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 教案2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2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2.了解化学开展根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开展根本特征、21世纪开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能区分常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一、初高中衔接辅导讲义二、典例精讲走进化学科学:1.什么是化学?〔定义与初中不同〕化学科学能够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与制备新物质。
〔发现+制造新物质〕对象:由原子、离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物质化学研究内容:物质组成、构造、性质、变化、制备与应用。
创造性:发现存在、创造、创造不存在……〔认识分子、制造分子〕化学科学实用性:农业、医疗、工业、日常生活……初高中衔接: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与保持化学性质微粒分别是什么?2.化学开展(简史)探究一怎样理解化学是具有创造性与实用性科学【探究活动】1.观察欣赏以下几幅图片,思考有关问题(1)物质是怎样形成?物质又是如何变化?提示物质是在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形状、状态等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常伴有发光、放热等。
(2)化学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科学?它任务是什么?提示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构造、性质、变化、制备与应用自然科学。
①化学研究对象是分子与原子等;②化学研究内容是物质组成、构造、性质、变化、制备与应用;③化学是自然科学。
2.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利用化学方法,人们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发现了很多有用物质,并设法把它们提取出来或从已有物质出发制造出来,而且通过对有关物质性质与构造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新物质。
现在,化学家们已发现与创造了几千万种物质,如利用合成氨技术制造出增产粮食需要氮肥;成功研制出大量帮助人们战胜疾病新药物;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造出芯片与光导纤维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生活。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探究的热情。
-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深入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 课程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
- 对于论述题,评价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
- 对于实践题,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实验记录是否完整。
- 对于阅读拓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反馈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鼓励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 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 方法:观察、实验、推理
- 应用:生活、能源、材料、环保
- 方程式:规则、配平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物质守恒
板书设计应注重清晰展示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于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一
§1.1走进化学科学模块总第2案【自主学习】一、化学科学的界定1.定义化学科学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研究对象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研究水平______、______水平。
4.学科特征(1)创造性的体现:______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______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基本能够按照人类社会需求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创造一个新的物质世界。
(2)实用性的体现:合成氨技术、新药物的研制、材料的开发、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化学的形成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____________,之后人们又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希望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或把廉价金属炼制成金。
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几代化学家的不断努力,近代化学逐渐形成。
2.化学科学的发展(1)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________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____________,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发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____________,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2)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____________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____________的崛起、____________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1.1 走进化学科学 教案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掌握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引导依据有关事实或材料推出新的判断或结论,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或获得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难点]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教学过程]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面对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人们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思索与探究: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怎样有目的地实现物质转化、创造物质,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在漫长的思索与探究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建立起化学科学。
那么,化学科学是如何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它有什么特征,又具有怎样的探索空间呢?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什么活动开始?化学发展历程分几个阶段?在化学发展的每个阶段特征是什么?列举一些不同时期的重大发现或重要技术。
2.学生回答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之后人们学会了烧制陶瓷、冶金、酿酒,并希望制出长生不老药或把廉价金属炼制成金。
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系统地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原子量(现称相对原子质理)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学案-文档资料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科学的含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其中,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理解化学科学的含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不是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
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
③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④化学研究的最主要手段是化学实验。
⑤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在反应中原子种类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原子弹、氢弹爆炸等原子核发生了改变的反应属于核反应,而不属于化学反应,也不是化学研究的对象。
辨误区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吗原子是物质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含义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而不是指微粒的大小,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故不是最小微粒。
【例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发生,引起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还是经验化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的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理论对现代化学的精确化起了重要作用。
化学需要实验,但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21世纪的化学将是一门实验与理论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科学。
答案:A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1)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①发现物质:从矿物、岩石以及生物体中发现有用物质,并能进行提取。
②创造物质:能够根据需要,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现代技术,设计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科学家合成化合物的速度是惊人的,至1990年合成的物质刚刚突破1 000万种大关,21年后的今天,已超过3 700万种。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学案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学案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学案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2)学案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2)【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过程]一. 基本概念1. 原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原子说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首先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分子。
质子决定原子的类型,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变化,如原子弹爆炸为核裂变,而氢弹爆炸为核聚变。
2.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符号为Ar 。
显然,不同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对应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3. 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一类原子,同属于某一元素,而质子数、中子数确定的原子是一种原子.自然界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14种.熟记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熟记地壳中前6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4。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 +、K +、SO 42-说明:离子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大类。
鲁科版化学教案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2
1.1《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2)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走进化学科学本节课作为高中化学的第一课,主要是通过对化学学科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积极的付诸行动。
指导他们尽快的进入高中学习状态,展示生活中和化学相关内容,让学生体会学科的特征和价值,使学生明白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其理论价值,也更有实用价值,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引导依据有关事实或材料推出新的判断或结论,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或获得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 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 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多媒体教学平台【引言】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面对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人们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思索与探究: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怎样有目的地实现物质转化、创造物质,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在漫长的思索与探究过程中,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建立起化学科学。
那么,化学科学是如何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它有什么特征,又具有怎样的探索空间呢?[板书]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问题】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小组交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什么活动开始?化学发展历程分几个阶段? 在化学发展的每个阶段特征是什么?列举一些不同时期的重大发现或重要技术。
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教案:1.1 走进化学科学 教案2
1.1 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案(建议1课时完成)[课程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要点精析]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 1、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等。
2、特征:(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功能各异的大量的物质基础。
它帮助我们发现、认识、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的物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通过化学家们的努力,现在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
②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生活。
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解决人类饥饿、贫穷、疾病,为改善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基本历程: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20世纪的基本特征: (1)化学研究手段:从简单的试管、烧杯实验发展到利用试管、烧杯和许多复杂精密仪器进行实验,由单纯的化学手段发展到化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科学的等多种综合性手段。
(2)化学研究层面: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深度上由宏观深入到微观,由表象深入到本质,有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平衡到非平衡不断深入,建立了许多化学专门科学;广度上由化学向其他科学渗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交叉学科,并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 鲁科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 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 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1.化学科学的含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其中,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理解化学科学的含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不是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
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
③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④化学研究的最主要手段是化学实验.⑤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在反应中原子种类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原子弹、氢弹爆炸等原子核发生了改变的反应属于核反应,而不属于化学反应,也不是化学研究的对象。
辨误区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吗原子是物质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含义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而不是指微粒的大小,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故不是最小微粒。
【例1】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发生,引起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还是经验化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的概念。
1.1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1)-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课,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开启了化学之门。
在初中化学课的基础之上,向学生们展示化学的学科特点、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其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美妙和化学科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增强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我国取得的主要化学成就,激发科学探究意识;1.使学生理解化学科学含义,明确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2.明确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多媒体课件[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教学环节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前几分钟,由教师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核对答案,从完成情况、易错点等方面进行点评。
教学环节2:课程导入由教师ppt展示化学学科的内涵,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情景一:化学是有用的[问题和思考] 图示中列举了我国古代的一些发明创造,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吗?这些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什么作用那?[师生交流与讨论]1、物质的燃烧2、金属的冶炼3、瓷器的烧制4、酿酒技术……实用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物质为我们人提供的丰富的能量来源等等。
情景二:化学是美丽的在播放视频之后,有老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发学生的思考。
[师生交流与思考]同学们在观察视频之后有什么感受?[交流与谈论]同学们一定为其中的变化所吸引,这是实验太好玩了,老师能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是这样哪?介绍原理:它于1886年被瑞士化学家Hans Heinrich Landolt发现。
在碘钟反应中,两种(或三种)无色的液体被混合在一起,并在几秒钟后变成靛蓝色。
化学:全册教案(鲁科版必修1)
全册教案鲁科版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问题和思考] 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师生交流与讨论] 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实验探究] 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走进化学科学1.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2.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3.了解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近代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近代化学形成和发展的里程碑有(1)(2)(3)(4)(5)2.现代化学的发展(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2)现代化学的研究手段:(3)现代化学对相关学科的促进:(4)我国化学家在现代研究化学中的贡献: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特征:3.化学是一门具有的学科。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1.(1)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和,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的开发,利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科学的发展。
(4)化学科学将为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5) 化学科学将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人们从层次上了解生命问题的本质,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
⑹化学科学将大大提高发展水平,指导人们研制功能各异的信息材料。
2.怎样理解“现代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这句话的含义?3.我们如何才能走进化学科学?1.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A.使用火 B.制陶瓷 C.酿酒 D.炼丹2、近代化学科学诞生的标志是()A、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B、1803年原子论的建立C、1777年氧化学说的建立D、1661年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A、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B、治理环境污染C、开发新能源D、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4、1803年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科学家是()A、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B.英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C.以碳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D.经过化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从自然界中发现以及人工制造出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6、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论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难溶于水C.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变成黑色物质D.镁带很容易被折弯8.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9、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氧气和臭氧是同素异形体C.氧气是单质,臭氧是化合物D.氧气和臭氧的性质完全相同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在1535℃时熔化成铁水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1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时变成水蒸气D.日光灯照明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海水晒盐C.用汽油作溶剂清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D.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1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学变化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放热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13.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各物质质量总和14.某含氧酸分子式为H x RO y/2,则R的化合价为()A.x B.x-y C.y-x D.(x-y)/21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游离态的是A.O B.Ar C.N D.I16.已知元素R的化合价是+5价,下列R元素的化合物分子式错误的是()A.R2O5 B.HRO3 C.Mg(RO3)2 D.KRO217.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8.氟氯烃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鲁科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精品教案(全册)
鲁科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精品教案(全册)第一章走进化学科学教案【课程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鲁科版高一化学教案新课标鲁教版高一化学必修全部教案
新课标鲁教版高一化学必修I全部教案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案
[课程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要点精析]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
1、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等。
2、特征:
(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
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功能各异的大量的物质基础。
它帮助我们发现、认识、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的物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通过化学家们的努力,现在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
②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生活。
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解决人类饥饿、贫穷、疾病,为改善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基本历程:
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20世纪的基本特征:
(1)化学研究手段:
从简单的试管、烧杯实验发展到利用试管、烧杯和许多复杂精密仪器进行实验,由单纯的化学手段发展到化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科学的等多种综合性手段。
(2)化学研究层面:
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深度上由宏观深入到微观,由表象深入到本质,有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平衡到非平衡不断深入,建立了许多化学专门科学;广度上由化学向其他科学渗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交叉学科,并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 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
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提出 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 ,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 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 ;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答案:使用火;波义耳;元素;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原子;门捷列夫;牛胰岛素 3、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化学家们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2)作为一门中心科学,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作出贡献。
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控制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问题,化学将作出其他科学不可替代的贡献。
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而其物理性质须有大量的微粒聚集成宏观的物质后才能体现出来。
2、物质的变化:
例2:判断下列变化哪些主要是物理变化,哪些主要是化学变化?
①冰融化成水 ②干冰升华 ③钢铁生锈
④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 ⑤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 ⑥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 ⑦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 ⑧久存的白酒变得更加浓香⑨石油分馏 ⑩煤的干馏
解析: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冰融化成水、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蔗糖投入水中是蔗糖的分子扩散到水中去了;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是电流通过电阻使电能转化成热能,断开电源,电阻丝依然是电阻丝;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是活性炭将红色物质吸附在其孔道中;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石油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以上这些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钢铁生锈生成了Fe 2O 3·nH 2O ;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生成了CaCO 3;久存的白酒变得更加浓香是生成了乙酸乙酯;煤的干馏生成了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粗氨水。
答案:物理变化①②⑤⑥⑦⑨;化学变化③④⑧⑩。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 2和H 2O ,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O 元素
B .发热发光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C .金属热胀冷缩是金属原子体积随温度热胀冷缩的结果
m n n m Y X -+D .两溶液相混合,混合液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等于原来两溶液的质量、体积之和
解析:物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中氧元素可能来自于原可燃物和氧气,也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电阻丝通电发热发光,但是物理变化;金属热胀冷缩是金属原子间距离发生改变的结果;两溶液相混合,其质量可以加和,但体积不能简单加和。
答案:A
四、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国际上统一的符号,它既代表一种元素,又可以代表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O 既代表氧元素,又代表一个氧原子。
2、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它代表某种物质,表示该物质有什么元素组成,若有分子存在,还可代表一个分子,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什么原子。
如H 2O 代表水,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代表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不同类别物质,根据其组成特点,化学式的书写有如下规律:
①金属单质由金属原子构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就是其元素符号;
②非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气态的一般为双原子分子,呈液态的溴和呈固态的碘单质的分子也是双原子分子;其他非金属固态单质由于结构复杂,我们就直接用元素符号代表其化学式;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
③化合物一般可根据下列规律书写:
X 为+n 价的原子或原子团,Y 为-m 价的原子或原子团。
一般将正价元素或原子团的符号放在左边,负价的放在右边,但ⅢA 、ⅣA 、ⅤA 族的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把负价的非金属元素符号放在左边,正价的氢元素符号放在右边。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绝大多数情况下m 和n 要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示例如下:
常见元素化合价:
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Ag +1 Ca +2 F -1 C +2,+3 O -2
H +1 Mg +2 Cl -1,+1,+3
,
+5,+7 Al +3 N -3,+1,+2
+3,+4,+5
K +1 Ba +2 Br -1 Fe +2,+3 Si +4
Na +1 Zn +2 I -1 Cu +1,+2
常见原子团:
NH4+、NO3- 、SO42-、CO32-、HCO3-、PO43-、HPO42-、H2PO4-、ClO3-、MnO4-、MnO42-
3、原子结构简图、离子结构简图:
反映原子、离子核外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的符号。
如钠原子,钠离子。
4、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遵重客观事实,即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要尊重客观事实;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要配平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对应相等。
此外,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规律,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体现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分别是什么,而且还告诉我们各物质的比例关系。
例如:
2H2 + O2
点燃
=== 2H2O
从质量角度: 4g 32g 36g
从分子数角度: 2分子 1分子 2分子
从物质的量角度: 2mol 1mol 2mol
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 44.8L 22.4L
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 2体积 1体积
例4: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的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1)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4X+5O2 =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X的化学式为。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尾气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NH3;2CO+2NO 催化剂
===2CO2+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