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中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合集下载

浅析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浅析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浅析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摘要:在正式开采前,油气田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在开采过后,油气田的平衡状态会被打破,剩余油的分布开始形成。

河流相储层的剩余油分布与其沉积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为能够对对剩余油分布实现精准控制,现对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进行分析,了解沉积模式分类、形成;同时,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河流相储层剩余油的分布进行研究,就两个不同角度下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总结出影响其分布规律的原因;最后,结合相关研究对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原理及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成因。

关键词: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剩余油一、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分析河流在形成过程中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河道水流、沉积物大小、植被等,正是在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形成不同的河流相储层,因此,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受到环境因素的极大限制。

从形成状况来看,砂体的平面形状各异,从剖面角度来看,其整体呈现为上表面平整,下表面凸出,呈为透镜形状。

分布在曲流河边滩的砂体,所呈现出的透镜形状一般并非规则形状,多数为不对称形状,整体表现为凸岸部分的砂体较为稀薄,但是凹岸部分的砂体则略显厚实,由于河道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经常性的侧向加积,进而形成了特有的沉积特征。

从储层岩石类型来看,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砾岩、砂岩,而过渡类型则不常见。

在一些山区、平原地区的河流中,沉积或碎屑岩层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基岩在成分上也会存在差别,因为导致该地区的沉积物质组成稳定性较差,但储层物性较好,这也就是我国东部河流区域为高产储层的主要原因。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的形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的形成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沉积模式。

二、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一)宏观剩余油分布从宏观角度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研究,将会发现下述几大现象:一是在储层之间,主力油层出现剩余油分布密集。

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综合利用动静态资料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行剩 余油分 布研究 和调 整挖潜 。
状况 , 识清楚 剩余 油分布 规律 及其 影 响因素 , 好 认 做 调整 井研究 , 对完善 井 网 , 提高最终 采收率 具有重 要
意 义。 以 WC 2油 田珠 江一段 Ⅶ油组 z l一 j 7调整 井
研究 为例 , 明海上 油 田如 何深入 剩余油分 布研究 , 说

3 01 6 E—mal h n i @ c o c c m. n。 9 8 7. i:e e x n no.o c
期 Z1— J 6和 Z2—1 J U油 组采 出程度 分别 为 3 .% 07
和 2 . % , 含水 分别 为 5 . % 和 6 . % 。 由此 5 5 综合 79 19
可见 Z1 J —7油 组 采 出程 度低 , 合 含 水 高 , 综 开发 效 果差 。为 了提高该 油 藏 采 收率 和 开 发效 果 , 必须 进
打 高效 调 整 井的 关键 取 决 于对 剩 余 油 的 深入 了解 和再 认 识 。首 先 对 油 藏 进 行 小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 层 沉 积 微 相 、 储 储
层非均质性等研 究 , 建立精细地质模型 , 对油藏进行数值模 拟研 究, 出数 值模 拟 的剩余油分布规 律 ; 次应用碳 得 其 氧比测 井结果、 油藏动态分析得到 的水淹规律验证数 值模拟 的剩余 油分布规律 ; 根据 剩余油分布 的研 究结果, 设计
圈闭面积均变大。油 田两翼的倾角均下陡上缓 , 各
油组 构造特 征在纵 向上有 明显 的继 承性 。油 田纵 向
采不均匀。Z1 7 油组为受构造控制的层状边水 J— L 油藏 , 于该 油 藏 南 部 的 6口合 采 井 ( 、 2 A 、 位 A1A 、 3

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程序、技术和方法编写人:刘建民王端平凡哲元审核人:***复审人:李阳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二00一年十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一、精细油藏描述(一)地层模型(二)构造模型(三)储层模型(四)流体模型(五)油藏模型二、剩余油分布研究(一)开发状况分析(二)剩余油分布研究(三)提高采收率的控潜措施和方案(四)开发效果预测及经济评价第二部分不同类型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侧重点一、整装构造油藏二、断块油藏三、低渗透油藏前言“油藏描述”一词首先是在70年代由斯论贝谢测井公司提出的,这一阶段的油藏描述是以测井为主体(穆龙新等,1996);80年代由于地震处理和解释技术的迅速发展,又提出了以地震为主体的油藏描述技术;随着油藏描述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从描述向预测方向的迅速发展,90年代已进入多学科综合协同研究的现代油藏描述阶段。

我国80年代中期引进油藏描述这一述语。

在胜利的牛庄油田、中原的文东油田等地区开展了程度不同的油藏描述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

进入90年代,油藏描述不仅局限于勘探阶段,在开发阶段也得以大力推广、应用和发展。

按开发阶段的不同,油藏描述可划分为开发准备阶段的早期油藏描述;主体开发阶段的中期油藏描述和提高采收率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

不同开发阶段,因开发决策的内容和目标不同,因可用的资料信息的质量、数量以及对油气藏所能控制的程度不同,其油藏描述的内容和任务、研究重点、技术和方法都明显不同。

油田发现后到投入全面开发前的这一阶段称为开发准备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早期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油藏基本格架,基本搞清主力储层的储集特征及三维空间展布特征,明确油藏类型和油气水分布,因此这一阶段以建立地质概念模型为重点。

在此基础上,编制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全面投入开发后到高含水以前的这一阶段称为主体开发阶段。

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扶余油田中区泉四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收稿 日期]2 1 0 —1 0 2— 1 1 [ 者简介 ]马文龙 ( 9 2一 ,男 ,19 作 17 ) 9 6年西南石油学院毕业 ,工程 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地质开发工作 。
第 3 第 3期 4卷
马 文 龙 :扶 余 油 田 中 区 泉 四 段 沉 积 微 相 特 征 及 对 剩 余 油 分 布 的 影 响
特 征 综 合 分 析 表 明 :不 同沉 积 微 相 区注 入 水 的 运 动 规 律 与 剩 余 油 的 分 布 不 同 。 经 统 计 发 现 该 区 ( 下 ) 水 分 流 河 道 剩 余 油 含 量 最 高 , 河 口坝 次 之 , ( 下 ) 天 然 堤 剩 余 油 含 量 一 般 , 远 砂 坝 也 有 一 定 的 油 气 分 布 。 水 [ 键 词 ] 扶 余 油 田 ;泉 四段 ;沉 积 微 相 ;剩 余 油 关
1 2 泥 岩 特 征 . .
研究 区泥 岩颜 色主要 为灰 色 、浅灰 色 、灰 绿 色 、棕 红 色等 ,表 明整体 为弱氧 化一 弱还 原 的沉积 环境 。
D 76井粒 度概 率 曲线 显示 ,三角洲 平原 分流 河道 粒度概 率 曲线表 现 为三段 式 ,跳跃 组 分 和悬 浮组 分 各 2—
晶砂 砾 屑灰岩 等 。 ‘ 长石 平均 含量 4 ,一般 2 ~ 5 ,主要 为钾 长石 ,少 数为 斜长 石 ;岩 屑平 均含 量 2 % ,一 般 3 4 6 3 为 1 ~3 ;石英平 均含 量 3 ,一 般为 2 ~4 ;岩石 主要 为火 山岩 ,也 有石 英 岩 、片岩 、花 6 5 4 6 7
1 沉 积 微 相 标 志
1 1 岩石 学特 征 .

扶余 油 田泉 四段总体 上 由 4套 泥岩 与砂 岩互层 构成 ,各 层组底 部含 砾岩 。通 过对取 心井 的岩 心及 薄 片 分析 ,研究 区砂 岩为 细粒 长石岩 屑砂 岩 、中一 细粒 长石 岩屑砂 岩 、岩 屑 长石 砂 岩 ( 1 、混合 砂 岩 和 图 ) 含 泥质细 砂一 粗粉 砂岩 ;另 外还 含有 灰质砂 岩 、含泥 砾 和钙 砾砂 岩 ,含 内碎 屑细 粒 长石 岩 屑砂 岩 以及亮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摘要]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

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

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挖潜措施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8-257-01前言陆相沉积油田近90%采用注水开采方式,其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高。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

剩余油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流体非均质、断层、开发因素(注采关系、井网部署)等诸多因素有关,高含水期的剩余油研究内容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还要搞清楚其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相应的挖掘技术,提升油田的开发潜力。

1 剩余油分布规律1.1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地质和开发两大因素的控制。

地质因素主要指沉积微相,储层微观特征、宏观非均质性,油层微型构造,油藏构造,流体性质等。

开发因素主要指注采系统。

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

1.1.1地质因素。

(1)沉积微相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沉积微相决定储集砂体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因此也决定着储层平面和垂向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水的运动方向,从而导致剩余油沿一定的相带分布。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砂体的外部几何形态;砂体的延伸方向和展布规律;砂体内部构造;不同微相带影响井的生产情况。

(2)油层微构造和断层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不同的微型构造模式其剩余油富集程度和油井生产情况不同。

油层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和油井生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摘要: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稳油控水”目标的重要手段。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极其复杂,可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宏观因素总的可归结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

其中地质因素是客观的、内在的主要矛盾;开发因素是主观的、外在的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作用导致剩余油分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地质因素的构造条件、沉积微相类型及储层非均质差异,开发因素方面的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布井、生产动态等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

通过对剩余油控制因素的详尽分析,指出其宏观和微观分布特征和区域,对进一步提高剩余油研究水平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剩余油微构造非均质井网前言:剩余油一般是指油藏开发中后期任何时刻未采出的石油。

即二次采油末油田处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的原油。

油藏一经投入开发,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因素便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石油采收率平均为33%左右,67%的石油储量仍然剩余在地下油藏中,也就是说,能够采出的石油只占总储量的极小部分。

这种现状客观上是由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决定的,它是影响剩余油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开发条件,除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质。

这种主观性表现在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上。

油田开发中后期可供勘探的领域已非常有限,因此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剩余油的研究,应从地质和开发两方面人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1宏观控制因素1.1地质条件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1.1.1构造条件构造条件分为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条件。

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对剩余油形成天然屏障。

(1)所谓油层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均很小。

双河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特征及与剩余油分布

双河油田核三段沉积微相特征及与剩余油分布
佃 。 一 荨

测井 相特征 : 夹 在 两个 低 平 曲线形 态 之 间 的 是 指状 尖峰 , 自然 电位 呈 负异 常 , 电极 曲线 中等 幅 微 度值 , 中等幅度差 , 顶底 均 为突变 接触 。
渐 变接触 。
颜 色
别面
盛 曩瞄 蘑

≥ \ 1
图 4 前 缘 席 状砂 微相 相模 式







1 卷 1
色粉砂 岩夹 泥质粉 砂 岩 , 发 育有 槽 状 及 浪成 砂 纹 常 段一 三 段 核
状及 变形 层理 ( 4 。 图 )
l 钉l 1 条 l, 一 井 层理 、 断续 波 状层 理 , 时 可 见 井号一 带及_ 形 构 有 泥质一 H 变
造 , 向上变 粗 的反 韵律 特征 ( 小层~ ㈣ 呈 图2 ) 。 自 自 负 异 常 , 反 旋 测井 相 特 征 : 自然 电位 呈 明显 具 回特征 。微 电极 曲线 高 幅度 值 , 中高 幅度 差 , 曲线 形 态为漏 斗状 或 齿化 漏 斗 状 。顶 部 突变 接 触 , 部 底
利用 电阻率 ( —)曲线 、 波 ( —)曲线 、 Rt 声 Ac A然 电
位 ( P)曲线 、 — 自然 伽 马 ( — 曲线 和 微 电极 曲 G R)
线 , 合 钻井取 心 资料 , 结 建立 岩 电关 系模 式 。
2 1 微 相 类型及 特 征 .
双 河 油 田核 三 段 主 要 发 育 水 下 分 流河 道 、 口 河
形 , 部 突 变 接 触 , 部 渐一 突 变 过 渡 。微 电极 曲 底 顶 线 呈 钟形 、 齿化 钟 形 或 齿 化 箱形 , 度 差 下 大上 小 , 幅

尕斯库勒E3 1油藏沉积微相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尕斯库勒E3 1油藏沉积微相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0 ’ ≥ :


一 ■

Ll …~ 鋈 。一。‘- i
程 度 33.1 ,综 合 含 水 55.68 ,储 采 比 为 2.4:1,剩
余 可 采 储 量 采 油 速 度 为 41.5 ,可 采 储 量 的 采 出 程
度 为 89.14 ,属 于 稳 产 临 界 型 油 藏 ,已 进 入 中 高 含
水 阶 段 。
2 沉积 微 相研究
表 l
尕 斯 库勒 油 田 E。,油 藏 沉 积 微相 及砂 体发 育情 况
沉 积 相 亚 相
微 相
层 组
砂 体发 育 程 度
湖 成
三 角 洲 前 缘
洲,忖
三 角洲
平 原

前 缘滩 地 河 口砂 坝
远 砂 坝 席 状 砂 分 流 河 道
维普资讯
2007年第 9期
内蒙 古石 油 ̄L_r-
105
尕斯 库勒 E31 油 藏沉 积 微 相 及 其对 剩 余 油 分 布 的 影 响
杨 卫 国 ,董 伟 ,苟永 俊
(1.成 都 理 工 大 学 能 源 学 院 ,四 川 成 都 610059;2.长 庆 油 田采 油 六 厂 ,陕 西 靖 边 718606)
亚 区 ,其 北 端 以 XI断 层 为 界 ,东 翼 与 扎 哈 凹 陷 相 接 , 角 洲 前 缘 席 状 砂 微 相 。 中 期 由 于 湖 水 的 退 出而 发 育
南 端 以 阿 拉 尔 断 裂 与 跃 进 二 号 油 田 相 连 ,西 翼 南 端 三 角 洲 平 原 亚 相 ,并 进 一 步 发 育 分 流 河 道 和 泛 滥 汊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调研来看,国内外对研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都是十分重视的,存留在地下的剩余油是未来开发石油资源的主要对象。

本文将对剩余油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讨论,简述剩余油形成与宏观、微观分布规律。

将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方法分为地质综合分析法、地震测井综合解释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和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等。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新方法,保证剩余油研究向高层次、精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宏观;微观1引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

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于找到新的油田。

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1]。

随着勘探难度和成本的增加,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因此,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奋斗的头等目标。

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采方式或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滞留在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剩余油,这就是广义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以通过油藏描述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和改善油田开采工艺措施、进行方案调整而可被开采出来,这部分油多称为可动油剩余油,也就是狭义剩余油。

另一部分是当前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体中的原油,这部分油常称为残余油。

2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剩余油研究和预测是一项高难度的研究课题,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剩余油研究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但每种方法技术均存在局限性。

2.1地质综合分析法地质综合分析是研究和预测剩余油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方法在综合分析微构造、沉积相、储集体非均质等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预测剩余油分布。

热河台油田油藏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

热河台油田油藏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

热河台油田油藏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摘要】在落实热河台油田构造、沉积相、储层及油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找出剩余油分布规律,为下步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关键词】地质特征油气分布规律热河台油田储层构造沉积相1 油藏地质特征热河台油田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中生界、下第三系房身泡组、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其中沙三段(e3s3)、沙二段(e3s2)、沙一段(e3s1)为含油气目的层。

沙三上沉积期为一套曲流河沉积,发育有曲流河道、边滩、决口扇和河漫湖沼等微相。

沙一段沉积时期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按照空间展布规律及沉积特点,细分为:水下辫状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湾、河口砂坝、前缘薄层砂四个微相。

全区储层孔隙度较大、渗透率高、碳酸盐含量、泥质含量低、粒度细、分选较好,储层物性条件较好。

沙一段储层物性条件较沙三段优越。

储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大部分单砂层层内储层性质属于中等—强非均质性储层。

2 油气分布及油藏类型热河台油田油气分布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为构造一岩性油藏。

构造面积14km2,油田含油面积6.0km2,石油地质储量1043×104t。

2.1 油层分布沙三上油层分布:该段油层发育,是热河台油田主要产油层位。

油层厚度变化大,单井油层有效厚度在1.7~18.5m之间,平均为6.9m。

平面上油层在热102块、热104块、热21块、热1块及热25块均有分布。

(1)沙一下油层分布:该段油层欠发育,单井油层有效厚度变化大,在1.1~18.3m之间,单井有效厚度平均为6.3m,单井平均层数为3.2层。

平面上在热104块、热102块、热25块、热1块有分布。

(2)沙一中油层分布:该段油层比较发育,在热102块、热104块、热21块、热25块和热1块有分布,其中热102块油层相对较厚。

沙一上及其以上地层中,目前还没有发现油层分布。

2.2 气层分布(1)沙一下气层分布:该层位单井气层有效厚度在18.8~0.5m,平均6.6m单井层数平均为3.9层。

沉积微相对岔河集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沉积微相对岔河集油田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越来 越差 。剩余 油分 布 的复杂 与 零 散 , 导致 调 整 效
果难 以保 障 , 年 自然 递 减 一 直 在 2 O 左右, 岔 河 集
要分 布在 河道砂 、 滩 坝 和水 上 冲 积扇 的辫状 沟槽 三 种微 相 , 见表 1 。
表 1 不 同沉 积 微 相 油 层 分 布
西 南 石 油 大学 油 气 田开 发 方 向 的研 究 生 。
沉 积韵律 可 以判断水 淹特征 和剩余 油 的分布情 况 。
毛 瑜 等 . 沉 积 微 相 对 岔 河 集 油 田剩 余 油 分 布 的影 响
・5 1 ・
层、 水 淹层 也 主要为 河道 微相 砂 体 卜 。在 4 3口油 井中, 地 层系数大于 i 0 0的河 道 微 相 砂 体 约 占 8 0 %, 产油 量 大于 1 0 t / d的井 约 占 7 0 , 见表 2 。







2 0 1 3 年 1 月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第2 7卷 第 1期
文 章编号 : 1 6 7 3 —8 2 l 7 ( 2 0 1 3 ) 0 1 —0 0 5 0 —0 3
注: 油 层分 布率 =微 相 内 钻 遇 油层 井 点 数 / 相 带 内总 的钻 遇 油 层 井 点数
通过沉 积微相 研 究 与生 产 动 态 结果 相 结 合 , 可 以分 析相控 生产 动态 的基本 特 征 , 也 就 是通 过 开 采
过程 中生产 能力 和注水 过程 中吸水 能力 的大小 来反 映储 层所 处的相 带 , 二 者相辅 相成 , 由此可 以定性 分 析各 种微 相剩余 油 分布 特 征 , 如 根 据河 道 的展 布 和

探讨疏松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对策

探讨疏松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对策

探讨疏松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对策[摘要]经过长期注水开采,孤东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

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

本文总结了孤东油田七区西“三高”开发单元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降压开采、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关键词]构造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挖潜中图分类号:te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023-01前言陆相沉积油田近90%采用注水开采方式,其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高。

本文以孤东油田七区西63+4单元为例展开论述,该单元已经进入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

剩余油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流体非均质、断层、开发因素等诸多因素有关,剩余油研究规律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搞清楚其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相应的挖掘技术,提升油田的开发潜力。

1 地质概况七区西63+4单元位于孤东披覆构造东翼,含油面积9.58km2,生产层位ng上63+4或ng上63(ng上64),北片63与64大片连通,南片63与64之间的隔层发育,平均有效厚度8.8m,地质储量1674×104t。

属辫状河沉积,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具有高渗透、高饱和、岩石表面亲水等特征。

原始油层平均渗透率2000—4000×10-3um2,平均孔隙度33.5%,地下原油粘度77mpa.s,地面原油粘度800mpa.s,原始地层压力13.3mpa,饱和压力12.1mpa,地饱压差1.2mpa。

受构造控制,东北部有不同程度的边水存在,原始油水界面在1334m —1347m之间。

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2.1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地质和开发两大因素的控制。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摘要】关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的研究认识,是科学合理制定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利用试井资料确定剩余的分布是一种方便、经济,可靠的实用方法。

同时通过对河流成因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状况的阐明,进而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对河流成因储层剩余油的挖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储层1.利用河流成因储层的探讨1.1河流成因储层主要特征河流相沉积为陆相冲积环境的主导沉积,主要有辨状河和曲流河两种类型。

河流的水流属牵引流,碎屑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概率曲线显示明显的跳跃、悬浮两段型,并以跳跃总体为特征,悬浮物总含量为2%~3%。

其层理发育,类型繁多,包括块状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但以板块和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一般有半数以上的层具交错层理。

细层倾斜方向指向砂体延伸方向,倾角15°~30°,由下至上层系及细层的厚度变薄、粒度变细,细层具粒度正韵律特征,层系厚度一般30cm或更薄,很少超过1m。

在河流沉积剖面上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下部,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上部,波状层理发育在剖面顶部。

河流沉积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也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砾石扁平面向上游倾斜,倾角约为10°~30°。

河床最底部常见明显的侵蚀、切割及冲刷构造,即冲刷面与底砾岩。

河流沉积砂体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长条状、带状、树枝状等,在横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嵌于四周河漫泥质沉积中。

如辨状河心滩砂体,总是呈对称的透镜状成群出现,交错叠置,四周为泥质沉积所包围,显示河道的多次往复迁移。

曲流河边滩砂体则呈不对称的透镜状,凸岩沉积厚、凹岩砂体薄,平面上多呈弯曲的条状、带状,反映河道长期侧向迁移、加积的沉积特征。

河流沉积特征决定了其储层孔渗性较好,但平面及纵向上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

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模式

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模式

2-45
3-5
2-51
0 100 200m 30
2-5
2-410
2-420 2-4
3X58
2-53
2-41
2N41
2-412
6
30
2-42
3X63 3X601
7 4 - 5 4
4-605 4-64 4-640
2-442 2-44 2-444
3X57
30 2 x4 29
3X 69 40
5
4-65
4-6
3-109
(2).21砂层顶面小鼻状构造
-2050
-2050
-2045 -2-2004035
2X618 2-6-11995-2000-200-25-02-12-00202-0215305020 1-82
1-8 1-88
(5).44砂层顶面小阶地构造
-1940 -1930 -1-19-901109020 -1890 2-31-1880 -1870
剩余油研究及评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年10月
剩余油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 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 在地下。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 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 于找到新的油田。据估计,只要石油采收率上 升到50%,就可使地球上的石油生产至少延续 到22世纪。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 %,相当于增加2~3年的石油消费量。因此, 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 奋斗的头等目标。
30
4-612
2-408
202-4 40
2-48 2-400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异 。决 定 了储 量 动 用 程 度 的差 别 。 双 河 油 田 非 均 质 严 重 , 目前 综 合 含 水 高 达 9 % , 采 出 程 度 3 % 以上 , 3 5 储 量 动 用 很 不 均 衡 。 在 对 双 河 油 田扇 三 角 洲 前缘 沉 积 微 相 特 征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利 用 分 层 动 态 测 试 、水 淹 层 测 井 解 释 及 数 值 模 拟 结 果 .分 析 了双 河 油 田 扇 三 角 洲 前 缘 不 同 沉 积 微 相 砂 体 内 部 储 量 动 用 状 况 及 剩 余 油 分 布 特 征 ,对 不 同 微 相 砂 体 提 出 了挖 潜 对 策 。
双河 油 田地 处河 南省唐 河县 和 桐柏 县境 内 。区域构 造位 于南襄 盆地 泌 阳 凹陷西 南双 河镇鼻 状构 造带
上 的东南端 ,南 面紧邻 唐河 一 园边界 大 断层 ,东 临深 凹陷 ,油 气 聚集 主要 靠 鼻 状 构 造 、断鼻 和砂 岩上 栗 倾尖 灭复合 圈 闭。构造 形态 为一 幅度 平缓 由西 北 向东南倾 伏 的鼻状 构造 ,西 北抬 起 为单斜 。储 层属 近物
白色 灰质细砾 岩等 ;砾 径一 般 为 2 c  ̄6m,呈扁 平状 ,具槽状 交错 层理 。
1 2 扇 三 角洲前缘 亚相 沉 积微 相类型 及 特征 .
双 河油 田储层 属于 扇三 角洲 沉积 ,平 面上 包括扇 三角 洲平原 亚相 、扇 三 角洲 前缘 亚相 和前 扇三角 洲 亚 相 ] O 以上 的储 量 分布 在扇 三角 洲前缘 亚相 。笔 者 主要 讨论 扇三 角洲 前 缘亚 相 的各微 相特 征 。根 。9
3 )砂 岩 类 主要 有槽 状交 错层 理砂 岩 、灰色 生物 扰 动砂 岩 、含 泥砾 平 行 层 理 砂 岩 、低 角度 交错 层 理砂 岩 、平 行层理 砂 岩 、灰 白色灰 质砂岩 等 。

基于沉积微相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以下二门油田下层系为例

基于沉积微相控制的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以下二门油田下层系为例

4 3 0 1 0 0)

要 :随着T: - 门油 田开发 的逐 渐深入 ,下层 系的剩余 油研 究和沉积微相研 究也取得 了极 大的进展 。在充分把握该层 系
沉积微相特征及 剩余油分布 的基 础之 上 ,将剩余 油分 布三维空 间模型 与沉积微 相的空 间展布模 型结合起 来 ,对不 同沉积相 带的剩余 油从 剩余地质储量 、剩余储 量丰度 、剩余 油饱 和度进行定量统计 分析 ,进一步探讨沉 积微 相跟剩余油分布 的定量 关 系。该研 究对预 测剩余 油分 布及 制定合 理的挖 潜对策 ,提 高油藏开发效 率及 最终提 高石油采收 率具有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S o n g y u a n 1 3 8 0 0 0 , C h i n a ; 3 . G e o p h y s i c s a n d Oi l R e s o u r c e I n s t i t u t e o f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 W u h a n 4 3 0 1 0 0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 Wi t h d e e p 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Xi a Er Me n o i l ie f l d . t h e s t u d y o n r e ma i n i n g o i l a n d s e d i me n t a r y f a c i e s i n l o we r s e r i e s o f t h i s i f e l d h a s ma d e r a p i d p r o g r e s s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b y c o mb i n i n g t h e r e ma i n i n g o i l mo d e l wi t h s e d i me n t a r y f a c i e s mo d e l , b a s e d o n a g o o d k n o wl e d g e o f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b o t h r e ma i n i n g o i 1 a n d s e d i me n t a y r f a c i e s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s t a t i s t i c a n a l y s i s h a s b e e n c o n —

榆树林油田低渗储层微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榆树林油田低渗储层微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榆树林油田低渗储层微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张雁;王贺军;赵明【摘要】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s one of main objective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ll around the world. It is proved that the pore structure is a key factor in the nature of low -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dur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ere studi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data such as thin section analysis, molded thin sec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ntrusive mercury, constantspeed mercury intrusion etc. Pore structur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penetration. The remaining oil was divided into seven types with the analysis of fluorescence microscopic thin se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residual oil was studi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ypes of microscopic residual oil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were mainly the absorption inter particle , thin film on pore surface and cluster. The forma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type one pore structure was major related to fragmentation of clay and snapoff, and in type three pore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of remaining oil was major related to detour flow.%低渗透储层是目前国内外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低渗储层性质的关键因素.综合镜下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观察、普通压汞、恒速压汞等多种资料研究了低渗储层的微观孔喉分布特征,并根据渗透率将孔隙结构类型分为三类,结合荧光薄片分析将水洗后微观剩余油分为七类,研究了微观剩余油与微观孔隙结构的关系,认为低渗透储层微观剩余油主要是粒问吸附状、孔表薄膜状和簇状,一类孔隙结构中剩余油的形成主要和碎裂泥化和卡断作用有关,三类孔隙结构中剩余油的形成主要和绕流作用有关.【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1(011)011【总页数】6页(P2473-2478)【关键词】低渗透;孔隙结构;剩余油;微观特征【作者】张雁;王贺军;赵明【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8统计表明,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非稠油低渗透未动用储量占全国未动用储量总数的 40%以上。

利用沉积微相成果指导老区剩余油挖潜

利用沉积微相成果指导老区剩余油挖潜

利用沉积微相成果指导老区剩余油挖潜X郭金兰,李升才,肖茸茸,韩 磊,刘永花,田 军(中原油田采油四厂地质研究所,河南濮阳 457000) 摘 要:针对文南油田注水开发老区投入开发时间长,一类主力层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状况,在老区开展沉积微相及相控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富集的一类相带侧翼及相带变差的区域,区域整体研究评价与局部精细解剖相结合,以小层沉积微相研究为重点,搞清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工艺技术集成进行精细调整挖潜。

关键词:文南油田;沉积微相研究;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次河道;剩余油挖潜 中图分类号:T E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6—0145—021 概况文南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次级地堑内,是一个异常高压、高温、高气油比、低渗、高饱和的复杂断块油气藏。

主要含油层位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

油藏埋藏深度2210~4000m 之间。

投入开发了9个断块区34个开发单元,动用含油面积64.4km 2,动用石油地质储量8461.75×104t ,标定可采储量2024.34×104t ,标定采收率23.92%。

文南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中、沙三上及沙二下亚段,主要沉积体系是三角洲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支河道及席状砂是其主要沉积微相。

其主要沉积特点:一是从下到上湖水深度由深变浅,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二是在本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比较发育。

2 沉积微相研究2.1 以沉积背景研究为基础,强化沉积微相区域整体研究一是通过东濮凹陷取芯井资料的分析研究,认清宏观物源方向和砂体展布变化规律,并确定各类沉积相模式。

根据东濮凹陷沙三-沙二段岩芯中砾石含量、分选、磨圆、重矿物等资料的研究,认为文南油田沙三中-沙二下段有3个主要物源:西部的胡状集物源、北部的毛岗物源和东部的前梨园物源。

二是强化宏观区域性研究,沉积微相研究模式由单一区块研究向整体区域研究发展,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规律性。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洪积扇砂砾岩储层岩石相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这种岩相主要为洪水初期快速堆积的漫洪沉 积 。 搬 运 机 制 主 要 为 碎 屑 流 ,为 一 种 稀 性 密 度 流 (泥 质 含 量 低 反 映 该 密 度 流 黏 度 不 大 ),但 当 中 砾 含 量 减 少 时 ,搬 运 机 制 则 从 碎 屑 流 向 牵 引 流 过 渡 。 实 际 上 , 该岩相与后述的交错层理—细砾岩相是渐变过渡 的。
摘 要 :洪 积 扇 砂 砾 岩 储 层 岩 石 类 型 复 杂 多 样 ,不 同 岩 石 相 的 含 油 性 、渗 流 性 能 及 油 水 运 动 存 在 差 异 ,以 此 可 以 寻 找 砂 砾 岩 油 藏 开发后期的剩余油。研究表明:通过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及 FMI测井分析,砂砾岩储层可以划分出7种类型的岩石相,其中片流 成 因 的 交 错 层 理 - 细 砾 岩 相 和 平 行 层 理 砂 岩 相 大 孔 粗 喉 ,饱 含 油 ,渗 流 性 能 最 佳 ,注 水 开 发 快 速 水 进 ;杂 基 颗 粒 支 撑 — 中 粗 砾 岩 相 和 含 砾 块 状 粗 砂 岩 相 属 于 中 孔 中 喉 ,油 浸 、渗 流 性 能 次 之 ,开 发 效 果 好 ;杂 基 支 撑 无 序 — 泥 质 砾 岩 相 和 波 状 层 理 粉 细 砂 岩 相 储 层 的 含 油 性 和 流 动 性 最 差 。 结 合 生 产 动 态 信 息 ,杂 基 颗 粒 支 撑 - 中 粗 砾 岩 相 和 含 砾 块 状 粗 砂 岩 相 是 后 期 开 发 调 整 的 目 标 岩 石 相 。 关 键 词 :洪 积 扇 ;砂 砾 岩 ;岩 石 相 ;渗 流 机 制 ;开 发 特 征 ;剩 余 油 分 布 中图分类号:P618.13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849(2011)05-0049-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