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方与校本课程活动评价方案

合集下载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1. 引言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是一个旨在提高地方课程质量、促进课程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评比活动,可以鼓励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改进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本文将介绍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背景与目的,并提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2. 背景与目的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地方课程作为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地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很多地方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为了激励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改进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地方课程评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促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改进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地方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 - 借鉴优秀地方课程经验,推动课程发展; - 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活动方案3.1 参与范围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参与范围包括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等地方教育机构。

参与者可以是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

3.2 活动流程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第一阶段:报名和初步审核•学校或教师填写报名表,说明参评课程的基本情况和目标;•教育部门对报名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纳入评比范围。

第二阶段:课程展示和评审•参评学校进行课程展示,包括介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评审团对展示课程进行评审,评估课程的质量和创新性;•评审团给予课程评价和改进意见。

第三阶段:总结和表彰•教育部门对参评学校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形成评估报告;•教育部门对优秀课程进行表彰,给予荣誉和奖励;•教育部门组织各参评学校的交流和分享,促进课程改进和发展。

3.3 评价指标地方课程评比活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课程目标与要求的对应程度; -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完整性; -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情况; - 学生学习效果和反馈情况。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本次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旨在促进地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强调优秀教育资源
的共享,鼓励学校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地方教育整体水平。

二、活动时间
本次地方课程评比活动将于每年的11月举行,具体日期将根据各地教育局的
安排而定。

三、活动内容
1.课程选拔:各参赛学校提交自己的优秀课程案例,经过初步筛选后,
进入终审环节。

2.评选标准: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
进行评比,注重课程实效性和创新性。

3.专家评审:邀请教育专家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队,对
参赛课程进行评审。

4.公示结果:公布评选结果,对获奖单位给予表彰,并在各级教育机
构广泛宣传。

四、活动流程
1.报名阶段:参赛学校填写报名表格,提交优秀课程案例,并提供相
关资料。

2.初审阶段:评委会对提交的课程案例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入围名单。

3.终审环节:评委会对入围课程进行深入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4.颁奖仪式: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单位进行表彰。

五、活动支持
1.奖励政策:获奖单位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等奖励,以鼓励学校努
力提升教育质量。

2.活动宣传:活动组委会将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宣传,
提升活动知名度和参与度。

六、活动效果
通过地方课程评比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校的教学创新热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地方教育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本次地方课程评比活动方案,希望各参赛学校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5.教师表现:评价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6.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学习兴趣和收获。
五、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同行评价:组织教师相互评价,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3.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3.完善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确保评价工作有序开展。
4.落实评价经费:学校保障评价工作所需经费,确保评价活动顺利进行。
八、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推动校本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校本课程评价工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五、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同行评价:组织教师相互评价,促进教学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3.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4.课堂观察: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
5.成果展示:通过学生作品、竞赛成绩等展示校本课程成果。
三、评价原则
1.公正公平: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2.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多维地评价校本课程。
3.自主性:尊重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持续改进:关注评价结果的运用,推动校本课程的持续优化。
四、评价内容
1.课程目标:关注校本课程目标的明确性、适切性和达成度。
2.课程内容: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实施方案一、概述本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的实施,以确保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的需求和地方特色,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养。

二、目标1. 推动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认同。

2. 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对接,提高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和兴趣。

3. 提高教师对地方教材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引和资源支持。

三、实施步骤与要点1. 制定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整合计划。

由学校教研组根据学校和地方的特色,制定整合方案,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原则。

2.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

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地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等。

3. 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增加面向地方资源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和历史,提高综合素养。

4. 定期总结评估。

通过教学观摩、教案评估等形式,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四、实施建议1. 学校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合作,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2. 广泛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3. 制定教师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实施。

4. 加强资源支持和配套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五、预期效果1. 学生对地方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2. 学生研究主动性和兴趣得到提高,研究成绩明显提升。

3.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4. 地方教材的开发和推广得到加强,促进地方教育的发展。

以上是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实施方案的内容,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共同参考和配合,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菱湖实验小学关于评选“七子课程”中“优秀单项奖”的意见1.“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由课程指导教师在期末课程结束后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拓展性课程管理组对照评价表进行考核,结果优秀的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附件2)
2.“优秀课程指导教师”的评选:
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课程指导老师获“优秀课程指导教师”。

3.“优秀社长”的评选:
1.社长能以身作则地积极认真参加每次活动。

2.社长在活动过程中能积极协助指导老师管理、建设课程,充分发挥课程领袖的
风采。

3.社长能认真详细地记录每次活动过程的内容,并组织学员填写活动感受。

4.受到成员的拥护。

4.“优秀学员”的评选:
1.学员能积极参加每一次课程活动,不迟到、早退。

2.学员在活动过程中文明有序,不做与课程活动无关的事。

3.学员在活动过程中能积极表现,在课程活动中有突出的成绩。

4.每门课程“优秀学员”的比例不超过课程总人数的20%。

附件2:菱湖实验小学校级精品课程评价表课程名称()指导老师()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南二屯小学课程评价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固确立“勇于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的办学理念,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通过努力,力争达到一下几点:1、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的落实。

;2、教学工作管理规范性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教学秩序良好,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评价目标评价目标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校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改结合,重在提高”的目的。

四、工作措施(一)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认真学习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安排课程表,结合学校实际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组织教师对课程以及课程实施的相关规定和政策进行学习,加强了教师对科目设置、课程特点等方面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严抓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师考核细则,着重体现了新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决不擅自调课;“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教学工作从基础抓起。

我们采取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随堂听课的方式,改变以前课前通知,教师精心准备,课后不假思索的情况。

这样,有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专项方案

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专项方案

肥城市边院镇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关键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评价目标功效、评价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方法全部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实现, 影响着课程功效落实。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对课程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认识。

1.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指向性, 确定课程评价标准, 需要综合各方面原因, 具体需要考虑问题有:2、学生和社会全部是价值主体, 作为评价主体课程评价者怎样综合考虑学生和社会需要。

3.课程评价标准怎样既表现学生主体共同需要又表现学生个性要求。

4.学生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习程度大小, 是否有一定爱好。

5、当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不一致时, 价值主体需要只有经过评价主体意识和了解才能起作用, 所以, 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认识、了解, 是评价成功是否关键原因。

即使当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真实需要和主体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 所以应尽可能使愿望和需要保持一致, 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和客观价值标准一致性。

二、评价标准1.科学性标准。

对课程评价要利用科学评价方法, 提升评价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标准。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 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标准。

对课程评价要重视考察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标准。

对学生评价重视学校课程参与情况, 作为学生学分考评依据。

5.全方面性标准。

对老师评价既要考虑到老师课程目标实施情况, 学生能力提升水平, 又要考虑到教材编写质量。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内容。

地方课程: 探索活动(一——五年级)校本课程:结合我校实际, 我们共开发了以下课程作为我们各年级校本课程。

一、二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生命秘密。

三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国学启蒙。

四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五年级: 小学生道德修养、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一)地方课程评价内容、标准及方法:内容和标准:校本课程评价包含三方面内容:老师课程方案评价、学生情况评价。

校本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校本课程评比活动方案

校本课程评比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和目的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和教育目标自行开发的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整体发展需求而设置的特色课程。

为了促进校本课程的优质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本校决定开展校本课程评比活动。

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评比活动,推动校本课程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

2. 活动内容和流程2.1 报名阶段教师可以自愿报名参与校本课程评比活动。

在报名时,教师需要提交相关课程材料,包括课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

2.2 评审阶段评审阶段由专家评委组成,评审标准包括课程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教材与教学资源的适用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等。

评审结果将作为评选优秀校本课程的依据。

2.3 展示阶段优秀校本课程将被推荐到学校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展示、演示课等形式展示他们的校本课程。

学生和其他教师可以参观和观摩展示活动,学习和借鉴优秀校本课程的经验和做法。

2.4 评选阶段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展示反馈意见,学校将评选出优秀校本课程。

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奖励,并被推荐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和分享。

3. 活动的意义和价值3.1 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通过评比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资源的更新。

评比活动将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使教师们共同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

3.2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校本课程的特色和创新性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通过校本课程评比活动,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校本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3.3 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校本课程评比活动将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和共享的机会,促进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评比活动,学校可以推动教师们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4. 活动的保障措施4.1 专家评审活动将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委团队,负责对报名的校本课程进行评审和打分,确保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

滨河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4

滨河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4

滨河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一、评价的意义实行滨河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是为了发掘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的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充实课程资源,交流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度和成果,将研究与实施相结合。

二、评价的目的滨河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是为了检验与考察学生的学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革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中关注课程开发的合理性、科学性、人文性;关注教师课程的设计能力,执行能力;更关注学生“良好的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等四有培养目标。

三、评价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体现文化性、地方性,要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3.适用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乡土文化和地方热点问题。

其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激励其不断进步。

由于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因而可以与传统的节日庆典相集合,进行展示性评价。

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和进行展示的舞台,使活动充满生命力。

4.考查学习水平,进行终结性评价。

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终结性的评价。

评价的结果采取等级或等第的方式,每门课程的评价结果都将进入学籍档案并将评价结果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督。

二○一五年八月。

校本课评价方案

校本课评价方案

校本课评价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自主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一种课程形式。

校本课程对于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综合能力、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评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校本课评价方案势在必行。

二、评价目标1.评价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教育目标;2.评价校本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效果;3.评价校本课程的改革创新措施是否有效。

三、评价指标1.教师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满意程度,包括教材选择、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

2.学生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体验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程度、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提升情况。

3.成绩评估:根据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阶段性和终结性考核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

4.学科竞赛:组织学科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表现评价学生在校本课程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水平。

5.教学观摩评价:邀请教育专家或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观摩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指导意见。

6.学生作品评定:评价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制作的作品,如手工制品、艺术作品等,以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四、评价方法1.综合评价法:根据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校本课程进行综合评价,赋予不同指标不同的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得出对课程的评价结果。

2.等级评价法:根据评价指标,设定评价等级,如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对校本课程进行等级评价,反映课程的质量水平。

3.定量评价法:通过量化评价指标,采集、统计和分析数据,得出对校本课程的客观评价结果,如教师满意度调查和学生满意度调查。

五、评价结果应用1.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进,优化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校本课程的评价细则和具体要求

小学校本课程的评价细则和具体要求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评价。

教师评价:
(1)教师实施教学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全方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量化考核,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并作为评聘及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

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以学生体验感悟为主,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具体要求:各校校本成果依据本细则整理档案。

确保过程材料详实科学多样化。

活动图片等。

校本课程成册。

音质质量好。

校本题目精简。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是一个全面评估学生学习表现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

为了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的有效性,学校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

评价方案包括定期考试、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实践项目评价等多个层面,通过各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定期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定期考试可以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定期考试,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其次,课堂表现评价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反映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另外,作业评价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作业评价,学校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

作业评价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项目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课程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项目评价,学校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项目评价还可以评估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定期考试、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和实践项目评价等多种手段,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24年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将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课程改革,贯彻《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XXX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

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并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研究活动,改进研究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地方课程科目包括古诗经典诵读、十字绣、绘画、计算机、体育运动、舞蹈、游戏、乒乓球等,旨在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和历史,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市区小学校本课程活动评价方案(精选5篇)

市区小学校本课程活动评价方案(精选5篇)

市区小学校本课程活动评价方案(精选5篇)市区小学校本课程活动评价方案精选篇1一、教材内容简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

“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评价表

小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评价表

春有侨心完小校本课程评价方案(附评价表)一、评价的原则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彻激励性为主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

1.把握评价的目的传统文化课程要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2.重视激励性评价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与发展的动力。

3.重视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与情绪,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体验;关注学生阅读兴趣与文化视野的拓展;关注学生把握与内化传统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与人格内涵的过程。

4.评价主体多元化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5.评价内容多元化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感悟与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6.评价尺度多样化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城乡文化差异、思维个性差异等因素,考虑学生的不同起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三、评价方法地方课程的评价主要注重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两大部分。

评价每学期期末评价一次,评价表学生每人一份,评价完后交由教导处保存学生校本课程评价采取等级制。

地方课程评价方案

地方课程评价方案

地方课程评价办法一、地方课程设计思想地方课程通过提高教学效率,节省基础知识学习的时间,将更多时间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拓展型、研究型地方课程,形成更具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发展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目的。

二、地方课程评价的指导原则是:1、发展性。

地方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地方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2、拓展性。

地方课程的拓展,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

3、科学性。

地方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

理科类的地方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地方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

地方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现象。

4、适用性。

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学生的选择是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

5、广泛性。

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地方课程,只要通过地方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通过就可以列入地方课程目录。

6、动态性。

地方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淡出。

三、地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地方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需要与课程设计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综合地方课程的总体设计,地方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地方课程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本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方面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浮来二小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

课程方案评价表:2、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3、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C)。

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

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P)。

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

计为成绩学分(K)。

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C+P+K (4)最后按A、B、C、D分四个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地方与校本课程活动评价方案
学校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开发的,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而设置的课程。

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对学校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关系到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

一、学校课程的管理
1.学校课程实施中教师的管理
①教师根据学校的安排自选课题。

②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纲要;
③教师应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考核工作。

④教师开设学校课程将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作为学校评等评级内容之一,所开课时要记入教师工作量。

2.学校课程实施中学生的管理
①学校课程课由任课教师为管理第一责任人做好记录、反馈工作。

②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应认真参加学习。

3.学校课程的教务管理
①做好学校课程的计划、安排及开设各项准备工作;
②做好日常教学检查管理和师生的考核工作;
③做好学校课程开设时间的统一管理工作;
④做好学校课程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4.学校课程的保障管理
开发学校课程、形成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有赖于相关条件的支撑,建立和完善学校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是必要的,为此要求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掌握本校、本地的课程资源,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高学校课程开发的针对性;
②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合理配置学校课程开发的人员队伍,明确分工,发挥课程开发者的能动作用,增强学校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③规范有关制度、明确责权利的划分,可以对学校课程开发起到监控、指导、激励的作用,从而保证学校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二、学校课程的评价机制的建立
开展合理的学校课程评价,将有利于学校课程的完善。

学校课程的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两部分,评价对象包括对教师的评价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评价两部分。

由于学校课程开发具有持续性、过程性的特点,决定了学校课程的评价不能仅以终结性的结果为指标,关注过程是必要的。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直接目的是要让学生受益,为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条件,所以评价学校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发展。

既要考察学校课程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又要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的实际表现,还要看学生通过学校课程所得到的收益,如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见识是否得到了增长,学生的心灵是否得以净化等。

1.对教师的评价
你学校课程的显著特点是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在评价学校课程时,有必要考虑教师的态度、行为以及实际的收获。

(1)教师是否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实践;
(2)受学生欢迎程度;
(3)教师在实践中是否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否科学规范地从事课程开发实验,如做调查、写反思、收集资料,编写课程纲要、撰写论文等;
(4)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中的实际收获,如有的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同时使自己补充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有的教师通过课程的开发实践形成了教育科研成果等。

2.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出勤、平时学习的认真程度、团结协作、学习成果、互评、自评等情况,评出该门课程的学习等次。

3.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与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下一轮更好地开设课程。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根据课程纲要和学生调查):
1.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2.方案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内容实施是否具体生动;
4.方法选择是否多样合理;
5.时间安排是否恰当;
6.教学效果是否令人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