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课题1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试题:九年级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九年级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九年级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观察B、实验C、假设D、做结论2、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4、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

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A、大量燃烧含硫煤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D、利用太阳能烧水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不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反应的速率6、氧气是我们身边离不开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提供呼吸B、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具有助燃性D、氧气性质较活泼。

7.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9ml;到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18ml B.大于18ml C.小于18ml D.无法判断8、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学说是()A.分子—原子论 B.元素周期律 C.物质不灭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0.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操作包括:()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气管从水面取出。

初三化学 1---3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 1---3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初三化学1---3单元测试题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B.碘升华,红磷燃烧C.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D.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C.3ABCD45AC6A.B.C.D.7A.C.8A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C.二氧化碳(CO2)D.空气10.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意义最少的是【】A.CuB.2H2OC.N2D.Cl21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12同学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待完全反应后,和只用氯酸钾制氧气相比,其结果是【】A.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增加C.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不变 1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水变为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C .保持铜和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原子。

D .相对原子质就是原子的质量。

二.填空题。

(每空号1分,共16分) 15.根据下面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1)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2)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3)粒子C 的符号是。

16.(1)用符号表示:三个银原子。

(2)食品袋内常充入(填化学式)气体来延缓食品变质。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

17.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 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A 、B 、C 、D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A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 、C 、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18.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水③自来水④冰水共存物⑤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黑色固体⑥硫酸铜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⑧液态的氧气。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 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 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根底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以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响,否那么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拟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根底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局部,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应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那么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应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考虑此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那么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应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那么会带来一些不平安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 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 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应选B.【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应选:B.【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拟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异: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以下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应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局部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那么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应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应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 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应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局部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应选C.【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考前须知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以下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响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此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响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此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以下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响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那么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考前须知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那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那么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课题1 分子和原子5分钟训练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构成的。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Unit1-3单元综合考试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Unit1-3单元综合考试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Unit1-3单元综合考试试卷(有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物质中,是一种化合物的是()。

A. 氧B. 铁C. 氮D. 水2. 下列设备中用于加热试管中的液体的是()。

A. 试管夹B. 滴管C. 酒精灯D. 量筒3. 2g硫磺燃烧后生成()。

A. 3g二氧化硫B. 3g氧气C. 3g水D. 3g氯气4. 在实验室中,通电过程中的导线用()表示。

A. 实线B. 虚线C. 曲线D. 点线5. 将硝酸钠固体加热至变为液体时,表示有()发生。

A. 酸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氧化反应D. 无反应第二部分:填空题1. 铜的化学符号是()。

2. 一个纯净物是指由()组成的物质。

3.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4. 化学反应的条件有()。

5. 将氢气与氧气一起加热,会发生()反应。

第三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元素?有多少种化学元素已被发现?2. 请简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3. 请解释一下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第四部分:解答题1. 将0.4g的三氧化二砷与适量的铜混合加热,反应后得到一种物质A,质量为1.2g,求物质A的质量百分含量。

2. 某实验中加热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硫酸锌。

实验前称得的反应物质量为2.0g,实验后称得的产物质量为2.4g,求反应物与产物的质量变化量。

3. 化学方程式用来表示化学反应,它由哪些内容组成?请举例说明。

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D2. C3. A4. A5. D第二部分:填空题1. Cu2. 同种元素3. 氮气4. 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5. 燃烧第三部分:简答题1. 化学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目前已发现118种化学元素。

2. 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诸如食品加工、药物制备、能源开发等方方面面。

3.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特点包括物质的质量守恒、能量的转化和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第四部分:解答题1. 物质A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frac{1.2 \, \text{g}}{1.2 \, \text{g} + 0.4 \, \text{g}} \times 100\% = 75\% \]2. 反应物与产物的质量变化量为\[ 2.4 \, \text{g} - 2.0 \, \text{g} = 0.4 \, \text{g}\]化学方程式由化学反应参与的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状态符号以及用于表达反应条件的箭头等组成。

(最新整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

(最新整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九年级化学测试题说明:1.全卷为闭卷试题,共6页;内容:1—3单元。

2.考试时间为8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B .汽油挥发C . 湿衣晾干D .木柴燃烧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化性B .密度C .温度D .硬度3.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大理石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时变大D .碘液能使淀粉变蓝,酒精不能使淀粉变蓝,是由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B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C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D .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6.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B .氧化铁、啤酒C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D .冰水、液氧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1-3单元考试题(完整资料).doc

初中化学1-3单元考试题(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龙蟠初级中学2011年秋九年级化学1-3单元试题一、选择题。

(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2、春暖花开时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间隙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河水C、盐水D、二氧化碳4、用量筒取液体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实际体积与读数关系()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是,如果砝码与被称量物的位置放颠倒了,称量结果是:所加砝码为5克,游码移至标尺上0.4克处,此时达到了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A、5.6克B、5.4克C、4.8克D、4.6克6、经分析得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7、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全体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B.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C.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D.难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小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9.下列仪器中,能加热,但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集气瓶10.以下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的速率B、MnO是催化剂2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反应中MnO也是催化剂211、在蜡烛燃烧的一些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2.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放在桌面上B.在水下方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在桌面上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倒立在桌面上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13.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C.倒入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硫粉14.下列各组物质中一种呈银白色,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另一种呈浅黄色,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的是()A.铁和硫B.铁和磷C.镁和硫D.镁和磷15.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氢气和氮气的混合物B.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的混合C.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 D.氢气和CO2物16.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17、当电解水的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 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体积比约为2∶1C.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 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九年级化学1_3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化学1_3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共3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食品里.塑化剂的以下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粘稠液体B.熔点-50CC.有慢性毒性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4.202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给日本民众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慌,日本政府在超辐射标准的地区应悬挂或张贴以下标志中的〔〕血@ 多总如匕状刷. ,卜3饮会描射A B 〔:D5.化学实验既要操作标准.以下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B.滴管伸入试管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必须要清洗后再放回原瓶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6.在化学实验中,假设需取用48g蒸储水,以下最适宜的仪器是Word格式A 、100mL 的量筒B 、托盘天平C 、50mL 的量筒D 、50mL 的烧杯7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8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 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 〕A.假设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B.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用手直接拿取C.倾倒液体时,可以快速往试管里倒D.每取一种药品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 12 .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3 .以下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B.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C.篱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D.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14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外 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A.受热易熔化B.密度比水小C.较软,硬度不大D.不溶于水9.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 这一过程而言, A.假设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B.实验C.观察〞.就拿磁铁来吸.〕D.得出结论Word格式的1;⑤没有进行预热就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你认为原因可能是3 ( ).A.①③⑤B.②④C.②③⑤D.③④15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6 .根据以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3)⑤号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 17 .连接玻璃管和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 ___________ 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_________ -将其插入.18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因此不能用手,不 要把鼻孔,特别注意不得.19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 工列能判断镁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白色粉末D.颜色发生改变20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另取一块体积 相同的煤块,比拟它们的重量;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的是否是二氧化碳;④把木 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以上各工程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充Word 格式答复以下问题:⑥(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2)用编号填空:不能加热的仪器是 ;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21 .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右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 现澄清石灰水 红墨水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左"或 右")移 动,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熄灭.说明动物呼吸 时吸进 ——气体,呼出 气体.三.简做题(每空2分,共24分)22 .请指出以下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3)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知识(1)食盐和白糖 _______________ (2)氧气和二氧化碳: (3)白酒和白醋:;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25. (12分)甲同学为了研究酒精的性质,作了如下探究,请你就探究情况填空(1)观察酒精灯内酒精的颜色和状态: . (2) 闻一闻它的气味:.(3)用滴管吸取一些酒精滴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 ,可观察到:Word 格式23. 指出以下各实验操作图中错误之处图A:图B:液体的倾倒A24. ,简单写出区别以下各组物质的方法III淞体的加热 B(4)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发现,然后把枯燥而冷的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发现,再把烧杯倒过来立即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归纳: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在常温常压下,酒精是色透明的体, 有气味,于水;酒精的化学性质有:C26.(1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来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她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适宜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三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喳询资料】蜡烛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院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呢?晴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棋验方案】Word格式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 现象,那么贝贝的猜测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那么芳芳的猜测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那么婷婷的猜测正确.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此题有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1 . 生活中的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2 .以下方法都可用于制取氧气 ,但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 ,它是A.通过别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加热高镒酸钾制取氧气 3.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工业上可以利用别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Word 格式A.煤B.食醋C.空气D.铜导线内芯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D.在过氧化氢中参加二氧化镒制取氧气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 、氧气供应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响,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 、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由于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相同 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局部内容,①〜⑤所列情况中,不会对表中的三个 空气质量指标产生影响的是〔〕.①生活垃圾的燃烧;②使用含磷洗衣粉;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④火力发电厂 和居民生活用的燃料;⑤长江三峡的水力发电.A.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 对 下 列 实 验 现 象 描 述 正 确 的 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黄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以下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须预先在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 是〔〕.A.红磷、木炭B.石蜡、铁丝C.硫磺、铝箔D.铝箔、铁丝Word 格式6、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所起的作用是 A 、加快化学反响速率 C 、改变化学反响速率7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D 、减慢化学反响速率8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10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下列 都 能 作 为 保 护 气 的 一 组 是 ( ).A.氢气、氮气B.氮气、氧气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氮气、瀛气11 .要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应选用 ( ).①红磷;②木炭;③铝箔;④铁丝;⑤硫磺;⑥石蜡.A.只有①B.①③④C.①⑤⑥D.①②③④12 .实验室加热高镒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需要的主要仪器是 ( ). A.大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导管、烧杯、酒精灯B.水梢、集气瓶、导管、大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塞C.带铁夹的铁架台、带试管塞的导管、集气瓶、水梢、大试管D.大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水梢、带试管塞的导管 13. 以下关于催化剂 的表达正确 的是( ).A.在化学反响里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响前后都改变的物质B.二氧化镒是一切反响的催化剂C.在化学反响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D.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参加二氧化镒,否那么就不能发生反响 14.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化学开展的主导方向,Word 格式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又称为环境 友好化学〞.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 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9 .以下反响中,,、点燃既不是化合反响,又不是分解反响的是点燃A.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B.铝+氧气 氧化铝C.过氧化氢 二氧化镒r 水+氧气D.石蜡+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A.反响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如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和催化剂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本钱取得最大的利润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并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15.以下是三种气体的密度〔0C, 101kPa〕和溶解性〔标准状态〕.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16.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有以下操作步骤: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④将高镒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梢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④③①⑥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⑥⑤③D.⑤⑥③④①②二、填空题〔此题有6小题,共27分〕1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氮气约占 %、氧气约占 %、二氧化碳约占%.18、根据以下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份的名称: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②空气是制取氮肥的天然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③澄清的石灰水放的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④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Word格式19、在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A、空气B、二氧化硫C、红磷D、五氧化二磷E、氧气G、氮气.(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3)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4)属于混合物的是 ;20、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 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是.21. (12分)现有擦亮的细铁丝、铝条、红磷、过氧化氢溶液、木炭、二氧化镒、硫磺,请选择适宜的物质按要求完成以下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响类型(填化合反响或分解反响).(1)实验室制取氧气: ( )(2)一种物质跟氧气反响,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3)一种物质跟氧气反响,生成大量浓厚的白烟:( );(4)一种物质跟氧气反响,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三、简做题(此题有2小题,共14分)22、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 丙中木条燃烧更旺.那么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是:甲、乙、丙、.23、将无色液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能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o假设将淡黄色粉末D放入C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试推断并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 B, C, D, E.24、某种白色固体A和某种黑色粉末B混合后加热,生成白色固体C和无色气体D; 另取一种黑色固体E,点燃后放入D中,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F.试判断A〜FWord格式各物质的名称:D, E A, B, CF.四、实验题(此题有3小题,共27分)25.以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枯燥氧气的装置:• •(1)写出图中标号d的仪器名称.2) a中的药品是; c中试剂的作用是(3)请说明如何改正装置中的两处错、o26、实验室提侏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以下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八金硬④③@(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镒酸钾固体制取O2时,其发生装置必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写序号,下同),还缺少的仪器是.(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有关的文字表达式为采用该反响原理制取.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需使用的有(3)假设直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02,02由口进入;假设将装置中充满水,.2由□进入.27.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Word格式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O 2和MnO 2固体在该反响中起______________ 作用.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 _____ 法收集氧气.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参加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梢中,并翻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限制在250c加热制取.2, 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跟出猜测】猜测1:反响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2;猜测H:反响生成的8MnO4分解放出.2做出上述猜测的理由是棋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 2,在250 c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 2的质量不变.那么猜测 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c条件下加热,得出了猜测II正确的结论.说明该组同学实9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此题有1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6分)1.、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Word格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空隙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不显电性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D.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3.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反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以下关于维生素C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C是20个原子构成B.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 1: 2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勿偏食4.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A.液态空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镒D.水5.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那么该粒子一定属于() 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6.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7.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276C. 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D. 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8.生活中常遇到碘盐"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等商品,这里的Word格式碘、钙、铁〞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OB. AlC. Fe,D. Si10.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11.据广州日报2021年5月17日的报道,广东紫金县违规排污事件造成的铅〔Pb〕污染已导致45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 •A.铅元素B.金属铅C. 一个铅原子D. 一个铅分子12、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A.液态空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镒D.水13.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14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之间没有间隙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14.以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它们都是原子15.能证实分子在化学反响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氧化汞受热分解B、用自来水制蒸储水C、别离空气法制氧气D、碘升华为碘蒸气16..以下操作或现象与对应的分子的特性不一致的是〔〕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化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17.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18.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A.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 : 1C.水分解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的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二、填空题〔此题有7小题,共34分〕19、〔5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央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两者电量大小L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子〔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相对原子质量由 ____________ 决定20.〔4分〕元素的种类由 ___ 法定,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粒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21.〔6分〕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镁离子〔3〕 2个氧分子〔4〕两个氢原子〔5〕氧气〔6〕碳酸根离子22.〔6分〕202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一131外泄. 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一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对碘Word格式— 131的吸收.请答复以下问题{1}碘一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那么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我国在一些极少数地区也检测到极少量的碘一131 ,这说明微粒是{3}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响堆芯释放出的高温氢气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响,导致连续爆炸.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响的根本类型为23. 〔6分〕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1〕_____________⑵ ____________24.〔4分〕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一〔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其中X=25.〔3分〕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锢、钺、狒、箱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 的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那么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三、简做题〔2题,共17分〕26、〔7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1〕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核电荷数为9的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填元素符号〕;Word格式〔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3〕在化学反响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 仝电子形成〔填阳〞或阴〞〕离子.〔4〕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并写出其中两条:①;②.27、〔6分〕由分子的角度解释:• •〔1〕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有何不同?〔4分〕〔2〕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2分〕四、实验题〔此题有3小题,共13分〕28、以下图是关于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醐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醐试液变红色〕那么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及,此现象说明了 _______ .,厂「1 ——病R条■一试漉Kt2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答复以下有关问题Word格式乙⑴实验I :在盛有少量蒸储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醐试液,液体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发现液体变成红色.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⑵实验n 〔如图甲所示〕烧杯B 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⑶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m 〔如图乙所示〕作为比照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l, A 2 . C 3. A 4. D 5. D 6. C 7. B 8. A 9. B 10. C 11. D 12.B 13.D 14.C 15.D二、16. 〔1〕①试管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烧杯⑤量筒⑥集气瓶〔2〕⑤⑥;⑥〔3〕量取液体的体积17.用水润湿;轻轻旋转18.直接接触药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品尝药品的味道19.是否有新物质生成;CWord格式20.④;③;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不溶于水;木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1.变浑浊;左;氧气;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试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司马光砸缸B .凿壁偷光C .火烧赤壁D .铁杵磨成针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

此白烟可能是A .氮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 .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4.给下列物质加热,产生氧气最多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A .W g 高锰酸钾B . W g 高锰酸钾和M g 氯酸钾C .W g 氯酸钾D . W g 氯酸钾和M g 二氧化锰 5.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混合物C .一定不是化合物 D .一定是一种单质6.据报导,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

这种氢微粒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微粒不显电性B .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 2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多3C .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 3 表示D .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 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7.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8.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P 2O 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 2、O 2、CO 2和稀有气体 9.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 .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 .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C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好仪器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⑧按要求组装仪器。

初三化学1-3单元试题精选全文

初三化学1-3单元试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模块测试题(一)(45分钟,100分)一.选择(45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2.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是()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3.下列家庭物品是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门窗玻璃 B.木制写字台 C.铝合金 D.不锈钢盆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 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5. 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

A.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杯打碎 B.液化气燃烧C.自行车圈生锈 D.牛奶变酸奶7.下列正确的是()①用试管做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一般用1—2ml③向酒精灯加酒精时,不能超过2/3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1/3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③8.下列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用炸药劈开石头 B.用电饭煲做饭°C.太阳光照射使雪融化 D.水利发电9. 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10.量取40 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A.10 ml的量筒 B.100 ml的量筒C.50 ml的量筒和滴管 D.100 ml的量筒和滴管11.下列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12.在对呼出气体进行探究前,甲提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

”这属于科学探究的()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之一()A.质子 B.电子C.原子 D.中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先俯视液面读数为7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面读数为70ml,则实际倒出液体为()A.9ml B.大于9 ml C.小于9 ml D.无法判断二.填空(34分)16.(2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物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中能说明镁条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17. (5分)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主要有,使用过程中不要或,防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达标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达标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3单元检测试题(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2、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空气C.氧气D.氢气4、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试管C.烧杯D.集气瓶5、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 B.食盐和泥沙C.矿泉水D.铁粉和铜粉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氯酸钾B.空气C.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7、日常生活中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指()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8、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A.物质的种类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9、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10、下列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氧气可以助燃B.海水可以淡化C.废水可以利用D.淡水可以变油11、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A.氧气B.氮气C.氖气D.空气12、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指()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3、下列医药试剂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B.眼药水C.葡萄糖注射液D.蒸馏水14、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A.红磷B.氧化汞C.二氧化锰D.氯酸钾15、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C.分别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观察颜色16、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7、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易溶于水B.能用于动植物的呼吸C.具有可燃性D.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18、(2008年山东烟台)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课题1---3考点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课题1---3考点检测题含答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衣服晒干 C.蜡烛燃烧 D.酒精挥发2、化学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液化气燃烧 B.铁锅生锈 C.蔬菜腐烂 D.水沸腾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食物变质 C.铁锅生锈 D.雕刻印章4、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酒精燃烧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5、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用氯气消毒C.用活性炭吸附臭味 D.干冰升华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一定发生了能量变化C.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7、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是()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B.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C.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墙面变硬D.冬季室内窗玻璃上出现水雾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9、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 B.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 D.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10、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光合作用 C.冰川融化 D.燃放烟花11、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水滴石穿 C.花香四溢 D.钻木取火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 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 D.冰雪融化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14、下列古诗蕴藏着分子的运动的是()A.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5、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17、“人间仙境,醉美黄石”下列与黄石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阳新石榴榨汁 B.铁山槐花飘香C.大冶铁矿炼铁 D.园林博览会花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衣服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化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蔬菜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沸腾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食物变质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雕刻印章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初中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复习题及答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下作业1.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A.铁器B.青铜器C.塑料器具D.石器2.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CuSO4·5H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

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4.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填代号),化学性质有_____(填代号)。

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填文字)。

5.(重庆)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6.(南京市)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课下作业答案:1. D 解析:石器是磨制的,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而铁器和青铜器需要矿石进行冶炼制锝。

而塑料制品也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制取。

2. A 解析: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如果变为该物质的气态就是物理变化。

但是如果变为别的物质的气体则为化学变化。

如果只说变为气态,则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此题要抓住关键性词语。

3..A 解析:蓝色晶体是物理性质;受热容易失去结晶水是化学性质;用来炼铜和镀铜是用途4.①②③④⑤⑦酒精气化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B 解析:根据是否产生其它物质来判断6.B解析:根据是否产生其它物质来判断第1页共1页。

初三化学1——3单元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1——3单元试卷--含答案

说明:1、本试卷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1--20),卷二为非选择题(21---30)共10个小题共60分:2、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P---31 S---32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1、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2、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3、“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杭州市的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4、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5、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8、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9、下列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10、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12、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13.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对空气污染()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二氧化氮A.①②B. ③④C.②③D.①④14.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1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题3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题3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乙醇可作燃料B.氧气用于炼钢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2.下列物质的应用,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蜡烛照明B.用米酿成酒C.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3.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B.常温下为气态C.能支持燃烧D.液氧为淡蓝色4.如图,一只小猫安详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

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A.透气 B.导电 C.绝热 D.透水5.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6.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C.可燃性 D.易撕碎7.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樟脑球在衣橱中渐渐消失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盐结块蜡烛熔化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汽油燃烧滴水成冰D.菜被炒焦发黑牛奶变酸12.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利用电热器取暖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1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溶解性 B.腐蚀性 C.助燃性 D.可燃性14.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物质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光和热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5.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

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

八年级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各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到下方的答题框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集气瓶 B.试管 C.蒸发皿 D.燃烧匙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A.电子层数 B. 质量 C. 质子数 D. 电子数3. 化学上研究任何物质的性质,都必须选用纯净物。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食盐水C.黄泥水D.蒸馏水4.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 )A. 铁原子 B . 铁离子 C. 铁元素 D . 铁单质5.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B.为了节约药品,可将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回原试剂瓶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可占试管容积的1/3—2/3D.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B.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仅仅是一个数值C.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碳原子的实际质量D.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7.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碘酒C.蒸馏水D.豆浆8.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的B. 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同9.下列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氯原子的是()A B C D10.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氧分子 B. 碳原子 C. 二氧化碳分子 D .碳原子和氧原子1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A.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12. 小莉同学经常帮妈妈洗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课题1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铜棒抽成丝,泥沙静置后澄清
B. 高粱酿酒,敞口放置的白酒气味变淡
C. 食物腐败,铁矿石粉碎
D. 石蜡熔化,铁生锈
2、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常被描述为“绿色”行为。

以下做法与“绿色”行为不相符
...的是()A.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B.焚烧稻草肥田
C.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 D.大力提倡使用环保冰箱
3、给2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量取9.5mL液体5、分子与原子的不同点是()
A.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大,原子小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
6、下列物质中均属于纯净物的是()
A.部分结冰的冰水混合物硫粉 B.洁净的空气水泥沙浆混合土
C.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糖水 D.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酱油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
..的是()
A.装药品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
C. 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胶塞少许
D.验满时,带火星木条应平放于集气瓶口部
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 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
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 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10、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 B.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氯气→氯化氢 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12、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1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料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1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氧气能支持燃烧,因而氧气是一种高能燃料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③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②④⑤
D. ②⑤
15、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
(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当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温馨提示:可燃物燃烧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我们把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16、(4分)A.请从①二氧化硫 ②氧气 ③氮气 ④氖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物质序号..
填空。

(1)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 (2)充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
B.请写出以下粒子名称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

17、(5分)写出以下化学反应的
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在后面的括号写出其反应类型
(分解或化合)。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
( )反应 (2)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 )反应
(3)甲烷 (CH 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5分) 某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 _______
(2)若甲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____, 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证明集气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

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G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端(填a 或b )进入。

(3)实验室用F 装置与B 装置制取氧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该化学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用B 装置来制取氧气时,小明是“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小亮是“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
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小明或小亮)的操作更好。

(5) 化学上可通过下述反应得到氨气(提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氯化铵(固) + 氢氧化钙(固)
氯化钙 + 氨气+ 水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选用上图中 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6)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 制取氧气。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

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加热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III: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都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错误;
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则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

则高锰酸钾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_______(是或否)作催化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小明和小芳根据用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
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

(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填“能”或“否”),理由是。

20、(5分)如下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
再向试管口的棉花团上滴一些浓氨水。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溶液由____________(填A、B、C或
C、B、A)顺序先后变成色。

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实验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__________具有挥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