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光、原”易错点警示
2021年中考物理16个易错点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物理16个易错点专练一、声学易错点 1 发声体发声和人耳听到声音【易错点拨】(1)发声体振动一定会产生声音;(2)人耳(听觉正常的人)能听到声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声音的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②有传声的介质;③响度不能太小,且离发声体的距离不能太远.【易错专练】1.夜晚睡觉时,当蚊子飞近人耳时,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_______产生,并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B.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教室后排的同学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因为老师声音的频率小于20 HzD. 太空中的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二、光学易错点 2 影子与倒影【易错点拨】类型影子倒影产生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后面留下的阴影,不属于像来自物体的光在水面反射,人眼逆着光线形成的虚像原理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举例日食、月食、人影等树木在水中的倒影、猴子捞“月”等【易错专练】1.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相关,前者是由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_形成的.2.如图的三种光现象中,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易错点 3 实像与虚像【易错点拨】(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用光屏承接.(2)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3)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放大的.【易错专练】1.如图甲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可在屏上得到蜡烛清晰、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图乙所示,从水面上方观察插入水中的物体,看到的物体是由于光发生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第1题图2.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 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易错点 4 平面镜成像的动态分析【易错点拨】(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2)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像的大小不随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距离而变化,且像和物体相对平面镜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同;(3)人远离平面镜感觉镜中的像变小是因为人眼视角变化引起的,实际上像的大小不变.【易错专练】1.小明同学身高1.6 m,站在高为1.2 m的镜子前2 m处,此时小明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m,小明移动到镜子前1 m处,像到小明的距离为________m,移动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2.如图所示,A点处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位于B点,若将玻璃板沿着MN向右移动,则蜡烛的像如何移动()第2题图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靠近MND. 不动易错点 5 光学作图中的实线与虚线【易错点拨】只有实际光线画实线,其余如法线、辅助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等都画虚线.【易错专练】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第1题图2.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某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到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保留作图痕迹)第2题图3.小明在湖面P点泛舟游玩时,观察到水中的一条鱼,如图所示,A、B两点一个是鱼的实际位置,一个是小明看到的鱼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明观察到鱼的光路图,要求标出入射点O并画出法线,保留作图痕迹.第3题图三、力学易错点 6 惯性的理解【易错点拨】(1)物体不受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速度大小或方向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其他因素改变,物体惯性的大小不变.(4)惯性不是力,只能说物体“由于”“具有”惯性.【易错专练】1.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百米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B. 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C. 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2.生活中惯性现象无处不在,下列现象或实例中不是应用惯性的是()A. 运动员跳远时助跑一段距离B. 体育课上同学投掷实心球C. 汽车在行驶时保持一定的车距D. 洗衣机的脱水筒将衣服甩干易错点7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易错点拨】平衡力相互作用力不同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同物)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异物)相同点①大小相等(等大);②方向相反(反向);③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共线)说明判断是二力平衡还是相互作用力时可首先判断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然后再判断其他三个条件是否符合【易错专练】1.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易错点8 摩擦力的有无、大小、方向【易错点拨】(1)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①两物体表面粗糙;②两物体间有压力;③两物体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的趋势.(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接触面积等无关.(4)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根据二力平衡计算.【易错专练】1.如图所示,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其上表面水平,物体B放在A上,在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第1题图A. A对B无支持力B. A、B之间无摩擦力C. 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 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2.如图,重为500 N的小科沿着竖直的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科停在A处稍作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之后沿杆匀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题图A. f1>500 N,方向竖直向下B. f2=500 N,方向竖直向下C. f3<500 N,方向竖直向上D. f1=f2=f3,方向都竖直向上3.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第3题图A. A和B之间摩擦力为0B.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C.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左D.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 N,方向水平向右易错点9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点拨】(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物体不受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3)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可能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4)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易错专练】1.关于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也能做曲线运动B.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一定做曲线运动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变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只受一个力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变,但方向一定改变2.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那么它一定保持静止B.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了,一定会慢慢停下来易错点10 漂浮与悬浮【易错点拨】状态受力情况密度关系排开液体体积关系漂浮受力平衡,F浮=Gρ液>ρ物V排<V物悬浮受力平衡,F浮=Gρ液=ρ物V排=V物【易错专练】1.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小球放在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球所受浮力F甲>F乙B. 两球体积V甲>V乙C. 两球排开水的体积V甲排>V乙排D. 两球密度ρ甲>ρ乙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B两实心球在液体中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题图A. 两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B. A球的重力小于B球的重力C. B球的密度小于A球的密度D. B球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易错点11 力臂的判断【易错点拨】(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画图时用垂线段表示.(2)当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与力的作用线垂直时,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的长度;当两者不垂直时,力臂小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的长度.【易错专练】1.下列力臂的画法正确的是()2.如图所示,重为G的均匀木棒OA能以O为转轴自由转动,现用力F作用于木棒A端,使木棒OA水平平衡,当力F由图示方向逐渐转到竖直向上方向时力F的大小()第2题图A. 保持不变B. 一直增大C. 一直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易错点12 滑轮、滑轮组拉力与绳子段数问题【易错点拨】分别用下表三种滑轮组:物体G匀速提升的高度h(第3种滑轮组中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将物体沿水平面拉动距离l),物体运动的速度为v,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具体分析如下:滑轮组绳子段数n=2n=3n=2力的关系F1=12G F2=13G F3=12f距离关系s1=2h s2=3h s3=2l【易错专练】1.如图,A重50 N,B重30 N,在F=20 N的拉力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C 绳拉力是10 N,在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摩擦不计的情况下,B所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N;若A向右运动的速度是2 m/s,则B的速度是________m/s.第1题图2.如图所示,滑轮组上挂上甲、乙两个物体后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则()第2题图A. 甲物体的质量大B. 乙物体的质量大C. 两物体的质量一样大D. 无法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四、热学易错点13 “白气”现象【易错点拨】(1)“白气”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热过程;液化的“小水滴”总是在温度相对较高的这一侧生成.(2)“白气”是液态水,可以用眼睛直接看见.气态水不能用眼睛直接看见.【易错专练】1.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 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D.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2.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C. 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 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易错点14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易错点拨】(1)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不只与温度有关,还与质量有关.(2)同一物体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不同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3)一个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4)热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热传递时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5)物体内能减小可能是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外做了功.(6)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易错专练】1.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0 ℃的水没有内能B. 同一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C. 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D. 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五、电磁学易错点 15 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易错点拨】(1)灯泡的额定功率是灯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具有唯一性;灯泡的实际功率是灯泡实际工作时的功率,实际电压不同,实际功率也不同.(2)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3)灯泡正常发光时,P 实=P 额.(4)在不考虑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灯泡的电阻R =U 2额P 额.(5)两灯泡串联时,电阻大的灯泡较亮;两灯泡并联时,电阻大的灯泡较暗. 【易错专练】1. 小明手中有一只白炽灯泡,上面标有“220 V 100 W ”字样,说明这只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________V ,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正常发光时实际功率为________W ;当它两端的实际电压为110 V 时,它消耗的实际电功率为________W .(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2. 把标有“36 V 15 W ”的甲灯和标有“36 V 5 W ”的乙灯串联后接在电压是12 V 的电路中,则( )A. 因为甲灯额定功率较大,所以甲灯较亮B. 因为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所以一样亮C. 因为甲灯的电阻较小,所以甲灯较亮D. 因为乙灯实际功率较大,所以乙灯较亮 易错点 16 电动机和发电机 【易错点拨】(1)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区别如下表:区别 电动机发电机 工作 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电磁感应现象 原理图 有电源 无电源 能量 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应用电风扇、洗衣机、电动玩具、电动车等动圈式话筒、手摇发电机等(2)若题干中出现有电流通过时 “受力转动”则为电动机原理;若出现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字眼则为发电机原理. 【易错专练】1. 如图四个装置中,属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是________,与电风扇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第1题图2.(双选)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使导体棒ab水平向右运动,发现导体棒cd也随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题图A. 甲装置应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 乙装置应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C. 导体棒ab水平运动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D. 导体棒cd运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参考答案第三部分16个易错点专练易错点1发声体发声和人耳听到声音1.振动空气频率2. D易错点2影子与倒影1.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2. B易错点3实像与虚像1.实折射虚2. D易错点4平面镜成像的动态分析1. 1.62不变2. D易错点5光学作图中的实线与虚线1.如答图所示第1题答图2.如答图所示第2题答图3.如答图所示第3题答图易错点6惯性的理解1. B2. C易错点7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 B易错点8摩擦力的有无、大小、方向1. B2. D3. B易错点9运动和力的关系1. C2. C易错点10漂浮与悬浮1. B2. C易错点11力臂的判断1. C2. C易错点12滑轮、滑轮组拉力与绳子段数问题1. 542. A易错点13“白气”现象1. B2. D易错点14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1. D2. C易错点15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1. 220484100252. D易错点16电动机和发电机1.甲、丁乙、丙乙、丙2. BC。
初中物理《热学》易错问题知识点(精品)
初中物理《热学》易错问题知识点错误1、冰比水冷原因:没有正确理解温度的概念剖析: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说物体是冷还是热,应该看物体温度的高低,温度低的物体较温度高的物体冷。
巧辩1:自然界中存在着同温度的水和冰,冷热程度一样:如0o C的水和冰。
错误2、温度高(或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或少)错误3、一杯热水放到房间里逐渐冷下来,是因为水的温度传到房间里的空气中去了原因:没有正确理解热量的概念和没有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剖析:热量是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是一个过程量,它伴随着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而存在,没有能量传递的过程就没有热量的存在。
而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的标志。
虽然热传递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但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它的质量、比热容及温度的变化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
巧辩2:“热量”只能“传”不能“含”;巧辩3“温度”只能“变”不能“传”错误4、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升温就一定吸收了热量原因:没有弄清热量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剖析: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事实上,在不涉及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有的温度升高,还有的可以温度不变。
一般情况,物体吸热量温度升高,但是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有些物体在状态发生变化时,虽然吸热或放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些物体温度升高,却没有吸热。
巧辩4: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在不断的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冬天,搓手时手掌发热升温,两手温度相同不存在热传递,没有吸热,而是做功使物体发热升温的。
错误5、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原因:对导致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不甚了解剖析:虽然内能的改变可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高考物理70个易错概念汇总
高考物理70个易错概念汇总(一)原子物理中的32个常见易错概念1.物理学史(1)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波动说。
(×)【提示】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解决了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的不彻底性。
光子说不排斥光的波动性,光子能量计算公式中就包含着波动因素——频率。
(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原子核的大小。
(√)【提示】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弹回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3)麦克斯韦提出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提示】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
(4)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并给出了光子能量计算公式。
(√)【提示】ε=hν。
2.光电效应(1)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提示】“最大波长”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
(2)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提示】E k=hν-W0,可知Ek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3)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提示】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4)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提示】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无论光照强度多么大都不发生光电效应。
3.波粒二象性(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单个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3)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实物粒子只具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
(×)【提示】实物粒子也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
(4)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波动性。
(×)【提示】波长小粒子性强,不易观察。
(5)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在微观物理学中可以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提示】在微观物理学中,不确定性关系告诉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而也就不可能用“轨迹”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易错点13 化学反应与能量-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13 化学反应与能量易错点易错题【01】反应热(1)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原因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不相等。
(2)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即反应放热或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3)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4)焓变ΔH的数值都需要带“+”或“-”符号。
如某反应的ΔH=-Q kJ·mol-1或ΔH=+Q kJ·mol-1。
易错题【02】反应机理(1)反应机理是用来描述某反应物到反应产物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就是把一个复杂反应分解成若干个基元反应,以图示的形式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反应,然后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从而阐述复杂反应的内在联系,以及总反应与基元反应内在联系。
(2)反应机理详细描述了每一步转化的过程,包括过渡态的形成,键的断裂和生成,以及各步的相对速率大小等。
典型的是基元反应碰撞理论和基元反应过渡态理论。
(3)反应机理中包含的基元反应是单分子反应或双分子反应。
完整的反应机理需要考虑到反应物、催化剂、反应的立体化学、产物以及各物质的用量。
(4)认识化学反应机理,任何化合物的每一步反应都应该是在该条件下此类化合物的通用反应。
(5)一般来说,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反应的决速步为慢反应。
易错题【0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中需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在方程式后面注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
(2)ΔH是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反应热,在25 ℃、101 kPa下的ΔH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化学计量数改变时,ΔH会相应地改变。
(4)正反应和逆反应ΔH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易错题【04】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典例分析例1、在超临界水中进行碳碳加成反应时存在两条不同的路径,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内能易错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内能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含有的热量越多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物体的温度相同,其内能也相同D.质量相等的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的内能小答案:D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故A错误;B.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B错误;C.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物质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要吸热(即汽化吸热),所以质量相等的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的内能大,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冰箱内,饮料的温度降低B.冬天里,两手互搓变温暖C.阳光下,柏油马路被晒热D.发烧时,冷毛巾给头降温答案:B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A、冰箱内,饮料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发烧时,冷毛巾给头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要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虽然都能改变物体内能,但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而做功是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两者的实质不一样.3、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A.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答案:A解析:A.冬天用手接触冰块时,冰块从手上吸收热量,所以手会觉得很冷,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手的内能的,故A符合题意;B.太阳能热器中的水吸收太阳能,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故B不符合题意;C.来回弯折的铁丝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故D不符合题意。
热、光、原易错题
热、光、原易错题
热、光、原易错题
易错点扫描在热学中,对较为抽象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微观量及规律与宏观的温度、物体的体积之间不能建立起正确的关系,在分析气体温度变化(内能变化)、体积变化(做功情况)时出现错误,从而导致利用图象分析气体内能变化等问题时出现困难.在光学中,解题过程不规范导致计算错误,不善于用光路图对动态过程作分析.对原子和原子核中的各个概念及现象混淆,对多种可能性的问题分析浅尝辄止,计算不过硬.
作者:叶小红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刊名:物理教学探讨英文刊名: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关键词:。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易错点1 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认识不到位易错分析:不清楚一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Mg、Fe分别是叶绿素、血红蛋白的特征元素,而含P的化合物不止一种(如DNA、RNA、ATP、磷脂等化合物中均含有P),是造成这一知识点错误的主要原因。
需从以下知识点进行记忆:1、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C,主要元素是C、H、O、N、S、P, 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C、H、O、N。
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其次是C、H、N,而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其次是O、N、H。
2、元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S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Mg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之一,N、P是构成DNA、RNA、ATP、[H](NADPH)等物质的重要元素等。
3、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易错点2 不能熟练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相关计算易错分析:错因1:不能正确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错因2:不能理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出现计算性错误。
要解决本问题,需从以下知识点进行解决:有关蛋白质或氨基酸方面的计算类型比较多,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和一些规律性东西是快速准确计算的关键,具体归纳如下: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②若蛋白质是一条链,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1③若蛋白质是由多条链组成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④若蛋白质是一个环状结构,则有: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⑤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时)。
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肽链数⑦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中的碱基数: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6:3:1易错点3 区分不清真、原核细胞和病毒的结构、功能等易错分析:由于不能认清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及其独特的特征,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
物理易错题集--热、光、电综合篇
东辰学校初2011级中考复习物理易错题集--热、光、电综合篇一、选择题1.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0℃的水内能为零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328℃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3.如图1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
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A.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B.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C.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4.一条光线由空气斜射到一块平放的透明材料上,入射角为40°,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发生折射,则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A.小于40°B.在40°与50°之间C.在50°与100°之间D.在100°到140°之间5.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 1标有“6Ω lA ”,R 2标有“3Ω 1.2A ”,电流表A 1、A 2的量程均为0~3A ,电压表量程0~15V ,在a 、b 间接入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关s 后,为保证R 1、R 2均不损坏,则允许加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 1的电流不得超过( )A .9V 1AB .3.6V 1.8AC .9.6V lAD .3.6V 0.6A6.如图所示,MN 间电压恒定,R 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R 2的最大阻值为20 Ώ。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处于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5 A ;当滑片P 处于ab 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 0.40A ,则MN 间的电压是( )A.6VB.5VC.4VD.3V7.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 1上标有“24V ,8W ”,L 2上标有“24V ,16W ”,电源电压恒为24V ,闭合开关后( )A .电流表A 1和A 2的示数相同B .电流表A 1的示数是1AC .电流表A 2的示数是0.5AD .电压表的示数是12V图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且保持不变,电阻R 1=20Ω,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值是30Ω,则当电路接通,滑动片P 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时,电流表、电压表上示数变化的最大范围分别是( )A 、0.24—0.6A ,0—7.2VB 、0.24—0.6A ,4—12VC 、0—0.6A ,0—12VD 、0—0.6A ,4—7.2V9.滑动变阻器是一种较常见的电学器材,物理实验室中有一标有“10Ω1A ”的滑动变阻器,小明同学对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此滑动变阻器能连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是10ΩB.当此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不超过1A 时,它能安全使用C.当此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的电压不超过10V 时,它能安全使用D.此滑动变阻器在安全使用时,它消耗的最大功率是10W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 l 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
2024年中考物理易混易错点梳理
声学部分易混易错点一:声源振动停止,声音随之消失?“发音停止”是指声源不再振动、停止向外传播声波,但原先传送出去的声波仍要继续传播。
在不考虑声音损失的情况下,声源停止振动后,离声源距离不同的人仍能陆续听到它原先发出的声音,声音并未随声源振动停止而消失。
易混易错点二: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
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人耳及听觉系统的局限性。
3.声音的响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引起人耳内鼓膜的振动,人才能听到声音。
4.人的听觉必须正常。
易混易错点三: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不开。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也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也和声音的集中程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可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易混易错点四:对回声定位的应用易错。
回声是声音从声源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例如要测定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发声体发出特定的声音,并接收到回声信号,记录下回声和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t ,在查出声音传播速度的条件下,即可求出距离vt s 21 易混易错点五:对噪声概念的理解易错。
对噪声的界定有两种表述:一是从物理学角度,二是从环保角度.应该说,符合其中之一的声音就属于噪声,所以,乐音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成为噪声。
光学部分易混易错点一:三种光现象区分不清。
(1)光在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当光遇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若是不透明界面,光会返回原介质中发生反射;(3)当光斜射到透明界面上,一部分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发生反射,一部分光会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易混易错点二:混淆平面镜成像特点与“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却有“近大远小”的视觉体验同一个物体,人离它越远就会感觉物体越小,但实际上物体本身的大小并没有改变,只是人们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观察结果,因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人观察到的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初中物理热学易错点
热学易错问题剖析错误1、冰比水冷原因:没有正确理解温度的概念剖析: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说物体是冷还是热,应该看物体温度的高低,温度低的物体较温度高的物体冷。
巧辩1:自然界中存在着同温度的水和冰,冷热程度一样:如0o C的水和冰。
错误2、温度高(或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或少)错误3、一杯热水放到房间里逐渐冷下来,是因为水的温度传到房间里的空气中去了原因:没有正确理解热量的概念和没有正确区分温度和热量这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剖析:热量是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是一个过程量,它伴随着热传递或物态变化的过程而存在,没有能量传递的过程就没有热量的存在。
而温度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的标志。
虽然热传递的前提是两个系统之间要有温度差,但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它的质量、比热容及温度的变化有关,而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
巧辩2:“热量”只能“传”不能“含”;巧辩3“温度”只能“变”不能“传”错误4、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物体升温就一定吸收了热量原因:没有弄清热量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剖析: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事实上,在不涉及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有的温度升高,还有的可以温度不变。
一般情况,物体吸热量温度升高,但是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有些物体在状态发生变化时,虽然吸热或放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有些物体温度升高,却没有吸热。
巧辩4: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在不断的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冬天,搓手时手掌发热升温,两手温度相同不存在热传递,没有吸热,而是做功使物体发热升温的。
错误5、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原因:对导致物体温度变化的原因不甚了解剖析:虽然内能的改变可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宏观标志。
初中物理光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光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面由“运动会”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是利用光速远大于声速的道理B.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发令枪响度大传播距离远答案:C解析:A.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人看到发令枪的烟所用的时间比听到枪声要小得多,故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1500m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会发生变化,故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所用时间越小,速度越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发令枪响度大,是为了增大传播距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实像C.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答案:B解析:(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2)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应位于其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 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CD、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3、夜晚走在路灯下,就会形成影子,这说明()A.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曲线传播的B.光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C.光在空气中很难传播D.人能够透过比较少的光答案:B解析: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故选B.4、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易错剖析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易错剖析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最近,千厮门大桥北桥头一银行的小水池成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争相打卡的火热景点,不是水池景观有多么漂亮,水中有多少观赏鱼,而是这个水池能够倒影出整个渝中半岛,当水面无风时,小小的水池犹如镜子一般将高楼林立的涂中区倒映在水中(如图),美丽得令人皇息,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图中“渝中倒影”相同的是()A. 鱼缸中放大的鱼B. 小猫照镜C. 日环食D. 雨后彩虹【答案】 B【解析】【解答】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A、看到鱼缸中放大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小猫照镜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C、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光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B. 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mmC.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D. 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2A【答案】C【解析】【解答】解: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30cm=300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两个苹果的质量约250g,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250g.故C符合实际;D、家用照明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正常工作电流约I= = ≈0.2A,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C.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答案:B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手机的人脸识别,是人脸反射的光进入手机摄像头,手机进行识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外测温仪能检测到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然后转换成电信号,显示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已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顾观地上已影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俯看杯中自己,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此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①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①符合题意;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②不符合题意;③铅笔在水中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形成的,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
它的成像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在最早期的潜望镜的模型中,无论是镜面还是水面,它的成像原理都是“光的反射”。
故选B。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B.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D.墙上的手影答案:D解析:A.蜡烛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初二物理期中考后易错知识总结专题二光现象
专题二光现象易错清单1. 影和像影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不同. 如:“阴影”或“影子”指光线被挡住后的阴暗区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倒影”一般指由于光反射形成的虚像,如树在水中的倒影;“电影”、“投影”、“摄影”等屏幕上的画面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像分为实像和虚像. 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 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①成像原理不同.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像为实像;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②成像性质上的区别. 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③接收方法上的区别. 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接收到. 另外,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小孔所成的像是实像.2.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区别(1)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的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使人的眼睛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方法是在眼前放一个凹透镜.(2)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光斑. 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3.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1)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①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②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因此把红、黄、蓝叫做颜料的三原色.(2)透明物体的颜色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①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该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的.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该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名师点拨知识点: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图示及说明:【例】完成下列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解析】①凸透镜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过焦点.②凸透镜中折射光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③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④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⑤不管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答案】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光学部分的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和实验题.2.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考点主要分布在以下几方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光的颜色等;一般重点考查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及透镜成像方面的知识.3.与生活相关的试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等问题;作图题一般考查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和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实验题一般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和探究凸透镜成像.2015年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区分各种基本光现象;重视考查光学作图题;重视考查实验探究题.【锦囊妙计】1.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传播的透明物质. 理解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2. 认识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大的,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 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通常情况,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可认为是3.0×108m/s.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在水中是真空中的.3. 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反射定律从两点着手:(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记作:“两角相等,三线共面,法(线)居中间”.可见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因此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 正确理解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对上述规律有以下几点要注意:①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和界面的夹角;同样,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是和界面的夹角.②光射向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③光垂直射向两种透明物质分界面时,通过分界面后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时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零度.④如果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折射角就随着增大或减小;光从透明物质射入空气时,如果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入射光线就会全部被反射,这时没有折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全反射.⑤折射现象的光路是可逆的.【典例】周末,同学们组织起来到森林公园参加野外考察活动时,发现了一颗高耸入云的银杏古树,向导说:“这可是这片原始森林里最高的树!”同学们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人建议测量一下树的高度,同学们正在为怎样测量一筹莫展时,物理老师建议:“同学们,动动脑筋,利用你们随身带的卷尺和一小块平面镜就能达到比较精确的测出这棵大树的高度!”(1)在图中画出示意图表示同学们的测量方法,并简述实验步骤.(2)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得的物理量,并写出计算大树高度的表达式.【解析】本题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测量,方法见下图所示.测量步骤:①将平面镜放在水平地面上,人沿着树根A与平面镜B之间的直线,眼睛看到地面上的平面镜前后位置的移动,人在镜中恰能看到树梢D的像D'时,记下此时人在地面上的位置.C. ②用卷尺量出A、B间的距离a,B、C间的距离b,人眼离地面的高度h.计算方法:因为△ABD'∽△CBE,所以有AD'∶CE=AB∶CB,即H∶h=a∶b,则有:树高H的表达式为H=h.方法总结:在解答物理问题时,经常要用到数学知识,因此数理结合是解答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5. 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有四种方法可供采用:(1)利用凸透镜的应用加以记忆. 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弄清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列表将像距、像的情况和应用填入表格内.(3)口诀记忆.(4)作图记忆. 通过三条特殊光线,在头脑中作图可以清楚地理解成像规律.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路:其一是过中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其二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其三是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对凹透镜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三条光线如图所示.6.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是否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要聚集在一点,才可称会聚?把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轴,并没有相交成一点,这是否可以认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呢?如图甲,我们将入射光线FA、FC延长,即图中的AA'和CC'与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AB、CD比较. 显然折射光线是相互“靠近”而会聚了.在图乙中光线AB、CD入射到凹透镜上,将入射光线AB、CD延长,如图中虚线BP和DP.折射光线BE和DE'与入射光线的方向BP、DP相比较,它们相互“远离”了,这表明凹透镜对光起了发散作用.由此可见,透镜对光是会聚还是发散,不是看折射光线是否相交,而是体现在它们使光线较入射光线相互“靠近”了还是“远离”了.7. 光的反射画图步骤(1)先确定入射点O.(2)通过入射点O,作法线ON,注意要用虚线.(3)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光线,注意不要忘了表示方向的箭头.注意:确定了反射平面后要先画法线,使法线在入射点上垂直于反射面,之后再确定入射或反射光线.8. 掌握4种解答物理问题的方法(1)作图法:在解答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等问题时,必要时要作出规范、严格的光路图,然后进行解答.(2)理想模型法:例如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这个理想概念,从而使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变得具体化.(3)等效替代法:例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用一根与镜前蜡烛完全相同的蜡烛来确定像的大小与位置,从而巧妙的解决了虚像无法用光屏接收的问题.(4)数理结合法:在研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时,结合画出的光路图,要灵活运用数学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平行中的边角关系、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等进行解答.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 (2014·福建泉州·模拟三)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A. 反射B. 折射C. 色散D. 直线传播2. (2014·湖北武汉·模拟三)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 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 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3. (2014·湖北咸宁·模拟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 无法成像B. 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 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 呈现倒立、缩小的像4. (2013·甘肃兰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5. (2013·辽宁沈阳·模拟)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 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 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二、 填空题6. (2014·四川眉山·模拟)如左下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 ,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 点,则该透镜起到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 透镜.7. (2014·江苏镇江·模拟)如右上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 、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 些.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度.8. (2014·沈阳·模拟))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9. (2013·山东临沂·模拟)我们都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故事中小猴子在水中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形成的虚像.10. (2013·江苏苏州·模拟)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三、作图与实验题11. (2014·四川广安·模拟四)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如图所示,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架在一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2)小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当他再取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发现两者相等,于是他便归纳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的结论.请你指出该过程中的疏漏之处是:.(3)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前者是光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形成的像.(均填“折射”或“反射”)(4)实验时发现平面镜内蜡烛所成的像比较暗,看不清楚.要使像看得更清楚,你的做法是:.12. (2014·江苏镇江·模拟)请画出图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13. (2014·湖北宣恩·模拟)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模拟近视眼的是图.(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参考答案与解析1. D2. C[解析]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选C.3.D[解析]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所以15cm>2f,所以f<7.5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5cm.故选D.4. C5. A6.发散凹[解析] 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7.正立放大远5[解析]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在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还是5度.8. (1)b.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解析] (1)b表格中入射角i从10°逐渐增大到80°,折射角γ随之从6.7°逐渐增大到40.6°,而且对应的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故答案为: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从表格中数据还可以看出:入射角为10°.折射角为6.7°;入射角为20°,折射角为13.3°=2×6.7°-0.1°;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19.6°=3×6.7°-0.5°;入射角为40°.折射角为25.2°=4×6.7°-1.6°;入射角为50°.折射角为30.7°=5×6.7°-2.8°;可见,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增大几倍,折射角近似增大几倍;入射角增大的倍数较大时,这种关系不再成立.故答案为: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9.反射10. 60°30°11. (1)确定像的位置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2)没有换不同位置再测几组数据,所得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折射(4)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12.如图所示13. (1)乙乙(2)丙(3)大于发散[解析] (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2)由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相对而言,丙透镜的物距最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3)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光现象》易错疑难点 (新版)苏科版
第三章《光现象》易错疑难点易错点1 物体的颜色1.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 )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2.舞台上有一演员,当红色的射灯照射到她身上时,观众看到的是红上衣、红裙子;当蓝色的射灯照射到她身上时,观众看到的是蓝上衣、黑裙子.如果白光照射到此演员身上,则观众看到的是( )A.红上衣、红裙子B.蓝上衣、蓝裙子C.蓝上衣、红裙子D.白上衣、红裙子3.小明戴着一副红色的墨镜,书上的一幅绿叶白花图,他看到的是( )A.绿叶白花B.红叶白花C.紫叶红花D.黑叶红花易错点2 小孔成像4.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三角形,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三角形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呈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影子B.呈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C.呈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D.呈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5.小明在课外做小孔成像实验时,选用白炽灯作光源,用月牙形的小孔,则光屏上的像的形状是( )A.圆形的B.直角形的C.月牙形的D.灯丝状的易错点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6.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 m,则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的物体会挡住平面镜成的像D.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易错点4 虚像与实像的区别8.下列关于虚像与实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皮影戏中看到的是实像B.照镜子时镜中所成的是虚像C.小孔成像成的是虚像D.“水中月,镜中花”描述的是月和花的实像易错点5 光的反射中的入射角和反射角9.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准确地测出了入射角,并记录了不同入射方向时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此表 (填“能”或“不能”)得出光在反10. 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C.入射角是90°,反射角是0°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易错点6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1. 小明家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习惯用右手写字的小明晚上在灯下学习时,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光,为了不影响阅读,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疑难点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区分1.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都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哪个成语中的“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B.顾影自怜C.影不离灯D.天光云影 疑难点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2.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把平面镜放在自己的正前方,如果他把平面镜绕底边转向自己,则镜中的像 (填“转向自己”“保持不动”或“转离自己”);平面镜保持竖直,镜面与小明平行放置,把平面镜竖直向上提起,镜中的像 (填“向上运动”“保持静止”或“向下运动”).3. 小明在照镜子时,看到镜子中有一个“钟”,它的秒针在沿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他拿着镜子向靠近钟的方向走了1 m ,则钟的像和实际的钟之间的距离 (填“增大”或“减小”)了 m.4. 某人看到对岸钟楼的钟面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2时05分 B.11时55分 C.6时35分 D.5时25分疑难点3 反射光路动态变化5. 如图所示,被固定好的激光源L 发射的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入射角为α.这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M 的D 1点上,光电转换器M 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指示出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光信号由D 1点移至D 2点,说明容器中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了,此时的入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α.6.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个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则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角度为∠α=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疑难点4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7.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学生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示位置时,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学生是( )A.甲B.甲、乙C.乙、丙D.丁8.阳光明媚的早上,想在南北走向的河边拍摄一张水中倒影的风景照,人应该站在河(填“东岸”或“西岸”)拍摄,拍摄的倒影是 (填“东岸”或“西岸”)的景物.9.图中M为一平面镜,S为一发光点,平面镜前的一障碍物中有一小孔A.请画出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通过小孔A的反射光线,并说明作法.疑难点5 光的反射作图10.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立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11.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A为发光点.眼睛在B处,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A的像.现要在平面镜上贴一张狭窄的纸条,挡住A经平面镜反射到B的光线,使在B处的眼睛无法从平面镜中看到A,这个纸条应贴在平面镜的哪个位置?请通过作图找到这个位置,并在该位置处标上字母P.参考答案易错1. A2. D3. D4. C5. D6. 6 不变7. B 8. B9. 不能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误认作反射角10. B 11. C疑难1.AD2.转向自己保持静止3.逆时针减小 24. B5.降低等于6. 45° 增大7. D8. 东岸西岸9. 首先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S′,然后连接S′A交平面镜于O点(入射点),最后连接SO,并标上箭头.OA即为由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小孔A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10. 如图所示. 11. 如图所示.。
对环境的察觉易错
A B C
• 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 D 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要使底板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 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 距
青海省玉树县4月14日07时49分发生地震后,为 了及时了解受灾情况,相关部门利用了飞机航 拍和卫星遥感技术.飞机航拍只能在白天进行, 利用的是地面物体反射 反射 (反射/折射) 的可见光来拍摄,拍摄时物体距离相机镜头的 距离应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二倍 焦距.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因 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 出的 红外线 (紫外线/红外线).
5、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6、小孔成像
树阴下的光班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性质如何? 所成的像与成像的物体上、下颠 倒,左右颠倒,能在光屏上承接,大小 与象距的大小有关,亮度与小孔的大小 及象距有关。
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 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 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2
对环境的察觉
常见热点、易错点
[基础盘点1]
自身会发光的
1
物体叫光源。光在 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同种 、 均匀 、
透明 的物
2、我们在生活中看过哪些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 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
4、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 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为3×105千米/秒。
4 、放映幻灯时,要在屏幕上得到字母F,则放入 的幻灯片应是 ( B)
5、右图是物体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所成的像( 相对于放在投影仪上的投影片来说)是( B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缩小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中考必考易错点——声光热电》
中考必考易错点——声光热电1.三要素辨析: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人耳距声源的远近。
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
“引吭高歌”——响度“不敢高声语”——响度“起高了”——音调“剌耳尖锐”——音调2.回声测距:12 s tυ=3.光线:注意加箭头,实线与虚线的区别。
实际存在,实像是实线;法线、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射延长线是虚线。
4.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一虚像,用虚线;二等大,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
6.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色光决定,同色透过,不同色吸收;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反射色光决定,同色反射,不同色吸收。
7.照相机: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
8.投影仪: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9.液化:雾、露、雨、“白气”、“出汗”、“冒汗”。
10.凝华:雪、霜、雾凇。
11.沸腾:沸腾前沸腾时12.汽化方式:蒸发——任何温度;沸腾——一定温度。
13.液化方法:降低温度——“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压缩体积——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气。
14.晶体有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蜡、松香、沥青、玻璃。
15.物态变化与吸放热:16.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17.内能:分子势能——状态/体积;分子动能——质量/温度。
18.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9.比热容: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量小;温度变量相同,吸放热量多。
比热容小,反之。
20.内燃机:1个工作循环,4个冲程,活塞往复2次,曲轴、飞轮转2圈,对外做功1次。
21.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 据 牛顿 第 三 定 律 .货 物 到 达 圆 轨 道 末 端 时 对 轨 道 的 压 力 大 小 为 30 0N, 向 竖 直 向 下 。 0 方
代 人数 据解 得 :
末端 时 的速 度为 货 物在 木 板 A上
运 动 的时 间为 t 贝 有 : l g m1l 0 m1 a
: 一
Fm=詈  ̄i -g m
整理 以上 两 式代 人数 据得 :
=
翻 翟
学生在求解第一问
2 Z
30 0N 0
l Vo - -a, t
时 易忽略 一 个 问题 。 即解 出圆弧 轨 道 末 端 对货 物 的 支持 力后 没 有 说 明
T
在新 课标地 区, 、 、 热 光
原 这 三 个 专 题 的 知 识 都 为
3 c !
选 考 内 容 . 且 在 高 中 物 理 并 中 都 不 属 于 主 干 知 识 但 这
些 知 识 能 帮 助 我 们 了 解 物
“ 、 、 ,错 热 光 原 , 点警 示 易
◎ 山 东 省新 泰 第 一 中 学 李 士轲
14 r s - r d t O4 s -
塑堡 兰 过 墼 堡 壹 兰 生 皇
35
T
录的是 ( )
热 力 学规律 的理 解 : 做功 和 热传 递都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的 内能 . 物 体 内 能 的 即
货 物 滑 上 木 板 B 时 .通 过 对 进行 受 力 分析 知 . B在水 平 方 向上 受 货 物 的水 平 向右 的 摩 擦 力 m。 g和 地 面 的水平 向左 的摩 擦力 /2m + ) /( , .
g 由于木 板 日开始 滑 动 , 得 : , 可
l g 2mlm2g ml 上( + )
轨 道 的 压 力
货 物 的下 滑 过程 机械 能 守 恒 . 可
得:
() 3由第二问的结果可知, 当 = 5 Q, 货物在木板 A上滑动时, 木板 不动。 设 货 物 在 木 板 A 上 做 匀减 速 运
动 时 的加 速 度 大小 为 n 滑 到 木 板 A
() 2 若货 物 滑上 木栅 时 , 板不 木
验 , 到 某 个 观 测 记 录 如 图 1 图 中 记 得 。
分 析 . 以 帮 助 学 生 澄 清 思 路 . 到 类 似 的 问题 能“ 遇 对
货 物 由 轨 道 顶 端 无 初 速 度 滑 下 . 道 轨
道 末端 对货 物 的 支持 力 ” ,从 而 造 成
( ) 货 物 滑 上 木 板 A 时 , AB 2当 对
题 中 考 查 ( 1 分 ) 约 占物 共 8 , 理 总 分 的 1 % 在 其 他 考 区 5 的 高 考 试 题 中 几 乎 也 是 年 年 考 查 . 是 由于 不 同考 区 只 的 要 求 不 同 . 题 的 形 式 也 出 会 各 不 相 同 . 查 的 知 识 点 考
动 . 滑 上 木 板 B时 . 板 B 始 滑 动 . 而 木 开
m 尺÷ry g= e l
对 货 物 在 轨 道 末 端 根 据 牛 顿 第
二 定律 得 :
求 应 满足 的 条件 。 () 3 若 = , 货 物 滑 到 木 板 n5 求
末 端 时 的 速 度 和 在 木 板 A上 运 动 的 时 间
质 的 微 观 结 构 和 规 律 . 物 是 理 学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在 也 不 尽 相 同 总 的 来 说 . 试 题 难 度 不 大 . 由 于 这 三 部 但 分 知 识 内 容 较 多 . 识 点 相 知
一
理科 综合全 国卷 中, 、 、 热 光 原 知 识 一 般 安 排 在 3 选 择 个
受 力情 况 .进 一 步推 出要 求 的 临界 值 。 第三 问是 运动 学知识 的应 用 , 但
系统 受力 分 析知 . 水 平方 向上受 货 在 物 的水平 向右 的摩擦 力 。 ,地 面 mg
的 水 平 向 左 的 摩 擦 力 m ( + m2 c m。2 ) g 由于木 板不 动 , 得 : 可 l m ≤ ( + m2 ml2 ) g
半径尺 1 地 面上 紧靠轨道 依次 排 :.m 8 放两 块完 全相 同的木 板 、 B,长度 均 为Z2m, = 质量 均 为 m = 0 g 木 板 上 1 0k , 表面 与轨道 末端 相切 货物 与木板 间 的动摩擦 因数 为 ,木 板 与地 面 间 的 动摩 擦 因数 = 。( 大静摩 擦力 与 Q2 最 滑 动摩擦 力大小 相等 , = 0m s) 取g l /
是 没有 第二 问的 正 确结 论 三 问也 1设货物滑到圆轨
道 末端 时 的速 度 为 在 轨 道末 端 所
受 支 持 力 的 大 小 为 。
整理 以上两 式代 人数 据得 :
04 /. Q6 . <z ≤
( ) 货 物 到达 圆 轨道 末端 时对 1求
症 下 药 ”, 辨 是 非 。 明
、
热学易锚点警示
圈 不能准确 理解 分子动
对 分 散 . 以 本 部 分 高 考 试 所 题 看 似 简 单 但 又 常 常 让 学 生 模 糊 不 清 本 文 把 高 考 中
易 错 的 问 题 进 行 了 归 纳 和
圃
理 论
(0 9 2 0  ̄京 ) 布 朗运 动 实 做
失分现象 在 第二 问中毒 应满足的
条 件 时 , 感 到 无从 下手 不 能 正 确 会
理 解题 给条 件 “ 货物 滑上 木板A时 , 若 木板 不动 , 滑 上 木 板8时 ; 板B开 而 木 始 滑动 ” ,并 与 物体 的 受 力分析 联 系 起 来 , 不能 由物体 的运 动 状 态推 导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