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皇帝世系图

合集下载

最全的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最全的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最全的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汉代皇帝世系表根据《中国历朝帝王概览》整理从前206年到220年,汉王朝经历24帝28传,共执政427年。

其中,西汉从前206年到25年,共12帝15传,执政232年;东汉从25年到220年,共12帝13传,执政196年。

2008年10月2日整理,2010年7月18日完善隋代皇帝世系表根据《中国历朝帝王概览》整理自581年杨坚迫使周帝禅位,在大兴(今西安)建国,到618年亡国,整个隋朝共经历3个皇帝,统治38年。

杨坚父亲杨忠是汉太尉杨震的后代,今陕西华阴人,后移居今内蒙古武川西南。

2008年9月21日整理,2010年7月18日规范唐代皇帝世系表根据《中国历朝帝王概览》整理宋代皇帝世系表960年~1279年根据《宋朝史话》和《中国历朝帝王概览》整理2008年9月19日整理2010年7月18日修订规范元代世系表1206年~1368年根据《元朝史话》、《中国历朝帝王概览》和《中国历史年表》整理自成吉思汗1206年统一蒙古到1368元顺帝北走元朝灭亡,整个元朝经历15帝、19传,共163年(顺帝北走① 1227年~1228年,睿宗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监国1年,但未称帝。

② 1241年~1245年,乃马真皇后实际执政5年,但未称帝。

③ 1249年~1251年,海迷失皇后听政称制3年,也没有称帝。

④ 1954年迁葬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1.5公里的甘德尔敖包上。

2008年9月16日~17日整理2010年7月18日修订明代世系表根据孟森《明史大纲》和邵业昌、张恒博主编的《中国历朝帝王概缆》整理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当时的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起大明帝国。

若不算后面在局地区延续的南明,自1368年建国到1644年亡国,整个明朝共经历16个皇帝,执政277年。

2008年7月20日整理,2010年7月18日修订清代世系表根据夏家餕《清朝史话》整理若从1644年推翻大明王朝开始,大清王朝经历了267年。

汉朝历史

汉朝历史

汉朝历史.txt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碗空空盆空空,生活所迫不轻松。

总之,四大皆空!本文由zpsxy23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汉朝、(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与“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 9 年-公元 23 年)。

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 263 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

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

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

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时根据五德始终说五德始终说,定正朔为水德水德,到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五德始终说水德汉武帝刘彻时,又改正朔为土德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采用刘向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土德王莽建立新朝采用汉朝属于火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德。

汉、明帝王世系表

汉、明帝王世系表
西汉:
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
东汉:
光武皇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北乡侯(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两任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西汉皇帝顺序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 -- -- -- ---- -- -- -- ---- --西刘邦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

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第二位:汉惠帝(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开国皇帝的嫡长子,母亲,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儿子:汉前少帝、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后改封淮阳王)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汉朝第三个:西汉前少帝(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

皇命令汉惠帝皇后(汉宣平侯之女,为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

父亲是汉孝惠帝,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

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

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

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汉朝的第四位:西汉后少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

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

经过周勃、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

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

朝臣选定代王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生平事迹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年),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汉朝第4任皇帝。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汉朝世系及介绍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汉朝世系及介绍

中国古代历代世系——汉朝世系及介绍【汉朝(刘姓),前206——220年,历经400多年,分两个阶段,前206——8为西汉,都长安。

25——220为东汉,都洛阳。

从刘邦建汉到曹丕废汉献帝,共传16世二十九帝,包括吕后稚,更始帝玄和新王莽。

西汉中期以前封建社会全面发展,东汉中央集权继续巩固,末期出现合久必分的趋势。

】汉朝世系表【魏灭东汉东汉亡注:在汉代可视为“帝”的有30多个。

吕后在惠帝后虽擅政8年,《史记》也将她列入“本纪”,但她并未直接称“帝”;惠帝后有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留传下来的“少帝”,昭帝后有一个继位仅 27天的刘贺,安帝后有一个在位7个月的“少帝”刘懿,灵帝后也有一个在位7个月的“少帝”刘辩,这4个人在位均未跨年度,未及改元;反莽战争中,刘玄虽称帝,也建有年号,但并未建立统一的国家;王莽虽与汉关系紧密,但另立一朝。

所以,这七个人均不计算在内】(一)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6),在位11年(前206——前196),葬于长陵。

娶吕雉,大泽乡放刑徒,斩白蛇,沛县起义,进逼咸阳,陈兵霸上,灭秦,约法三章。

赴鸿门,得韩信,烧栈道退往汉中,又暗度陈仓,楚汉之争,建立汉朝。

诛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

发展经济,确立天无二日,地无二王皇权思想。

和亲匈奴,于前195心力交瘁而病逝,享年60岁。

(8子1女,配偶4人,皇后吕雉)(二)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在位7年(前195——前188)葬于安陵。

楚汉战争中险些被父扔掉,幸亏夏侯婴。

即位后,恢复发展经济。

废除“焚书”,颁布“挟书律”,和亲匈奴,修筑长安城。

吕后包办,娶外甥女张氏为后,观看“人彘”戚夫人而被吓死,享年23岁。

(碌碌无为,承上启下)【子女6人,配偶1人】(三)吕后稚吕后,(公元前242~公元前180) ,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名雉。

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

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认识刘邦,遂以吕雉许配。

楚汉战争开始不久,吕雉和刘邦父母被项羽俘虏,置军中以为人质。

汉朝36个皇帝列表

汉朝36个皇帝列表

汉朝36个皇帝列表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共有36个皇帝,具体列表如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195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188年)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7年-公元157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87年)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74年)汉宣帝刘询(公元73年-公元49年)汉元帝刘奭(公元49年-公元33年)汉成帝刘骜(公元32年-公元7年)汉哀帝刘欣(公元6年-公元1年)汉平帝刘衍(公元1年-公元6年)汉王莽(公元6年-公元23年,短暂篡位)汉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起义领袖)汉孺子婴(公元25年-公元25年,短暂篡位)汉东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6年)汉章帝刘炟(公元76年-公元88年)汉和帝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6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汉明帝刘庄(公元145年-公元146年)汉章帝刘炟(公元146年-公元157年)汉和帝刘肇(公元157年-公元166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66年-公元168年)汉冲帝刘炳(公元168年-公元190年)汉桓帝刘志(公元190年-公元220年)汉灵帝刘宏(公元220年-公元222年)汉献帝刘协(公元223年-公元253年,三国时期)汉安帝刘祜(公元253年-公元260年,三国时期)汉献帝刘义隆(公元260年-公元264年,三国时期)汉元帝刘骏(公元264年-公元290年,西晋时期)汉明帝刘骜(公元290年-公元301年,西晋时期)汉康帝刘宏(公元301年-公元306年,西晋时期)汉穆帝刘聪(公元307年-公元318年,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怀帝刘曜(公元318年-公元329年,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朝共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不断地更迭皇帝,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战争、瘟疫等重大事件。

汉代世系表

汉代世系表
永康(1年)
146年~167年
威宗孝桓皇帝
宣陵(洛阳东南)
肃宗曾孙
刘宏
156年~189年
建宁(5年),熹平(6年)
光和(6年),中平(5年)
167年~189年
孝灵皇帝
文陵(洛阳西北)
肃宗玄孙
刘辩
176年~190年
光熹,昭宁
189年(半年)
少帝
灵帝之子
刘协
181年~234年
永汉(1年),初平(4年)
兴平(2年),建安(24年)
25年~57年
世祖光武皇帝
原陵
(河南孟津)
高祖九世孙
今湖北枣阳人
刘庄
28年~75年
永平
57年~75年
显宗孝明皇帝
显节陵(洛阳)
光武帝第四子
刘炟
58年~88年
建初(9年),元和(4年)
章和(2年)
75年~88年
肃宗孝章皇帝
敬陵
(洛阳东南)
明帝第五子
刘肇
79年~105年
永元(17年),元兴(1年)
88年~105年
延康(1年)
189年~220年
孝献皇帝
禅陵
(今河南修武县)
灵帝之子
建康(1年)
125年~144年
敬宗孝顺皇帝
宪陵(洛阳西)
安帝之子
刘炳
143年~145年
永嘉
144年~145年
孝冲皇帝
怀陵
(洛阳西北)
顺帝之子
刘缵
138年~146年
本初
145年~146年
孝质皇帝
静陵(洛阳东南)
肃宗玄孙
刘志
132年~167年
建和(3年),和平(1年)

西汉帝王简表,附帝陵、避讳

西汉帝王简表,附帝陵、避讳

西汉帝王简表,附帝陵、避讳一、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56年-前195年),51岁即位,在位12年,年62岁,葬长陵,避讳曰国。

二、孝惠皇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17岁即位,在位7年,年24岁,葬安陵,避讳曰满。

三、高皇后吕雉(前241年-前180年),54岁临朝,称制8年,年62岁,葬长陵,避讳曰野鸡。

四、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23岁即位,在位23年,年46岁,葬霸陵,避讳曰常。

五、孝景皇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2岁即位,在位16年,年48岁,葬阳陵,避讳曰开。

六、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17岁即位,在位54年,年71岁,葬茂陵,避讳曰通。

七、孝昭皇帝刘弗(前95年-前74年),9岁即位,在位13年,年22岁,葬平陵,避讳曰不。

八、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18岁即位,在位25年,年43岁,葬杜陵,避讳曰谋。

九、孝元皇帝刘奭(前75年-前33年),27岁即位,在位16年,年43岁,葬渭陵,避讳曰盛。

十、孝成皇帝刘骜(前52年-前7年),20岁即位,在位26年,年46岁,葬延陵,避讳曰俊。

十一、孝哀皇帝刘欣(前26年-前1年),20岁即位,在位6年,年26岁,葬义陵,避讳曰喜。

十二、孝平皇帝刘衎(前9年-5年),9岁即位,在位5年,年14岁,葬康陵,避讳曰乐。

皇太子孺子刘婴(4年-25年),3岁为皇太子,在皇太子位3年,5岁退皇太子位,年22岁。

新帝王莽(前45年-23年),53岁篡位,建祚15年,年68岁。

更始帝刘玄(?-25),在位3年。

自太祖至更始,合计在位232年,更始、王莽重复一年,更始、世祖重复一年,故享国230年也。

汉帝表

汉帝表

汉代皇帝世系表根据《中国历朝帝王概览》整理从前206年到220年,汉王朝经历24帝28传,共执政427年。

其中,西汉从前206年到25年,共12帝15传,执政232年;东汉从25年到220年,共12帝13传,执政196年。

西汉代世系表东汉代世系表最佳答案鸡蛋忌糖精----同食中毒、死亡。

2、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3、海带忌猪血----同食便秘。

4、土豆忌香蕉----同食生雀斑。

5、牛肉忌红糖----同食胀死人。

6,狗肉忌黄鳝----同食则死。

7、羊肉忌田螺----同食积食复胀。

8、芹菜忌兔肉----同食脱头发。

9、番茄忌绿豆----同食伤元气。

10、螃蟹忌柿子---同食腹泻。

11、鹅肉忌鸭梨----同食伤肾脏。

12、洋葱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13、黑鱼忌茄子----同食肚子痛。

14、甲鱼忌苋菜----同食中毒。

15、皮蛋忌红糖----同食发呕。

16、人参忌萝卜----同食积食滞气。

17、白酒积柿子----同食心闷。

狗肉+绿豆同食会胀破肚皮,吃空心菜三两颗可以治愈。

糖精+甜酒同食会中毒,用甘草20克用水冲服。

蒜+地黄同食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

栗子+鸭肉同食会中毒。

牛奶+糖牛奶在加热的情况下能与果糖反应,产生有毒的果糖氨基酸,有害人体。

大蒜+大葱同食会伤胃。

羊肝+竹笋同食会引起中毒。

豆腐+小葱豆腐含钙,小葱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结合成草酸钙,不易吸收。

西瓜+羊肉同食伤元气,可以用甘草100克煎水服。

菠菜+黄瓜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搭配合吃,就会把维生素C破坏尽。

蒜+狗肉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人乳、鼓汁治疗。

黄瓜+芹菜同食会减少营养成分的吸收。

花生+黄瓜同食会伤身,可以用地浆水解毒.也可以吃霍香丸。

麦冬+鲫鱼同食会中毒,可以用地浆水解毒。

柿子+螃蟹同食会生病、中毒。

蜂蜜+大米同食会胃痛。

芹菜+甲鱼同吃会中毒,可以用橄榄汁解毒。

味精+鸡蛋鸡蛋也含谷氨酸,炒鸡蛋放味精,会破坏和掩盖鸡蛋的天然鲜味。

汉代皇帝顺序表

汉代皇帝顺序表

汉代皇帝顺序表
西汉
1.汉高祖刘邦(前202年 - 前195年)
2.汉惠帝刘盈(前194年 - 前188年)
3.汉高后呂雉摄政(前188年 - 前187年)
4.汉文帝刘恒(前180年 - 前157年)
5.汉景帝刘启(前157年 - 前141年)
6.汉武帝刘彻(前141年 - 前87年)
7.汉昭帝刘弗陵(前87年 - 前74年)
8.汉宣帝刘询(前74年 - 前49年)
9.汉元帝刘奭(前49年 - 前33年)
10.汉成帝刘淵(前32年 - 1年)
11.汉哀帝刘欣(6年 - 8年)
12.汉平帝刘衍(1年 - 5年)
东汉
1.汉光武帝刘秀(25年 - 57年)
2.汉明帝刘庄(58年 - 75年)
3.汉章帝刘炟(76年 - 88年)
4.汉和帝刘肇(89年 - 105年)
5.汉殇帝刘隆(105年)
6.汉安帝刘祜(106年 - 125年)
7.汉河间王刘志(125年 - 144年)
8.汉熹平王刘保(144年 - 146年)
9.汉顺帝刘保(146年 - 148年)
10.汉冲帝刘据(147年)
11.汉质帝刘缶(148年)
12.汉桓帝刘志(148年 - 167年)
13.汉灵帝刘宏(168年 - 189年)
14.汉献帝刘协(189年 - 220年)
以上是汉代皇帝的顺序表,他们在汉朝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有不同的治国策略和政绩,成为这个时代的历史见证者和推动者。

他们的统治时期,也是汉朝繁荣发展的时期,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汉代皇帝世系表从前 206年到 220年,汉王朝经历 24帝 28传,共执政 427年。

其中,西汉从前 206年到 25年,共 12帝 15 传,执政 232年;东汉从 25年到220年,共12帝13传的,执政 196年。

西汉代世系表隋代皇帝世系表自 581 年杨坚迫使周帝禅位,在大兴(今西安)建国,到 618 年亡国,整个隋朝共经历 3 个皇帝,统治 38 年唐代皇帝世系表从 618 到 907 年,唐王朝经历 20 帝, 25 传,共执政 290 年宋代皇帝世系表960 年~1279 年元代世系表1206 年 ~1368 年根据《元朝史话》、《中国历朝帝王概览》和《中国历史年表》整理自成吉思汗 1206年统一蒙古到 1368元顺帝北走元朝灭亡,整个元朝经历 15 帝、 19传,共 163年(顺帝北走塞外后仍然称元,史称北元)。

若自 1279年消灭南宋算起,整个元朝则经历 11帝,共 98 年。

①1227 年 ~1228 年,睿宗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监国 1 年,但未称帝。

②1241 年 ~1245 年,乃马真皇后实际执政 5 年,但未称帝。

③1249 年 ~1251 年,海迷失皇后听政称制 3 年,也没有称帝。

④1954 年迁葬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 1.5 公里的甘德尔敖包上。

明代世系表1368 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当时的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起大明帝国。

若不算后面在局地区延续的南明,自 1368 年建国到1644 年亡国,整个明朝共经历 16 个皇帝,执政 277 年。

清代世系表若从 1644年推翻大明王朝开始,大清王朝经历了267 年。

若从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算起,清代经。

5汉朝皇帝列表简介地图

5汉朝皇帝列表简介地图

汉朝皇帝列表汉朝历代皇帝顺序庙号称号谥号名字在位时间第一位太祖/高祖汉高祖/汉高帝高皇帝刘邦前202-前195年第二位孝惠皇帝刘盈前195-前188年第三位前少帝刘恭前188-前184年第四位后少帝刘弘前184-前180年第五位太宗汉文帝孝文皇帝刘恒前180-前157年第六位汉景帝孝景皇帝刘启前157-前141年第七位世宗汉武帝孝武皇帝刘彻前141-前87年第八位汉昭帝孝昭皇帝刘弗陵前87年-前74年第九位废帝刘贺前74年第十位中宗汉宣帝孝宣皇帝刘询前74-前48年第十一位高宗汉元帝孝元皇帝刘奭前48-前33年第十二位统宗汉成帝孝成皇帝刘骜前33-前7年第十三位汉哀帝孝哀皇帝刘欣前7-前1年第十四位元宗汉平帝孝平皇帝刘衎前1-5年第十五位孺子婴孺子刘婴6-9年第十六位新始祖高皇帝王莽9-23年第十七位汉延宗更始帝更始帝刘玄23-25年第十八位世祖光武帝光武帝刘秀25~57年第十九位显宗汉明帝孝明帝刘庄57~75年第二十位肃宗汉章帝孝章帝刘炟75~88年第二十一位穆宗汉和帝孝和帝刘肇88~105年第二十二位汉殇帝孝殇帝刘隆106年第二十三位恭宗汉安帝孝安帝刘祜106~125年第二十四位北乡侯刘懿125年第二十五位敬宗汉顺帝孝顺帝刘保125~144年第二十六位汉冲帝孝冲帝刘炳144~145年第二十七位汉质帝孝质帝刘缵145~146年第二十八位威宗汉桓帝孝桓帝刘志146~167年第二十九位度宗汉灵帝孝灵帝刘宏168-189年第三十位弘农怀王弘农怀王刘辩189年第三十一位汉献帝孝献帝/孝愍帝刘协189-220年汉朝简介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

随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

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

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开创了“光武中兴”。

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

帝王世系表之三: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表]

帝王世系表之三: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表]

帝王世系表之三: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表]帝王世系表之三:秦朝、西汉、东汉、三国历代皇帝
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因秦朝王室为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
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朝历代皇帝
汉朝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
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
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
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
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
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
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汉朝皇帝谱表

汉朝皇帝谱表
(8)汉高宗孝元帝刘奭
生卒:-76—— -33.5 44岁
在位:-49.12—— -33.5 16年
初元(-48—— -44)
永光(-43—— -39)
建昭(-38—— -34)
竟宁(-33)

(9)汉统宗孝成帝刘骜
生卒:-52—— -7.3 46岁
在位:-33.6—— -7.3 26年
被迫退位,废为山阳王
魏灭东汉 东汉亡
〖返回〗
在位:-7.4—— -1.6 6年
建平(-6—— -2)
二年六月改元
太初元将(-5.6—— -5.8)
八月复称建平二年
元寿(-2—— -1)
好男色,胡搞而死
堂弟
(11)汉元宗孝平帝刘衎
生卒:-9——5.12 14岁
在位:-1.9——5.12 6年
元始(1——5)
西汉(公元-206——8年)
新(公元9——23年) 更始帝(公元23——25年)
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202年5月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1)汉高祖高帝刘邦
生卒:-247—— -195.4 63岁
在位:-202.2—— -195.4 12年
长子
(2)汉孝惠帝刘盈
生卒:-211—— -188.8 24岁
建宁(168——172.5)
熹平(172.5——178.3)
光和(178.3——184.11)
中平(184.12——189.3)

(13)汉少帝刘辩
生卒:176——190.1 15岁
在位:189.4——189.9 5个月
光熹(189.4——189.8)

汉代皇帝年表

汉代皇帝年表

汉代皇帝年表西汉(前206——8)一、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帝名:刘邦(小名刘季)辈份:第一代在位:前206——前195(11年)生卒:前256—-前195(61岁)皇考:刘执嘉子生母:王含始年号:高帝(前206——前195)陵墓: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二、谥号:孝惠皇帝庙号:无帝名:刘盈辈份:第二代在位:前195——前188(7年)生卒:前210——前188(22岁)皇考:高帝嫡长子生母:吕雉年号:惠帝(前194-—前188)陵墓: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三、谥号:前少帝庙号:无帝名:刘恭在位:前188——前184(4年)年号:前少帝(前188——前184)四、谥号:后少帝庙号:无帝名:刘义(刘弘)在位:前184——前180(4年)年号:后少帝(前184--前180)五、谥号: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帝名:刘恒辈份:第二代在位:前180—-前157(23年)生卒:前202——前157(45岁)皇考:高帝第五子生母:薄氏年号:前元(前179——前164)后元(前163-—前157)陵墓:霸陵(今陕西省长安县)六、谥号:孝景皇帝庙号:无帝名:刘启辈份:第三代在位:前157——前141(16年)生卒:前188——前141(47岁)皇考:文帝第四子生母:窦氏年号:前元(前156——前150)中元(前149——前144)后元(前143-—前141)陵墓:阳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七、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帝名:刘彻辈份:第四代在位:前141——前87(54年)生卒:前156-—前87(69岁)皇考:景帝第九子生母:王氏年号:建元(前140——前135)元光(前134——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汉(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征和(前92——前89)后元(前88—-前87)陵墓: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八、谥号:孝昭皇帝庙号:无帝名:刘弗陵辈份:第五代在位:前87-—前74(13年)生卒:前94-—前74(20岁)皇考:武帝少子生母:赵氏年号:始元(前86-—前80)元凤(前80—-前75)元平(前74)陵墓:平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九、谥号:昌邑王庙号:无帝名:刘贺辈份:第六代在位:前74(27天)皇考:武帝孙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帝名:刘询辈份:第七代在位:前74——前49(25年)生卒:前91-—前49(42岁)皇考:武帝子刘据子刘进子生母:王翁须年号:本始(前73——前70)地节(前69-—前66)元康(前65——前61)神爵(前61——前58)五凤(前57——前54)甘露(前53-—前50)黄龙(前49)陵墓: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十一、谥号:孝元皇帝庙号:高宗帝名:刘奭辈份:第八代在位:前49——前33(16年)生卒:前75——前33(42岁)皇考:宣帝长子生母:许平君年号:初元(前48——前44)永光(前43——前39)建昭(前38-—前34)竟宁(前33)陵墓: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十二、谥号:孝成皇帝庙号:无帝名:刘骜辈份:第九代在位:前33——前7(26年)生卒:前51—-前7(44岁)皇考:元帝长子生母:王政君(王莽姑母)年号:建始(前32—-前28)河平(前28-—前25)阳朔(前24-—前21)鸿嘉(前20——前17)永始(前16—-前13)元延(前12-—前9)绥和(前8——前7)陵墓: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十三、谥号:孝哀皇帝庙号:无帝名:刘欣辈份:第十代在位:前7——前1(6年)生卒:前26—-前1(25岁)皇考:元帝子定陶恭王刘康子生母:丁氏年号:建平(前6——前3)太初元将(前5)元寿(前2—-前1)陵墓:义陵(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北)十四、谥号:孝平皇帝庙号:元宗帝名:刘衎辈份:第十代在位:前1——5(5年)生卒:前9——5(13岁)皇考:元帝子中山王刘兴子生母:卫氏年号:元始(1—-5)陵墓: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十五、谥号:孺子庙号:无帝名:刘婴辈份:第十一代在位:6——8(2年)生卒:5—-25(20岁)皇考:宣帝曾孙广戚侯刘显子年号:居摄(6——8)初始(8)新(8—-23)帝名:王莽在位:8——23(15年)生卒:前45—-23(67岁)皇考:王曼子年号:始建国(9——13)天凤(14——19)地皇(20——23)更始(23——25)帝名:刘玄在位:23——25(2年)皇考:刘子张子生母:何氏年号:更始(23-—25)东汉(25——220)十六、谥号:光武皇帝庙号:世祖帝名:刘秀辈份:第十代在位:25--57(32年)生卒:前6——57(62岁)皇考:刘钦子生母:樊娴都年号:建武(25——56)中元(56——57)陵墓: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十七、谥号:孝明皇帝庙号:显宗帝名:刘庄辈份:第十一代在位:57——75(18年)生卒:28——75(47岁)皇考:光武帝第四子生母:阴丽华年号:永平(58—-75)陵墓:显节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十八、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帝名:刘炟辈份:第十二代在位:75——88(13年)生卒:58——88(30岁)皇考:明帝第五子生母:贾氏年号:建初(76——84)元和(84——87)章和(87——88)陵墓: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十九、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穆宗帝名:刘肇辈份:第十三代在位:88——105(17年)生卒:79——105(26岁)皇考:章帝第四子生母:梁氏年号:永元(89—-105)元兴(105)陵墓: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二十、谥号:殇皇帝庙号:无帝名:刘隆辈份:第十四代在位:105——106(1年)生卒:105——106(1岁)皇考:和帝子年号:延平(106)陵墓:康陵(在慎陵中)二十一、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恭宗帝名:刘祜辈份:第十四代在位:106—-125(19年)生卒:94——125(31岁)皇考:章帝子清河王刘庆子生母:左小娥年号:永初(107——113)元初(114-—120)永宁(120——121)建光(121——122)延光(122——125)陵墓:恭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二十二、谥号:孝顺皇帝庙号:敬宗帝名:刘保辈份:第十五代在位:125——144(19年)生卒:115——144(29岁)皇考:安帝子生母:李氏年号:永建(126-—132)阳嘉(132-—135)永和(136——141)汉安(142—-144)建康(144)陵墓:宪陵(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二十三、谥号:孝冲皇帝庙号:无帝名:刘炳辈份:第十六代在位:144——145(1年)生卒:143——145(2岁)皇考:顺帝子生母:虞氏年号:永嘉(145)陵墓:怀陵(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二十四、谥号:孝质皇帝庙号:无帝名:刘缵辈份:第十六代在位:145—-146(1年)生卒:138——146(8岁)皇考:章帝曾孙渤海王刘鸿子生母:陈氏年号:本初(146)陵墓:静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二十五、谥号:孝桓皇帝庙号:威宗帝名:刘志辈份:第十五代在位:146——167(21年)生卒:132—-167(35岁)皇考:章帝孙蠡吾刘翼子生母:匽明年号:建和(147——149)和平(150)元嘉(151——153)永兴(153——154)永寿(155——158)延熹(158—-167)永康(167)陵墓: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二十六、谥号:孝灵皇帝庙号:无帝名:刘宏辈份:第十六代在位:168——189(21年)生卒:156——189(33岁)皇考:章帝曾孙解渎亭侯刘苌子生母:董氏年号:建宁(168——172)熹平(172——178)光和(178——184)中平(184——189)陵墓:文陵(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二十七、谥号:少帝庙号:无帝名:刘辩辈份:第十七代在位:189(1年)生卒:176——190(14岁)皇考:灵帝子生母:何氏年号:光熹(189)昭宁(189)二十八、谥号:孝献皇帝庙号:无帝名:刘协辈份:第十七代在位:189——220(31年)生卒:181-—234(53岁)皇考:灵帝子生母:王氏年号:永汉(189)初平(190——193)兴平(194——195)建安(196——220)延康(220)陵墓:禅陵(今河南省修武县北)。

中国历史思维导图-西汉皇帝

中国历史思维导图-西汉皇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汉 前202-公元8年(210年)
01汉高祖
刘邦 前256(生)-前202(登基)-前195(卒) 在位:8年 建西汉,都长安
02汉惠帝
刘盈,高祖嫡长子 前210-前195-前188 在位:7年
03汉前少帝
刘恭,惠帝庶长子 前192-前188-前184 在位:4年
高皇后吕雉掌权
04汉后少帝
刘弘,惠帝之子 ?-前184-前180 在位:4年
13汉哀帝
刘欣,成帝之侄 前25-前7-前1 在位:6年
更始帝
刘玄,光武帝刘秀族兄 在位:23-25年 23年,新朝灭亡,入主长安 25年,被赤眉军所杀。
孺子婴
14汉平帝
刘婴 生卒:5-25年 在位:6-8年
刘衎,元帝刘奭之孙 前9-前1-公元6 在位:6年
王莽摄政。公元9年,建立新朝,王莽改制
刘恒,高祖四子 前203-前180-前157 在位:23年
文景之治
09汉废帝
海昏侯刘贺 在位27天,被霍光废黜
10汉宣帝
刘询,武帝曾孙 前91-前74-前48 在位:26年 前68年,霍光去世 孝宣中兴
11汉元帝
刘奭,宣帝之子 前74-前48-前33 在位:16年 宠信宦官,西汉衰落
12汉成帝
刘骜,元帝嫡子 前51-前33-前7 在位:25年 沉湎玩乐,外戚擅权
08汉昭帝
刘弗陵,武帝之子 前94-前87-前74 在位:13年
霍光(?-前68)辅政
07汉武帝
刘彻,景帝之子 前156-前141-前87 在位:54年 加强集权,独尊儒术 首开丝路,开疆拓土 前140年,首个年号:建元
06汉景帝
05汉文帝
刘启,文帝嫡长子 前188-前157-前141 在位:16年 平定七国之乱,维护统一

西汉皇帝世系图——汉文帝刘恒白捡皇位成为西汉第五位皇帝,也是拥有庙号的四位西汉皇帝之一

西汉皇帝世系图——汉文帝刘恒白捡皇位成为西汉第五位皇帝,也是拥有庙号的四位西汉皇帝之一

西汉皇帝世系图——汉文帝刘恒白捡皇位成为西汉第五位皇帝,也是拥有庙号的四位西汉皇帝之一
考古勘探最终确认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的江村大墓实为汉文帝霸陵,彻底否定了霸陵位于白鹿原凤凰嘴的历史记载。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是最幸运的皇帝,白捡一个皇位。

汉文帝之母薄姬地位低下,不受其父汉高祖刘邦的宠爱;刘恒非嫡非长,本没有任何机会继承皇位。

吕后专权,大肆诛杀刘邦的子嗣,被封为代王的刘恒远离朝廷,幸免于难。

汉惠帝刘盈去世后,先后立汉惠帝的两名幼儿为帝。

吕后死后,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大臣将吕家势力从朝中清除,改立新帝。

因为代王低调,在朝廷没有势力,被大臣拥立即位。

然而刘恒并不是一个受人摆布的傀儡,在他称帝以后打击权臣,巩固皇权,这大约也是周勃等大臣万万没想到的。

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施仁政,行德治,开启“文景之治”。

汉文帝生活简朴,让利于民,史上罕见。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

有不便,辄弛以利民……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高祖
刘邦
前256-前202-前195
高后吕雉
齐悼惠王
刘肥
前221-前189
汉惠帝
刘盈
前210-前195-前188
汉文帝
刘恒
前202-前180-前157
城阳景王
刘章
前200-前177
前少帝
?-前188-前184
后少帝
刘弘
前192-前184-前180
汉景帝
刘启
前188-前157-前141
梁孝王
刘武
?-前144
刘鸿
?-147
汉顺帝
刘保
115-125-144
刘弘
蜀汉
汉质帝
刘缵
138-145-146
汉冲帝
刘炳
143-144-145
汉桓帝
刘志
132-146-168
孝仁皇
刘苌
汉昭烈帝
刘备
161-221-223
汉灵帝
刘宏
156-168-189
蜀汉后主
刘禅
207-223-263-271
弘农怀王
刘辩
176-189
汉献帝
城阳恭王
刘喜
?-前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127
汉武帝
刘彻
前157-前141-前87
梁共王
刘买
?-前136
城阳顷王
刘延
?-前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128-前91
昌邑哀王
刘髆
?-前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94-前87-前74
梁平王
刘襄
?-前96
城阳敬王
刘义
?-前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刘外
悼皇考
刘进
前113-前91
刘秀
前6-25-57
汉成帝
刘骜
前51-前33-前7
恭皇
刘康
?-前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8
广戚炀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前4
梁荒王
刘嘉
பைடு நூலகம்?-前24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哀帝
刘欣
前27-前7-前1
汉平帝
刘衎
前9-前1-6
广戚侯
刘显
严乡侯
刘信
?-7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海昏侯
刘贺
前92-前74-前59
梁贞王
刘毋伤
?-前85
城阳惠王
刘武
?-前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91-前74-前49
梁敬王
刘定国
?-前45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汉元帝
刘奭
前75-前49-前33
楚孝王
刘嚣
?-前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20
梁夷王
刘遂
?-前39
式节侯
刘宪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5
刘永
?-25-27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5
济北惠王
刘寿
?-120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纡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5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北乡侯
刘懿
?-125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刘雄
勃海孝王
刘协
181-189-220-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