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大学生皮肤正常菌群的检测
皮肤菌群多样性可能是衡量皮肤健康的唯一方法
皮肤菌群多样性可能是衡量皮肤健康的唯一方法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表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直到现在,人们才开始了解皮肤在整体健康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早期关于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皮肤的致病作用,但是关于常驻皮肤微生物对皮肤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很少。
栖息在皮肤表面的细菌菌落对于宿主的防御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很少是致病的,而是宿主互惠共生的。
微生物构成了皮肤屏障的一部分,与人的先天免疫一起,形成维持皮肤健康所需的微妙平衡。
如果这种平衡受到干扰,宿主就会更容易患上炎症性疾病和皮肤感染。
21世纪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这使得皮肤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影响,而这些病原体之前是被皮肤表面大量的常驻细菌所隔离的。
对肠道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生命早期的微生物暴露受到干扰,可能会导致过敏和疾病;应该对皮肤进行同样深入的研究。
与先前的观点相反,无害细菌和致病因子之间的区别在于皮肤作为一个整体抵抗疾病和感染的能力,而不是微生物的内在特性。
“宿主皮肤防御”是皮肤承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这是大量系统共同工作的结果,包括物理屏障、不利的表面pH值和基因编码的宿主防御分子的主动合成。
现代社会皮肤问题逐年增加20世纪,在发达国家,皮肤疾病以及湿疹等皮肤过敏症状的发病率出现了惊人的增长,而且在过去的5到10年中,其恶化速度显着增加。
这导致医疗支出的大幅增长,一些人称其为“过敏流行病”。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整体上变得更加富裕,粮食供应也得到了改善,同时获得医疗的机会也大幅增加。
那么,为什么有了更好的医疗保障,皮肤健康状况还会恶化呢?西方生活方式中的哪些环境因素导致了这种流行病呢?皮肤菌群与皮肤健康的可能联系许多调查皮肤损伤和疾病原因的研究都集中在试图找到皮肤上存在的特定类型的微生物与特定的皮肤疾病之间的联系。
然而,几乎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健康或不健康的皮肤是由特定的主要微生物群的存在决定的。
病原微生物实训报告皮肤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皮肤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培养、分离、鉴定及临床意义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皮肤疾病提供依据。
二、实训内容1. 实验材料(1)皮肤标本:正常皮肤、皮疹、感染性皮肤病变等。
(2)培养基:营养肉汤、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等。
(3)试剂:革兰氏染色液、乳酸酚棉蓝染色液、抗生素纸片等。
(4)仪器: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接种环、镊子、酒精灯等。
2. 实验方法(1)皮肤标本采集:无菌操作下,采集正常皮肤、皮疹、感染性皮肤病变等标本。
(2)皮肤标本处理:将皮肤标本剪成小块,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研磨后过滤。
(3)病原微生物培养:将处理后的标本分别接种于营养肉汤、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等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观察培养皿上菌落生长情况,对疑似病原微生物进行革兰氏染色、乳酸酚棉蓝染色等,进一步鉴定病原微生物种类。
(5)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将疑似病原微生物接种于血琼脂平板,贴上抗生素纸片,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抑菌圈大小,判断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
三、实训结果与分析1. 皮肤标本采集本次实训共采集了5份皮肤标本,包括正常皮肤、皮疹、感染性皮肤病变等。
2. 皮肤标本处理将采集的皮肤标本剪成小块,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研磨后过滤。
3. 病原微生物培养将处理后的标本分别接种于营养肉汤、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沙保罗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等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4. 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1)革兰氏染色:观察到部分菌落呈革兰氏阳性,部分菌落呈革兰氏阴性。
(2)乳酸酚棉蓝染色:观察到部分菌落呈阳性,部分菌落呈阴性。
根据菌落形态、染色结果,初步鉴定病原微生物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等。
5. 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将疑似病原微生物接种于血琼脂平板,贴上抗生素纸片,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抑菌圈大小。
皮肤真菌检测
二.深部真菌
侵犯表皮以外组织和器官的病原真菌和条件致病 性真菌
酵母和酵母样菌 丝状菌 二相性真菌
(一) 念珠菌属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1. 临床意义
条件致病菌:正常存在于人的口咽部、肠道、
阴道黏膜
浅部感染 :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指间糜烂 鹅口
疮 口角炎 阴道炎)
深部感染 : 支气管 肺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肠炎
标本的采集(2)
皮屑标本
采集标本前用75%乙醇清洁取材部位,以减少培养时的细菌感染,
提高镜检阳性率。 钝刀用高压或火焰灭菌,从损害的边缘向外刮取或用剪刀剪去
疱顶。如果鳞屑较少或婴幼儿患者,可采用黏着透明胶带或黏着 皮肤采样送检,将透明胶带黏着面紧压于损害之上,然后剥下, 将黏着面向下贴在透明载玻片上送检。皮屑标本建议取材后立刻 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
假丝酵母菌 (白色念珠菌)
酵母菌出芽繁殖
多细胞真菌形态
菌丝 孢子
芽生孢子
厚膜孢子
关节孢子
孢子囊孢子
假菌丝
2.培养特性
培养条件:
营养: 一般细菌用培养基上都能生长
沙保(Sabouraud)培养基
温度 :22 ℃ ~28℃
(深部真菌: 28 ℃ / 37℃)
PH : 4.0~6.0 (弱酸性)
(酵母样菌)
假菌丝
多细胞: 菌丝与孢子交织成团 菌落疏松呈丝状 ---丝状菌
(霉菌)
菌丝--- 成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长出芽管 逐渐延长呈丝状
\ 有隔菌丝(大多致病真菌) 无隔菌丝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
\ 菌丝体(菌丝交织成团)
形态大小不一 (螺旋状 球拍状 鹿角状)
菌丝间有无分隔
细菌、霉菌、酵母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细菌、霉菌、酵母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细菌、霉菌、酵母菌检查是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守一系列标准操作规程。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细菌、霉菌、酵母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检测方法选择在进行细菌、霉菌、酵母菌检查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检测的目的和样品种类。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一般可以选择培养基法、PCR法、免疫学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不同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二、样品采集在进行细菌、霉菌、酵母菌检查之前,需要首先采集样品。
样品的采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样品应该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检测对象的真实情况;2. 样品的采集方法应该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3. 采样器具和容器应该经过消毒处理,避免样品受到外界干扰。
三、样品处理在采集到样品后,需要进行样品处理以提取目标微生物。
样品处理的方法应该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法、萃取法、富集法等。
四、培养条件设置对于细菌、霉菌、酵母菌的检测,需要设置合适的培养条件以促进目标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条件的设置应该考虑到目标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适宜条件,并严格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因素。
五、培养基选择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以促进目标微生物的生长。
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有不同的选择性,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普通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差异培养基等。
六、检测结果解读在检测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结果的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目标微生物的存在与否,对结果进行合理解读和分析。
检测结果应该符合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七、结果报告在完成检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报告。
检测报告应该包括检测方法、样品信息、检测结果、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皮肤细菌检查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皮肤细菌检查二、实验目的1. 了解皮肤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掌握皮肤细菌检查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三、实验原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等功能。
皮肤表面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其中,细菌是皮肤微生物群落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皮肤细菌检查是通过采集皮肤标本,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等过程,以了解皮肤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皮肤标本、营养琼脂平板、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棉签、无菌剪刀、无菌镊子、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器、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试管、烧杯、玻璃棒、培养皿等。
五、实验步骤1. 标本采集:取无菌棉签,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在患者皮肤表面轻轻涂抹,收集皮肤标本。
2. 标本制备:将采集的皮肤标本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制成均匀的悬液。
3. 接种:取营养琼脂平板,用无菌镊子夹取接种环,蘸取悬液,在平板上均匀涂布。
4. 高压蒸汽灭菌: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灭菌15分钟。
5. 培养与观察:将灭菌后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6. 鉴定:观察菌落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7. 结果记录:将观察到的菌落特征及初步鉴定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六、实验结果1. 菌落特征:观察到的菌落呈圆形、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部分菌落有溶血现象。
2. 初步鉴定: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七、实验讨论1. 皮肤细菌种类繁多,本次实验主要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皮肤表面较为常见。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 本实验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有利于观察菌落特征,为细菌鉴定提供依据。
4. 皮肤细菌检查对了解皮肤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皮肤细菌检查的基本方法,了解了皮肤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皮肤检测标准流程
皮肤检测标准流程
皮肤检测的标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检查,观察皮肤的颜色、形态、质地等,并查看皮肤是否存在破损、红肿、丘疹等情况。
2. 皮肤镜检查:这是一种皮肤检查方法,使用皮肤镜在皮肤上检查,可以观察到皮肤的细微变化,比如皮肤是否有破损、红肿、丘疹等,还可以检查出皮肤是否有螨虫、蚊虫叮咬等情况。
3. 过敏原检测:通过抽血的方式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血液中是否含有过敏原,如果血液中含有过敏原,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从而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4. 皮肤病理检查:通常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从患者体表切取部分病变组织,然后进行病理检查,可以判断皮肤病变的性质,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5. 抽血检查:一般是通过抽血化验的方式进行,可以判断体内是否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以辅助判断皮肤病的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皮肤的护理措施,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或者是化妆品,以免导致皮肤受到刺激,引起皮肤不适。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皮肤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皮肤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学会通过皮肤检验结果判断皮肤健康状况。
二、实验原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多种功能。
皮肤检验是通过对皮肤的外观、质地、颜色、弹性等方面的观察,以及必要时进行皮肤刮片、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来判断皮肤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皮肤标本(健康皮肤、皮肤病变皮肤)- 生理盐水- 酒精棉球- 棉签- 紫外线灯- 显微镜2. 实验仪器:- 体视显微镜- 皮肤显微镜- 紫外线灯箱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皮肤外观:- 观察皮肤颜色、质地、弹性、有无破损、红肿、皮疹等。
- 检查皮肤纹理、毛发分布、汗腺开口等。
2. 观察皮肤质地:- 触摸皮肤,感受其柔软度、光滑度、粗糙度等。
- 注意皮肤是否有硬结、疤痕、萎缩等异常。
3. 观察皮肤颜色:- 观察皮肤颜色是否均匀,有无色素沉着、出血等。
- 注意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4. 皮肤显微镜检查:- 使用皮肤显微镜观察皮肤表面结构,如汗腺、毛囊、皮脂腺等。
- 观察皮肤表面是否有寄生虫、细菌等。
5. 紫外线灯检查:- 使用紫外线灯检查皮肤是否有荧光反应,如银屑病、扁平苔藓等。
6. 皮肤刮片检查:- 在皮肤病变处刮取少量组织,制作成涂片。
- 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细胞形态、细菌等。
7. 细菌培养:- 将皮肤病变处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确定病原菌种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健康皮肤:- 皮肤颜色均匀,质地柔软,弹性良好。
- 皮肤纹理清晰,毛发分布正常,汗腺开口可见。
- 无破损、红肿、皮疹等异常。
2. 皮肤病变:- 皮肤颜色不均,质地粗糙,弹性下降。
- 皮肤纹理模糊,毛发分布异常,汗腺开口不明显。
- 存在破损、红肿、皮疹等异常。
3. 皮肤显微镜检查:- 观察到皮肤表面寄生虫、细菌等。
疫情防控校园常态化皮肤检测工作方案
疫情防控校园常态化皮肤检测工作方案引言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校园安全,本方案旨在规范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常态化皮肤检测工作,提供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指南。
工作目标- 提高校园疫情防控水平- 发现和隔离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学生和职工- 防止疾病传播并保障校园健康环境工作流程1. 确定检测点:校园内设立固定的皮肤检测点,包括学生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等频繁出入的区域。
2. 制定时间安排:每周至少安排两次皮肤检测时间,确保覆盖所有学生和职工。
具体时间可根据校园规模和人数灵活调整。
3. 配备人员和设备:确保每个检测点都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必要的设备,如皮肤检测仪器、消毒用品等。
4. 实施检测:学生和职工在指定时间到达检测点,按顺序接受皮肤检测。
医护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对皮肤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和处理。
5. 反馈和跟进:发现异常情况的学生和职工将被引导到医务室或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同时,根据检测结果和发现的疫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消毒等。
6. 宣传与教育: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加强皮肤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学生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关措施1. 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2. 加强设备维护和消毒,确保皮肤检测工具的卫生和安全。
3. 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并跟踪每次皮肤检测的结果,便于统计和分析。
4. 定期评估和调整工作方案,根据疫情发展和实际情况,及时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
总结本方案旨在通过常态化皮肤检测工作,提高校园疫情防控的能力,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保障校园健康环境。
各部门和人员应积极配合和执行该方案,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大学生关于皮肤屏障功能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关于皮肤屏障功能的问卷调查基础信息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第一部分生活习惯:1.你是否吸烟 [单选题] *○每天○有时○偶尔○从不2.你是否饮酒 [单选题] *○每天○有时○偶尔○从不3.你平时爱好吃哪一类食物 [多选题] *□甜食□辛辣食物□油腻食物□蔬菜水果□清淡饮食□重口味□饮料□乳制品4.你的饮水习惯如何 [单选题] *○引用正规的有质量保证的矿泉水○自来水○烧开后饮用5.你每天饮水的量大约是多少 [单选题] *○<250ml○250-500ml○500-1000ml○>1000ml6.你平时喝咖啡吗 [单选题] *○不喝 (请跳至第9题)○偶尔喝(1-2次/周) (请跳至第8题)○经常(3-5次/周) (请跳至第8题)○每天都喝 (请跳至第8题)7.每次喝咖啡的量大约是多少 [单选题] *○<250ml○250-500ml○500-1000ml○>1000ml8.你平时喝浓茶吗 [单选题] *○不喝○偶尔喝(1-2次/周)○经常(3-5次/周)○每天都喝9.你平均每周锻炼的次数(>30分钟): [单选题] *○不锻炼○1-2次○3次-5次○每天10.你平时是否熬夜 [单选题] *○是○否11.你夜间睡眠质量如何 [单选题] *○很好○好○一般○不好12.你夜间睡眠时间长短 [单选题] *○8小时以上○6-8小时○4-6小时○不足4小时13.你是否觉得压力很大 [单选题] *○是,压力很大○有一些压力,可以承受○有一点压力,不影响心情生活○无压力14.您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单选题] *○A .1-3小时○B.3-6小时○C.>6小时15.你平时是否便秘 [单选题] *○每天○有时○偶尔○从不16.你平时日晒时间 [单选题] *○≤1小时○1-2小时○2-4小时○>4小时17.你平时采取的防晒措施: [单选题] *○物理防晒(遮阳伞、帽子、口罩、手套等)○涂防晒霜○从不防晒18.你平时化妆的频率 [单选题] *○每天○有时○偶尔○从不19.你平时使用的护肤品为 [单选题] *○医学护肤品(药妆)○普通的护肤品○从不使用护肤品20.你平时更换护肤品的频率 [单选题] *○经常○偶尔○从不更换21.你每日脸部清洗次数 [单选题] *○1次○2次○3次以上○偶尔洗脸22.洗脸时最常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手洗○面巾纸○毛巾○洁面仪○其他 _________________23.洗脸时会使用 [单选题] *○清水○洗面奶○肥皂○其他 _________________24.你的床上用品清洗晾晒频率 [单选题] *○几乎没有○1年1-2次○半年一次○3个月一次○1个月一次○半个月一次25.您的皮肤属于哪种类型? [单选题] *○干性皮肤:毛孔极小,几乎看不见,纹理特细腻,皮肤干燥无光泽,较粗糙,缺乏娇嫩感。
1、空气、皮肤、口腔中微生物分布测定技术
(三)口腔中微生物测定 1. 熔化培养基:电炉加热使培养基熔化。 2. 倒平板:将已熔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冷却 至50℃左右,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平板2皿, 待凝固用记号笔标上姓名,咳嗽,备用。 3.打开平板的盖子,将培养基置于距口腔约 15cm处,对准培养基表面用力咳嗽3~4次, 盖好盖子。 5. 将上述平板倒置于37℃培养箱培养48小时。 6. 观察并记录结果。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酒精灯,37℃培养箱,培养皿,记号笔,医 用棉签,酒精棉球,接种环,无菌水,营 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四、实验步骤
(一)空气中微生物分布测定 1. 熔化培养基:电炉加热使培养基熔化。 2. 倒平板: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 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平板2皿,待凝固,写上培 养基名称,姓名,备用。 3. 检测:将这2皿培养皿置于室内并打开培养 皿盖,使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10min后盖上 培养皿盖。
每立方米空气中活菌数
4. 培养: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置于37℃培 养箱倒置培养48小时。 5. 观察并记录结果。
(二)皮肤中微生物分布测定 1. 熔化培养基:电炉加热使培养基熔化。 2. 倒平板: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 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平板3皿,待凝固后分别如下记 号:姓名,1、洗手前,2、洗手后,3、酒精消毒, 备用。 3. 洗手前用右手食指在1号培养基的表面画“+”字。 4. 用洗手液洗手,以流水冲洗3min以上,用镊子 取无菌棉球擦干右手食指,然后在2号培养基的表 面画“+”字。 5.用酒精棉球消毒右手食指后,在3号培养基的表 面画“+”字。 6.将上述平板倒置于37℃培养箱培养48小时。 7.观察结果并计数。
皮肤中细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皮肤表面细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2. 掌握皮肤表面细菌的采集和分离方法;3. 熟悉细菌培养、观察和鉴定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大器官,易受环境感染,皮肤表面的菌群种类繁多,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皮肤表面的细菌主要分为两大类: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参与人体的生理代谢和免疫调节;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酒精、碘伏、培养基、接种环、无菌棉签、培养皿、显微镜等;3. 实验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酒精灯、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采集皮肤样本:取小白鼠皮肤,用无菌棉签擦拭,收集擦拭物;2. 分离细菌:将擦拭物涂布于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3. 观察和鉴定细菌:用接种环挑取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菌落形态;选取部分菌落进行生化实验,鉴定细菌种类。
五、实验结果1. 革兰氏染色结果:观察菌落形态,发现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阳性菌,部分菌落为革兰氏阴性菌;2. 生化实验结果:通过生化实验,鉴定出以下细菌种类:(1)葡萄球菌属:凝固酶阳性,触酶阳性;(2)链球菌属:触酶阴性,溶菌酶阳性;(3)大肠杆菌属: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4)厌氧菌:触酶阴性,氧化酶阴性。
六、实验讨论1. 皮肤表面细菌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2. 革兰氏染色是细菌鉴定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菌落形态,初步判断细菌种类;3. 生化实验是细菌鉴定的关键步骤,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进一步确定细菌种类。
七、实验结论1. 皮肤表面细菌种类繁多,对人体有益,参与生理代谢和免疫调节;2. 通过采集、分离、培养和鉴定,掌握了皮肤表面细菌的基本实验方法;3. 了解皮肤表面细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皮肤感染。
八、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2. 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采样方法、培养条件等,需多次重复实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 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水平。
皮肤黏膜感染真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皮肤黏膜感染真菌的微生物学检验(一)检验程序皮肤黏膜感染真菌检验程序见图23-4。
(二)标本采集采集皮屑前先用70%乙醇消毒,取新发生的皮肤损害边缘皮屑;指甲近尖端下面或背面外表用刀刮去再采集甲屑:头发标本用消毒镊子拔取无光泽病发,有些断发要用无菌刀尖掘出,如吴氏光(一种波长约365nm紫外线的光源)阳性者(其病发和头皮出现荧光),仅拔发荧光的头发,黄癣采集黄癣痂。
将采集标本盛于清洁纸袋,鳞屑要用黑纸包好。
(三)显微镜检查皮屑标本用10%KOH液制成湿片,指甲用25%KOH或25%oNaOH含5%甘油处理,也可加入5%Parker墨水或氯唑黑E以增加阳性率。
镜检可见透明、有隔,常有分枝的菌丝及成链的关节孢子,三个癣菌属难以鉴别。
在病发中可见发外型孢子、发内型孢子(图23—5),不同皮肤癣菌属感染后有所不同,如毛癣菌属有发外型孢子和发内型孢子,而小孢子菌属感染病发只有发外型孢子。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皮屑、甲屑和病发标本,先用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合液内处理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洗3次,然后接种沙保弱琼脂斜面或平板(培养基中加入0.05%氯霉素,加或不加0.05%放线菌酮),25℃培养,每周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直至第四周。
挑取菌落镜检菌丝和孢子,也可作棉蓝染色后镜检或作小培养后镜检。
必要时做其他鉴定如毛发穿孔试验、脲酶试验和特殊营养需要试验等来鉴定皮肤癣菌(包23-1)。
毛发穿孔试验是将人若干头发剪成1cm长,置于已加入25ml蒸馏水和2~3滴10%酵母浸膏液的平皿内,高压灭菌。
将待检皮肤真菌接种于平皿内,置25℃培养四周,每周检查一次,每次取数根毛发置载玻片上,经乳酚棉蓝染色后,置低倍镜下观察。
若毛发有裂口或陷凹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每次同时用已知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癣菌作阳性和阴性对照,如须癣毛癣菌为毛发穿孔试验阳性。
健康人皮肤正常菌群的研究
健康人皮肤正常菌群的研究熊德鑫【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年(卷),期】1991(0)2【摘要】本研究对我国健康人皮肤正常菌群进行了探讨,发现在健康人前额皮肤上表皮葡萄球菌数为1.6×10~2~1.7×10~7/厘米~2,疮疤丙酸杆菌数为5.3×10~2~4.1×10~7/厘米~2,棒状杆菌数为1.31×10~2~4.1×10~4/厘米~2,真菌为0.17×10~2~6.1×10~3/厘米~2。
在全皮标本中疮疱丙酸杆菌数为1.12×10~2~1.7×10~5/厘米~2,表皮葡萄球菌为1.36×10~2~3.9×10~2/厘米~2。
表皮标本中,随年龄增加,表皮葡萄球菌有所减少,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增多。
男女性皮肤正常菌群的比较中,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疮疱丙酸杆菌男性高于女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却女性多于男性,但差异都不显著。
全皮标本与表皮标本的比较中,表皮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疮疱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真菌数都多于全皮标本,只是上述的后三种菌群的差异显著。
【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皮肤菌群【作者】熊德鑫【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创伤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R【相关文献】1.正常菌群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张云智;卢洪洲2.健康奶牛产道内正常菌群的研究 [J], 张维军;马广强;林树乾;栾婧婧;赵宏坤;杨少华;王洪梅;高运东;仲跻峰3.健康成年鸽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J], 易力;汪洋;范春永;元振杰4.人皮肤正常菌群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熊德鑫5.健康鸽肠道正常菌群的调查研究 [J], 易力;汪洋;范春永;元振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肤真菌检查技术
侵犯部位
形态特征
皮 指 毛 大分生孢 小分生孢
肤 甲发 子
子
菌丝
螺旋状、鹿角
+
+
+
细长、棒形、 壁薄,
少见或无
梨形、棒形, 较多见
状、结节状、 球拍状、破梳 状,单纯细菌
丝
纺锤形,壁 棒形,卵圆
+ - + 较厚, 较多见
形, 较少见
球拍状及破梳 状菌丝
梨形、壁较 + + - 薄,
多见
无
单纯菌丝
第三十一页,共58页。
第九页,共58页。
第十页,共58页。
第十一页,共58页。
(二)培养特性
• 大多数真菌营养要求不高,常用沙保氏培养基
(SDA)培养。
• 浅部病原性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28℃,生长 缓慢,大多于1~4周出现典型菌落。
• 深部病原性真菌培养在37℃中生长最好,生长较快, 经3-4天即长出菌落。
第十二页,共58页。
• 由于生活环境(如营养、温度、氧气等)的改变, 有些真菌的孢子与菌丝两种形态可以互变,这类 真菌称为二相性真菌(dimorphic fungus),如球孢 子菌、组织胞浆菌及芽生菌。
第五页,共58页。
真菌孢子和细菌芽胞的区别
抵抗力 数目 作用
真菌孢子
细菌芽胞
不强,60-70短时间杀 死
强,煮沸短时间不死
真菌菌落类型
类型
定义
酵母型 菌落
为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 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 以出芽形式繁殖
特征 光滑、湿润,
颜色
一般为 乳白色
举例
新型 隐珠 菌
实验一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
实验1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一、实验目的1、证实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2、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
3、比较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4、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二、基本原理通过培养的方法使肉眼看不见的单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殖形成几百万个聚集在一起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37℃温度下培养,1—2天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的集落,称为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三、实验器材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2、溶液和试剂无菌水3、仪器和其他用品平板,试管,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试管架,漏斗,止水夹,煤气灯或酒精灯,记号笔,接种环,标签纸,废液缸等。
四、实验操作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1)称量:准确称取牛肉膏1.8克、蛋白胨6.0克、Nacl3.0克放入烧杯中。
(2)熔化:在上述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的水量(所需水量为600ml),用玻璃棒搅匀,补充水到所需的总体积600ml。
(3)调pH:用1mol/LNaOH和1mol/LHCl进行调节,直至溶液pH达到7.0~7.2。
(4)分装:将其中300ml溶液装入500ml三角瓶中,向三角瓶中加入6.0克琼脂,向烧杯剩余液体中加入6.0克琼脂,在石棉网上加热烧杯,使琼脂溶解,将烧杯中溶液分装到10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加入体积为试管总体积的1/5左右。
(5)加塞:在三角瓶口上塞上棉塞,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造成污染。
(6)包扎:加塞后,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还有一支装有无菌水的试管),同样的方法把三角瓶包好,扎好。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及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7)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以0.1MPa,121℃,90min高压蒸汽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拭 子 浸 采 样液 , 于检测部位反复擦拭2 mi n ; 接种 : 取 两 块 血平 板, 用 已 采 样 的棉 拭 子 直 接 在 平 板 靠 近 边 缘 处 涂 抹 , 再 以接 种环 划开 , 以利于形 成单 个 菌落 ; 培养 : 一块 3 7 ℃需 氧 培 养
球 茵3 . 9 8 士1 . O 2 、 微球菌2 . 5 4 士0 . 9 8 、 棒 杆 菌3 . 4 6 士1 . 1 2 、 痤 疮 丙 酸杆 菌3 。 8 9 土1 . 3 1 、 其他 产 色素微 球 茵 2 . 8 3 ±0 . 9 7 、 需氧 革 兰
阴性 杆 菌2 . 0 1 士0 . 9 2 ; 男 女 大 学 生 皮肤 茵群 分布 无 明显 差 异 ( P> 0 . 0 5 ) 。
2 . 0 c m 。 大量研究证明 , 皮 肤 的生 理 学 、 病 理 学 及生 物 学 过 程 都 有 正 常微 生 物 群 的参 与 , 皮肤 上 的 原 籍 菌 群 的生 物 拮 抗 主 瓶内 , 取 出控干 , 贴于前额 , 再 用 无 菌玻 璃 纸 盖 上 , 用 手 揉 擦 1 0 mi n , 作 为第 ~ 稀 释 度 ( 1 0 —1 ) ; 稀释 : 将 采 好 的样 品 以 1 O 倍
本校临床专业 大二学生 1 2 0 名, 男 女 各 半 身 体 健 康 , 无 皮肤病。
1 。 2 实 验 材 料
采样 : 将 欲 检 测 的皮 肤 按 前 述 方 法 处 理 干 净 。 以 无 菌 棉
培 养 基 与溶 液 : 1 葡萄糖琼 脂平 板、 稀 释液 、 无 菌 生 理 盐水 ; 采 样液 : 含吐温8 0 0 . 7 5 mo l / L、 p H为7 . 9 的P B溶液 ; 其 它: 稀释瓶、 载玻 片、 吸管 、 无 菌棉拭子 、 灭菌滤 纸片 ( 长2 c m、 宽2 c m) 、 灭菌玻 璃纸 ( 长4 c m、 宽4 c m) 、 镊子 、 酒精 灯、 菌 落计 数仪 、 震荡机 、 厌氧培养罐等 。
2 4 h , 另一块3 7 ℃ 厌 氧培 养 4 8 h , 观察结果。
2 结果
培 养 到 时 间后 , 观 察 结 果与 计 数 。
2 . 1 前 额 皮 肤 检 测, 涂 片、 染色, 确 定 细 菌 的 种 类, 然 后 选 择 适 当 的稀 释度 计数 , 求 出 两 滴之 平 均 数 , 按 下述
床专业学生, 黑龙 江 佳木 斯 1 5 4 0 0 7 )
摘要 : 目的 : 通 过 对 佳 木 斯 大 学 大 二 学 生皮 肤 正 常 茵 群 进 行 检 测 , 了 解 皮 肤 不 同部 位 的 菌 群 分 布 差 异 结 果 : 男学 生 皮 肤
各 类茵群均值 ( L o g N/ c m ) 分 别是 : 表 皮葡萄球茵4 . 4 8 士0 . 8 3 、 微球 菌2 . 9 6 土1 . O 5 、 棒 杆 菌3 . 6 1 ±0 . 9 4 、 痤 疮 丙 酸 杆 菌4 . 6 5 土 1 . O 7 、 其 他 产 色素 微 球 茵 3 . O 1 士0 . 7 4 、 需氧 革 兰 阴性 杆 茵2 . 5 4 ±0 . 6 2 ; 女 学生 皮肤 各 类 茵群 均 值 ( L o g N/ c m ) 分别是: 表皮葡萄
关键词 : 大学生; 皮肤 正 常 茵群 ; 检 测 中 图分 类 号 : R3 7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0 1 0 4 ( 2 0 1 3 ) 0 1 —0 0 9 6 —0 1 皮肤也是一大 生态系统 , 一个成年 人皮肤 面积达 1 . 7 ~ 4 mL稀 释 液 和 玻 璃 珠 , 将 无 菌 的2 c m ×2 c m 滤 纸 片 浸 入 采 样
要 参 与 了皮 肤 的 防 御 机 制 , 皮肤 的多种疾病 , 如癣 、 痤 疮、 湿 疹 及 皮 肤 干燥 等 均 与 菌 群 失 调 有 关 。 因此 , 了 解 不 同 部 位 的 菌 群差 异是 十分 有 意 义 的 n ]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检 测 对 象
公 式 计算 每 平 方厘 米 的细 菌 数 。
1 . 3 . 1 前 额 皮 肤 茵群 的检 测 ]
采样 : 先 将 前 额 部 位 的 皮 肤 用 热 毛 巾热 敷 5 mi n , 然 后 将 灭菌棉球浸入无菌盐水 中, 吸满盐水 , 擦拭前额部位 , 然 后 用 干棉球擦干 , 再 以浸 满 无 菌 盐 水 的无 菌棉 球 擦 拭前 额 部 位 3 0 秒钟, 随 之 以干棉 球擦 干后 用 吸 附法采 样 。 采 样 瓶 里 装 有
系列稀释 , 从第一瓶 到第五瓶 ; 滴种 : 以1 O 一1 、 1 O 一2 、 1 0 —3 为选择 稀 释度 , 每个稀 释度滴 3 滴, 每份标本 滴2 个平 板 ; 培 养: 滴种 好 的平 板 待 干后 , 一块3 7 ℃需 氧 培 养 2 4 h , 另 一 块
3 7 ℃ 厌 氧培 养 4 8 h , 观察结果 。 1 . 3 . 2 腋 窝 皮 肤 菌 群 的检 测
・9 6・
黑 龙 江 医药 科 学
2 0 1 3 年2 月第 3 6 卷第1 期
佳 木斯 大 学大 学生 皮肤 正常 菌群 的检 测
冯 澜 , 马 淑霞。 , 金 鑫。 , 于修洋。 , 王 野。 , 王 彪。 , 刘松 涛。 , 于 超。
( 1 . 佳木 斯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感 染 内科 , 黑龙 江 佳 木 斯 1 5 4 0 0 3 ; 2 . 佳木 斯 大 学基 础 医 学院 , 黑 龙 江 佳木 斯 1 5 4 0 0 7 ; 3 . 佳木 斯 大 学2 0 0 9  ̄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