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章免疫系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二章细菌概论1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概念 (2)功能 (3)基本成分: 肽聚糖(粘肽) 聚糖骨架 G+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G-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概念 (2)功能 (3)基本成分 (4)G+菌与G-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形成过程
不是繁殖形式
1.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 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2.形成条件: 营养物质的缺乏 3.特点: 抵抗力强
1.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 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2.形成条件: 营养物质的缺乏 3.特点: 抵抗力强 芽胞外壁 外膜 芽胞壁 核心部分 内膜 皮质层 芽胞壳
比较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实验一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丛毛菌
周毛菌
1.概念:是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2.种类: 蛋白质 3.化学成分: 4.功能: 运动器官 5.意义: (1)鉴别细菌 (2)用于细菌分型 (3)与细菌致病力有关 伤寒杆菌有鞭毛 痢疾杆菌无鞭毛
鞭毛 菌毛
1.概念: 某些细菌体表遍布着的比鞭毛细短而直硬的丝状物。
2.化学成分:蛋白质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
脂多糖 外 脂质双层 膜 脂蛋白 肽聚糖 胞质周围间隙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膜少。 肽聚糖: 外 膜: 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1.青霉素能够杀死G+菌, 还是G-菌?
2.溶菌酶能够杀死G+菌, 还是G-菌? 3.什么情况下细胞壁受 损而细菌不会破裂?
革兰阳性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标准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标准(2019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1.前言1.1课程性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以及免疫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人体寄生虫和免疫学基础三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该专业所必需的病原生物及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生物化学、人体形态,本门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人体机能、药物应用、传染病护理、护理学基础等。
1.2设计思路按照护理、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安排54学时,其中实验12学时。
教学内容上,贯彻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遵循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
教学方法上,理论教学环节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PBL)等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环节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后续基础理论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的能力;学会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灭菌方法,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及标本采集送检等护理工作中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处理和分析结果、撰写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环保意识,在实验中注重减少试剂用量,尽量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严格控制废弃物的任意排放。
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团队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能说出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常用名词、术语;能说出目前常见的病原生物的主要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及防治原则;能说出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基本应答机制,并初步学会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基本实践技能;学会追踪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趋势。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全文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9
• 三、机体的反应性
• 受基因控制,与年龄和健康状态也 有关。
• 四、其它
• 抗原进入体内的途径、剂量及是否 应用佐剂等有关。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30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 一、抗原的特异性 • 既表现在免疫原性上也表现在抗原性上。 • 表现在免疫原性上:指某一抗原只能诱
• 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基刺激机体 产生的抗体分别与两种抗原(共同抗原) 发生反应。
• 图2-1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34
图2-1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35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36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 一、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 1、异种抗原 • 2、同种异型抗原 • 3、自身抗原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0
6、机体对异物的移植排斥反应功 能称为:
• A、免疫监视 • B、免疫自稳 • C、免疫防御 • D、免疫识别 • E、免疫耐受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1
7、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死 亡细胞的能力称为:
• A、免疫监视 • B、免疫自稳 • C、免疫防御 • D、免疫识别 • E、免疫耐受
• B、肺炎支原体与肺组织 • C、父母的HLA与子女的HLA • D、化脓性链球菌M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
及心肌 • E、外毒素与类毒素
9/11/202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总结重点知识第一章1、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正常时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异常时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异常时细胞突变或持续感染。
2、中枢免疫器官包括:①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黏膜淋巴组织。
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第二章1、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组织)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细菌、细菌外毒素等。
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3、抗原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效果差,口服易导致耐受。
免疫耐受静脉最明显。
4、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第三章1、免疫球蛋白:又称抗体,是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2、互补决定区:V区有3个HVR(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由于这些高变区序列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两个相同的Fab和一个Fc. 胃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一个F(ab')2 和一个pFc'。
4、调理作用:IgG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5、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免疫系统
骨髓的多能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T细胞前体细胞
胸腺依赖性细胞(简称T细胞) 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
受抗原刺激激活
效应T细胞(CTL、TH)
记忆T细胞——进入淋巴在循环。
1.T细胞表面分子
(1)T细胞抗原受体 (TCR):
• 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 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 TCR和Ig一样具有独特型。 • 功能:识别载体,启动T细胞活化。
TNF-α、IFN-α、GM-CSF及多种趋化性细胞因子等参与免 疫调节。
并指状树突细胞(interdigitating DC)
存在于淋巴组织的胸腺依赖区
IDC表达高水平的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B7, 具有激活T细胞的能力。
四、其他免疫细胞
(一)自然杀伤细胞
1.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和胸 腺微环境 ;
(4)有丝分裂原受体: SPA, LPS(小鼠), PWM(美洲商
陆),可诱导B细胞活化、有丝分裂。 (5)细胞因子受体(CKR):
IL2受体,IFN受体等。
2. B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按是否表达CD5分子分为:CD5+B1和CD5-B2细胞两个亚群;
• B1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 IgM,参与固有免疫
2.B细胞在骨髓内的发育
发育过程:(从邻近骨内表面的骨髓膜下区 向骨髓腔中心移行并逐渐发育)。
淋巴样前体细胞 祖B细胞(pro-B ) 前B细胞(pre-B) 未成熟B细胞 成熟B 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一)淋巴结
T细胞约占75%,B细胞约占25%。 1.淋巴结的基本结构:
类型: SmIgM、SmIgD。 SmIg是鉴别B淋巴细胞的重要特征。
免疫学基础部分习题集及答案(全)
第一部分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是指( )A、机体抗感染的过程B、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2、牛痘苗的发明者是( )A、德国BehringB、法国PasteurC、德国KochD、澳大利亚BurnetE、英国Jenner3、免疫对机体是( )A、有利的B、有害的C、有利也有害D、有利无害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E、移植排斥反应5、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E、英国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A、B细胞B、T细胞C、树突状细胞D、红细胞E、自然杀伤细胞二、多项选择题1、免疫的功能包括( )A、抵抗病原生物的入侵B、清除衰老损伤的自身细胞C、中和外毒素D、清除突变细胞E、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免疫平衡。
2、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自然杀伤细胞E、上皮细胞三、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监视4、适应性免疫四、填空题1、免疫系统是由、、组成。
2、英国医生Jenner发明了,可预防。
3、免疫功能包括、、。
4、机体的免疫分为先天具有的和后天获得的两种类型。
5、免疫防御反应过高会引起,反应过低或缺如则可发生。
五、问答题1、简述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简述免疫功能失调时的表现。
第一章抗原一、单项选择题1、半抗原的特点是( ):A、只能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无免疫原性E、仅能刺激B细胞活化2、TD-Ag( ): A、在胸腺中形成B、可刺激胸腺产生抗体C、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D、仅存在于T细胞表面E、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3、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半抗原B、药物C、免疫原D、抗原E、变应原4、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强( ):A、多糖B、多肽C、蛋白质D、核酸E、类脂5、下列哪种自身物质注入自身体内后可引起免疫应答( ):A、红细胞B、血浆C、淋巴细胞D、精液E、血小板6、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7、TI-Ag( ):A、大多数是蛋白质B、引起强的IgG 应答C、不能产生记忆和再次应答D、能被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E、需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后才能激活B细胞8、抗原表面与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 ):A、抗原识别受体B、独特型决定基C、抗原结合价D、抗原决定基E、以上均不对9、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D、可减弱毒素的毒性E、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10、抗原决定基是指( ):A、能与所有T细胞抗原受体结合B、仅能被B细胞识别C、与抗原特异性无关D、一个抗原分子上仅有一个抗原决定簇E、并非所有的抗原决定基都能激发免疫应答11、仅与载体结合在一起才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亲和素B、半抗原C、佐剂D、变应原E、TI-Ag12、甲、乙两种物质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结合反应,这两种物质相互称为( ):A、半抗原B、完全抗原C、共同抗原D、TD-AgE、TI-Ag13、一种蛋白质分子上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结合反应的化学基团是( ):A、载体B、异物C、抗原决定基D、单价抗原E、完全抗原14、决定一种物质只能与某一抗体起反应而不能与其它抗体起反应的物质基础是( ):A、载体B、佐剂C、抗原决定基D、TI-AgE、抗原15、20世纪初,Forssman用豚鼠肝、脾、肾上腺等脏器制备的生理盐水悬液免疫家兔获得的抗体,除能与原来的相应的脏器抗原反应外,还可使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A.可能绵羊红细胞发生了自身凝集B.脉鼠某些组织与绵羊红细胞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决定簇C.脉鼠与绵羊之间有完全相同的血型抗原D.脉鼠脏器在制备悬液过程中其抗原结构发生了改变E.体外实验中,绵羊红细胞的抗原发生了改变16、抗原特异性取决于( ):A、分子量大小B、物质表面特殊化学基团C、该抗原的来源D、物质内部特殊化学基团E、以上都不是1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抗原的是( ):A、毒素B、微生物C、植物花粉D、生理盐水E、类毒素18、动物免疫血清对人而言是( ):A、既是抗原又抗体B、抗体C、抗原D、既不是抗原又不是抗体E、以上都不是19、佐剂的作用( ):A、具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B、具有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C、具有诱导免疫应答的作用D、具有启动免疫应答的作用E、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1、异物是指( ):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物质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时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曾接触过的物质E、自身物质2、抗原物质的免疫原性取决于( ):A、高分子量B、异物性程度C、特异性D、注入机体后的稳定性E、化学结构的复杂性3、异嗜性抗原是指( ):A、不是种属特异性的抗原B、可引起交叉反应的发生C、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与此抗原相关D、是同一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E、是不同一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4、佐剂的作用是( ):A、可改变抗原分子表面的化学基团B、可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的化学基团C、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D、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E、可促进T H细胞的活化,增强体液或细胞免疫功能5、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所谓异物即指异种物质B、抗原不一定是异种物质C、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D、抗原就是免疫原E、大分子抗原常为多价抗原6、下列哪些物质可成为免疫原( ):A、与蛋白质结合的半抗原B、与红细胞结合的青霉素C、氢氧化铝D、类毒素E、马血清蛋白7、与抗原特异性有关的是( ):A、抗原决定基的数目B、抗原决定基的种类C、抗原决定基的性质D、抗原决定基簇的立体构型E、抗原决定基的空间构象8、同种异型抗原的临床意义是( ):A、抗感染免疫B、自身免疫病C、输血反应D、移植排斥反应E、抗肿瘤免疫9、与免疫原性有关的因素是( ):A、分子量大小B、化学成分C、化学结构D、种属亲缘关系D、抗原的特异性10、异嗜性抗原的特点是( ):A、为一种共同抗原B、可致交叉免疫反应C、存在异种生物间D、能引起变态反应E、以上都不是三、名词解释1、抗原2、完全抗原(免疫原)3、免疫原性4、免疫反应性5、抗原决定基(表位)6、半抗原7、抗原结合价8、异物性9、交叉反应10、共同抗原11、异种抗原12、同种异体抗原13、异嗜性抗原14、类毒素15、胸腺非依赖性抗原16、胸腺依赖性抗原17、超抗原18、免疫佐剂四、填空题1、同时具有和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而半抗原仅有,没有,半抗原与结合在一起后就可成为完全抗原而具有。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重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一章医学免疫学免疫: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感染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免疫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2、免疫自稳3、免疫监视微生物方法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基人——科赫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免疫器官分类: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2、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免疫细胞定居、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中枢免疫器官分类:1、骨髓(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胸腺3、法氏囊外周免疫分类:1、淋巴结:分布全身的豆形淋巴器官2、脾脏(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骨髓的功能:1、造血(所有血细胞的发源地)2、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胸腺的功能:1、是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功能:分泌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3、形成血-胸腺屏障:阻止血液中大分子进入胸腺。
淋巴结的功能:1、成熟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2、发生免疫应答(IR)场所3、过滤淋巴液捕获抗原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脾的功能:1、免疫细胞居住地2、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细胞因子4、过滤血液捕获抗原5、存储红细胞的血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1、形成生理屏障2、参与局部免疫应答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T、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
免疫细胞分类:1、干细胞2、淋巴细胞3、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的分类:1、T淋巴细胞2、B淋巴细胞3、NK细胞第三章抗原抗原(Ag):指一类能刺激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表位或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结构或基团。
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即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体致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学科,它是生物学、医学、化学和其他学科之间交叉学科。
病原生物主要研究病原体、感染途径、病原体的传播、病原体的捕获和鉴定,以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的原理。
病原体是以个体或更小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微生物形式存在,具有直接或间接致病性,能够感染人类或动物。
它们可以通过气溶胶、液滴和接触传播,可以通过手部接触、食物和水源传播,也可以通过与携带病原体的昆虫的接触传播。
病原体的传播主要通过传播病原体的携带者来建立,携带者可以是人、动物或其他有形的东西,其可能是直接传播者,也可能是间接传播者。
携带者可以通过吐口水、咳嗽、脓痰等向空气中释放病原体,或者将病原体传播至环境中,再由别的携带者将病原体传播出去。
病原体的捕获可以是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
病原体的捕获是指在实验室等环境中,采用特殊的方法,及时、准确地使得病原体从宿主中捕获,以便后续研究及测试。
常见的病原体捕获技术有:细胞培养、蛋白质胶合技术、液相色谱法、凝胶聚焦电泳、PCR技术等。
病原体的鉴定指的是医学免疫学分析,是以检测宿主细胞或血清中的抗原为基础,用于识别某一抗原,从而确定抗原来源的方法。
鉴定的技术有:血清学试验、免疫电镜法、免疫荧光法、蛋白质组学等。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和动物体对外来物质的免疫反应及保护自身免受病原体感染的学科。
包括免疫系统构成、天然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等,利用免疫学可以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免疫的基本机制是:宿主对外源物质,发起特异性的反应,以分解外源物质或抑制其毒害细胞,并形成有力的免疫应答来侵蚀抗原,以保护宿主体免受病原体和毒素的侵害。
免疫学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比如传染病的预防就主要用到免疫学,可以采取细菌疫苗、病毒疫苗,并利用二次免疫加强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另外,还可以利用免疫学的知识来治疗疾病。
通过调节免疫的机制,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或在细胞水平上抑制它们的毒性,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改善病情,进行有效的治疗。
护理学课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共234张PPT) 免疫学基础
链接 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周而 复始地从血液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再通 过淋巴管道回到血液中的过程。
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和 迅速传递信息,使分散各处的淋巴细胞 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使功能 相关的淋巴细胞共同进行免疫应答。
1890
Behring, Kitasato 抗毒素、免疫血清疗法的建立
1894
Jules Bordet
补体和溶菌中抗体的作用
1897
P Ehrlich 抗体形成的侧链学说,体液免疫学说
1900
Landsteiner 人类A、B、O血型抗原及抗体
1921
Calmette, Guerin 卡介苗预防接种
2.脾脏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 官。脾脏主要清除血液内的抗原物 质以及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其中 B淋巴细胞约占60%,T淋巴细胞约 占40%。来自血液的抗原物质进入 脾脏刺激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分化,发生免疫应答并被清除。切 除脾脏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3.黏膜和相关淋巴组织
主要包括扁桃体,阑尾和 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 粘膜下分散的淋巴组织等。这 些组织中都分布有各类免疫细 胞,是全身免疫系统的重要部 分。
重点提示:
人体骨髓产生B细胞, 胸腺产生T细胞,
T、B细胞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定居。
二、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 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 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 辅佐细胞,以及它们的前体细 胞等。它们共同完成免疫功能。
链接 分化群(CD)
免疫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表面 会出现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称为分化抗 原。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原生物学是关于疾病病原体的研究,是医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而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和外部的防御机制,保护生命免遭外来损害的科学。
两者在疾病防治和人类健康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病原生物学研究的病原体很广泛,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原生动物等。
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病原体如何与宿主发生互动,导致病理损害又是一个大问题。
通常情况下,病原菌进入宿主体内后开始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物,然后激起机体免疫反应。
然而,免疫系统不能总是有效地对抗病原体,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针对不同类型病原体,病原生物学具体研究内容也有所不同。
1. 病毒学病毒是一种杂交的生物结构,可以说既是生物,也是非生物的。
病毒只有在宿主中才能生长繁殖,因此称之为病原体。
病毒学研究病毒的种类、病毒的构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病毒基因表达、病毒行为、病毒的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2. 细菌学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的菌株。
细菌病原体外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菌进入宿主的机制、定殖和繁殖等细节都是细菌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3. 真菌学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的菌株。
真菌可引发多种疾病,例如真菌感染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等。
真菌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真菌的种类、真菌的构造、真菌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真菌基因表达、真菌行为、真菌的传播途径等方面。
4. 寄生虫学寄生虫学是研究疾病寄生虫的科学,可以包括形态各异的寄生虫,比如丝虫、阿米巴、绦虫、蛔虫,肉虫、血吸虫等。
寄生虫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感染、生长、繁殖和毒素的作用、寄生虫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理等方面。
5. 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和外部防御机制的学科。
主要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和疫苗免疫等领域。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知识讲解
1、什么是免疫?答、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保护性生理反应过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免疫性病理损伤,引起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2、免疫功能有哪些?它的执行者是谁?答、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细胞3、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各有何功能?答、免疫系统包括: 免疫器官(包括脾脏、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4、T细胞和B细胞有哪些重要的表面分子?它们各有何作用?T细胞 1】TCR-CD3复合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传导信号的主要单位2】CD4,CD8:为TCR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相互识别的辅助受体3】CD28,CD2,LFA-1: (1)CD28 为T 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2)CD2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或APC间的结合强度(3)LFA-1 促进细胞相互粘附,争抢免疫效应。
(4)CD40L(CD154) :CD4O的配体,信号传导,活化B细胞;诱导B细胞的形成;参与B细胞的阴`阳性选择 (5)撕裂原结合蛋白:刺激淋巴细胞的分裂B细胞 1】BCR-CD79a/b 识别结合抗原,传导BCR识别信号 2】CD80/86CD80与CD28结合;促T细胞活化;CD86与CTCA-4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3】CD40 与CD40L 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4】CD19 B细胞特异性标志,能传导活化信号 CD21即CD2增强BCR结合Ag,同时转导信号给CD19 CD81 稳定CD19与CD215】Fc受体与补体受体CD32,CD23参与B细胞的功能调节后CD35 –C3b受体,促B细胞活化 6】撕裂原结合蛋白参与B细胞的抗原呈递什么样的物质能成为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的特异性由什么决定的?抗原决定簇什么是共同抗原?共同抗原是来自不同种的个体的抗原性物质。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1、病原生物
a) 病原生物是指能引起人体疾病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生物有的危害性大,有的危害性小,因此需要人们仔细鉴别和控制。
b) 病原生物的种类繁多,其中一些病原生物可通过食物、水、空气等方式进入人体,引起疾病;还有一些病原生物只存在于宿主体内,会导致疾病。
c) 同时,每种病原生物也有多种致病机制,包括有毒产物、免疫反应等,这些机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从而引起疾病。
2、免疫机制
a)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种能够抵抗病原生物侵袭的机制,由免疫细胞在机体内扮演关键角色。
这些细胞会将抗原与抗体连接起来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以防止病原生物的侵袭。
b) 免疫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抵抗病原生物的侵袭,而免疫反应则是免疫系统对病原生物的一种避免反应,它是一种生物反应,也是人体抵抗疾病的重要方式和机制。
c) 免疫机制能够有效抵御病原生物的侵袭。
当人体感染某种病原生物
时,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定的抗体和足够的抗原,使病原生物的侵袭受到有效的抵抗,从而避免了疾病的发生。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大纲(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5学分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70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55学时,实验教学15学时。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本课程为面向中医院校各主要医学专业和部分涉医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帮助学生较全面的学习、掌握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免疫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与免疫系统最基本的构成;重点掌握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及病原生物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以及各类病原生物的共同致病特性与危害方式。
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属于基础医学课程中的骨干课程。
其中免疫学是关于生物界如何界定“我”与“非我”,这一生存的最基本问题的科学;病原生物学则是有关人类生物性疾病起因研究的科学。
这两门科学系统的解释了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可能机理与规律。
通过这两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为所有临床及临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疾病学知识,并熟悉与了解这两门学科在现代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基础中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要求】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重点掌握好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于免疫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掌握免疫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包括主要的免疫分子(结构与生物学作用)、免疫细胞(类型与生物学功能);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熟悉临床常见的免疫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了解免疫学理论与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对于病原生物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病原生物(微生物、寄生虫)的基本概念;掌握病原生物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掌握各类病原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遗传变异等);掌握各类病原生物的共同致病特性与危害方式;熟悉临床常见病原生物的致病性特点(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熟悉病原生物的一般检测与防治规律;了解病原生物的分类学知识及发现规律。
免疫系统
切除新生幼畜(禽)胸腺和法氏囊 对免疫应答和淋巴细胞的影响
作用 循环中淋巴细胞数 胸腺依赖区的淋巴细胞 移植物排斥反应 非胸腺依赖区的淋巴细胞和生发中心 浆细胞 血清免疫球蛋白 切除胸腺 ↓↓↓ ↓↓↓ ↓↓↓ ↓ ↓ ↓ 切除法氏囊 - - - ↓↓↓ ↓↓↓ ↓↓↓
(4)鼻相关淋巴样组织
(Nose-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
例如 :
• 胃肠道黏膜中:
– 上皮层(Epithelial layer) – 黏膜固有层(Lamina Propria) – 黏膜淋巴样滤泡(mucosal lymphoid)。
• 黏膜淋巴样滤泡与脾脏和淋巴结的淋巴滤泡一样:
主要包括
(1)肠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
(2)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Bronchus-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BALT)
(3)眼结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Conjunctiva-assoiated Lymphoid Tissue, CALT)
淋巴组织的全身分布
二、外周免疫器官
是T、B细胞定居和对抗原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富含捕获抗原的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C)、 郎罕氏细胞等,它们能够迅速捕捉抗原以及为免疫 活性细胞提呈抗原。
1. 脾脏(spleen)
T:35%、B:55%、Mφ:10% 白髓(white pulp) • 脾脏构造: 红髓(red pulp)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稳定4、免疫监视二、判断题1、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生理性,免疫稳定。
2、清除病原微生物属于免疫监视。
3、免疫对机体都有利的。
4、胸腺微环境对骨髓来源的前体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三、选择题[A型题]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认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能力B.机体抗感染免疫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D.机体清除自身的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能力E.清除和灭杀自身突变的细胞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免疫耐受B.免疫增生病C.肿瘤D.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3、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B.反复感染C.肿瘤D.超敏反应E.移植排斥反应4、机体对特定抗原免疫反应答过强易导致:A.移植排斥反应B.免疫增生病C.反复感染D.超敏反应E.肿瘤5、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A.感染病微生物而获得B.接种疫苗而获得C.机体输入淋巴因子而获得D.由遗传而获得E.由母亲的抗体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6、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B型题]A.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免疫监视D.免疫耐受E.免疫缺陷1、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及中和毒素属于:2、清除衰老、损伤、死亡细胞,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稳定属于:3、清除体内突变细胞,以防止肿瘤发生属于:4、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属于:5、机体不能抵御病原性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反复感染属于;[C型题]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2、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4、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5、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6、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X型题]1、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A.免疫监视B.免疫稳定C.免疫防御D.免疫调节E.免疫耐受2、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A.肿瘤B.免疫缺陷C.免疫增生病D.自身免疫病E.超敏反应3、免疫稳定功能是指:A.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B.清除体内突变细胞C.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病原微生物D.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E.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维持息身稳定4、免疫监视功有是指:A.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B.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细胞C.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D.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维持自身稳定E.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四、填空题1、免疫应答的类型有和。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性、致病机理以及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和识别机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相关问题。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其拓展知识、积极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2.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三、教学难点:1.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2.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和防御机制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有关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
2.实验法:通过展示和讲解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过程。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利用案例进行问题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30分钟)1.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2.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性3.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及其致病机理第二课时: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0分钟)1.免疫系统的概念和分类2.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防御机制第三课时: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30分钟)1.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过程2.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3.免疫系统中的信号传导和调节机制第四课时: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机制(30分钟)1.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与抵抗机制2.病原微生物的逃逸策略和抗药性机制3.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应对方式第五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1.分组讨论:根据案例分析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和免疫系统的应对方式2.学生发表观点和答疑解惑六、教学评价: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于病原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评价: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对于免疫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基础
NK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或异常细胞,防止病原体的 扩散。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能够识别并吞噬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细胞:T细胞与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T细胞
辅助性T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其他 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应答。
细胞毒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或异常细胞。
亲和力与亲和力成熟
随着免疫应答的进展,生发中心内的 B细胞发生突变,使得抗体的亲和力 逐渐提高,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 ,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
反应动力学
抗原与抗体结合的速度、亲和力和稳 定性等动力学参数对于免疫应答和免 疫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CHAPTER 03
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消化病原体,同时激活 特异性免疫应答。
CHAPTER 04
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01
02
03
天然屏障
皮肤、黏膜等天然屏障能 够阻挡病原生物的侵入。
吞噬作用
巨噬细胞等能够吞噬、消 化和清除入侵的病原生物 。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能够识别并杀伤被 感染的细胞和异常细胞。
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等介质, 激活巨噬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效应。
调节性T细胞
B细胞
调节性T细胞能够抑制免疫应答,防止过度 免疫反应对机体的损伤。
B细胞能够识别并产生特异性抗体,中和病 原体,同时激活补体系统,增强对病原体 的杀伤力。
抗原递呈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书中深入阐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生物入侵的重 要防线,通过各种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书中详细介绍了非特异性免疫 和特异性免疫的机制,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作用。
免疫学基础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从基础的理论入手,深入浅 出地解释了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通过生动的临床案例,我得以一窥免疫系统在 抵抗病原体入侵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增强了我对免疫学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 这一领域的兴趣。同时,书中采用的图解和表格形式,使得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 易懂,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书中还探讨了免疫系统与病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害;另一方面,病原生物也发展 出了各种逃避和抵抗免疫系统的策略,从而在人体内生存和繁殖。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复杂的, 也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
书中还介绍了免疫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免疫学在疫苗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通过了解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疾病的诊 断方法以及免疫疗法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 的知识体系完整,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通过 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本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的本质 和应用,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这是《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系统的组成
Positive and negetive selectioon
Why? How does the selection do? What is the result?
趋利避害
自身免疫疾病 移植排斥 过敏症 感染性疾病 肿瘤
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双阳性CD4+CD8+(DP )细胞的TCRαβ 能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MHC-I和MHCII类分子高亲和力结合,被选择继续发育, 否则凋亡
T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
TCR表达 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 CD分子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功能 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 细胞 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 抑制性T细 胞(suppressor T cells) 接触抗原 初始T细胞 活化T细胞 记忆T细 胞
T细胞的表面标志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是指存在于细 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 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 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 也是鉴别和分离淋巴细胞的重要依 据。
T细胞表面标志
T Cell Receptor(TCR) 为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 原的受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单位。 TCR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两种类型 CD3 由四条不同的肽链组成的异二聚体或同二 聚体,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 CD4和CD8 增强TCR对抗原的识别 CD28和CTLA-4 提供T细胞活化信号或抑制信 号 CD40L
干细胞的分类
胚胎干细胞 全能性 成体干细胞 多能性
二 免疫细胞 1 特异性免疫系统
T淋巴细胞
T细胞是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的简称 在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转变为淋巴 样前体细胞,然后进入胸腺皮质向髓质 移动,最后到达髓质而成为成熟的T淋巴 细胞。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重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重点病原生物:指可以引起疾病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和寄生虫等。
免疫学:研究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和防止自身疾病的过程和机制的学科。
重点解释:1. 抗原(Antigen):指可以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并与特异性抗体或免疫细胞结合的物质。
抗原可以来自病原体的表面分子、细胞组分或细胞内组分,也可以来自其他生物或化学物质。
2.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指人体内具有抵抗病原体入侵和发挥免疫功能的一组组织、器官和细胞。
主要包括淋巴组织(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和免疫调节分子等。
3.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指机体对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主要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种类型。
细胞免疫应答是通过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应答则是通过B淋巴细胞和产生的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
4. 抗体(Antibody):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蛋白质,与特定抗原结合并中和病原体、促进其清除。
抗体主要由B淋巴细胞分泌,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类型。
5. 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指免疫系统对于曾经接触过的抗原产生记忆,使得下一次再次暴露于相同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强烈地应对,产生更高水平的免疫应答。
6. 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指免疫系统内部调控机制,以维持免疫平衡。
免疫调节包括免疫增强(通过增强免疫应答来应对病原体)和免疫抑制(抑制免疫应答,以防止对自身组织的损伤)两种类型。
7.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指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种种抑制机制,以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
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健康运作的重要保障。
以上是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 MC)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 MФ)。
主要功能: ①吞噬和杀伤作用 ②提呈抗原作用 ③免疫调节作用
五、粒细胞
(一)中性粒细胞 (二)嗜酸性粒细胞 (三)嗜碱性粒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 指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分泌到体液 中或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分子,主要包括抗 体、补体、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膜分子等。
淋巴结 脾脏 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第二节 免疫细胞
所有参与免疫应答和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 胞称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第三群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粒细胞
一、 T淋巴细胞
(一)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T淋巴细胞因其在胸腺内分化成熟,故称
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 1. T细胞发育阳性选择 2. T细胞发育阴性选择
(二) 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1. T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 (1)T细胞抗原受体 (2)CD4和CD8分子 (3)共刺激分子 (4)有丝分裂原受体 (5)细胞因子受体
1-4 TCR结构模式图
2. T淋巴细胞的表面抗原受体
(1)TCR (2)CD3分子 (3)CD4和CD8分子 (4)CD28 (4)CD2分子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多源性和多效型 2、速效性和高效性 3、分泌方式多样性 4、两面性
(二)几种主要的细胞因子 1、白细胞介素 2、集落刺激因子 3、肿瘤坏死因子 4、干扰素
(三)细胞因子只要的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3、介导炎症反应 4、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分化发生的场所;
也是 人与其他哺乳动物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多能干细胞 (二)胸腺
பைடு நூலகம்
髓系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骨髓成熟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是T细胞成熟的器官。
胸腺成熟
二、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等,使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机体接受抗原刺 激发生年以应答的场所。
第二章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骨髓、法氏囊(禽类)
外周免疫器官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粒细胞
淋巴结 脾脏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体液中: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 细胞膜表面:CD 抗原、黏附因子、受体等
图 1-1 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免疫器官
按其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 外周免疫器官。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和淋 巴循环相互联系。
始祖B细胞
骨髓
前B细胞
幼稚B细胞
成熟B细胞
(二) 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1. B 细胞抗原受体 (BCR) 2. IgG Fc受体(FcR) 3. 补体受体(CR) 4. 有丝分裂原受体 5. 细胞因子受体 6. 分化抗原
(三)B细胞亚群
根据CD5 分子表达情况,B细胞分为B1和B2亚群。 (1)B1细胞为非T细胞依赖的B细胞 (2)B2细胞为T细胞依赖的B细胞。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二、补体系统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概念:B细胞识别 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 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称为抗体。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1、同种型 2、同种异型 3、独特型
(四)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2、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 4、通过胎盘和黏膜
(三)T细胞亚群
1.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2.CD4+T细胞和CD8+T细胞 3.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1. CD4+T 细胞
Th1细胞 Th2细胞
2. CD8+T 细胞
细胞毒性T 细胞( Tc或CTL) 抑制性T细胞(Ts)
二、 B淋巴细胞 (一)B细胞的分化发育
(五)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作用 1、IgG 2、IgA 3、IgM 4、IgD 5、IgE
(六)抗体的人工制备 1、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
二、补体系统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及理化性质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调节 (三)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三、细胞因子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二)几种主要的细胞因子 (三)细胞因子主要的生物学作用
三、第三类淋巴细胞
(一)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对多种肿
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ADCC作用 NK细胞通过FcR定向杀伤与 IgG 结
合的靶细胞,称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二)LAK细胞 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IL-2诱导下才发挥杀
伤作用。广谱抗肿瘤作用,不需要抗原刺激,也无 MHC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