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文化大师的坚守 一所大学的精神遗产
西南联大:永存的精神力量
西南联大:永存的精神力量作者:解红岩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3年第01期主题提升西南联大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是什么让这短暂的九年成为中国教育及文化史上永远的辉煌?是什么让这座在国难中诞生、于困苦中坚守的特殊学府蜚声中外、名扬四海?尽管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西南联大留下的,更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深思考。
这是一所大学,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爱国、进步、奉献精神的丰碑。
这是一座文化中心,身处边陲,却引领思想、服务社会,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绚烂的一页。
这就是战火中的西南联合大学。
有人把它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一位外国学者甚至认为,“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每年的11月1日,是联大校友欢聚的节日,如今,70年过去了,当年的热血青年早已步入耄耋之年,而西南联大的光芒仍然长久地留存在世人心中。
一、战火纷飞中的教育奇迹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大学。
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华北,践踏神州。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背负求富求强、振兴国家之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11月至1946年7月,在这不到9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其中联大学生有90人。
联大校友录上,还有两个更为耀眼的名字——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西南联大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耀眼成就,抗日救亡的铁流中同样有他们刚毅坚卓的身影。
西南联大精神的历史沉淀及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当代价值
西南联大精神的历史沉淀及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当代价值作者:刘赞英李文文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第05期摘要:于战火硝烟中“弦歌不辍”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深刻地把握了大学存续发展之根本,将坚毅民族精神与学术自由意志高度凝聚,建立起了“独立”“自由”的卓越联大精神。
精神丰碑之下以史为镜,联大精神已内存于中国大学的历史印记中,并熔铸于学者探究真理的学术品格与学术风骨之中,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根基与精神支撑:高深学问与真理探究需要自由的学术生态保障,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秉承“独立”“自由”精神之志,不仅要涵养人格独立之大师,彰显学术自由之大爱,更要承继精神丰碑,熔铸大学学术精神家园,形成涵养和孕育大师、英才的良善氛围。
瞻仰历经沧桑而为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神丰碑,我们有信心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梦的达成,以涵养、造就出更多为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作出思想和知识贡献的富有创造力的杰出人才。
关键词:西南联大;独立与自由;大学精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图分类号:G64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088-06收稿日期:2016-8-20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大学制度管理理论研究”(13FGL012);2014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战略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ZD201417);2016年度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基于教育本质属性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作者简介:刘赞英(1952-),女,河北任丘人,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李文文,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
尤其是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引擎,在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中始终担负着重要使命。
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西南联大心得体会篇一: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体会参观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刚到蒙自的时候,偶尔看到某一公交车的终点站是哥胪士洋行,当时还和朋友打趣了一下,说蒙自这小城市怎么会有那么“洋气”的地名。
直到后面去了一趟,才了解到它的意义。
利用周末,我们参观西南联大遗址。
旨在缅怀抗日战争时期,先进的知识文化分子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和教育实力的无私奉献精神。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南迁,在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长沙临时大学不得不再次西迁云南,在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8年5月开始上课,到1946年5月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昆明整整八年。
抗战爆发,国难临头,当年中国的许多知识精英,不甘沦为亡国奴,组成西南联大,辗转南迁,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薪火。
由于甫抵昆明时百废待举,校舍不敷,只得暂将部分师生迁至蒙自设分校。
1938年4月,文学、法学两院师生就这样分两路陆续抵达蒙自:一路由长沙南下,经广州、香港、越南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而来;另一路自湘黔步行入滇,再从昆明沿滇越铁路至蒙自。
蒙自是云南最早开放之地,当地人出以同胞之情和对文化人的崇仰,慷慨接纳了联大师生的到来。
“哥胪士洋行”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之一。
当年单身教师和学生就住在临近湖岸的哥胪士洋行楼内,是当时蒙自难得一见的西式楼房,带家眷的教师和女生则住在南湖北边的城里。
那时在这些楼内暂栖过的大名鼎鼎的教授有:陈岱孙、郑天挺、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钱穆、吴宓、叶公超、汤用彤、燕卜荪、马约翰。
而今,哥胪士洋行旧楼内已辟出西南联大校史和闻一多先生事迹的陈列室战火纷飞下的学园耕耘,孜孜矻矻的学术探究,委实不易,但蒙自毕竟僻处内陆腹地,多少也给心力交瘁、苦苦撑持的流亡者们提供了一方歇息之地。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政府安置,士绅让房,把这些流亡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住进了最好的房子。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1. 引言西南联合大学(Southwest United University)是中国的一所顶尖综合性大学,位于中国重庆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西南联大校园,深入了解了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对西南联大的观后感,并分享我对这所大学所达到的卓越成就的赞叹。
2. 校园氛围和历史底蕴进入西南联大校园,我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悠久的历史底蕴。
校园内的建筑物大多保持着原貌,给人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
在校园中心的广场上,栩栩如生的雕塑和纪念碑遥相呼应,让人不禁回想起西南联大曾经的辉煌岁月。
校园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老校门、教学楼和图书馆,这些都是见证了西南联大的发展历程。
和校园的历史底蕴相匹配的是浓厚的学术氛围。
西南联大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培养了许多国内外的学术翘楚。
在我参观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学术讲座,与西南联大的学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们的学术素养和见解令我印象深刻,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西南联大严谨且前沿的学术氛围。
3. 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西南联大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著称。
在参观校园期间,我注意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我还发现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此外,西南联大还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了出境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增长知识和视野。
4. 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西南联大承担着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层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还鼓励学生关注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校训:刚毅坚卓
光明日报:西南联大:永存的精神力量来源:光明日报发稿时间:2007-10-29 10:42——写在西南联合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丰捷这是一所大学,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爱国、进步、奉献精神的丰碑。
这是一座文化中心,身处边陲,却引领思想、服务社会,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绚烂的一页。
这就是战火中的西南联合大学。
有人把它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一位外国学者甚至认为,“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每年的11月1日,是联大校友欢聚的节日,如今,70年过去了,当年的热血青年早已步入耄耋之年,而西南联大的光芒仍然长久地留存在世人心中。
是什么让这短暂的九年成为中国教育及文化史上永远的辉煌?是什么让这座在国难中诞生、于困苦中坚守的特殊学府蜚声中外、名扬四海?尽管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西南联大留下的,更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深思考。
战火纷飞中的教育奇迹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大学。
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华北,践踏神州。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背负求富求强、振兴国家之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11月至1946年7月,在纷飞的战火中,联大师生和衷共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历尽艰辛而办学不辍,这是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也开创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联合办学之先河。
就是在这不到九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其中联大学生有90人。
联大校友录上,还有两个更为耀眼的名字——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记者孙强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西南联大教授沈从文先生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时条件那么苦,但为什么联大八年培养出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人们都知道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实联大还有一幅解释校训的对联:“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
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已经消逝66年了,西南联合大学还被人们念念不忘。
“联大人”的性情、思想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性魅力。
而联大,这所不普通的大学,就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化身。
1946年1月29日,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闻一多,为研究生王瑶毕业的事宜致函梅贻琦(字月涵)和潘光旦——月涵校长、光旦教务长先生大鉴:中国文学部研究生王瑶申请举行毕业初试。
兹定于二月十五日下午三时起在办事处举行该项初试。
谨将有关事项开陈于后,即乞核定。
嘱文书科办通知,并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
至纫公谊,敬颂,道安。
闻一多上卅五,一,廿九这封几十年前的短笺,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如今感慨万端。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封日常的工作信函,但谢泳认为,其实它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而从“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一语,可以想见当时教授的气派。
梅贻琦接到这封公函,连同名字、日期,只批示了几个字:“照办琦一,卅”。
谢泳说,教授前一天写信,校长第二天就批了,可以想见教授的地位。
联大的合作与宽容张伯苓:“我的表,你带(戴)着。
”蒋梦麟:“不管者所以管也。
”梅贻琦:“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
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梅贻琦的名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在《中国的大学》一书中这样定义什么是大学:“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人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
”梅贻琦曾是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班学生,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纪录片《西南联大》解说词
纪录片《西南联大》解说词《从〈西南联大〉看教育与信念的力量》看那纪录片《西南联大》,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传奇岁月的大门。
那里面的故事啊,比最精彩的小说还吸引人。
西南联大,那可是特殊时期的一个奇迹。
你想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有理想有学识的人,就像一群执着的候鸟,为了心中的那片知识的绿洲,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一起。
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充足的教学设备,条件艰苦得就像在石头缝里种花。
可他们却培育出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人才,这不是奇迹是什么?那里的老师啊,各个都是宝。
他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自己的光芒从来没有熄灭过。
就拿闻一多先生来说,他站在那简陋的讲台上,讲着古代文学,那股热情就像是一把火,能把学生们心里对知识的渴望都点燃。
他在那样动荡的环境下,还能坚守学术,就如同在狂风巨浪中的礁石,坚定不移。
他给学生们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在困境中不低头的精神。
学生们呢,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贪婪地吸收着老师给予的一切。
西南联大的学生们也不容易。
他们一边要躲避战火,一边还要努力学习。
他们的宿舍可能漏风漏雨,吃的东西可能也很简单,但是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这就好比在沙漠里行走的旅人,虽然周围是无尽的黄沙,但他们心中有一片绿洲的梦想。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读书,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宽敞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
可我们有时候还会抱怨学习辛苦,跟西南联大的学子们比起来,我们是不是有点太矫情了?在西南联大,学术自由是一种风气。
就像一阵春风,吹过校园的每个角落。
老师和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讨各种思想,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不管是古老的还是现代的。
这种自由的氛围啊,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让知识的种子能够茁壮成长。
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大家的思维就像脱缰的野马,可以在知识的草原上尽情驰骋。
那时候的校园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了温暖。
西南联大精神的理解
西南联大精神的理解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西南联大精神。
西南联大,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存在!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强光,照亮了那个艰难的时代。
你看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条件得多艰苦哇!但是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却硬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坚守着对知识的追求。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狂风暴雨中拼命抓住自己的梦想不放手,是不是超级牛?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到西南联大,朋友就感叹:“那时候的人咋就那么有劲儿呢!”可不是嘛!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就像一群勇往直前的战士。
想想当时的教授们,为了给学生们传授知识,啥困难都不怕。
他们不在乎环境有多差,只在乎能不能把自己的学问教给学生。
这不就像是一位慈爱又勇敢的家长,拼尽全力要给孩子最好的吗?比如闻一多先生,那激情澎湃的讲课,感染了多少学生啊!
还有那些学生们,一个个都那么勤奋好学。
他们在简陋的教室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全然不顾周围的喧嚣和困难。
这多像在沙漠中极度渴望水源的旅人啊!而且他们还心怀天下,想着要为国家的未来出一份力。
西南联大精神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那就是坚韧不拔、追求卓越、心怀家国!这精神就像是一把火炬,照亮了过去,也应该照亮我们现在的路。
咱不能光嘴上说说,得真的把这精神传承下去啊!要像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一样,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都时刻想着为国家、为社会做点啥,你们说是不是呀!。
我心中的西南联大
我心中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一代人的记忆,一个时代的痛与辉煌。
这里孕育了诸多爱国志士,激荡起震彻华夏大地的革命浪涛。
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1999年2月云南师大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校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云南师范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了出大批杰出人才。
“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校训,把联大的校训,拆开来,相当牵强,但这四个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形象,一个个故事,一段无法小觑的历史。
刚——刚强。
面对“党国高官”,面对“敌人”,他们没有选择畏惧和折腰。
从梅校长到闻一多到潘琰等等,让人肃然起敬。
毅——毅力。
教学质量不放松,坚持研究不停步。
在那样动荡的年代,这是何等的毅力。
坚——坚忍。
面对生活的困苦,他们表现出顽强的忍与熬。
八年,是,如何忍过来、熬过来的,即使有文字图片的渲染,我们仍然无法想象。
十四口人住十六平方的小房子,住牛棚,穿蓑衣,一个鸡蛋分五份吃,吃“八宝粥”,做“定胜糕”,说起来如此轻松,过起来现在谁能熬得过去。
卓——卓越。
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教授、学子们到底为祖国和世界作出多大的贡献,无法统计因此不得而知了。
历史选择了联大,而联大又造就了师大。
如今,师大又被我们所选择,所以振兴师大之于我们来说不再仅仅是一份义务,是我们与师大一同携手共进源源不断的动力。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传承联大,创新师大。
学号:134050255 班级:英教13H 姓名:刘青。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贞 元 六 书 书 影
关于冯友兰的作品的评论:
当行本色的抒情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 碑碑文
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
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 的人物。”
20世纪中国的第一篇大文章—西南联大纪 念碑碑文
2000年12月12~18日,何炳棣应“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学术讲座”之邀,在该所举行三次学术 演讲,在14日明清人口及相关问题上称“二十世纪中 国的第一篇大文章,是冯友兰先生撰写的“国立西南 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蔡仲德《冯友兰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版
4. 谈谈对西南联大精神的认识。
►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西南联合大 学汇集三校菁华,兼容并蓄,奋发图强,师生们克服种种困 难,弦歌不辍,业绩卓然,开创联大“刚毅坚卓”之精神。 中华民族教育的学脉不仅得以传承,还作出了显著的学术成 就,培养出大批国家栋梁之材。
► “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西方现代 大学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五四”新文 化运动以来爱国、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接了北大、 清华、南开三校的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烽火中联大 自身的精神特质,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 。
2、以浅近文言体写作,骈散相间,文采斐然。
课堂问答
►1.此文的气势表现在什么地方?
► 章法鲜明带来的气势:第一节的回顾, 一直采用追溯的方式连缀文章,一直追 溯到秦汉,有风驰电掣的气势;第二节 言简意赅,涉及时间、地理、历史,时 空跨度大,但交代谨严;第三节是文章 的主体部分,这里面阐述的道理、流露 的情感使得文章扎实厚重,极见文采, 极为大气;第四节的回顾和铭文的快节 奏都给文章增加了气势。
冯友兰
云南西南联大旧址介绍
云南西南联大旧址介绍云南西南联大旧址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被誉为“民族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大观街道联大林荫大道。
西南联大,即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根据民族团结原则联合的学校。
该学校的成立以及西南联大旧址的保留,对于揭示现代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云南西南联大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旨在统一全国抗战教育,为抗战服务,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发挥了极大作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成立于1937年金门会议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共同创立,坐落在昆明锦苑公园内,并在昆明近郊筹建了一个庞大的校园。
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践行民族协作的大团结精神,提出了“以文化的力量战胜文化的敌人” 的口号,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南联大的学科门类包括文学、历史、语言学、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学和地质学等。
在西南联大的带领下,昆明广场上游行的民众高呼“让我们抱着一起抗日的信心笃定走下去,温暖的心灵走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喊声将全国共同抗日的呼声传遍了大陆的南北。
当今云南西南联大旧址已经成为了一座革命教育纪念地,是全国文化遗产。
西南联大旧址陈列馆是观赏该旧址及其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馆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巧妙地融合了当代科技技术与文化历史的完美结合。
馆内收藏了西南联大创办以来的各种史料、文物、图片、资料等,共计2000余件,展示了该大学的办学流程、招生标准、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和学术成就等方面。
西南联大旧址的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地面砖、青砖与白灰互用,显得古朴斑驳。
在恢弘的大门上刻有“大学之长、民族之期” 与“建校之初、民族之急”等字样,向世人展示了西南联大旧址所承载的历史重量。
整个建筑群共分三个区域:主楼区、教学区和生活服务区。
主楼区是该校的标志,共有三个楼层和一个地下层,大楼中央是一个钟楼,高11米。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
西南联大承载的“大学精神”记者孙强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西南联大教授沈从文先生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时条件那么苦,但为什么联大八年培养出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人们都知道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实联大还有一幅解释校训的对联:“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
这也就说明了为何已经消逝66年了,西南联合大学还被人们念念不忘。
“联大人”的性情、思想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性魅力。
而联大,这所不普通的大学,就是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化身。
1946年1月29日,西南联大文学院教授闻一多,为研究生王瑶毕业的事宜致函梅贻琦(字月涵)和潘光旦——月涵校长、光旦教务长先生大鉴:中国文学部研究生王瑶申请举行毕业初试。
兹定于二月十五日下午三时起在办事处举行该项初试。
谨将有关事项开陈于后,即乞核定。
嘱文书科办通知,并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
至纫公谊,敬颂,道安。
闻一多上卅五,一,廿九这封几十年前的短笺,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谢泳如今感慨万端。
表面上看,这不过是一封日常的工作信函,但谢泳认为,其实它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而从“乞嘱事务组届时照例预备茶点”一语,可以想见当时教授的气派。
梅贻琦接到这封公函,连同名字、日期,只批示了几个字:“照办琦一,卅”。
谢泳说,教授前一天写信,校长第二天就批了,可以想见教授的地位。
联大的合作与宽容张伯苓:“我的表,你带(戴)着。
”蒋梦麟:“不管者所以管也。
”梅贻琦:“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
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梅贻琦的名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在《中国的大学》一书中这样定义什么是大学:“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古人谓一乡有一善士,则一乡化之。
”梅贻琦曾是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班学生,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及对现代大学的启示
摘要大学之所以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悠久的组织机构,不是规模的大小,而是内在的文化选择。
西南联大在艰难时期却创造了中国高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对今天我国大学走向世界有很大的启示。
本文主要探讨西南联大文化选择的特殊原因及其文化对我国现代大学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南联大文化选择大学The Cultural Choices of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 U鄄niversity and Its Revelation to Modern Universities//Chen MingxiaAbstract The reason why the university is the oldest organization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size of scale,but inherent cultural choices.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 University has created the most glorious mo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ifficult period,which has a great revelation to Chi-na modern university.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special rea-sons for cultural choices and it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niversity culture.Key words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 University;cultural choices;university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
西南联大名人名言选
1、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
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
——陈寅恪摘自《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2、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待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摘自《成才名言一千条》3、为了理想采取一种生活态度,并且具有信心,受到什么样的折磨也不更改,可是在饥寒交迫,这种信心无法维持时,信心发生动摇,而经过一度思索,仍然坚持下去,在这决断的一瞬间,显示出崇高的人生的意义。
——冯至摘自《一生800句名言警句》4、一个人要认真生活,认真做人,就需要有自觉的正大的使命,这样生活才有意义和价值。
从知的方面说,要认识什么是人的使命,须从知物、知自然、知天或知天道着手,使人生观建筑在宇宙观上。
从行的方面说,要完成人的使命,需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终身工作。
有了这种终身工作,就会感到自己生平事业的庄严而有意义:能够长久发展,不随个人的死亡而消亡。
——贺麟摘自《论人的使命》,贺麟著《文化与人生》5、读书,若不是读死书的话,即是追求真实学问的工作,所谓真实学问,即是活的真理,真的知识。
而真理或知识即是对于实在或真实事物的理智的了解,思想的把握。
换言之,应用思想或理智的活动,以把握或理解真实事物,所得即为知识、真理、学问。
故读书即所以训练思想,应用理智,以求得真实学问。
读书并不是求记诵的博雅,并不是盲从古人,作书本的奴隶。
——贺麟摘自《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贺麟著《文化与人生》6、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的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学术是一个自主的王国,它有它的大经大法,它有它神圣的使命,它有它特殊的广大的范围和领域,别人不能侵犯。
——贺麟摘自贺麟《学术与政治》,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发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NO 1,2020文化发展发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 筑牢文化自信之基史晓宇1,诸 芳2(1.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昆明650092;2.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 要:西南联大不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把教育与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丰碑。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弘扬和传承这一重要精神财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西南联合大学;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20)01-0090-05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南迁到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于1938年4月西迁到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三所大学北归平津,各自办学。
西南联大,这座在抗日烽火中联合组建的高等学府,在短短8年时间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筚路蓝缕,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迹,更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参观西南联大旧址后指出:“西南联大在极端艰难困苦中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赓续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传承了民族精神。
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一直以来,众多的海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孜孜不倦地探寻西南联大取得伟大成功的奥秘。
有学者认为是“教授治校”的原则和独具一格的委员会治理模式;①有学者认为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和“刚毅坚卓”的校训;有学者认为云南人民对联大师生的敬重仰慕、接纳包容也至关重要,②等等不一。
这都为西南联大的巨大成功做了很好的注解。
然而,我认为,最不容忽视的是西南联大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西南联大简介
•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 而百虑,岂可以刻板文章,勒令从同。”
•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 规,行之多年,纵不敢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尚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
• 教授不加入国民党
a
10
学术自由
• “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 自由之使命。昔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 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 于此注意也。”
a
13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 也不讲,现在只讲未 曾有人讲过 的。” ——陈 寅格
a
14
“联大传统并未在逝去的岁月中冻僵,却已成为中 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追随北大前 校长蔡元培、清华梅贻琦、南开张伯苓的传统, 联大为东西方文化 在中国土壤上喜结良缘作出了 榜样……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罗庸)
a
16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J.依色雷尔
a
15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 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 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 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
“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
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中文系教授罗膺中
• 党派形形色色 ,左、中、右云集 • 战国策派,国粹派或复古派,欧美派,正统派,激进左派,还有
“全盘西化”论 • 无教学大纲,教师自编教材,讲授内容自定,发挥所长,独立讲授 • “挂牌上课” • 看书自由、上课自由、转系自由 • 北大传统、清华校风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
西南联大精神对当代大学教师的启示摘要:西南联大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光辉的业绩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文章从继承和发扬优良学术传统、构建爱国主义育人环境、用高度的责任心引导青年学子成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启示当代大学教师的目的。
关键词:西南联大;学术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责任心文献标识码:A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为保存高等教育的薪火相传而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南迁组成的一所战时大学,这所只有8年多历史的大学,在校学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
[1] 在中国教育史上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西南联大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时光荏苒,20世纪已成为历史,西南联大早已不复存在,虽然距我们已经六十余载了,但其声名仍广播海内外,影响至深至远,可谓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创造出的光辉业绩和精神财富,令全世界的高等教育界都深感震惊,也使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者感到自豪和骄傲。
虽然如今的高校已与西南联大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相距甚远,但“联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后人的启迪深远,可供我们后人研究挖掘的财富实在太多。
笔者仅从对当代大学教师有何启发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感想。
一、继承优良学术传统,铸造全新的学术精神西南联大在其消失60年后,依然让人不断提起,而且充满敬意,是因为西南联大学术传统的核心价值是有生命力的。
西南联大以“刚毅艰卓”为校训,形成了独立自由、民主平等、自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学术精神。
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热情和执著,是完全以“独立和自由” 的精神去完成的。
对当时联大的民主平等学风,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深切的体会到。
贺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联大师生对于学术的理解:“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每一门学术都有每一门学术的负荷者或代表人物,这一些人,一个个都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忠于其职,贡献其心血,以保持学术的独立自由和尊严。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西南联大》观后感篇1“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围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
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
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
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
“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
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
“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辉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
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
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西南联大》观后感篇2“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一处所在,也是中国人的血性与风骨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时间,在那段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艰难岁月中,众多世界顶尖的学术泰斗为战乱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学术的大环境,这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
智慧树知到《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为什么说西南联大铸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不朽丰碑?1、问题:“我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生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生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这句话出自:()选项:A:李政道B:杨振宁C:华罗庚D:邓稼先答案: 【杨振宁】2、问题: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其中一位华人科学家,在中国的20多年中,有7年是在昆明度过的。
其中在西南联大读书6年(本科4年,硕土研究生2年), 他十分怀念在西南联大读书生活的时光。
这位科学家是()选项:A:杨振宁B:李政道C:叶笃正D:吴征镒答案: 【杨振宁】3、问题:“在西方,从中世纪到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到一流大学的诞生,经历了1000年之久。
而在中国,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算起,到()这样的一流大学诞生,只用了30多年时间。
”选项:A:北京大学B:西南联大C:清华大学D:南开大学答案: 【西南联大】4、问题:美国专门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专家 John Israel(中文名字:易社强)在文章中指出:“正当国家大量借鉴于外国的时候,中国人却以他们的现代化教育制度引以为豪,而且在不到半个世纪以前,就能产生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西南联大培养了许多世界第一流的人才,从西南联大先后走出了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5位院士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他者的目光:你如何看待西南联大?1、问题:历史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种学习而已.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问题:可不可以说:西南联大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和文化的标杆.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问题:“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坷、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这是数学家华罗庚写的昆明时期的艰难生活。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问题:“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联大:文化大师的坚守一所大学的精神遗产
2013年09月16日 07时52分00秒来源:云南网
西南联大旧址周明佳摄
西南联大闻一多像江洋摄
作为一个身处边陲却又引领思想的文化中心,它不仅服务社会,更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绚烂的一页。
虽然只有短短九年,但它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永远的辉煌。
这座在国难中诞生、于困苦中坚守的特殊学府名扬四海,尽管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西南联大留下的也正是值得今天珍惜的,一如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所言:“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战火纷飞中的远征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战火中,当时最为著名的三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惨遭摧残。
为保存文化力量,三校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临时大学开始上课不到两个月,南京随即陷入敌手,武汉、长沙为之震动。
临时大学被迫再度南迁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大部分师生经广州、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再由滇越铁路进入云南,已属辗转。
但另有200多名同学组成步行团,在闻一多、黄子坚、曾昭抡、吴征镒等11位教师组成的辅导团带领下,徒步行军3500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完成了世界教育史上一次罕见的远征。
西南联大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
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在昆明正式上课,分理、工、文、法、师范五学院,共26个系,学生总数3000人,规模之大,在抗战时期堪称全国第一。
当时学校汇集了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可谓人才济济。
在纷飞的战火中,联大师生历尽艰辛而办学不辍。
这是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也开创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联合办学之先河。
在这不到九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为之后中华民族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大师的坚守
时值战乱,在昆明草草组建的西南联大,在取得上述辉煌成就的背后,当时师生们的生活困境却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说食宿简陋尚可忍受的话,那么当时最令人崩溃的事情就要算日军频繁的空袭了。
自日本海军航空队开始对昆明的轰炸,其后跑警报成了昆明城“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共同的一种生活方式”。
林徽因在致费慰梅的信中逼真描摹出身边人在空袭警报中惶惶度日的惨状:“日本鬼子的轰炸或歼击机的扫射都像是一阵暴雨,你只能咬紧牙关挺过去,在头顶还是在远处都一样,有一种让人呕吐的感觉。
”
就是在这种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中国营造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中国博物院筹备处的学者们,开始了对昆明、四川西康、苍山洱海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考察和发掘,并取得考古史上辉煌的成就。
同时,利用现有成果在甲骨文研究、安阳殷墟铜器研究、校点《明实录》等方面,也获得累累硕果。
大学和研究所的工作在继续着,中国文化在文化人不懈的坚守中延展着,传播着……
当时,在西南联大条件简陋的教室里,工作着中国最负盛名的老师。
昆明,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文化的守望者而孕育着希望。
圈子里的风物往事
如果找到老昆明人或者熟悉西南联大历史的昆明人,他们大多能对昆明的风物说出一段与西南联大有关的往事……
不知是历史巧合还是昆明城之灵秀,文林街这条如今同样充满文化气息的街道,在西南联大那个年代依然与不少文化名人有着不解之缘。
当时文林街是云南大学侧门旁的狭窄街巷,当年这里茶馆遍布,里面坐着朱自清、吴宓、冯友兰、金岳霖、汪曾祺这样的作家、学者。
如今,文林街两旁是服饰店、火锅店、咖啡厅等,里面时常坐着各国留学生,与中国年轻人切磋英语口语和中国文化。
看西南联大时期的文林街老照片,感觉是笼在树荫里的民居和小洋房,若是能够保存下来,能在沈从文、老舍先生坐过的茶馆里喝茶,实在是难得的体验。
汪曾祺曾留下一段关于文林街的记忆:文林街文林堂旁边有一条小巷,大概叫金鸡巷,巷里小院中有一座小楼。
老舍先生从重庆过昆明时,沈先生曾拉他来谈过“小说和戏剧”。
金岳霖先生也来过,谈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谈到兴浓处,他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从后脖领伸进去,捉出一只跳蚤,甚为得意。
西南联大虽然对昆明影响极大,但物质上的存留和纪念比较欠缺,也极少有人花精力对这段重要的文化历史进行保护。
最值得研究的“民主堡垒”
半个多世纪以来,让人们形成共识的是,联大的成功纵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种种因素,但最重要的是西南联大集中了三所名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形成了特有的“爱国、民主、科学”和“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
西南联大不仅大师云集,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著,蔚为学术重镇、人才摇篮,而
且是当时“倒孔(祥熙)”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发起者和策源地,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民主堡垒”。
为什么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反而能做出如此突出的贡献呢?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易社强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为此多次到我国大陆和台湾访问。
他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
”
研究西南联大的专家谢泳教授总结了几点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一、离不开当时中国大学管理者尊重教育、追求学术独立的基础;二、大学保持独立,西南联大的教授对行政当局的指令敢于抵制,敢于拒绝;三、做到了教授治校。
在西南联大,教授的权力之大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
对于来自上边的命令,如果感觉不合理,要么据理力争,要么就公开抗议;四、校长的合作精神。
如果没有三校校长的合作,在那样的情况下,要把大批教授团结起来,延续中国教育的命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西南联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西方现代大学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结晶,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爱国、民主、科学的主流意识,又承接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光荣历史传统,更突出了抗战烽火中联大自身的精神特质,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
在这所草创的新大学里,民主与科学的传统深入人心。
在那强敌深入、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弦歌不辍确是一回事。
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境界……追求民主与科学确是当时所有学子的共同认识和信念。
春城晚报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