.方法目标
(1)运用史料研究、讨论、总结等方法,对商鞅变法进行深入探究。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11: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11: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目标』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富国强兵的改革和变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春秋齐国管仲改革;战国时期的李悝和吴起变法3.秦朝的社会状况;秦孝公即位『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管仲改革;李悝和吴起变法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必然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个地处西部边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偏远落后的秦国,为什么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秦国一统天下。

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制度创新、与时俱进。

公元前4世纪的秦国,在兼并战争的硝烟中,抓住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经过变法,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提问: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社会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期,铁器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的相关的史料,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然后,请学生回答:铁器和木器、石器以及青铜工具相比有什么优点?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牛耕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私田的大量开垦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创造了条件。

提问: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哪些?学生回忆高一必修2后回答: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是最著名的水利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什么重要作用?学生回忆高一必修2后回答:荒地大量开垦出来,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

关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可以让学生回忆高一必修2的内容后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班级 高二一班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 教师(学生)
授课(完成)时间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以及法家思想的特 点;“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 国的变法;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献公改革;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和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2)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 (3)探究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 遇。 (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 认识,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 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 能力; (3)通过对秦穆公、秦献公。 、秦孝公等史实的学习,提高 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
备注
2
【探究 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
当堂检测 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 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 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原因有( ) ①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③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贵族采 用新的剥削方式 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④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 鲁国实行“初税亩” ( )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③ ② ④ C. ③ ① ④ ② D.①③④② 3.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 A.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想称雄天下的 欲望 C. 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 东周王室日渐 衰微 4、 (2010•潍坊期末) 《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 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与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 是 ( ) A.齐国的管仲改革 B.鲁国的“初税亩” C.魏国的李悝变法 D.楚国的吴起变法 5、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大地”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下列有关两次改革的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变法图强的改革 B.都以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为目的 C.都涉及到了土地和赋税问题 D.实质上都承认了 土地私有 拓展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 “求(冉有名)来!汝不闻乎?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 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急)而赋,又何访焉!” ——《国语•鲁语下》 材料二:管子(管仲)„„曰:“相地而衰征(衰征:有等差的征课),则民不移。”
教(学)后反思
4
鲁国 战国 魏国 楚国 其他诸侯 3、秦国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
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问题 2: 材料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在春秋时代,作为诸侯国统治者的世家, 没有能连续执政超过五代的。这句话也引申为家学、财富和地位不能永远世袭下去之 意。孟尝君深明这个道理,故劝田婴舍弃家业厚待宾客,由此而名闻于诸侯。 材料二:下面三部著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 “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 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史记•蔡泽列传》 【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原因? 【探究 2】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 【探究 3】材料汉书中说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
备注
备注
3
——《国语•齐语》 材料三: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展亩而税也。 ——《春秋•公羊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孔子对季康子主张的 态度如何? (2)简释材料二中“相地而衰征”的含义,出现这一税收政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 么? (3) 材料三中的“初税亩”最初在当时哪国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 客观后果如何?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时 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2)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 命; (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改革也 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重点 难点 教学 方法 学生 自学 反馈
讨论比较;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 备注 注明知 识要 求:A “识记 类”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怎样的?我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
1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 “理解 类” C “应用 类” D “能力 提升 类”
2、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变法与改革有哪些?内容各是什么?有何作用? 时间 国家 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