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2

合集下载

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兰祥工作室)

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兰祥工作室)

二、对稳态调节机智的认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 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保持协 调一致的原因
答: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所以能保 持协调一致主要依靠 调节 调节 和 调节。 目前普遍认为, 是机体维 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 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 入内环境会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 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
(一)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 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 pH稳定的。
1、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作用 ,使各个 器官 、 系统 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 稳 定状态。 2、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 一种 动态变化 ;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 范围内。
3、稳态的实质: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 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 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的动态 变化,你认为内环境的动态变化是剧烈的变化呢, 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什么是稳态?稳态的实质是什么?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什么? 4、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 调一致呢?
(二)材料用具
缓冲液:含缓冲物质的溶液 缓冲物质(缓冲对):对酸碱度起缓冲 作用的物质。如: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法:通过电影《阿甘正传》的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在塑造个人品质方面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导向教学法不仅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将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还将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首先,我以一部电影《阿甘正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在塑造个人品质方面的作用。接着,我引入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数据等,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对我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认同。学生将通过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探讨,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环节,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必修三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必修三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必修二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知识拓展】1840-1949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最终遭到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①1949-1952年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民主政治建设)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A.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样,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必修三1.2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必修三1.2

练习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D ) 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 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 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 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状态 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问题探讨
2、(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 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问题探讨
3.(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 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 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 诱发糖尿病等疾病。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 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看一看 我们一起讨论后,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不超过1℃。而且,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 同。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4.尽管昼夜温度波动很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37.3 ℃ 37.1℃
自己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37.1 ℃ (成年)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 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 差异?
人体体温一天的变化曲线
同一个人体不同的时期体温也不相同,但一般 不超过1°C
(1)水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2)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这 一现象说制:

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必修三1.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学习重点、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自学探究】一、遥感(RS)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2、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3、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等领域。

1、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2、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速度和,并且具有全能性、、、连续性和的特点。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1、专门处理地理数据的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或需要处理地理的领域,都可借助GIS。

四、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是指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化后,由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是将不同、时间的自然与人文的大量信息,按,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方体的、的显示。

【强化训练】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14题为单选,15~19题为双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据此回答第1题。

1.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2.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A. 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据新华社2008年2月21日电,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于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产 党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和初步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02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二)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富起来)
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历史结论: 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义现代化建设
择,是正确的选择。
总议题: 中国共产 党为什么
行?
第一目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第二目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第三目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时间线索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
五四运动, 1921中共成立
社会主8日,习近平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强起来)
1.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主义进入新时代 2.主要标志: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把握“变”与“不变” “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强起来)
5.进 入 新 时 代 的 成 就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 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 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课件(31页)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课件(31页)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调节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 作用,使
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各个器官、__________ 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 动态平衡 处于______________ 中。
[探究与学习] 你知道组织水肿是由于内环境中哪种理化
定的外界环境,如适宜的渗透压、温度、酸碱度等,即稳态。
[答案]C
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 1.比较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在加入处理液时的 pH
变化曲线图:
图 1-2-1
(1)曲线①表示用 NaOH 对自来水的处理。 (2)曲线②表示 NaOH 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 理。 (3)曲线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 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 pH 的相对稳定。
性质被破坏引起的,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组织水肿是由于内环境中渗透压的不平衡引起的, 说明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器官、系统 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1)基础:人体各______________
循环 系 (2)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__________
)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名师点拨:如果血液的成分稳定,但Fra bibliotek他内环境稳态被破
坏,人也可能发生疾病。
答案:D
【变式训练 1】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 条件是( )
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C.酶和稳态 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知识点梳理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基本步骤:分离和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一、分离和提纯1、蒸馏:利用有机物与杂质沸点的差异(一般温度差大于30℃),将有机物以蒸汽的形式蒸出,然后冷凝得到产品(1)适用条件:①分离提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也可用于分离液体和可溶性固体②被提纯的有机物的稳定性较强③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大于30℃)(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石棉网(3)装置:(4)注意事项: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1/3≤V≤2/3②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③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④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⑤冷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⑥检查装置气密性:用酒精灯对蒸馏烧瓶微热,伸入到水槽的牛角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且停止加热后,牛角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⑦操作顺序:实验前:先通水,再加热;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水2、萃取:(1)分类:①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液萃取: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例: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产量(2)萃取剂:萃取用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密度相差较大,易于静置分层②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均不发生反应③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得多常见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苯(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3、分液: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1)仪器:分液漏斗(2)步骤:验漏→装液→振荡(排气)→静置分层→分液(上上,下下)(3)注意事项:①通过打开其上方的玻璃塞和下方的活塞可将两层液体分离②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③萃取和分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液可以单独进行,但萃取之后一定要进行分液④萃取或分液之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
高调机时体,适必应将外引起界细环胞境代的谢能紊力乱。。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
成 理化 分 性质
机制
生理 基础
稳态
意义 失调表现
(动态平衡) 及其原因
细胞正常代谢;器官、 系统正常运行和协调
3、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4、稳态失调
(1)原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
剧烈(外因)
自身调节功能 障碍(内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2)实例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1、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 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 酸碱中毒等。
2、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糖尿 病可能导致血糖浓度过高。
(3)不同个体完全一样吗? 存在个体差异。
(2)体温变化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
成员 母亲
上午 6h
37.0℃
上午10h 中午12h 37.0℃ 37.3℃
下午 2h
37.4℃
傍晚 6h
37.2 ℃
晚上 9h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第1章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体内细胞 的代谢活动
2、变化 各种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因素:
3、实例:
(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变化: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ALT CRE↑ BUN GLU↑
测定值 17 1.9
3、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可能会肌肉 抽搐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病等;血钙过高则 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必修三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必修三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必修三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4.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自主学习讨论】㈠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外界的变化和体内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和不断发生变化。

1.体温: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但在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2.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叫做稳态。

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意义1.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维持稳态的基础是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⑴直接相关的系统:、、、。

⑵参与调节的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⑴最初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的调节。

⑵经典解释:内环境的稳态是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⑶现代观点:目前普遍认为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而免疫调节是通过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

⑴正常的和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⑵正常的和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㈢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原理及结果1.原理分析:在实验中用的方法,通过向、、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与相似而不同于,从而说明的机制。

2.实验结果——绘出用盐酸或NaOH分别处理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后相应的pH。

变化曲线如右图:【巩固检测】(1-7为A级题,8-11为B级题)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2.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酸碱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体温调节⑤氨基酸平衡⑥CO2、O2平衡A.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3.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4.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6.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B.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8.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9.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10.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

高中政治必修三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精品课件

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
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实践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 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课堂小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建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政治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 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 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 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3.新征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5.改革开放的开启、地位、目的、意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地位、意义、新征程?
01
开天
辟地
探究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的会议宣言指 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 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 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 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中政治必修三: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2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程标准要求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教材分析本框题为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本框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当代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特点,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时期,学习的自觉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可以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此框的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点拨,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同于经济、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内容,从中可以体会到,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基础上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辩证关系)(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段话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件(共24张PPT)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 董仲舒生平(前179-前104年)
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乘马 不知牝牡”)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 表、大学问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关键人物。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5.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 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 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道)
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萧规曹随)
材料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 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 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董仲舒
《春秋繁露》书影
2.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材料一: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 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 课件(共30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 课件(共30张PPT)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 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 社会文化也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 然而然地提高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1)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说经济 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对的。 (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 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1.文化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发展 C.社会发展
) B.政治发展 D.科学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的关系,表现在(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 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B.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 D.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 亦趋的
•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过来对经济社会的发 展起促进作用。
• 改:优秀的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 3、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 改:颠倒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 4、文化霸权主义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 改:文化霸权主义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利用掌握的科学文 化知识,成功的完成了杂交水稻的试验和推广, 解决了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自己永远也解决不了 的难题——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说明在经济 发展中什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上情景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美国文化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1.2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1.2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3.教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其优越性和生命力。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设置小组讨论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哪里?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生命力?”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作业小结,巩固知识点: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的心得体会。这种作业形式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提高写作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以便在课后进行解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接受反馈的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水平和价值观的培养,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3.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教师设置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还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反思与评价,促进自我提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沟通能力和接受反馈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水平和价值观的培养,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2]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2]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前提、标志及意义 ①前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 变化。②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③意义:为我国逐 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制度基础。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基本建立独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国 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 位提高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 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革开放的实质、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 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领导人民走上了由富起来到强 起来的新征程。
课堂总结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总路线总任务——一化三改
国 共
建立新中国
过渡时期 阶段性成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
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创造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强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 阶段性成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
基本建立独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主富强 实质——自我完善和发展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成就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1.2思想形态及其特征(共21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1.2思想形态及其特征(共21张ppt)
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为
基本单元
PART 2 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1 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抽象思维
基本形式: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
指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1 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 成的关系。 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两者都来源于实践。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 中是一丛牡丹,牡丹花下还卧着一只猫。 宰相吴正肃认为这幅画画的是正午的牡 丹。他认为,画中牡丹花瓣松散下垂、 颜色发干,正是中午牡丹的样子。猫的 眼睛细长如线,正是中午的猫眼形象。 如果是清晨的牡丹,花瓣应是收缩而湿 润的,猫的眼睛应该是圆的。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学习目标
1 思维的形态
2 思维基本形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
PART 1 思维的基本形态
1 思维的基本形态
夕阳西下
秋风落叶
雨后初晴
文科思维:诗歌、音乐、一个故事…… 理科思维:昼夜更替、脱落酸的生理功能、大自然“固氮”的过程……
1 思维的基本形态
1 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材料一:一百多年来,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 的冷战,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各国相 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和平力量的上升 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抽象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 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7
体外
体内
体外
食物 消化
(营养成分) 系统
氧气 呼吸
系统
CO2和 呼吸 H2O 系统
18
组织液
细胞
泌尿 尿液
系统 (含氮废物,
水)
淋巴 血浆
内环境
皮肤 汗液
(含氮废物, 水)
外 消化系统 界 营养物质
循 血浆



呼吸系统
中 的
O2、CO2、H2O
(4)人体对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21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稳态失调的病例:尿毒症、糖尿病、高山 反应、高烧、腹泻、酸碱中毒等。 血糖过低和过高分别出现低血糖和糖尿病。 血钙过低→佝偻病等。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22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正常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2)适宜体温和pH:适宜酶发挥作用 (3)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机体的能量保障 (4)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需
肌酐
CRE
尿素氮
BUN
血清葡萄糖
GLU↑
甘油三脂
TG↑
总胆固醇
TCH
测定值 单位
17 IU/L 1.9 mg/dl 14.6 mg/dl 223 mg/dl 217 mg/dl 179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50~200 150~220
8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 受损情况的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 胞的线粒体中,肝脏发生炎症,转氨 酶即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 脏病变可引起转氨酶升高---肝炎。
理方法或药物来退烧。
2. 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
水较多地渗入细胞,造成肿胀,使细胞代谢紊
乱。出现疲倦、不适、恶心、厌食、皮下
组织肿胀等症状。
3.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使 体内缺氧。说明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内环境 稳态。
26
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 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 以集中、头痛等。
9
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 排出,以致大量尿素和其他毒性物质 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尿 毒症。
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 项指标,对于诊断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10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 水平的指标。无论哪个含量增高,都 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 密切关系,尤其是两者都增高的,患 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正常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2)适宜体温和pH:适宜酶发挥作用 (3)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机体的能量保障 (4)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需
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 起代谢紊乱.
7
问题探讨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 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0
小结
(1)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 持稳态的基础。
(2)与稳态维持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免疫系统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稳态的主要调 节机制。
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 起代谢紊乱.
23
练习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D
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 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 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状态
问题:从表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3
温度
37.4 37.2 37.0 36.8
6
10 12 2
自己 母亲
父亲
时间
6
9
结论
1.正常人体温有个范围,变化一般不超 过1℃。个人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体温有年龄差异,一般年轻者较高。 3.体温有性别差异,一般女性较高。
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 衡。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 1、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是什么?简述认 识过程
• 2、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 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
•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1、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是什么?简述认识过程
最初பைடு நூலகம்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推测:稳 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稳态 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
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4
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
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A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11
问题探讨答案
1.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含 量,包括多种代谢产物含量。当某项生理功能 出现障碍时,检测值超出正常范围,因此该指 标可反映健康状况。
2.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处于动态 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有差异。
3.(1) 肌酐含量超标,它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累 积影响健康,表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2)葡 萄糖超标,血糖过高导致糖尿病等。(3)甘油 三脂超标,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等。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25
P9
思考与讨论提示
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正常体温
是生化反应最适温度,高烧影响酶活性,导致各
种反应出现紊乱,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物
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缩, 不能正常排汗,以及内外温差大,致内分泌紊 乱等。
27
15
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
血浆的pH:7.35-7.45 体温:约37OC 血浆渗透压:约770kPa(37OC)
稳态的定义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 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稳态的特点
1.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的动态变化; 2.不同个体有差异。
16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 病菌等影响稳态的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 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
2、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 统的功能联系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 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
体外
体内
体外
食物 消化
(营养成分) 系统
氧气 呼吸
系统
CO2和 呼吸 H2O 系统
5
组织液
细胞
泌尿 尿液
系统 (含氮废物,
水)
淋巴 血浆
内环境
皮肤 汗液
(含氮废物, 水)
外 消化系统 界 营养物质
循 血浆



呼吸系统
中 的
O2、CO2、H2O

组 织 液
细 胞 内 液
物 质
皮肤,泌尿系统 水、无机盐
淋巴 统
尿素、尿酸
6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组 织 液
细 胞 内 液
物 质
皮肤,泌尿系统 水、无机盐
淋巴 统
尿素、尿酸
19
机体各器官、系统如何保持协调一致呢?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推测:稳 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稳态 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 病菌等影响稳态的因素。
12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成员
上午 6h
上午 10h
中午 12h
下午 2h
傍晚 6h
晚上 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