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要点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点重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点重点总结

1、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其他为辅助过程。

装夹、测量定义上不属于工艺过程,实际上属于工艺过程2、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3、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

4、尽量减少安装次数5、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艺过程6、走刀,在一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为几次切屑,每切屑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7、零件的生产类型划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8、在同一工厂中可能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生产类型的生产9、判断一个工厂(或一个车间)的生产类型赢根据该厂(或车间)的主要生产过程的性质确定10、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定位基准:用来定位;测量基准:工件加工或加工后测量尺寸或行为误差所依据的基准;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的基准11、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选用装配基准作为设计基准;在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尽量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工序基准;在加工及测量工件时,应尽量选用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以消除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12、工件装夹有找正装夹和夹具装夹两种,找正装夹风直接找正和划线找正13、六点定位原理:欲使工件在空间处于完全定位,就必须选用与加工件相适应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工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14、切削运动:主进给合成,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层参数:公称宽度,厚度,横截面积15、切屑用量三要素:切屑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16、切屑层参数三要素:厚度、宽度、横截面积17、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屑刃、副切屑刃、刀尖18、前角、后角、刃倾角有正负之分19、刃倾角:在切削平面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夹角。

主切屑刃与基面平行时,刃倾角为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要点

九、合理选择切削量的原则:首先选择一个加与工件定位面的接触点数目,是单位面全互换法”就难以满足零件的经济精度要求,有尽量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一个大的进给积接触点压力小。多用于刚度不足的毛培时会导致零件加工非常困难,甚至难以加工。完量,最后根据已确定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并表面或不连续的表面、阶梯表面。 全互换法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装配精度在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语序的条件下选择二十四、定位误差及其组成:由于工件定位要求高而尺寸链环数很少的组合。
五、刀具磨损的原因:(1) 磨料磨损,磨料磨度要求的表面为粗基准。3,选择比较平系: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大,潮湿的空气和腐损是由于工件基体组织中的碳化物、氮化物、整、光滑、有足够大的表面做为粗基准。蚀介质越容易堆积在零件表面的凹谷处而发生化氧化物等硬质点及积屑瘤碎片在刀具表面的4,粗基准在同一定位方向上只允许在零学腐蚀,或在凸峰间产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电化刻划作用而引起的机械磨损。(2) 粘结磨损。件加工工序中使用一次,不许重复。 学腐蚀,股抗腐蚀性差。表面冷硬和金相组织变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切屑与前刀面、已加工表二十、工序分散:工序数目较多,工艺路化都会产生内力。零件在应力状态下工作时,会面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面上,产生塑性变形,线长,每个工序包括的工步少。最大限度产生应力腐蚀,若有裂纹,则更增加了应力腐蚀当接触面达到原子间距离时,会产生粘结现的分散是在一个工序内只包括一个简单的敏感度,因此表面应力会降低零件的抗腐蚀性象。硬质合金刀具在中速切削工件时主要发生的工步。工序的集中:将若干个工步集中能。
一、切削运动的三要素:1、切削速度 2、进十六、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生加工误差。
给速度,进给量和没齿进给量,3、背吃刀量。 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二十七、加工误差的性质:系统误差:在连续加工一二、1、基面:Pr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批工件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基本保持不变,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2、切削平面:Ps通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或者按照一定规律变化。常值系统误差对于同一过切削刃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批工件的影响是一致的,不会引起各工件的差异,基面的平面,也就是主切削刃与切削速度方向的那部分工序。 变值系统误差虽然会引起同批工件之间的差异,构成的平面。3、主剖面Po 通过切削刃选定十七、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但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一次变化,不会造成忽大忽点,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基准。包括定位基准、工序基准、测量基小的波动。随机误差:在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

机械制造基础考点整理

机械制造基础考点整理

机械制造基础考点整理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如机械设计、加工工艺、材料学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下面将对机械制造的一些重要考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机械设计1.机械零件尺寸与公差:机械零件的尺寸设计和公差的确定对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零件的尺寸和公差,以确保装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2.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螺栓联接、键连接、销连接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连接要求选择适合的连接方式,并合理设计连接零件的尺寸和结构。

3.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传动要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并进行传动比的计算和齿轮参数的设计。

二、加工工艺1.机械加工方法:机械加工是将原材料通过机械力的作用进行形状改变和尺寸加工的过程。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和加工要求等因素。

2.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中的重要设备,它能够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高精度的加工过程。

在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时,需要编写相应的加工程序,并对机床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

3.焊接工艺:焊接是将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压力等方式进行连接的工艺。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掌握不同材料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三、材料学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且强度高、可塑性好。

在机械制造中,需要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中,如塑料、复合材料等。

在选择非金属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耐久性、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特性。

3.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是评价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

在机械制造中,需要准确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和加工过程中。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考试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考试复习资料

1.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材料去除原理(△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m=0),材料累加成形原理(△m>0)。

2.车削方法的特点是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因此车削加工后形成的面主要是回转表面,也可加工工件的端面。

车削的生产效率较高,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刀具较简单。

3.铣削的主切削运动是刀具的旋转运动,工件通过装夹在机床的工作台上完成进给运动。

4.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可分为順铣或逆铣。

5.顺铣时,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优点是:Fv朝下利于工件加紧。

缺点是:工件台进给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一般有间隙存在,因此切削力容易引起工件和工作台一起向前窜动,使进给量突然增大,容易引起打刀,在顺铣铸件或锻件等表面有硬度的工件时,铣刀首先接触工件的硬皮,加剧了铣刀的磨损。

逆铣则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因此,生产中多采用逆铣。

缺点:在逆铣时切削厚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同时,铣削力具有将工件上抬的趋势,也易引起振动。

且刀具刀齿切入时,由于工件太薄,切不上,容易打滑,工件表面不平滑。

Fv朝上不利于工件加紧。

优点: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的间隙不影响工件运动。

6.钻削与镗削:在钻床上,用旋转的钻头钻削孔,是孔加工最常用的方法,钻头的旋转运动为主切削运动,钻头的轴向运动是进给运动,扩孔钻和铰刀均在原底孔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因此无法提高孔轴线的位置精度以及直线度。

镗孔时,镗孔后的轴线是由镗杆的回转轴线决定的,因此可以校正原底孔轴线的位置精度。

在镗床上镗孔时,镗刀与车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镗刀随镗杆一起转动,形成主切削运动,而工件不动。

7.磨削的主运动是砂轮的旋转运动。

8.磨削时,磨粒本身也会由尖锐逐渐磨钝,使切削能力变差,切削力变大。

当切削力超过粘结剂强度时,磨钝的磨粒会脱落,露出一层新的磨粒,这就是砂轮的“自锐性”。

9.磨削可分为外圆磨、内圆磨、平面磨等,分别用于外圆面、内孔及平面的加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整理.do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整理.doc

第一章机械制造系统和制造技术简介1•制造系统: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冇机体,称为制造系统。

2.制造系统在运行过程屮总是伴随着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运动。

3.制造过程由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质检,运输,储存等过程组成。

4.制造工艺过稈:技术准备,机械加T,热处理,装配等一般称为制造T艺过稈。

5.机械加工由若干工序组成。

6.机械加工屮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

7.工序: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8.安装:在一个工序中,工件在机床或夹具屮每定位和加紧一次,称为一个安装。

9.工位:在工件一次安装屮,通过分度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改变加工位置每占据一个加工位置称为一个工位。

10.工步:在一个T•序内,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加工内容称为工步。

11.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加工内容。

12.按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可将生产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13.成批生产分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

14.机械加工的方法分为材料成型法,材料去除法,材料累加法。

15.材料成型法是将不定形的原材料转化为所需要形状尺寸的产品的一种工艺方法。

16.材料成型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粉末冶金,连接成型。

17.影响铸件质量关键因素是液态金属流动性和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性。

1&常用铸造工艺有:普通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陶瓷铸造。

19.锻造工艺分自由锻造和模膛锻造。

20.粉末冶金分固相烧结和含液相烧结。

21.连接成型分可拆卸的连接和不可拆卸的连接(如焊接,粘接,卷边接和,钏接)。

22.材料去除成型加工包括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23.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车削,钻削,膛削,铳削,磨削,刨削。

24.切削运动可分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考试重点.pdf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考试重点.pdf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考试重点.pdf△m<0的制造过程主要指切削加工。

(1)主运动:切下金属所必须的最主要的运动。

(2)进给运动:不断地把金属层投入切削的运动。

齿面加工齿轮加工方法:无屑加工:热轧、冷轧、压铸、注塑、粉末冶金。

切削加工:成形法、展成法。

复杂曲面加工1)仿形铣:2)数控铣:磨削加工特点:1. 属精加工,尺寸精度7~5, 值0.8~0.2m2. 能加工硬度很高的工件;3. 磨削温度高;4. 磨削的径向力大;1、切削运动金属切削加工:通过机床提供的切削运动和动力,使刀具和工件产生相对运动(即切削运动),从而切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以获得合格零件的加工过程。

(1)主运动:切下金属所必须的最主要的运动。

(2)进给运动:不断地把金属层投入切削的运动。

2、切削要素已加工表面:已被切去部分多余金属而形成的新表面。

待加工表面:即将被切除金属层的表面。

加工表面(或称过渡表面):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2)进给量f: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3.切削层几何参素:(1)切削厚度 ()(2)切削宽度 () -沿加工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

(3)切削面积 () -切削层垂直于切削速度截面内的面积。

二、刀具角度:(图+角度)1)基面:2)切削平面:3)正交平面:道具分类:1.整体车刀;2.焊接车刀;3.机夹车刀;4.可转位车刀;5.成形车刀与焊接车刀比较,可转位车刀的优点:1)刀具使用寿命长;2)生产率高;3)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4)有利于降低刀具成本;麻花钻的工作部分:6面+1横刃+2主切削刃+2副切削刃+4刀尖。

麻花钻的缺点:1)主切削刃上前角不等;2)横刃长且为大负前角,切削条件差;3)排屑、断屑、散热困难。

钻、扩、铰孔的工艺特点比较(书P21 手抄表格 2-45)拉刀特点:1)生产率高;2)加工质量高;(一般为87,2.5 1.25μm)3)加工范围广;4)刀具磨损缓慢,寿命长;5)机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6)拉刀的设计、制造复杂,价格昂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复习资料及部分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复习资料及部分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查内容一、名词解析金属切除率、刀具磨钝标准、刀具使用寿命、磨销烧伤、工件的装夹、、工序、六点定位原理、、经济加工精度、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工艺能力系数Cp工步、工位、走刀、安装、自激振动、工艺过程、封闭环、时间定额、工序尺寸、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基准,设计基准,过定位、重复定位,完全和不完全定位等等。

二、填空(判断)1.刀具前角、后角和主偏角的功用?2.切削液的作用?3.常见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切削运动如何判定(主运动,进给运动)?4.切削形态(4种)与控制?5.常用的刀具材料应具备那些性能,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那些?6.机床型号的编制:CA6140,MG1432A7.误差复映系数及减小其影响的方法?8.机器装配的组成部分(零件、套件、组件、部件)?9.利用装配尺寸链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互换、分组、修配、调整)10.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11.切削用量三要素、机械加工工艺系统12.机械加工质量,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等等分散在各个章节中,以理解为主。

三、简答题1、金属切削过程中有哪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2、简述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的联系和区别。

3、为什么常把车削力分解为三个分力?各分力有什么作用?4、夹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5、简述积屑瘤产生的过程?并给出控制积屑瘤生长的措施?(至少两种)?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哪些?7、粗基准的选用原则?8、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特点是什么?9、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内容?10、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先基准后其他,先面后孔等。

11、刀具磨损机理?12、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13、什么是顺铣和逆铣,区别与联系?四、画图分析题1、刀具角度(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概念,画法(主剖面参考系)2、夹具定位方案的分析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概念。

3、夹具夹紧方案的分析4、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对结构的要求?5、分布曲线法和点图法的计算,以及各自的特点?五、计算题1、工艺尺寸链计算(用公式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14、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
工件材料、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厚度
15、切屑类型:带状、节状、粒状、崩碎
形成条件
16、切削类型的控制方法:采用断屑槽、改变刀具角度、调整切削用量(P.36)
17、切削力
受力类型与分解:切削力、背向力、进给力
三者受: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影响依次减小
18、影响切削力因素
15、常见误差分布规律:正态分布、平顶分布、双峰分布、偏态分布
16、正态分布的例题计算、“ 原则”
17、工序能力系数计算与工序能力等级(P.186图4-6)
18、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表面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纹理方向、表面缺陷
表面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残余应力、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
传动误差
9、刀具几何误差:定尺寸刀具误差、成形刀具误差、一般刀具(影响误差对象)
10、装夹误差的计算
11、工艺系统刚度主要决定于薄弱环节的刚度
12、误差复映现象概念、与工艺系统刚度的反比关系
13、加工误差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
14、系统性误差分为常值性系统误差和变值性系统误差(概念及产生条件P.180)
进给量速度计算公式
背吃刀量计算公式
4、切削层参数
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切削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5、刀具切削部分构造
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主要功能及位置
6、刀具角度
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
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符号及角度形成的面
7、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5点
8、常用刀具材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总结

1.切削用量对切削效率、功率等影响切削用量三要素分背吃刀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一般车削时当进给量不变,背吃刀量增大一倍是,切削力也成倍增大,而当吃刀量不变,进给量增大一倍时,切削力约增大0.7-0.8三要素中切削速度对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背吃刀量。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1、工件材料2、切削用量3、刀具几何角度4、其它因素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切削温度主要受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刀具磨损和切削液的影响2.加工表面粗糙度精加工时,增大进给量将增大加工表面粗糙度值(见第四章)。

因此,它是精加工时抑制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在较理想的情况下,提高切削速度Vc,能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背吃刀量ap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应该首先选择一个尽量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一个大的进给量f。

最后根据已确定的aP和f,并在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允许条件下选挥一个合理的切削速度Vc。

3.定位和夹紧1、定位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为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定位。

一般定位,就必须限制工件在机床上的6个自由度即三个方向移动,以及三个方向转动。

这样工件在机床上就固定了位置,接下来我们就好根据这个位置找出刀具的位置,既而经行加工。

2、夹紧工件在定位的基础上由于加工时工件受外力较大(主要是切削力)定位一般会被破坏,这时就需要对工件施加夹紧力,以防止工件移动,这个就叫夹紧。

4.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区P41第一变形区(剪切滑移)、第二变形区(纤维化)、第三变形区(纤维化与加工硬化)5.消除自激振动的措施(未讲)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合理选择刀具参数.提高工艺系统抗振性.采用减振装置.合理调整主振模态刚度比及其组合.采用变速切削6.夹具的分类按夹具使用范围划分1)通用夹具2)专用夹具3)通用可调整夹具及成组夹具4)组合夹具按使用机床划分可分为钻床夹具、铣床夹具、车床夹具、磨床夹具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重点 理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重点  理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重点一,第一章1,第一节金属切削过程及其控制1)基本概念2)刀具角度(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考,各个标注角度之间的相互转化不考)3)切削方式2,第二节基本规律1)变形(其中切屑不考,其他考)2)切削力3)温度4)磨损(设计到公式的不考)二,第二章1,第一节,机床基本知识1)通用机床的命名规则(型号编制)2)传动链2,第二节,车床1)车床总体布局2)ca6160主轴箱传动系统图以及转速图三,第三章1,第一节,概述1)夹具作用2)夹具分类3)夹具组成2,第二节,定位原理1)基准基准就是确定生产对象上的某些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2)六点定位原理3)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四,第四章1,第一节概述1)机械加工精度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2)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指经过机械加工后零件表面层所产生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以及表面层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又称为表面完整性,主要包括表面层微观几何形状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3)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刀具和工件之间通过不同形式的相对运动,由刀具从工件表面上切去多余材料,从而得到预期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机械零件的过程。

横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以切断车刀为例,在不考虑进给运动时,车刀主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为一圆周,切削平面Ps为通过切削刃上该点切于圆周的平面,基面Pr为平行于刀杆底面同时垂直于Ps的平面,γo、αo为标注前角和后角。

当考虑横向进给运动之后,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为一平面阿基米德螺旋线,切削平面P s变为通过切削刃切于螺旋面的平面P se,基面也相应倾斜为P re,角度变化值为η。

工作主剖面P oe仍为平面。

在刀具前刀面推挤下,切削层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称为第一变形区(Ⅰ)切屑沿刀具前面排出时会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阻碍,在刀具和切屑界面之间存在强烈的挤压和摩擦,使切屑底部靠近前刀面处的金属发生“纤维化”的二次变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必考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必考知识点

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安装:安装是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 (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 (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 )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之和成为装夹误差。

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 1.轨迹法 2.成形法 3.相切法 (用相切法形成发生线刀具需要有两个独立的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

) 4.展成法切削要素: 1.切削用量 2.切削层参数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或进给速度)和背吃刀量,三者又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层参数: 1.切削层公称厚度(垂直于过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层公称厚度) 2.切削层公称宽度 3.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车削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铣削主运动为刀具的旋转运动刨削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为主运动钻削:钻头的旋转运动为主切削运动镗削:镗刀位于刀杆上,与刀杆一起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齿面加工成型法:普通铣床+成型铣刀。

主运动为刀具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为刀具的直线运动展成法:滚齿机或插齿机。

磨削砂轮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砂轮的自锐性:砂轮磨粒磨钝后会使切削能力变差,切削力变大。

当切削力超过粘结剂强度时,磨钝的磨粒会脱落,露出一层新的磨粒。

顺铣:在切削部位刀齿的旋转方向和零件的进给方向相同逆铣:在切削部位刀齿的旋转方向和零件的进给方向相反。

优点:顺铣时铣刀寿命比逆铣高2-3 倍,顺铣不宜铣带硬皮的工件;顺铣时,刀齿对工件的垂直作用力 Fv 向下,使工件压紧在工作台上,加工比较平稳;刀具切削部分构造要素:前刀面:切屑沿其流出的刀具表面;主后刀面:与过度表面相对;副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副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刀尖:连接主副切削刃的一段刀刃,圆弧或直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复习试题和答案全解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复习试题和答案全解要点

一、名词解释1。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317页2。

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317页3。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10页4. 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

416页5。

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

416页6。

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416页7。

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412页8。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98页9. 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208页。

10. 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

199页11。

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202页12. 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317页13. 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354页14。

装夹:就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207页15. 基准: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是作为参考的其他点线面222页.16. 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223页17. 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

包括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223页二、简答题1.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误差复映:指工件加工后仍然具有类似毛坯误差的现象(形状误差、尺寸误差、位置误差)措施:多次走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425页2.什么是磨削烧伤?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哪些?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时,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降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复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知识点复习

自考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复习第1章金属切削基础➢金属切削加工是利用刀具从工件待加工表面切去一层多余的金属,从而使工件达到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械加工方法。

➢机床的切削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

➢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p a的总称。

c➢在切削时,工件上存在:1.待加工表面(工件上即将被切除的表面);2.已加工表面(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形成的表面);3.过渡表面(工件上被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

➢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为:三面(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二刃(主切削刃、副切削刃);一点(刀尖)。

➢刀具角度的参考系:正交平面参考系1.基面r P: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该点速度方向的平面;2.切削平面s P: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且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P: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o➢刀具材料:◆刀具材料应具有的性能:高硬度、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良好的工艺性能。

◆常用材料:1.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这些刚因耐热性差,只适用于手工刀具,切削速度较低的工具,如T10A\T12A\9SiCr\CrW有色金属Mn);2.高速钢(有较高硬度和耐热性以及高的强度和韧性其切削速度是碳素工具钢切削速度的1-3倍,耐用度是他们的10-40倍,可加工碳素钢、有色金属和高温合金,可制造各种刀具和复杂刀具);3.硬质合金(高硬度、高耐热性和高耐磨性,允许的切削速度达100-300m/min,应用广泛,但其抗弯强度低,冲击韧性差,刀口不锋利,不易加工,不易做成形状较复杂的整体刀具);其他材料(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CBN).➢刀具角度选择:◆前角γ:对切削难易程度有较大关系,增大前角是刀刃变得锋利,使切削变得轻快,可以减少切削变形,减少切削力和切削功率,但增大前角会使刀刃和刀尖强度下降,刀具散热体积减小,影响刀具寿命,前角的大小对工作表面粗糙度、刀具的排屑及断屑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前角的选择:工件的强度和硬度较低时应选用较大的前角,反之取较小的前角;加工塑性材料(钢)时应选较大的前角;加工脆性材料时(如铁)时选较小的前角;刀具材料韧性好(如高速钢)可选较大的前角,反之选较小的前角;粗加工时,特别是断续切削时,应选较小的前角;精加工是选较大的前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要点第一章1.会画6个基本角度。

2.对刀具切削部分材料性能的要求有哪些?为什么提出这些要求?第二章1.基本概念1)剪切角2)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3)合理前角4)合理后角5)磨顿标准6)刀具寿命(刀具耐用度)2.三个变形区域的基本特征。

3.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怎么影响)。

4.切削种类和切削形态。

5.切屑瘤对切屑部分的影响。

6.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7.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8.影响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的主要因素。

9.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1.基本概念1)工序2)工步3)工位4)粗基准5)精基准6)加工经济精度7)工序余量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3.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4.选择加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或影响加工选择的因素)。

5.机械安装顺序的原则。

6.热处理工序的位置安装。

7.工序集中、工序分散的特点。

8.一个完整的机械加工过程划分成哪四个加工阶段?为什么?9.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哪些?10.提高工序效率的办法有哪些?★P103---P107图★尺寸链(列竖式)★画箭头法判断增环、减环第五章1.基本概念1)机械加工质量包括哪些内容?2)什么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常规性系统误差、变置性系统误差。

3)机械加工工艺系统P159。

4)什么是误差敏感方向。

5)工艺系统刚度。

6)误差复映现象。

7)工序能力系数。

2.获得加工精度的办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分别用在哪些场合?3.影响加工误差(精度)因素有哪些?(7个)4.普通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第六章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含哪些内容?2.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第七章1.套件、组件有何不同?2.完全互换法装配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合?3.分组法装配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合?4.修配法装配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合?5.调整(节)法装配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场合?第八章不考所有作业题(除第一章3个切槽力和第七章)、例题统统要看。

机械制造技术考试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考试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考试复习重点1.精加工根据工件材料选择磨削还是车削?加工精度较高的淬火刚件,非火钢件和铸铁件外圆表面用磨,加工铜铝等有色金属外圆面用精车,因为夜色金属塑性较大,切屑易堵塞砂轮表面,影响加工质量.1.什么叫装夹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简称装夹.2.位和夹紧的区别?定位是指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并不是指位置固定不变,分析定位问题是以工件未被夹紧为前提的.夹紧是工件定位后将其夹牢压紧的操作,起作用是是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能承受切削力,惯性力而始终保持位置不变.3.具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定位元件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用于保持工件在夹具中的既定位置,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对刀元件用于确定刀具加工时的正确位置.夹具体用于连接夹具上所有元件的装置,形成一个有机体.4.各种定位元件限制自由度的分析.5.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的概念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夹具定位元件所限制,使工件在夹具中具有完全确定的位置,也就是工件固定约束数正好为工件的自由度数时的定位.允许有一个或几个自由度不被限制,但仍能满足加工要求时的定位是不完全定位.6.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基准不重合误差引起的误差,基准位置误差引起的误差7.分析夹紧方案的合理性8.夹紧力方向的确定9.螺旋夹紧机构的特点10.各种夹具属于哪种夹紧机构11.各种钻套的特点和区别,会选择.1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概念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多.工序分散就是将零件的加工分散到很多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1.生产纲领的概念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间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计划期常为一年,所以生产纲领常称为年产量。

2.生产类型怎么划分3.工艺规程的概念和作用4.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表3-35.工艺基准的分类零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所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机械制造技术考试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考试要点

1.切削运动的种类及特征?切削用量的三要素(1)主运动速度最高所消耗的功率最大(2)进给运动积极运动一般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少,可有一个或多个运动组成,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简短的。

可以由工件或刀具分别完成,也可以有刀具单独完成2.道具标注坐标系基本概念: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1)基面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2)切削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且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3)正交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3.刀具的标注角度刀具的工作角度标注角度(1)前角(2)后角(3)主偏角(4)副偏角(5)刃倾角(6)副后角工作角度(1)横向积极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2)轴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3)刀具安装高低对工作角度的影响(4)刀杆中性线偏斜对工作角度的影响4.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高硬度(2)高耐磨性(3)足够的强度和韧度(4)高耐热性(热稳定性)(5)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6)良好的工艺性能5.常见的刀具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主要是硬度和韧度)(1)高速钢较高的硬度和耐热性,搞的强度和韧度抗冲击振动的能力较强制造工艺简单能锻造,容易磨出锋利的刀刃(2)硬质合金高硬度耐高温良好的耐磨性抗弯强度低冲击韧度差,刃口不锋利,较难加工,不宜做成形状较复杂的整体刀具(3)刀具涂层和其他刀具材料1道具涂层材料是道具既具有基体材料的强度和韧度,又具有很高的耐磨性2陶瓷材料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高硬度耐高温化学惰性大,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脆性大,抗弯强度和冲击韧度低3人造金刚石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摩擦系数小切削刃可以做得非常锋利4立方氮化硼硬度、热稳定性很高高温不易与铁族金属起反应6.切削区域的划分各变形区产生的主要物理现象(1)第一变形区主要产生滑移变形切削过程中产生变形的主要区域(2)第二变形区切削从OM处开始同材料基体相分离,再沿刀具前刀面流出时还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是窃笑进一步产生滑移变形(3)第三变形区刀具后到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挤压和摩擦产生的已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为特征的滑移变形7.积屑瘤的形成原因、对切屑过程的影响、减小切屑瘤的措施切屑沿前刀面流动时,会由于强烈的摩擦而产生黏结想象,是切屑底层金属黏结在刀面的滞留层上流过时,在温度、压力适当的情况下也会被阻滞并与底层黏结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工艺过程:凡是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2工序:一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件工作或同时对几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3工位: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4工步: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5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6工艺基准: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用来确定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而体现定位基准的定位表面,为定位基面)、测量基准、装配基准7定位:使工件在夹紧之前就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确定的位置,此过程称为定位8夹紧: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其正确位置所做的压紧9定位的任务: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夹紧的任务:保持工件的定位位置不变10定位误差与夹紧误差之和称为装夹误差。

11工件装夹有找正装夹的夹具装夹两种方式;找正装夹又可分为直接找正装夹和划线找正装夹12工件的定位,书上P14、15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1切削速度vc:切削刃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速度称为切削速度2进给量f:工件或刀具转一周,两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称为进给量3背吃刀量ap:背吃刀量为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4切削层工称厚度hD:hD的大小影响切削刃的切削负荷5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6通常将刀具只有一条直线主切削刃参与切削的切削过程,称为自由切削;将曲线刃参与切削或主副切削刃同时参与切削的切削过程,称为非自由切削。

7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基面Pr,切削平面Ps,正交平面Po 书P20、218以刃倾角为0的刀具进行切削时,主切削刃与切削速度方向垂直,称为直角切削;以刃倾角不等于0的刀具进行切削时,主切削刃与切削速度方向不垂直,称为斜角切削9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仍性较高的耐热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良好的工艺性10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工具钢、陶瓷、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等11高速钢按切削性能可分普通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按制造工艺方法可分为熔炼高速钢和粉末高速钢12变形系数和剪切角有关,剪切角增大,变形系数减小,切削变形减小。

13书上P31、2814在粘结接触区,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因数是一个变值,离切削刃越远,摩擦因数越大15积屑瘤对切削过程影响:使刀具前脚变大使切削厚度变化使加工表面粗超度增大对刀具寿命的影响16防止积屑瘤产生的措施:1)正确选用切削速度,使切削速度避开产生积屑瘤的区域2)使用润滑性横好的切削液,减小切屑底层材料与刀具前刀面间的摩擦3)增大刀具前角,减小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之间的压力4)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17影响切屑变性的因素工件材料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层公称厚度18切屑的类型: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切屑;控制措施:采用断屑槽、改变刀具角度、调整切削用量;研究表明,工件材料脆性越大,切削厚度越大,切屑卷曲半径越小,切屑越容易折断。

19切削力:切削时,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而成为切屑所需的力称为切削力20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所需要克服的力主要是1)切削层材料和工件表面层材料对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的抗力2)刀具前刀面与切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的摩擦阻力21切削功率的计算:P3822影响切削力的因素:1)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越大。

切削脆性材料时,被切材料的塑性变形及它与前刀面的摩擦都比较小,故其切削力相对较小2)切削用量的影响:背吃刀量ap增大时,变形系数不变,切削力成正比增大,进给量f增大时,变形系数有所下降,故切削力不成正比增大;无积屑瘤时,切削速度增大,切削力增大3)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前角增大,变相系数减小,切削力下降;主偏角增大,背向力减小,进给力增大;增大刃倾角,背向力减小,进给力增大Fc基本不变4)刀具磨损5切削液6刀具材料23切削热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切削层金属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所消耗的能量转换为热量;二是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间产生的摩擦热;切削过程中所消耗能量的98%-99%都将转化为切削热24切削温度的测量,有热电偶法、辐射热计法、热敏电阻法等;自然热电偶法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平均温度;人工热电偶法测得的是某一点的温度25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切削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原因是:速度增大,前刀面的摩擦热来不及向切屑和刀具内部传导,所以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f增大,切屑变厚,切屑热容量大,有且携带走的热量多,故不如速度影响大;ap增大,切削刃工作长度增加,散热条件改善,故ap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26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前角增大,变形减小,切削力减小,切削温度下降;减小主偏角,切削刃工作长度和尖角增大,散热条件变好,切削温度下降27刀具磨损过程: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28刀具磨损机制:硬质点划痕,冷焊粘结,扩散磨损,化学磨损29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30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最小刀具寿命,在生产任务紧迫或生产中出现节拍不平衡时,可选用最高生产率刀具寿命31刀具破损形式形式分为脆性破损和塑性破损,脆性破损有:崩刃、碎断、剥落、裂纹破损第三章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1机床的基本构成:1)动力源2)运动执行机构3)传动机构4)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5)支撑系统2车刀在结构上可分为整体车刀、焊接车刀和机械夹固式车刀。

只有高速钢才能做整体车刀3车拉加工方法,是将传统的车削和拉削两种机械加工方法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组合加工方法4磨削的主要特点之一,砂轮有自锐作用5与钻孔相比,扩孔具有下列特点:1)扩孔钻齿数多(3~8个齿),导向性好,切削比较平稳;2)扩孔钻没有横刃,切削条件好;3)加工余量较小,容屑槽可以做的浅些,钻心可以做得粗些,导体强度和刚性较好6铰孔工艺及其作用:铰孔余量对铰孔质量的影响很大,余量太大,铰刀的负荷大,切削刃很快被磨钝,不易获得光洁的加工表面,尺寸公差夜不易保证;余量太小,不能去掉上道工序的刀痕,自然也就没有改善孔加工质量的作用7镗孔的三种方式:1工件旋转,刀具作进给运动;2刀具旋转,工件作进给运动;3刀具既旋转又进给8镗孔可以在镗床、车床、铣床等机床上进行,具有机动灵活的优点,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在大批量生产中,为提高镗孔效率,常使用镗模。

对于孔径较大、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和孔系,镗孔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9珩磨的工艺特点:1)珩磨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加工精度为IT7~IT6级;2)珩磨能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3)与磨削速度相比,珩磨有较高的生产效率10拉孔的工艺特点:1)生产效率高;2)拉孔精度主要取决于拉刀的精度;3)拉孔时,工件以被加工孔自身定位;4)拉刀不仅能加工圆孔,还可以加工成型孔、花键孔;5)拉刀是尺寸刀具,形状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与加工大孔11加工平面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铣、刨、车、拉、磨削等方法12铣刀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以分为圆柱形铣刀、面铣刀、三角刃铣刀、立铣刀、键槽铣刀、角度铣刀、成型铣刀等13铣削的工艺特点:由于铣刀是多刃刀具,刀齿能连续地依次进行切削,没有空程损失,且主运动为回转运动,可实现高速切削;经粗铣—精铣后,尺寸精度可达IT9~IT7级14复杂曲面切削加工主要方法有仿形铣和数控铣两种;在数控编程中处理的复杂曲面有两类,一类是用方程式描述的解析曲面,另一类是以复杂方式自由变化的曲面,称为自由曲面15滚齿时,滚刀的螺旋线方向应与被切削齿轮齿槽方向一致16按滚齿加工原理,滚齿必具备以下3中基本运动:滚刀的旋转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轴向进给运动17滚齿和插齿的加工质量比较:滚齿后,轮齿的齿距累积误差比插齿的小,插齿后的齿形误差较滚齿的小,滚齿时留下鱼鳞状刀痕,刀痕是直线,茶匙的齿面粗糙度比滚齿小,综上分析,滚齿与插齿比较,滚齿的齿轮运动精度较高,但齿形误差和齿面粗糙度比插齿大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它包含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2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和自动控制法3形状精度:用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等项目来评定4位置精度,用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等来评定5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6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2工件装夹误差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气的加工误差4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5工件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6其他误差,包括原理误差、测量误差、调整误差7装夹误差包括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两部分8定位误差:因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为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基准位移误差之和9工艺系统的热源有:切削热、摩擦热和动力装置能量损耗发出的热、外部热源10切削热:切削热将传入工件、刀具、切屑和周围介质,是工件和刀具产生热变形的主要热源11摩擦热和动力装置能量损耗发出的热是机床热变形的主要热源12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的途径:1)减少发热量;2)改善散热条件;3)均衡温度场;4)改进机床结构13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1)减小和消除原始误差;2)转移原始误差;3)均分原始误差;4)采用误差补偿技术14系统性误差可分为常值性系统误差和变值性系统误差两种15常值性系统误差与加工顺序无关,变值性系统误差与加工顺序有关。

对于常值性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消除;对于变值性系统误差,采取自动补偿措施加以消除16机械制造中常见的误差分布规律:正态分布、平顶分布、双峰分布、偏态分布17加工表面质量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纹理方向、表面缺陷2)表面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层残余应力、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18表面质量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零件表面存在一定的冷作硬化,可以阻碍表面疲劳裂纹的产生,降低疲劳强度19减小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零件的抗腐蚀性能20切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主要取决于切削残留面积的高度21为减小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常在加工前或精加工前对工件进行正火、调质等处理22冷作硬化亦称强化,冷作硬化的程度取决于塑性变形的程度金属由不稳定状态向比较稳定的状态转化,这种现象称为弱化;弱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温度的高低、热作用时间的长短和表面金属的强化程度加工后表面金属的最后性质取决于强化和弱化综合作用的结果23影响冷作硬化的因素:1)刀具的影响;2)切削用量的影响;3)加工材料的影响24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烧伤:回火烧伤、淬火烧伤、退火烧伤25加工材料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1)表层材料比体积增大;2)切削热的影响;3)金相组织的变化26机器零件失效的形式:疲劳损坏、滑动磨损、滚动磨损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1工艺规程设计包括机器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两大部分2工艺规程的作用:1)工艺规程是工厂进行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2)工艺规程是企业组织生产的指导性文件3)工艺规程是新建和扩建机械制造厂的重要技术文件3工艺规程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必须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要求2工艺过程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使产品能尽快投放市场3尽量降低制造成本4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4拟定工艺路线的内容: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确定工序集中和分散程度,确定工序顺序5定位基准有精基准和粗基准;粗基准,是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精基准,是用加工过的表面做定位基准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7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3)便于装夹的原则;4)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8选择加工方法时,先选定该表面终加工工序加工法,然后在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加工方法9加工阶段的划分: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划分阶段的目的: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10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1)有利于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效率机床和工艺装备进行加工,生产效率高;2)工序数少,设备数少,可相应减少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3)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11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1)所用机床和工艺装备简单,易于调整;2)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3)工序数多,设备数多,操作工人多,占用生产面积大12机械加工工序先后顺序的安排原则:1)先加工定位基面,再加工其他表面;2)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3)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13需要安排检验工序的场合:1)粗加工全部结束之后;2)送往外车间加工的前后;3)工时较长的工序和重要工序的前后;4)最终加工之后若毛刺对机器装配质量影响甚大,应安排去毛刺工序;零件在进入装配之前应安排清洗工序14为改善工件材料切削性能安排的热处理工序,应在切削加工之前进行为消除工件内应力安排的热处理工序,最好安排在粗加工阶段之后进行为改善工件材料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进行为提高工件表面耐摩擦性、耐蚀性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以及以装饰为目的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一般都安排在工艺过程最后阶段进行15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总余量值:某一表面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的差值工序余量:上工序与本工序基本尺寸的差值为本工序的工序余量Zi16工序余量有:工程余量(简称余量)、最大余量、最小余量17工序尺寸“入体原则”:对被包容尺寸,上偏差为0,其最大尺寸就是基本尺寸;对包容尺寸,下偏差为0,其最小尺寸就是基本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