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一上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完整版)对于高中的学习,其实知识题量是不需要太多的,重在表达时要注意简明和清晰, 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涉及简答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2.某地位于东经113°46´,北纬22°27´,该地( )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B.夏至日受到阳光直射C.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D.春分、秋分时受阳光直射3.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值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4.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5.北京时间2023年8月8日20时将在首都北京举行第2__届奥运会,这时上届奥运会举办地雅典(东二区)是( )A.8月8日2时B. 8月8日8时C. 8月8日12时D.8月8日14时6.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A.光球、日冕、色球B.色球、光球、日冕C.光球、色球、日冕D.日冕、色球、光球7.冬半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旱灾D.暴雨8. 大量使用冰箱、空调会造成( )A.酸雨B.臭氧层破坏C.海平面上升D.空气污染9.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B.过境后天气转晴C.过境后气压升高D.过境后温度上升10.地球上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海洋水1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湖泊水B. 冰川水C. 地下水D.河流水12.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B.盛行风C.陆地形状D.摩擦力13.秘鲁渔场形成的条件是( )A.水温高B. 有上升流C. 寒、暖流交汇D.淡水河流注入14.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是( )A.使温差变小B. 使温差变大C. 使气温升高D.使降水减少15.我国华山的成因是( )A.向斜山B. 背斜山C. 断块山D.火山16.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A.断层上升B. 褶皱隆起C. 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17.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南北两极B. 极圈内C. 赤道D.回归线附近18.广东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9.北半球夏季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惠州昼长夜短B.长江进入枯水期C.地中海多雨D.日本盛行偏北风20.2023年,印度洋大海啸的原因( )A.海底火山爆发B.海底发生地震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诺现象2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搬运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2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外部,主要是( )A.风力B.流水C.冰川D.太阳辐射23.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A.岩层向上拱起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24.自然带上,惠州所在地区属于(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常落叶阔叶林带25.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26.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D.地形27.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28.下面水循环的环节中,人类活动能影响的是( )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降水29.三角洲一般形成于( )A.山麓地带B.滨海地带C.河源地带D.河流的入海口30.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环流的是( )A B C D31.有关右图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暖流B. 南半球寒流C.北半球暖流D. 南半球寒流32.夏天使,城市比农村更加酷热,原因是( )A.集聚效应B.阳伞效应C.热岛效应D.雨岛效应33.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A.气旋B.反气旋C. 冷锋D.暖锋34.台风一般会带来天气。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测试:地表形态的塑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测试:地表形态的塑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测试:地表形态的塑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

X 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

据此完成第1~2题。

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

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项错误。

第2题,依据上题推理过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最有可能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项正确。

答案:1.D 2.C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宫室遗址分布在( )①河流右岸②河流左岸③被堆积的河岸④被侵蚀的河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①便于观测水情②利于取水灌溉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宫室遗址位于河流的右岸;由于该遗址位于河流曲流处的凸岸,受弯道环流的影响,易发生堆积。

第4题,村落沿河谷分布,一方面有利于取水灌溉;另一方面,河谷地区一般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3.D 4.B读下表,完成第5~6题。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表5.图中的a、b、c表示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a—上游B.b—中游C.c—上游D.a—中游6.下列现象与材料表示的原理不相关的是( )A.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B.东非大裂谷两边的悬崖峭壁C.莱茵河上游的“V”型谷D.港口防风堤坝内要经常清淤解析:第5题,根据颗粒物大小顺序可以判断,b河段表层为砾层,颗粒较大,位于上游;c 河段表层为泥层,颗粒最小,位于下游;a河段位于中游。

2024北京海淀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海淀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地理第一部分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2023年4月14日,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木星系探测器。

图1为探测器主要任务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与地球相比,木星①体积:、质量更大②公转方向不同③天然卫星数量更多④距离太阳更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阶段3,探测器位于①地月系②太阳系③木星系④河外星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木星卫星冰冻外壳下可能隐藏的巨大液态水海洋,这最有可能作为关键依据用于判断该天体存在A.磁场B.大气层C.圈层结构D.生命图2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变化观测与预测图。

图3为2023年11月23日天文爱好者用手机拍摄的太阳照片,面积较大的太阳黑子在图中清晰可见。

读图,宛成4、5题。

4.据图可判断A.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大年在2034年前后B.太阳黑子呈带状连片分布C.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黑子数超过200个D.太阳黑子在白昼时数量多5.太阳黑子数量增多的时期①地表的太阳辐射显著增强②电网受冲击的可能性较大③全球各地降水量普遍较多④地球观测到极光机率增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图4为地球表面四大圈层物质交换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大圈层。

读图,完成 6、7 题。

6.图中A.①圈层物质存在三态变化B.②圈层上部生命活动活跃C.③圈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D.④圈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7.地球圈层的物质交换A.仅存在于某两个圈层之间B.能量主要来白太阳活动C.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D.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无关5)。

图6为地质年代表(部分)。

读图,完成8、9题。

8马门溪龙可能生存于A.第四纪的冰川环境B.古近纪的沙漠环境C.白垩纪的海洋环境D.侏罗纪的丛林环境9.推测马门溪龙生存时期至今A.裸子植物完全灭绝B.全球气候由干旱变湿润C.哺乳动物趋于繁盛D.海陆分布格局维持不变2023年7月26日,中国科学考察队在北冰洋放飞探测气球至约三万米的高空,对大气温度、湿度等特征进行观测。

高一地理期末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黑白)

高一地理期末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黑白)

高一地理期末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框架】【典型例题】晴朗的天空,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时,飞机发动机排出来的高温高湿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称为飞机尾迹。

通常只有当环境温度在-41℃~-60℃时,才有可能出现飞机尾迹。

飞机尾迹出现的频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节差异。

下图为太原市的航迹云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月份,在太原市上空出现的飞机尾迹最可能位于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散逸层2.太原市飞机尾迹下限高度最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图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但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我们称逆温。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层空气稀薄,无云雨现象B.②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出现逆温现象C.③层中有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D.①层海拔越高受地面影响越小,气温越低4.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B.阻挡了②层空气的垂直运动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D.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2021·浙江)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

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

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5.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受强紫外线照射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D.受冷锋云系挤压(2022·浙江·高一期末)下图表示不同纬度在30Km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示意图,图中曲线拐点表示对流层顶所在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排序体现气温从赤道到极地方向变化的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乙→丙→甲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地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路程短,近地面温度低B.甲地对流运动强度大于乙和丙地,对流层顶高度低C.丙地单位面积接收太阳辐射能多,近地面气温较高D.丙地对流运动强度低于甲和乙地,对流层顶高度大8.(2020·浙江)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

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含答案)「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小编打算了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详细请看以下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1.大陆部分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是()A.33千米B.2 900千米C.17千米D.5 000千米答案 A解析莫霍界面在大陆部分平均深度为33km。

2.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地幔B.上地幔C.软流层D.地核答案 C3.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是()A.下地幔B.外核C.上地幔D.软流层答案 B解析软流层因横波能通过,应属固态。

4.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地壳和地幔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答案 B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5.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A.青藏高原B.死海C.马里亚纳海沟D.贝加尔湖答案 C解析马里亚纳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地壳最薄。

6.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答案 B解析留意熟识地震波传播速度图。

7.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正确的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答案 D解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8.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答案 D解析生物圈跨多个圈层,故A为生物圈,解除A、C项,水圈位于岩石圈之上,故选D。

9.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后,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震中所在地区的人总是感觉到先左右前后摇摆,然后上下颠簸B.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快,能量越大C.地震波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快D.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答案 D解析地震发生后,震中所在地区的人先感觉到颠簸,然后摇摆。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复习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复习

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复习1.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复习篇一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2.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复习篇二1.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

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

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

2.二种线: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

(2)0时经线:不确定性。

3.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

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

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

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

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五篇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五篇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五篇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1人口迁移:(1)必须改变定居地(2)改变定居地须持取一段较长时间(3)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2人口流动:短期离开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3分类(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划分: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省际迁移和县际迁移(2)按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来划分: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4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与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地,水源,地形,资源,植被,矿产等)1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2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二经济因素1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2经济布局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三政治因素1战争2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纳移民)四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5我国当代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意愿性迁移较少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均以行政调动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发性人口迁移较多(城乡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6人口迁移的影响P167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P21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1婚俗中包含着许多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如初婚年龄的大小、混赢得俄稳定程度2宗教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鼓励生育)3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一是从早婚早育(为了增加劳动力)到晚婚晚育二是从多子多育到少生优生三是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四是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人口规模过大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2)控制人口规模就是各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要转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卷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卷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2分,每小题1.5分)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且将其顺利地送入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航天史上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B.运行在环月轨道上的“嫦娥五号”是天体C.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属于河外星系D.材料中呈现了三级天体系统2.月球上一片荒凉,看上去并无生命迹象,而月球的邻居地球上却生机盎然,主要是因为月球()A.体积与质量太小B.缺少太阳光照C.宇宙环境不安全D.风力流水侵蚀强烈3.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上出现极光和极昼现象B.太阳辐射造成不同热量带生物量的差异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的通话质量D.太阳辐射会扰动电离层,影响通讯4.下列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含量稳定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③水汽和固体尘埃可成云致雨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波长较长的红外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下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6.老师提出相关建议的主要原因是下图中的()A.①是一年中最强的时季B.相对于同纬度地区,②较弱C.相对于同纬度地区,③④较弱D.相对于同纬度地区,④较强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案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学目标】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2.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征。

4.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5.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和判断。

【教学重难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征。

4.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5.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和判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复习本章根底知识,了解本节根本内容,将自己掌握不好的记下来,留在上课解决。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第二章我们学习完了,今天我们进行第二章的章末复习。

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大家请看大屏幕: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2.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征。

4.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5.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和判断。

三、推进新课师:现在我们先练习一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大屏幕上的13道题目,大家用10分钟完成,看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好又快!开始!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师:同学们,时间到!完成的同学举手,没完成的先暂时停下来,因为我们是定时训练。

现在我们让每组的代表交流答案。

针对同学们错的比拟多的,老师讲解。

板书: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师: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要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总计划6篇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总计划6篇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总计划6篇第1篇示例:高一地理是学生们接触地理学科的第一年,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方法的建立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我们制定了一份高一地理期末复习总计划,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份计划帮助学生们有条理地复习地理知识,提高复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总体复习思路1. 理清知识框架:在复习地理知识时,首先要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

可以将地理知识按照各个章节和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明确每个知识点的核心概念和要点。

2.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自己的复习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可以将地理知识按照时间和重要性分配到每个复习阶段,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

3. 多种复习方法:复习地理知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阅读教材、做习题、观看视频、参加讲座等。

不同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1.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形状结构、地球运动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等内容。

学生们需要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了解地球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规律。

2.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等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 地理技术:包括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等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地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地图阅读和制作技能。

三、复习方法建议1. 阅读教材:首先要认真阅读地理教材,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概念和要点。

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便于后续复习和总结。

2. 做习题: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地理习题进行练习,巩固地理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到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弥补。

3. 参加讲座:可以参加一些地理知识讲座或培训班,听取专家的讲解和分享,了解一些地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四、复习注意事项1. 合理安排时间:在复习地理知识时,合理安排好时间,不能贪多嚼不烂。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高一级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经度和纬度的正确说法是()①在地球仪上,0°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②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③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④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度 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4.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点在 ( )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南纬20°D.北纬20°5.在昼半球的各地 ( )①太阳高度大于00 ②太阳高度小于00③太阳在地平线之上④太阳在地平线之下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当北京时间为6月1日14点时,位于西五区的纽约时间应为()A.6月1日17时 B.6月1日1时 C.6月2日3时 D.5月31日13时7.在春、秋分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对于以下三个地方:北京(39°54′N),汕头(23°26′N),新加坡(1°N)。

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6月A.新加坡、汕头、北京B.北京、汕头、新加坡C.汕头、北京、新加坡D.汕头、新加坡、北京8.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下面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9~11题。

9.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0.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11.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2.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大船上的垂钓者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 B.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前后左右摇晃 D.只有上下颠簸13.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 ( )A.下地幔 B.内核 C.外核 D.软流层14.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15.内部含有化石并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16~17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篇1【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性的大气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2.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释放热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

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

人类活动排放:氯氟甲烷(HFCs)、氢氟化物、全氟化物(PFCs)、硫氟化物(SF6)等3.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技巧1:全球变暖带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1)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2)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技巧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1)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2)采用新能源(3)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4)植树造林,保护植被4.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5.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危害:(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2)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技巧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1)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2)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3)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6.酸雨: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产生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增多技巧4:我国酸雨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我国酸雨分布:《20xx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xx年我国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

考前必刷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03(中图版专用)(全解全析)

考前必刷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03(中图版专用)(全解全析)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03高一地理·全解全析【解析】1.太阳大气层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肉眼可见的只有光球层。

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A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B错误;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C错误;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D错误。

故选A。

2.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在地球上发生磁暴,影响信鸽的飞翔,使信鸽迷失方向,①③正确;太阳耀斑发射的电磁波扰动了电离层,会导致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②正确;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误。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太阳活动的影响有:对气候: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对电离层:太阳活动会导致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对磁场:太阳活动会造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对航天活动:大耀斑出现时射出的高能量质子,对航天活动有极大的破坏性;太阳活动会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3.C 4.A【解析】3.我国位于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楼顶水平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量大,而南墙与楼顶垂直,所以夏季照射在南墙的太阳光线与南墙的夹角小,获得太阳辐射较小,而北墙位于背阴面,全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小,所以甲为南墙,乙为楼顶,丙为北墙,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读图可知,该地5月份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量大于7月,两个月份正午太阳高度相差不大,但是7月份为北京的雨季,降水量大,阴天多,所以获得太阳辐射量小,A正确,同一地点,纬度位置相同,B错误;7月份太阳高度大于8月,而太阳辐射小,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所致,C错误,7月份白昼长于8月份,D错误。

故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知识点复习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知识点复习》,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知识点复习篇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期末复习重难点高中地理必修一

期末复习重难点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重难点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1.月相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凸的一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位于东半天空(凸的一面朝东)。

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1)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影响一段时间内获得太阳辐射多少)①纬度∶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赤道除外)②地势∶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③天气∶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2)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决定单位时间内获得太阳辐射多少)①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②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天气∶晴天多,云的反射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4.地球历史陆分布格局形成。

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些高大山脉。

5,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垂直分层2.大气的受热过程现象分析:①分析某地太阳能多寡②分析昼夜温差大小③深秋或初冬霜冻多发于晴朗的夜晚和早晨④温室效应(全球变暖)⑤玻璃温室、塑料大棚⑥秋冬季节农民人造烟雾御防霜冻⑦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朝霞晚霞呈红色、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依然明亮3.逆温多发于晴朗的夜晚和早晨,以及夜晚的山谷有利影响逆温的出现阻碍空气对流,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一种气候资源。

例如,伊犁河谷冬季逆温有效地提高谷地温度,果树越冬免受冻害不利影响对环境逆温时,大气比较稳定,加重大气污染对天气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对交通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4.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动即风(从高压流向低压)❖垂直运动与什么有关?水平运动与什么有关?❖比较气压大小❖比较气温高低❖比较天气状况❖等压面判读技巧:凸高凹低提醒:近地面冷高压热低压;近地面>高空气压;近地面和高空高低压相反。

高一地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高一地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②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③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点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高度—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特点:①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对流运动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自我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上)读图,回答1-2题。

1.若陆地表示的是南美洲大陆南部,此时可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此时的风向为A.由陆地指向上空 B.由海洋指向上空 C.由陆地指向海洋 D.由海洋指向陆地3.若陆地表示的是亚欧大陆,则此时图中大洋上空较强盛的气压是A.夏威夷低压 B.亚速尔高压 C.冰岛低压 D.阿留申高压4.读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 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 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5.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A.增加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于光合作用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 D.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下图的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8、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判断A、B、C、D四处风向箭头的画法正确的是读图,完成28--30题。

9.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 B.气压:d>a>b>c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10.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11.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③处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压带 D.中纬西风带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

据此回答下列31---32题。

1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13.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14.下图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A.a—b—c—d B.a—d—c-b C.b—a—d—c D.d—a—b—c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回答34---35题。

1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 15°N,135°EB. 15°S,135°WC. 23.5°N,0°D. 23.5°S,180°16.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A.太原正午太阳高度可能正在变大 B.南极圈出现极昼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上海昼长正在变长17.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北京时间2010年6月2日晚23时5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据此回答2~4题。

18、当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某地的区时为11时53分,则该地的经度可能是A.0° B.60°W C.120°E D.180°19、当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6月2日15时53分 B.6月3日14时53分C.6月2日4时53分 D.6月3日8时53分20、当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时,下图中各线能够正确表示北半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1.下面四幅图表示极地东风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22.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印度盛行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读世界某地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回答9~11题。

23.P点的气压值为A.1 000 hPa B.1 005 hPa C.1 015 hPa D.1 020 hPa24.图示气压分布状况最有可能是A.1月B.6月 C.7月D.10月25.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其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C.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D.降雨:雨→晴→雨→晴→雨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完成12~13题。

26.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27.依上图,若以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为依据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A.①B.② C.③D.④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

分析回答14~16题。

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份①6.0 6.47.1 7.4 7.9 7.3 5.9 7.2 7.3 7.1 6.3 5.9 地②4.2 4.85.9 7.7 9.4 11.2 11.7 11.0 9.26.7 5.1 4.1 地28.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9.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①位于大陆东岸B.②位于大陆东岸C.①深居大陆内部D.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30. ①地4、5月份日平均日照数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角大B.昼长夜短C.气温较高D.晴天多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此完成17~18题。

3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A.大气环流B.海陆间水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32.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A.南极大陆B.长江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 D.北非撒哈拉沙漠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注:含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体,隔水层是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层),回答19~20题。

33.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 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 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34.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①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②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④绿化南部山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读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21~23题。

35.据图中海洋等温线排列和弯曲情况,可判断箭头所示洋流属于A.暖流B.寒流 C.上升流D.下降流36.若该图所示是大西洋西岸,此洋流为A.北大西洋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加那利寒流 D.墨西哥湾暖流37.若该图是太平洋西岸,与该洋流有关的大渔场是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读某区域风向示意图,回答24~25题。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季节为北半球冬季B.此时,北冰洋极冰范围最广C.图中的风主要是来自南太平洋的东南信风D.图中海洋北部海区洋流为顺时针流向39.此风能引起洋流运动,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上升流的是A.①海区B.②海区 C.③海区D.④海区40.下图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计30分)41、读非洲南部区域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比较图中同一纬度地区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2)分析图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分)(3)据图信息简要分析大陆西侧北部和南部海域渔业资丰富的不同成因。

(4分)42、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

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1℃~6.4℃。

全球气候的变化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1)读图分析1952~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总体特征及其原因。

(6分)(4分)(2)就此谈谈我国控制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3)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有哪些?(8分)43.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1分)(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从地貌类型看,丙为。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作用形成,丙、丁处由作用形成。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 ,其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4)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

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A洋流为,它给流经的亚欧大陆西岸带来的影响是。

(2)B流经的渔场是________渔场。

其成因是。

(3)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经过C处的洋流方向。

C洋流为,从性质上看是,从成因上看它受的影响。

(4)从①→②→③经过的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这种变化是主要以_____ 为基础的。

(5)亚欧大陆东岸岛弧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相挤压碰撞的结果。

(6)①处是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气候特征为,③处是气候,成因是,特征为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B A D A D C B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B B A D B A A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D A A C C A C A D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C D D A D A D B C41、(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2分),是因为洋流的影响,东岸暖流,西岸寒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