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逢入京使》教案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逢入京使》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逢入京使》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逢入京使》,理解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蓬莱”、“碣石”、“瀚海”等,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句子解析: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4.课文翻译:让学生尝试翻译课文,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5.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岑参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思想感情:探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家国情怀。
7.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逢入京使》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逢入京使》的背景、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蓬莱”、“碣石”、“瀚海”等。
-举例: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词汇。
(3)句子解析: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举例:分析“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的比喻手法,理解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课文翻译: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能准确翻译课文。
2.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加强实例分析和讲解。
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
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入京使》。
(2)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的字词释义,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2 诗歌的审美鉴赏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诗人岑参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
4.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释义,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
4.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亲情、友情如何体现?(2)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诗歌填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让学生进行诗歌默写练习,提高记忆力。
五、课后作业5.1 请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的心得体会。
5.2 推荐阅读:岑参的其他诗歌作品,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扩大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合作探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逢入京使》这首诗歌。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诗歌的审美鉴赏和创作方面,学生还需进一步指导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6.1 比较学习:将《逢入京使》与其他描写亲情、友情的诗歌进行对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分析其异同。
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
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入京使》。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对亲情、乡情的真挚情感。
(3)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运用景物描绘来表达情感的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学会关爱家人。
(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
2. 诗人运用景物描绘来表达情感的手法。
3. 诗文的韵律美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分析。
2. 诗人情感的抒发。
3. 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2. 运用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诗人运用景物描绘来表达情感的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对新课《逢入京使》进行导入。
2. 自主学习:(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4. 讲解与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诗人情感的抒发。
5. 朗读与默写: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默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背诵和心得体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逢入京使》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王之涣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分析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简述《逢入京使》的内容和主题。
2.2 课文解读: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如“故园”、“使者”、“黄河”等。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古诗文,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理解诗的内容和主题。
3.3 分析与鉴赏:学生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解释其意义。
学生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学生背诵《逢入京使》的诗句。
学生写一篇关于《逢入京使》的读后感。
4.2 评价: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和作业完成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拓展与延伸5.1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王之涣的其他诗作,如《登鹳雀楼》等。
5.2 文化背景了解: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古代文人的创作背景和文化环境。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键词或意象,进行讨论和展示。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诗中的意义和主题。
6.2 创意表达:学生可以选择绘画、表演、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诗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创意表达,培养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第七章:课堂讨论7.1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主题,如家乡思念、人生无常等。
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外3.《逢入京使》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外3.《逢入京使》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作者在京城偶遇使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唐诗,对唐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可能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背景,翻译并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文的背景知识,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难点:诗文的翻译和背诵,对作者创作风格的欣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文、作者简介、背景知识等。
2.准备诗文的翻译和注释资料,供学生参考。
3.准备相关诗歌的例子,用于对比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诗文,引导学生关注诗的标题《逢入京使》,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使者吗?作者在京城偶遇的使者是谁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诗文,学生跟读。
之后,教师展示诗文的翻译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随后,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诗歌的例子,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春望》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逢入京使-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逢入京使-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感受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
2.了解唐朝时期开放的经济环境,认识到外来文化的交融。
3.阅读《逢入京使》这篇古文,锤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4.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科举制度和封建官僚制度。
2.阅读《逢入京使》这篇古文,掌握文中的语言特点和意境。
难点1.根据古文中的描述,理解唐朝时期的文化交融。
2.学会如何把握古文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唐朝的社会背景,并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科举制度?2.唐朝的官僚制度有哪些特点?3.唐朝和外国交往频繁,有哪些著名的文化输出?2. 学习《逢入京使》(30分钟)让学生阅读《逢入京使》这篇古文,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特点和意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1.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唐朝时期的文化交融?2.《逢入京使》这篇文章带给我们哪些启示?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以下问题:1.现在的考试制度和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各有哪些异同?2.如果你有机会当唐朝的官员,你想成为哪一类官员?让一些学生代表小组来分享讨论结果。
4. 总结讲解(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讲解以下问题:1.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封建官僚制度如何影响了整个社会?2.唐朝时期文化的交融在当今时代也有类似的表现,你认为这些体现在哪些方面?5. 作业布置(5分钟)1.阅读《杨家将》这个故事,认真体会里面的情节和人物。
写一篇两百字的读后感。
2.了解唐朝诗人杜甫的生平和代表作,做一份五分钟的PPT汇报。
四、教学评估1.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
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学生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情况。
4.学生是否掌握了古文读写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素材1.PPT的制作和展示。
2.《逢入京使》的教材和辅导材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逢入京使》教案、教学设计
a.查找其他边塞诗人的作品,比较其与岑参的《逢入京使》在风格、主题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b.创作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现代诗,要求运用所学古诗词知识,展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3.小组合作作业:
a.各小组共同探讨边塞诗的特点,选择一首喜欢的边塞诗,进行深入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二)教学难点
1.诗歌中边塞特色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诗歌情感态度的把握,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战乱中的思乡之情。
3.古诗词基础知识的应用,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阅读和创作中。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边塞风光,感受边塞诗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朗读、解析诗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主题、意境、情感等,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3.课堂讲解与示范: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并通过示范朗读、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逢入京使》,提高他们的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逢入京使》的基本内容、背景及意义,体会作者岑参的家国情怀。
2.分析诗歌的韵律、对仗、平仄等古诗词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解析等古诗词学习技能,提高文学素养。
2.解析练习:挑选几名学生,现场解析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3.创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现代诗。
(五)总结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体会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1.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课文《逢入京使》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 提问:你们对家乡和亲人有什么特殊的情感?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解释生僻词语。
1.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
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默写诗歌,检查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中情感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 提问:你们觉得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是如何表达的?二、深入学习(20分钟)1. 进一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三、应用拓展(1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创作作品,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第六课时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逢入京使》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逢入京使》教案一. 教材分析《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本诗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方面仍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庭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情感,体会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了解诗人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远赴他乡,忽然遇见回京的使者,心情如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课《逢入京使》。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语音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基本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逢入京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逢入京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 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 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 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 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逢入京使》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逢入京使》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的诵读, 掌握诗歌的节奏。
过程与方法:读通读懂诗歌内容,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诗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二、重难点重点:体会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难点:结合背景, 理解边塞诗的风格三、教学策略及辅助工具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知人论世1、导入:唐天宝八载(749),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 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 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 他遇见了一个返京的使者, 两人立马而谈, 互叙寒温。
诗人知道对方还要返京述职, 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此时就描写了这一场景。
2、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人, 唐代诗人。
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 世称“岑嘉州”。
与高适并称“高岑”, 同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
其诗题材广泛, 有《岑嘉州诗集》。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看看这篇寄托了岑参复杂情感的边塞诗——《逢入京使》。
(二)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1、展示任务:先自由诵读, 再请同学个人读。
(通过诵读让孩子们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 为下一步的梳理和理解做铺垫。
)2、反馈指导:(1)初读, 读准字音。
岑参(cén)袖(xiù)凭(píng)传语(chuán)(2)再读, 读出节奏。
《逢入京使》是一篇七言绝句, 可以按照二二三的节奏来进行划分, 请同学们试着来划分节奏, 再读诗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案
-诗词鉴赏方法:学会从艺术手法、情感抒发等方面鉴赏古诗词,提升审美能力。
举例:《逢入京使》中“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通过“东望”和“路漫漫”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前路的遥远,是教学重点之一。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逢入京使》的背景、情感和艺术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逢入京使》。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我发现学生们对诗词背景和情感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这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起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逢入京使》的情感表达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词之美、分析情感表达并尝试创作。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验。
2.教学难点
-诗词朗读的韵味: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古诗词的朗读韵味,需要通过反复示范和练习,才能逐渐体会。
-意象的深层含义:学生可能对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理解困难,如“马上相逢无纸笔”中的“马上”象征着匆忙,需要教师引导分析。
-诗词表达手法的应用:理解了诗中的表达手法,但学生在实际创作中可能不知如何运用,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写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意象分析和修辞手法的把握。
3. 诗歌情感的体会和主题的提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剖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简要介绍诗人岑参的生平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见解。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
(2)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之中。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修辞手法。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诗歌情感体验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选取其他描写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让学生比较分析,体会不同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诗文《逢入京使》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岑参的背景。
能够正确朗读、背诵诗文。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理解忠诚、担当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岑参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诗文《逢入京使》的含义。
2.2 诗文内容解析:分析诗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
3.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彼此的思考和交流。
3.4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和效果。
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朗读练习:让学生集体朗读或个人展示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4.2 填空练习:设计一些填空题,测试学生对诗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5.2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的课后阅读或写作任务,如阅读岑参的其他诗作、写一篇关于家国情怀的短文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朗读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的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逢入京使》。
2. 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
3.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和亲情友情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诗人赴京途中偶遇赴京的友人,两人短暂相见的情感。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2.2 教学难点: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诗人岑参的背景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3.3 词汇与成语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3.4 意象与修辞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等。
4.2 作业与测验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作业和测验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教材中的诗歌《逢入京使》。
相关的注释和解释资料。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诗歌和相关资料。
音频播放器,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互动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和意象,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的短文,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灵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成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将诗词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探讨如何在现代语境中传承和发扬古诗词的美。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逢入京使》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以《逢入京使》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
1.诗词背景:介绍诗人岑参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作的历史文化内涵。
2.诗词朗读:正确朗读《逢入京使》,掌握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语言建构与应用:培养学生正确朗读和赏析古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3.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解读诗句,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意:以上核心素养目标均与新课标要求和新教材内容紧密相关,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逢入京使》的背景、情感和艺术特色,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会了如何将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运用到现代生活中。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实践和运用。如果对课程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共同学习了《逢入京使》这首古诗词。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和思考。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思乡之情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表达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思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逢入京使 教案1
《逢入京使》教案岑参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
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
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
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逢入京使》教案
岑参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
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
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
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
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这最后一句诗。
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
“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作业: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