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1-4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4-1】已知某轴心受拉杆的截面尺寸300400b h mm mm=?,配有820φ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指标为:22.0/tf N mm =,42.110cE =?2/N mm ,2270/yfN mm =,522.110/s E N mm =?。
试问此构件开裂时和破坏时的轴向拉力分别为多少?【解】配820φ钢筋,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附录A ,表A.0.1得22513sA mm =。
25132.09%3.0%300400s A bh ρ===300400120000A bh mm ==?=,542.110102.110s E c E E α?===?(1)由式(4-5),开裂荷载为 0(1)(1)tcrcEt tEN E A f A αρεαρ=+=+2.0120000(1100.0209)=??+?290160N= 209.16kN =(2)由式(4-7),构件的抗拉极限承载力为2702513678510678.51tuysN f A N kN ==?==【4-2】已知某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截面尺寸为200300b h mm mm ?=?,构件的长度2000l mm =,混凝土抗拉强度22.95/tfN mm =,弹性模量422.5510/cEN mm =?,纵向钢筋的截面积2615sAmm =,屈服强度2270/yfN mm =,弹性模量522.110/sEN mm =?,求(1)若构件伸长0.2mm ,外荷载是多少?混凝土和钢筋各承担多少外力?(2)若构件伸长0.5mm ,外荷载是多少?混凝土和钢筋各承担多少外力?(3)构件开裂荷载是多少?即将开裂时构件的变形是多少?(4)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是多少?【解】615 1.025% 3.0%200300s A bh ρ===220030060000A bh mm ==?=542.1108.2352.5510s E c E E α?===?,442.95 1.157102.5510t t c f E ε-===??(1)○1由0.2l mm ?=可知,构件的应变为 440.2 1.010 1.157102000t l l εε--?===?<=? 构件未开裂,处于弹性工作状态,csεεε==,构件所受的拉力为44(1) 2.551060000(18.235 1.025%) 1.010t c E N E A αρε-=+=+3165.9110N=?165.91kN=○2此时混凝土承担的外力 4432.5510 1.010********.010153.0ts c N E A N kNε-===?=○3钢筋承担的外力165.91153.012.91ts t tc N N N kN=-=-=(2)○1由0.5l mm ?=可知,构件的应变为4400.52.510 1.157102000t l l εε--?===?>=?,且35270 1.286102.110y y sf E εε-<===??构件开裂,钢筋未屈服,sεε=,构件所受的拉力为542.110 2.51061532287.532.29t s s N E A N kNε-====○2此时,混凝土开裂,在开裂处混凝土应力0c σ= ○3钢筋的应力5422.110 2.51052.5/s s E N mm σε-=== (3)○1开裂荷载为 0(1)tcrcEt N E A αρε=+442.551060000(18.235 1.025%) 1.15710-=+191.96kN=○2即将开裂时构件的变形 41.1571020000.23t l l mm ε-?=?=??=(4)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为 270615166050166.05tuysN f A N kN ==?==【4-3】某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截面尺寸为300300b h mm mm ?=?,配有822的纵向受力钢筋,已知22.3/t f N mm =,422.410/c E N mm =?,2345/y f N mm =,521.9610/s E N mm =?。
第1-2-3-4-5章部分习题 解答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随体法 描述方法 当地法 两种方法的比较 拉格朗日法 分别描述有限质点的轨迹 欧拉法 同时描述所有质点的瞬时参数 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 质点轨迹: r (a,b,c,t ) r
13
参数分布:B = B(x, y, z, t)
表达式复杂
不能直接反映参数的空间分布 不适合描述流体微元 的运动变形特性 拉格朗日观点是重要的
2 欧拉法 流体质点坐标:
流场法 考察不同液体质点通过固定的 空间点的运动情况来了解整个流 动空间的流动情况,即着眼于研 究各种运动要素的分布场。 任一物理量B: B B( x, y, z, t )
Fluid Mechanics and Machinery
y y ( a , b, c , t ) z z ( a , b, c , t )
d
F A dL dL
速度u
d 1 d M Fr dL 2 2
力矩M
剪应力τ
4M 3 0.2 8.5 3 0.178 Pa s 3 d L 0.3 3.14 30 15
Fluid Mechanics and Machinery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2. 一维流动 (1)沿流线s,v=v(s,t)
v v as v t s v v as v t s
(2)沿总流s,v=v(s,t)
Fluid Mechanics and Machinery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第一章:
1
作业: 1-3-2,1-3-4,1-3-7, 1-4-2
一、选择题(共40分;1~15小题1 分, 16~20小题2 分,21~25小题3 分)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1 nm 稳定,均一饱和NaCl溶液胶体1~100 nm 较稳定,均一豆浆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一)(含答案)课内阅读。
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fèi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
2.用“\”画去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 ) 逐渐—( )犹如—( ) 颤动—( )4.选文第1自然段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5.用“——"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序号)①景象非常壮观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6.“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走月亮(节选)①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仓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②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③【A】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有机化学章节习题参考答案(1-5)

第一章 绪论 习题答案1-1、 指出下列分子中官能团类型答案:(1)羟基;(2)羰基;(3)氨基、羧基;(4)酰胺;(5)羰基、双键;(6)羟基、羰基;(7)羧基;(8)羟基1-2、 下列化合物中标出的两根键哪个更短,为什么?答案:(1)a 小于b ,双键原因;(2)b 小于a ,sp 电负性大;(3)a 小于b ,共轭 1-4 答案:(1)C HHH 3COH(2)Na +O -CH 3(3)H 2C CH 2O(4)CH 3NH 2CH 2ClF3HHC CH H 2CCH2sp 23CH 333(5)CH 2SHCH 3OH 2CP(CH 3)3(6)Lewis 酸Lewis 碱(CH 3)2S BF 3Me 3N AlCl 3HCHOBF 31-4、第2章 烷烃和环烷烃习题及答案2-1 用中文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答案: (1)2,6,6-三甲基-3-乙基辛烷 (2)2,6,7-三甲基壬烷(3)1-甲基-1-氯环己烷 (4) 顺-1,2-二溴环己烷 (5(6)(7)CCCC CH 3CH 3CH 3CH 3H 3H 3(8) (CH 3)2CHCH 2CH 2CH 32-2 用不同符号标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并给以命名。
答案: (1) CH 3CH CH 2C C CH 3CH 3CH 2CH 3CH 3CH 3CH 2CH 31o 1o 1o1o1o1oo 2o2o 21o o 3o4o 43,3,4,4,6-五甲基辛烷 (2) CH3CH(CH 3)CH 2C(CH 3)2CH(CH 3)CH 2CH31o1o1o1o1oo2o2o 3o 3o 42,4,4,5-四甲基庚烷2-3 指出下列四个化合物的命名中不正确的地方并给以重新命名。
答案: (1)主链选错。
应为:2,4,6-三甲基-6-乙基辛烷 (2)主链、碳原子编号错。
应为:2-甲基-3乙基己烷 (3)碳原子编号错。
习题答案1-5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1-5章)第一章习题:1.B(CH 3)3和BCl 3相比,哪一个的Lewis 酸性强,为什么?BCl 3酸性强。
因为CH 3推电子,使B 的缺电子性质减弱,而Cl 吸电子,主要与CH 3相反。
2.题目本身有问题。
3. 无水AlCl 3可作为傅氏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吸水后则失效, 原因何在?AlCl 3作催化剂是利用其Lewis 酸性(配位不饱和),而吸水后配位饱和,失去Lewis 酸性和催化能力。
,4. p.29, 1.4 (其中的UO 2F 6该为UOF 4)(1)H 2O 22C(2)S 2O 32-3v C(3)N 2O(N -N -O 方式)v C ∞(4)Hg 2Cl 2h D ∞ (5)H 2C=C=CH 2 2d D (6)UOF 4C 4v (7)BF 4-d T(8)SClF 54v C(9)反-Pt(NH 3)2Cl 22h D(10)PtCl 3(C 2H 4)-2v C第二章习题:2.1 解:顺磁性和反磁性可参看p.38的2.3图, 四面体为高自旋, 平面四方形为低自旋.Ni 2+ d 8组态 Pt 2+ d 8组态 第四周期(分裂能小) 第六周期(分裂能大)P Ni ClPClClPtCl P Ptrans cis 四面体构型 平面四方形构型(两种构型) 只有一种结构 (P 代表PPh 3) 2.2 解(1)MA 2B 4 (2)MA 3B 3M A ABB M A BA BM A BAB M A AA Btrans cis fac(面式) mer(经式) D 4h C 2v C 3v C 2v μ=0 μ≠0 μ≠0 μ≠0μfac >μmer2.3 Co(en)2Cl 2+D 2hC 2 光活异构体 C 2Co(en)2(NH 3)Cl 2+33Htrans cis Co(en)(NH 3)2Cl 2+3Cl 333NH NH 33trans(1) trans(2)cis 注意: 光活异构体的数量, 多! 2.4 Co(en)33+ Ru(bipy)32+ 手性分子D 3 D 3 PtCl(dien)+ dien HNCH 2CH 2CH 2NH 2NH 2CH 2基本上为平面分子, 无手性2.5 (1) 分别用BaCl2溶液滴入,有白色沉液出现的为[Co(NH3)5Br]SO4,或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Co(NH3)5SO4]Br。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精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
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
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担心( )紧缩( )2.文中“我又忍不住不看"中的“忍不住”指的是3.我担心的是什么?______ _______4.“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一句说明了什么?______ _______带着阅读任务,完成练习。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
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5.选文写的是老师的内容。
课文中还有一个关于老师的情节。
6.读了选文,你能完成的阅读任务是了解()A.竹节人的制作方法B.玩竹节人的乐趣C.竹节人的玩法D.老师的故事7.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活脱脱的“老顽童"形象,展示了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选文内容,梳理竹节人被没收后,“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下课后,看同学们玩竹节人,——溜到办公室窗户下,没有看到竹节人,——看到老师玩竹节人后,_________________。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1章自测练习题一、判断题(正确A,错误B)1.信息就是数据。
2.信息来源于知识。
3.信息是可以交换的。
4.信息处理的本质是数据处理。
5.经加工后的信息一定比原始的信息更能反映现实的最新状态。
6.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们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信息技术。
7.计算机中的整数分为不带符号的整数和带符号的整数两类,前者表示的一定是正整数。
8.所有用十进制表示的数都可精确地用二进制表示。
9.补码是带符号整数的一种编码方法。
10.尺寸相同的集成电路芯片中,集成度越高的芯片其工作速度就越快。
11.制作相同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中,集成度越高的芯片其体积就越大。
12.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参考答案:1~5:BBBAB 6~10: BABAA 11~12: BB二、单选题1.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_______。
A.信息的获得、收集、加工、传递、施用B.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C.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接收、施用D.信息的收集、获得、存储、加工、发送2.计算与存储技术主要用于扩展人的_____的功能。
A.感觉器官B.神经系统C.大脑D.效应器官3. 扩展人类感觉器官功能的信息技术不包括_______。
A.感知技术B.识别技术C.获取技术D.计算技术4、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______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A.通信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电子技术 D.人工智能5.一般而言,信息处理不包含____。
A.查明信息的来源与制造者 B.信息的收集和加工C.信息的存储与传递 D.信息的控制与传递6. 信息是一种____。
A. 物质 B.能量 C. 资源 D.能源7. 客观世界三大要素不包括。
A. 物质 B.能量 C. 信息 D.人8. 以下不属于信息产业。
A. 网卡制造厂 B.软件公司 C. 电信局 D.汽车制造厂9. 二进制数逻辑运算“(10010110B OR 00110011B)AND 11111111B”的结果是。
《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 1 章习题参考答案1- 1 (1) 50W ; (2) 300 V、25V, 200V、75 V ; (3) 2=12.5 Q R a=100 Q, R4=37.5 Q1- 2 V A=8.5V, V m=6.5V, V B=0.5V, V C=- 12V, V D=-19V, V p=-21.5V, U AB=8V, U BC=12.5,U DA=-27.5V1- 3 电源(产生功率): A 、 B 元件;负载(吸收功率): C、 D 元件;电路满足功率平衡条件。
1- 4 (1) V A=1 00V , V B=99V, V C=97V, V D=7V, V E=5V, V F=1V, U AF=99V, U CE=92V, U BE=94V, U BF=98V, U CA=- 3 V;(2) V C=90V, V B=92V , V A=93V, V E=-2V, V F=-6V, V G=- 7V, U AF=99V, U CE=92V, U BE=94V, U BF=98V, U CA=- 3 V1- 5 I 〜0.18A , 6 度,2.7 元1- 6 I=4A, I1=11A,I2=19A1- 7 (a) U=6V, (b) U=24 V, (c) R=5Q, (d) I=23.5A1- 8 (1) i6=-1A ; (2) u4=10V, u6=3 V; (3) P1=-2W 发出, P2 =6W 吸收, P3 =16W 吸收, P4 =-10W 发出, P5 =-7W 发出, P6 =-3W 发出1- 9 I=1A , U s=134V , R~ 7.8Q1- 10 S 断开:U AB=- 4.8V , U AO=- 12V , U BO=-7.2V ;S 闭合:U AB =-12V, U AO =- 12V , U BO=0V1- 11 支路 3,节点 2,网孔 2 ,回路 31- 12 节点电流方程: (A) I1 +I3- I6=0,(B)I6- I5- I7=0,(C)I5 +I 4-I3=0回路电压方程:① I6 R6+ U S5 +I 5 R5- U S3 +1 3 R3=0 ,②-15 R5- U S5+ I 7R7- U S4 =0 ,③-丨3 R3+ U S3 + U S4 + I 1 R2+ I 1 R1=01- 13 U AB=11V , I2=0.5A , l3=4.5A , R3~ 2.4 Q1-14 V A=60V V C=140V V D=90V U AC=- 80V U AD=- 30V U CD=50V1- 15 I1=- 2A I2=3A I3=- 5A I4=7A I5=2A第 2 章习题参考答案2- 1 2.4 Q 5 A2- 2 (1) 4 V 2 V 1 V; (2) 40 mA 20 mA 10 mA2- 3 1.5 Q 2 A 1/3 A2- 4 6 Q 36 Q2- 5 2 A 1 A2- 6 1 A2- 7 2 A2- 8 1 A2- 9 I1 = -1.4 A I2 = 1.6 A I3 = 0.2 A2- 10 I1 = 0 A I2 = -3 A P1 = 0 W P2 = -18 W2- 11 I i = -1 mA , I2 = - 2 mA , E3 = 10 V2- 12 I1 = 6 A , I2 = -3 A , I3 = 3 A2- 13 I1 =2 A , I2 = 1A , I3 = 1 A , I4 =2 A , I5 = 1 A2-14 V a = 12 V , I1 = - 1 A, I2 = 2 A2-15 V a = 6 V , I1= 1.5 A , I2 = - 1 A ,I3 = 0.5 A2-16 V a = 15 V , I1 = - 1 A , I2 =2 A , I3 = 3 A2-17 I1 = -1 A , I2 = 2 A2-18 I1 =1.5 A , I2 = - 1 A , I3 = 0.5 A2-19 I1 =0.8 A , I2 = - 0.75 A , I3 = 2 A , I4 = - 2.75 A , I5 = 1.55 A2-20 I3 = 0.5 A2-21 U o = 2 V , R o = 4 Q, I0 = 0.1 A2-22 I5 = -1 A2-23 (1) I5 = 0 A , U ab = 0 V ; (2) I5 = 1 A , U ab = 11 V2-24 I L = 2 A2-25 I s =11 A , R0 = 2 Q2-26 18 Q, - 2 Q, 12 Q2-27 U = 5 V2-28 I =1 A2-29 U = 5 V2-30 I =1 A2-31 10 V , 180 Q2-32 U0 = 9 V , R0 = 6 Q, U=15 V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3- 1 50Hz, 314rad/s, 0.02s, 141V, 100V, 120 °3- 2 200V, 141.4V3- 3 u=14.1si n (314t-60 °V3- 4 (1) ®u1-贏2= 120°(2) ®1 = -90° %= - 210°, %1-屁=120° (不变)3-5 (1) U^50 .^_90 V , U2 =50 .2 -0 V ;(2) U3=100 2 sin (3t+ 45 °)V , U4=100 ■■ 2 sin ( ®t+ 135 °)V3- 6 (1) i 1=14.1 sin ( 72 °)A ; (2) U2=300 sin ( 3—60 °)V3- 7 错误:(1),⑶,(4), (5)3- 8 (1) R; (2) L ; (3) C; (4) R3- 9 i=2.82 sin (10t-30 °)A , Q~ 40 var3- 10 u=44.9sin (3141-135 °V, Q=3.18 var3- 11 (1) I=20A ; (2) P=4.4kW3- 12 (1)I ~ 1.4A , I 1.4 - 30 A ; (3)Q~ 308 var, P=0W ; (4) i~ 0.98 sin (628t-30 °)A3- 13 (1)I=9.67A , I =9.67450 A , i=13.7 sin (314t+150 °) A ; (3)Q=2127.4 var, P=0W;(4) I C=0A3- 14 (1)C=20.3 尸;(2) I L = 0.25A ,l c = 16A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4-1 (a) Z =5. 36.87 J, Y =0.2 /36.87 S; (b) Z =2.5 - 2/45 门,Y =0.2.2/45 S4- 2 Y=(0.06-j0.08) S , R~ 16.67 Q, X L=12.5 Q, L~0.04 H4- 3 U R=6 0^0 V U L=80/90 V , U S=100^53.13 V4- 4 卩=2 0 £ 3 6.874-5 Z =100 2^45 ;:■,卩=1^0 A , U R=100^0 V , U L=125/90 V , U C=25/ 90 V4-6 Y =0.25 2^45 S , U =4 “2/0 V ,卩R = .2. 0 A , I L =0.^ 2 / 90 A , I C=1.2.2/90 A4- 7 ll =1 0.「2 4 5,A U S=100 乙90 V4- 8 (a) 30 V ; (b) 2.24 A4- 9 (a) 10 V ; (b) 10 A4- 10 (a) 10 V ; (b) 10 V4- 11 U=14.1 V4- 12 U L1 =15 V , U C2 =8 V , U S=15.65 V4-13 U X1 =100 V, U2 =600 V, X1=10 Q, X2=20 Q, X3=30 Q4- 14 Z =20 .2 45 门,l =2. -45 A , h = 2 0 A , .2/-90 A , U ab=0V 4- 15 (1)1 =£2 A, Z RC=5、2「,Z =5 10 门;(2) R =10 门,X^10'J4- 16 P = 774.4 W , Q = 580.8 var, S = 968 V A-4- 17 l1 = 5 A , l2 = 4 A4-18 I1 = 1 A , I2 =2 A , l =.5. 26.565 A , S =44.72. -26.565 V A4-19 Z=10", I=190A, U R2 =5 2 135 V , P =10 W64-20 a =5X10 rad/s , p= 1000 Q, Q = 100 , l = 2 mA , U R =20 mV , U L = U C = 2 V4-21 30 =104rad/s , p= 100 Q, Q = 100 , U = 10 V, I R = 1 mA , I L = I C = 100 mA4-22 L1 = 1 H , L2 ~ 0.33 H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5- 3 M = 35.5 mH5- 4 301 =1000 rad/s ,302 =2236 rad/s5- 5 Z1 = j31.4 Q , Z2 = j6.28 Q 5- 6 Z r = 3+7.5 Q5- 7 M = 130 mH5- 8 “2 二-2/45 A5- 9 U1 = 44.8 V5- 10 M12 = 20 mH , 11 = 4 A5- 11 U2 = 220 V , I1 = 4 A5- 12 n = 1.95- 13 N2 = 254 匝,N3 = 72 匝5- 14 n = 10 , P2 = 31.25 mW章习题参考答案 (1) A 相灯泡电压为零,B 、C 相各位为220V I L = I p = 4.4 A ,U p = 220 V ,U L = 380 V ,P = 2.3 kW (2) I p = 7.62 A ,I L = 13.2 A A 、C 相各为2.2A ,B 相为3.8A U L = 404 V U A N =202/ -47 V cos $ = 0.961 , Q = 5.75 kvar Z =334 28.4 门 (1) I p = 11.26 A , Z = 19.53 / 42.3 °Q; (2) I p = I l = 11.26 A , P = 5.5 kW U l = 391 V i A =22 2sin(・t —53.13 ) A i B =22 .2sin(・t —173.13 ) A i C =22 2 sin(,t 66.87 ) A U V = 160 V (1) 负载以三角形方式接入三相电源 (2) I — =3.8 T 2 -15 A , 1仁 =3.^-2/ 135 A , 仁 =3.8、「2也105 A I A =3.8、. 6/「45 A , I B =3.8I Q 「165 A , I c =3.8.6. 75 A L = 110 mH , C = 91.9 mF 章习题参考答案 P = 240 W, Q = 360 var P = 10.84 W (1) i(t) 4.7sin( t 100 ) - 3sin3 t A (2)I ~ 3.94 A , U ~ 58.84 V , P ~ 93.02 W 0MU m n o L 1 r~2 ------------- 2 u 2(t) m sin(,t —-arctan 1)V , R 2 (丄J 2 z 2 R ' 直流电源中有交流,交流电源中无直流 U 1=54.3 V , R = 1 Q, L = 11.4 mH ;约为 8% , ( L'= 12.33 mH ) 使总阻抗或总导纳为实数(虚部为 0)的条件为 尺二& = Rx = ■ L/C G =9.39 折,C 2 =75.13 M F L 1 = 1 H , L 2 = 66.7 mH C 1 = 10 M F, C 2 = 1.25 M F 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66-16-36-46-56-66-76-86-96-106-116-126-136-146- 15第77- 17-27-37-47-57-67-77-87-97- 10第88- 68-78-8i L(0+) = 1.5mA , U L(0+) = - 15Vh(0+) = 4A, i2(0+) = 1A , U L(0+) = 2V, i1(s)= 3A , i2(^)= 0, U L()= 0 i1 (0+) = 75mA , i2(0+) = 75mA , i3(0+) = 0, U L1 (0+) = 0, U L2(0+) = 2.25V6i c (t)二 2訂 A 4tU L (t) =6e _V u C (t) =10(1 _eg 0t )V , i C (t) =56说*人 500t 貝 u C (t) =115e~ sin(866 亠60 ) V10t 10t 山⑴=12e - V , L(t) =2(1 —e — )A 1 t U R (t) =~U s e 下2C V , U R (3 J - -U S e-V (1) T = 0.1s, (2) u c (t) =10e -0t V , (3) t = 0.1s u C (t) =10 _9e 」°t V 10t _ i L (t) =5e 一 A (a)f(t) =1(t —t 。
习题答案(第1~4章)

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理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2.( B )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 B)概念模型 C)E-R图 D)关系模型3.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信息模型是( D )。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E-R模型4.下列条目中,( C )是数据模型的要素。
Ⅰ.数据管理Ⅱ.数据操作Ⅲ.数据完整性约束Ⅳ.数据结构A)Ⅰ、Ⅱ和Ⅲ B)Ⅰ、Ⅱ和Ⅳ C)Ⅱ、Ⅲ和Ⅳ D)Ⅰ、Ⅲ和Ⅳ5.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B )。
A)E-R图 B)具体的机器和DBMSC)现实世界 D)用户需求6.按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来分,数据库可分为哪三种模型( A )。
A)层次、关系和网状 B)网状、环状和链状C)大型、中型和小型 D)独享、共享和分时7.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实体间的( C )。
A)1﹕1关系 B)1:n关系 C)m﹕n关系 D)1﹕1和1:n关系8.在对层次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节点,则相应的子女节点值也被同时删除。
这是由层次模型的( B )决定的。
A)数据结构 B)完整性约束 C)数据操作 D)缺陷9.下列条目中,( D )是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成员。
Ⅰ.操作系统Ⅱ.数据库管理系统Ⅲ.用户Ⅳ.数据库管理员Ⅴ.数据库Ⅵ.应用系统A)仅Ⅱ、Ⅳ和Ⅴ B)仅Ⅰ、Ⅱ、Ⅲ、Ⅳ和ⅤC)仅Ⅰ、Ⅱ、Ⅳ和Ⅴ D)都是10.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性的根本原因是( C )。
A)数据存储量过大 B)访问数据的用户数太多C)数据冗余 D)数据类型太复杂11.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不包括( D )。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D)数据操作性规则12.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操纵语言DML所实现的操作一般包括( A )。
A)查询、插入、修改、删除B)排序、授权、删除C)建立、插入、修改、排序D)建立、授权、修改13.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 C )。
自动控制原理(梅晓榕)习题答案解析第1-4章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 工作原理 当水位达到规定值时,浮子使电位器活动端处于零电位,放大器输出电压和电机电枢电压是零,电机停转,进水阀门开度不变。
水位高于规定值时,浮子使电位器活动端电位为正,放大器输出电压和电机电枢电压是正,电机正转,阀门开度减小,进水量减小,水位下降。
而水位低于规定值时,浮子使电位器活动端电位为负,电机反转,阀门开度变大,水位上升。
参考输入是电位器中的零电位,扰动量包括出水量和进水管压力的变化等,被控变量是水位,控制器是放大器,控制对象是水箱。
1-2 当水位处于规定值时,阀门开度正好使进水量和出水量相等,水位不 变。
当水位高于规定值,浮子通过杠杆使阀门开度减小,进水减小,水位下降。
当水位低于规定值,浮子通过杠杆使阀门开度变大,进水增加,水位上升。
1-3 系统的目的是使发射架转到希望的角度。
电压1u 代表希望的角度,电位器输出电压2u 表示发射架的实际转角。
它们的差值称为偏差电压,放大后加到电机电枢绕组上成为电压a u 。
当发射架没有转到希望的角度时,偏差电压和电机电枢电压不是零,它们使电机转动,转动方向是使偏差角减小至零。
该系统是伺服系统。
参考输入信号是电压1u ,被控变量是发射架转角θ。
反馈信号是电位器活动端电压2u ,控制变量是放大和补偿环节的输出电压3u 。
测量元件是电位器,执行元件是直流电动机。
1-4 程序控制系统,控制器是计算机,执行元件是步进电动机,被控变量是刀具位移x 。
1-5 (1)线性定常系统;(2)线性时变系统;(3)非线性系统;(4)线性时变系统;(5)线性定常系统;(6)线性时变系统。
第2章2-1 a)k ms s F s X t F t kx t t x m +==+2221)()( )()(d )(db)取m 的平衡点为位移零点,列微分方程。
k fs ms l l s F s X t F l l t kx t t x f t t x m ++==++2212122/)()( )()(d )(d d )(d 2-2 设A 、B 点及位移x 见图中(b),(d)。
数据结构1-4章习题答案

第1章概论习题参考解答一、填空题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有下列4类:()、()、()、()。
【答】集合、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和图状结构。
2、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里的表示,主要有4种基本存储方法:()、()、()、()。
【答】顺序存储方法、链接存储方法、索引存储方法和散列存储方法。
二、选择题1、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这是算法的()。
(A)正确性(B)有穷性(C)确定性(D)可行性【答】B。
2、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也就是说,对于每步需要执行的动作必须严格、清楚地给出规定。
这是算法的()。
(A)正确性(B)有穷性(C)确定性(D)可行性【答】C。
3、算法原则上都是能够由机器或人完成的。
整个算法好像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作序列”,其中的每一步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个动作。
这是算法的()。
(A)正确性(B)有穷性(C)确定性(D)可行性【答】D。
三、简答题1、算法与程序有何异同?【答】尽管算法的含义与程序非常相似,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因此它不一定是算法。
例如,系统程序中的操作系统,只要整个系统不遭受破坏,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即使没有作业要处理,它仍处于等待循环中,以待一个新作业的进入。
因此操作系统就不是一个算法。
其次,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计算机可以执行的,而算法中的指令却无此限止。
如果一个算法采用机器可执行的语言来书写,那么它就是一个程序。
2、什么是数据结构?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
【答】数据结构是指数据对象以及该数据对象集合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数据元素的组织形式)。
例如,队列的逻辑结构是线性表(先进先出);队列在计算机中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对队列可进行删除、插入数据元素以及判断是否为空队列、将队列置空等操作。
3、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结构?什么是数据的存储结构?【答】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
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专业知识题库练习题复习题带答案1-4章全(最新)

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专业知识题库练习题复习题带答案1-4章全(最新)第一章健康监则练习(一)单选题1.( )不是评价体重状况的方法。
A.身高组别体重B.年龄组别体重C.体质指数D.健康体重2.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
BMI计算公式为()。
A.BMI=体重(kg)/[身高(m)]2B.BMI=体重(kg)/[身高(m)]C.BMI=[身高(m)]2/体重(kg)D.BMI=[身高(m)]/体重(kg)3.BMI是评价()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它不仅对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为敏感,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
A.14B.16C.18D.204.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中,界限值BMI<18.5kg/㎡为()。
A.体重过低B.超重C.正常体重范围D.肥胖5.BMI是判断成人群体营养状况指标,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中,界限值24<bmi<="" p=""></bmiA.体重过低B.超重C.正常体重范围D.肥胖6.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中,界限值BM1≥28kg/m2为()。
体重过低B.超重C.正常体重范围D.肥胖7.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中,界限值18.5≤BMI< 24kg/㎡为()。
A.体重过低B.超重D.肥胖8.腰围是临床上估计患者腹部脂肪过多的最简单和实用的指标,男性腰围()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A.>85B.≥85C.<90D.≥909.腰围是临床上估计患者腹部脂肪过多的最简单和实用的指标,女性腰围()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A..>85B.≥85C.<90D.≥9010.血压是指血压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侧压。
通常说的血压是指()。
A.动脉血压B.毛细血管压C.收缩压D.静脉压11.当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压力称为()。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单元课内阅读精选题(二)(含答案)课内阅读。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1.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画“"。
2.仿写词语。
黑压压3.“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这一句是句,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4.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认为蝴蝶的家可能会在哪里?______ _______课内阅读。
①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5.选出正确的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A.巴B.触C.爬D.贴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爬山虎的脚要是( )就巴住墙,要是( )不几天就费了。
(2)爬山虎的脚刚长出来的时候像( ),巴住墙往上爬的时候像( )。
(3)爬山虎的脚刚长出来的颜色是( ),触着墙的时候,它的颜色逐渐变成( )。
7.第①段中,对爬山虎的脚的描述,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B.C.D.8.第③段中,作者的观察方式不包括哪一项?()A.细致观察B.在不同时间点观察C.连续观察D.实验观察9.把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下来。
______ _______课内阅读。
蟋蝉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第1章参考答案

1. D2. B3. B4. C5. A6. D7. C8. C9. B 10. B11. D 12. D 13. C 14. C 15.AD16. C 17. D 18. A 19.CA第2章参考答案1. B2. C3. A4. C5. D6. C7. B8. A9. B 10. B11. C 12. D第3章参考答案1. D2.CD3.BA4.BA5.CB6. C7. A8. D9.DC第4章参考答案1.AD2. C3. D4. D5.AB6. C7. B8. C9. D 10. A11. B 12. C 13. C 14. A 15. C16. B 17. C 18. D 19.CA20. 答案:【问题1】:E1:客户E2:采购部门E3:库房E4:经理【问题2】:D1:缺货记录文件D2:库存记录文件D3:订单记录文件【问题3】:21. 答案:【问题1】:E1:名称:用户【问题2】:D1:客户信息文件D2:音像制品信息文件D3:租借记录文件D4:预约记录文件【问题3】:【问题4】: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数据结构作为设计的基础,它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的结构,适用于规模不大的数据处理系统。
1. A2. C3. C4. BA5. C6. B7. D8. D9. C 10. A 11. A 12. CA13. D14. B15. BB第6章参考答案1. DD2. D3. B4. A5. D6. C7. C8. BA9. B第7章参考答案1. CD2. BC3. AC4. DDCB5. DC6. BD7. 答 案:【问题1】(1)n 或m 或* (2) n 或m 或* (3) n 或m 或* 【问题2】员工到权限的联系,联系类型:m:1【问题3】(4)员工号 ,部门号(5)客房号 (6)身份证号 (7)岗位 (8) 客房号,身份证号【问题4】如果合为一个表,只查一次表就能得出岗位和操作权限信息,增加查找速度。
供配电系统教材课后1-4章习题解答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解释下列名词概念(1)电力系统:将一些发电厂、变电站(所)和电力用户由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联系起来组成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即为电力系统(2)电力网: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称为电力网或简称电网(3)电压偏差:电气设备的端电压与其额定电压之差,通常以其对额定电压的百分值来表示(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中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1-2 填空题*(1)区域电网电压一般在220kV及以上;地方电网最高电压一般不超过110kV;(2)通常电力网电压高低的划分:低压1000V及以下、中压1kV~10kV或35kV、高压35kV~110kV 或220kV、超高压220kV或330kV及以上、特高压1000kV及以上。
(3)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4)用户高压配电电压,从经济技术指标看,最好采用10 kV,发展趋势是20 kV;(5)我国中、小电力系统运行时,规定允许频率偏差±;(6)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的主分接头电压为121kV,若选择-%的分接头,则该分接头电压为。
1-3 单项选择题(1)电能生产、输送、分配及使用全过程(B)A.不同时间实现B.同一瞬间实现'C.按生产—输送—分配—使用顺序实现 D.以上都不对(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行单相接地短路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性质(A)A.电容电流B.电感电流C.电阻电流D.由系统阻抗性质决定(3)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C)由两个电源供电。
A.宜B.可C.应D.不应(4)对于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D)A.可由两路电源供电B.可不由两路电源供电C.必须由两路电源供电D.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5)一类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应按(A)要求供电。
第一章至第四章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 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1)记录一个小班一次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数(充以百分制记分)([一] 1)(3)生产产品直到得到10件正品,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
([一] 2)S={10,11,12,………,n ,………}(4)对某工厂出厂的产品进行检查,合格的盖上“正品”,不合格的盖上“次品”,如连续查出二个次品就停止检查,或检查4个产品就停止检查,记录检查的结果。
查出合格品记为“1”,查出次品记为“0”,连续出现两个“0”就停止检查,或查满4次才停止检查。
([一] (3))S={00,100,0100,0101,1010,0110,1100,0111,1011,1101,1110,1111,} 6. 在房间里有10人。
分别佩代着从1号到10号的纪念章,任意选3人记录其纪念章的号码。
(1)求最小的号码为5的概率。
记“三人纪念章的最小号码为5”为事件A∵ 10人中任选3人为一组:选法有⎪⎭⎫ ⎝⎛310种,且每种选法等可能。
又事件A 相当于:有一人号码为5,其余2人号码大于5。
这种组合的种数有⎪⎭⎫ ⎝⎛⨯251 (2)求最大的号码为5的概率。
记“三人中最大的号码为5”为事件B ,同上10人中任选3人,选法有⎪⎭⎫ ⎝⎛310种,且每种选法等可能,又事件B 相当于:有一人号码为5,其余2人号码小于5,选法有⎪⎭⎫ ⎝⎛⨯241种8. 在1500个产品中有400个次品,1100个正品,任意取200个。
(1)求恰有90个次品的概率。
记“恰有90个次品”为事件A∵ 在1500个产品中任取200个,取法有⎪⎭⎫ ⎝⎛2001500种,每种取法等可能。
200个产品恰有90个次品,取法有⎪⎭⎫ ⎝⎛⎪⎭⎫ ⎝⎛110110090400种(2)至少有2个次品的概率。
记:A 表“至少有2个次品”B 0表“不含有次品”,B 1表“只含有一个次品”,同上,200个产品不含次品,取法有⎪⎭⎫ ⎝⎛2001100种,200个产品含一个次品,取法有⎪⎭⎫ ⎝⎛⎪⎭⎫ ⎝⎛199********种9. 从5双不同鞋子中任取4只,4只鞋子中至少有2只配成一双的概率是多少? 记A 表“4只全中至少有两支配成一对” ∵ 从10只中任取4只,取法有⎪⎭⎫ ⎝⎛410种,每种取法等可能。
第1~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1~4单元测试题化学试题可能用到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Cl-35.5 K-39 Cu-64 Ag-108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地是< )A.洁净地空气 B.干净地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矿泉水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地是< )A.制作石器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地是< )A.取用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溶解固体 D.过滤4.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地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地是<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氮气<N2) D.氧气<O2)5.海水是重要地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 g、镁1.28 g、钙0.40 g等.这里地“钠、镁、钙”指地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地是< )A.动物呼吸 B.酿造M酒 C.食物腐败 D.红磷燃烧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地是< )8.关于分子、原子、离子地说法正确地是< )A.原子是最小地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地质子数大于钠离子地质子数9.原子序数为94地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地说法不正确...地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地是< )A.木炭:产生绿色火焰 B.铁丝:发出耀眼地白光C.镁带:火焰呈淡蓝色 D11.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地少量液态水地微观示意图(该容器地活塞可以左右移动>.当该容器中地水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对容器中地水分子所发生地变化表示正确地是< ) A .B .C12.下列A O2H O 2↑ B 2O H 2+CO C .太阳光分解水:2H 2O2H 2↑+O 2↑D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 4+H 2OCO+3H 213.关于SO 2、CO 2、MnO 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地是< ) A .都含有氧元素 B .都是化合物 C .都是氧化物 D .都含有氧分子1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地物质,以下有关氧气地叙述正确地是< ) A .物质与氧气发生地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 .氧气具有可燃性D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地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地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地混合物地图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地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地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0分)16.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地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 地1/5,乙同学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地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不.合理..地是< ) A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地量太多,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放出大量地热,外界空气进入瓶内D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17.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地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地解大气大气释,正确地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地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地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地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地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地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地物质不同地物质18.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地纳M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地变化.如纳M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纳M铜属于单质B.纳M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M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地种类不同D.纳M铜无需密封保存三、填空题<共20分)19.<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地生活.请从“氧气、水、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地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地物质是;<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提供地气体;<3)人体中含量最多地物质是.20.<3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 2个铁原子________ (2> 4个氢分子________(3> 5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21.<5分)右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在.右.图中..完成有关填空:<2)根据空气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地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③夏天,盛放冰棒地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22.<2分)在今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右图所示地实验装置.该装置中地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地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移动23.<7分)右图是电解水地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其中A试管应该与电极地极相连.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地气体是___ __,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地气体地体积比约等于_________. <2)B试管中气体地检验方法为.<3)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其中一条:直流电源AB.<4)写出该反应地符号表达式.<2分)四、简答题<共21分)<1)镁元素地相对原子质量是.<2)硫元素在第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氟元素与表中地元素地化学性质相似. <4)表中原子序数为13地元素是元素.25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地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1填“化合”或“分解”);<2<3)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地一条结论是: .26.(6分>A~H 都是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中地常见物质,A 、B 均为黑色粉末,C 、D 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 和C 混合立即产生大量地无色气体H ,H 能使带火星地木条复燃,加热E 和B 地混合物也有H 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地转化关系,且B 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⑴ 写出下列物质地名称... A 、D 、G 、F 、⑵写出H 和A 反应地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7.<7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地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地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地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A .不得呈现异色B .不得有异味C .应澄清透明D .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其中“C 指标”可以通过操作达到.甲图乙图光 A B C D EDC<2)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地方法降低水地硬度.<3)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 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 .漏斗内地滤纸有破损B .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地边缘<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地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地是(填序号>.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5)在水蒸发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地是(填序号>.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地物理性质 <6)请你说出生活中地一条节水措施.....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28.<11分)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⑴写出图中标有①、②地仪器名称:① ②.⑵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地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地A 和<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 装置中还缺少.在实验时,小强应如何检查装置地气密性?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地正确操作步骤是 .小强制取氧气地反应地符号表达式是: .<2分)(3> 要检验如右图二地装置地气密性, 操作是: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④中 _,将瓶③浸泡在盛有水和冰块地烧杯中,若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该装置不漏气.... (4> 若用右图三地装置进行“排空气法” 收集制取地H 2,请把图中地“导气管” 补画完整.<1分)分)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地相关实验数据.图二 →→止水夹(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地关系是;(2>用一定量15%地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地水稀释,则产生氧气地总重量将<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3> 写出实验②中反应地符号表达式:.<2分)30.<7分)小亮发现:收集地氧气占集气瓶容积地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地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地木条复燃地氧气浓度地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地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地水排去.将带火星地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地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地数据和现象见下表.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地反应地符号表达式:.<2分)⑵当收集地氧气占容积地体积分数最低为%时,可使带火星地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地体积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整数>.⑶根据以上地数据,你认为,使用带火星地木条验满氧气地方法是否可靠:(填“是”或“否”>.⑷用带火星地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地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地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地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地曲线如右下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地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地影响,欲使带火星地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地最高温度控制在℃.⑸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地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地氧气占容积地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地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地实验编号为.化学试题答案可能用到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S-32 Na-23Cl-35.5 K-39 Cu-64 Ag-108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2.A 3.C 4.A . 5.C . 6.D . 7.B 8.B . 9.D .10.D .11.B .12.C .13.D .14.A .15.B二、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地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地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0分)16.A .C 17.D .18.A .B .三、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反应式2分,共20分)注:化学反应式中,化学式或条件写错,均不得分.若有配平、箭头时,配平、箭头标错误均只扣1分.19.<3分)<1)O 2;<2)CO 2;<3)H 2O. 20.<3分)(1> 2Fe (2> 4H 2 (3> 5CO 32- 21.<5分)<1)氮气或N 2 21%<2)①氧气或O 2,②二氧化碳或CO 2,③水蒸气或H 2O. 22.<2分)二氧化碳或CO 2右23.<7分)<1)负氧气或O 2 2:1<2)把带火星地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地.或其他合理结论. <4)H 2O ———H 2+O 2四、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反应式2分,共21分)注:化学反应式中,化学式或条件写错,均不得分.若有配平、箭头时,配平、箭头标错误均只扣1分. 24.<5分)<1)24.31.<2)三得到. <3)氯或Cl.<4)铝或Al.25.<3分)<1)分解;<2)化合物;<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或其他合理结论.26.(6分>⑴注:写化学式不得分.A 、铁 D 、水 G 、氢气 F 、氯化钾 ⑵ Fe+O 2———Fe 3O 427.<7分)<1)过滤<2)肥皂水煮沸水<3)A .C <注:只答对一个得0.5分,答错一个不得分)<4)B . <5)A .<6)洗菜水用来浇花,或其他合理措施.<注:只答“一水多用”只得0.5分,答防止水污染方面地不得分)通电点燃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反应式2分,共23分)注:化学反应式中,化学式或条件写错,均不得分.若有配平、箭头时,配平、箭头标错误均只扣1分. 28.<11分)⑴①试管②酒精灯<注:文字写错误不得分) ⑵ D 棉花连接装置,把导管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KMnO 4———K 2MnO 4+MnO 2+O 2(3>加入适量地水,液封导管口.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4><注:两条导管完全画正确时,才得分) 29.<5分)(1> 过氧化氢溶液地浓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 不变(3> H 2O 2———H 2O+O 230.<7分)⑴ KClO 3———KCl+ O 2 ⑵ 35% 48%. ⑶否⑷83℃<注:答82-84℃范围内时,才可得分) ⑸①、④、⑤<注:全部答对才可得分)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加热MnO2MnO 2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核心函数:是实现系统调用功能的代码,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驻留在内存中,是一种共享代码。运行在核心态。
(2)接口函数:是提供给应用程序的API,以库函数的形式存在于Linux的lib.a中,该库中存放了所有系统调用的接口函数的目标代码,用汇编语言书写。其主要功能是把系统调用号,入口参数地址传给相应的核心函数,并使用户态下运行的应用程序陷入核心态。
}
return 0;
}
第
一、选择题
1.文件系统保存在磁盘的B
A.引导块B.超级块C.i节点块D.数据块
2.Linux文件系统的根目录的i节点号为C
A. 0B. 1 C.2D.3
3.文件描述符的数据类型是B
A. char B.int C.double D.float
4.设置文件偏移量的系统调用是C
A. truncateB. syncC . lseekD.create
{
if(argc==1)
printf("no args\n");
else if(argc==2)
{
if(strcmp(argv[1],"-a")==0)
printf("I will deal with -a\n");
if(strcmp(argv[1],"-l")==0)
printf("I will deal with -l\n");
CC=gcc
ALL:aa bb cc
aa:aa.c
$(CC) -o aa aa.c
bb:bb.c
$(CC) -o bb bb.c
cc:cc.c
$(CC) -o cc cc.c
clean:
rm -f aabb cc
第
一、选择题
1.下列那个命令不是现实多个环境变量的C
Aset BexportCpwd Denv
2.Makefile文件的显式规则是什么?
目标文件:依赖文件列表
<tab>更新目标文件使用的命令
三、编程题
1.编写makefile:当前目录下有文件a1.c a2.c a3.c,其中a1.c中带有main函数,其他文件为用户自定义函数供main函数调用,编写完成对这几个文件的编译工作生成可执行文件a
2.获取某个环境变量值使用函数A
A.getenv B.putenv C.setenv D.unsetenv
二、填空题
1.命令行参数是main。函数的参数
2.Main函数的参数若有两个参数则第一个参数代表命令行参数个数、第二个参数代表指向各命令行参数字符串的指针数组。
3.Linux中日期时间的表示方法有:算术类型、结构体类型、字符串类型。
三、编程题
1.如果一个用户输入一个参数,则打印“no args”,如果输入两个参数并且第二个命令行参数是-a,则打印“I will deal with -a”,如果是-l则打印“I will deal with -l”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4)将/home/test文件的拥有着修改为tom,将文件所属组该为student
#chown tom:student /home/test
第
一、填空题
1.Vi的三中工作模式:插入模式、命令模式、末行模式。
2.Gcc生成可执行文件的四个步骤: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
3.Makefile用来描述程序或工程中各个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4.make。命令用来及时makefile文件中的命令
5.库分为静态库和共享库。
二、简答题
1.静态库和共享库的区别
(1)静态库的代码在编译时就已连接到开发人员开发的应用程序中。
(2)共享库只是在程序开始运行时才载入,在编译时,只是简单地指定需要使用的库函数。
(3)静态库文件以.a结尾,共享库文件以.so结尾。
4.使用time函数获得的时间是算术类型、代表自1970年1月1日零时到当前时间的秒数。
5.把算数类型时间表示转换成结构体类型使用()函数localtime。
6.把算数类型时间表示转换成字符串类型使用()函数ctime。
7.Maketime函数把()类型时间表示转换成()类型时间表示结构体、算术。
8.如果一个C程序的入口表示为main(int argc,char *argv[]),编译该程序后的可执行程序为a.out,那么在命令“./a.out –f foo”后,main中的参数argv[1]指向的字符串是(“-f”)。
CC=gcc
BIN=a
$(BIN):a1.a1.o:a1.c
$(CC) -c a1.c
a2.o:a2.c
$(CC) -c a2.c
a3.o:a3.c
$(CC) -c a3.c
clean:
rm -f *.o $(BIN)
2.编写makefile:当前目录下有很多独立的程序文件:aa.c bb. C cc .c(即每个文件中都有main函数),分别要生成对应的我可执行文件aabbcc,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写一个makefile使得调用make命令会重新编译最新修改的程序文件
4.完成如下命令
(1)新建用户tom和用户组student
#useradd tom
#passwd tom
#groupadd student
(2)新建文件file
#touch file
(3)将文件file改名为test,然后将test拷贝到/home
#mv file test
#cp test /home
5.下面那个不是lseek第三个参数的取值C
A.SEEK_SETB.SEEK_CURC.SEEK_NOWD.SEEK_END
6.Sync系统调用的功能是A
A.刷新所有缓存到磁盘B.刷新缓存中某个文件的所有信息到磁盘
C.刷新缓存中某个文件的数据到磁盘D.刷新磁盘中某个文件的属性信息到磁盘
7.Fsync系统调用的功能是B
第
一、简答题
1.关于Linux的版本有两种不同的称呼:
一种是内核版本,一种是发行版本。
2.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
3.系统调用、库函数的区别和练习
从用户角度观察,系统调用和库函数都以C函数形式出现,提供给用户一种功能实现的接口,需要用户输入指定的参数,调用结束得到指定的返回值。
从实现者角度观察,库函数是在系统调用上层的函数,库函数一般指程序员可以使用的通用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