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和作业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
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是教育领域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对于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定义、作用以及编制原则。
一、课程大纲的定义和作用1. 定义:课程大纲是一份详细说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文件。
它包括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信息。
2. 作用:- 提供指导:课程大纲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应该教授的知识和技能。
- 推动教学一致性:课程大纲确保了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强调的重点是一致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提供学生参考:课程大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计划和预期结果的参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进程。
二、课程标准的定义和作用1. 定义:课程标准是为了规范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它涵盖了学习目标、内容要点、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2. 作用:- 明确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帮助教师确定教学重点和内容。
- 确保教育公平性:课程标准确保了不同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要求的一致性,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
- 提升教学质量:课程标准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因为他们需要按照标准来设计和评估教学。
三、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编制原则1. 明确目标和要求:编制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时,需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确保其与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相匹配。
2. 逻辑性和连贯性: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应该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学生在不同年级和科目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序推进。
3. 灵活性和可调整性: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应对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4. 参与教师和专家:编制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时,应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教师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结: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们对于教学的规范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大纲提供了教学的指导,而课程标准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要求。
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教材简析:
依
据
二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
小学一年级在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本册
课程纲要编写原则
1、依据课标定目标 2、紧扣教材变内容 3、根据学情立实施 4、以生为本做评价
“课程纲要”是课 程实施中的战略思想, “作业设计”则是课 程实施中的战术思想。
同时,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三种基本教学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 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 力。设计教学的能力是基础,实施教 学的能力是关键,评价教学的能力是 保障。
课程目标:
是课程的灵魂,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 素, 。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基于对课程标准的分 解及对本年级段的要求和对学生的研究、对学材 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分析。以“教学目标通用格式: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对 课标进行分解。
具体要求是:全面、适当、清晰;目标要涉及 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
(切记课程评价要切合前面所制定的课程目标,具 体细化如何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中能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评价标准二次制定自己的 学习策略。)
课程评价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尤其要注意对每项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表现给与随机评价。 对于需要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内容,可以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动态评价。 如:课堂观察、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辩论演讲、故事会、设置情境交 际等,对活动进行即时总结,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教学大纲是学校或教育机构对整个学科或课程所规定的整体教学要求和安排,它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而课程大纲则是具体一门课程教学的计划和安排,它是实施教学大纲的具体实践。
一、教学大纲的重要性教学大纲在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为教师提供了指导,能够确保教学的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通过教学大纲,能够统一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教学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教学目标,即教师对学生在该门课程中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要求和期望。
其次是教学内容,即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授的具体知识点和技能。
第三是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最后是教学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考核方法。
三、课程大纲的编写与实施课程大纲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具体课程计划。
在编写课程大纲时,需要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和内容。
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四、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的关系教学大纲是宏观层面的指导,而课程大纲则是微观层面的操作。
教学大纲为课程大纲提供了框架和目标,同时也规定了一些大致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而课程大纲则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安排和实施计划。
五、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的优化与改进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应该是动态的,需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育机构和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及时进行大纲的修订和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六、结语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教学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效课堂讲话稿
学区推进开创课改新面貌典型引路打造开放新课堂巩义市高效课堂现场会巩义市高效课堂建设督导交流活动分别2011年12月2日—9日和2012年2月20日—2月24日对全市42所学校进行了为期13天的高效课堂建设督导交流活动,现向大会汇报,题目是:“学区推进开创课改新面貌典型引路打造开放新课堂”。
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领导,教体局成立巩义市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划分六个学区推磨督导、验收全市33所初中和9所高中,每个验收组由九人组成,由教体局领导任组长,其他九名成员由负责教学、教研、科研、德育的镇教研中心主任、业务副校长和教研员组成:督导内容:1)课堂教学2)课标解读3)课程纲要编制4)导学案编写5)作业建设规划设计6)电子白板技术使用。
督导程序:一问(答辩)、二听(听课、听汇报)、三查(查笔记、查档案、查记录)、四看(特色建设、校容校貌);单项验收-量表汇总-积分排序。
督导形式:校长汇报、答辩、课堂观察、查阅档案、座谈、问卷调查。
这次活动验收组对照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客观公正评价每一所学校,检查细致、全面,听课1000多节,达到了检查督导、交流借鉴、互相学习的预期目的,对我市高效课堂建设进行了全面审视,涌现出了13个先进典型,现提出表扬。
同时找到了主要成绩和突出问题,坚定了我市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效果很好。
一.取得的成效1.办学思想端正,明确了高效课堂的方向各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电子白板为载体,以高效课堂为平台,优化学习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学习活动,确保课程目标的落实,提高课堂效益,强化了课堂教学中师生地位的双主体意识,提高了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整体规划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可以说,校校有行动,个个有反思、人人有感悟。
榜样在眼前,标兵在身边。
巩义二中文化底蕴深厚,坚持五环节教学法,坚持班子听评课制度(王秋萍校长听课记录已用四本听课200节),坚持“诱思探究”“一课两上三讨论”,开展名师讲座,举行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课堂教学讲求效率,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情绪积极高涨,形成了有文化的课堂,赛出了风格和特色,赛出了激励和发展。
《课程纲要》教学反思
《课程纲要》教学反思《课程纲要》教学反思1新学期的开始,就接到通知由我来上一节《课程纲要》分享课。
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和摸索。
第一遍我考虑怎么从编写《课程纲要》中教师书写的角度,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立场。
第二遍我思考能否把《课程纲要》的全部内容呈现给学生,该如何取舍。
第三遍我思考用什么方式呈现才能让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乐于接受《课程纲要》。
第四遍我在想在课堂上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五遍我在思索该如何分配好三个环节的学习时间……在一遍遍的淘洗过滤后,一节幼稚的《课程纲要》分享课模型从繁杂的头脑中逐渐浮现出来。
我决定删除《课程纲要》中教学实施环节,给学生分享三部分内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评价。
在学习目标方面,按板块进行,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决定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授课。
在学习习惯中用相机拍摄成照片呈现。
在学习评价一部分,更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评价体系进行呈现和操作。
上课前,我的心情依然很忐忑,说心里话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也是对学生的不信任。
为了制造课堂的神秘感,之前我没有把消息透露给任何学生。
“孩子们,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在暑假里有作业,老师也有作业,你们想知道老师的作业是什么吗?告诉你们吧,一份是读一本好书,一份是做一份《课程纲要》。
今天老师愿意把《课程纲要》与大家分享,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
”一节课在交流中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开始了。
转眼四十分钟时间一晃而过。
“老师,我知道了怎么使用目录了。
”“老师,我知道本册书的重点是什么了。
”“老师,我知道了本册书每个单元的单元主题。
”……不需要询问任何人,从孩子们端正的坐姿高举的小手大胆的发言积极的思索中,我知道这节课还算是成功的,孩子们是有所收获的。
在课堂进行到最后,我由衷地对孩子们说了声谢谢。
感谢和我相遇的这班孩子,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平台,他们竟然送给了我一份惊喜。
回头反思这节课,我认为做到了以下几点:一、趣味性。
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还是图片的插入都给课堂增添了趣味,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三上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范文
三上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课程纲要的重要性1.1 了解课程纲要的定义和作用1.2 探讨课程纲要对于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1.3 分享实际案例,展示课程纲要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二章: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与编写方法2.1 掌握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目标、内容、评估等部分2.2 学习编写课程纲要的步骤和技巧第三章:课程纲要的应用与分享3.1 了解课程纲要的应用场景,如课堂导入、小组讨论等3.2 学习如何有效地分享课程纲要,提高学习效果3.3 分享实际应用案例,探讨课程纲要分享的成功经验第四章:课程纲要的评价与改进4.1 掌握课程纲要评价的标准和方法4.2 学习如何根据评价结果改进课程纲要4.3 分享实际评价案例,探讨课程纲要改进的有效策略第五章:课程纲要与教学创新的结合5.1 了解教学创新的概念和意义5.2 探讨课程纲要如何在教学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第六章:课程纲要案例分析与讨论6.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纲要案例进行分析6.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案例的评价和建议6.3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为自己的课程纲要编写和分享提供借鉴第七章:课程纲要编写与分享的实战演练7.1 布置课程纲要编写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编写7.2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课程纲要并互相评价7.3 教师对学生的编写和分享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第八章:课程纲要应用的拓展与深化8.1 引导学生探索课程纲要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场景的应用可能性8.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拓展应用课程纲要的成功经验8.3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深化对课程纲要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第九章:课程纲要与学习策略的整合9.1 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种类9.2 探讨课程纲要与学习策略的整合方法10.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纲要分享课中的收获和感悟10.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未来学习的建议和期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纲要的重要性重点:课程纲要的定义和作用、课程纲要对于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课程纲要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上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范文
三上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课程纲要概述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程纲要的重要性,掌握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和编写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1.2 课程内容介绍课程纲要的概念、作用、基本要素和编写步骤,以及如何利用课程纲要进行有效学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纲要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课程纲要的编写与运用2.1 课程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编写课程纲要,并运用课程纲要指导学习。
2.2 课程内容讲解课程纲要的编写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何将课程纲要应用于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编写和运用课程纲要的能力。
第三章:课程纲要案例分析3.1 课程目标通过分析具体课程纲要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纲要的编写原则和技巧。
3.2 课程内容分析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程纲要案例,总结课程纲要的编写规律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课程纲要的编写技巧。
第四章:课程纲要的应用与评价4.1 课程目标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程纲要进行学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4.2 课程内容讲解如何运用课程纲要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介绍学习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纲要进行学习和评价的能力。
第五章:课程纲要分享与反思5.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分享和交流课程纲要的经验,提高学生自我反思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5.2 课程内容讲解如何分享课程纲要的经验和成果,介绍通过课程纲要分享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分享经验、进行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第六章:课程纲要与学习策略6.1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课程纲要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学会如何运用课程纲要制定个人学习策略。
市教育局关于课程纲要编写的指导文件
郑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纲要编制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课程建设,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整体规划能力,确保课程目标的落实,深入推进道德课堂的构建,现就中小学教师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和意义《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材、校情、学情编制的、体现学科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大纲,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
编制《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
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管理与评价。
二、把握学科《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与内容《课程纲要》不同于教学进度表,课程纲要完整的体现了课程元素,而教学进度表只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安排。
《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学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学材及现场学习资源进行设置。
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的实施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
涉及学习主题,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法等。
课程评价:是指选择与课程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
三、《课程纲要》的编制与使用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
要分析学情,详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纲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
数学作业原来可以如此多娇
数学作业原来可以如此多娇【摘要】数学作业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桥梁。
如何更好地发挥这座桥梁的作用呢?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预习性作业、总结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自主性作业等作业类型受到学生的喜欢,因为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学会总结、学会用“数学眼”看世界、学会用数学创造美丽,更感受到“多彩的数学作业”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数学作业,本来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桥梁,一座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按理说,“常来常往,感情越深”,师生都应该越来越喜欢它才行,可为什么提起它,教师头痛,学生厌烦呢?原因有二个:1、师生的观点不同。
教师认为作业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是一条教师自我检测教学效果的途径;而学生却没有意识到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培养自身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能力的过程,他们认为作业即任务,一项不用征求他们意愿的任务,一项他们不能不完成的任务。
2、教师的简单行为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作业的厌烦。
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往往是“依材扣本”,不是让学生把课本上的题目一遍一遍重复做,就是用某种教辅资料代替作业,让学生一页一页的做。
对这种千篇一律,缺乏挑战性、趣味性、灵活性的作业,其结果只能是优等生烦、中等生厌、后进生恨。
孔子曰“教不严,师之惰”。
所谓的“教不严”,我想不仅仅是指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上,更应该包含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上。
教师如果能够“从严要求”自己对作业设计的态度,那么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也就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今年,在学习了《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后,我针对数学作业的内容及形式作了一番探索实践,收获颇多,用学生的话说那就是——数学作业原来可以如此多娇。
一、预习性作业“先学后教”是道德课堂的一个要求。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征(高年级的学生普遍对自己知道的知识没有兴趣听,喜欢与人交流,对未知的东西喜欢探究),在教学新课之前,提前让学生借助自学提纲进行自学。
市教育局关于作业建设的指导文件
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规范,优化教学环节,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现就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作业的基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同时,完成作业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性、责任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加强作业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需要;是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需要;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是践行道德课堂理念,还学生学习主动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精神成长的需要。
二、明确目标,务求实效(一)通过开展有关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对作业作用的认识,引领教师学习评价理论,掌握作业编制的方法。
(二)在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编制学期《课程纲要》的基础上,加强过程性评价研究,整体思考、设计学期作业规划,把课程评价落到实处。
(三)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和完善作业库,编制解释性强、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作业,有效改变作业形式单一、学生疲于应付、作业目的与效果不相匹配的现象;(四)不断完善作业系统,实施科学的作业管理,提高作业和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减轻不合理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三、完善系统,规范实施作业具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矫正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它和备课、上课、辅导、评价构成了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
作业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和其他几个环节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作业设计要置于教学环节的整体中来思考,从而保持作业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一致性。
作业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设计、布置、批改、讲评等环节。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教案标题: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课程纲要的重要性和作用;2. 分享课程纲要的内容和结构;3. 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课程纲要。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解释课程纲要的概念,并强调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课程纲要吗?它有什么作用?请思考并回答。
探究(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课程纲要的副本。
2.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程纲要,并讨论以下问题:a. 课程纲要中包含哪些内容?b. 课程纲要的结构是怎样的?c. 课程纲要对教师和学生有什么指导作用?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整理总结。
2. 与学生一起回顾和强调课程纲要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始终参考课程纲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拓展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程纲要中的主题,并设计一个简短的教学计划。
2. 要求学生在教学计划中明确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并考虑如何根据课程纲要的指导进行教学。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教学计划,并进行互动讨论和反馈。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设计的教学计划是否合理和符合课程纲要的要求。
教学资源:1. 课程纲要副本;2. 小组讨论表格;3. 教学计划设计表格。
教案扩展: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程纲要中的主题,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课程纲要的论文,包括对课程纲要的理解、对其作用的评价以及对未来教学发展的展望。
教案反思:在教案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分享观点。
通过讨论和拓展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程纲要的内容和作用,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在评估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如何编写《课程纲要》
2.编制《课程纲要》的关键
★课程目标: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 标准的分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及对教 材和其他资源的分析。 要求:全面、适当、清晰。 具体要求:4-6点,每点若干句;兼顾 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 规范。
2.编制《课程纲要》的关键
《课程纲要》里的学期目标与课时教 案的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
一、什么是《课程纲要》?
什么是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就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 程计划,具体地说,它是教师依据课程 标准和相关教材撰写的、体现某门课程 各种元素的计划大纲。一般包括学期课 程纲要和单元课程纲要。(摘自《有效 教学》)
一、什么是《课程纲要》?
什么是课程纲要? 以大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某门/种课程的 各种课程元素或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 评价)就是课程纲要 。 (摘自《崔允漷报告》)
七、编制《课程纲要》的几点要求
教师应在新学期第一节课。与学生交流分享本 学期学科《课程纲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 学期的课程教学计划以及评价形式等,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年级要重视学习方法 的指导,不能照搬课程纲要的呈现顺序) 学期结束时,教师应根据课程实施情况,特别 是学生的反应和意见,对《课程纲要》进行修 改完善,形成校本材料。
只见进度,不见教学; 只见内容,不见课程; 只见教师,不见学生。
4、《课程纲要》 教学进度表 教学 计划
《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 价。 学期教学计划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太笼统, 行为主体前后不一致,有时是学生,有时 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条件没有 分析,没有教学评价的整体规划。
一是要围绕教学重点(一般来讲数与代数领域的 内容都是每期学习的重点 ) 二是从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薄弱方面来提; 三是从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 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大致安排(大型活动)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教育领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学校和教师制定和实施课程的重要参考依据。
它们既是教育教学的指南,也是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定义、目的以及它们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一、课程标准的定义与目的课程标准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为确定和说明学科或课程目标的文件或指南。
它们规定了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及教师们应该按照何种方式进行教学。
课程标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确保学生学习的一致性:通过统一的课程标准,学生能够在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相似的学习内容,保证学生之间的学习一致性。
2. 增加学习效果:课程标准明确了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帮助学生和教师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促进评估与监控:通过制定课程标准,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监控,检查教学质量,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教学大纲的定义与目的教学大纲是指对于特定课程或学科的详细计划和说明。
它是在课程标准基础上具体而详细地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具体指导。
教学大纲的目的主要包括:1. 统一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明确了特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帮助教师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重要知识,确保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2. 提供教学指导:教学大纲详细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
3. 促进教学评估:教学大纲规定了评估方式和标准,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课程标准是教学大纲的基础和依据。
教学大纲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制定的,它将课程标准中的抽象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计划。
其次,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编程语言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2、第二学期:网络应用,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网络社交等。
3、第三学期:编程语言,包括Python、Java等。
4、第四学期:综合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项目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程实施与管理本课程的实施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室,保证硬件设备的配备。
2、安排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4、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本课程的评价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
同时,我们将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1、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引入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3、跨学科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自主探究。
六、总结与展望本课程纲要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纲要一、引言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特色和优势。
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纲要
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纲要一、课程纲要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纲要逐渐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
课程纲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对于统一全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和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纲要的目标课程纲要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三、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听说、表达等方面的教学。
通过阅读名著、文化故事等,培养学生对文化、历史和人文方面的理解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听说练习,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四、数学课程的重点数学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空间、函数与方程、数据与统计等部分。
通过实际问题的运算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外语课程的目标外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外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教学。
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基础。
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物质与能量、生命与健康、地球与环境、宇宙与地球等部分。
通过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事物的认知和探究能力。
七、文化课程的综合性文化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上。
文化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政治、艺术、体育等多个方面。
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学习,增强学生对世界各个领域的了解和认识。
八、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扩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和合理使用的意识。
九、艺术课程的创造力培养艺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郑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纲要编制指导意见
郑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纲要编制指导意见一、明确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和意义《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材、校情、学情编制的、体现学科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大纲,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
编制《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
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管理与评价。
二、把握学科《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与内容《课程纲要》不同于教学进度表,课程纲要完整的体现了课程元素,而教学进度表只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安排。
《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一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二)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三)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
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和对学生的研究、对学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分析。
具体要求是:全面、适当、清晰;目标要涉及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学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学材及现场学习资源进行设置。
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的实施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
涉及学习主题,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法等。
课程评价:是指选择与课程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
三、落实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有关要求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
新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授课时间: 60课时左右设计教师: 黄晨授课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课程描述】(一)课程内容: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科学。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本课程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 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理解倒数的意义,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 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圆的特征, 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3.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4.认识扇形统计图,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评价参照过程性评价中的实施情况, 并进行终结性评价, 最后按照四个等级对学生做出本学期的左后评定。
七年级下期课程纲要与作业设计
业
讲
评
1、表扬优秀作业,指出不足之处。
2、对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共性问题,要特别评讲,并设计强化练习巩固所学。
3、学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面批或批后免评,单独辅导。
4、要求学生及时纠错,并及时检查。
本学期作
业
布
置规划
第一章:
1.1正数和负数2次
1.2有理数4次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2次
(2)有理数的减法 2次
作业设置中注意:
1、目的性 。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布置作业应侧重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强化练习,不能过难过繁,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知识点,宜布置一些开放性或综合性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又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
(2)实施对策:
1.有理数及有理数的运算方面:强调对有理数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有理数的运算律,重视运算的准确性,灵活性,鼓励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加强方法的指导,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分离开。2.整式的加减方面:加强式与数的类比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
(8)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9)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10)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9)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3.一元一次方程方面:强调领会方程的意义和作用,用“方程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避免小学所学的计算法的影响,对于方程的理解不能只限于方程的求解的程序,还应该注重未知量与已知量通过等量关系达到列出方程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交流,并能达到熟练的掌握方程的思想。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点滴做法
我校以尊重教育思想为引领,着力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建设。
这一建设的核心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
课程建设的基础理念是“师生共发展”,这正是我校尊重教育核心价值理念的表现。
在“师生共发展”的课程方略下,咱们构建了“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
咱们把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点滴做法用“一二三四”来归纳,即一个支点——课程纲要,课标细化的两个“分”——“分层”和“分步”,尊重课堂的三个“基于”,作业建设的四个“力求”。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支撑点——“课程纲要”一个支点:《课程纲要》我校在编写《课程纲要》时,强调“以生为本”,认真调查学情,研究学情,尊重学情,改善学情,脚踏实地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
针对各个学科,咱们教师结合202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深研学材的基础上,细化课时分派、课时目标,把握好章节、单元、课时内容、目标、评价方式,用“增、删、换、合、立”的方式,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优化课程,整合知识,以促教学。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起点——课标的细化两个“分”:“分层”和“分步”1.分层制定目标我校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考纲、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以学科课程目标细化的研制为载体,肯定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的学习目标。
咱们以“明确、准确、精准”为标准,以学科组长设计单元目标、备课组长设计课时目标、任课教师细化解读教学目标为层次,分层设计学习目标。
咱们以集体教研为平台,以编制双向细目表为媒介,将目标设计与执行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2.分步落实目标为确保目标顺利实施,咱们精心构思教法,分步实现目标,做到以下几步:“预”: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前预习;“议”: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议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讲”:按照学生念书理解的程度,由教师重点讲解或点评;“练”:布置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考”:全面考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评”:按照考查结果反馈的情况,由学生点评,教师最后点评。
有关课程纲要的书籍
有关课程纲要的书籍有关课程纲要的书籍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它们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方向。
下面将介绍几本与课程纲要相关的书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课程纲要的重要性和应用。
1. 《课程设计与教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课程纲要的编写、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学习到如何根据课程纲要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 《课程评价与改革》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课程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的分析。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了解到如何根据课程纲要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关系,包括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运用课程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程改革与发展》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课程改革的动因、目标和策略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了解到课程纲要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5. 《课程管理与领导力》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课程管理和领导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如何制定课程管理计划、如何培养教师的领导力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可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领导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起来,以上这些书籍都是与课程纲要相关的重要参考资料,它们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纲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教师可以了解到课程纲要的编写、评价和改革等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这些书籍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课程纲要》和《作业建设规划》的重要性
一、关于《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材、校情、学情编制的、体现学科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大纲,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
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管理与评价。
对教师来讲,课程纲要要求教师站在一个学期的长度,整体把握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可预见性;对学生而言,懂得本学期老师对本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学习观。
在编写《课程纲要》时,要准确把握《课程纲要》的四个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四个要素是环环相扣,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课程纲要的本质是回答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a)明确的课程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b)合适的课程内容(我需要用什么作为载体?)
c)有序的课程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那里?)
d)恰当的课程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
二、关于《作业建设规划》
加强作业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需要;是尊重学生差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需要;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是践行道德课堂理念,还学生学习主动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和精神成长的需要。
作业建设包括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讲评等方面。
通过开展有关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对作业作用的认识,引领教师学习评价理论,掌握作业编制的方法。
同时在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编制学期《课程纲要》的基础上,加强过程性评价研究,整体思考、设计学期作业规划,把课程评价落到实处。
教师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和完善作业库,编制解释性强、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作业,有效改变作业形式单一、学生疲于应付、作业目的与效果不相匹配的现象。
通过作业建设要不断完善作业系统,实施科学的作业管理,提高作业和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减轻不合理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